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ZY-250型塑料注射成型机液压系统设计
30页 10000字数+论文说明书+3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SX-ZY-250型塑料注射成型机液压站总图A1.dwg
SX-ZY-250型塑料注射成型机液压系统设计论文.doc
SX-ZY-250型注射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图A0.dwg
任务书.doc
实习报告.doc
液压缸A1.dwg
液压读书笔记.doc
目录
1 绪论…………………………………………………………………………………1
2 主要技术参数………………………………………………………………………2
3 工况分析……………………………………………………………………………4
3.1 和模油缸缸负载…………………………………………………………
3.1.2 空行程油缸推力…………………………………………………
3.2 注射座整体移动油缸负载………………………………………………
3.3 注射液压缸负载…………………………………………………………
3.4 顶出油缸负载……………………………………………………………
3.5 初算驱动油缸所需的功率………………………………………………
4 油缸工作压力和流量的确定………………………………………………………
4.1 油缸工作压力的确定…………………………………………………………
4.2 油缸几何尺寸的确定…………………………………………………………
4.2.1 根据和模油缸最大推力确定和模油缸内径…………………………
4.2.2 根据注射座最大推力确定注射座移动油缸内径……………………
4.2.3 根据注射油缸最大推力确定注射油缸内径…………………………
4.2.4 根据顶出油缸最大推力确定顶出油缸内径…………………………
4.3 根据确定的油缸直径标准值,计算实际使用的油缸工作压力,绘制整个动作循环图
4.4 油缸所需流量的确定…………………………………………………………
4.5 油缸功率图的绘制……………………………………………………………
5 液压系统方案和工作原理图的拟定…………………………………………………
6 液压元件的选择………………………………………………………………………
6.1 油泵的选择……………………………………………………………………
6.1.1 油泵工作压力的确定……………………………………………………
6.1.2 油泵流量的确定…………………………………………………………
6.1.3 油泵电机功率的确定……………………………………………………
6.2 控制阀的选择…………………………………………………………………
6.3 油管内径的确定………………………………………………………………
6.3.1 大泵吸油管内径计算………………………………………………………
6.3.2 小泵吸油管内径计算………………………………………………………
6.3.3 大泵压油管内径计算………………………………………………………
6.3.4 小泵压油管内径计算………………………………………………………
6.3.5 双泵并联,压力油汇合后油管内径的确定………………………………
7 压力系统性能的验算…………………………………………………………………
7.1 系统的压力损失验算……………………………………………………………
7.1.1 局部压力损失计算…………………………………………………………
7.1.2 沿程损失计算………………………………………………………………
7.2 液压系统发热量的计算和油冷却器传热面积的确定……………………………
7.2.1 液压系统发热量的计算……………………………………………………
7.2.2 油箱容量计算和油箱散热面积的确定……………………………………
7.2.3 油冷却器的计算……………………………………………………………
参考文献……………………………………………………………………………………
致谢…………………………………………………………………………………………
1 绪 论
注塑机是中国产量和应用量最大的塑机品种,也是中国塑机出口的主力80年代以后,中国注塑机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年增长率在20%以上,并逐步形成了以浙江宁波、广东东莞、顺德等地为主的加工基地。其中,宁波的注塑机产销量占全国总产销量的五成以上。其中包括全球产销量第一的中国宁波海天集团有限公司和十多家外资企业,涉及到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多达数百家。目前,中国大型骨干注塑机生产企业大多是合资企业,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在技术方面,中国生产的注塑机已从普通机型向大型机、全电动机、电液复合机和专用注塑机方面发展。其中海天开发出了中国最大锁模力的注塑机,用于汽车配件的生产;震雄开发出了全电动用于光盘生产的专用机和用于PET瓶坯注塑的专用机型。虽然从整体上看,中国生产的注塑机还主要是低端产品,但以海天和震雄为代表的注塑机生产企业正努力向中端市场发展。
在应用方面,中国注塑机以通用型为主,一般性的塑料制品如玩具、文具、日用品、家具、装修材料的生产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其次,注塑机主要用于大型家电,如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机、计算机壳体等的生产,这一应用市场占据了中国工程塑料总量的40%以上,国产注塑机在这一市场上占有率较高。
注塑机应用的另外一个重要领域是包装制品的生产,主要用于PET瓶坯、塑料瓶、瓶盖等产品。其中PET瓶坯专用注塑机市场目前主要以进口设备为主。
一些专用注塑机如用于生产精细陶瓷组件的陶瓷注塑机和生产钕铁硼电子组件的磁性注塑机,由于用量不太大,没有得到机械生产企业的重视。但随着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开发相关专用机型具有重要意义。
我设计这台机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注塑机的结构和其工作原理,把我们学习的理论用到实际中去。
2 SX-ZY-250型塑料注射成型机液压系统设计参数
项目 单位 SX-ZY-250
公称注射量 ㎝3 250
螺杆直径 mm 45
螺杆行程 mm 270
最大注射压力 MPa 130
注射容量(理论值) ㎝3 270
螺杆转速 r/min 0~180
注射座行程 mm 365
合模力 KN 1600
启模力 KN 60
顶出力 KN 36
注射总力 KN 160
注射座最大推力 KN 40
快速闭模速度 mm/s 100
慢速闭模速度 mm/s 20
快速启模速度 mm/s 105
慢速启模速度 mm/s 40
快速注射速度 mm/s 25
注射座前移速度 mm/s 48
注射座后退速度 mm/s 60
顶出速度 mm/s 35
3 工况分析
塑料注射成型机液压系统的特点是整个动作循环过程中,系统的负载变化和速度变化均变大,在进行工况分析时必须加以考虑。
3.1 合摸油缸负载
闭摸动作的工况特点是:模具闭合过程中的负载是轻载,速度有慢—快—慢的变化;模具闭合后的负载为重载,速度为零。
3.1.1 根据合模力确定合模油缸推力
由于合模机构形式不同,合模油缸推力的计算方法也就不一样。SX—ZY—250注射机合模机构采用了液压—机械组合形式。
式中 A—冷却器散热的面积,米2
H总—液压系统总的发热量,焦/时;
H散—油箱散热量,焦/时;
K—冷却器的总传热系数,一般例管式冷却器可取K=(120~300)×4186.8焦/米2.时.0C;
△tm—油与冷却水之间的平均温度差,0C
前已述及,系统总的发热量H总值系平均热量计算所得,而实际上系统的发热量的变化的。故在设计冷却器时,为了适应传热负载的波动,总传动系数K宜取较小值[一般例管式冷却器可取K=(120~300)×4186.8焦/米2.时.0C;]
取K为120×4186.8焦/米2.时.0C。
平均温度差△tm按下式计算,即:
△tm=(T1+T2)/2-(t1+t2)/2
式中 T1 T2 —油的入口及出口温度,0C。一般情况下: T1≤600C, T1+T2=5~100C
t1 t2—冷却水的入口及出口温度,0C。一般情况下: t1≤20~300C,
t1-t2=3~50C。
取油的入口温度T1=600C,出口温度T2=500C;冷却水的入口温度t1=250C,
出口温度t2=300C
则: △tm =(60+50)/2-(25+30)/2 =27.5 0C
故: A=(11.37×106-4.08×106)/ (120×4186.8×27.5)=0.53(米2)
考虑到油冷却器长期操作时设备的腐蚀以及油垢、水垢对传热的影响,冷却面积应增大30﹪,即油冷却器需所需的冷却面积为:
A需=1.3A=1.3×0.53=0.7(米2)
SX—ZY—250注射机油冷却器是由内径为9毫米,外径为12毫米,长为698毫米的136根钢管所组成,故冷却器具有的冷却面积为:
A实=n兀dl=136×3.14×0.009×0.698=2.68(米2)
A实﹥A需,故满足要求。
(3)冷却水的计算
冷却水量按下式计算,即:
Q/=[cp(T1-T2)Q]/ [c/p/( t2-t1)Q]
式中: Q/ —冷却水的流量,升/分
Q —油的流量,升/分
c —油的比热,c=(0.4~0.5)×4186.8焦/千克.0C
c/—水的比热,c/=4186.8焦/千克.0C
p— 油的密度,p=900千克/米3
p/— 水的密度,p/=1000千克/米3
取油的比热C=0.5×4186.8焦/千克.0C;油的密度p=900千克/米3;水的比C/=4186.8焦/千克.0C;水的密度p/=1000千克/米3。则:
Q/=[cp(T1-T2)Q]/ [c/p/( t2-t1)Q]
=[(12+47)×0.5×4186.8×900×(60-50)]/ [4186.8×1000×(30-25)]
=26.6升/分
参考资料
1、 杨培元、朱福元主编.《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2、 何存兴、张铁华主编.《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 沈兴全、吴秀玲主编.《液压传动与控制》. 国防工业出版社.
4、 薛祖德主编《液压传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5、 贾铭新主编.《液压传动与控制》.国防工业出版社.
6、 章宏甲、黄谊主编.《液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
7、 万贤杞主编.《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指导书》.湖南工学院(筹)
8、 北京化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合编. 《塑料机械液压传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9、 《液压传动设计手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115~124 489~500 568~585
10、 黎启柏主编. 《液压元件手册》 工业技术出版社 2000. 127~145 256~275
11、 冯少如主编. 《塑料成型机械》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