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文件如下】【机械类设计类】CAD图纸+word设计说明书.doc【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企鹅97666224】.bat
绞肉机2刃绞刀(A3).dwg
绞肉机低速轴零件图(A2).dwg
绞肉机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A0)手绘.dwg修改.dwg
绞肉机大V带轮零件图(A2).dwg
绞肉机小V带轮(A3).dwg
绞肉机挤肉样板(A2).dwg
绞肉机绞筒(A1).dwg
绞肉机装配图(A0)_1_1_1111136.sv$.dwg
绞肉机齿轮轴(A3).dwg
设计说明书.doc
小型电动绞肉机的结构设计
摘 要
绞肉机是肉类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原料肉按不同工艺要求加工规格不等的颗粒状肉馅, 以便于同其他辅料充分混合来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本设计论述了绞肉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传动系统、典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生产能力分析。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绞肉机结构设计分析,减速器设计计算,绞肉机维护和保养等,其中减速器的设计包括电动机的选择,齿轮,轴,键等常见零部件的设计,以及轴承的选取定位。
关键词:绞肉机设计,减速器,齿轮,轴,结构
目录
摘 要 III
Abstract IV
绪 论 1
第一章 结构及工作原理 2
第一节 绞肉机的结构 2
一、给料机构 2
二、切割分割机构 3
三、电机驱动机构 3
第二节 绞肉机的工作原理 3
第二章 螺旋供料器的设计 5
第一节 绞笼的设计 5
第二节 绞筒的设计 6
第三章 传动系统的设计 7
第一节 电机的选择 7
第二节 带传动的设计 8
第三节 齿轮传动设计 11
一、选择材料,确定和及精度等级 11
二、 按接触强度进行初步设计 11
三、校核齿根的强度 14
四、齿轮及齿轮副精度的检验项目计算(大齿轮) 15
第四节 轴的设计 16
二、轴的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 17
三、轴几何尺寸的设计计算 17
四、 轴的结构设计 17
第四章 绞刀设计 25
第一节 绞刀的设计 25
一、刀刃的起讫位置 26
二、刀刃的前角 27
三、刀刃的后角 28
四、刀刃的刃倾角 29
五、刀刃上任一点位量上绞肉速度 30
第二节 刀片的结构 31
第五章 生产能力分析 33
第一节 绞刀的切割能力 33
第二节 绞肉机的生产能力G 33
第三节 功率消耗N 33
第六章 绞肉机的电路系统 35
第七章 绞肉机的控制系统 37
第一节 操作过程 37
第二节 电路的梯形图与指令表 37
外文资料 39
中文译文 42
结 论 45
参考文献 46
致 谢 47
Structure design of small sized electric meat grinder
Abstract
The meat grinder meat processing enterpris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raw mea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rocess requirements and processing of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the granular meat, in order to facilitate with other materials are fully mixed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produ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s,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he typical parts of the meat grinder. Design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the meat grinder structure design analysis, reducer design calculation, meat grinder and maintenance. The reducing design including motor, gear, shaft and other key common parts of the design, and the bearing selection of the location.
Key words: meat grinder design, reducer, gear, shaft, structure
参考文献
[1]吴宗泽主编.机械设计实用手册. 第一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
[2]关慧贞主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第四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3]吕明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二版.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4]濮良贵、陈国定、吴立言主编. 机械设计 .第九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邓文英、郭晓鹏主编.金属工艺学. 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6]孙桓、陈作模、葛文杰主编.机械原理.第八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7]邹慧君、张青主编.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 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8]李育锡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第一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毛平淮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10]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编.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第六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1]苟文选主编.材料力学 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2]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4卷).第四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3] 薛彦成.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4] 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 机械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5] 金大鹰. 机械制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6]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GB/T1800-1998
[17] 王世刚. 机械设计实践.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
[18] 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编委会. 机械设计大典.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9] 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编委会. 机械设计大典.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0] 王世刚. 机械设计实践.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