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室检查1学习目标1.说出血液一般检查、尿液一般检查、粪便一般检查、肝肾功能检测、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测的项目。2.记住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检查和尿液检查以及粪便检查的参考值;记住肝肾功能检测、血清钾的参考值。3.简述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检查和尿液检查以及粪便检查的临床意义;简述肝肾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简述病毒肝炎免疫学检查的临床意义。4.知道痰液检查、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的临床意义。2第 1节 血液检查血液的一般检查主要有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检测。一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一)参考值RBC Hb成年男性 (4.0 5.5)1012/L 120 160g/L成年女性 (3.5 5.0)1012/L 110 150g/L新生儿 (6.0 7.0)1012/L 170 200g/L3(二)临床意义1.生理性变化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可因性别、年龄、气压、妊娠等因素而发生生理性变化。2.病理性变化(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高 相对性增高 继发性增高 原发性增高 (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 药物干扰所致。4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正常人白细胞数( WBC)比较恒定,但当机体出现炎症、组织损伤、白血病等疾病时,白细胞的质或量将出现异常。(一)参考值1白细胞计数成人 (4.0 10.0)109/L (4000 10000/l)6个月 2岁 (11.0 12.0)109/L (11000 12000/l)新生儿 (15.0 20.0)109/L (15000 20000/l)52白细胞分类计数细胞名称 百分率 血液分析仪法 绝对值杆状 (Nst) 1% 5% (0.04 0.5)109/L分叶 (Nsg) 50% 70% 37% 80% (2 7)109/L嗜酸 (E) 0.5% 5% 2% 7% (0.05 0.5)109/L嗜碱 (B) 0% 1% 0% 2.5% (0 0.1)109/L单核 (M) 3% 8% 0% 12% (0.12 0.8)109/L淋巴 (L) 20% 40% 20% 40% (0.8 4)109/L6(二)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占成人白细胞百分率最高,所以白细胞总数上升,常伴中性粒细胞增多;相反白细胞总数下降,常有中性粒细胞减少,两者临床意义有密切关系。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1)生理性增多 2)病理性增多 ( 2)中性粒细胞减少7(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的分叶情况,是反映粒细胞成熟的程度。 1)核左移 外周血中未成熟的粒细胞(含杆状核粒细胞)的百分率 5时,称核左移。2)核右移 外周血中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且 5叶核以上的粒细胞 3时,称核右移。8 2嗜酸性粒细胞 ( 1)增多 过敏性疾病 寄生虫病 皮肤病 其他 ( 2)减少 长期使用激素以及伤寒、副伤寒等。 3嗜碱粒细胞 ( 1)增多 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等。 ( 2) 减少 见于应激、急性过敏反应等。 4淋巴细胞 (1)增多 病毒或某些细菌感染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减少 应用激素、接触放射线、细胞免疫缺陷病等。 5.单核细胞 (1)增多 见于某些感染,如疟疾;某些血液病。 (2)减少 通常无临床意义。 9三、 血小板计数(一 ) 参考值(100 300)109/L(二)临床意义1.血小板增多 反应性增多:如急性失血;骨髓增生性疾病和恶性肿瘤。2.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小板破坏增加: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感染。10第 2节 尿液检查一、尿液一般检查(一)尿量 正常成人 24小时尿量为 1000 2000ml。 24小时尿量小于 400m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小于 17ml称少尿; 24小时尿量小于 100ml称无尿; 24小时尿量多于 2500ml称多尿。1.少尿或无尿 见于: 肾前性 ;肾性 ;肾后性。2.多尿 暂时性多尿见于饮水过多;病理性多尿见于糖尿病等。11(二)颜色 正常新鲜尿液多呈淡黄色。尿液常见的异常颜色有:1血尿 尿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时,称血尿。每升尿含血量超过 1ml时,可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如尿外观无变化,离心沉淀后,镜检时红细胞数 3个 /高倍镜,称为镜下血尿。血尿提示泌尿系统出血,可见于急性肾炎、肾结石、肾肿瘤。2血红蛋白尿 呈酱油色或浓茶色,系血管内溶血所致。镜检无红细胞,但隐血试验呈阳性。3胆红素尿 因尿中含有大量的胆红素而呈深黄色,振荡后有黄色泡沫,用尿胆红素检查可证实。4乳糜尿 因尿内含有大量脂肪微粒而呈乳白色。12(三)、透明度 新鲜尿清澈透明,放置一段时间后呈微浊。如新鲜尿混浊,可见于以下情况:1磷酸盐或碳酸盐 加酸后混浊消失。2尿酸盐 加热或加碱后混浊消失。3脓尿或菌尿 因尿中含有大量脓细胞或细菌而呈云雾状混浊,前者静置后可有白色絮状沉淀,后者则不下沉。加热、加酸、加碱后其混浊加重。13(四)酸碱反应 正常新鲜尿液呈弱酸性, pH5.56.5,久置后可呈弱碱性。1酸性尿 见于酸中毒及服用大量酸性药物等。2强碱尿 见于碱中毒及服用大量碱性药物等。(五)比重 尿比重受饮水、排汗影响较大。正常人尿比重为 1.010 1.025之间。1比重增高 见于急性肾炎、糖尿病、高热等。2比重降低 比重常恒定在 1.0100.003,见于尿崩症、慢性肾衰竭等。14二、尿液化学检查(一)尿蛋白定性 正常尿内蛋白质含量极微,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阴性。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时,称蛋白尿。1生理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 见于劳累、剧烈运动等,尿蛋白一般不超过( +)。2病理性蛋白尿 常见于肾小球疾病;其次为小管间质疾病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二)尿糖定性 正常尿糖含量甚微,定性试验呈阴性。尿糖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糖尿。1暂时性糖尿 见于精神紧张、大量摄入糖等。2持续性糖尿 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15三、尿液显微镜检查(一)细胞1上皮细胞2红细胞3白细胞(二)管型 管型是蛋白质、细胞及其破碎产物在肾小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状体。1 细胞管型 为含有各种细胞成分的管型。按细胞种类可分为上皮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2 透明管型 。3 颗粒管型4 脂肪管型5 蜡样管型(三)尿酮体检查 (四)结晶 16第 3节 粪便检查一、粪便一般检查(一)颜色与性状 1柏油样便2黏液或脓血便3血便4粥样或稀水样便5果酱样便6米泔水样便7白陶土样便8绿色稀便或乳凝块状便9球形硬便10细条状、扁平状便17(二)量 正常大便每日一次,排泄量约 100 300g。(三)气味 正常粪便有臭味,系因粪便中含蛋白分解产物 吲哚及粪臭素而致。(四)寄生虫体 (五)显微镜检查1寄生虫卵及原虫 2细胞 3食物残渣18二、粪便隐血检查肉眼及显微镜均不能发现的胃肠出血称隐血。【 临床意义 】正常人隐血试验为阴性。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主要见于各种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1判断消化道出血 2判断出血性质3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的筛选试验19第 4节 肝功能检查一、血清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测定(一)参考值血清总胆红素为 2 18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为 0 4mol/L、间接胆红素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二)临床意义1总胆红素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2总胆红素增高、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3总胆红素增高、直接胆红素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20二、尿液胆红素测定(一)参考值 正常为阴性反应。(二)临床意义 1胆汁排泄受阻 如胆石症、胆管肿瘤、胰头癌等,门脉周围炎症、纤维化、肝细胞肿胀等。2肝细胞损害 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或中毒性肝炎、急性酒精性肝炎。3黄疸鉴别诊断 肝细胞性且梗阻性黄疸,尿内胆红素阳性而溶血性黄疸则为阴性。21三、尿液尿胆原检查(一)参考值 定量 0.84 4.2mol/ 24h定性 阴性或弱阳性(二)临床意义 1增加 见于肝功能障碍(肝病、心功能不全)、溶血性黄疸。2减少 见于总胆管梗阻或肝细胞性黄疸的极期。22四、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一)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1参考值血清总蛋白 60 80g/L,白蛋白 40 55g/L,球蛋白 20 30g/L, A/G为 1.5 2.5: 1。2临床意义( 1)总蛋白 血清总蛋白降低与白蛋白减少相平行,总蛋白升高常同时有球蛋白的升高。( 2)清蛋白( albumin, A) 增加见于血液浓缩,大面积烧伤,急性失血等;减少见于 肝脏病变: 其他病变:如慢性胃肠疾患、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等。( 3)球蛋白( globulin, G) 当血清球蛋白 35g/L,称为高球蛋白血症。其中以 球蛋白增高为主。见于 肝肾疾患 其他疾病: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减少见于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原发性低球蛋白血症等。( 4) A/G倒置 可以是清蛋白降低亦可因球蛋白增高引起。23(二)血清蛋白电泳 1参考值(醋酸纤维素法)白蛋白: 62% 71%, 1-球蛋白 3% 4%, 2-球蛋白 6%10%, -球蛋白 7% 11%,-球蛋白 9% 18%。2临床意义1肝细胞损害时,清蛋白、 及 球蛋白均减少, -球蛋白增高。2肝脏疾病、轻型急性肝炎时蛋白电泳一般无变化,病情加重可有白蛋白、 及 球蛋白均减少, 球蛋白增高, 球蛋白增高与肝炎的严重程度成正比。3肝细胞癌 常有 2球蛋白增高。4肝外疾病可出现血清蛋白变化。24(四)酶学检查 (一)血清转氨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AST)。1.参考值速率法 ALT: 40U/L(37 ), AST: 45U/L(37 ), ALT / AST 12.临床意义(1)急性病毒性肝炎 ALT及 AST均显著升高,高峰可达正常值数十倍,甚至 100倍,但以 ALT升高更明显。(2)重症肝炎及暴发肝炎 ALT及 AST均明显升高。 (3)慢性病毒性肝炎 转氨酶轻度上升或正常, ALT/AST1;若ALT/AST1,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4)血清 AST测定也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 AMI)诊断。25(二)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测定1.参考值磷酸硝基苯酚连续监测法 (37 ):成人 40 110U/L,儿童 350U/L2.临床意义(1)肝胆疾病 梗阻性黄疸血清 ALP活性升高,在升高幅度上肝外梗阻肝内梗阻,完全梗阻不完全梗阻,恶性肿瘤胆石症。原发性肝癌和 90%转移性肝癌 ALP升高最明显。无黄疸患者 ALP异常升高 应警惕肝癌可能。(2)骨骼疾病 骨软化症、佝偻病、骨折恢复期等血清ALP活性升高。26(三)单胺氧化酶( MAO)1.参考值 12 40U/ml2.临床意义(1)肝脏病变 80%以上的晚期肝硬化病人MAO活性增高。急性肝炎时 MAO大多正常,但若伴有急性肝坏死时, MAO增高。(2)肝外疾病 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硬化症等。27五、肝功能检查的临床价值(一 )协助诊断各种肝病,(二)选择药物及评估病情药物治疗的选择及对各种大手术前病人耐受能力进行评价。28第 5节 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学检查一、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测定(一)参考值 阴性(二)临床意义1.抗 -HAVIgM 在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钻井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水胶项目分析方案
- 高中地理培训实施方案
- 高品质海绵钛产业化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
- 新能源产业园:唐山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奠基建设 -2026 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11 月热点时事写作素材
- 退役军人岗位协议书
- 委托代为投保协议书
- 巴蜀文化旅游协议书
- 代签客户协议书
- 客厅角落艺术装置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地暖施工方案
- 校园不文明行为实训记录
- 无人机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监控与追踪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招聘社区工作者50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毕节市中医医院招聘暨人才引进编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78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独家代理商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plc电气自动化笔试题及答案
- 跌倒护理安全培训课件
- 银行理财产品线上营销方案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2025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招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