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调节反应的测定与分析【说明书论文毕业】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0页/共22页)
编号:1027898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30.55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8-07-10
上传人:小***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林**(实名认证)
福建
IP属地:福建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不同
程度
近视
患者
调节
调理
反应
反映
测定
分析
说明书
仿单
论文
毕业
- 资源描述:
-
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调节反应的测定与分析【说明书论文毕业】,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调节,调理,反应,反映,测定,分析,说明书,仿单,论文,毕业
- 内容简介:
-
目 录摘 要 .Abstract .1 绪 论 .12 调节的相关参数及概述 .22.1 调节反应 .22.2 调节幅度 .32.3 调节灵活度 .32.4 正相对调节与负相对调节 .33 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调节的测定 .53.1 仪器 .53.2 对象 .53.3 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74.1 图形归纳 .74.2 数据分析 .94.3 分析讨论 .115 总结 .13参考文献 .14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调节反应的测定与分析摘 要目的通过对不同近视程度患者调节的测量,分析调节反应与不同程度近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 15-20 岁的青少年 60 名,其中低度近视,中度近视,高度近视人群各 20 名,用综合验光仪进行规范验光后,分别测量调节反应;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以及正负相对性调节。结果1. 不同程度的近视患者的调节反应是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的;2. 调节幅度随着近视的加深,会逐渐降低,但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 不同程度近视患者的调节灵活度是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4. 不同程度近视患者的正负相对性调节的结果是具备统计学意义的。结论通过对调节功能各项参数的测量以及研究,得出正负相对性调节与不同程度的近视的结果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关键词:屈光不正;调节反应;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正负相对性调节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about accommodative response of different degree of myopiaAbstractObjectiveBy measuring the patients who have different degree of myopia, then I will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arameters of adjustment and the different degrees of myopia.MethodsSelecting 60 teenagers, aged 15 to 20-years-old, obtaining low degree of myopia, moderate myopia, high myopia, each groups have 20 people who will be tested after normative optometry. Measuring the accommodative response; 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 sensitivity of adjustment and the 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 and 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Results1. The accommodative response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myopia does not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2. The myopia becomes worse, the 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 will become smaller, and the three sets of final data do not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3. The flexibility of adjustment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myopia does not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4. The 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 and 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myopia posses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By measuring and analyzing the parameters of adjustment, I can find out the result that the 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 and 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myopia posses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refractive error; accommodative response; 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 flexibility of adjustment; 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 and 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11 绪 论随着现在社会普遍的信息化,人们的视力问题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如今青少年的近视问题越来越严重,近视的发病率也是有明显的升高。那近视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我们所讲的近视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在人眼的调节处于放松的时候,平行光线就会聚焦在视网膜的前面,这样就会影响我们的视力导致我们是视物模糊的。近视发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它形成的原因大多是眼轴过长,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轴性近视。其次的一个原因就是眼的屈光力较强,这个又称为曲率性近视。调节就是讲在近视的情况下,人眼需要通过增加晶状体屈光度的方法来达到看清近物体的目的,这种现象就叫做调节。调节其实是人眼的一种特殊功能,而这种功能会表现为两种特性:一种是物理属性,还有一种就是生物属性。那调节的实质又是什么呢?调节的目标就是要将所注视的近距离目标发出的入眼光线成焦在视网膜上,这就是调节的实质。如何能够实现人眼的调节呢?从理论上讲,通过改变眼球前后轴的长度,晶状体在眼中的前后位置或凸度以及角膜曲率还有眼的屈光介质的折射率等,就是改变这些都会使调节力发生改变的。所以总的来说,调节是和屈光状态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并且有些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的调节反应大多数都是滞后的,那本文也会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相关结论。除了屈光的这个因素之外,人眼调节力的大小也会跟身体状况、年龄等有关。而调节力的削弱会影响患者的需求,观察近物时看到的是模糊的影像,并且会使调节范围变小等等。所以目前有很多研究都是都是集中在调节方面的,尤其是调节反应。而本文需要研究的就是同一年龄段不同屈光状态下的调节会有什么样的差异以及总结出其中的规律。22 调节的相关参数及概述2.1 调节反应其实我们的眼并不是一个有固定焦距的透镜,而是一个不仅能看到无限远的目标,还能够看到近距离目标的生物性光学构造。当我们眼睛的屈光力适宜看远时,近距离的目标将不会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但是如果想将近距离目标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就需要增大眼的屈光力,这种功能叫做调节。调节其实包括了很多参数,比如调节反应、调节幅度等,接下来就先来讲调节反应。能够诱发个体产生调节的物体就叫做调节刺激,一般是指放在眼前的目标(在有限距离) 。个体对某调节刺激产生的实际调节量就叫做调节反应。调节反应并不一定等于调节刺激。当调节反应量低于调节刺激量的时候就是调节滞后,反之则为调节超前,若两者相等那就是调节正常。下面我用图来反映一下它们之间的不同。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调节都是偏滞后的,很少会出现调节超前的现象,下面就用一张图来解释一下。图 4 屈光系统的成像示意图首先先来解释什么是焦深,它指的就是焦点(焦平面)沿着光轴能够移动的距离,而这个距离的条件是要保持影像较为清晰。就如图所示,对于一个屈光系统(不特指眼球,可以是任何的屈光系统) ,物像焦点并不是一定要落在像平面上才是清晰的,而是只要落在一定范围内(即图中的矩形区域) ,都是清晰的(这个范围尚未模糊,较为清晰) 。调节正常 调节超前调节滞后像平面 焦深图1图2 图 33即:屈光系统使物体成像于矩形部位都可以获得清晰像。图中的这个矩形长度即到这个范围就叫做焦深。对与人眼来说,成像在点和间的区域都能获得清晰的像,但如果是要成像于点(视网膜上)所付出的调节就会比成像于多,想要成像于付出的调节最多,也称之为调节超前。那么既然都能获得清晰像,那当然是调节付出得越少越好了。所以多数人都是调节滞后的。 2.2 调节幅度注视远点与注视近点时的屈光力的差值叫调节幅度,也叫作绝对调节力和最大调节力。公式表示为调节幅度=1/近点距离-1/远点距离。所以在这里就需要讲一下近点距离与远点距离了。明视远点指的就是眼睛在明视状态下,不使用调节力能够看到的最远点。明视远点如果位于眼前的无穷远那就是正视眼,位于眼前的有限距离那就是近视眼,而远视眼的明视远点是位于视网膜后的有限距离,所以不同性质的眼的远点是有差异的。远视眼的远点是虚性远点,而正视眼与近视眼的明视远点都是实性远点。而且明视远点的距离与被测眼的完全屈光矫正度数之间存在一个关系,即:远点距离=1/完全屈光矫正镜度。知道了明视远点的定义,那自然而然就可以知道什么是明视近点,它是指眼睛在使用最大调节力所能看到的最近距离的点。所以当我们注视近点时,使用的调节力是最大的。有了这两个的数据,就可以得出人眼的调节幅度了。我们也可以根据年龄得出人眼的调节幅度,最常用的就是 Hofstetter 提出的经验公式,总共有三个,以下就是计算调节幅度的公式。最大调节幅度=25-0.40*年龄。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平均调节幅度=18.5-0.30*年龄。这三个公式中,因为误差的原因,并不主张使用最大调节幅度的公式,最广泛应用的是最小调节幅度的计算公式。2.3 调节灵活度调节灵活度就是指被测眼对于两个不同水平的定量调节刺激在单位时间内做出完全性调节反应的次数。它是反应调节能力的动态变化。影响调节灵活度的因素很多,调节功能跟集合功能异常都会对调节反应的速度产生影响。如果调节灵活度降低,会出现与近距离阅读相关的一些症状,引发视疲劳以及阅读困难等。2.4 正相对调节与负相对调节正相对性调节(PRA)是指在集合处于稳定的情况下,能够做出调节量,就是以双眼完全屈光矫正为前提,在双眼前加负镜直至模糊,增加的负镜度数就称正相对调节量。在集合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能放松的调节就叫做负相对性调节(NRA) ,这个时候就是加正镜直3至模4糊,增加的正镜度数为相对调节量。正负相对调节,其实就是指在某一特定的范围内看近,眼睛调节放松还有紧张的程度,正相对性调节与负相对性调节最好是对等的,这样眼睛才会舒服,但是如果一种调节大于另一种调节,关于调节的问题就会出现,比如调节灵活度的下降,视近或者视远的瞬间就会出现模糊的情况。53 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调节的测定3.1 仪器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综合验光仪,近距视力表,反转拍,计时器,偏振片,调节灵活度测试阅读卡等。3.2 对象同一年龄段(18-19 岁)的低度近视、中度近视以及高度近视的青少年。其中 18 岁的人数为 37 人,包括女生 23 人,男生 14 人;19 岁学生为 23 人,包括男生 10 人,女生13 人。他们分别是金陵科技学院大一学生,其中男生 24 人,女生 36 人。不同屈光状态的每组 20 人。被测患者双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不可以低于 1.0(单眼也是)并且左右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的差要小于一行,且要保证所有的被测眼均无各类眼病。3.3 方法3.3.1 调节反应的测定:FCC 法首先在综合验光仪上面调整好患者的近用瞳距,患者双眼完全屈光矫正,外界条件就是要保持低的照明环境,这些做好之后就可以进行实验了。将综合验光仪上的近用杆拉下,将近用视力表放置眼前 40cm 处(近用距离,下面实验讲的近用距离均为眼前 40cm处) ,需要使用到近用视力表上面的十字条栅视标。这时候嘱咐被测患者注视十字条栅视标,在综合验光仪上将交叉圆柱镜放置在眼前。一开始负柱轴位位于垂直方向,正柱轴位位于水平方向,双眼无遮盖。让患者观察竖直线与水平线的清晰程度若横竖一样清晰,说明患者的调节反应正常若竖直线清晰,则降低照明,若还是竖直线清晰,此刻翻转 JCC 比较;a :若还是竖直线清晰,该患者为垂直倾向,这个时候就要停止实验;b:如果是水平线比较清晰,同时以-0.25D 为一个单位逐渐增加双眼前负镜片度数(球镜) ,直至横竖一样清晰。记下此时所加负镜度数,就是调节超前的量若水平线清晰或者横竖一样清晰,则同时以+0.25D 为一个单位逐渐增加双眼前正镜片度数(球镜) ,直至患者报告竖直线清楚,再逐步减少眼前所加的正镜度数,直到横竖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