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起重机桥架结构设计(含图纸和说明书资料)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60页)
编号:103311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9.0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2-21
上传人:机****料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20
积分
- 关 键 词:
-
桥式起重机
结构设计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料
- 资源描述:
-

![Y47B$F]5M3IY73VG`BHA`H8.gif](https://www.renrendoc.com/ueditor_s/net/upload/2017-2/21/6362326835144526192416280_1.gif)



- 内容简介:
-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1页 共 60页 第一章 绪论 题的背景 由于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日益提高,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物料装卸搬运费用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促使大型或高速起重机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起重量越来越大,工作速度越来越高,并对能耗和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起重机已成为自动化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环节。起重机不但要容易操作,容易维护,而且安全性要好,可靠性要高,要求具有优异的耐久性、无故障性、维修性和使用经济性 ,起重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劳动效率,以前需要许多人花长时间才能搬动的大型物件现在用起重机就能轻易达到效果,尤其是在小范围的搬动过程中起重机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 桥式起重机作为起重机的一种,是现代工业生产和起重运输中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的重要工具和设备,可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桥式起重机在工矿企业、钢铁化工、铁路交通、港口码头以及物流周转等部门和场所均得到广泛的运用,它是人们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设备。 内外 桥式 起重机 现状与发展前景 内起重机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桥式起重机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桥式起重机行业在国内需求旺盛和出口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依然保持高速发展,产品几近供不应求 尽管我国起重机行业发展迅速,但是国内起重机仍缺乏竞争力。从技术实力看,与欧美日等发达地区相比,中国的技术实力还有一定差距。目前,过内大型起重机尚不具备大量生产能力。从产品结构看,由于技术能力所限,中国起重机在产品结构上也不完善,难以同国外匹敌。同时我国起重行业目前存在几个突出问题,归纳如下: ( 1)整体技术含量偏低,突出表现在产品的品种规格少,性能、可靠性等指标低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水平。 ( 2)知名品牌寥寥无几,能打入国际市场并享有一定声誉的知名品牌几乎没有。 ( 3)产品低价恶性竞争严重,企业合理利 润难保,已严重制约企业生产技术的持续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2页 共 60页 发展。 外起重机发展前景 近 年来,随着国际合作的增加,国际起重机行业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国际主要知名起重机制造厂商有德国的 重机,芬兰的 重机,美国 团等。上述企业在起重机行业内较为知名。 桥式起重机的更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气传动与控制的改进。将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光缆技术、液压技术、模糊控制技术应用到机械的驱动和控制系统,实现起重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型高效桥式起重机新一代电气控制装置已发展为全电子数字化控制系统。主要由全数字化控制驱动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故障诊断及数据管理系统、数字化操纵给定检测等设备组成。变压变频调速、射频数据通讯、故障自诊监控、吊具防摇的模糊控制、激光查找起吊物重心、近场感应防碰撞技术、现场总线、载波通讯及 控制、无接触供电及三维条形码技术等将广泛得到应用。使起重机具有更高的柔性,以适合多批次少批量的柔性生产模式,提高单机综合自动化水平。重点开发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高性能电气传动装置,使起重机具有优良的调速和静动特性,可进行操作的自动控制、自动显示与记录,起重机运行的自动保护与自动检测,特殊场合的远距离遥控等,以适应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在桥式起重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所有这些因素都有里地促进了桥式起重机的发展。根据国内外现有桥式起重机产品和技术资料的分析,近年 来桥式起重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重点产品大型化,高速化和专用化 ( 2)系列产品模块化、组合化和标准化 ( 3)通用产品小型化、轻型化和多样化 ( 4)产品性能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 5)产品组合成套化、集成化和柔性化 设计的主要内容、目标和方法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3页 共 60页 (1)主要内容:了解桥式起重机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设计 50/10用 图软件绘制出桥架结构的三维结构图和二维结构图。设计开始时,根据桥式起重机的跨度和起重量查阅起重机设计手册确定桥架结构的基本参数及主端梁的结构尺寸,再根据基本参数查阅起重机设计手册确定主端梁所受的各种内力载荷、稳定性及上拱度等并逐一进行校核。 (2)目标:本文完成了 50/10t 轨双梁桥式起重机主端梁等桥架结构各构件的设计验算。功能实现合理,结构简单适用,工作可靠。 (3)方法:本设计采用规范的设计计算对桥式起重机各机构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学习桥式起重机的相关知识, 了解桥式起重机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掌握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的设计方法,学习并掌握 图软件的使用,掌握一般的绘图方法和计算分析步骤;其次,根据现今国内外生产桥式起重机采用的各种结构类型,结合课本知识和参考文献信息,设计符合使用要求的结构;然后,根据参考文献 8和参考文献 10,分析桥式起重机的受力情况,计算桥式起重机的自重载荷、起升载荷、水平惯性载荷,并对桥式起重机的抗倾覆稳定性进行校核,检验结构的静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本文还对结构进行了 维和二维绘图,便于生产制造。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4页 共 60页 第二 章 桥式起重机偏轨箱型双梁桥架 总体设计 本参数 桥架形式为双梁桥架,轨道放置为偏轨 跨度 L=重量 0/10t 由设计手册查的起重量在 3t 50q=16/18m 由通用起重机吊钩类型为重级故取吊钩起升速度(主 /副) 3/20m/据起重机设计手册表 1的,大车运行速度在( 70 120) m/围内,取 0m/车轨距 K=车轨道方钢轨道 根据起重机的载荷状态和利用等级取其工作级别为 起重机在室内工作,工作温度为 40。 梁尺寸 大车轴距 7 1 )(o=梁全长为 主梁高度 h=( 1114 17) L=1821 1500 取 h=1600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查的: 取腹板高度 600 腹板厚度 1=8 腹板厚度 2=6 翼缘板厚度 0=10翼缘板宽度 0+40=800翼缘板宽度 30 主梁总高度 h+2 0=1620 梁宽度 b=(H=648 810 板外侧间距 b=760 0L=425 13H=540 上下翼缘板不相同,分别为 109300800*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5页 共 60页 主梁端部变截面长 d=8L= d=梁尺寸 端梁高度 810 00端梁翼缘板厚度 2=10梁腹板厚度 3=8虑大车轮安装,端梁内宽 60宽 40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得,当 601 缘板处不需要设置任何加劲肋。 、端梁的连接 主、端梁采用焊接连接,端梁为拼接式。上翼缘板与主腹板间的承轨角焊缝采用双面坡口熔透角焊缝,并用深熔焊或清根以保证根部的熔透。主腹板与下翼缘板间的角焊缝采用单面坡口封底焊缝坡口开在腹板外侧。副腹板与上下翼缘板间的角焊缝采用外侧开坡口,内侧角焊缝。 架结构与主、端梁截面示意图 图 2双梁桥架结构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6页 共 60页 图 2主梁截面与端梁截面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7页 共 60页 第三 章 主端梁的设计计算 梁的计算 荷与内力计算 主梁自重载荷包括:主梁、小车轨道、走台、栏杆等重量载荷、主梁上的机电设备及操控室的重量载荷 等。 主梁截面积 0 930+1600 8 2+800 10=39700梁截面积 40 10 2+900 8 2=23200梁自重载荷 F q=g=7850 1 m=m 小车轨道重量 F=81N/m 栏杆等重量 Fl=00 81N/m 主梁的均布载荷 q+l=5031N/m 起升载荷为 =490000 N 小车自重载荷 1000= 力效应系数 起升冲击系数 1=载系数 2=1+13/60 =行冲击系数 4=h = 惯性力计算 大、小车都是 4个车轮,其中主动轮各占一半,按车轮打滑条件去确定大、小车运行的惯性力 一根主梁上的小车惯性力为 4P=16343N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8页 共 60页 大车运行起、制动惯性力(一根主梁上)为 4P=16343N 4145031N/m =m 主梁跨端设备惯性力影响小可以忽略。 斜运行侧向力 一根主梁的重量为 q( =5031( N =126278N 一根端梁单位长度的重量为 7850 m =m 一根端梁的重量为 12023N 一组大车运行机构的重量(两组对称配置)为 03 877N 司机室及设备的重量(按合力记)为 000 9620N ( 1) 满载小车在主梁跨中央 图 3梁总轮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9页 共 60页 左侧端梁总静轮压 压计算 1(21(2=21(323730+107910)+126278+19620(7877+21023N =379310N 由0 的 =向力为 1 =21 379310 2) 满载小车在主梁左端极限位置 左侧端梁总静轮压为 1+21 (2向力为 1 21 8270N 故选取大车车轮直径为 800 道为 扭转载荷计算 偏轨箱型梁由 它载荷 生的扭矩较小且作用方向相反,故不计算。 图 3转载荷计算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10页 共 60页 偏轨箱型梁弯心 考虑翼缘外伸部分)弯心至主腹板中线的距离为 12& (b ) =146 (760-7)高 34小车轨道选用 h” =121H +21 1620+134)44 移动扭矩 28800 3834N m =16343 944N 15428N m 力 ( 1)垂直载荷 计算大车传动侧的主梁。在固定载荷与移动载荷作用下,主梁按简支梁计算,如图5。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11页 共 60页 图 3梁计算模型 固定载荷作用下主梁跨中的弯矩为 4 )(2j2 = 6 2 7 78 2 5 . 55 0 3 1 2 )(=530455N m 跨端剪切力为 4 21 (1 )2 q G j G s P P L N)1( =动载荷作用下主梁的内力 1) 满载小车在跨中,跨中 214n )(4P 轮压合力 n = (N m =1557600N m 跨中 1 4=中内扭矩为 1( 4H)=51645N m 2) 满载小车在跨端极限位置( z=小车左轮距梁端距离为 c1=*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12页 共 60页 跨端剪切力为 (P 11=(=端内扭矩为 4H)(1=(73834+15428) )(m =95189N m 主梁跨中总弯矩为 q+530455+1557600)N m =2088055N m 主梁跨端总剪切力(支承力)为 c=(=356755N ( 2) 水平载荷 1) 水平惯性载荷。在水平载荷 架按刚架计算。因偏轨箱形梁与端梁连接面较宽,应采取两主梁轴线间距 K代替原小车轨距 样比较符合实际,因此 K=K+2 m b=21K=a=21(=*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13页 共 60页 图 3水平刚架计算模型 小车在跨中。刚架的计算系数为 +1223( )b =1+89109 2 02 2 =中水平弯矩(与单梁桥架公式相同) 21112( 1 ) ( 1 )4 2 8 3 F = )()(1 3 4 5 91 3 4 3 4 32N m =70299N m 跨中水平剪切力为 1中轴力为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14页 共 60页 21()1 2 8 P = )(8 3 4 312 4 N =小车在跨端。跨端水平剪切力为 F 1 )2L= N)1(163432 =)偏斜侧向力。在偏斜侧向力作用下,桥架也按水平刚架分析。图 3刚架侧向力作用分析 这时计算系数为 + 123 = =小车在跨中。侧向力为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15页 共 60页 超前力为 101 PP s =2620 N=梁中点的轴力为 1112=3710N 端梁中点的水平剪切力为 (N =梁跨中的水平弯矩为 1 1 2s d d LP a P b N= )(2 N m =m 主梁轴力为 6834N 主梁跨中总的水平弯矩为 H+70299+ m =m 小车在跨端。侧向力为 8270N 超前力为 2=N =10979N 端梁中点的轴力为 1梁中点的水平剪切力为 s2(48270 )(N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16页 共 60页 =梁跨端的水平弯矩为 (48270 m =77245N m 主梁跨端的水平剪切力为 梁跨端总的水平剪切力为 5133N 小车在跨端时,主梁跨中水平弯矩组合值较小,不需要计算 度 需 要计算主梁跨中截面危险点的强度 (1)主腹板上边缘危险点的应力 主腹板边至轨顶距离为 hy= 0=144腹板边的局部压应力为 m=)502(P4y 501442 )(直弯矩产生的应力为 01= 103 105 9 6 3102 0 8 8 0 5 5 )( 平弯矩产生的应力为 02= 15198 性载荷与侧向力对主梁产生的轴向力较小且作用方向相反,应力很小,故不计算。 主梁上翼缘的静矩为 0B1()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17页 共 60页 =10 930(7240980腹板上边的切应力为 =02py = )( 81 2 1 2 3 3 02 105 1 6 4 568105 9 6 2 4 0 9 8 8 9 6 0310 点的折算应力为 0= 01+ 02= 1= 2 2 20 0 0 3m = 222 据工作级别 力集中等级 235, 查的 119 b=370焊缝拉伸疲劳许用应力为 1-(1370) 然,相同工况下的应力循环特性是一致的。 根据 235,横隔板采用双面连续贴角焊缝连接,板底与受拉翼缘间隙为 50力集中等级为 的 71伸疲劳许用应力 1-(1370) 设置一条纵向加劲肋,不在验算。 翼缘板最大外伸部分0b =150/10=15 (稳定 ) 主腹板 1602400 2 0 081 6 0 0 h 副腹板 2403200 、副腹板相同,其布置示于图 10。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22页 共 60页 图 3主梁加劲肋设置及稳定性计算 隔板间距 a=1600向加劲肋位置 h1=160020) 验算跨中主腹板上区格 格两边正应力为 1= 01+ 02=(07 2 = 01 02 = =12 =07= (属于不均匀压缩板) 区格 E=2232 0 810 )()( b=20区格分别受 1、 1 E 嵌固系数 = =32016001,屈曲系数 则 1*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23页 共 60页 =s=176修正,则 1 s(11 5.3 s ) =235 (35)腹板边局部压应力 m=力分布长 c=20=2 (134+10)+5038 =3,按 a=33 =3203 3383 格 的屈曲系数为 1 2 )()( =s 需修正,则 35(35)200格平均切应力 =00 2p = 8121233021051645)68(3 =600/320=51,板的屈曲系数为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24页 共 60页 2 E=修正 =p 733 c =1329s 需修正,则 )(35格上边缘的复合应力为 2 2 211 3 = 222 =2,区格的临界复合应力为 2 2 2112 2 211313( ) ( ) ( ) ( )44r c r m c r c r =222 ) 2 0 91 0 91 0 )()(160 160/ 2 211 3 1 = 1 E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26页 共 60页 1s 需要修正,则 135(35)08 =51,4 = E=3 s 需要修正 , 则 35(35)221 221 合应力为 221 3 = 22 =52,区格 211)(43413)(=22 ))(21 3 =x(合格 ) 主、副腹板采用相同的纵向加劲肋 63 63 5, A=31700 纵向加劲肋对主腹板厚度中线的惯性矩为 231700+1742976 (= 43 0 )( =1679360只计算靠弯板的腹板边的折算应力,该处正应力为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33页 共 60页 =42( 14) = 83 应力 =422= 03976362542 =算应力 2222 2 3 0 焊缝拉伸疲劳许用应力为 111 1 (1 )0 b r=)(*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35页 共 60页 = = 按 133拉伸式 111 1 (1 )0 b r=2 6 8 3 3 )( r=2=1662m a x m a x( ) ( ) rl r = 22166 ()( =见,在相同的循环工况下,应力循环特性是一致的。根据 235 及带孔板的应力集中等级 的 122 翼缘板拉伸疲劳许用应力为 111 1 (1 )0 b r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37页 共 60页 =)( 窄式连接, 70 2 1102+3302+5502+7702) 1016400板角点螺栓的最大内力为 12210164002 770101185153 N=44892N 角点螺栓顺梁轴的内力和为 4892)N=剪螺栓的许用承载了为 2214 175N=f (足够 ) 主、端梁的连接焊缝足够承受连接的水平弯矩的剪切力,故不再计算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44页 共 60页 第四 章 校核计算 架的垂直刚度 架的垂直静刚度 满载小车位于主梁跨中产生的静挠度为 Y= 23 ( 3 ) 4 8 2xP =10523105 9 6 2 7 0 02 5 5 0 03(2 7 0 5 0 02 2 8 8 0 0 2(合格 ) 架的水平刚度 架的水平惯性位移 X= 341 1 1 1534( 1 ) ( 1 )4 8 4 3 8 4 5 F r E I r = 31 1 1534 ( 1 ) ( 1 ) 4 8 4 8 5P L F r P r =)1 3 4 1(1 6 3 4 38 2 5 5 0 3 4 1( 5 5 0 01 6 3 4 3 95 3 2(合格 ) 架拱度 为抵消载荷产生的挠度,对起重机的桁架需要设置上拱度 . 桥架跨度中央的标准拱度值为 000L=100025500虑制造因素,实取 度中央两边按二次抛物曲线 20 24(1 ) 设置拱度,如图 16所示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47页 共 60页 图 4桥架的栱度 距跨中为 )(226441 跨中为 )1641(22 跨中为 8此,桥架结构设计全部合格。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48页 共 60页 第五章 桥架结构三维模型的建立 梁 三维模型及二维工程图的建立 梁三维图的绘制 根据前边计算的端梁的数据,利用 制端梁的三维图,绘制步骤如下: ( 1)画端梁的上盖板,打开 择前视基准面进入草绘模式,画一个长6700、宽 440 的矩形,再选择特征选卡,选择拉伸凸台,拉伸长度为 8击完成,这样,端梁的上盖板就绘制完成了,如图 5 图 5梁上盖板 图 5端梁大筋板 ( 2) 同样的方法绘制端梁下盖板和腹板; ( 3) 绘制大筋板,打开 择前视基准面进入草绘模式,绘制长 900宽 360 的矩形,选择倒圆角命令,输入圆半径为 100,选择短边的两个相邻角,最后选择特征选卡,选择拉伸凸台,输入拉伸厚度为 8击完成,大筋板就绘制好了,如图 5 ( 4) 绘制端梁与主梁的连接板,进入草绘模式后,在前视基准面上绘制出如图 5选择特征选卡,再选择拉伸凸台选项,拉伸厚度为 16击完成,即完成连接板的绘制,如图 5 ( 5)继续绘制出如下零件,如图 5 555续绘制几种所需零件后,进行端梁的装配,装配过程如下: 1)打开 建文件,选择 装配体,选择插入零部件,插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49页 共 60页 入端梁的下盖板,再选择端梁的腹板,选择面进行配合装配,装配图如下 图 5接板草图 图 5梁连接板 图 5撑板 图 5部连接板 图 5兰板 图 5 图 5梁装配体 a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50页 共 60页 2)继续逐一插入腹板,大筋板等零件,逐一进行配合,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 5梁装配体 b 图 5梁装配体 c 3)选择两个段面,做一个垂直于上下盖板,并平行于大筋板的基准面 1,将又端面的零件镜像到左面端部 ,结果如图 54)选取腹板进行最后的装配,装配好的最终端梁示意图如图 5图 5梁装配体 d 图 5梁装配体 e 梁二维工程图的绘制 端梁二维工程图的绘制步骤如下: ( 1) 打开 击新建,选择 “ 从零件 /装配体绘制工程图 ” ,选择标准击 “ 模型视图 ” ,点击浏览,选择刚才装配好的端梁装配体,在左侧边栏里勾选 “ 预览 ” 和 “ 自动开始投影视图 ” ,选择前视视图,将前视视图放置于绘图区合适的位置后,移动鼠标,软件将自动开始投影视图,直至将三视图都投影好后,在左侧栏选择好合适的绘图比例后,在空白处双击,即画好了端梁装配体的二维三视图,如下图所示: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51页 共 60页 图 5端梁装配体二维工程图 a 图 5b ( 2) 点击右侧 “ 注释 ” ,进行二维工程图的标注和注释。示意图如下 图 5端梁装配体二维工程图 c ( 3) 在 “ 注释 ” 选卡里选择 “ 表格 /总表 ” 在右下角处添加合适的表格,并进行填写零件名称和备注 ,如图 5( 4) 在注释选卡里选择注释,在右下方空白处写出端梁装配体的技术要求, 在注释选卡里选择注释,在右下方空白处写出端梁装配体的技术要求,端梁装配体的二维工程图就绘制完成了 ,如图 5、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52页 共 60页 图 5端梁材料列表 图 5梁的绘制 梁三维图的绘制 根据前边计算的主梁数据,用 制主梁的三维实体模型。主梁由上盖板、下盖板、腹板,大筋板,小筋板,连接板,加劲肋等组成。绘图步骤如下所示: ( 1) 绘制主梁的上盖板,打开 择前视基准面进入草绘模式,绘制一个长 25500宽 930的矩形,选择 “ 特征 ” 选卡,选择 “ 拉伸凸台 ” ,拉伸厚度为 8击完成,即完成主梁上盖板三维模型的绘制。 如图 5( 2) 主梁下盖板的绘制同主梁上盖板的绘制步骤相同 主梁大筋板的绘制,打开择前视基准面进入草绘模式,绘制一个长 1600宽 746的矩形,选择“倒圆角”命令,输入倒圆角半径为 100,选择短边两个相邻的角进行倒圆角后,选择“特征”选卡,选择“拉伸凸台”,设置拉伸厚度为 10,点击完成,即完成大筋板的绘制,如图 5 5示。 图 5梁上盖板 图 5筋板草图 图 5筋板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53页 共 60页 ( 3) 绘制纵向拉筋 ,打开 择前视基准面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 图5然后选择 “ 特征 ” 选卡,选择 “ 拉伸凸台 ” ,设置拉伸深度为 1592完成纵向拉筋的绘制,纵向拉筋的三维模型图如图 5 5向拉筋草图 图 5向拉筋三维模型 ( 4) 绘制主梁变截面处的支撑板。打开 择前视基准面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如 图 5然后选择特征选卡,选择 “ 拉伸凸台 ” ,设置拉伸厚度为 10,点击完成,即完成纵向拉筋的绘制,如图 5 图 5支撑板草图 图 5支撑板三维模型图 ( 5) 继续绘制出其他零件后,进行主梁的装配,装配过程如下: 1) 打开 建装配体,点击 “ 插入零件 ” ,选择主梁下盖板,再点击插入零件,选择主梁的腹板,选择两个零件合适的面配合装配 2) 继续插入其他的主梁零件,选择合适的角度和面进行配合、镜像等操作装配后,主梁的装配结果如下图所示: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54页 共 60页 图 5主梁装配体三维模型 梁二维工程图的绘制 主梁二维工程图的绘制步骤如下: ( 1) 用 开主梁装配体,点击 “ 菜单 /文件 /从装配体制作工程图 ” ,选择 选 “ 预览 ” 和 “ 自动生成投影视图 ” ,点击前视视图,在绘图区合适的位置放置前视视图,选择合适的视图比例,在绘图区移动鼠标,放置其他的视图。如图 5图 5主梁工程图 5主梁工程图 ( 2) 点击模型视图,插入四个特殊零部件的投影视图,放好位置,调好大小后,点击注释,标注各个视图上主梁零件的尺寸大小和各种配合,点击注释选卡里的表格 /总表,在右下角标题栏上方插入一个 5 列 14行的表格,调好表格的宽度和大小后,在表格处点击右键 /属性,调节表格的线宽大小,最后在表格里填写组成端梁的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55页 共 60页 零件列表,以及数量等。 如图 5梁桥架结构的装配及其二维工程图 梁桥架结构的装配 双梁桥架结构由两根主梁和两根端梁由法兰板通过螺栓进行连接。装配。 装配步骤如下: ( 1) 打开 击新建 /装配体,点击插入零部件,文件类型选择 全部类型后,选择装配好的端梁,然后继续插入一根主梁,通过法兰板的配合,将主梁和端梁装配好 ( 2) 选择 端梁两个对称的端面建一个端梁中部的基准面 2,点击镜像实体,选择镜像面为基准面 2,选择镜像的实体为主梁,点击完成,即可完成两根主梁的装配,点击插入零件,插入另一个端梁,进行装配,装配好后,继续插入零部件,选择标准间螺栓,将螺栓装入螺栓孔中,装配好的实体模型如下所示: 图 5架结构装配体 图 5桥架结构装配体 梁桥架结构的二维工程图绘制 双梁桥架 结构二维工程图的绘制过程跟主梁和端梁二维工程图的绘制过程一样,不再重复,绘制的结果如下所示: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56页 共 60页 至此,双梁桥式起重机的所有二维、三维图均已完成。 *学院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57页 共 60页 第六 章 总结 经过一个学期的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毕业设计,使我学到了许多非常重要的知识和技术,也让我提前体会到了同在学校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这次毕业设计课题的内容近乎涉及到了我们大学四年所学的大部分专业课程,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也使我从新温习了一遍专业知识。 首先,在前期的设计计算过程中,温习了以前所学的许多知识,譬如机械设计、机械原理以及材料力学等,并对其加深了巩固。在设计和计算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疑难问题和自己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及方法,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讲解,自己搜集资料并进行总结,完成了开题报告和前期计算过程。 其次,在该设计中主要是对桥架结构作图,全部通过应用 件绘图。通过这次设计画图过程,我不仅学会了 使用,而且在过程中我接触到了企业中所用的天河 件等软件。通过这次作图使我更加熟练的掌握了 时也从中学到了许多绘图方法和技巧,使我能够在比较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要画的图纸。在写设计说明书的过程中,我掌握了 公式编辑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