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角度的中医人体生命信息现象_第1页
耗散结构理论角度的中医人体生命信息现象_第2页
耗散结构理论角度的中医人体生命信息现象_第3页
耗散结构理论角度的中医人体生命信息现象_第4页
耗散结构理论角度的中医人体生命信息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位 论 文 原 创 性 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福建中医药大学或其他教育 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表示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I 签字日期: 2011年r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福建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 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 权福建中医药大学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并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 密后遵守此规定)本学位论文属于(必须在以下相应方框内打“V ”,否则一律按“非保密论文”处理) :1、 _保密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 非保密论文: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是否同意授权以下单位(须在以下相应方框内打“ V ”,否则一律按“同意授权”处理):1、 囪同意授权 不同意授权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将本人学位论文进行电子和网络出 版,并编入CNKI系列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和中国知识 资源总库) 。2、 同意授权 不同意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库)将本人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 文数据库,并进行信息服务,同时本人保留在其他媒体发表论文的权利。n中文摘要Abstract.21.弓I言 .41.1研究背景 .41.2研究意义 .51.3文献综述 .51.4本项研究介绍 .71.5论文结构 . 82.耗散结构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 .92.1耗散结构概念 .92.2耗散系统 .92.3耗散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12.4耗散结构的生成过程 .142.5本章小结 .153.信息科学的信息概念 .163.1信息基本常识 .163.2信息的概念 .173.3生物演化的信息时间与空间 .183.4信息运动与耗散结构形成的关系 .203.5本章小结 .224.耗散结构理论的中医人体生命信息现象 .23r卢4.1中医人体信息观 .234.2中医系统观与耗散系统观 .274.3中医信息观中的耗散结构现象 .324.4中医痹证人体系统熵变模型 .364.5本章小结 .385观 .395.1文章工作总结 .395.2工作展望 .39参考文献 .40WL #.:.42作者简介 .42rt耗散结构理论角度的中医人体生命信息现象研 究 生 : 易 耀 森 导 师: 林端宜( 研究员)中文摘要目的: 21世纪中医要发展, 就必须实现现代化。而目前中医现代化普遍存在采用“中 医西医化”的思想,但这一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失败。因此如何立足于中医自身的理论,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赋予中医学现代科学的解释,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 研究探讨中医人体生命系统信息活动过程中体现的耗散结构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中 医学耗散结构理论的解释。方法:本研究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论方法、信息科学方法论探讨人体生 命系统中的信息活动过程,并结合耗散结构方法论了解人体生命系统中信息活动过程体 现的耗散结构现象。结果:通过研究认为:(1)人体系统内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活动,在信息的不 断作用下,人体生命不断发展变化,表现出复杂的生命信息现象;人体不断地从外界环 境中接受信息、使用信息,通过信息的反馈调节作用使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2) 在 人体系统中,气是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综合运动的概括,气是感应和传递信息的载体, 气的运动始终伴随着信息运动,气机运动是人体系统与外界环境间进行熵流代谢的过 程,通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主要是从外界获取某种信息,以维持机体的低熵有序状态。 (3)信息具有负熵的意义,它反映了系统的有序化和组织化程度。在生命系统与外界环境 间的熵流代谢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系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当某个控制参量超过 一定阈值后,系统就有可能发生突变,产生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系统内的信息活动导致 了耗散结构的形成。(4)从小尺度时间上看,人体由一种健康态转变到一种病理状态,或 由某种病理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病理状态,或者由某种病理状态转变到健康态,即中医证 的变化,都可能有新的结构生成,只不过从健康态到病理状态或者某种病理状态到另一 种病理状态,相应系统的有序程度比原有的低。(5)中医学通过司外揣内的功能观察以探 索人体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与本文所探讨的通过表现于外的信息來了解人体内部的信 息活动规律和通过耗散结构的变化来测算人体生理、病理变化是相通的。(6)人体保持健 康有序状态,关键是要从外界获取必要的信息以抵抗人体系统内部的熵增,通过信息的 作用使人体系统保持低熵有序。而到底交换多少信息,这在理论上是可以计算的。结论:本文通过信息科学方法论和耗散结构方法论来探讨人体生命系统信息活动过 程中的耗散结构现象,研究发现,中医学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虽然使用的语言不同,但 它们在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一般规律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把中医学与现代科学尤其是 现代系统科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复杂的生命现象。关 键 词 : 耗 散 结 构 信 息 科 学 系 统 科 学 中 医 学 生 命 信 息 熵The phenomenon of human life in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Graduate student: Yi Yaosen Tutor: Lin Duanyi (Researcher)AbstractPurpose: In the 21st centur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must modernize to develop. Currently, modernization of TCM used the method of “Western medicine” widely,but it failed was proved by practice. Therefore, how to base on the theory of TCM,with the help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ive the modem explanation to TCM is an urgent task. Therefore,this article discuss the phenomenon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s in the activ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of human system,and give the explanation of the theor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to TCM.Methods: In this article,we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use the method of System Method, Information Science Methodology to discuss the activ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of human system, and with the help of Methodolog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s to understand the phenomenon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s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activities in human body system.Results: Through research, we found: (1) There are various of information actives in the human system, under the continuous interation of information, the human life develop and show lots of complex information phenomenon of life. The human body constantly receive,use and feedback information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o adapt the changes of the environment. (2) In the human system, Qi is the integrated campaign of matter, energy and information. Qi is the carrier which senses and transmits information, the movement of Qi is always accompanied by information campaigns. The movement of Qi is the process of Metabolism of entropy flow between human systems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tate of low entropy of human system, gains some information from the environment. (3) The significance of information with negative entropy, which reflects the degree of the order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system.Between the metabolic process of the entropy flow of system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ystem maintain relative stability, but when some control parameter exceeds a certain threshold, the system is likely to mutate and produce new stable and orderly structure, information activities within the system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s. (4)On the small scale of time,the changes of the state of human system, dissipative structures may have generated,whether from the health state to a pathological state, or from the pathological state to another pathologicalchanges of the state of human system, dissipative structures may have generated, whether from the health state to a pathological state, or from the pathological state to another pathological condition, or from the pathological state to healthy state.But the order degree of the first two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5)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among the Features observed by the method of conjecture of exterior and interior events,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that showed outside to understand the rule of information actives in human system and measur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through the changes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s. (6) The key to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is to gain some necessary information from the envirorment to resist the entropy addi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inetraction of information the human system maintains order and stability.How much information exchange that can be calculated in theory.Conclusion: In this article, we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science methodology and methodolog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s to probe the phenomenon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s in the activ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of human system.Keyword: Dissipative structure; Information Science; System Scien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fe Information; entropy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引言1.1研究背景中医自诞生以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为我国人民乃至全世界 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几千年来,在中医药学家不断的努力和实践下,中医已 发展成为独具特色且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形成在中国远古时代,受当时社会 生产力和传统思想等因素的制约,中医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守旧性。21世纪以来生 命科学发展迅速,这对中医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中 医要发展就要实现现代化,正如陈可冀院士指出:“中国传统医学的出路在于现代化, 中医与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结合是中医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 1”对于中医现代化 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2006年中国国务院等十 六个部门在北京联合发布实施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 要h纲要明确指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创新、现代化、国 际化”。这是我国政府继1997年明确提出实现“中医现代化”的目标以来,又一次明 确指出必须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才能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促进中医药事 业健康发展。自从“实现中医现代化”的目标提出以来,国内外中医药学家已进行了诸 多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 中医科学化 口号下偷换中西医结合、中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