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初任培训讲义——税收相关知识王俊伟1014_第1页
公务员初任培训讲义——税收相关知识王俊伟1014_第2页
公务员初任培训讲义——税收相关知识王俊伟1014_第3页
公务员初任培训讲义——税收相关知识王俊伟1014_第4页
公务员初任培训讲义——税收相关知识王俊伟10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税收相关知识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处 王俊伟一、税收概述(一)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马克思指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 ”恩格斯指出: “为了维持这种公共 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 ”19 世纪美国大法官霍尔姆斯说:“ 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付出的代价。 ” 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 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税收和死亡。 ”这些都说明了税收对于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二)税收的特征税收作为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具有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特点。税收特征可以概括为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1.税收的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其公共权力以法律、法令形式对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权力)与义务进行规范,依据法律进行征税。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2法律的制裁。税收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征税过程中。2.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税款一律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统一分配,而不直接向具体纳税人返还或支付报酬。税收的无偿性是从个体纳税人角度而言的,其享有的公共利益与其缴纳的税款并非一一对等。但就纳税人的整体而言则是对等的,政府使用税款的目的是向社会全体成员包括具体纳税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税收的无偿性表现为个体的无偿性、整体的有偿性。3.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征税之前预先规定了统一的征税标准,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等。这些标准一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税收的固定性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税收征收总量的有限性。由于预先规定了征税的标准,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征税数量就要以此为限,从而保证税收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适当比例。第二,税收征收具体操作的确定性。即税法确定了课税对象及征收比例或数额,具有相对稳定、连续的特点。既要求纳税人必须按税法规定的标准缴纳税额,也要求税务机关只能按税法规定的标准对纳税人征税,不能任意降低或提高。当然,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于某一个时期而言的。国家可以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时地修订税法,但这与税收整体的相对固定性并不矛盾。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无偿性是税收这种特殊分配手段本质的体现,强制性是实现3税收无偿征收的保证,固定性是无偿性和强制性的必然要求。三者相互配合,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三)税与费的区别与税收规范筹集财政收入的形式不同,费是政府有关部门为单位和居民个人提供特定服务,或被赋予某种权利而向直接受益者收取的代价。税和费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主体不同。税收的主体是国家,税收管理的主体是代表国家的税务机关、海关或财政部门,而费的收取主体多是行政事业单位、行业主管部门等。2.特征不同。税收具有无偿性,纳税人缴纳的税收与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之间不具有对称性。费则通常具有补偿性,主要用于成本补偿的需要,特定的费与特定的服务往往具有对称性。税收具有稳定性,而费则具有灵活性。税法一经制定,对全国具有统一效力,并相对稳定;费的收取一般由不同部门、不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3.用途不同。税收收入由国家预算统一安排,用于社会公共需要支出,而费一般具有专款专用的性质。(四)税收的职能1.组织财政收入税收是政府凭借国家强制力参与社会分配、集中一部分剩余产品(不论 货币形式或者是实物形式)的一种分配形式。组织国家财政收入是税收原生的最基本职能。2.调节社会经济4政府凭借国家强制力参与社会分配,必然会改变社会各集团及其成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有的份额,减少了他们可支配的收入,但是这种减少不是均等的,这种利益得失将影响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能力和行为,进而对 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影响。政府正好利用这种影响,有目的的对社会 经济活动进行引导,从而合理调整社会经济结构。3.监督经济活动国家在征收取得收入过程中,必然要建立在日常深入细致的 税务管理基础上,具体掌握税源,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监督纳税人依法 纳税,并同违反税收法令的行为进行斗争,从而监督社会经济活动方向,维护社会生活秩序。(五)税收征管1.含义。税收征管是指国家税务征收机关依据税法、征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税款征收过程进行的组织、管理、检查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广义的税收征管包括各税种的征收管理,主要是管理服务、征收监控、税务稽查、税收法制和税务执行五个方面,具体可理解为两大方面: 一是税收行政执法,包括纳税人税务登记管理、申报纳税管理、减免缓税管理、稽查管理、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管理。 二是税收内部管理,即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出发而运用税收计划、税收会计、税务统计、税收票证等进行的内部管理活动。 5税收征管是整个税收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税收管理目标,将潜在的税源变为现实的税收收入的实现手段,也是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指导、监督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发挥税收作用的重要措施的基础性工作。2.基本目标。税收征管工作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促进纳税遵从。具体包括:(1)执法规范。努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确保各项税收政策措施落实到位。(2)征收率高。依据税法和政策,通过各方面管理和服务工作,使税款实征数不断接近法定应征数,保持税收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3)遵从度高。通过优化纳税服务,规范税收执法,促进纳税遵从,提高纳税遵从度。(4)成本降低。降低税收征纳成本,以尽量少的征纳成本获得尽量多的税收收入。(5)社会满意。有效发挥税收作用,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使税务部门形象日益改善。3. 一般程序。包括税务登记、账簿和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法律责任等环节。二、税务系统机构设置(一)1994 年分税制改革1994 年,为了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的职能作用,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同时,为了适应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需要,我国对税收管理机构也进行了相应的配套改革。中央政府设立国家税务总局,是国6务院主管税收工作的直属机构。省及省以下税务机构分设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个系统。1.国家税务局:负责国内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央与地方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非银行金融企业以及部分企业、事业单位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等税种的征收管理。2.地方税务局: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包括上述由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管理的部分),地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不包括对银行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的部分)、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由保险公司代收)、印花税、契税、烟叶税等 13 个地方税种的征收管理。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税务局还负责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等 7 项社会保险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工会经费、文化事业建设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 6 项社会事业费和政府基金的征缴。补充: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问题的通知(国税发 2008120 号)以 2008 年为基年,2008 年底之前国家税务局、地方税7务局各自管理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不作调整。2009 年起新增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中,应缴纳增值税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管理;应缴纳营业税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地方税务局管理。同时,2009 年起下列新增企业的所得税征管范围实行以下规定: (1)企业所得税全额为中央收入的企业和在国家税务局缴纳营业税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管理。(2)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管理,除上述规定外的其他各类金融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由地方税务局管理。 (3)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企业所得税仍由国家税务局管理。(二)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税务局1.简介。自 1994 年自治区地税局组建,20 年来,全区地税系统累计组织各项税费收入 11101.5 亿元,突破万亿元大关。2014 年全系统组织的税费收入是地税系统组建前 1993年的 84 倍,年均增长 24.8%;全区管户总数由组建初期的6.5 万户,增加到 92.5 万户,增长 14.3 倍;全区地方税收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1993 年的 3.8%提高到 2014 年的6.5%,提高了 2.7 个百分点。2014 年,全区累计组织各项税费收入 1796.4 亿元,同比增长 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税收收入完成 1010 亿元,同比增长 8.8%,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周边省区,对自治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贡献率达 54.8%,8拉动自治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 4.8 个百分点。社会保险费收入完成 550.7 亿元,同比增长 10.1%,各项政府基金收入完成 105.9 亿元,圆满完成了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各项任务,为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2.内设主要业务职能部门(1)收入规划核算处:拟定和实施税收计划,税收分析预测,票证管理,报表编制(2)政策法规处:政策法规制定、审核、监督执行,合法性审核,行政复议,行政权力、责任清单编制,规范性文件管理等(3)征管和科技发展处:税收征收、管户管理、税源管理、发票管理、征管改革、信息化建设、综合治税(4)税政管理一、二、三处:各税种税收政策管理、规费基金征缴 (5)税收风险管理处:风险管理、评估、审计(6)稽查局:税务稽查、查办涉税违法案件、处理涉税违法举报案件(7)纳税服务处:纳税服务、受理涉税投诉、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税法宣传工作、中介机构监督(8)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处:社保费征缴、票证管理、信息化系统推广(9)电子税务管理中心: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应用、维护及安全体系管理9(10)纳税服务中心(12366):接受涉税投诉举报、涉税咨询3.六型机关建设(张恩惠局长于 2015 年 3 月 18 日干部职工大会提出)(1)崇尚业务,勤于学习,努力建设学习智慧型组织。(2)狠抓落实,转变作风,努力建设高效服务型组织。(3)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努力建设示范引领型组织。(4)协调配合,精诚合作,努力建设团结协作型组织。(5)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努力建设创新活力型组织。(6)严明纪律,修身律己,努力建设务实清廉型组织。三、当前税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税收法律体系不完备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宪法为依据,调整国家与社会成员在征纳税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税收秩序,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规范,是国家税务机关及一切纳税单位和个人依法征税的行为规则。长期以来,我国税收法制化程度不高,税法体系不完善,税收立法层次较低。现行税收律体系中,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是由全国人大立法,其余税种、税收要素及税收程序大多由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或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10门以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明确。现行税收立法现状致使税收法律位阶不高,或在涉税行政诉讼中不被法院采用,而且存在涉税法规规章互相冲突等问题。(二)税制结构不合理一是税种结构不合理,流转税比例过高,增加了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减弱了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二是中央与地方税的结构不合理,地方税收收入偏少,税基不稳定,体系不完善,一方面导致各种乱收费屡禁不止,以费挤税的现象非常普遍。另一方面也导致地方政府随意增减地方税收,影响了税收的法制性和透明度。三是税制体系不健全,一些亟待开征的税种还未开征,缺乏对某些领域的调节作用。四是存在重复征税。我国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税种,二者分立并行。营业税以营业额乘以相应税率计算,其最大的缺陷是,商品每经一道流通环节需缴纳一次税,层层叠扣,重复征收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两税并行不利于改善税收管理。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征收,部分商品与劳务无法记入增值税体系进行税收抵扣,无法形成完整抵扣链条,不利于简化税制和改善管理。特别是新型生产经营模式不断涌现,在原有税收体制下,营业税与增值税适用商品与服务品种逐步融合交叉,难以明晰区分边界,给税收征管带来困难。(三)税收执法风险不容忽视1.政策、体制原因引发的税收执法风险一是自由裁量幅度过大易诱发执法风险。目前,部分税11收法律法规规定过于概括简约,如在稽查处罚环节,税务机关对偷税的纳税人,可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 0.5-5 倍以下的罚款, “自由裁量 权 ”容易被滥用,导致自由裁量幅度 过大,容易诱发税收执法风险。二是税收执法权力相对集中易产生执法风险。一方面是征、管、查相对独立,权力相对集中到部门;另一方面,部分岗位权力过于集中,如稽查局负责全系统的稽查工作,虽然其内部实行的是选案、实施、审理、执行四岗分离,但由于选案与审理对实施系列的监督制约十分有限,权力仍主要集中在实施岗位,从而容易产生税收执法风险。三是执法监督力度不够易产生执法风险。目前,税务系统的执法监督体制主要以事后监督为主,而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很难发挥应有作用,特别是税收执法各岗位之间以及执法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缺乏严密的相互监督和制约,对税收执法权力从行政内部加强纵向制约和发挥纳税人对行政权的横向制约未能完全实现,尚未形成对税收权力真正有效的制约机制,从而易引发税收执法风险。2.环境因素引发的税收执法风险一是地方政府干预容易引发执法风险。一些地方政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一些与现行税法规定冲突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这些优惠政策和税法相冲突的时候,税务部门往往左右两难,而产生的执法风险却由税务部门独自承担。二是纳税人偷逃税形式多变增加执法风险。随着企业生12产经营方式的日新月异,纳税人偷逃税形式多样、手段翻新、日趋隐蔽化,增加了税务部门税源监控、税务检查的难度,从而也增大了税收执法风险。3.个人原因引发的税收执法风险一是风险意识不强。客观来看,许多税务干部具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知道“贪污受贿” 会导 致对个人责任的追究,但有些税务干部对由于税收执法行为不当可能导致的风险和后果没有明确认识,对在执法过程中如何避免风险的发生缺乏有效认知,往往产生“没有吃拿卡要 ”就不会有执法风险的错误认识。二是个人私利引发执法风险。一些税务干部缺乏法制观念和廉政意识,在人情、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诱惑下,为了一己私利,滥用职权,收人情税、关系税。这种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现象,是导致执法风险存在的重要因素。三是执法质量不高。税收执法人员自身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执法风险的高低。而目前还存在部分税务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足,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思维和征管方式,导致税收执法出现风险。如税务执法人员对税法及相关法的理解上的偏差,以及制作税务执法文书不严谨、不规范,执法中不注意收集证据或收集的证据证明力不强等问题,都是执法质量不高的表现。执法人员错误的、随意的、质量不高的执法行为,决定了执法风险的存在是必然的。(四)税收征管方式亟待调整1.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13纳税人数量急剧增长,纳税主体的多元化与组织结构复杂化,企业财务核算的电子化、团队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种转让定价、资本弱化、跨区域资本运作等避税形式日益复杂,使得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更加突出,极大地增加了税源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风险性。传统征管模式下税收管理员管户的税源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征管现状,征管力量与管户数量占比相对较低,协调高效的税源管理运行机制尚未建立,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亟待改变。2.税收征管程序有待规范。现行税收征管程序难以适应税源专业化管理新体系,税源管理缺位的问题比较明显。重点税源管理程序不细化,中小税源管理程序过于复杂;税务审计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对纳税申报真实性、合法性审核程序不到位;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相互脱节,税收征管、税源监控与税务稽查各环节之间业务衔接不顺畅,阻碍了税收征管整体效能的发挥。 3.跨地区企业集团税收管理工作存在盲区。跨地区企业集团税收管辖权属不明确,在无税收的情况下,各地监管积极性不高,容易出现无人管理的状况;在有税收情况下,各地区为了完成自身组织收入工作,又加剧地区间税收竞争,给纳税人造成了税收征管随意性的不良印象。4.综合治税滞后,征管现代化水平与信息管税要求不相适应。一是我区综合治税水平较低,主要是缺乏可操作性的规范性文件和可利用的综合治税信息平台,涉税信息采集不充分、不及时,特别是在涉及重大工程项目的税源管理上,14只有在工程项目落地开建时,税务部门才能参与进来,税源管理工作严重滞后。二是数据采集“全面、及时、准确” 六字要求不能落到实处,现有数据质量水平不高,涉税信息分析比对运用较少,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分析模型,缺少统一的数据分析应用平台,传统的分析手段无法适应信息管税的新形势,税务机关难以通过相关涉税信息的监控对纳税人进行准确的纳税评估和风险防范。5.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与现代税收管理机制不相适应。从总局到税务所的五个层级中,仅税务所等少数税源管理部门承担对纳税人的管理职责,其余大多数层级均为行政管理职能,导致税收管理资源被大量的消耗在繁杂的行政管理中,难以实现税收征管的效率最大化。6.征管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税收征管质效不高。一是当前征管人力资源存在总量不足、配置不优、质量不高的问题,存在“大户管不了、中户管不住、小户管不好” 的现象。基 层税收管理员数量不足以对辖区内的管户均衡安排征管力量,管理上只能顾及到目标明显和规模较大的纳税人,对本辖区内的管户分布情况、生产经营情况了解掌握的不够全面和深入,漏征漏管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有限的人力管理资源配置不合理,重点税源管理力量不足,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管理专业化管事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截至 5 月底,全区地税年纳税额 30 万元以上的管户仅占总管户的 1.38%,而税收总量达到 84.41%。因此,按照重点税源专业化分类分级动态管理原则,重新分配人力管理资15源,实现精细化管理显得十分迫切。三是税务系统普遍存在干部年龄老化,对新知识、新技术掌握不够,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部分税务干部业务素质较低、法治观念淡薄、缺乏责任感和事业心,成为整个税收征管工作的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税收征管工作整体效能的发挥。7.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有待提高一部分纳税人存在侥幸心理,采取能避则避、能拖则拖的手段不履行正常的纳税义务,特别是预收账款长期不转为收入、大量资金内部往来周转,造成税款缴纳滞后。二是部分纳税人认为自己是大企业,税交的多、社会经济贡献大,对一些规费缴纳不重视,从而造成水利基金和工会经费等规费基金缴纳不及时。三是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计人员更换频繁,存在一个项目结束,重新更换整个财务团队的现象,造成业务交接不及时或记账衔接不连贯,给后续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四是部分企业税收法制观念淡薄,对欠税情况未如实进行纳税申报,认为欠税不同于偷税、抗税,不属于违法行为,把欠税当作国家无息或低息贷款长期占用。四、税收工作发展方向(一)发挥法制的规范作用税法是税收的基石。坚持税收法定原则,推进法治税收建设,必须有完备的税法体系,而构建完备的税法体系需要依法进行税收立法。根据 2015 年 3 月 15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16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第八条第六项明确“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加快税收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提升税法层级和效力,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国际发展趋势、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科学完备的税收法律制度体系。一是加快修订税收征管法。主要是建立纳税人识别号制度、进一步规范税收征管基本程序、明确自然人税收征管和服务制度安排、建立涉税信息共享制度、完善纳税人权益保护体系等。二是提升现有税法层级。结合税制改革进程,主动配合,将成熟稳定的单行税种法规上升为法律,完善税收基本法律规范。三是提高税收制度建设质量。进一步规范税务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管理行为,强化合法性、合理性以及世贸规则合规性审查,建立程序化、规范化的税收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等。分期分批推出税收执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全国统一的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规范,做到透明用权、阳光行权。规范执法程序,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涵盖税收执法业务全过程、各环节的具体操作规范,如全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 2.1 版和全国税收征管规范 1.0 版,统一执法标准,固化执法流程,最大限度减少执法随意性,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二)以“营 改增” 为重点,深化税制改革1.重新确立地方税主体税种,重构新的地方财源结构2011 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17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从 2012 年 1 月 1 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货物劳务税收制度的改革拉开序幕。自 2012 年 8 月 1日起至年底,国务院将扩大“营改增” 试 点至 10 省市。截止2013 年 8 月 1 日, “营 改增” 范围已推广到全国 试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12 月 4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4 年 1 月 1 日起,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 范围。自 2014 年 6 月 1 日起,将电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 “营 改增” 试 点以来,实施效果明 显,不仅消除了重复征税问题,减轻了下游企业税负,同时拉动对服务业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实现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下一步,将对建安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生活服务业进行“营 改增 ”,但 暂无时间 表。目前,全区已 经实施“营改增”的纳税企业共有 26510 户,其中: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 25056户,邮政业和铁路运输业 574 户,电信业 880 户,以上完成“营 改增 ”的 4 个行业 2012 年缴纳的营业 税约占全部营业税的 15%,预计每年减少地方税收收入 40-50 亿元。地方税主体税种是地方税收体系的核心,是地方税收入的主要来源。 “营改增 ”后地方税主体税种的缺失,地方税体系不健全,必然会影响地方财政收入。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要培育稳定的地方税源,重构地方主体税种,完善地方税体系。把房地产税作为地方税的主体税种是“营改增” 后重建18地方税体系的现实选择。房地产税属于财产税性质,以房地产税作为地方税的主体税种有其独特优势:一是房地产税的税基广泛且不可流动,政府对辖区内的房地产情况拥有信息优势,征管更为便利。二是房地产税是为数不多的同时满足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的税种。三是 2014 年 11 月 24 日国务院公布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为房地产税在全国范围内开征提供了契机。在后营业税时代,随着房地产税制的改革和逐步完善,房地产税必将成为重构地方税主体税种的最佳选择。2.扩大现有地方税种征收范围,拓宽地方税税基一是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目前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仅包括矿产品和盐类两大类,7 个税目,这与资源稀缺程度的变化情况不相匹配。一些该征税的资源没有纳入征税范围,如水资源、草原、风能资源等。而目前这些非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高,消耗大。如将这部分非矿产资源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一方面可以拓宽地方税税基,增加地方税收入。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避免和防止对生态的破坏。因此,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应逐步扩大到部分非矿产资源。二是扩大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将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认为,一是应将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扩大到所有土地,不再区分城市、县城、建制镇,以公平企业间税负;二19是随着近年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光伏发电企业,形成规模后都要占用大量土地或草地,应将光伏发电企业用地纳入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3.开征新的税种,增加地方税源一是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考虑在时机成熟时把现在征收的社会保险费改为税。开征社会保障税本质上是把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纳入法制化轨道,可以增强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的刚性,扩大社保覆盖面。二是开征环境保护税。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污染收费制度,在税收体系中,没有开征独立的税种,这与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和环保治理很不相称。 环境保护税法目前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过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实现对环境污染行为的限制与约束,激励企业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从而保护和改善环境。同时还可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政府治理环境污染提供财力支撑。三是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收入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凸显期,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能够完善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体系,也有利于我国税制结构的完善。同时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也有助于扩展地方税源,增加地方税收入,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四是将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和文化事业建设费“三 费 ”合并 为文化教育税独立征收。教育 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费是随营业税等流转税征收的附加费,文化事业建设费20是对娱乐业、广告业营业税的纳税个进行征收的。其实“三费” 的筹集都是为促 进地方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如能统一合并为文化教育税,通过税收强制征收,有利于提高征收效率,降低征收成本,可确保专项资金有一个稳定的来源渠道。4.改革现有税费种,完善地方税体系一是将车辆购置税划为地方税。 “营改增” 后,面对地方税主体税种的缺失,税收的大幅下滑,可考虑将车辆购置税划为地方税,由地税部门负责征收,一是车辆购置税的地域特征明显,收入划归地方符合受益原则;二是有利于地方税体系建设;三是可弥补地方财源的不足,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二是推进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从长远来看一方面要从个人分类所得税制向个人分类和综合所得税制过渡,并完善遏制高收入者避税机制;另一方面,可考虑将个人利息所得税划归地方征收,改变由国地税分征的格局,使个人所得税完全成为名符其实的地方税。(三)发挥税收征管改革的引领推动作用总体思路:着力构建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前提,以税收信息化为支撑,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税源专业化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的风险监控、税务评估审计工作为着力点的税收征管体系。1.强化依法治税,明晰征纳双方权利义务。进一步明晰征纳权责,畅通渠道及时告知纳税人权利义务和税收政策法规。由纳税人依法自主评定申报事项,自觉履行申报纳税义21务,对申报纳税行为负法律责任,税务机关为纳税人申报纳税提供方便和帮助。建立以纳税人自行申报为核心、多元化集中征收为特征的征收服务体系。2.突出风险管理职能。税收风险管理是现代税收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国际通行做法,是加强税种管理、加强日常征管、大企业税收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开展税收风险管理,通过风险分析识别,有助于找准税收征管漏洞,有效实施风险应对,促进税收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贯穿于税收征管工作全过程,自上而下地实行“统一分析、分类应对” ,形成风险 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和绩效评价的闭环系统,对不同税收风险的纳税人实施差异化和科学化的风险管理策略,合理配置税收管理资源,通过风险提醒、纳税评估、税务审计、税务稽查等风险应对手段,对低等级风险纳税人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示等服务方法督促其修正申报;对中、高等级风险纳税人进行税收风险评估审计;对涉嫌逃骗税的纳税人实施税务稽查,防控税收风险,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