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3吨叉车的液压系统设计【6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7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032822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8-07-28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叉车 液压 系统 设计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目  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前言 .......2

1.1课题背景 2

1.2叉车发展概况 4

2 液压元件 6

2.1液压阀块简介 6

2.2集成块的设计步骤 8

3.1液压系统设计概述 9

3.2液压系统设计 11

3.2.1原理图 11

3.2.2起升油缸最大工作压力及流量 12

3.2.3求液压系统最大压力 13

3.2.4液压泵站及液压泵的规格及选用 13

3.2.5油泵功率及电机选择 14

3.2.6选择换向阀 15

3.2.7管道设计与管件的选择 19

3.2.8液压油选取 21

3.2.9滤油器及油箱选取 21

3.2.10压力损失的计算 22

3.2.11节流阀的设计 23

4 液压站结构设计 25

4.1液压站的结构型式 25

4.2液压泵的安装方式 25

4.3液压油箱的设计 27

4.3.1液压油箱有效容积的确定 27

4.3.2液压油箱的结构设计 27

4.4液压泵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28

5 倾斜机构设计计算 28

5.1倾斜机构设计概述 29

5.2倾斜机构设计 29

5.2.1倾斜油缸受力分析及负荷计算 30

5.2.2计算倾斜油缸缸径和活塞杆直径 30

5.2.3计算油缸行程 30

5.2.4计算油缸作用时间 31

5.2.5稳定性校核 31   

5.2.6油缸壁厚的计算 32

5.2.7活塞杆强度计算 33

5.2.8缸体螺纹连接计算 33

5.2.9 缸底厚度及缸底的焊缝强度计算 33

结论 34

参考文献 35

摘  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叉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叉车的使用不仅可实现装卸搬运作业的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大量劳力,提高劳动生产力,而且能够缩短装卸、搬运、堆码的作业时间,加速汽车和铁路车辆的周转,提高仓库容积的利用率,减少货物破损,提高作业的安全程度。

    本课题主要是介绍叉车液压系统设计。本章以叉车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设计为例,介绍叉车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步骤,包括叉车工作装置液压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原理图的拟定、液压元件的选择以及液压系统性能验算等。

关键词:叉车;电液控制;液压元件


3 Ton Forklift Truck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Abstract:With 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forklift is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The use of forklift trucks can be realized not only the mechanization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operations, reduce labor intensity, save a lot of labor,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can shorten the operating time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handling, stacking, and accelerate the turnover of the automotive and railway vehicles,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warehouse volumerate and reduce the damaged goods, improve the degree of job security.

    The main subject is to introduce the forklift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This chapter, for example, describes the forklift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methods and procedures, including the forklift hydraulic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parameters forklift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schematic, select hydraulic components and hydraulic system performance checking

Key words: Forklift;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Hydraulic components


1 前言

1.1  课题背景

叉车最先出现在上世纪20年代,由工作装置完成垂直方向作业,由车轮行驶系统完成水平方向作业,是室内搬运的首选工具。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的电动叉车的产量已经占有了国际上80%以上的市场。目前,科技先进的国家已经广泛采用负荷传感,变量系统,并利用先导控制技术实现了液压系统的高效节能和远程控制等。但传统叉车的液压系统仍采用定量泵,使得整机流量大、压力高,引起了系统油温过高,液压元件泄露,所以可靠性差。与此同时其制动节能,转向动力提高等方面也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叉车行业也正面临着改革与创新。

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起步较晚,原有的基础比较薄弱,与工业先进国家相比,差距不小。国内生产叉车的技术更是比国外落后很多,如何提高叉车技术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为此,本文主要进行叉车的设计计算,重点在于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已经完成了油箱、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以及各种液压元器件的选型和设计、校核等,将液压系统各部分组成按流程逐步设计后,以此为依据,设计了液压系统布置图。本设计还将论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以合力叉车为原型集中研究现今国内叉车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学习叉车总体设计结合所学汽车、机械和液压知识,将其融会贯通,力求设计能够达到技术上的创新同时又能兼顾经济性[1]。

1.2  叉车发展概况

随着社会化生产的发展与进步,劳动力与机械的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细,各种专业设备的配套与衔接,使得整个物流系统运作井然有序,效率得到成倍提高。而叉车作为装卸搬运车辆的一种,因为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噪声小、无废气排放、控制方便等优点而成为室内搬运的首选工具。为了作业方便,通常工作装置放在叉车的前方,其主要工作属具是货叉,叉车由此得名。叉车主要用于成件货物的装卸,实现了装卸作业的机械化。现阶段电动叉车在车体、门架、液压系统以及底盘技术方面与传统叉车相比均取得了一定成就。车体一般5mm以上钢板制成,无大梁车体强度高,可承受重载.此外流线型设计也将叉车的护顶架,车身,配重及其各种装饰融为一体。宽视野的两节或三节型门架,起升高度在2-6m。目前门架下降还采用负载势能回收的原理,实现门架下降的无级调速。将势能转化为电能对蓄电池充电,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新型液压系统采用了负荷传感、变量系统、先导控制技术等实现了液压系统的高效节能和远程控制,系统油温显著降低,整机性能先进,操作舒适,安全可靠。由单独电机驱动的油泵又能为门架工作系统的提升和倾斜机构提供液压动力。同时在工作装置回路上增设了单向阀,作用是当油泵侧压力比工作油缸侧压力低的情况下换向时油液不会倒流。目前国外品牌叉车还采用液压脉冲控制技术,可自动平衡电机速度与用油量,电源利用率高,无电压峰值,噪声低,液压元件磨损低,大大提高了整车的可靠性,节能性和使用寿命。


内容简介: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Lesson 1 Modern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AWhat Is Manufacturing Maybe youve never thought about it before, but it is all around you. It affects every part of your life. What is it? In this case, “it” is manufacturing. Actually “manufacturing” is not all around you. But manufactured products are. Look around you right now. Name some things you see that were manufactured. Chairs, notebooks, blue jeans, books, floor tile, chalkboards, light bulbs, pencils, eyeglassesnearlyeverything around you was manufactured.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important to our society. Its essential to our economy. An economy is a system for producing and distribut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Many people work in manufacturing. They help produce products. And they buy products with the money they earn. The more products people buy, the more products are manufactured. And this allows more people to work.Manufacturing is also important to the economy in another way. A piece of material is worth more after its been changed into a useful product. Thats added value. Value is increa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B. Modern ManufacturingA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eeds three basic types of resources: Material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Capital resources.The elements of industry are seven key steps for organizing produc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duction Tooling,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Quality Control, Personnel Management, Manufacturing, Marketing. R&D is the planning of new products, processes, or material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old skill. R&D is such a large,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dustrial world and requires many people with different talents.Production Tooling is the element of industry concerned with these tools. The PT obtains the tools, machines, and equipment needed to make a product.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are routing, scheduling, dispatching, and plan layout. Th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ust be arranged so that production can take place smoothly, without wasted time and effort.Quality Control can be defined as those activities which prevent defective articles. In this way management tries to insure that a product will be acceptable to the buyer. Marketing is the process of getting products from those who make them to those who use them and it helps to deliver the right kinds of goods to us, in the right form and amount, at the time and price.Lesson 2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is a major segment of engineering, it deals with the conception, design, development, refin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achines and mechanical apparatus of all kinds. For many student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is one of their first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courses.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is concerned with obtaining solutions to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he engineers are able to devise better solutions to practical problems. The most problem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do not have a single right answer. Hence, modern mechanical engineers are able to produce distinctly better solutions to meet todays needs. The engineer must use the best availabl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together with empirical information, good judgment. When considering a complete machine, the engineer invariably finds that the requirements and constraints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are interrelated. The modern engineer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ncerned with the broader considerations of safety, ecology, and overall “quality of life.”Good designs require trying new ideas and being willing to take a certain amount of risk, knowing that if the new idea does not work the existing method can be reinstated. Thus a designer must have patience, since there is no assurance of success for the time and effort expanded. Creating a completely new design generally requires that many old and well-established methods be thrust aside. This is not easy since many people cling to familiar ideas, techniques and attitudes. A design engineer should constantly search for ways to improve an existing product and must decide what old, proven concepts should be used and what new, untried ideas should be incorporated.New designs generally have “bugs” or unforeseen problems which must be worked out before the superi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design can be enjoyed. Thus there is a chance for a superior product, but only at higher risk. It should be emphasized that, if a design does not warrant radical new methods, such methods should not be applied merely for the sake of change.During the beginning stages of design, creativity should be allowed to flourish without a great number of constraints. Even though many impractical ideas may arise, it is usually easy to eliminate them in the early stages of design before firm details are required by manufacturing. In this way, innovative ideas are not inhibited. Quite often, more than one design is developed, up to the point where they can be compared against each other. It is entirely possible that the design which is ultimately accepted will use ideas existing in one of the rejected designs that did not show as much overall promise.Another important point which should be recognized is that a design engineer must be able to communicate ideas to other people if they are to be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ng the design to others is the final, vital step in the design process. Undoubtedly many great designs, inventions, and creative works have been lost to mankind simply because the originators were unable or unwilling to explain their accomplishments to others. Presentation is a selling job. The engineer, when presenting a new solution to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or supervisory persons, is attempting to sell or to prove to them that this solution is a better one. Unless this can be done successfully, the time and effort spent on obtaining the solution have been largely wasted. 英文文献翻译学 生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及 班 级 :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 2011 年 4 月 25 日机械工程英语 第 1 课现代制造工程 A.什么是制造业 也许你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之前,但它是你周围的一切。它影响着你生活的一部分。是什么呢?在这种情况下, “它” 是制造业。其实“制造”是不是你周围的一切。而是人为制造的产品。现在看看你周围。名称有些事情你看到这些制造。椅子,笔记本电脑,蓝色牛仔裤,书籍,地板砖,黑板,灯泡,铅笔,眼镜,近周围的一切你是制造。 制造业是香港的重要的社会。这对于我们的经济。一个经济体是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许多人工作在制造业。他们帮助生产的产品。他们用这些钱购买他们赚的产品。人们购买的产品越多,越产品的生产。这让更多的人来工作。制造业也是重要的另一种方式的经济。甲片的材料后,更是值得它被改变成一个有用的产品。这就是附加值。价值是增加了生产过程。 二现代制造 一个制造业的资源需要三个基本类型: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 工业的七个关键要素是组织生产步骤:研究,开发,生产模具,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控制,人事管理,制造,营销。 研发新产品,工艺或材料,旧技术的改进计划。 RD 是这么大,工业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不同的人才很多人。 生产工具是工业元素与这些工具有关。在 PT 获得的工具,机器和设备需要做出的产品。 生产计划与控制最重要的部分是路由,调度,调度,并规划布局。机械及设备,必须使生产安排,可以进行顺利,没有浪费时间和精力。 质量控制可以被定义为那些活动,防止缺陷的文章。在尝试这种方式管理,以确保产品将可以接受的买家。 营销是让那些谁使他们对那些谁使用它们,有助于提供各种货物的权利给我们,在正确的方式和数额,时间及价格,产品的过程。第 2 课机械工程设计 机械工程设计是工程的主要部分,它涉及的概念,设计,开发,改进和应用机器及各种机械设备。对于许多学生,机械工程设计是他们的第一个专业的工程课程之一。专业工程关注的是获得解决实际问题,工程师们能够设计出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大多数问题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因此,现代机械工程师能够产生显着更好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今天的需要。工程师必须使用现有的最佳科学信息的理解以及经验,良好的判断力。当考虑一个完整的机器,工程师都认为,要求和约束是相互关联的各个组成部分。现代工程师已越来越多地安全,生态,更广泛的考虑和整体有关“生活质量 ”。 好的设计需要尝试新的想法并愿意采取了一定的风险,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新的观点并不工作中存在的方法可以恢复。因此,设计者必须要有耐心,因为没有时间和扩大的努力取得成功的保证。创建一个全新的设计,通常需要许多旧的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将重点放在一边。这并不容易,因为许多人抱着熟悉的想法,技巧和态度。设计工程师必须不断寻找方法来改进现有产品,必须决定哪些旧的,成熟的概念,应使用什么新的,未经试验的想法应该被纳入。 新的设计通常有“错误 ”或之前,必须制定新设计出来的优良特性,可享有不可预见的问题。因此,有一个优越的产品的机会,但只有在较高的风险。应该强调的是,如果设计不保证激进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能申请的改变而而已。 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创意应该允许繁荣没有大量的约束。尽管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可能发生时,通常很容易消除在设计的早期阶段,他们之前是由公司生产所需的细节。通过这种方式,创新的思想不是抑制。很多时候,一个以上的设计,开发,到那里他们可以相互比较点。这是完全可能的是,最终设计将接受使用心得在被拒绝的设计,没有太多的整体表现为一个现有的承诺。 另一项重要的一点,应该承认的是,设计工程师必须能够与其他人交流意见,如果他们要纳入。传达给其他人设计的最后,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毫无疑问,许多伟大的设计,发明和创新工程已失去了人类仅仅是因为创始人是无法或不愿解释他们的成就给其他人。演讲是一个销售的工作。这位工程师,当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行政,管理或监督人,正试图出售或向他们证明这个解决方案是一个更好的。除非这是可以做到成功,获得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解决方案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全 日 制 普 通 本 科 生 毕 业 设 计 3吨叉车液压系统设计3 TON FORKLIFT TRUCK HYDRAULIC SYSTEM DESIGN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专业及班级: 指导老师及职称: 学 院: 工学院提交日期:2013 年 5 月毕业设计诚 信 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毕业设计作者签名:年 月 日目 录摘要 1关键词 .11 前言 .21.1 课题背景 .21.2 叉车发展概况 .42 液压元件 .62.1 液压阀块简介 .62.2 集成块的设计步骤 .83.1 液压系统设计概述 .93.2 液压系统设计 113.2.1 原理图 113.2.2 起升油缸最大工作压力及流量 123.2.3 求液压系统最大压力 133.2.4 液压泵站及液压泵的规格及选用 133.2.5 油泵功率及电机选择 143.2.6 选择换向阀 153.2.7 管道设计与管件的选择 193.2.8 液压油选取 213.2.9 滤油器及油箱选取 213.2.10 压力损失的计算 .223.2.11 节流阀的设计 .234 液压站结构设计 254.1 液压站的结构型式 254.2 液压泵的安装方式 254.3 液压油箱的设计 274.3.1 液压油箱有效容积的确定 274.3.2 液压油箱的结构设计 274.4 液压泵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285 倾斜机构设计计算 285.1 倾斜机构设计概述 295.2 倾斜机构设计 295.2.1 倾斜油缸受力分析及负荷计算 305.2.2 计算倾斜油缸缸径和活塞杆直径 305.2.3 计算油缸行程 305.2.4 计算油缸作用时间 315.2.5 稳定性校核 31 5.2.6 油缸壁厚的计算 325.2.7 活塞杆强度计算 335.2.8 缸体螺纹连接计算 335.2.9 缸底厚度及缸底的焊缝强度计算 33结论 34参考文献 3513 吨叉车的液压系统设计摘 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叉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叉车的使用不仅可实现装卸搬运作业的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大量劳力,提高劳动生产力,而且能够缩短装卸、搬运、堆码的作业时间,加速汽车和铁路车辆的周转,提高仓库容积的利用率,减少货物破损,提高作业的安全程度。本课题主要是介绍叉车液压系统设计。本章以叉车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设计为例,介绍叉车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步骤,包括叉车工作装置液压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原理图的拟定、液压元件的选择以及液压系统性能验算等。关键词:叉车;电液控制;液压元件3 Ton Forklift Truck Hydraulic System DesignAbstract:With 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forklift is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The use of forklift trucks can be realized not only the mechanization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operations, reduce labor intensity, save a lot of labor,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can shorten the operating time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handling, stacking, and accelerate the turnover of the automotive and railway vehicles,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warehouse volumerate and reduce the damaged goods, improve the degree of job security.The main subject is to introduce the forklift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This chapter, for example, describes the forklift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methods and procedures, including the forklift hydraulic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parameters forklift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schematic, select hydraulic components and hydraulic system performance checkingKey words: Forklift;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Hydraulic components1 前言1.1 课题背景叉车最先出现在上世纪 20 年代,由工作装置完成垂直方向作业,由车轮行驶系2统完成水平方向作业,是室内搬运的首选工具。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的电动叉车的产量已经占有了国际上 80%以上的市场。目前,科技先进的国家已经广泛采用负荷传感,变量系统,并利用先导控制技术实现了液压系统的高效节能和远程控制等。但传统叉车的液压系统仍采用定量泵,使得整机流量大、压力高,引起了系统油温过高,液压元件泄露,所以可靠性差。与此同时其制动节能,转向动力提高等方面也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叉车行业也正面临着改革与创新。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起步较晚,原有的基础比较薄弱,与工业先进国家相比,差距不小。国内生产叉车的技术更是比国外落后很多,如何提高叉车技术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为此,本文主要进行叉车的设计计算,重点在于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已经完成了油箱、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以及各种液压元器件的选型和设计、校核等,将液压系统各部分组成按流程逐步设计后,以此为依据,设计了液压系统布置图。本设计还将论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以合力叉车为原型集中研究现今国内叉车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学习叉车总体设计结合所学汽车、机械和液压知识,将其融会贯通,力求设计能够达到技术上的创新同时又能兼顾经济性 1。1.2 叉车发展概况随着社会化生产的发展与进步,劳动力与机械的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细,各种专业设备的配套与衔接,使得整个物流系统运作井然有序,效率得到成倍提高。而叉车作为装卸搬运车辆的一种,因为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噪声小、无废气排放、控制方便等优点而成为室内搬运的首选工具。为了作业方便,通常工作装置放在叉车的前方,其主要工作属具是货叉,叉车由此得名。叉车主要用于成件货物的装卸,实现了装卸作业的机械化。现阶段电动叉车在车体、门架、液压系统以及底盘技术方面与传统叉车相比均取得了一定成就。车体一般 5mm 以上钢板制成,无大梁车体强度高,可承受重载此外流线型设计也将叉车的护顶架,车身,配重及其各种装饰融为一体。宽视野的两节或三节型门架,起升高度在 2-6m。目前门架下降还采用负载势能回收的原理,实现门架下降的无级调速。将势能转化为电能对蓄电池充电,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新型液压系统采用了负荷传感、变量系统、先导控制技术等实现了液压系统的高效节能和远程控制,系统油温显著降低,整机性能先进,操作舒适,安全可靠。由单独电机驱动的油泵又能为门架工作系统的提升和倾斜机构提供液压动力。同时在工作装置回路上增设了单向阀,作用是当油泵侧压力比工作油缸侧压力低的情况下换向时油液不会倒流。目前国外品牌叉车还采用液压脉冲控制技术,可自动平衡电机速度与3用油量,电源利用率高,无电压峰值,噪声低,液压元件磨损低,大大提高了整车的可靠性,节能性和使用寿命。随着电子技术渐渐融入机械制造技术,电动叉车要求能够实现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及智能化。各种新方案的推出让电动叉车在性能、结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配置也变得更优化 3。1.3 叉车的液压系统叉车液压系统是叉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装置、助力转向系统甚至行走传动系统等都需要由液压系统驱动完成。因此,叉车液压系统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叉车的性能。某型号叉车工作装置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如图 1 所示,该液压系统有起升液压缸4、倾斜液压缸 9 和属具液压缸 10 三个执行元件,由定量泵 6 供油,多路换向阀(属具滑阀 1、起升液压缸滑阀 7、倾斜液压缸滑阀 8)控制各执行元件的动作,单向节流阀 3 调节起升和属具动作速度,从而驱动工作装置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1-属具滑阀 2-分配阀 3-单向节流阀 4-起升液压缸 5-安全阀 6-液压泵 7-起升液压缸滑阀 8-倾斜液压缸滑阀 9-倾斜液压缸 10-属具液压缸图 1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Fig 1 Implement hydraulic system由于叉车原动机(内燃机和电动机)的转速高,扭矩小,而叉车的行驶速度较低,驱动轮的扭矩较大,因此在原动机和驱动轮之间必须有起减速增矩作用的传动装置,当叉车在不同载荷和不同作业条件下工作时,传动装置必须要保证叉车具有良好的牵引性能。对于内燃叉车,由于内燃机不能反转,叉车要想倒退行驶,必须依靠传动装4置来实现。叉车的传动装置有机械式、液力式、液压式和电动机械式几种。机械式传动只能具有有限数目的传动比,因此只能实现有级变速。液力传动效率较机械式低,液压传动能够使传动系大大简化,取消机械式和液力式传动中的传动轴和差速器。某型号叉车行走驱动液压系统的原理图如图 2 所示,该液压系统由变量主液压泵1 供油,执行元件为液压马达 7,主液压泵的吸油和供油路与液压马达的排油和进油路相连,形成闭式回路。双向安全阀 5 保证液压回路双向工作的安全,梭阀 6 和换油溢流阀 8 使低压的热油排回油箱,辅助液压泵 2 把油箱中经过冷却的液压油补充到系统中,起到补充系统泄漏和换油的作用,溢流阀 4 限定补油压力,单向阀 3 保证补油到低压油路中。1- 主泵 2-辅助液压泵 3-补换油溢流阀 4-单向阀 5-双向安全阀 6-梭阀 7-液压马达 8-换油溢流图 2 行走驱动液压系统Fig 2 Travel drive hydraulic system叉车作业时转向频繁,转弯半径小,有时需要原地转向。叉车空载时,转向桥负荷约占车重的 60%。为了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现在起重量 2 吨以上的叉车多采用助力转向液压助力转向或全液压转向。液压助力转向操作轻便,动作迅速,有利于提高叉车的作业效率,油液还可以缓冲地面对转向的冲击。某叉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原理图如图 3 所示,该转向液压系统和叉车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属各自独立的液压系统,分别由单独的液压泵供油。系统中流量调节阀 2 可保证转向助力器稳定供油,并使系统流量限制在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液压泵流量的 1.5 倍。随动阀 3 与普通的三位四通换向阀基本相同,只不过该阀的阀体与转向液压缸缸筒连接为一体,随液压缸缸筒的动作而动作。叉车直线行驶时,方向盘处于中间位置,随动阀 3 的阀芯也处于中间位置,转向液压缸 4 不动作,叉车直线行驶。当叉车转弯时,驾驶员转动方向盘,联动机构带动随动阀 4 的阀芯动作,使转向液压缸的两腔分别与液压泵或油箱连通,液压缸动作,驱动转向轮旋转,叉车转向,直到液压缸缸筒的移动距离与阀芯的移动距离相同时,阀芯复位,转向停止。51-液压泵 2-调速阀 3-随动阀 4-转向液压缸 5-滤油器6-单向阀 7-安全阀 8-油箱图 3 叉车助力转向液压系统Fig 3 Forklift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叉车液压系统的设计要能够保证叉车正常安全地完成工作任务,对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包括:(1)超载保护,多路换向阀壳体无裂纹、渗漏;工作性能应良好可靠;安全阀动作灵敏,在超载 25%时应能全开,调整螺栓的螺帽应齐全坚固。操作手柄定位准确、可靠,不得因震动而变位。叉车在装卸运输作业时不允许货物的重量大于叉车本身的重量。在叉车试验项目中,有一项是允许叉车以 110%的起重量载荷进行联合操作,即一边起升载荷一边向前运行,以检验叉车各部件的协调性和动作的可能性,此时发动机的功率、转速应达到额定的参数,液压系统应能够承压、无渗油。对超载起升保护的性能检验是以 125%的起重量载荷进行起升动作。此时,液压系统中应设置相应的超载保护装置,例如多路换向阀中安全阀。超载时,虽然多路换向阀阀杆动作,但货叉和 125%起重量载荷不得离开地面或离开地面不超过 300mm,即叉车应呈现出起升速度下降或起升动作失灵。(2)最大下降速度控制,为了提高装卸效率,如果叉车起升速度增大,满载下降速度也增大,下降速度过大是危险的,因此叉车液压系统中应设置下降限速阀,既要控制货叉的下降速度不超过限定的速度值,又要防止起升液压缸的高压橡胶软管突然爆破时,起升在一定高度的载荷不会和货叉一起突然落下,损伤货物或伤人。(3)液压系统管路接头牢靠、无渗漏,与其它机件不磨碰,橡胶软管不得有老化、变质、腐蚀等现象。(4)液压系统中的传动部件在额定载荷、额定速度范围内不应出现爬行、停滞和明显的冲动现象。6(5)其它为节省叉车携带电动机,减少叉车附属设备,从而减小液压系统的整体尺寸,叉车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可以由叉车发动机直接驱动液压泵来提供油源。为适应叉车有可能工作在具有粉尘和沙粒的厂房环境中,应考虑为液压系统设置合适的过滤器,液压油的工作温度应限定在合适的范围内,叉车的工作环境温度一般为-1045C。1.3.1 本设计要求及技术参数(1)起升装置液压系统技术参数本设计实例所设计的叉车主要用于工厂中作业,要求能够提升 5000kg 的重物,最大垂直提升高度为 2m,叉车杆和导轨的重量约为 200kg,在任意载荷下,叉车杆最大上升(下降)速度不超过 0.2m/s,要求叉车杆上升(下降)速度可调,以实现叉车杆的缓慢移动,并且具有良好的位置控制功能。要求对叉车杆具有锁紧功能,无论在多大载荷作用下,或者甚至在液压油源无法供油,油源到液压缸之间的液压管路出现故障等情况下,要求叉车杆能够被锁紧在最后设定的位置。叉车杆在上升过程中,当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时,要求安全保护装置能够使负载安全下降。本设计实例所设计叉车工作装置中叉车杆起升装置示意图如图 4 所示,由起升液压缸驱动货叉沿支架上下运动,从而提升和放下货物 4。图 4 起升装置Fig 4 Lifting device2 液压元件2.1 液压阀块简介油路块的结构油路块是一块较厚的液压元件安装板,用螺钉将板式液压元件安装在油路板的正面或者各个侧面(保持底面或某一个面为安装固定面) ,在正面对应的孔与液压阀的各孔相通,各孔间按照液压系统原理图的通路要求,在油路板内部钻纵、7横孔道,在孔口开有螺纹,安装管接头用以接管。为避免孔道过长、过多而不便于加工,在一块油路板上安装元件的数量一般不超过 10-12 个。油路板边长不宜大于400mm。油路板内部孔道数量较多且又互相交叉时,为了便于设计和制造,减少工艺孔,可将油 路板的厚度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泄露油和控制油孔的通道( L 层) ,其孔径较小;第二层为压力油孔通道( P 层) ;第三层为回油孔通道( O 层) 。如果元件数量并不多,尽可能将压力油孔通道和回油孔通道布置在同一层内,以减小油路板的厚度。把液压元件分别固定在几块集成块上,再把各集成块按设计规律装配成一个液压集成回路,这种方式与油路板比较,标准化、系列化程度高,互换性能好,维修、拆装方便,元件更换容易;集成块可进行专业化生产,其质量好、性能可靠而且设计生产周期短。使用近年来在液压油路板和集成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液压元件叠加阀组成回路也有其独特的优点,它不需要另外的连接件,由叠加阀直接叠加而成。其结构更为紧凑,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无管件连接,从而消除了因油管、接头引起的泄漏、振动和噪声。本次设计采用系统由集成块组成,由于本液压系统的压力比较大,所以调压阀选择 DB/DBW 型直动溢流阀,而换向阀等以及其他的阀采用广州机床研究所的 GE 系列阀。2.2 集成块的设计步骤(1)制作液压元件样板。根据产品样本,对照实物绘制液压元件顶视图轮廓尺寸,虚线绘出液压元件底面各油口位置的尺寸,按照轮廓线剪下来,便是液压元件样板。若产品样本与实物有出入,则以实物为准。若产品样本中的液压元件配有底板,则样板可按底板提供的尺寸来制作。若没有底板,则要注意,有的样本提供的是元件的俯视图,做样板时应把产品样本中的图翻成 180。(2)决定通道的孔径。集成块上的公用通道,即压力油孔 P回油孔 T泄露孔L 及四个安装孔。压力油孔由液压泵流量决定,回油孔一般不小于压力油孔。直接与液压元件连接的液压油孔由选定的液压元件规格确定。孔与孔之间的连接孔用螺塞在集成块表面堵死。与液压油管连接的液压油孔可采用米制细牙螺纹或英制管螺纹。(3)集成块上液压元件的布置。把制做好的液压元件样板放在集成块各视图上进行布局,有的液压元件需要连接板,则样板应以连接板为准。电磁阀应布置在集成块的前后面上,要避免电磁阀两端的电磁铁与其它部分进行相碰。液压元件的布置应以在集成块上加工的孔最少为好。孔道相通的液压元件尽可能布置在同一水平面,或在直径 d 的范围内,否则要钻垂直中间油孔,不通孔之间的最小壁厚 h 必须进行强8度校核。液压元件在水平面上的孔道若与公共孔道相通,则应尽可能地布置在同一垂直位置或在直径 d 范围内,否则要钻中间孔道,集成块前后与左右连接的孔道应互相垂直,不然也要钻中间孔道。设计专用集成块时,要注意其高度应比装在其上的液压元件的最大横向尺寸大 2mm,以避免上下集成块上的液压元件相碰,影响集成块紧固。(4)集成块上液压元件布置程序。电磁换向阀布置在集成块的前面和后面,先布置垂直位置后布置水平位置,要避免电磁换向阀的固定螺孔与阀口通道集成块固定螺孔相通。液压元件泄露孔可考虑与回油孔合并。水平位置孔道可分三层进行布置。根据水平孔道布置的需要,液压元件可以上下左右移动一段距离。溢流阀的先导部分可伸出集成块外,有的元件如单向阀,可以横向布置。(5)集成块零件图的绘制。集成块的六个面都是加工面,其中有三个面要装液压元件,一个侧面引出管道。块内孔道纵横交错,层次多,需要由多个视图和 2-3 个剖视图才能表达清楚。孔系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应标注清楚,技术要求也应予说明。集成块的视图比较复杂,视图应尽可能少用虚线表达。为了便于检查和装配集成块,应把单向集成回路图和集成块上液压元件布置图绘在旁边。而且应将各孔道编上号,列表说明各个孔的尺寸深度以及与哪些孔相交等情况。图5 油路块Fig 5 Manifold3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93.1 液压系统设计概述液压系统除油箱及其管路外,由工作转向油泵和电机作为动力元件,多路换向阀,限速阀等作为控制元件,油缸作为执行元件。液压系统执行元件主要可分三部分:9(1)为了升降货物配有起升油缸。(2)转向油缸和全液压转向器。(3)为使装货的框架能前后倾斜,以利于搬运和行走方便使用倾斜油缸。油泵输出的压力油分别进入到工作装置和转向操纵机构,通过前后倾手柄使多路换向阀的滑阀移动以改变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从而控制升降油缸与门架倾斜油缸,实现起重货架和门架的前后倾斜。另一个油路是油液经转向油泵与电机到全液压转向器控制转向油缸;最后油液将再度重返油箱如此不断循环,液压系统是叉车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套合理的液压系统方案要求能够实现主机要求的各项功能,并且操纵方便,工作可靠,动作平稳,调整维修方便。完善的液压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的设计:(1)选执行元件:液压缸。(2)选液压油:普通矿物液压油。(3)确定换向回路:三位六通手动换向阀控制。(4)调速方式:定量泵变转速调速,同时使用换向阀阀口实现微调。(5)液压泵类型:系统压力小于 21Mpa,选用齿轮泵或叶片泵;大于 21Mpa 选柱塞泵。(6)确定回路方式:选开式回路,即执行元件的排油直接回油箱,油液径沉淀、冷却后再进入液压泵的进口。(7)调压方式:溢流阀做安全阀,限制系统最高压力;执行元件不工作时液压泵在小功率下工作采用卸荷回路。对垂直变负载(起升缸升降)采用限速阀,以保证重物平稳下落。3.2 液压系统设计前文已经对液压系统设计进行了概述,为了更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本节将直观讲述液压原理图、工作线路图、零部件图等相关图示并进行相关计算。主要任务包括:负载分析;系统参数分析(包括泵和电机参数的选取和设计计算) ;元件选择;以及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压力损失验算)等。3.2.1 原理图液压系统设计说明:(1)油箱:选择开式油箱。(2)液压泵:工作油泵采用齿轮泵,型号分别为 CB-F18C-FL。10(3)工作电机: Z4-112-4。(4)起升油缸:选择单作用柱塞式液压缸。(5)倾斜油缸:选择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6)液压控制阀:选用多路换向阀 ZFS-L10C-YT-O。(7)流量控制:设计单向限速阀。(8)液压辅件设计:过滤器设计,空气滤清器设计,各种仪表选择密封件的选型等,液压油及压力损失计算。液压系统回路的工作线路主要分两路进行,详见框图:图 6 液压系统回路的工作线路Figure 6 Circuit of hydraulic system lines为了说明液压系统回路,下面插图表示加深对液压系统的认识, (液压系统原图、液压系统工作线路图)11图 7 液压系统示意简图Figure 7 Hydraulic system of schematic diagram3.2.2 起升油缸最大工作压力及流量压力为 100/ 2;流量为 25.8L/min3.2.3 求液压系统最大压力换向阀要求最大压力 100/ 2,参照同类同规格产品,P 1选 100/ 2。3.2.4 液压泵站及液压泵的规格及选用液压泵站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液压系统提供一定的压力和流量的工作介质。在液压泵站上安装必须的液压阀可以直接控制液压执行元件工作,本课题布置采用非上置卧式,即油泵及电机单独安装在专用平台上,即采用机座带底脚、端盖上无凸缘结构,电动机水平放置,安装处可加弹性防振垫。(1)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据公式+ (1)pP112图 8 液压系统工作线路图Figure 8 Hydraulic system wiring diagram即+ =110.12/ 2 (2)pP1式中: 为进回油路中总压力损失,其包括局部损失和沿程压力损失。1(2)液压泵流量(3)maxpQK式中: K 为系统漏损系数,常取 1.1; 为同时动作的各液压执行器的最大泵工作流量,可由同时动作的各液压执行器最大流量相加。(4)max=25.8/inL(5)1./i4mpQ(3)选油泵。工作油泵采用 CB 系列齿轮泵,型号为 CB-F18C-FL。其参数如下:流量为 =30.6L/min;额定转速为 1800r/min;额定压力为 12.5Mpa;驱动功率为maxQ11.2kw;质量为 8.2kg;容积效率大于 90%。转向油泵采用 CB-6:流量为 8.7L/min;驱动功率为 0.31kw,额定压力为 2.5Mpa;额定转速 1450r/min。3.2.5 油泵功率及电机选择(1)油泵的驱动功率:(6)61.2pnvPQw式中: 为泵的实际最大工作压力,其值为 140Mpa; 为泵的额定流量,其值为pP n510cm3/s; 为泵的机械效率,取 0.8。因此,v(7)66140518925.3.2Pwk(2)选择油泵电机据油泵额定转速及所需驱动功率,选择 Z4-112-4,其参数如下:额定功率为5.5kw;额定电压为 160v;额定电流为 42.7A;转速(最高)3000/4000 r/min;效率为83.5%;飞轮矩为 0.8;质量为 60kg。选用的油泵电机采用 5min 工作制,故折算成后功率 ,故该电机油泵符合工作需要。15.9.Pkw133.2.6 选择换向阀查液压控制传动手册表 17.6-1,选择关于 ZFS-C 型多路换向阀性能参数,选择图 9 ZFS-C 型多路换向阀性能参数Figure 9 ZFS-C Multi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 performance parameters主要参数:工作压力为 14Mpa;最大流量为 30L/min;概算质量为 10.5kg;公称直径为 10mm。 ZFS 型多路换向阀时手动控制换向阀的组合阀,由 2-5 个三位六通手动换向阀、溢流阀、单向阀组成。根据用途的不同,阀在中间位置时,主油路有中间全封闭式、压力口封闭式及中间位置时压力油路短路卸荷等。主要用于多个工作机构的集中控制。换向阀图示如下:图 10 换向阀示意图Figure 10 Valve schematic完成快进工进快退停止等自动循环,工作台采用平导轨,主要参数见下表。表 1 自动循环参数Table 1 Automatic cycle parameters行程(mm ) 速度(m /min)液压缸 负载力(N)工作台重量(N )工作台及夹具重量(N) 快进 工进 快进 工进 快退启动时间(s)静摩擦系数 fs动摩擦系数 ft4800 900 800 150 40 7 0.25 7 0.7 0.25 0.1514(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表 2 工作压力Table 2 Operating pressure工况 计算公式 液压缸的负载 N启动 F 启 =F 静 F 密 F 启 =425/0.9=472.2加速 F 加 =F 动 F 贯 F 密 F 加 =(25528.882)/0.9=315.42快进 F 快 =F 动 F 密 F 快 =255/0.9=283.3工进 F 工 =F 切 F 动 F 密 F 工 =(4800255)/0.9=5616.7快退 F 快 =F 动 F 密 F 快 =255/0.9=283.3由以上分析计算可知,该铣床在最大负载约为 5616.7N 是的液压系统宜取压力P=2MP。(2)确定液压缸的内径 D 和活塞竿直径 d由液压缸工作负载表可以看出,最大负载为工几年阶段的负载 F=5616.7N,考虑两边的差动比为 2,则工作腔的有效工作面积和活塞直径分别为:(8)62/561.7(20).81AFPm(9)4.59D活塞直径为:(10)23d根据行业标准,选取标准直径: 63Dm5d根据缸径和活塞竿内径,计算出液压缸实际有效工作面积,无竿腔面积 A1和有竿腔面积 A2分别为(11)2 421/43.106431.70(12)422()(5).1Dd m则液压缸的实际计算工作压力为:(13)24/561.7/(0.63).8PFMpa则实际选取的工作压力 P=2MP 满足要求。按最低工作速度验算液压缸的最小稳定速度。若验算后不能获得最小的稳定速度是,还需要响应家大液压缸的直径,直至满足稳定速度为止。(14)2/(50/2)10.qvm15由于 ,所以能满足最小稳定速度的要求。/Aqv计算液压缸各运动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根据上述所确定的液压缸的内径 D和活塞竿直径 d,以及差动快进时的压力损失 P=0.5MP,工进时的背压力 P=0.8MP,快退是P=0.5MP,则可以计算出液压缸各工作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如下表:表 3 压力、流量和功率参数Table 3 Pressure, flow and power parameters工况 负载F( N)回油腔压力P2 105(Pa)进油腔压力P1 105(MPa)输入流量q(L/min)输出流量p(kw)计算公式快进启动 472.2 2.97 212/()PFA快进加速 315.4 11.785 6.785 变化值 变化值 qv快快进恒速 283.3 11.583 6.583 14.31 0.157 1p工进 5616.7 8 21.94 0.78 0.0285 2()/FA;1qv1Pq快退启动 472.2 3.1 2()/p快退加速 315.4 5 12.272 变化值 变化值 Av快快退恒速 283.3 5 12.062 10.689 0.215 1Pq根据上表可以用坐标法绘制出“液压工况图” ,此图可以直观看出液压缸各运动阶段的主要参数变化情况。(3)确定液系统方案和拟订液压系统原理图1)由于该机床是固定式机械,却不存在外负载对系统作功的工况,并由其工况图可知,这台铣床液压系统的功率小,滑台运动速度不是很高,工作负载变化小。则该液压系统以采用节流式开式循环为宜。现才用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从工况图很清楚地看到,在这个液压系统的工作循环内,液压缸要求油源提供低压大油量和高压小流量的油液。快进加快退的时间和工进的时间分别为(15)315061902.7lt sv(16) 24因此从提高系统效率和节省能量的角度来看,采用单个定量液压泵作为油源显然是不合适的,而宜采用大,小两个液压泵并联供油的油源方案162)选择基本回路。由于不存在负载对系统作功的工况,也不存在负载制动的过程,故不需要设置平衡及制动回路。但必须具有快速运动,换向,速度换节以及调压,卸荷等回路。系统中采用节流调速回路以后,不论采用何中油源形式都必须有单独的油路直接通向液压缸两腔,以实现快速远东。在本系统中,快进,快退换向回路采用所示形式。由工况图中的可知,当滑台从快进转为工进时,输入液压缸的流量由降至,滑台的速度变化交大,可选用行程阀来控制速度的换接,以减小液压冲击。当滑台由工进转为快退时,回路中通过的流量很大进油路中通过,回油路中通过。为了保证换向平稳其见,宜采用换向时间可调的电液式换接回路。由于这一回路换要实现液压缸的差动连接,所以换向阀必须是五通的。3)选择调压和卸荷回路油源中有逆流阀,调定系统工作压力,因此调压 3 问题在油源中解决,无须另外在设置调压回路。而且,系统采用进油节流调速,故溢流阀常开,即使滑台被卡住,系统的压力也不会超过溢流阀的调定值,所以又起安全作用。双液压泵自动两级供油的油源中设有卸荷阀,当滑台工进和停止时,低压,大流量液压泵都可以经此阀卸荷。由于工进在整个工作循环周期中占了绝大部分时间,切高压,小流量液压泵的功率较小,故可以认为卸荷问题已基本解决,就不需要在设置卸荷回路。(4)选择液压元件图 11 液压缸结构示意图Figure 11 Hydraulic cylinder diagram1-防尘圈,2-前端盖密封“O”型圈,3-缸体,4-活塞,5-孔用密封,6-后缸盖,7-活塞杆密封“O”型圈1)确定液压泵的压力液压缸在整个工作循环中的最大工作压力为 2.193MP,如取进油路上的压力损失为,为使继电器能可靠的工作,取其调整压力高出系统最大工作压力,则小流量液压17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为(17)=2.9408.94pMpa泵 额(18) 375p小(19)1.大2)计算液压泵的流量两个液压泵的向液压缸提供的最大的流量为 14.31L/min,取泄漏系数为KL=1.1,则两个液压泵的实际流量为(20)1.435.71/minpq3)选择液压泵的型号由于溢流阀的最小稳定流量为 3L/min,而工进时输入液压缸的流量为0.78L/min,由小流量液压泵单独供油,所以小液压泵的流量规格最少应为3.78L/min。根据以上压力和流量的数值查阅产品样本,最后确定选取小泵排量为6ml/r,大泵排量为 12ml/r 的 YB 型双联叶片泵。当液压泵的转速为 n=960r/min 时,若取液压泵的容积效率为 0.95,该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为(21)(612)940.51.4710.96.4/mipq L表 4 液压元件的型号及规格Table 4 Hydraulic component models and specifications序号元件名称 估计通过流量( L/min)额定流量(L/min)额定压力(MPa)额定压降(MPa)型号和规格1 双联叶片泵 5.47+10.9417.5 YB1, YB22 三位五通电磁阀36 80 16 17.5 压力时,安全系数 n=4;故 =6000/6=1000kg/ ,故选用油壁管厚2c= mm=1.05mm (27)10254考虑到与阀等件的联结,取 =3mm。则钢管外径=15+2 3=21mm,选用钢管为 20 3。4)回油管选取 : 为保证统一性,与压油管选用相同。(2)软管的选择(胶管)中高压系统选用钢丝编织型和钢丝缠绕型胶管,查液压控制传动手册第 79920页表 12-5:选用胶管 B-140,内径为 13mm,外径:20.5-23.1 mm,工作压力为140Mpa,最小曲率半径为 140mm。(3)管接头:详见附录-液压系统图中标示。(4)螺纹连接:采用 60 圆锥管螺纹:适用于机器的油管及水管等的连接,内外螺纹配合无间隙。(5)密封件设计与选择。倾斜油缸的密封为例:选用了 O 型密封圈、 V 型密封圈。查液压控制传动手册第 825 页表 13-1,由于系统压力小于 25Mpa,故选用 O 型氟化乙丙烯封装的密封圈。 V 型密封圈由支承环、密封环、压环三部分成套使用。3.2.8 液压油选取查液压控制传动手册第 12 页,表 1-3 由于温度和压力较高,选用 46 号普通液压油。46 号(HL)普通油:40时运动粘度/10 /s 数值范围为 41.450.6;粘度26m指数不小于 90;闪点不低于 170;凝点不高于-10;无机械杂质;氧化稳定性不小于 1000;最重要的是其具有良好的防锈性和氧化安定性,其空气释放能力,抗泡性,分水性和对橡胶密封材料的适应性也较好。故选用此种油液满足要求。3.2.9 滤油器及油箱选取过滤器的功用是清除液压系统工作介质中固体的污染物,使工作介质保持清洁,延长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保证液压元件性能可靠,液压系统故障的 75%左右是由介质的污染所造成的,因此过滤器对液压系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辅件。(1)过滤器主要性能参数是指:过滤精度是指油液通过过滤器时能穿过滤芯的球形污染物的最大直径;过滤能力(通油能力) ;纳垢容量,允许压降等。(2)过滤器设计时应注意:1)据使用目的选择种类,据安装位置选安装形式2)过滤器应有足够的通油能力,且压力损失要小。 (通油能力大于实际通过流量的两倍) 。3)过滤精度应满足液压系统或元件所要求的清洁度要求。4)滤芯使用的滤材应满足所用工作介质要求,且有足够的强度。5)过滤器的强度及压力损失要求在合适范围内。6)滤芯的更换和清洗要方便。7)据系统要求考虑选择合适的滤芯保护附件。8)结构尽量简单紧凑,安装形式合理,价格低廉。滤油器:常用网式,线隙式,纸芯式,烧结式等网式滤油器,应用广泛且结构简单,通油能力大,压力损失小,清洗方便,主要用于泵的吸油管路上保护油,故选用21网式滤油器。选型号( WU 型网式过滤器) 。图 12 WU 型网式过滤器Figure 12 WU mesh filter(3)油箱的设计:本课题选开式油箱,设计问题:油箱的容量及液面、隔板高度;滤油器、箱底坡度选择;是否采用加强筋增加刚性以便承载液压泵或其他液压件;密封装置的选取,是否用热交换器及其安装位置的布置等。具体要求如下:1)油箱一般用 2.5-4mm 钢板焊成,尺寸高大的油箱要加焊角铁和肋板以增加刚度。叉车要在油箱上放置电动机,液压泵等其他液压件,故其厚度要增加。2)油箱应有足够容量,以满足散热要求,同时注意到:在系统工作时油面必须保持足够高度,以防液压泵吸空;系统停止时由于油液全返回油箱,不至于造成油液溢出油箱,通常油箱容量可按照液压泵 2-6min 的流量估计,油箱液面高度要小于80%,并用油位计观察。油箱有效容积应为泵每分钟流量的 2-3 以上,设泵每分钟流量为,则油箱的有效容量为 V=30.6 2.8=85.8L。3)油箱底设计一定坡度以方便放油,箱底与地面有一定距离, (离安装底面150mm 以上以便散热和搬移) ,最低处应装放油阀。4)泵吸油管上安装网式滤油器,滤油器与箱底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20mm。且其和系统回油管应该插入最低油面以防卷入空气和回油冲溅产生气泡,管口和箱底,箱壁距离要大于管径的三倍。此外管口须斜插成 45,并面向箱壁,泄油管不宜插入油中。回油管隔开,以增加油液循环距离,使油液可以有充分时间沉淀污物,排出气泡和和冷却。隔板高度取油面高度的 1/4。为防止油液被污染,箱盖各盖板、管口都要加密封装置,注油口要装滤油网通气孔要装空气滤清器。5)安装热交换器时,还要考虑安装位置,还可以装油温计测油温。6)箱壁要涂防锈涂料油箱设计如下图所示:22图 13 油箱装配图Figure 13 Fuel tank Assembly3.2.10 压力损失的计算管道中的压力损失是指:粘性液体在管道内流动时,都要受到与流动方向相反的流体阻力,消耗的能量将以压力降的形式反映出来,故产生压力损失(或水头损失) 。表现为局部压力损失与沿程压力损失之和。又因为柱塞上升时,柱塞与密封环之间的相对滑动也产生摩擦阻力损失:(28)1121.50.9= 168444lkllkPdd摩 擦式中: 为起升油缸柱塞直径,单位 cm; 为密封环与柱塞接触器长度; 为密封填l k料单位工作表面上摩擦力,常取 =1kg/ 。k2cm(1)沿程压力损失(29)2dLP式中: 为沿程阻力系数; 为圆管的沿程长度,取管总长 3m; 为圆管内径 15mm;Ld为管内平均流速,取 3m/s。行走机械为紊流且光滑,则沿程阻力系数采用公式:=0.04; (30)25.03164eR查机械设计手册中(液压工程手册单行本) 第 644 页表 23.10-2 可知,矿物质液压油的密度范围为 850960kg/m3,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二页表 1-5 选取液压油密度为 920kg/m3。由以上公式得:=3.312kg/ P2c23(2)局部压力损失= (31)P2式中: 总的局部阻力系数,考虑起升油缸工作,则有单向阀,溢流阀,换向阀,起升缸的节流阀等均存在局部压力损失。查5表 8-7-阀类元件局部损失估算:=11+10.5+14+11=6.5kg/ (32)P2cm为确保精确在进行公式验算,查12表 23.2-79,其中:局部阻力取 =1.5;弯头处取 =0.29 弯头较多,设计弯头 20 个;入口阻力系数 =0.5;出口阻力系数 =2;所 以=1.5 4+1.5+0.5+0.29 20=13.8 (33)=5.72kg/ 。P2cm=3.31+5.72+1.09=10.12kg/ (34)1 2(3)液压系统调节压力为 100+3.31+5.72+1.09=110.12kg/ ,故选用 140kg/2c满足要求。2cm3.2.11 节流阀的设计节流阀应该满足一下性能要求:流量调节范围大,流量-压差变化平滑;内漏量小,对外的泄漏口也应小;压力损失小;调节力矩小;动作灵敏;流量稳定性。叉车设计时采用 MK 单向节流阀。(1)节流阀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主 阀 座 孔 主 阀 芯 调 节 阀 接 起 升 油 缸孔 孔图 14 节流阀Fig 14 Throttle valve(2)节流阀能通过的流量最大起升速度 V=0.30.4m/s,即为 1824m/min,根据起升速度的范围计算:空载下降时,初定 v=24m/minQ= = =74.7L/min (35)vD24243.6满载下降时,初定 v=18m/min24= =56.1L/min vDQ24183.62(3)压力当空载后缸下降时,/ =11.37 / (36)24NP9.0364812gk2cmgk2c前缸下降时 P=6.5 /cm2;当满载下降(后缸下降)时,假定 P=42.4 /cm2,前缸下gk g降时,假定 P=41.4 /cm2。(4)节流孔两端的压力差1)空载下降,孔 A=11.37-10.12=1.25 /cm2,后缸空载下降时压力gk=11.37 /cm2。gk2)满载下降,孔 B=42.4-10.12=32.28 /cm2,后缸满载下降时压力g=42.4 /cm2。g(5)节流口通流面积,本节流阀采用薄壁小孔查机械设计手册中(液压工程手册单行本)查得:(37)0.85QcfP式中: c 为流量系数,取值为 0.7; f 为节流孔通流面积; 为节流孔前后压差(即损失) 。利用此公式反求通流面积:Q= = =74.7L/min (38)vD24243.6Q= = =56.1L/min (39)181)空载下降,fA= =108.26mm2 (40)25.17.08.42)满载下降,fB= =15.94mm2 (41)8.327.085.6(6)节流的直径查新编液压工程手册设计手册 ,表中节流阀的通径及流量表1)空载下降, A 口直径 dA= = =9.2mm 10mm。 f426.10825(42)2)满载下降, B 口直径 dB= = =3.5mm 4mm。 (43)Bf49.15(7)确定弹簧刚度1)空载下降,此时调节阀由于左右压力差的作用,把主阀芯压住。只通过 A 口回流,但主阀芯不动,即弹簧的压紧力与油压差对阀作用的力平衡。2)满载下降,起升油缸油压增高,调节阀左右压力差也随之升高,主阀开始克服弹簧力向左移动,关闭主阀座上的下孔,仅由小孔 B 回油,孔 C 直径为 12mm。因此,弹簧位移为 12mm.参照同类产品选择弹簧刚度 K=8kg/cm2。4 液压站结构设计 15液压站是由液压油箱,液压泵装置及液压控制装置三大部分组成。液压油箱装有空气滤清器,滤油器,液面指示器和清洗孔等。液压站装置包括不同类型的液压泵,驱动电机及其它们之间的联轴器等,液压控制装置是指组成液压系统的各阀类元件及其联接体。4.1 液压站的结构型式机床液压站的结构型式有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类型,下面进行介绍:(1)分散式。这种型式将机床液压系统的供油装置、控制调节装置分散在机床的各处。例如,利用机床或底座作为液压油箱存放液压油。把控制调节装置放在便于操作的地方。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泄漏油回收,节省占地面积,但安装维修方便。同时供油装置的振动、液压油的发热都将对机床的工作精度产生不良影响,故较少采用,一般非标设备不推荐使用。(2)集中式。这种型式将机床液压系统的供油装置、控制调节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3吨叉车的液压系统设计【6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032822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