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书.doc

120t·m塔式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及起升机构设计【7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1040083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4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8-08-08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塔式起重机 大车 运行 机构 设计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摘要

塔式起重机作为建筑施工现场的主要建筑机械,被广泛使用于建筑施工现场。本次毕业设计专题部分是塔身,包括结构设计和参数选择。采用AutoCAD绘制图纸。在设计、计算、绘图的基础上了解、掌握一些设计工艺和制造工艺。首先,从总体设计开始,对QTZ 12 塔式起重机的四大机构,即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行走机构进行了大体设计。QTZ 12 塔式起重机采用电力传动的单卷筒单轴式起重机;QTZ 12 塔式起重机选择滚动轴承式旋转支撑机构,其旋转驱动机构选用机械驱动部分装在非旋转部分上,而最后一级大齿轮则固定在起重机的旋转部分上;QTZ 12 塔式起重机采用自行式,其驱动的主动轮采用对角布置。经过参照塔式起重机设计手册中的资料,进行了QTZ 12 塔式起重机的塔身机构和参数设计。根据自重载荷、起重载荷、风载荷、惯性载荷,借助技术资料,设计了塔身机构,选择了其组成型材的参数。然后对塔身片、基础节、套架的主弦杆、腹杆进行稳定性校核、疲劳强度校核,还对整塔进行了抗倾翻性计算。之后,采用AutoCAD绘制图纸。所绘图纸包括塔身片、基础节、顶升套架、顶升横梁、附着框架等。除此之外我还搜集了一些关于塔式起重机的材料,如“塔式起重机的分类和特点”,“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和保养”等。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 塔身节; 附着框架;起升机构;回转机构


Abstract

  Crane tower as a maj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site. My graduate design special subject part is design of the tower. The design is comprised of design of machinery and selection of parameter. Then adopting the AutoCAD to draw the diagram papers. At the foundation of designing, computing and ploting, understanding and command some design craf and produce craft is necessary. First of all, starting from the total design of four greatest machines of the crane tower. The four greatest machines are telescoping machine, gyring machine , changing-breadth machine, and hoofing machine. QTZ12 Crane tower adopts single electric power cylinder with a single shaft telescoping machine; QTZ12 Crane tower uses circumrotate bolster machine with rolling bearing, its drive machine is fixed on the section that does not gyre, and its big wheel gear in the last one class is fixed on the section that gyres; The changing-breadth machine uses dolly to change the breadth, and the cordage traction machine is used in the dolly; QTZ12Crane tower adopts proper motion hoofing machine, and the drivers that drive machine are fixed on the cross position. By referring to the technique data from Mechanical Design Manual, design machinery and select parameter. According as deadweighth load, lifting load, winding load, inertia load, and in virtue of the technique data, design the structure and select the parameter of the profiled bars which compose the tower body, then make stability calibration and fatigue intensity of main staff and assistant pole. In ad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checking computations of resist-tiping capability. After that, adopting the AutoCAD to draw the diagram papers, which includes the mast section, telescopic cage, anchorage frame, etc. Besides that, I also collect some information with regard to crane tower. For example, “Peculiarity and Sort of the Crane Tower”, “Using and maintain of the Crane Tower” and so on.


Keywords:Crane tower ; Mast section ; Anchorage frame ; Hoisting machine ; Gyring machine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 塔式起重机概述 1

1.1 塔式起重机简介 1

1.2 我国塔式起重机的发展概况 2

1.3 塔式起重机的发展趋势 3

1.4 塔式起重机的基本参数 4

1.5 塔式起重机的分类和特点 6

2 塔式起重机构造及设计 9

2.1 金属结构 9

2.1.1基础行走台车与地盘 9

2.1.2塔身标准节 10

2.1.3上转台、驾驶室与塔帽 10

2.1.4起重臂 10

2.1.5平衡臂 12

2.1.6上支座 12

2.1.7下支座 12

2.1.8回转塔身 12

2.2 工作机构设计 13

2.2.1 起升机构 13

2.2.2 回转机构 18

2.2.3 小车牵引机构 20

2.2.4 液压系统 21

2.2.5 绳轮系统及倍率装置 23

2.2.6变幅机构 23

2.2.7行走机构 25

2.3 附着装置和塔机安全装置 30

2.3.1 附着装置 30

2.3.2 限位开关 30

2.3.3 超载断电装置 31

2.3.4 自动空气开关(带欠压保护) 31

2.3.5 过载保护 31

2.3.6 缓冲止档装置 31

2.3.7 风速报警装置 32

2.3.8 短路保护 32

2.3.9 电源指示装置 32

2.3.10 吊钩高度限位 32

2.3.11 小车的最大幅度与最小幅度限位 32

2.3.12 力矩保护 32

2.3.13 超重保护 33

2.3.14 红色障碍灯 33

2.3.15 电铃 33

3 塔式起重机稳定性计算 34

3.1 塔式起重机稳定性 35

3.1.1 工作状态稳定性 35

3.1.2 非工作状态稳定性 37

3.2 疲劳强度校核 39

3.2.1 支座反力 40

3.2.2 疲劳强度 40

3.2.3 静强度计算 40

4 塔式起重机的使用与维护 42

4.1起重机的操作 42

4.2安全装置的调整 43

4.2.1 起重力矩限制器调整 43

4.2.2 起重量限制器调整 45

4.2.3 起升装置超高、低度限位装置 45

4.2.4 小车变幅前、后限位装置 46

4.2.5 回转限位的调整 46

4.2.6 安全注意事项 46

4.3 塔式起重机的维护与保养 47

4.3.1 概述 47

4.3.2 液压爬升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48

4.3.3 金属结构的维护和保养 48

4.3.4 电气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48

5 塔式起重机技术经济分析 ............................................50

6 塔式起重机的环保知识............................................... 52

6.1机械部分的保养和修理...............................................52

6.2其它主要部件的保养.................................................53

结束语 54

致 谢 55

参考文献 56



1 塔式起重机概述

1.1 塔式起重机简介

    塔式起重机是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主要施工机械之一。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它的幅度利用率高.如图1.1所示,由于其能靠近建筑物,故其幅度利用率可达全幅度的80%,普通履带式,轮胎式的幅度利用率不超过50%,而且随着高度的增加还会急剧减少。因此塔式起重机在高层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的使用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应用塔式起重机对于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了适应建筑物结构件的预制装配化,工厂化,现在的塔式起重机必须具备下列特点:


内容简介:
第 I 页120tm塔式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及起升机构设计摘要塔式起重机作为建筑施工现场的主要建筑机械,被广泛使用于建筑施工现场。本次毕业设计专题部分是塔身,包括结构设计和参数选择。采用 AutoCAD 绘制图纸。在设计、计算、绘图的基础上了解、掌握一些设计工艺和制造工艺。首先,从总体设计开始,对 QTZ 12 塔式起重机的四大机构,即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行走机构进行了大体设计。QTZ 12 塔式起重机采用电力传动的单卷筒单轴式起重机;QTZ 12 塔式起重机选择滚动轴承式旋转支撑机构,其旋转驱动机构选用机械驱动部分装在非旋转部分上,而最后一级大齿轮则固定在起重机的旋转部分上;QTZ 12 塔式起重机采用自行式,其驱动的主动轮采用对角布置。经过参照塔式起重机设计手册中的资料,进行了 QTZ 12 塔式起重机的塔身机构和参数设计。根据自重载荷、起重载荷、风载荷、惯性载荷,借助技术资料,设计了塔身机构,选择了其组成型材的参数。然后对塔身片、基础节、套架的主弦杆、腹杆进行稳定性校核、疲劳强度校核,还对整塔进行了抗倾翻性计算。之后,采用 AutoCAD 绘制图纸。所绘图纸包括塔身片、基础节、顶升套架、顶升横梁、附着框架等。除此之外我还搜集了一些关于塔式起重机的材料,如“塔式起重机的分类和特点” , “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和保养”等。关键词:塔式起重机; 塔身节; 附着框架;起升机构;回转机构第 II 页The Design of the Gantry Travel Machine and the Hoisting Machine of the 120tm Crane TowerAbstractCrane tower as a maj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site. My graduate design special subject part is design of the tower. The design is comprised of design of machinery and selection of parameter. Then adopting the AutoCAD to draw the diagram papers. At the foundation of designing, computing and ploting, understanding and command some design craf and produce craft is necessary. First of all, starting from the total design of four greatest machines of the crane tower. The four greatest machines are telescoping machine, gyring machine , changing-breadth machine, and hoofing machine. QTZ12 Crane tower adopts single electric power cylinder with a single shaft telescoping machine; QTZ12 Crane tower uses circumrotate bolster machine with rolling bearing, its drive machine is fixed on the section that does not gyre, and its big wheel gear in the last one class is fixed on the section that gyres; The changing-breadth machine uses dolly to change the breadth, and the cordage traction machine is used in the dolly; QTZ12Crane tower adopts proper motion hoofing machine, and the drivers that drive machine are fixed on the cross position. By referring to the technique data from Mechanical Design Manual, design machinery and select parameter. According as deadweighth load, lifting load, winding load, inertia load, and in virtue of the technique data, design the structure and select the parameter of the profiled bars which compose the tower body, then make stability calibration and fatigue intensity of main staff and assistant pole. In ad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checking computations of resist-tiping capability. After that, adopting the AutoCAD to draw the diagram papers, which includes the mast section, telescopic cage, anchorage frame, etc. Besides that, I also collect some information with regard to crane tower. For example, “Peculiarity and Sort of the Crane Tower”, “Using and maintain of the Crane Tower” and so on.Keywords:Crane tower ; Mast section ; Anchorage frame ; Hoisting machine ; Gyring machine第 III 页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塔式起重 机概述 .11.1 塔 式起重机简介 .11.2 我国塔式起重机 的发展概况 .21.3 塔 式起重机的发展趋势 .31.4 塔式起重 机的基本参数 .41.5 塔式起重机的分 类和特点 .62 塔式起 重机构造及设计 .92.1 金属结构 .92.1.1 基础行 走台车与地盘.92.1.2 塔 身标准节102.1.3 上转台、驾驶室与塔帽102.1.4 起 重臂102.1.5 平衡臂122.1.6 上支座122.1.7 下支座122.1.8 回转 塔身122.2 工作 机构 设计 132.2.1 起 升机构 .132.2.2 回转 机构 .182.2.3 小 车牵 引机构 .202.2.4 液压 系统 .212.2.5 绳轮 系统 及倍率装置 .232.2.6 变幅 机构232.2.7 行走 机构252.3 附着装置和塔 机安全装置 302.3.1 附着 装置 .302.3.2 限 位开关 .302.3.3 超载断 电装置 .312.3.4 自动 空气开关(带欠压 保护) .312.3.5 过载保护 .312.3.6 缓冲 止档装置 .312.3.7 风速报警装置 .32第 IV 页2.3.8 短路保护 .322.3.9 电源指示装置 .322.3.10 吊钩高度限位 322.3.11 小车 的最大幅度与最小幅度限位 322.3.12 力 矩保护 322.3.13 超重 保护 332.3.14 红色 障碍灯 332.3.15 电 铃 333 塔式起重机稳 定性计算 .343.1 塔式起重机稳定性 353.1.1 工作 状态稳定性 .353.1.2 非工 作状态 稳定性 .373.2 疲劳强度 校核 393.2.1 支座反力 .403.2.2 疲劳 强度 .403.2.3 静强 度计算 .404 塔式起重机 的使用与维护 .424.1 起重机 的操作 .424.2 安全装置的调整.434.2.1 起重力矩限制器调整 .434.2.2 起重量 限制器 调整 .454.2.3 起升装置超高、 低度 限位装置 .454.2.4 小车变幅前、后限位装置 .464.2.5 回转限位 的调整 .464.2.6 安 全注意事项 .464.3 塔式起重机的维 护与 保养 474.3.1 概 述 .474.3.2 液压爬升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484.3.3 金属结 构的维护和保 养 .484.3.4 电气 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485 塔式起重机技术经济分析 506 塔式起重机的环保知识. 526.1机械部分的保养和修理.526.2其它主要部件的保养.53结 束语 54致 谢 .55第 V 页参考 文献 56第 0 页 1 塔 式 起 重 机 概 述1.1 塔式起重机简介塔式起重机是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主要施工机械之一。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它的幅度利用率高.如图 1.1 所示,由于其能靠近建筑物,故其幅度利用率可达全幅度的80%,普通履带式,轮胎式的幅度利用率不超过 50%,而且随着高度的增加还会急剧减少。因此塔式起重机在高层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的使用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应用塔式起重机对于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了适应建筑物结构件的预制装配化,工厂化,现在的塔式起重机必须具备下列特点:(a)塔式起重机;(b)直线臂轮胎起重机;(c)带附臂轮胎起重机图 1.1 幅度利用率比较(1)起升高度和工作幅度较大,起重力矩大;(2)工作速度高,具有安装微动性能及良好的调速性能;(3)要求装拆,运输方便迅速,及适应频繁转移之需。第 1 页 1.2 我国塔式起重机的发展概况塔式起重机简称塔机,亦称塔吊,起源于西欧。据记载,第一项有关建筑用塔机专利颁发于 1900 年。1905 年出现了塔身固定的装有臂架的起重机,1923 年制成了近代塔机的原型样机,同年出现第一台比较完整的近代塔机。1930 年当时德国已开始批量生产塔机,并用于建筑施工。1941 年,有关塔机的德国工业标准 DIN8770 公布。该标准规定以吊载(t)和幅度(m)的乘积(tm)一起以重力矩表示塔机的起重能力。 在我国,塔式起重机的生产与应用已有 50 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测绘仿制到自行设计制造的过程。我国的塔机行业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起步,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引进了苏联以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塔式起重机,并进行仿制。1954 年仿制民主德国设计的建筑师- 型塔式起重机,在抚顺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 TQ2-6 型塔式起重机。随后又仿照苏联样机,研制 15t 与 16t 塔式起重机,这个时期我国生产与使用的塔式起重机的数量较少。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开始进入自行设计与制造塔式起重机的阶段。1961 年,首先在北京试制成功了红旗-型塔式起重机,它也是我国最早自行设计的塔式起重机。随后,我国又自行设计制造了 TQ-6 型塔式起重机,至 1965 年全国已有生产厂 10 余家,生产塔式起重机 360 多台,这些塔式起重机都是下回转动臂式,可整体拖运,能满足六层以下民用建筑施工的需要。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塔式起重机相继出现了不少新产品,主要又QT80A,QTZ100,QTZ120等自升式塔式起重机,QT60,QTK60,QT25HK 等下回转快装塔式起重机和 QT90 上回转动臂下顶升接高塔式起重机等。这些产品在性能方面已经接近国外 70 年代水平。这一时期的最高年产量达 1400 台。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技术交流的增多,为满足建筑施工的需要,也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塔式起重机,也极大促进我国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进步。相对于中西欧国家由于建筑业疲软造成的塔机业的不景气, 我国的塔机业正处于一个迅速的发展时期。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我国塔式起重机行业年产量猛增,而且部分产品出口到国外,至此,无论从生产规模,应用范围和塔式起重机总量的角度来衡量,我国均堪称塔式起重机大国。 第 2 页 1.3 塔式起重机的发展趋势 根据国内外一些技术资料的介绍,塔式起重机的发展趋势为:(1)吊臂长度加长 在 60 年代初,吊臂长度超过 40 米的较少,70 年代吊臂长度亦能做到 70 米。快速拆装下回转塔式起重机的吊臂长度可达到 35 米。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吊臂是可以接长的,标准臂长一般为 3045 米,可以接到 5060 米。重型塔式起重机吊臂则更长。吊臂加长可带来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随着塔式起重机的设计水平提高,能解决一些由臂长加大带来的问题。低合金高强度钢材及铝合金的广泛使用也为件加长吊臂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2)工作速度的提高且能调速 由于调速技术的进步,滑轮组倍率的可变,双速,三速电机及直流电机调速的应用,使塔式起重机工作在逐渐提高。50 年代生产的工作速度较低,起升速度一般 2030 米/分,回转速度 0.61 转/分,变幅速度 3040 米/ 分,大车行走速度 1040 米/分。近年来塔式起重机工作速度已有提高。起升机构普遍具有34 种工作速度,重物起升速度超过 100 米/分者也很多。构件安装就位速度可在 010米/ 分范围进行选择。回转速度一般可在 01 转/分之间进行调节。小车牵引和塔式起重机行走大多也有 23 种工作速度。小车牵引速度最快可达 60 米/ 分。(3)改善操作条件 随着塔式起重机向大型,大高度方向发展,操作人员的能见度愈来愈差。因此需要在吊臂端部或小车上安装电视摄像机,在操作室利用电视进行操作。有的还采用了双频道的无线电遥控系统,不仅可由地面的操作人员控制吊装,还可以根据事先编排的程序自动进行吊装。(4)更多地采用组装式结构 从塔机的技术发展方面来看,虽然新的产品层出不穷,新产品在生产效能、操作简便、保养容易和运行可靠方面均有提高,但是塔机的技术并无根本性的改变。塔机的研究正向着组合式发展。所谓的组合式,就是以塔身结构为核心,按结构和功能特点,将塔身分解成若干部分,并依据系列化和通用化要求,遵循模数制原理再将各部分划分成若干模块。根据参数要求,选用适当模块分别组成具有不同技术性能特征的塔机,以满足施工的具体需求。推行组合式的塔机有助于加快塔机产品开发进度,节省产品开发费用,并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第 3 页 1.4 塔式起重机的基本参数 塔式起重机基本参数是指直接影响塔式起重机工作性能,结构设计,制造成本的各种参数,它们是:起重力矩,起重量,工作幅度,起升高度,轨距和各种工作机构的工作速度等。起重力矩是确定和衡量塔式起重机起重能力的主要参数。和轮胎式起重机不同,塔式起重机经常在大幅度的情况下工作,所以用最大起重量衡量起重能力是没有意义的。必须以起重量和幅度的乘积(起重力矩)表示其能力。对铭牌上的起重力矩的计算方法目前很不致,有的以最大工作幅度与相应的最大起重量的乘积值计,也有以最大起重量与相应的工作幅度的乘积值计。我国从实际使用出发,以基本臂的最大工作幅度与相应的最大起重量的乘积值计。为了使塔式起重机产品做到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进一步合理扩大新品种,我国已制订出塔式起重机基本参数系列(JWJB01 78),见表 1.1 :表 1.1 JWJB0178起重力矩吨 米起重量吨最大起重量吨工作幅度米起升高度米轨距米16 1.0 2.0 16 18 2.825 1.25 2.5 20 23 3.260 3.0 6.0 20 27 4.580 3.2 8.0 25 45 5.0120 4.0 10.0 30 50 以下自行,附着到 1206.5160 5.3 12.0 30 6.5250 7.0 16.0 3550 以下自行,附着到 160 7.5400 11.4 25.0 35 50 以下自行 8.5系列中规定的起重量是指基本臂最大幅度时能吊起的重量(包括吊具重也称总起重量)。在小幅度时,起重量可以提高,所以系列中还规定最大起重量,它指塔式起重机能吊起的最大额定起重量。系列对工作速度还没有正式规定,但提出了推荐值,见表 1.2 :表 1.2 工作速度等参数推荐值起重力矩起 升 速 度米 /分最 大 重 物慢 就 位 速行 走 速 度不 小 于回 转 速 度米 分结 构 自 重 不包 括 压 重 不推 荐 形 式第 4 页 吨 x 米 度 米 分 米 分 大 于 吨16 25 25 0.81.010(动 臂 )13(小 车 )轨 式 、 轮 胎 式 ; 下 回 、 动臂 、 小 车 ; 整 体 拖 运 、 自行 架 设25 25 25 0.81.013(动 臂 )15(小 车 )轨 式 、 轮 胎 式 ; 下 回 、 动臂 、 小 车 ; 整 体 拖60 25 05 20 0.60.8 25(动 臂 )轨 式 、 轮 胎 式 ; 下 回 、 动臂 、 小 车 ; 整 体 拖 运 , 自行 架 设80 2550 04 20 0.60.8 50(动 臂 )轨 式 、 轮 胎 式 ; 下 回 、 上回 、 动 臂 、 小 车 ; 整 体 拖运 和 解 体 拖 运120 2080 03 15 0.6 待定轨 式 、 上 回 、 动 臂 、 小 车 ;解 体 拖 运160 2080 03 15 0.6 待定轨 式 、 上 回 、 动 臂 、 小 车 ;解 体 拖 运250 2080 02 10 0.5 待定轨 式 、 上 回 、 动 臂 、 小 车 ;解 体 拖 运400 待定 02 10 0.5 待定轨 式 、 上 回 、 动 臂 ; 解 体拖 运塔式起重机基本参数系列(JWJB0178)也规定了我国塔式起重机代号的含义,见表 1.3 :表 1.3 JWJB0178 我国塔式起重机代号含义型 代 号 代 号 含 义塔 式 起 重 机Q.T轨 道 式轮 胎 式履 带 式内 爬 式QTGQTLQTUQTP轨 道 式 塔 式 起 重 机轮 胎 式 塔 式 起 重 机履 带 式 塔 式 起 重 机内 爬 式 塔 式 起 重 机第 5 页 削 着 式固 定 式QTFQTD附 着 式 塔 式 起 重 机固 定 式 塔 式 起 重 机例如 额定起重力矩为 800kNm 的上回转自升式塔式起重机的产品型号为:QTZ 801.5 塔式起重机的分类和特点塔式起重机按起重机工作制度级别(以工作速度、起重能力与作业频度为依据)可分为轻级、中级、重级和特重级四种。般建筑用塔式起重机规定为中级。塔 式 起 重 机结 构 形 式 较 多 , 如 从 其 主 体 结 构 与 外 形 特 征 考 虑 , 基 本 上 可 按 架 设 要 求 、 变 幅 形 式 、旋 转 部 位 以 及 塔 架 加 节 形 式 区 分 。(1) 按 使 用 架 设 的 要 求 分 类自 升 式 塔 式 起 重 机 分 为 固 定 式 、 轨 道 行 走 式 、 附 着 式 和 内 爬 式 四 种 。 四 种 塔 式 起 重机 在 用 途 上 各 有 优 缺 点 , 在 选 择 机 型 时 , 应 根 据 工 地 上 实 际 使 用 要 求 来 确 定 。(2) 按 塔 式 起 重 机 的 起 重 变 幅 形 式 分 类 起 重 臂 架 改 变 仰 角 可 进 行 变 幅 的 塔 式 起 重 机这 类 塔 式 起 重 机 与 其 他 类 型 塔 式 起 重 机 相 比 , 在 同 样 臂 趾 高 度 的 情 况 下 , 具 有一 定 的 高 度 优 势 , 尾 部 回 转 半 径 小 , 起 重 臂 架 重 量 较 轻 。 但 是 在 没 有 补 偿 卷 筒 的 条件 下 达 不 到 起 重 与 变 幅 的 平 移 目 的 。 所 以 , 般 在 塔 式 起 重 机 平 台 上 增 设 补 偿 卷筒 来 弥 补 。 另 外 , 此 类 机 械 的 臂 架 变 幅 形 式 , 对 近 塔 身 小 心 的 变 幅 半 径 利 用 有 一定 的 损 失 , 因 为 臂 架 的 仰 角 受 到 限 制 。 起重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这类塔式起重机起重臂架始终处于水平位置,起重小车在臂架的下弦杆上移动。它的优点是水平变幅就位快、效率高,并具有起重幅度上的优势。一般大幅度的塔式起重机多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但是由于臂架受力以弯矩为主,故臂架设计后的本身重量较大。另外,在同样臂趾高度的情况下,起重小车变幅形式比臂架可俯仰或可折臂的塔式起重机的起重高度利用范围小,故适用于自升塔式起重机。 折臂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它是介于上述两种塔式起重机之间的臂架结构形式,是国外近年发展起来的产品。主要是在起重高度与幅度上弥补了上述两种塔式起重机使用范围的局限性,它的平衡第 6 页 臂短,但是这种塔式起重机的变幅机构比较复杂、制造工艺与安装麻烦,因而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使用与发展受到了定限制。(3) 按塔式起重机旋转部位所处的位置分类可分为上旋式和下旋式两种结构形式: 下旋式塔式起重机重机是指回转支承布置在塔身的下部,塔式起重机旋转时塔身与上部起重臂架一起旋转。这类塔式起重机重心较低,塔身弦杆单向受力,大部分结构都布置在转台上,增加了起重的稳定性,维修保养方便。但是这类塔式起重机不宜使用在起重高度较高的自升塔式起重机上,因为塔式起重机旋转时塔身无法附着或内爬。另外,它的回转支承装置较复杂,制造精度要求也高。 上旋式塔式起重机该机回转支承布置在塔式起重机的塔身上部,当塔式起重机旋转时塔身不旋转。由于这类塔式起重机上部起重与变幅的绳轮系统不与下部转台联系,所以适宜于自升塔式起重机,它起重高度高,对回转机构以及结构受载的要求低,制造工艺简便。但是也带来了塔式起重机重心较高稳定性差的弱点,且塔身旋转方向改 变 时 主 弦 杆 交 变 受力 , 塔 身 间 联 接 螺 栓 需 施 加 一 定 , 的 预 紧 力 才 能 保 证 塔 式 起 重 机 正 常 工 作 。 (4) 按 塔 式 起 重 机 塔 身 加 节 形 式 分 类可 区 分 为 上 加 节 , 中 加 节 和 下 加 节 三 种 。 塔 身 上 加 节 形 式 的 让 塔 式 起 重 机这 类 塔 式 起 重 机 在 加 节 塔 身 时 , 起 重 吊 钩 把 标 准 节 塔 身 装 进 起 重 机 顶 部 中 心 位 置 就位 , 然 后 利 用 液 压 顶 升 机 构 逐 步 爬 升 , 以 达 到 自 升 的 目 的 (如 国 产 Z80型 白 升 塔 式 起 重 机 )。采 用 这 种 加 节 安 装 的 方 法 , 塔 身 标 准 节 一 次 安 装 的 高 度 大 , 安 装 效 率 高 , 并 简 化 爬 升 平台 。 但 是 , 由 于 采 用 上 加 节 形 式 , 故 在 安 装 工 况 下 的 平 衡 较 复 杂 , 而 由 于 顶 部 中 心 翻 板安 装 较 麻 烦 , 因 而 容 易 产 生 安 全 问 题 。 塔 身 中 加 节 形 式 的 塔 式 起 重 机这 类 塔 式 起 重 机 自 升 时 , 塔 身 由 爬 升 套 架 (又 称 外 套 架 )的 侧 面 横 向 加 节 , 并 借 助 于液 压 顶 升 机 构 自 升 。 这 类 塔 式 起 重 机 又 分 两 种 , 一 种 是 采 用 外 套 架 内 塔 身 加 节 (如 国 产QTZl20型 自 升 塔 式 起 重 机 ); 另 一 种 是 采 用 内 套 架 外 塔 身 加 节 , 外 塔 身 往 往 足 顶 升 前 在平 台 上 临 时 拼 装 起 来 。 在 一 般 的 自 升 塔 式 起 重 机 中 , 采 取 中 加 节 形 式 居 多 。第 7 页 塔 身 下 加 节 形 式 的 塔 式 起 重 机塔 身 加 节 是 在 近 地 面 进 行 的 (如 国 产 QIc80型 自 升 塔 式 起 重 机 ), 其 外 套 架 连 在 塔 式 起重 机 底 部 机 座 上 , 因 而 地 面 加 节 较 安 全 , 安 装 比 方 便 。 但 是 , 这 类 塔 式 起 重 机 只 能 用 在下 旋 式 , 且 加 节 的 液 压 缸 随 着 塔 身 的 升 高 而 荷 载 加 大 , 故 起 重 高 度 受 到 定 的 限 制 。第 8 页 2 塔 式 起 重 机 构 造 及 设 计塔式起重机构造简述:塔式起重机由金属结构、驱动机构、液压爬升、电气控制以及安全保护装置等组成,现按各部分的不同特点简介如下 :2.1 金属结构金属结构主要包括:行走台车架、支腿、底架平台、塔身、套架、回转承座、转台、驾驶室( 包括电器控制室) 、塔帽、起重臂架、平衡臂架以及绳轮系统支架等组成。2.1.1 基础行走台车与地盘塔式起重基础随起重机构造、使用条件而异:轨道式塔式起重机采用轨道基础:固定式和附着式塔式起重机常采用混凝土基础;内爬式塔式起重机可以以建筑结构为基础。以下仅介绍常见的轨道式塔式起重机的行走台车和地盘(底架)。行走台车与底盘(底架)行走台车架根据台午架上有无动力装置,分主动与从动两种台车架。为了促使台车架一个支点上两个车轮同时着地行走正作,般均设计成均衡结构。行走台车架端部装有夹轨器,其作用是在非工作状况或安装阶段钳住轨道,以保证塔式重机的自身稳定。行走支腿与底架平台塔式起重机的行走支腿与底架平台主要是承受塔身上部的载荷,并能保证塔式起重机在所铺设的轨道上行走自如。底架与支腿之间的结构形式行又三种:(a)水母式 行止支腿能在底架销轴作水平方向灵活转动。它可在曲线轨道上行走,们在平时需用水平支撑相互固定。(b)井架式 支腿与底架联成一体成井字形。制造简便,底架上空间高度大,安放压铁较容易,但安装麻烦。底架平台上的平衡压铁有两种:一种是铸铁制成,比重大、体积小;另一种是钢筋混凝土预制,体积大,但价格便宜。(c)十字架式 底架与支腿联成十字形。架构轻巧,用钢量省,占用高度空间小,是目前较先进的一种结构形式。但是,它唯一缺点是用作行走式时,塔式起重机不能第 9 页 作弯轨运行。2.1.2 塔身标准节 塔身结构是塔式起重机骨架中的主体,支承着塔机上部的重量和载荷的重量,重量通过塔身传至底架和行走台车上或直接传至塔机的基础上。塔身标准节主弦杆亦是用角钢扣方而成,扣方的主弦杆与其它型钢杆件焊而成,主弦杆中心线为:146514652800,每节之间用 16 件 M20/10.9 级特制高强螺栓联接。塔身标准节的连接形式可分为:法兰盘连接、螺栓连接、套柱螺栓和销轴连接以及对开轴瓦式连接等。2.1.3 上转台、驾驶室与塔帽 上部旋转台通过人的双排滚珠轴承支承在回转承座上。在它的上面与塔帽或驾驶室金属结构联结。在转台上一般对称地安装两套回转机构,以保证上部塔帽及起重臂、平衡臂 360 度回转工作。驾驶室与塔帽般都连在一起,有时候在驾驶室顶上还设有电器室,以便于电器控制系统维修保养。驾驶室内安装有各种操纵与电子控制仪器盘。在用作内爬式时,还设有施工现场电视摄像显示装置,以确保驾驶员对现场起重物的视野保持在最佳状态。塔帽起着起重臂、平衡臂和塔身联系的转向平衡作用。塔帽的金属结构顶部形式共有四种:前部直立、后部倾斜;前部倾斜、后部直立:两面倾斜:整个塔帽简化成后顷或直立三角撑。四种塔帽形式各有结构特点,根据塔式起重机的需要来确定,塔帽顶上设有避雷针,测风仪及指示灯。塔帽是由角钢,方管、钢板等组焊成的斜锥体,上端通过拉杆使起重臂与平衡臂保持水平,下端用 16 支 M20100 螺栓与回转塔身连接,为了安装吊臂拉杆和平衡臂拉杆,在塔顶上部设有工作平台和滑轮组。2.1.4 起重臂塔式起重机臂架的形式一般有三种:桁架压杆式臂架、桁架水平压弯式臂架、桁架混合式臂架,如图 2.1 所示。臂架主要承受轴向压力,依靠改变臂架的倾角来实现塔机的工作幅度的改变,压杆式臂架亦称动臂式臂架。桁架水平压弯式臂架如图所示,工作时臂架主要承受轴向力及弯矩作用,依靠起重小车的移动来实现塔式起重机工作第 10 页 幅度的改变。桁架混合式臂架如图所示。是一 种综合了动臂变幅和小车变幅优点的折臂式臂架。这种臂架是由钢丝绳、人字架、A 子架及后臂架组成的平行四边形 后段和由钢丝绳、A 字架及前臂架组成的三角形前段铰接而成的。当变幅钢丝绳收进时,两段相对曲折,前臂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当前后两段折弯成 90 度时, 后段垂直接高塔身,提高了起升高度。 图 2.1臂架结构塔式起重机的臂架长,自重较大,臂架设计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起重机的承载能力。在保证臂架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的条件下,如何减轻臂架的重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塔式起重机常采用桁架压杆式臂架和桁架水平压弯式臂架两类。压杆式臂架的的截而以矩形为主,而水平压弯式臂架常以三角形截面为主。臂架的弦杆和腹杆可采用型钢和无缝钢管制成。起重臂的构造桁架压杆式臂架如图 2.2 所示,桁架压杆式臂架在变幅平面(或称起升平面)的受力情况相当于根两端简支 梁的受力情况。臂架中间部分采用等截面平行弦杆,两端为梯形。 臂架在回转平面相当于根悬臂梁的受力情 图 2.2 桁架压杆式臂架况。通常臂架制成顶部尺寸小、根部尺寸大的形式。为了便于运输,安装和拆卸,臂架中间部分可以制成若干段标准节,用螺栓将它们连接起来。起重臂是组合式可变结构,共分九节。起重臂上、下弦杆都是用两条角钢拼焊而成的方管,整个臂架为三角形截面,节与节之间用销轴连接,拆装方便,为了提高起重性能,减轻吊臂的重量,吊臂采用双吊点变截面空间桁架结构,在起重臂第一节放置小车牵引机构,在小车上设置有吊篮,便于安装与维修,臂架根部第一节与回转塔身用销轴连接。为了保证起重臂水平,在第二节、第六节臂设有两吊点,通过这两点与塔帽连接。起重臂在组装时,必须严格按照每节臂上序号标记组装,不允许错位或随意组装,第 11 页 起重臂最长为 30 米,根据施工要求也可以组装成 28 米臂长和 24 米臂,其中变 28 米臂长时,拉杆吊点位置不变;变 24 米臂长时拉杆吊点位置也不变。两组起重臂拉杆上端通过特制的销轴与塔帽耳板连接,其下端通过特制销轴分别与起重臂上弦杆的吊点销孔连接而将起重臂悬挂为水平形式。30 米臂组装顺序:1+2+3+4+5+6+7+8+928 米臂组装顺序:1+2+3+4+5+6+7+924 米臂组装顺序:1+2+3+4+5+6+92.1.5 平衡臂平衡臂为工字钢及角钢组焊而成的结构,分两节,用耳板销轴连接,平衡臂上设有栏杆及过道,尾部设置工作平台,平衡臂的一端用两根特制的销轴与回转塔身相连,另一端组合刚性拉杆同塔帽相连,尾部装有平衡重和起升机构,起升机构本身有独立的底座,用四根销轴平衡在平衡臂上,平衡重的重量随吊臂长度改变而变化,30 米臂时为 13 吨,28 米臂时为 12 吨,24 米臂时为 11 吨。平衡臂拉杆分两组,通过特制的销轴分别将塔帽和平衡臂尾部的拉杆耳板连接,将平衡臂挂至水平位置。2.1.6 上支座上支座上部用 16 个 M30100 高强度螺栓与回转塔身底部的法兰板连接,下部用36 个 M24 高强度螺栓与回转支承内圈连接,在上支座两侧对称地安装两套回转机构,安装在它下部的小齿轮准确地与回转支承外齿圈啮合。2.1.7 下支座下支座是上部通过回转支承与上支座连接,下部与塔身标准节和套架连接的金属结构,它主要是由钢板拼焊而成的,它的上部平面用 36 个 M24 高强度螺栓与回转装置的外齿圈连接,支承上部结构,下部四个支脚和四角平面分别用 16 套 M30100 高强度螺栓与套架连接,用 16 套 M30/10.8 级高强度螺栓与塔身连接。2.1.8 回转塔身回转塔身是用角钢扣方而成的主弦杆与其它形钢组焊而成的,上端用法兰与塔帽连接,下端通过法兰与上支座连接。第 12 页 2.2 工作机构及其设计机械传动部分包括起升机构、行走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液压顶升机构、电梯卷扬机构以及电缆卷筒等组成。分别简介如下:2.2.1 起升机构一、起升机构的组成和型式起升机构(见图 2.3)是起重机械的主要机构,用以实现重物的升降运动。起升机构通常由原动机、减速器、卷筒、制动器、离合器、钢丝绳滑轮组和吊钩等组成。按照超重机的传动方式不同,起升机构有机械传动、电力机械传动(简称电力传动)和液压机械传动(简称液压传动)等型式。1三速电动机动 2弹性联轴节 3液力推机制动器 4. 圆柱齿轮减速器5十字滑块联轴器 6卷筒 7高度限位器 8.涡流制动器图 2.3 起升机构简图二、起升机构起重零部件的选择计算1.吊钩由于最大起重量 Q1=10000 Kg ,即 FQ1=98000 N , FQ1+Fq= FQ ,FQ1+2.5%FQ= FQ ,第 13 页 所以 Fq=2513 N; FQ=100513 N.2.起升机构滑轮组倍率通常起升机构的倍率与额定起重量有一定的关系,初选时可参考表 2.1表 2.1 滑轮组倍率选 a=6 。3.钢丝绳计算起升机构钢丝绳直径按最大静载荷来确定。钢丝绳中的最大静拉力 Smax (绕入卷筒的钢丝绳分支上的拉力),由下式确定:见参考文献【2】第 6768 页N (2.1)dBQaFmx式中 FQ最大起升载荷,N,其中所含吊具自重载荷 Fq=2.5%FQ ;a滑轮组倍率;B滑轮组总效率, B=0.95 ;d导向滑轮效率, d=0.98 。由于最大起重量 Q1=10000 Kg,即 FQ1=98000 N, FQ1+Fq= FQ, FQ1+2.5%FQ= FQ,所以 Fq=2513 N; FQ=100513 N.N17948.09563max dBS所选钢丝绳的破断拉力 Fp必须满足下式:N (2.2)maxnS式中 n 安全系数,选定工作级别为 M5 级,则 n=5.5 。所以 N9867145.axFp选取钢丝绳型号为:6W ( 19)16170I光 右交 GB 110274额定起重量 Q 3 5 8 12 16 25 40 65 100倍 率 a 2 3 46 6 68 810 10 1216 1720第 14 页 4.卷筒的尺寸及转速的计算 (1)卷筒最小卷绕直径 mmdhDmin1式中 h与机构工作级别和钢丝绳有关的系数,按下表 2.2 选用;d钢丝绳的直径,mm 。表 2.2 系数 h卷筒 滑轮机构工作级别 普通钢丝绳 不旋转钢丝绳 普通钢丝绳 不旋转钢丝绳M1M3 14 16 16 18M4 16 18 18 20M5 18 20 20 22.4M6 20 22.4 22.4 25由于机构工作级别为 M5,所以选取 h=18, d=16 mm 。得 mm2816min1dhD取 卷筒计算直径 D1=500 mm 。(2)单层绕有槽卷筒的长度 LZ(2.3)210Z式中 L1固定钢丝绳端部所需要的长度(mm) ,一般取 L1 3t, (t 为绳槽节距,取t=18 mm);L2卷筒两端空余部分的长度,根据结构和工艺需要而定,取 L2=20mm;L0卷筒上车螺旋槽部分长度, mm。L0 取决于起升高度、滑轮组的倍率、卷筒计算直径及绳槽节距。按下式确定:mm (2.4)tZDHa010式中 H起重机最大起升高度,H=35 m=35000 mm;a滑轮组倍率,a= 6 ;第 15 页 Z0钢丝绳附加安全圈数,一般取 1.53 圈,这里取 Z0=2 。故卷筒总长度为:mm4.53618250632101 LtDHaLZ(3)卷筒壁厚 d 计算采用 Q235 钢板制成的焊接卷筒,取 d=d=16 mm (卷筒壁厚)。对卷筒壁厚进行强度校核卷筒壁上的压应力为:MPa (2.5)cctSmax式中 S max钢丝绳的最大拉力,S max =17994 N;t绳槽节距,t=18 mm;d卷筒壁厚,d =16 mm;sc卷筒材料的许用压应力(MPa) 。对钢 MPa(s s5.1723sc为屈服极限) 。Pa633max 105.21806794 tScMPa MPa5.2c所以卷筒壁厚 d=16 mm 满足强度校核。(4)卷筒转速的计算卷筒转速 n 可按下式计算:r/min (2.6)1Dva式中 a滑轮组的倍率,a= 6;v起升速度, v=50 m/min ;D1卷筒卷绕直径,D 1=300 mm 。第 16 页 所以卷筒转速 r/min1905631Dvan三、起升机构功率计算1计算电动机的静功率 见参考文献【2】第 6970 页kW (2.7)106vFPQj式中 F Q最大起升载荷,F Q=100513 N;机构总效率, ( B=0.95 为滑轮组总效率, d=0.98 为导向chtdB滑轮效率, t=0.98 为卷筒的机械效率, ch=0.95 为传动机构的机械效率) ;v起升速度, v=50 m/min 。所以 kW6.95.089.50163106 FPQj初选电机:根据工作级别、作业特点以及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同时为了满足电动机启动和不过热要求,所选电机的额定功率应满足下式:kW (2.8)JCJPK式中 P JC电动机额定功率, kW;PJ起升静功率,kW;KJC稳态负载平均系数,与接电持续率 JC 有关,这里 JC 取 40%,相应的 KJC取 0.78 。故 kW3.756.98.0JCJP所以 取 PJC =80 kW 。2.电动机过载能力校验起升机构要求电动机在有电压损失(交流电动机为 15%,直流不考虑) 、最大转矩允许差(交流电动机 10%,直流不考虑)时,可起吊 1.25 倍的额定起重量。故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符合下式的要求,以便保证有足够的过载能力。第 17 页 kW (2.9)106vFZHPQmJC式中 P JC基准接电持续率时的电动机额定功率,P JC=80 kW;Zm电动机台数, Zm =2;电动机转矩的允许过载倍数, =1.5;H考虑电压降及转矩允差以及静载实验超载的系数,绕线异步电动机取H=2.1,笼型异步电动机取 H=2.2,直流电动机取 H=1.4 。由于 kW6.78.016535.210680 vFZPQmJC所以电动机额定功率 PJC =80 kW 满足电动机过载能力校验。塔式起重机采用了 YZR200L2-4/8/32 三速带涡流制动电机,通过带制动轮的联轴器带动变速箱再驱动卷筒获得三种绳速,根据吊重再选择不同的滑轮倍率。当选用 2 绳时,速度可达到 10、40、80 米/分三种;为达到启动和制动迅速又平稳,在电动机的另一端带有涡流制动器。该电机本身带有涡流制动器,它与起动调速电阻相配合,使电机的起动,调速性能得到很大改善,较好地满足塔机使用的要求,卷扬机停止时,由 YWZ-315/45 型液压推杆制动。操作时,将两操作手柄置于零位后,按下起动按钮 SB2,线路接触器 K 闭合,再逐档操作手柄,逐档地切除电阻,就可以平稳起吊重物,应注意档位的切换必须顺序进行,重载时每一档至少停留 3-4 秒才能切换到下一档位以减少冲击。应特别注意低速带涡流档每 10 分钟内的使用时间不得超过 1.5 分钟,否则涡流制动器有过热损坏的危险。当需要反方向运行时,必须将操作手柄逐档扳回零位,待电机停止后,再逆向逐档扳动手柄,禁止单方向运转中突然打反转。2.2.2 回转机构 使起重机的旋转部分相对于非旋转部分实现回转运动的装置称为回转机构。回转机构是塔式起重机的主要工作机构之一,它的作用是使已备齐在空中的货物绕起重机第 18 页 的垂直轴线而内作圆弧运动,以达到在水平面内运输货物的目的。用回转机构来完成水平运动的优点是不需要庞大的轨道和支撑机构,运动阻力也较小:缺点是结构构比较复杂,移动范围有限。回转机构与运行机构配合工作可将服务范围扩大。回转机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旋转支撑装置和旋转驱动机构(1)旋转支撑装置的型式与构造 旋转支撑装置的任务是保证起重机旋转部分有确定的旋转运动,从运动学的观点看,它应提供所要求的旋转运动的约束:从受力方面来看,它应能承受起重机各种载荷所引起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倾覆力矩。 旋转支撑的型式有两大类:柱式旋转支撑装置和转盘式旋转支撑装置,前者的主要优点是承受倾覆力矩的能力好,后者的主要优点是所占的空间高度较小。柱式旋转支撑机构柱式旋转支撑机构主要有一个柱,两个水平支撑及一个垂直推力支撑组成,有时用一个向心推力支撑代替一个水平支撑与垂直推力支撑。根据柱式固定或旋转分为定柱式和旋柱式两类。定柱式的下部直径较大,采用水平支撑滚轮的型式,滚轮装在转动部分,可以使滚轮的位置适应倾覆力矩的方向,用于支撑力较大的情况。旋柱式支撑装置也是将滚轮装在旋转部分,使滚轮的位置适应倾覆力矩的方向,由于滚轮是在圆滚道里面滚动,接触点的曲率比较有利,使滚轮能承受较大的支撑力。下支撑的作用是承受旋转部分的重量和水平力,所以一般采用一个有自动调位作用的推力轴承和一个球面径向滚动轴承,为了保证自动调位作用,应使两个轴承的球面中心重合于点。转盘式旋转支撑装置这种旋转支撑装置的特点是没有很长的柱子机构,起重机的旋转部分装在一个大转盘上,转盘通过滚动体(滚轮、滚子、滚珠)支撑与固定部分上。转盘旋转支撑装置有:轮式、滚子及滚动轴承式。轮式旋转支撑装置的旋转部分支承在三个或四个有车轮装置构成的支点上。载荷不大时,每个支点可用一个车轮;载荷较大时,每个支点可用两个车轮,装在均衡架上。三个支点抗倾覆的作用较小,它的优点是静定、轮压可由平衡条件完全确定,对于车轮安装较低。第 19 页 滚子式旋转支承装置将圆锥或圆柱滚子装在上下两个环形轨道之间。转动部分的环形轨道制成前后两段圆弧,目的是提高支承抗倾能力。滚子是旋转支承装置的滚动体敬目很多,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120t·m塔式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及起升机构设计【7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040083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