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T-20017型拉线机CAD设计论文.doc

LHT-20017型拉线机CAD设计【6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LHT-20017型拉线机CAD设计【6张CAD图纸+毕业论文】.rar
LHT-20017型拉线机CAD设计论文.doc---(点击预览)
1主牙箱.dwg
2收排线架.dwg
3收排线架装配图.dwg
4主牙箱装配图.dwg
5轴.dwg
6塔轮.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6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02846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3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2-17 上传人:信达机械Q****3512... IP属地:江苏
39
积分
关 键 词:
LHT-20017型 拉线机 cad设计 图纸 毕业论文 LHT-20017型拉线机CAD设计
资源描述:

LHT-20017型拉线机CAD设计

36页 9100字数+论文说明书+6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3收排线架装配图.dwg

4主牙箱装配图.dwg

5轴.dwg

6塔轮.dwg

LHT-20017型拉线机CAD设计论文.doc

1主牙箱.dwg

2收排线架.dwg

LHT-200/17 型拉线机 CAD

摘要

拉线机是电缆工业制造圆单线的重要设备。它对提高电线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以及加强安全生产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设计中的LHT 200/17型单头拉线机用于拉制铜线材。它是针对以往拉线机效率低,精度差,能耗高等缺点,借鉴上海电工机械厂以及意大利马可波罗公司等国外厂家的同类产品,结合目前电工机械的现状终合而定的。采用滑动式塔轮结构的鼓轮,其尺寸小,传动系统简单,拉线速度由20m/s提高到30m/s,减少了辅助时间,增加的收放线容量,线材质量的提高,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采用移动模座,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机可与其他装置配合组成连续生产线,实现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

关键词 拉线机,单头拉线机,塔轮

LHT-200/17 Wire-drawing Machines CAD

Abstract

Wire-drawing machines are important equipments which are used to make circle single wire in cable work. The machine can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electro physics wire manufactured product, reduce the safety in production.

In this design plan, the LHT-200/17 type single wire-drawing machine is made for drawing copper core. In made this design plan in the light of the weakness before high consumed power, low ability and accuracy-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homogonous structures of Shanghai electrician machinery factory, Mc Blain Company in Italy and others mad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combining the present condition in electrician and machine and make to transfer machinery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imension and make to transfer machines simple. The machines adopt sliding and core culler drum. Drawing speed of this machine has been improved from 20 meters per second to 30 meters per second. Secondary time is cut down. Volume in collecting   and releasing is rising, strength of labor is lighter, the productivity is high and the quality of wire is higher and the quality of wire is heightened. I adopt moving pattern seats so that the life of the machine can be longer.

This kind of machine can be composing to continuous production line with others arrange-mends, realizing the section, gener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Keywords wire-drawing machines, single wire-drawing machine,core culler drum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第1章 绪论 1

1.1课题背景 1

1.2主要工作内容 1

第2章 拉线机总体方案设计 2

2.1总体布局 2

2.1.1 总体方案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

2.1.2运动的分配以及传动形式 2

2.1.3 拉线机的总联系尺寸 2

2.1.4拉线机的主要部件构造 2

2.2 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4

2.2.1拉线机主要参数的确定 4

2.2.2 电动机的确定 10

第3章 拉线机传动系统设计 11

3.1拉线机传动路线 11

3.2 拉线机传动计算 11

3.2.1 各拉线鼓轮转速计算 11

3.2.2 拉线机出线速度 13

3.2.3 各道拉线鼓轮速比 13

3.3 拉线机传动件设计及计算 13

3.3.1 V型带的选用计算 13

3.3.2 传动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16

3.3.3 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19

3.3.4 关于鼓轮 24

3.3.5 轴承的选择 24

3.3.6 蜗轮蜗杆的选择 24

3.3.7 键的选择 24

第4章 拉线机的冷却与润滑及 26

4.1 拉伸时冷却与润滑的作用 26

4.1.1 滑动式拉线机冷却润滑装置 26

4.1.2 拉线机冷却润滑液量的计算 27

4.2模架的润滑与冷却 27

4.3 齿轮的润滑 27

4.4 轴系采用脂润滑 27

第5章 安装维护,保养和使用说明 28

5.1 安装 28

5.2 维护保养 28

5.3 使用说明 28

结论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第1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

拉线机是电缆工业制造圆单线的重要设备。它对提高电线电缆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生产率、改善劳工条件以及加强安全生产都有重要的作用。

制线工业技术水平主要表现在拉线机的拉线速度、收线容量及减少辅助时间、提高生产率方面。通过近年来的革新改造,以及新技术的引进吸收,使国内制线工业有了新的发展。目前,我国大拉线机的拉线速度已达17m/s,中小拉线机速度为25m/s,细拉线机和微拉线机速度为30m/s。

近年来,国内在铜铝单线拉线设备方面仍在迅速发展,制造了许多新工艺。其方向是:提高拉线速度、减少辅助时间、增加收放线容量、采用滑动式拉制铝及铝合金线与其他工序组成连续生产线。以拉线设备来说,大都采用组合(积木)式设计、主机、辅机之间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选配,目前以实现了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

本设计方案就是本着这一思想,依据上海电工机械厂生产的LHT-200/17 型拉线机的结构,参考意大利马可波罗公司以及众多国外厂家的产品,结合目前电工机械的现状终合而定。在设计过程中,由于经验有限,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1.2主要工作内容

本计算说明书内容包括:拉线机的设计方案的论证,主要参数的确定,传动件的设计以及计算等。主要组成部分如图 1-1所示。

4.1.1 滑动式拉线机冷却润滑装置

喷射式 用管子将带有压力(2-3)×105 Pa 的冷却润滑油,直接喷射到拉线机鼓轮的线材上和模座内,大部分热量在冷却液排除时被带走,所以目前在高速拉线机上都采用喷射式冷却。

模架的润滑:在喷射冷却的拉线机上,冷却润滑液从模具架底槽流道输入,在穿模时可以将喷射管关闭,这样可以保证工作场地的清洁,改变了以往在穿模时由于冷却液飞溅而影响操作环境整洁的情况。

浸入式(水箱式)冷却,将拉线鼓轮与模座全部浸在冷却液中,使线材和鼓轮充分冷却,在停车穿线时,需将冷却液快速放出。设计这种冷却装置时,必须设计夹层,以防冷却润滑液流入主机变速箱内,使变速箱的润滑油变质。

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使:由于鼓轮液浸在冷却液中,起表面容易被腐蚀,同时整个鼓轮也在冷却中旋转,发生摩擦而损失功率。另外,摩擦加速了冷却润滑液的发热,从而降低了它的冷却润滑作用。此外冷却液存在机器内,热量不易很快发散,虽然有回水管,但整个设备还是温度较高。

4.1.2 拉线机冷却润滑液量的计算

滑动式拉线机的冷却润滑液的计算

通常拉线润滑液的温度在40-50度之间较为合适,要合理的设计冷却设备,需首先确定拉线机所需的最大冷却润滑液量。这是冷却管设计的依据。

冷却液量随不同的设备而定,它与拉线机的功率有一定的比例。拉线机冷却润滑液量为每千瓦输出功率,在每分钟6L比较合适。冷却液箱的容积在设计时应取量大的冷却用量的8-10倍。所以冷却用量及冷却润滑油箱的容积应该按下计算:

         …Vm=PWp                                  (6-34)……[8]

式中 Vm –拉线机每分钟冷却润滑液用量(L);

P -拉线机实际功率(KW);

Wp –拉线机每千瓦功率所需要的冷却液用量,取Wp = 6L/KW

冷却液润滑箱的容积:

v = (8-10) Vm

4.2模架的润滑与冷却

在喷射冷却的拉线机上,其模具架冷却润滑液从模具底模流道输入,在穿模时可将喷射管关闭,这样可保证工作场地清洁。

4.3 齿轮的润滑

本机为闭式齿轮传动,由于    而采用喷油润滑,润滑液为20号机油,用油泵将润滑液直接喷到啮合区。

4.4 轴系采用脂润滑

第5章 安装维护,保养和使用说明

5.1 安装

根据机器外形图和装配图进行安装,校正水平,灌注混凝土清理,机器各部按润滑规定加注新油,即可空运转试车。

5.2 维护保养

设备使用前后者用过两个月后(每天两班),所有运动部件都采用煤油清洗,然后注入新油;齿轮箱内油面指示器应保持清洁,并注意油箱内油液面的正常位置。轴系温度超过60度或产生噪音时,应及时检查进行修理或更换。

5.3 使用说明

使用前,根据配模表选用拉线模系列。设备使用时,先将成盘金属线置于放线位置,并将放线架置于其上,在拉出线头拔尖后,

依次穿入拉线模内,根据传动系统图放入模架。在每个拉线鼓轮上缠绕一周半左右,线从最后一道拉线模拉出后,经定速轮,分线导轮,摆杆张力轮,排线轮,最后饶到收线盘上,检查无误即可拉线。

拉线速度可通过调整电位器由低速向高速方向调整,达到某一给定速度,第二次开车时,不必再次调整。脚踏开关可做点动穿模操作,就绪后则按启动按扭即拉线,此时脚踏开关已自动转换成紧急停车开关。设由断线自动停机装置。

满盘停车后,手动送开涨闸式收线轴,使线盘在轴行松开,然后取下线盘即可。

结论

历时三个多月的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了,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整个过程的研究设计分析,确定LHT-200/17型拉线机的CAD设计。通过本次设计培养了我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时间问题的能力,明白了怎样查阅文献资料和使用工具手册,通过计算机绘图,提高了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和速度。此次设计是我真正工作前的一次真实演练,为今后更好的学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这次毕业设计是分小组进行的,这让我们懂的了如何与合作伙伴们分配设计任务,如何协调各自的任务,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为我们的以后的工作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这些知识是必须亲生经历后才能体会到的,所以这次的毕业设计不仅是使我们的专业知识得到丰富和提炼,也锻炼了我们的其他方面的能力。这次毕业设计虽然是我们在大学学习的最后一站,但它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次毕业设计不管是对以后的工作还是继续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设计者水平及实践经验所限,错误和不足之处再所难免,敬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致谢

这次毕业设计是对自己四年多来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的检查,通过设计,锻炼了多动脑、多动手、多方面考虑问题的能力,收益很多,对以后的实际工作有很大帮助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由于资料的缺乏,自己水平和经验有限,遇到了许多困难。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孙全颖老师,在孙老师严格要求和指导帮助下,我才能顺利的完成此次设计任务,并学到许多知识。这次毕业设计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训练,感谢学校,机械动力工程学院给我们的锻炼机会,感谢机械学院以及其他老师四年来给予我的教导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云廉.电线电缆机械设备.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13~136 

2 蔡春源.新编机械设计手册.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3~83

3 杨可桢,程光蕴.机械设计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65~119

4 《手册》编写组.机械设计师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45~87

5 赵九江,张少实,王春香.材料力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66~167

6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机械制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4~234

7 孙玉芹,孟兆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科学出版社.2004:59~101

8 邱宣怀.机械设计(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2~323

9 刘仁.电线电缆.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4~173

10 郑文纬,吴克坚.机械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02~265

11 Great Britain. Bearings, Gears, Gearing & Driving Elements. The Stationary Office Books (Agencies),2001:237~244

12 Ivan Law.Gears and Gear Cutting. Argus Books,1998:45~47

内容简介:
I 7 型拉线机 要 拉线机是电缆工业制造圆 单 线的重要设备。它对提高电线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以及加强安全生产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设计中的 00/17 型单头拉线机用于拉制铜线材。它是针对以往拉线机效率低,精度差,能耗高等缺点,借鉴上海电工机械厂以及意大利马可波罗公司等国外厂家的同类产品,结合目前电工机械的现状终合而定的。采用滑动式塔轮结构的鼓轮,其尺寸小,传动系统简单,拉线速度由20m/s 提高到 30m/s,减少了辅助时间,增加的收放线容量,线材质量 的提高,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采用移动模座,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机可与其他装置配合组成连续生产线,实现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 关键词 拉线机 ,单头拉线机,塔轮 7 to in of in In 7 is In in of in in to in In to to of 0 0 is in is of is is of is of is I so of be of be to 录 摘要 . I . 录 . 1 章 绪论 . 1 题背景 . 1 要工作内容 . 1 第 2 章 拉线机总体方案设计 . 3 体布局 . 3 体方案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 3 动的分配以及传动形式 . 3 线机的总联系尺寸 . 3 线机的主要部件构造 . 3 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 5 线机主要参数的确定 . 5 动机的确定 . 11 第 3 章 拉线机传动系统设计 . 12 线机传动路线 . 12 线机传动计算 . 12 拉线鼓轮转速计算 . 12 线机出线速度 . 14 道拉线鼓轮速比 . 14 线机传动件设计及计算 . 14 型带的选用计算 . 14 动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 17 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 20 于鼓轮 . 25 承的选择 . 25 轮蜗杆的选择 . 25 的选择 . 25 第 4 章 拉线机的冷却与润滑及 . 27 伸时冷却与润滑的作用 . 27 动式拉 线机冷却润滑装置 . 27 线机冷却润滑液量的计算 . 28 架的润滑与冷却 . 28 轮的润滑 . 28 系采用脂润滑 . 28 第 5 章 安装维护,保养和使用说明 . 29 装 . 29 护保养 . 29 用说明 . 29 结论 . 30 致谢 . 31 参考文献 . 32 1 第 1 章 绪论 题背景 拉线机是电缆工业制造圆单线的重要设备。 它 对提高电线电缆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生产率、改善劳工条件以及加强安全生产都有重要的作用。 制线工业技术水平主要表现在拉线机的拉线速度、收线容量及减少辅助时间、提高生产率方面。通过近年来的革 新改造,以及新技术的引进吸收,使国内制线工业有了新的发展。目前,我国大拉线机的拉线速度已达17m/s,中小拉线机速度为 25m/s,细拉线机和微拉线机速度为 30m/s。 近年来,国内在铜铝单线拉线设备方面仍在迅速发展,制造了许多新工艺。其方向是:提高拉线速度、减少辅助时间、增加收放线容量、采用滑动式拉制铝及铝合金线与其他工序组成连续生产线。以拉线设备来说,大都采用组合(积木)式设计、主机、辅机之间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选配,目前以实现了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 本设计方案就是本着这一思想,依据上海电工机械厂生产 的7 型拉线机的结构,参考意大利马可波罗公司以及众多国外厂家的产品,结合目前电工机械的现状终合而定。在设计过程中,由于经验有限,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要工作内容 本计算说明书内容包括:拉线机的设计方案的论证,主要参数的确定,传动件的设计以及计算等。 主要组成部分如图 1 图 17 型拉线机 2 1 2 3 3 第 2 章 拉线机总体方案设计 体布局 体方案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 保证拉线鼓轮的 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做到主机及收、排线装置的相对布局合理。 2、 尽量使用设备简单,加工方便,工艺个结构合理,减少占地面积,投资少。 3、 便于操作,便于维修,并保证安全。 本设计正是在满足以上三项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总体布局的。 动的分配以及传动形式 拉线机主电动机至拉线鼓轮的传动是外联系传动,另外收线电动机到拉线鼓轮的传动,以及收线电机至排线器的传动都属于外联系传动;通过机械传动保证鼓轮之间的速比。通过机械和电气传动保证定速轮与收线盘之间运动联系属内联系传动链和电气反馈系统的联系。 线机的 总联系尺寸 拉线机的全机外形尺寸,主机和收排线装置的外形尺寸及其相对位置尺寸见拉线机外形图。 线机的主要部件构造 机齿轮箱 齿轮箱分前后两室,前室装配塔轮塔形鼓轮及移动模座,采用塔形鼓轮结构,可使主机传动系统设计简化,移动模座在偏心机构蜗杆机构驱动下可沿塔轮轴线方向移动,在拉线过程中使线材在鼓轮表面移动,可提高拉线鼓轮的寿命。为防止冷却液与齿轮箱润滑液互混,在后室装有传动齿轮及润滑用的液压泵。 排线装置 收排线架主要由收线机构及排线机构组成,收线机构主要由电磁 转差离合器及涨闸式收线轴等所组成。 收线主力有主机通过尼龙平带穿入电磁转差离合器再经联轴器传至涨闸式收线轴。 4 电磁转差离合器是一种转矩传送装置,它通过电场而将转矩由主动轴传至从动轴,离合器的主动轴与带轮相联,而从动轴通过联轴器与涨闸式收线轴相联。 电磁转差离合器主要有两个旋转部分 (如图 2由电枢和绕有励磁线圈的电磁极等组成,二者之间没有机械联接,而是被一个小的空气隙隔开,它们分别与主动轴及从动轴相联,当主动轴旋转时,励磁线圈中没有励磁电流,从动轴不旋转,接通励磁线圈内电流后,由于历次部分有磁极,因而沿 磁极部分发圆周上建立的空间交流磁场,电枢因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并感应涡流,涡流同磁通相互作用,便产生磁力矩,在它的作用下,从动轴开始与主动轴同向旋转。在收线中由于线的张力增加,而信号反馈传入转差离合器,使收线盘转速下降,保持拉线中张力恒定。 图 2磁转差离合器 1、 4 2 3排线机构由带排线机构及行星轮减速箱等组成,图 2 2为排线机构简图。排线动力由主机通过尼龙平带经过行星齿轮加速箱,又将运动传入排线的平带,带始终按一定方向旋转,当直流电磁铁通电后,通过滑块 的作用,交替地夹紧再皮带上侧或下侧,从而使直流电磁铁的滑块作用,交替地夹紧再皮带上侧或下侧,从而使直流电磁铁的滑块作往复运动,直流电磁铁又与排线器导杆连接,这样,排线器可作往复直线运动。 图 2排线机构 1、 3 2 4 5 6 7 5 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线机主要参数的确定 据设计任务书,已知定速轮直径 200伸最多道数 k=17,进线头数为单数。 模计算 (1) 确定拉伸道次: k=17 (2) 确定滑动系数 据资料 1,取平均滑动系数 I=取 动系数公比 q = ( i / 2/ (2 1 得 q = ( 1中公式 (2 求各滑动系数如表 2线机滑动系数 i2 i3 i4 i5 i6 i7 i8 i9 比同类型小拉线机,选取中间拉线鼓轮的速比 为 1、 20 最后两鼓轮速比 公式 r = (2 1 得总速比 6 r = 3) 确定伸长系数 n 由公式 n = (1 1 求伸长系数,如表 2 (4) 确定拉伸模具模孔直径 公式 n 1/2 (1 1 求伸长系数,如表 2 (5) 确定拉线鼓轮上线材速度 公式 k/ (1 1 求伸长系数,如表 2 其中 伸前线材截面积, 为拉伸后线材截面积。 表 2伸长系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6) 确定拉线鼓轮圆周速度 由公式 (2 1 求得 见表 27 表 2模孔直径 d1 d2 d3 d4 d5 d6 1/2 1/2 1/2 1/2 1/2 1/2 d7 d8 d9 1/2 1/2 01/2 11/2 21/2 31/2 41/2 51/2 61/2 71/2 注 :第一行为 第二行为 (7) 线材的滑动率 由公式 Rn= 100%,(n=1,2, , (2 1 见表 28) 排线节距 排线节距按公式: i =1 112211 i Z (6 10 式中 i 8 17k 1 1 11 107D 2 160D 30Z 表 2材速度 单位 m/s 1 2 3 4 5 6 21717 212345 7 8 9 10 11 12 21717 27891011 13 14 15 16 17 21717 2131415160 0 注:第一行为 时线材的速度、 第二行为 时线材的速度。 9 表 2线鼓轮的圆周速度 单位 m/s v1 v2 v3 v4 v5 23317174556677v7 v8 v9 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0 30 2 30Z 60 则 1 8 3 6 8 8 9 0 3 41 0 . 1 1 0 7 3 01 6 0 0 . 6 41 1 6 0 1 8 9 0 3 6 8 8 3 0t 算拉伸道数 本设计为不等伸长系数,用公式 2 20 0 . 6lg . 1 2 1 4 . 6 4 1 7l g 1 . 2 4 6l g l (6 9 因而本设计中选用的 17k 符合要求 。 10 表 2滑动率表 2 4 6 111 222 333 444 555 666 8 10 12 777 888 999 10 1010 11 1111 12 1212 14 16 13 1313 14 1414 15 1515 16 1616 拉线机塔轮直径及塔轮轴转速范围。 由任务书知,定速轮直径 200 轮最大直径与定速轮直径相同,其余各鼓轮按速比 级递减。 1 200 1 3 8 m m4 1 1 5 m m5 9 6 m m6 8 0 m m7 6 6 m m 11 8 5 5 m m据以上确定的各拉线鼓轮的直径,以及给顶的出现速度范围计算计算各塔轮轴的转速范围 出线速度范围: 15 25(30) m/s 定速轮直径: 200 由公式 6000m/s (2 1 得 6000定速轮转速范围: m a x 6 0 0 0 3 0 28663 . 1 4 2 0 0n r m i n 6 0 0 0 1 5 14333 . 1 4 2 0 0n r 第、鼓轮轴转速相同: m a x 86 0 0 0 3 0 5803 . 1 4 2 0 0 1 . 1 5 1 . 2 0n r m i n 86 0 0 0 1 5 2903 . 1 4 2 0 0 1 . 1 5 1 . 2 0n r 表 200/17 拉线机鼓轮轴转速 单位 r 转速 定轴转速 机无变速箱,只依靠电机的无级调节实现转速要求。 动机的确定 功率采用类比法 22 (2 9 电磁调速电动机型号: 2 71 42 4 0 1 2 0 0n r 因此,出线速度可无级调节,调速范围在 1530 m/s 之间。 12 第 3 章 拉线机传动系统设计 线机传动路线 拉线机传动系统图,如图 3示 图 37 拉线机传动系统图 1 2、 3 4 5主电动机采用电磁调速电动机,因此出线速度可以无级调节,调速 范围 在 15 30 m/s 之间。 由主电 动机,经过带传动,转动轴,在轴分两条传动路线。一条传动路线是:当齿轮副 25/45 啮合时,转动轴,同时第二鼓轮旋转,当齿轮副 45/49 及 49/45 啮合时,转动轴、第一鼓轮旋转;另一条传动路线:当齿轮副 55/23 啮合时,转动轴,同时第三鼓轮旋转,当齿轮副 45/49及 49/45 啮合时,转动轴、,第四鼓轮旋转。 收线装置的收线盘的转动,由主机通过尼龙平带,转动轴,将运动传入电磁滑差离合器,以面带动收线盘旋转。 排线的动力,由主机通过尼龙平带,经行星齿轮箱,传动带排线器,以达到均匀往复的排线。 传 动路线: 主传动路线如图 3线装置传动路线如图 3 线机传动计算 拉线鼓轮转速计算 按 1中公式 (21122 13 图 3传动路线图 图 3线装置传动路线 第一鼓轮 1 2 0 0 2 5 4 5 4 91 2 0 0 2 4 0 5 7 9 1 1 52 3 0 4 5 4 9 4 5n r 第二鼓轮 2 2 0 0 2 51 2 0 0 2 4 0 5 7 9 4 52 3 0 4 5n r 第三鼓轮 3 2 0 0 5 51 2 0 0 2 4 0 2 4 9 4 4 9 92 3 0 2 3n r 第四鼓轮 4 2 0 0 5 5 4 5 4 91 2 0 0 2 4 0 2 4 9 4 4 9 92 3 0 2 3 4 9 4 5n r 定速轮 14 2 0 0 5 5 4 5 4 91 2 0 0 2 4 0 2 8 7 7 5 7 52 3 0 2 3 4 5 3 9n r 满足设计任务中鼓轮转速范围的要求。 线机出线速度 按 1中公式 (2计算 2 0 0 2 8 7 7 5 7 5 3 0 61 0 0 0 6 0 1 0 0 0 6 0 m/s 满足设计任务中的最高出线速度 30m/s 道拉线 鼓 轮速比 按 1中公式 (2计算 r vi v第二至第八拉线鼓轮速比 2 8 6 6 . 9 8 8 0 . 3 8 9 6 . 4 5 1 1 5 . 7 4 1 3 8 . 8 9 1 6 6 . 6 7 2 0 0 1 . 2 0 5 5 . 8 2 6 6 . 9 8 8 0 . 3 8 9 6 . 4 5 1 1 5 . 7 4 1 3 8 . 8 9 1 6 6 . 6 7vi v 第九拉线鼓轮速比 9 2 4 9 5 5 . 8 2 1 . 2 0 9 5 7 9 2 0 0vi v 第十至第十六拉线鼓轮速比 1 0 1 6 6 6 . 9 8 8 0 . 3 8 5 5 . 8 2 6 6 . 9 8vi v 200 1 1 6 6 第十七拉线鼓轮速比 17 2 0 0 2 8 7 7 1 . 1 5 32 0 0 2 4 9 4i 线机传动件设计及计算 型带的选用计算 传动要求: 传动的名义功率为 22电极轴转速为 1 2 0 0 2 4 0n r 又有定速轮转速要求及传动联系,求出轴转速 1 1 0 3 9 5 1 9n r 15 计算功率 1表 13查得 因为 1 . 3 2 2 2 8 . 6 k k p 选取普通 据 , 1200 r/m ,由图 13定选取 c 型带 小带轮基准直径及大带轮基准直径,由表 (13取 1 200m , 由 1中 式 (13 121212001 5 0 . 0 2 2 0 0 2 2 6 . 4 2 m 取 2 230m 验算 21 230 1 . 1 7 31 2 0 0 1 0 . 0 2dI d 实则 1200 10241 . 1 7 3 i 实 实r 验算带速 v 11 3 . 1 4 2 0 0 1 2 0 0 1 2 . 5 66 0 1 0 0 0 6 0 1 0 0 m/s 在 5 25 m/s 范围内,带速合适。 0a 450 1 2 1 1 20 . 7 2d d a d d 由 1式 (13得带长: 221 2 1 20 1 202 3 0 2 0 03 . 1 42 2 4 5 02 4 2 4 4 5 0d d d dL a d 带 16 由 1表 13取 1 6 5 5 m 1中 式 (13计算实际中心距 00 1 6 5 5 1 6 0 04 5 0 4 7 5 m 小带轮包角 00211 1 8 0 5 7 . 3a 0 0 0 02 3 0 2 0 01 8 0 5 7 . 3 1 7 6 1 2 0475 满足要求。 z 由 9式 (13得 00c g u p p k k k 查 9表 13 0 查 9表 13 37 1 0查 9表 13 1 因为 011k n k 3 17 . 5 0 1 0 1 2 0 0 1 0 . 6 6 7 k 0 8 查 9表 13 7 得 ,查 9表 13 2 得 采用棉帘布强力层普通 V 带,取 因为 136 . 1 2 0 . 6 6 7 0 . 7 5 0 . 9 6 0 . 8 4z 作用在带轮上的力 Q 由 9式 (13得单根 V 带的预拉力 由 9表 13 kg/ ,则 17 20 500 2 . 5 1q vz v k 25 0 0 2 8 . 6 2 . 5 1 0 . 3 1 2 . 5 64 1 2 . 5 6 0 . 9 6 504N 作用在轴上的拉 力 02 2Q 2 4 5 0 42S 4030N 带轮的机构设计 带轮选用 辅板式结构,具体参数的确定参照 6表 13 传动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为使齿轮在传动中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且传动平稳,采用斜齿轮。 根据各轴的转动要求 1 0 2 4 r/m 5 7 9 . 6 5 r / m i 2 4 9 2 . 3 8 r / m i 2 8 6 6 . 2 4 r / m i 初定 : 1z25,2 45z ,3 49z ,4 45z ,5 55z ,6 23z ,7 45z ,8 49z ,9 45z ,10 62z ,11 39z 以第 V 轴上小齿轮 (23 齿 )为例设计确定法面模书 选择材料及确定许用应力 因要求结构紧凑,故采用硬齿面结合: 大,小齿轮均采用 18r n T, 渗碳淬火, 2l i m 1 l i m 2 3 7 0 N / m (图 11 ( 4表 11则 18 l i . 7 0 . 7 3 7 0 1 6 1 . 91 . 6 2N/由 2l i m 1 l i m 2 1 3 4 0 N / m (图 11(4表 11则 l i 340 1 1 1 6 . 71 . 2 2N/按齿轮弯曲强度设计计算 齿轮按 7 级精度制造,取载荷系数 (表 11 ,小齿轮上的转矩 6119 . 5 5 1 0 pT n 64219 . 5 5 1 0 8 . 0 5 1 0 N . m 8 2 . 3 8 初选螺旋角 15 齿数取122 3 , 5 5,由 2图 11齿数系数122 . 7 8 , 2 . 3 2因12 ,故得11代入式 (11计算: 21213 . 2 c o Fn 取 4中心距 122 c o 19 04 2 3 5 5 1 6 1 . 5 m m2 c o s 1 5 确定螺旋角 12a r c o s 2 ZC a 4 2 3 5 5a r c o a 19 00 41 齿宽 0 . 2 1 6 1 . 5 3 2 . 3 m 取整 40 验算齿面接触强度 将各参数带入 5式 (11得: i = 321305 a 3 422 . 4 1 1 . 6 8 . 0 5 1 03052 . 4 4 0 1 6 1 . 5 26 1 3 . 3 2 / m i 所以安全。 验算圆周速度 1 3 . 1 4 4 2 3 2 4 9 2 . 3 8 1 2 . 6 9 / 1 7 m / 1 0 0 0 6 0 1 0 0 0 a r c c o s 1 9 0 0 4 1m s 选用 7 级精度合适 因斜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法面模数旋角 相等,压力角 相等,所以各齿轮的法面模数旋角 : , =19 00 41 各齿轮均采用 12碳淬火 1+6 20 齿轮分度因直径,见表 3 3齿数分度圆直径 Z 23 25 39 45 49 55 62 d 齿轮在各轴上的位置详见传动系统图 3 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轴的设计计算 根据公式 (14计算轴径 6333 9 . 5 5 1 0 2 式中 4-2 p n r/ 63 9 1 00 是常数,可查表 14本设计中 c=110 当剖面上有键槽时,应增大轴径,以考虑键槽对轴的强度的削弱。一般应有一个键槽时,轴径增大 3%左右;有两个键槽时,应增大 7%左右,然后圆整标准值。 轴: 3 3 0 . 1 7 m n考虑到轴上有键槽及其他因素,选轴最小轴径 45 轴: 3 3 6 . 2 2 m n取 40 21 轴: 3 2 2 . 2 8 m n取 40经过计算,为使加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LHT-20017型拉线机CAD设计【6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02846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