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焊接机器人总体及腰部结构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焊接机器人总体及腰部结构设计.zip
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中间轴1.dwg
主轴-23.dwg
基座.dwg
大齿轮.dwg
底板.dwg
总体尺寸图-GAI.dwg
立柱.dwg
联接板.dwg
腰关节装配图.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63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027941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8-07-10 上传人:小*** IP属地:福建
100
积分
关 键 词:
焊接 机器人 总体 整体 腰部 结构设计
资源描述:

!【包含文件如下】【机械类设计类】CAD图纸+word设计说明书.doc【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企鹅97666224】.bat

中间轴1.dwg

主轴-23.dwg

基座.dwg

大齿轮.dwg

底板.dwg

总体尺寸图-GAI.dwg

立柱.dwg

联接板.dwg

腰关节装配图.dwg

设计说明书.doc


焊接机器人总体及腰部结构设计

摘   要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焊接质量,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本课题设计了用于焊接的关节型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的一种,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械装置,通过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即可以由人控制其工作,也可通过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机器人焊接新技术,同时也正向更高程度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些技术从生产效率、焊接精度、操作性、适应性等方面显示了焊接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焊接作为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重要生产方式,随着工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逐步深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焊接质量、生产效率、制造成本、产品系列多样化、批量供给能力、现代化生产管理等方面,对焊接技术水品与焊接生产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强化机器人应用能力,根据机器人的工作要求和结构特点,进行了机器人的总体设计,以及腰部结构的设计,同时也研究制定了机器人总体及各部分传动方案,合理布置了电机和齿轮,确定了各级传动参数,进行了齿轮、轴和轴承的设计计算和校核。焊接机器人可以提供稳定的焊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机器人具有刚性好,精度高、运行平稳,适应性强的特点。


关键词:关节型机器人;总体设计;腰部结构设计


目 录

摘要…………………………………………………………………………………Ⅱ

Abstract…………………………………………………………………Ⅲ

绪论…………………………………………………………………………1

第一章 关节型机器人总体设计…………………………………………………3

第一节  确定基本技术参数………………………………………………………………3

第二节  关节型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8第二章 关节型机器人腰部结构设计………………………………………………11   

第一节 电动机的选择…………………………………………………………………11

第二节 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传动比…………………………13    

第三节 确定齿轮的参数………………………………………………………………22

第四节轴承的校核………………………………………………………32

第五节 壳体设计………………………………………………………………………32

第三章 关节型机器人的位姿分析…………·……………………………………………33

第一节 机器人的位姿与运动的描述…………………………………………………33

第二节关节型机器人的广义连杆变换矩阵…………………………………34 

第三节 关节型机器人运动方程………………………………………………………36

结束语………………………………………………………………………………44

参考文献……………………………………………………………………………46

外文资料……………………………………………………………………………48

中文译文……………………………………………………………………………54

致谢……………………………………………………………………………59













 


General and waist structure design of welding robot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welding quality and meet the demand of practical work, this topic design for welding of the joint type robot. Welding robot is a robot a, is performed automatically mechanical device, by its own power and control ability to realize various functions, which can by control the work, can also be run through pre arrangement of the program. In recent years continue to emerge out of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robot welding technology, but also forward more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t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these technologies 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precision of welding operation Sex, adaptability, shows the welding robo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 Welding 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mportant mode of production, 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in welding quality,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manufacturing cost, product line diversification, batch supply capacity, modern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welding technology and welding production model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hrough multi discipline knowledg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strengthen ability of robot appl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work requirements for the robo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robot, and the waist structure design. Also study and formulate the overall robot and the transmission scheme, reasonable layout of the motor and gear,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gear, shaft and bearing design calculation and checking. Welding robot can provide stable welding quality,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industrial field. The robot has good rigidity, high precision, smooth operation, strong adap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joint type robot; overall design; waist structure design

参考文献

[1] 汪恺.  机械设计标准应用手册[M].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8.

[2]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1.

[3] 徐灏.  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4] 徐锦康. 机械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5] 殷际英,何广平.关节型机器人[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6] 周伯英. 工业机器人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7] 陈秀宁,施高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5.8.

[8] 王宗荣.工程图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9.

[9] 费仁元,张慧慧.机器人设计和分析[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9.

[10] 龚振邦.机器人机械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5.11.

[11] 吴相宪,王正为,黄玉堂.实用机械设计手册[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3.5.

[12] 庞启淮.小功率电动机应用技术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

[13] 马香峰.工业机器人的操作机设计[M].冶金工业出版社.

[14] Xi-Zhang Chen,  Yu-Ming Huang,  Shan-ben Chen.  Industrial Robo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4

[15] Luo Yu,  Jiao Xiangdong,  Zhou Canfeng,  Chen Jiaqing,  Han Suxin.  Industrial Robo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5, 

[16] Chen, Xi-Zhang,  Huang, Yu-Ming,  Chen, Shan-ben. The Industrial Robot, 2015, 

[17] Zhang Tao,  Wu, Minghui,  Zhao, Yanzheng,  Chen, Shanben. The Industrial Robot, 2014

[18] Qing Tang. Industrial Robo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4

[19]J.F. Aviles-Vi?as,  I. Lopez-Juarez,  R. Rios-Cabrera.Industrial Robo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5.

[20]Jan Pilarczyk,  Marek Banasik,  Sebastian Stano,  Jerzy Dworak.Welding International, 2016,

[21]Wanghui Bu,  Zhenyu Liu,  Jianrong T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5.

[22]John Ogbemhe,  Khumbulani Mpofu.Industrial Robo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5,.

[23]Beom-Sahng Ryuh ,  Gordon R. Pennock.Industrial Robotics: Programming, Simulation and Applications.INTECH Open Access Publisher,   2015.



内容简介:
目 录摘要Abstract绪论1第一章 关节型机器人总体设计3第一节 确定基本技术参数3第二节 关节型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8第二章 关节型机器人腰部结构设计11 第一节 电动机的选择11第二节 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传动比13 第三节 确定齿轮的参数22第四节轴承的校核32第五节 壳体设计32第三章 关节型机器人的位姿分析33第一节 机器人的位姿与运动的描述33第二节关节型机器人的广义连杆变换矩阵34 第三节 关节型机器人运动方程36结束语44参考文献46外文资料48中文译文54致谢59焊接机器人总体及腰部结构设计摘 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焊接质量,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本课题设计了用于焊接的关节型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的一种,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械装置,通过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即可以由人控制其工作,也可通过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机器人焊接新技术,同时也正向更高程度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些技术从生产效率、焊接精度、操作性、适应性等方面显示了焊接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焊接作为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重要生产方式,随着工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逐步深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焊接质量、生产效率、制造成本、产品系列多样化、批量供给能力、现代化生产管理等方面,对焊接技术水品与焊接生产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强化机器人应用能力,根据机器人的工作要求和结构特点,进行了机器人的总体设计,以及腰部结构的设计,同时也研究制定了机器人总体及各部分传动方案,合理布置了电机和齿轮,确定了各级传动参数,进行了齿轮、轴和轴承的设计计算和校核。焊接机器人可以提供稳定的焊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机器人具有刚性好,精度高、运行平稳,适应性强的特点。关键词:关节型机器人;总体设计;腰部结构设计General and waist structure design of welding robot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welding quality and meet the demand of practical work, this topic design for welding of the joint type robot. Welding robot is a robot a, is performed automatically mechanical device, by its own power and control ability to realize various functions, which can by control the work, can also be run through pre arrangement of the program. In recent years continue to emerge out of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robot welding technology, but also forward more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t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these technologies 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precision of welding operation Sex, adaptability, shows the welding robo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 Welding 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mportant mode of production, 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in welding quality,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manufacturing cost, product line diversification, batch supply capacity, modern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welding technology and welding production model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hrough multi discipline knowledg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strengthen ability of robot appl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work requirements for the robo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robot, and the waist structure design. Also study and formulate the overall robot and the transmission scheme, reasonable layout of the motor and gear,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gear, shaft and bearing design calculation and checking. Welding robot can provide stable welding quality,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industrial field. The robot has good rigidity, high precision, smooth operation, strong adaptability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joint type robot; overall design; waist structure design0绪论题目来源与分析题目关节型机器人腰部结构设计来源于生产实践中。要求设计的机器人具有 6个自由度: 腰关节回转; 臂关节俯仰; 肘关节俯仰; 腕关节仰腕; 摆腕;旋腕。其中要详细地设计机器人基座和腰部的结构。整体机器人要实现腕部最大负荷6kg,最大速度 2m/s,最大工作空间半径 1500mm 。研究目的焊接机器人是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 ,它占工业机器人总数的 40%左右,主要工艺为点焊和弧焊。由于对许多工件的焊接精度和速度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一般工人已难以胜任这一工作,因而机器人技术在加工制造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由于机器人焊接具有焊接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生产计划性强等特点,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压力容器、工程及重型机械、造船等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此外,焊接时的火花及烟雾等,对人体造成危害,因而,词课题的提出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自 1959 年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Unimate 发明以来,工业机器人经历了五十余载的发展:从两轴发展到六轴,驱动方式由早期的液压驱动发展到电机驱动;控制方法由磁鼓记录控制指令的方式发展到计算机控制,再到由独立控制系统对机器人进行控制的方法;同时也发展出关节型、直角坐标型、圆柱坐标型、极坐标型、球面坐标型等多种机器人机构。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汽车行业发展到包括汽车、电子、化工、医疗等在内的多个行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其胜任的作业类型,也从简单的上料/卸料发展到焊接、喷涂、组装、检测等各个工种,期新增功能和应用领域还在不断地增加。焊接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分支,自 1969 年第一批点焊机器人在通用汽车位于美国 Lordstown 的组装工厂安装运行以来,已发展出分别用于电阻点焊、电弧焊、激光焊、电子束焊、搅拌摩擦焊等多种焊接方的不同型号焊接机器人,其控制形式也由最初的单一机器人的控制发展到多机器人多轴同步控制,以适应焊接生产的需求。焊接作为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重要生产方式,随着工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逐步深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焊接质量、生产效率、制造成本、产品系列多样化、批量供1给能力、现代化生产管理等方面,对焊接技术水品与焊接生产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均需待发展并推广与自动化和智能化焊接相关的最新技术。国际焊接学会(IIW)将 2013 的年会主题确定为“焊接中的自动化”(Automation in welding),针对电弧焊、激光焊、搅拌摩擦焊等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前沿进行探讨。工业机器人自 20 世纪 60 年代问世以来,在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中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并逐步成为汽车制造、零部件生产、金属加工、电子电气等多个制造领域中占据决定性地位的关键力量。此外,焊接工作站或生产线的多机器人协作技术、极限环境下的机器人焊接技术等同样发展迅速,在人工所无法实现的高强度、高精度、复杂工序高效作业、恶劣或极限工况下施焊等方面体现出了机器人焊接的决定性优势。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我国曾以偏重发展专机设备作为焊接自动化理念的发展方向,因工业化水品 与市场需求所限,焊接制造以面向简单结构的批量生产为主,并不追求柔性。由于适应了生产发展水品,焊接制造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产业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水品和市场需求的迅猛发展,国内焊接领域面临着对自动化程度、焊接质量、生产效率、制造柔性的高要求,也开始出现了与发达国家类似的多种类、订单式的生产方式。焊接机器人在大批量、同位置相同轨迹重复施焊,需要保证生产流水线畅通,在焊接质量稳定性要求高的应用场合下,体现了人工焊接无法比拟的极大优势。在焊接成本方面,越来越昂贵的人工费用、因质量问题造成的报废与返修、材料及能源损耗都是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在生产柔性方面,当需要灵活地适用于不同形式的焊接工件时,机器人可通过编程适应不同要求的焊接作业,与面向不同任务需要使用不同设备的焊接专机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同时,焊接机器人的高精度、高效率与高稳定性,也从减少物耗与功耗、提高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对稀缺的焊接技术人员依赖程度等方面降低了整体的成本。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机器人焊接新技术,同时也正向更高程度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些技术从生产效率、焊接精度、操作性、适应性等方面显示了焊接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从研发完善逐步走向推广发展,焊接机器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第一章 关节型机器人总体设计第一节 确定基本技术参数一、机械结构类型的选择自由度的构成方法将极大地影响机器人的可动范围和可操作性等性能。为实现总体机构在空间的位置提供的 6 个自由度,可以有不同的运动组合,根据课题要求可以设计成以下五种方案:a.圆柱坐标型 这种运动形式是通过一个转动,两个移动,共三个自由度组成的运动系统,即由两个滑动关节和一个旋转关节来确定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同时也可再附加一个旋转关节来确定部件的姿态,工作空间图形为圆柱型。它与直角坐标型比较,在相同的工作空间条件下,机体所占体积小,控制简单,运动范围大。b.直角坐标型 直角坐标型工业机器人,由三个线性关节组成,这三个关节可确定末端执行器的位置,通常还带有附加的旋转关节用来确定末端执行器的姿态。其运动部分由三个相互垂直的直线移动组成,其工作空间图形为长方体。它在各个轴向的移动距离,可在各坐标轴上直接读出,直观性强,易于位置和姿态的编程计算,定位精度高、控制简单,但机体所占空间体积大、结构复杂,灵活性较差。c.球坐标型 又称极坐标型,此类型机器人由一个滑动关节和两个旋转关节来确定部件的位置,再用一个附加的旋转关节确定部件的姿态。其由两个转动和一个直线移动所组成,即一个回转,一个俯仰和一个伸缩运动组成,其工作空间图形为一个球形,它可以作上下俯仰运动并能够抓取地面上或较低位置的工件,具有结构紧凑、工作空间范围大的特点,但结构复杂。d.关节型 关节型又称回转坐标型,这种机器人的手臂与人体上肢类似,其前三个关节都是回转关节,这种机器人一般由立柱和大小臂组成,立柱与大臂间形成肩关节,大臂和小臂间形成肘关节,可使大臂作回转运动和使大臂作俯仰摆动,小臂作俯仰摆动。这种结构,对于确定三维空间的任意位置和姿态是最有效的。其特点使工作空间范围大,动作灵活,通用性强、能抓取靠进机座的物体。 对以上四种方案进行比较:方案一不能够完全实现本课题所要求的动作;方案二体3积大,动作范围不广,灵活性差,难以实现高速动作;方案三结构复杂;结合本课题综合考虑决定采用方案四:关节型机器人。此方案所占空间少,工作空间范围大,动作灵活,工艺操作精度高二、额定负载目前,一般工业机器人,要求具有很大的负载能力范围,最小的额定负载在 5N 以下,最大可达 9000N。负载大小主要由机器人运动过程中作用于机械接口处的力和扭矩确定的,其中包括末端执行器(焊头)的重量,以及在规定速度和加速度的条件下,产生的惯性力矩等。本课题的任务要求是实现腕部最大负荷为 6Kg。三、工作范围焊接机器人的工作范围是根据机器人工作过程中操作范围和工作轨迹确定的,用工作空间来表示。工作空间的形状和尺寸则影响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坐标形式、操作机各手臂关节轴线间的长度和各关节轴线转角的大小、自由度数及变动范围的选择。图 2-1 运动范围图四、操作机的驱动系统设计关节型机器人的本体驱动系统包括驱动器和传动机构,通常和执行机构联成一体,4驱动臂杆和载荷完成指定运动。 机器人的驱动主要分为液压驱动、气压驱动和电机驱动等几种驱动方式。液压驱动的主要优点是功率大,结构简单,可省去减速装能直接与被驱动的连杆相连,响应快。液压伺服驱动具有较高的精度,但需要增设液压源,而且易产生液体泄漏,故液压驱动目前多用于特大功率的机器人系统。气动驱动器的能源、结构都比较简单,但与液压驱动器相比,同体积条件下功率较小(因压力低)而且速度不易控制,所以多用于精度不高的点位控制系统。电动驱动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驱动器。它的能源简单,速度变化范围大,效率高,速度和位置精度都很高,但它们多与减速装置相连,直接驱动比较困难。电动驱动器又可分为直流(DC)、交流(AC)伺服电动机驱动和步进电动机驱动。后者多为开环控制,控制简单但功率不大。多用于低精度、小功率机器人系统。直流伺服电动机有很多优点,但它的电刷易磨损,且易形成火花。随着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交流伺服电动机正逐渐取代直流伺服电动机而成为机器人的主要驱动器。1.直流伺服电动机直流(DC)伺服电动机转动惯性小,启停反应快,速度变化范围大,效率高,速度和位置的控制精度都很高。直流伺服电动机有很多优点,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一直是机器人平台的标准电动机。但它的电刷易磨损,且易形成火花。因而产生了无刷电动机,采用霍尔电路来进行换向。2.交流伺服电动机交流(AC)伺服电动机较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功率更大,无需电刷,效率高,维护方便,在工业机器人中应用最为广泛。交流伺服电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与直流伺服电动机相近。3.步进电动机步进电动机是一种无刷电动机,其磁体装在转子上,绕组装在机壳上。步进电动机本质上是一种低速电动机,控制方便,可以实现精确运动,最佳工作转速为 50-100r/min。步进电动机驱动多为开环控制,控制简单但功率不大,有较好的制动效果,但在速度很低或大负载情况下,可能产生丢步现象,多用于低精度小功率机器人系统。常用的驱动器有电机和液压、气动驱动装置等。其中采用电机驱动是最常用的驱动5方式。电机驱动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能以较大的变速范围满足机器人应用要求等特点。所以,此设计考虑到选取方便及安装条件,我选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器。因为它具有体积小、转矩大、易于控制、性能好、反应快速、功率重量比大,稳定性好等优点。五、控制系统选择机器人控制系统融合了计算机、传感器、信号处理和通信、控制工程等多学科的内容。对于关节机器人,机器人控制系统采用多计算机协调控制,含多种传感装置,电伺服控制单元等。其中传感器除了有编码器、碰撞开关等常见装置外,还有电弧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伺服电动机还带有旋转编码器,以满足机器人关节运动的闭环控制。从应用层面看,当前弧焊机器人多处于按程序重复固定动作的阶段;部分机器人配置了焊缝识别的传感器,实现了传感器辅助示教或示教后传感器实时纠偏的功能。当前,机器人为了完成焊接过程,一般还需要示教或离线编程。在工业焊接环境下,不需编程和示教的自主控制机器人属智能机器人,本课题主要研究焊接机器人的示教技术及控制。焊接机器人示教技术示教也称导引,即由用户导引机器人,一步步按实际任务操作一遍,机器人在导引过程中自动记忆示教的每个动作的位置、姿态、运动参数和工艺参数等,并自动生成一个连续执行全部操作的程序。完成示教后,只需给机器人一个启动命令,机器人将准确地按示教动作,一步步完成全部操作,这就是示教与再现,或者称之为对机器人的编程。示教再现是机器人在焊接简单工件时的一种常用形式。示教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机器人运动轨迹的示教,二是机器人作业条件的示教。机器人运动轨迹的示教主要是为了完成某一作业,焊丝端部所要运动的轨迹,包括运动类型和运动速度的示教。机器人作业条件的示教主要是为了获得好的焊接质量,对焊接条件进行示教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焊接机器人总体及腰部结构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027941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