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马共计 8 课时天马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天马的神形兼备和体态轻盈。3能从课文中找出点明中心的句子,并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中心的。教学重难点:1熟读课文,体会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中心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2 朗读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的象征意义。3初步感知课文大意,理清课文层次。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积累成语。教学难点:了解马的精神,了解奔马的中国特色和风格,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师活动:一、 导入示标(一)出示“骏马奔腾图” 。 1 (播放课件) 2板书:天马(齐读课题)(二)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2 朗读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的象征意义。3初步感知课文大意,理清课文层次。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找出生字,读通课文)第一场比赛(比谁的字音读得准)首先看自学指导: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动笔画出来,进行自学,写摘录笔记。2自己练读,做到正确、流学生活动:一、课前交流1让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介绍有关马的成语或成语故事。二、明确目标生自读目标,同桌互相说说这节课的任务。三、读通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动笔画出来,进行自学,写摘录笔记。2自己练读,做到正确、流利。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纠错。 利。5 分钟后我们进行比赛。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理解词语,体会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第二场比赛(找好词和不明白的词语)自学指导:1默读课文,动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和不理解的词语。2利用工具书或结合课文理解,看谁找到的词语好,理解的词语多,5 分钟后我们比赛。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先学)第三场比赛(比谁的课文读的流利)课件出示自学指导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快速默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2指导朗读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各段主要内容。针对学生理解中的误区,教师讲解指导。四、理解积累词语1学生进行比赛,找词语,并说说意思。2积累好词,写摘录笔记。五、 熟读课文1自己正确流利的读课文。2同桌互相读课文。3学生进行比赛,读自己喜欢的段落。4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文物,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整体感知)(天马的神形兼备及艺术价值。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天马设计的巧夺天工。2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历史文物。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天马的神态写具体的。当堂检测内容:1听写本课带生字的词语2正确流利读课文板书设计:马 天马 青铜雕刻 神力量、自由奔放、腾空飞速形马踏飞燕(龙雀)学习难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师活动: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 2说说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二)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天马设计的巧夺天工。2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历史文物。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二、第一次先学后教(略读课文)(一)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课文主要围绕“天马”展开叙述,你们认为课文围绕这一点讲了那几方面的内容呢?(二)引导学生反馈(旅游标记;介绍来历;介绍外形;名称由来;点明意义。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精读课文)(一)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活动:一、 复习听写生字、词。二、明确目标生自读学习目标,同桌互相说一说学习任务。三、自主学习1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第一场比赛读(比谁读的通顺,要读准字音)3学生进行比赛,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四、拓展延伸1、介绍自己喜欢的与马1天马有哪些艺术价值?2作为旅游标志有哪些象征意义?(二)展示交流结果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拓展延伸)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介绍自己喜欢的与马有关的艺术品、名画、音乐。 要求:按一定的顺序介绍清楚,并能说清喜爱的原因。2引导学生评价五、第四次“先学后教” ( 总结全文)(一)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天马的艺术价值。(二)指导朗读有关的艺术品、名画、音乐。(同桌介绍) 要求:按一定的顺序介绍清楚,并能说清喜爱的原因。2.个人展示五、 总结全文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 (第 6 自然段)2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当堂检测内容: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2仿写板书设计:天马 神力量、自由奔放、腾空飞速 形马踏飞燕(龙雀) 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兼备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古诗房兵曹胡马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教学重点: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教学难点: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教师活动:一、板题示标1.引言: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诗,今天我们学习与马有关的两首古诗中第一首古诗。学生活动:一、学生明确目标生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2.板书课题房兵曹胡马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三、比读书:1先学:自学指导: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有不理解的词语,可圈、画、查、注,结合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2后教:开火车分句朗读诗歌 。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指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由学生解答。 (兵教兵) 对全班同学都不会或理解有误的词语,教师做解答。检测重点词语。四、比理解诗歌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二、了解背景,读准字音1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2读准字音自由读(3 分钟)指名读古诗,同时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在这首诗里,有些词语朋友想和你交朋友,赶快读一读吧!练读第一首古诗房兵曹胡马 。三、理解古诗1.每组选一名代表回答,教师引导其他同学注意听,做好补充的准备。2学生学习和交流,理解诗词的意思: 大宛名:著名的大宛马。锋棱:锋利的棱角。形容马的神骏健悍之状。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补充讲解,领会诗所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体会情感,背诵古诗)五、体会情感提问:1。后四句写出马的什么?(品格)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教师总结: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 ,包括着无尽的期望和志向,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奔驰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身志向的写照。峻:尖锐。这是良马的特征之一。堪:可以,能够。托死生:把自身的生死委托给马。指这种马值得信赖,能保证人的生命平安。骁腾:健步飞驰。 四、背诵古诗1.生自己背诵古诗2.比赛背诵古诗当堂检测内容:1自由朗读这首诗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背诵古诗房兵曹胡马 板书设计:实写 来历房兵曹胡马 外形 咏物虚写 品格 期望为国立功气概 抒情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古诗马诗2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象同于不同之处。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马诗2.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两首诗表达上的不同。教学难点: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教师活动:一、 复习导入1背诵古诗房兵曹胡马 ,今天我们学习与马有关的第二首古诗。2.板书课题马诗二、出示目标:(课件出示)学生活动:一、 背诵导入1背诵古诗房兵曹胡马二、学生理解目标1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象同于不同之处。2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三、比读书:(第一次“先学后教”)1先学:自学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每句诗的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两首诗表达的不同 。2后教:全班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诗、说诗意。 (兵教兵)对全班同学理解有误的部分,教师做解答 。四、比背诵(第二次“先学后教” )先学1生自读目标2同桌交流目标任务三、了解背景,读准字音1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2读准字音自由读(3 分钟)指名读古诗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四、小组合作学习,了解重点词语意思,说说诗句的大意(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 1学生学习和交流,理解诗词的意思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理解词义、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燕山:这里指燕然山。我国西北是产马地区, “大漠” 、 “燕山”本是马的故乡。何当:什么时候才干够。自学指导:看谁最短时间背会这首诗。2后教指名背诵,学生评价。划出节奏,诵出感情 。再次品读,升华情感。络脑:指马辔头。 (辔(pi):驾驭牲口的缰绳。 )快走:迅速地跑火痛快地跑。清秋:天气凉爽的秋天。四、背诵古诗1.生自己背诵古诗2.同桌比赛背诵古诗3.抽生比赛背诵古诗当堂检测内容:1自由朗读这首诗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背诵古诗马诗板书设计: 实写 沙如雪 咏物月似钩 马诗 虚写 何当 抒情 报效祖国快走巩乃斯的马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 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3熟读课文,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教学难点: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教师活动:一、谈话导入新课 你见过群马飞奔的壮丽场面吗?走入巩乃斯的马 ,你一定会被深深的震撼,为马的魅力所折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当代散文家周涛写作的巩乃斯的马 。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 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3熟读课文,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学生活动:一学生理解目标1生自读目标2同桌交流目标任务二、 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一场比赛(比谁读的字音准,句子顺)先学:(出示自学指导,学生默读)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课件出示学习提示(1)自由读古文 3 遍,要求读正确,并解决文中的生字。(2 )小组为单位,交流理解词语,准备质疑。 (兵教兵) (3 )初步感知课文大意。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教师课件出示学习提示(1) 解释词义,质疑不理解的词语。(2)小组内说说课文每段的大意。(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引导学生交流3.教师指导朗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文 3 遍,要求读正确,并解决文中的生字。2小组为单位,交流理解词语,准备质疑。 (兵教兵) 3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三、交流释疑1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纠错。2小组交流汇报:你们组学会了哪些生字,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四、精读课文1解释词义,质疑不理解的词语。 (兵教兵)2小组内说说课文每段的大意。 (兵教兵)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当堂训练。达标测评(5 分钟)1我能区分字形,并组词语。涌( ) 缠( )坡( ) 毫( )桶( ) 厘( )破( ) 豪( )2我会写句子。壮阔:_ 老练:_板书设计:暴雨迅猛激烈孤鹰击落 烟尘滚滚巩乃斯的马 马群奔跑场面 终身受用不尽发愣 发痴 发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2.学会欣赏课文中的比喻句。3.感受夏日草原上马群在暴雨中奔跑的壮阔场面以及作者对马的赞美。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2.学会欣赏课文中的比喻句。教学难点:3.感受夏日草原上马群在暴雨中奔跑的壮阔场面以及作者对马的赞美。教师活动:一、 复习导入(一)听写生字(二)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2.学会欣赏课文中的比喻句。3.感受夏日草原上马群在暴雨中奔跑的壮阔场面以及二、 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一场比赛(比理解课文)(一)教师提问:1当我们看到这壮阔的景象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2作者真的是发愣、发痴、发呆吗?(不是,被震撼住了,被吸引住了) (二)教师小结:作者描写了一幅群马奔腾的壮阔场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艰难险阻,都要毫不畏惧,学生活动:一、 听写词语猛烈 淋漓尽致 疯狂 临危不惧二、小组合作探究1当我们看到这壮阔的景象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同桌交流)2作者真的是发愣、发痴、发呆吗?(不是,被震撼住了,被吸引住了) 3我见到了,我见过了,引读,学生读后面部分:这长卷。作者见到了什么?(古战场、交响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命不息,追求不止。三、 第二次 “先学后教”课后问题、课外延伸 (一)引导学生回答课后问题 1从对暴风雨中马群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课文第二段用了不少比喻句,找出来读一读,体会课文描写的马群奔跑的壮阔场面。(二)课件出示拓展要求三、课外延伸 1背诵第二段。 2根据中心表达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遇到困难时,自己的所作所为,形成对比或引起共鸣。 当堂检测内容:1背诵课文第二段。 2精读课文我能行:(1)我能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再次快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重点词语来表达的。(2)我能自读感悟第一部分,画出描写暴雨的句子,细细体会暴雨的特点。板书设计: 暴雨来临巩乃斯的马 马群奔跑壮阔场面 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作者感受马的生命活力语文天地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摘录学习笔记,积累描写“马”的相关成语和段落。2积累与马相关的知识,围绕“马”进行口语训练。 教学重点:1摘录学习笔记,积累描写“马”的相关成语和段落。2积累与马相关的知识,围绕“马”进行口语训练。 课前准备:课件教师活动:一、读一读“摘录笔记”二、完成课本练习:填马的成语。 (课件出示)三、读一读马背上的小学学生活动:一、积累词语1.生自读摘录笔记2.和同桌交流自己搜集到的马字成语,说说对词语的理解:三、阅读马背上的小学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2.小组交流围绕“马背上的小学”写了哪些内容?3.全班讨论。4.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5.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条理的完成习作。2.以“马”为题进行阅读、积累和习作。粹的美。 教学重点:1.有条理的完成习作。2.以“马”为题进行阅读、积累和习作。粹的美。教学难点: 1.有条理的完成习作。2.以“马”为题进行阅读、积累和习作。粹的美。教师活动:一、畅所欲言。1.课前搜集民间传说,生动、流利地讲述有关马的成语故事或寓言故事。2.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学生活动:一、交流协作 1.小组交流。2.全班围绕“马”这一主题进行成语故事会。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奇观奇观二、初显身手。1. 通过课前预习,你都搜集到那些有关马的作品?谁愿意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课件出示)2. 你对其中的那些作品最感兴趣?为什么?笔下生花马曾经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你选一个题目写一写马。你收集了那么多有关马的作品,又选出了最喜欢的介绍给大家。现在把“它”写下来吧。如果你生活在农村或牧区,可以写写自己所了解的马的生活。如果你知道有关马的故事,也可以写下来。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匹马3.老师做示范,为大家介绍一件与“马”相关的艺术品。4.同学们也选一件自己最喜欢的艺术品介绍一下吧。三、写作指导1. 要写好有关马的作文,你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2. 你打算如何来写这篇作文?3. 小组交流,共同完成协作提纲。4. 全班交流协作提纲。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细心观察家乡的事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2. 要求同学们上网搜寻能够再现大自然奇观的资料,然后介绍给别人,说明其“奇”在哪里。3. 编探险故事,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合作学习能力。4. “金钥匙”提示同学们要不断总结学习方法,正确评价自己,如何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改进的方法。5. 围绕主题,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提高同学们课内外结合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雅鲁藏布大峡谷写出了作者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顶端“扎曲”看到的被人誉为“西藏江南”的神奇景观;浙江潮写出了钱塘江潮“壮观天下无”的雄奇景象;红树林写作者在海南岛隙山看到的海底森林红树林如仙境般迷人的景象;海市写作者从虚幻海市的奇丽景象中获得的人生感悟。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无比自豪与热爱。课时安排:雅鲁藏布大峡谷 2 课时;浙江潮 2 课时;红树林 2 课时;海市 1 课时;语文天地 3 课时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内容:课文中描写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最后一块秘境” ,是世界仅存的一块处女地它是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让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教学目标:1. 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 5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具:PPT 课件第 1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1. 今天我们要开始一个崭新的单元,单元题目是什么?(奇观)那谁来说说奇观是什么意思?(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遍。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那谁对这个大峡谷有了解?我这里有个资料片,大家先看看,了解一下儿我们要学习的这个大峡谷。 (课件)看完这个短短的资料片,你有什么感受?二、新课讲授1. 那就让我们走进这座大峡谷,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6)好,那我要找 6 个同学来读,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其他人要认真听,看谁读得又正确又流利。2.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后这些生字,在你预习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提示给大家吗?(牦、豌的读音;豌左半边豆字的变形;逸不要少写一点)形近字:牦、耗,伦、轮,稞、棵;画词3. 现在请大家小声地把课文再速读一遍,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现在给你们一把金钥匙,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课件:金钥匙的内容)提纲就是课文的要点,就是作者在每一自然段所要表达的最主要的意思,这有些像我们原来学过的概括主要内容,把提纲写出来,就会更加清楚。现在四个人一小组,边读课文边根据课后的提纲说一说我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一共 6 个自然段,提纲中少了一个,看你能不能把另一个写出来。下面要干两件事:写第六自然段的提纲和根据提纲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第六自然段的提纲?补充在那五个提纲的后面。谁再来说说你总结的主要内容?4.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写提纲,以后读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总结主要内容。三、作业回家熟读课文,用这个方法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说一说,完成生字,积累本上写形近字。第 2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雅鲁藏布大峡谷”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在学习之前,谁来回忆一下儿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板书:神奇、世界之最、最后一块秘境)好,那我们就具体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的。二、精读课文1. 我们一起把第一自然段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刚提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时你的感受是什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读一读这段中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2. 默读第二自然段,神奇的大拐弯,画出体现神奇的句子,并在旁边做批注。 (“站在扎曲的山顶”是最佳的观赏位置,这里极高:“白云从身边飘过” “雪峰近在咫尺”观看位置的奇;眼前的“大拐弯”是马蹄形的,自西而来,奔腾而去, “令人惊叹不已,叫人不可思议”不可逆转的气势的奇;关于四兄妹的传说传说的奇;如此鬼斧神工是出自大自然之手自然景观之奇)把画到的句子读出神奇神不神奇?(神奇)3. 作者运用了实景勾画和叙述神话传说的笔法,写出了如此神奇的大拐弯,它不仅神奇还是世界之最,为什么说它是世界之最?有什么证据吗?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看,这些列举出来的数字,给你什么感受?(直接,与那些所谓的“最”作比较,差距一目了然)4. 但就是这样神奇,居世界之最的大拐弯,也有其诗意的一面。看第四自然段,两个人一组读一读,看这样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什么感受。读出优美的句子所以这个垂直的自然博物馆又被人们誉为什么?(西藏江南)5. 不但神奇,而且是世界之最,又被人们誉为“西藏江南”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是世界仅存的一块处女地。地方。为什么说它是“最后一块秘境”呢?(它的激流至今没有一人敢于漂流,它的谷底至今没有一人能全程穿行)好,那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话,谁来读读?(课件)在他/她读的过程中,大家想一想这两句话中的“最”是否可以换成“非常”?为什么?(不可以,因为“最”的含义,即极限,没有可超越的,说明程度极深,换成“非常”不合适, “非常”也是表示程度深,但不是极限,课文通过连用“最” ,反复强调极限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景观的神奇之处)那我们一起把第五自然段再读一遍,体会这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的神奇。6. 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儿这神奇的大拐弯。 (课件)一位美国总统自豪地说,一起!(课件:不看看山河!)7. 那么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我相信雅鲁藏布大峡谷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三、作业回家阅读感受西藏 ,完成练习册,搜集一些你喜欢的奇观,或者你读的历险记,为我们这次的习作做好准备。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世界之最最后一块秘境浙江潮浙江潮教学内容:“际天而来” 、 “吞天沃日” ,这该有多么雄伟、气势磅礴啊,这就是被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潮” 。课文带领学生走近浙江潮,感受那磅礴的气势,通过感受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美观书写本课生字 6 个。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好古文的读法。3. 运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通过古今文字的对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 通过感受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古今文字的对比,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增强语感和对祖国语言的由衷热爱。教学重点、难点: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理清作者的思路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结合课文理解“横贯” 、 “天下奇观” 、 “人声鼎沸” 、 “风号浪吼” 、 “涨”等词语及比喻句。教具:PPT 课件第 1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1. 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今天我们去南方看一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奇观。什么奇观呀?(浙江潮) (板书:浙江潮)2. 在大家预习的时候,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作者是谁呀?(周密)那谁能来介绍一下儿周密呢?(课件)3. 由作者所处的朝代我们不难发现,观浙江潮自古就是盛典,那么下面我们就来领略这自古至今的奇观。二、精读浙江潮1. 我们一起来把“浙江潮”朗读一遍,要读得又正确又流利。2.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后这些生字,在你预习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提示给大家吗?(浙的读音;鼎是 12 画,上面是目;贯是 8 画)形近字:撼、憾,贯、惯;多音字:涨(三声、四声)画词3. 自己再把这篇文言散文小声地速读一遍,看看第一句话在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总领全文,点示题旨) (板书:伟观)文章一上来就先说明浙江汹涌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然后全文就围绕着“伟观”二字去描写的。4. 那我们再看看第二句,这句在说什么?(交代海潮最盛的时间)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5. 在海潮最盛的时间去观潮,便能领略到“伟观” ,下面四人一组,边读边学三四句,看看哪些句子体现了“伟观” 。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1) 描写形与色,运用了形象贴切的比喻手法,远处“方其远出海门”之时,作者形容“仅如银线” , “既而渐进”作者比做“玉城雪岭” 。(2) 描写声势,在比喻之外又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际天而来” “如雷霆 ”“吞天沃日” ;再加上“震撼激射” “势极雄豪”几个精当的用词,把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海潮的壮观景象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这些句子体现了浙江潮的“伟观” ,下面大家自己练读这三四句,读出这磅礴的气势。谁来读读这两句话?也让我感受到了这“伟观” 。6. 于是,作者借用了两句诗,我们一起把最后一句读一遍,看看这句话在全文又起到什么作用。 (引用诗句对上文作形象概括,呼应首句,结构严谨)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 ”就像这样一般。这种首尾呼应的写法,使整篇文章看上去非常的紧凑,我们以后在习作中,也要运用这样的写法。7. 那么谁能来说一说为什么称浙江潮为“天下之伟观也”呢?(描写潮来景象的语句中感受到钱塘潮之雄奇、壮观)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叹再把这篇古文读一遍。8. 虽然这篇文言散文只有短短的五句话,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观的浙江潮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三、作业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完成生字,积累本上写形近字和多音字。板书:浙江潮伟观第 2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南宋文学家周密写的“浙江潮” ,语言简洁、传神。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现代散文“观潮” (板书:观潮)让我们看看两者有哪些不同之处?二、精读观潮1. 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6)好,那我要找 6 个同学来读,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其他人要认真听,看谁读得又正确又流利。2. 我们一起再把第一自然段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 (板书:天下奇观)同浙江潮一样,这篇散文也在一开始就点明了题旨,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这天下奇观的。3. 现在请大家默读第二三自然段,画出描写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江面的景象以及人们心情的句子并在书旁写出你的感受。 (江面平静,人们心情急切)4. 在人们的盼望下,大潮终于来了。两人一组,学习第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潮来时的声音与景象的句子。(1) 写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 。(2) 写景象,从“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 ,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给你什么感受?(直观、形象)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儿。 (课件)通过刚才的回顾,你可以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吗?(由远及近)在我们以后的习作中,也要学习这样的观察方法。钱塘大潮声之巨大、浪之罕见令人惊心动魄,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情把“潮来时”的四五自然段朗读一遍。5. 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也体会到了这惊心动魄的场面。那当潮头过后的景象呢?自己把第六自然段读一遍。是怎样的景象呢?(潮头已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是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没错,这正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6. 今天我们又一次感受了钱塘江大潮这天下奇观,那这篇现代散文同我们上节课学的文言散文浙江潮有什么不同呢?四个人一组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讨论:语言文字、内容结构、朗读感受。边读边体会。7. 无论是浙江潮还是观潮 ,都给了我们一个体会“天下奇观”的机会。同学们可还记得,那神奇美丽的五彩池,雄伟壮丽的瀑布,四季如画的小兴安岭,神奇优美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有这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这就是我们可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我们怎能不感到自豪?怎能不为为祖国有这样的奇观而赞叹呢?三、作业完成练习册,继续搜集奇观和历险记。板书:观潮天下奇观红树林红树林教学内容:来自北国的同学们或许对海底森林红树林很感兴趣,那里是另一番绚丽多姿的景象,海风吹来,绿浪翻滚,真是美妙的人间仙境。课文就带领学生畅游这神话般的大花园,感受祖国的伟大。教学目标:1. 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 3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具:PPT 课件第 1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1. 前几天我们共同领略了神奇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和有“天下奇观”之称的浙江潮,今天我们去祖国的最南边看一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奇观。什么奇观呀?(红树林) (板书:红树林)2. 大家想不想先看一看这片森林?(课件)看完后告诉我你的感受。情况:有孩子可能会问,既然是红树林,为什么不是红色的?有知道原因的吗?请大家看大屏幕,谁来读读?(课件)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去领略这片红树林的奇观。二、新课讲授1. 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好,那我要找 5 个同学来读,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其他人要认真听,看谁读得又正确又流利。2.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后这些生字,在你预习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提示给大家吗?(栅的读音;御的笔画及写法)形近字:栅、珊,倘、淌、躺,御、卸;画词3. 现在请大家把课文快速阅读一遍,看看这篇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 (红树林的整体,对红树林细微的观察,红树林的繁殖,对红树林的感受四个方面)4. 文章从这些方面介绍了红树林,下面请大家选择你觉得重要的部分或者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三、作业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完成生字,积累本上写形近字。第 2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红树林”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红树林)在学习之前,谁来回忆一下儿这篇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红树林的整体,对红树林细微的观察,红树林的繁殖,对红树林的感受四个方面)二、精读课文1. 好,我们已经知道作者是从这四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那我们就边学边试着给课文写出提纲,提纲也是要点。我们先一起把第一自然段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2025年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之口腔助理医师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新手养猪基础知识培训
- 新房基础知识培训
- Ranitidine-d6-生命科学试剂-MCE
- 初级钳工培训课件
- 2025口腔护理操作流程
-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
- 2025年度公司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 2025年招标投标(评标评审专家)试题及参考答案50题(二)
- 2025公务员封闭面试题目及答案
- 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考试题与答案
- 煤矿劳动定额试题及答案
- 云南劳动合同续签协议书
- 物业管理实务知识2025年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安徽农业大学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签订主仆协议书
- 2025年道路交通工程与安全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入股买船合同协议书
- 2025-2030摩托车保险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电子医保协议书
- 零碳绿建三星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