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ET.JS04.001-2009汽车空调用温度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共 6 页上 海 仪 达 空 调 有 限 公 司 Q/ET.JS04.001-2009上海仪达空调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序言共 1 页 第 1 页分发部门 技术开发部(2) 、质量部、制造部、采购部为适应汽车空调市场发展,设计开发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不同顾客高标准的要求,现编制出版 Q/ET.JS04.001-2009汽车空调用温度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标准,供有关部门使用。本标准是根据汽车空调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条件,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编制的,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空调温度传感器。本标准自批准之日起生效。本标准解释权归技术部。编制 审定 批准校对 标准化审核职责 签名 日期 职责 签名 日期 职责 签名 日期Q/ET.JS04.001-2009汽车空调用温度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共 4 页 第 1 页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空调温度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表GB4798.51987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地面车辆使用ZBT350011987 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3. 基本参数a) 允许工作电流:1.5mA(环境温度 25),b) 额定功率:0.125W (环境温度 40) 。c) 使用温度范围:3080d) 储存温度范围:4090e) 响应速度: 15s (025)4. 要求4.1 外观产品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纹、无气泡、无老化和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外形和安装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4.2 内部质量产品内部元件、零件应焊接可靠、安装牢固到位,无元件损伤、无氧化和腐蚀现象。4.3 阻值分类阻值 A:0,R= 4.852k3 25,R=1.500k3;阻值 B:0,R= 6.650k3 25,R=2.000k 3;阻值 C:0,R= 6.496k3 25,R=2.000k 3;阻值 D:0,R= 7.375k3 25,R=2.248k3;阻值 E:0,R=11.660k3 25,R=4.000k3;阻值 F:0,R=13.678k3 25,R=5.000k3;阻值 G:0,R=32.780k3 25,R=10.000k3;4.4 绝缘电阻在常温常湿环境中,接插件铜件端与传感器绝缘部分的电阻,在 DC 100V15V,历时 1min条件下,绝缘电阻100M。4.5 抗电强度在常温常湿环境中,接插件铜件端与传感器绝缘部分应能承受 500V,50Hz,历时 1min,应无击穿或闪络;4.6 浸水试验在常温水中浸泡 30min 后,在 25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检测,R/R3; 编制 标准化校对审核 批准更改标记 更改单号 签名 日期 审定Q/ET.JS04.001-2009汽车空调用温度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共 1 页 第 2 页4.7 环境试验4.7.1 高温试验在 80的环境下存放 100 小时,恢复至 25,在 25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检测,应满足R/R 3;4.7.2 低温试验在-40 的环境下存放 72 小时,恢复至 25,在 25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检测,应满足R/R 3;4.7.3 温度冲击试验按在30环境下放置 20min、在常温放置 2min、在80放置 20min、在常温放置 2min的顺序为一循环,共循环 50 次,恢复至 25,在 25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检测,应满足R/R 3;4.7.4 机械振动试验:加速度:10g;振幅为 1.5;扫描方式:线性;扫频范围:10 Hz500 Hz10 Hz ;扫频方向:X、Y 方向各 15min。试验后,在 25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检测,应满足R/R3,外观无损伤。4.7.5 跌落试验传感器经1M高度轴向,X、Y方向自由落体5次后进行检测,计算电阻变化率R/R 应符合4.7.5的要求;外观检查无损伤。4.7.6 稳态湿热试验传感器置于湿度 9095%,温度 405环境中,持续时间 400 小时,恢复后进行检测,计算电阻变化率R/R 应符合 4.7.6 的要求;外观检查无损伤。5. 试验方法5.1 外观外观检查采用感官法进行检查;外形及安装尺寸用通用测量工具测量,检查结果应符合 4.1 的要求。5.2 内部质量感官检查,应符合4.2的要求。5.3 阻值分类按阻值分类(阻值 A、阻值 B、阻值 C、阻值 D、阻值 E、阻值 F、阻值 G),将传感器放置于0、25的恒温槽内,分别检测 0、25时的电阻值,应符合 4.3 的要求。5.4 绝缘电阻在常温常湿环境中,在接插件铜件端与传感器绝缘部分之间,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检测,检验结果应符合 4.4 的要求。5.5 抗电强度在常温常湿环境中,在接插件铜件端与传感器绝缘部分之间,用耐压测试仪进行检测,在500V,历时 1min,检验结果应符合 4.5 的要求。5.6 浸水试验在传感器在常温水中浸泡 30min 前后,分别检测传感器 25时的电阻值,计算电阻变化率R/R 应符合 4.6 的要求。更改标记 更改单号 签名 日期 更改标记 更改单号 签名 日期Q/ET.JS04.001-2009汽车空调用温度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共 4 页 第 3 页5.7 环境试验5.7.1 高温试验将传感器放置高温箱环境中,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持续放置 100 小时,恢复后进行检测,计算电阻变化率R/R 应符合 4.7.1 的要求。5.7.2 低温试验将传感器放置低温箱环境中,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持续放置 72 小时,恢复后进行检测,计算电阻变化率R/R 应符合 4.7.2 的要求。5.7.3 温度冲击试验传感器按在30放置 20 分钟、常温放置 2 分钟、80放置 20 分钟、常温放置 2 分钟的顺序,共循环 50 次;恢复后进行检测,计算电阻变化率R/R 应符合 4.7.3 的要求;外观检查无损伤。5.7.4 机械振动试验按 ZBT350011987 的试验要求进行,试验后应符合 4.7.4 的要求。5.7.5 跌落试验传感器经 1M 高度轴向,X、Y 方向自由落体 5 次后进行检测,计算电阻变化率R/R 应符合4.7.5 的要求;外观检查无损伤。5.7.6 稳态湿热试验传感器置于湿度 9095%,温度 405环境中,持续时间 400 小时,恢复后进行检测,计算电阻变化率R/R 应符合 4.7.6 的要求;外观检查无损伤。6. 检验规则:6.1 一般规定产品在定型(设计定型、生产定型)和连续生产过程中,必须按产品标准进行检验,并应符合本标准规定要求。6.2 检验分类及检验项目6.2.1 产品应通过下列检验:a)入库检验b)型式检验6.2.2 各类检验项目按表 2 规定进行。表 2 检验项目检验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入库检验 型式检验外观 4.1 5.1 内部质量 4.2 5.2 阻值分类 4.3 5.3 绝缘电阻 4.4 5.4 抗电强度 4.5 5.5 浸水试验 4.6 5.6 环境试验 4.7 5.7 注: “”表示应进行的试验项目更改标记 更改单号 签名 日期 更改标记 更改单号 签名 日期Q/ET.JS04.001-2009汽车空调用温度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共 4 页 第 4 页6.3 入库检验:产品必须由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6.4 型式检验6.4.1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投产前;b) 连续生产的产品每二年不少于一次:c) 停产一年以上再生产时;d) 设计、工艺或材料有重大改变时。6.4.2 抽样方法;型式检验从出厂检验合格品中随机抽取 10 支,其中 5 支留做备样,对另外 5 支进行检测。6.4.3 判定规则:检测中,若有任一项指标不合格,取备样品(5 支)进行不合格项复检,若仍不合格,则判产品不合格。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 标志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志:a)生产企业名称、地址;b)产品名称、型号;c)数量;d)外型尺寸;e)产品标准号;f) “小心轻放” 、 “向上” 、 “怕湿”等字样或标志,标志应按 GB/T191 中有关规定,箱上的字样和标志,应保证不因历时较久而模糊不清。7.2 包装7.2.1 传感器用塑料袋包装后,放入瓦楞纸箱内。7.2.2 包装箱内带有下列文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