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路20120522_第1页
传导路20120522_第2页
传导路20120522_第3页
传导路20120522_第4页
传导路201205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广场一角,上海博物馆,神经传导通路,讲授:冯志博 教授,新乡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0120522,The neural Conducting Pathways,教 学 要 求,内外环境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质,感觉,信息整合,发出指令,传出神经,脑干脊髓,效应器,脊髓脑干,运动,上行传导通路,下行传导通路,反射弧,蚊虫叮咬,第一节 上行(感觉)传导通路,一般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二级神经元轴突多发生交叉 交叉以下损伤,同侧感觉障碍 交叉以上损伤,对侧感觉障碍,Ascending (Sensory) Pathways,上行(感觉)传导通路,躯干四肢本体感觉与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疼温觉与粗触觉传导通路 头面部的浅感觉传导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脊神经节,薄束核楔束核,丘脑腹后外侧核,中央后回上三分之二 中央旁小叶的后部,内侧丘系交叉,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 精细触觉传导通路,1,2,3,连接,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精细触觉传导通路,内侧丘系,1,2,3,躯干四肢意识性本 体感觉传导通路,从内向外依次排列来自S-L-T-C的纤维 在延髓上段进行交叉内侧丘系交叉 T5以下由薄束传导 T4以上由楔束传导 临床联系指鼻实验楔束功能闭目站立薄束功能,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躯干四肢疼温觉与 粗触觉传导通路,脊神经节,后角固有核,丘脑腹后外侧核,中央后回中上2/3 旁中央小叶后部,左右交叉,1,2,3,脊髓丘脑束,脊髓丘系,连接,躯干四肢痛温粗触觉传导通路,脊髓丘脑束,1,2,3,头面部疼温觉与 精细触觉传导路,三叉神经半月节,丘脑腹后内侧核,中央后回下1/3,三叉丘系,交叉,1,2,3,连接,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疼温),三叉丘系,1,2,3,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路,回顾眼的结构及视网膜,视觉传导通路,连接,左侧视神经损伤同侧眼视野全盲 视交叉中部损伤双眼颞侧视野偏盲 一侧视束及以后损伤双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 视交叉外侧部损伤同侧眼鼻侧视野偏盲,视觉传导路不同部位损伤后表现,视 觉 传 导 路,瞳孔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 Light reflex,瞳孔对光反射传导通路,视网膜 视神经 双侧视束 上丘臂 顶盖前区 双侧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 节后纤维 瞳孔括约肌收缩 双侧瞳孔缩小,瞳孔对光反射传导通路,1,2,视神经,来自鼻侧视网膜的纤维交叉,视束,3,4,5,瞳孔缩小,上丘臂,一侧视神经损伤,患侧直接对光反射消 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一侧动眼神经损伤,患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 视交叉、视束及其以后损伤,双眼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与临床,A man playing a saxophone?,A womans face?,Which did your brain see first?,What do you see?,The bird,The Rabbit,A book bending inwards?,A book bending outwards?,Fireworks,第二节 下行(运动)传导通路,The Descending (motor) Pathways,锥 体 系 Pyramidal system 锥体外系 Extro pyramidal system,下行(运动)传导路,下行(运动)传导路是非常复杂的,传统根据是否由大脑皮质直接下达到脑干脑神经运动核或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再经相应的脑神经或脊神经支配骨骼肌运动,将下行传导路分为锥体系和锥体外系。锥体系大致经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到达效应器,而锥体外系是指此外其它路径到脑干或脊髓的通路。现有学者对锥体外系提出了质疑。,锥体系概述 Pyramidal system,概念 控制全身骨骼肌随意运动,因大部分纤维经过延髓锥体而得名 两级神经元传导,一次交叉上运动神经元-大脑皮质运动区下运动神经元在脊髓前角或脑干 皮质脊髓束 Corticospinal tract支配躯干四肢骨骼肌运动皮质脊髓侧束上下肢骨骼肌皮质脊髓前束双侧躯干骨骼肌 皮质核束 Corticonuclear tract支配头面部的骨骼肌,皮质脊髓束传导通路,中央前回中上2/3 旁中央小叶前部,交叉后纤维 皮质脊髓侧束,脊髓前角 运动细胞,未交叉纤维 皮质脊髓前束,脊髓前角 运动细胞,同侧上下 肢骨骼肌,双侧躯干 骨骼肌,连接,锥体系与锥体交叉,延髓椎体交叉,Lat. corticospinal tract,Ant. corticospinal tract,中央前回上2/3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皮质脊髓束,前角Anterior horn,(1) -motor neuron支配梭外肌(2) -motor neuron支配梭内肌(3)Renshaw cell 局部回路神经元,Showing 2 motor units,kwh,muscle fibres,轴突分支,Muscle,Motor neuron,细胞对梭外肌的支配产生随意运动 一个细胞及其所支配的数条肌纤维为一个运动单位,细胞支配梭内肌,与肌梭感觉传入神经一起参与环路的形成,调节肌张力,皮质核束传导通路,第一级 大脑皮质运动区第二级脑神经运动核,只有舌下神经核 与面神经核下部 受对侧皮质支配其余神经核均受 双侧皮质支配,皮质对面神经核与舌下神经核的支配形式,舌下神经核上瘫核下瘫,舌下神经核上瘫 病灶对侧舌肌瘫痪舌下神经核下瘫 病灶同侧舌肌瘫痪一侧舌肌瘫痪 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面神经核上瘫核下瘫,面神经核上瘫 病灶对眼裂以下 表情肌瘫痪面神经核下瘫 病灶侧表情肌瘫痪一侧面肌瘫痪时 笑时口角偏向健侧,内囊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呈“V”的白质板,分三部分: 前肢 膝部 后肢损伤后常出现“三偏症”。,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是位于大脑皮质运动区的胞体及其发出的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分别下行到脑干和脊髓)。损伤表现为硬瘫,肌肉不萎缩,肌张力增高,浅反射消失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下运动神经元是位于脑神经运动核和前角运动细胞的胞体及其发出的脑神经和脊神经。损伤表现为软瘫,肌肉萎缩,肌张力降低,各反射均消失。,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临床表现,锥体外系 Extrapyramidal system,锥体系以外的下行传导系统 结构十分复杂,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红核、黑质、小脑等以及它们的纤维联系 非常古老,多级神经元传导 锥体外系协调锥体系的运动,与锥体系协同完成运动功能。功能是调节肌肉张、协调肌肉运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锥体外系,锥体外系主要通过一些神经环路为锥体系编码下行指令或经脑干起始的下行纤维束间接调控脑神经运动核和前角运动细胞发挥调节肌张力、协调运动、维持姿势等作用。 皮质 纹状体 背侧丘脑 皮质环路 该环路中又有纹状体 黑质 纹状体环路和苍白球 底丘脑环路 皮质 脑桥 小脑 皮质环路 脑干下行的纤维束有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内侧纵束、橄榄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锥体外系两个重要的环路: 皮质脑桥小脑环路 皮质纹状体苍白球环路 用控制论的观点来描述:前者是运动的控制增益系统,主要在肌肉的协调;后者是运动的稳定增益系统,主要在肌肉的收缩稳定性方面;二者形成一个辅助运动执行的对立统一体,共同实现运动的精确性。,锥体外系两个重要的环路: 皮质脑桥小脑环路 皮质纹状体苍白球环路 用控制论的观点来描述:前者是运动的控制增益系统,主要在肌肉的协调;后者是运动的稳定增益系统,主要在肌肉的收缩稳定性方面;二者形成一个辅助运动执行的对立统一体,共同实现运动的精确性。,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大脑皮质,额、顶、枕颞叶,脑桥核,小脑皮质,背侧丘脑,躯体运动区,齿状核,红核,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六元五转三交叉 协调锥体系运动,临床常见的瘫痪,偏 瘫为一侧身体或肢体的瘫痪,多见于皮质下或内囊病变 单 瘫为一个肢体瘫痪,多见于皮质的局部病变 交叉瘫是同侧一个或数个脑神经支配的肌肉瘫痪,同时伴有对侧偏瘫,见于一侧脑干局部病变 双 瘫为两侧对应部分的瘫痪,多见于脊髓的横贯性损伤 截 瘫为双瘫的一种,多为双下肢瘫,见于脊髓腰段以下的损害 四肢瘫是另一种双瘫,见于脊髓颈段的横断损伤,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化学通路,一、胆碱能通路,运动传导路的下运动神经元(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控制随意运动; 脑干网状结构非特异性上行激动系统; 脊髓后角背侧丘脑大脑皮质的特异性感觉投射。 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副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 司内脏活动。,上行 新皮质和海马 延髓和脑 中脑中央灰质、下丘脑 脑桥蓝斑 - 下行 孤束核、脊髓 桥腹侧部 隔区、杏仁体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二、胺能通路,(一)去甲肾上腺素能通路,(二)肾上腺能通路 由延髓(背侧、中缝背侧、腹外侧网状核)发出纤维上行至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蓝斑、缰核、丘脑中线核群、下丘脑;下行至脊髓中间外侧核。 (三)多巴胺能通路 包括:黑质纹状体系;脚间核边缘系统(隔区、杏仁体、扣带回等);下丘脑弓状核正中隆起系。 (四)5羟色胺能通路,三、氨基酸能通路,四、肽能通路,兴奋性天冬氨酸、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