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7035-1993 轻型载重汽车轮胎高速性能试验方法 转鼓法》是一项国家标准,专门针对轻型载重汽车轮胎的高速性能进行评估。该标准规定了使用转鼓作为测试手段来模拟车辆行驶条件下对轮胎进行高速性能检测的具体方法。根据此标准,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模拟实际道路上轮胎的工作状态,以确定其在高速条件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标准中详细描述了试验所需设备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转鼓直径、宽度以及表面处理等技术参数,确保能够准确反映轮胎在真实道路环境中的表现。同时,对于试验过程中轮胎安装方式、充气压力调整及预热阶段都有明确指导,保证每次测试条件的一致性与可比性。

此外,《GB/T 7035-1993》还规定了具体的试验步骤,从初始速度设置到逐渐增加至最大允许速度,并记录下整个过程中轮胎的表现情况。特别强调了对温度变化、振动水平等因素的关注,因为这些都可能影响最终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轻型载重汽车轮胎制造商、第三方检测机构及相关研究单位,在开发新产品或验证现有产品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时作为参考依据。通过遵循本标准所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可以有效地评价轮胎在高速行驶条件下的性能特点及其潜在的安全风险。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4501-2008
  • 1993-12-30 颁布
  • 1994-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7035-1993轻型载重汽车轮胎高速性能试验方法转 鼓 法_第1页
gb 7035-1993轻型载重汽车轮胎高速性能试验方法转 鼓 法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7035-1993轻型载重汽车轮胎高速性能试验方法转 鼓 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035 一 1993代替 GB 7035-86轻型载重汽车轮胎高速性能试验方法转 鼓 法High speed performence test for light truck tyres-Drum method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轻型载重汽车轮胎高速性能试验的试验条件、程序、质量要求和试验机主要技术参数。本标准适用于轮辋名义直径代号为 16 及其以下的轻型载重汽车充气轮胎的高速性能试验。2 引用标准GB 516 载重汽车斜交轮胎GB 2977 载重汽车轮胎系列GB 9744 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HGT 2177 斜交轮胎外观质量3 试验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转鼓直径 1707mm,表面平滑,宽度大于被试验轮胎的充气断面宽。转鼓径向全跳动允许偏差 0.25mm。4 试验方法41 试验条件411 试验温度应保持在 383。412 试验轮胎不应有脱层、裂口、掉块、帘线断裂、接头裂开和胎圈变形等不符合HGT 2177 或 GB 9744 规定的该类轮胎的外观质量缺陷。413 试验用轮辋必须符合 GB 516 或 GB 2977 规定的标准轮辋。414 轮胎与轮辋组合体在充以该层级轮胎的最大负荷对应的标准气压后,在 383试验温度条件下停放 3h 以上,然后将轮胎气压重新调整到原来的规定值。42 试验程序421 将按上述条件准备好的轮胎与轮辋组合体安装在转鼓试验机上并按表 1 规定的条件及顺序进行试验。422 按第 1 阶段进行试验后,轮胎立即脱离鼓面,待轮胎温度降到 383时,把轮胎气压重新调到规定值,再按程序连续进行第 2 至第 4 阶段的试验,其间不得中断,不得重新调整气压。从第 1 至第 4 阶段的轮胎负荷必须保持不变。423 转鼓从启动至规定速度的升速时间不得超过 5min,其他各阶段的升速时间不得超过 1min。表 1 轮胎高速性能试验条件轮辋名义直径代号 10 12、14 15、16轮胎层级 4、6、8 4、6、8、10 6、8、10 12、14充气压力,kPa 单胎最大负荷对应的气压试验负荷,kg 单胎最大负荷0.88试验阶段 试验速度试验时间(km/hmin)1 80120 80120 80120 801202 9030 11030 10030 80303 10030 12030 11030 90304 11030 13030 12030 10030注:充气压力偏差为10kPa;试验负荷偏差为2给定值;试验速度偏差为1。424 轮胎按规定程序完成第 4 阶段试验后,使轮胎脱离鼓面,并测量轮胎气压。待轮胎冷却后,放掉气压并按下列质量要求对轮胎进行检查。5 质量要求51 试验结束时,轮胎的气压不应低于开始时的规定值。52 轮胎试验后不得有下列外观缺陷:a裂口深达帘布层;b胎面胶或胎侧胶掉块,接头开裂;C胎面、帘布层脱层;d帘线断裂。经检查达到上述要求者,则认为高速性能合格。6 试验记录轮胎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和记录下列各项数据:a轮胎厂名、商标、结构、规格、层级和生产编号;b轮辋规格;C试验条件和试验时间;d轮胎气压、负荷和速度的变化情况;e试验结束时轮胎的气压、外观情况;f轮胎行驶时间和里程;g结论:“通过试验”和“未通过试验”。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