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诊ppt课件_第1页
闻诊ppt课件_第2页
闻诊ppt课件_第3页
闻诊ppt课件_第4页
闻诊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闻 诊 (自学) 闻诊概说1、概念 :医生运用听觉与嗅觉,观察病人声音与气味变化的诊察方法2、内容: ( 1)听诊( 2)嗅诊了解闻诊的内容及意义。1一、听声音 概念 :是通过听辨病人的各种声响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具体包括发声、语言、气息等方面的异常 。 原理 :声音的发出是脏腑气机鼓荡于内,而传导于外的结果;五音、五声内应五脏 2(一) 正常声音1. 一般特征 ( 1)语声自然 :发声自然、音调和谐、刚柔相济 ;语言流畅、应答自如、语言明确( 2)无异常杂音 (二)生理差异(三)情志反应3(二)病变声音1.发声异常 :主要辨别病人的语声、鼻鼾、呻吟等 总体规律 : 凡语声高亢有力,声音连续者,多属阳证、热证、实证 凡语声低微细弱,懒言,声音断续,或前重后轻,多属阴证、虚证、寒证 ( 1)声重 发声粗重浊 邪阻鼻窍,肺气不宣多属外感风寒或湿浊阻滞4( 2)音哑、失音 语声嘶哑者,为音哑,语而无声者,为失音 外邪犯肺 (金实不鸣 )暴病卒感、气息有力(寒闭、热灼、痰阻) 肺肾阴虚 (金破不鸣 )久病渐至、气息无力 ( 3)鼻鼾( 4)呻吟 有力为实证,无力为病久夹虚。5( 5)惊呼v突然发出的尖锐叫声 小儿惊风(风痰) 成人有剧痛之疾(骨节间病) 62. 语言异常( 1)谵语、郑声 (重点) 皆为神识不清而语序失常,皆主心神受病,证候危重 谵语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属实证(热扰心神) 郑声言语重复(断续)出语怯弱 属虚证(心气散乱)7( 2)狂言、独语v皆为神志错乱,语意怪异;皆主心窍受蒙,精神病证 狂言怒骂无常,妄言妄为,不避亲疏 主痰火,瘀热上蒙 ,属阳证 独语喃喃自语,首尾不续,见人欲止 独语主气郁,痰湿上蒙,属阴证8( 3)错语 语言错乱,语后自知,神志一般正常,是心气不足,神时失养所致( 4)言謇 (重点) 指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而吐字困难,或吐字不清 多因风痰所致,为中风先兆或后遗症93. 呼吸异常 ( 1)喘 (重点) 呼吸困难,进出费力,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 肺肾气机出入不利 实喘 :邪壅于肺、气失肃降 声高气粗、息涌而长、呼出为快 虚喘 :肺虚及肾、气失摄纳 声低气怯、息短不续、得吸为快10( 2)哮 (重点) 喘且喉间鸣响(如水鸣声),多呈反复阵发 痰饮伏肺,外感引动,反复发作 喘与哮的鉴别 (重点) 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11( 3)短气 呼吸短促、息急而难续 邪实阻滞胸膈 短促有力、不喜平卧 正虚诸气不举 短促无力、不欲坐起( 4)少气 呼吸细微,气少不足以息,多伴声音低怯 诸气不足12短气与少气的鉴别 (重点)短气 不足以 急促有声,短不成息 少气 成息 沉静无声,弱不成息 “短气者,气短不能续息 ”有虚有实 “少气者,气少而不能称形 ” 134. 咳嗽 邪实 咳声有力,频频不止 正虚 咳声无力,时显时隐寒闭 咳声紧闷火热 咳声急迫湿阻 咳声重浊燥伤 咳声清脆风袭(鼓动) 咽痒即咳附:百日咳 咳声阵发,短促痉挛,如鸡鸣声。 145. 呕吐 邪实 吐势较猛、呕声壮厉正虚 吐势较缓、呕声低弱寒(饮) 吐物清稀(清彻)热(湿) 吐物粘浊(混浊)156. 呃逆 实证 :客邪扰胃 高亢短促,频作有力,见于新病 虚证 :气虚不降 低沉无力,良久复作,见于久病 前者极轻,多可不治自愈;后者极重,为胃气欲绝之兆 “新病闻呃,非火即寒;久病闻呃,胃气欲绝也 ”形色外诊简摩167. 嗳气 食滞胃脘 嗳气酸腐,食后易作(多兼脘胀) 胃气自虚 嗳气无味,声音低沉(多属年老、体弱) 肝气犯胃 嗳气无味,声音响亮(多随情志改变) 178. 太息 、呵欠、喷嚏 太息 为气郁:如肝气郁结,心气不舒,多为情志病变 呵欠 为清阳不升,多阴盛阳虚之体 喷嚏 主表证(上感外感 ),新病初期即见为邪初犯表,病位尚浅;病后中途复现为里邪达表,病位转浅189. 肠鸣 (自学) 鸣如水流声 水饮(流走肠间) 鸣如气击声 中虚(肠胃空虚) 鸣如雷鸣声 风寒湿邪(下迫肠间) 19二、 嗅气味 人体气味是脏腑气化活动的产物,异常气味则是邪气干扰气化,气血津液发生质变的结果 嗅气味可以探测内脏气血津液的寒热,燥湿变化。 (一)病体气味1.口鼻气味 口气秽臭 肠胃积热 口气酸腐 食滞于胃 鼻气腥臭 鼻渊(风湿郁热 ) 202. 汗气 病人身有汗味 可知病已出汗 汗膻味 风湿郁热,久蕴肌肤 腋下随汗散发阵阵臊臭味者 湿热内蕴,可见于狐臭病 痰浊腥臭 热毒肺痈鼻涕腥臭 湿热鼻渊痰涎清淡 寒饮内停鼻涕清淡 风寒感冒3. 痰、涕之气214. 二便之气1、大便之气 肠间病变腐臭难闻 热滞肠间 淡腥臭微 脾胃虚寒 酸臭如败卵 食滞肠间 2、小便之气 膀胱与下焦病变 臊甚 湿热下注 淡甚 下焦虚寒 225. 经、带、恶露之气 气味重浊 下焦湿热 气味腥淡 寒湿下注 淡清无味 虚寒 气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