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180T六梁桥式铸造起重机结构设计【5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180T六梁桥式铸造起重机结构设计【5张CAD图纸和说明书】.rar
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港口起重机-外文文献.doc---(点击预览)
港口起重机-中文翻译.doc---(点击预览)
桥式铸造起重机总图A0.dwg
桥架总图A1.dwg
铸造起重机主主梁A1.dwg
铸造起重机副主梁A2.dwg
铸造起重机端梁A2.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77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040083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7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8-08-08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六梁桥式 铸造 锻造 起重机 结构设计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目录

摘要 II

Abstract III

前言 IV

第一章  总体方案设计 - 1 -

§1.1 原始参数 - 1 -

§1.2总体结构及设计 - 1 -

§1.3 材料选择及许用应力 - 1 -

§1.4各部件尺寸及截面性质 - 2 -

第二章  桥架分析 - 10 -

§2.1 载荷组合的确定 - 10 -

§2.2 桥架假定 - 10 -

§2.3 载荷计算 - 10 -

§2.4简化模型 - 18 -

§2.5 垂直载荷 - 19 -

§2.6 水平载荷 - 22 -

第三章  主主梁计算 - 27 -

§3.1 强度校核 - 27 -

§3.2 主主梁疲劳强度校核 - 28 -

§3.3 主梁的稳定性 - 30 -

§3.4 刚度计算 - 35 -

第四章  副主梁校核 - 38 -

§4.1 强度校核 - 38 -

§4.2 副主梁疲劳强度校核 - 39 -

§4.3 副主梁的稳定性 - 41 -

§4.4 刚度计算 - 44 -

§4.5 桥架拱度 - 46 -

第五章 端梁校核 - 48 -

§5.1 主主梁端部耳板设计 - 48 -

§5.2 副主梁一侧端梁的校核 - 51 -

致谢 - 57 -

参考文献 - 58 -

附录A - 59 -

附录B - 65 -



摘要

六梁铸造起重机是桥式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大型起重设备,由四根主梁和两根端梁组成。本设计采用偏轨箱型主梁,设计过程中从强度、刚度、稳定性三个方面来计算,对于A7工作级别的起重机来说还要进行疲劳强度校核,这就和A6以下工作级别的起重机的设计有了很大的区别,在设计时会出现静强度有很大的富余,在计算局部稳定性的时候还要注意局部轮压的作用,这时候需要验算加劲肋的区格验算,很有可能需要再次验算。设计中在满足刚度、强度、稳定性的前提下,探讨了该机型金属结构受力的空间传递分配规律,推导出内力计算公式。本文针对空间桥架内力的传递进行探讨,在一定假定条件下,得出主、副梁及主、端梁间的传递规律。

关键词:铸造起重机,应力, 疲劳强度, 稳定性


Abstract

Casting six beams overhead crane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the medium and large lifting equipment, by the four main girder beams and two-component, the design based on the partial tracks box girder, the design process from the strength, stiffness, Stability three aspects, for the working-level A7 crane will run for calibration. This and the following working-level A6 crane design with vastly different, in the design when there are large static strength of the surplus in the calculation of regional stability but also to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the round, This needs time checking STIFFENER checking the grid, is likely to be checked again. The structure of the crane is composed of the primary centrol girder, the assistant centrol girder, the primary dead-end girder and the assistant dead-end girder according to the trait of the crane. On the advance of the intensity, rigidity and structure supporting the load is studied mainly.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include the formulate which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internal force. Some kinds of conditions are assured in order to hold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them.

Key words: rigidity, intensity, fatigue  strength, stability


前言

本设计为180/50t桥式铸造起重机金属结构设计,由于此桥式铸造起重机的起重量大、跨度大、工作级别高,在设计计算时疲劳强度为其首要约束条件。因此在选材时选用稳定性好,对应力集中情况不敏感的Q235-A,降低材料的成本。

为减少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改善受力,同时又方便运输,桥架采用六梁铰接式结构。主、副小车的起重量均偏大,故采用偏轨箱型梁桥架。偏轨箱型梁桥架不仅可减小小车的外形尺寸,同时也增大了起升空间,有利于铸造厂间的应用。

在设计时,本着满足疲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材料。考虑铸造起重机主、副小车之间有一定得高度差,使副小车能自如地从主小车下面通过,故在设计主主梁时采用大截面、薄钢板,从而达到节省材料、重量轻的要求。同时采用大截面又提高了梁的刚度和稳定性。

根据梁的受力特点,偏轨箱型梁主腹板上侧受局部压应力,将主腹板上侧的板加厚。而其它受力较小的地方则采用较薄的板,以节约材料。

在设计过程中,全部采用国家标准,并借鉴了在实习时所参观的太原重工、大连重工起重同类产品的设计。在结构上进行改进,对桥架的受力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整个设计安全、可靠、节材、耐用,满足了设计要求。


第一章  总体方案设计

§1.1 原始参数

起重量Q(主/副)              180/50t

跨度S                      22m

工作级别Ai                 A8

起升高度H(主/副)            20/22m

起升速度V(主/副)            4.5/11.4 m/min

运行速度(主/副/大车)         36/33.7/73.5 m/min

轮距(主/副/大车)             4080/1850/9800 mm

轨距(主/副/大车)             8700/3000/22000 mm

轮压(主/副/大车)             34500/19640/87600 kg

起重机重量                  220t


内容简介:
毕 业 设 计(论 文)设计(论文)题目:180T 六梁桥式铸造起重机结构设计姓 名 学院(系) 专 业 年 级 指导教师 2009年 6 月 13日大学毕业设计(任务)说明书学院(直属系):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时间: 2009 年 6月 13 日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设计(论文)题目 180 吨六梁桥式铸造起重机结构设计主要研究内容载荷分析及其组合;内力计算,按照不同的载荷组合计算各危险面的内力,简化计算模型是必须考虑主、端梁之间相互约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各截面的静强度、静刚度、动刚度、疲劳强度、局部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的验算,以及主、端梁的连接计算,最后确定结构的截面工程尺寸。研究方法在满足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疲劳强度的情况下,减小结构的尺寸,做到经济性安全性最优组合。主要技术指标 (或研究目标)工作级别为 A8 级,且为六梁结构。副主梁与副端梁的连接可采用焊接。主要参考文献1 徐克晋主编 金属结构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2.2 徐格宁主编 起重运输机金属结构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3 大连起重机器厂编 起重机设计手册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79.4 徐格宁主编 机械装备金属结构设计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008.95 起重机设计手册编写组 起重机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77.6 倪庆兴、王殿臣主编 起重输送机械图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7 张质文、王金诺主编 起重机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7.8 陈道楠、盛汉中主编 起重机课程设计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2.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前言 .IV第一章 总体方案设计 .- 1 -1.1 原始参数 - 1 -1.2总体结构及设计 .- 1 -1.3 材料选择及许用应力 - 1 -1.4各部件尺寸及截面性质 .- 2 -第二章 桥架分析 .- 10 -2.1 载荷组合的确定 - 10 -2.2 桥架假定 - 10 -2.3 载荷计算 - 10 -2.4简化模型 .- 18 -2.5 垂直载荷 - 19 -2.6 水平载荷 - 22 -第三章 主主梁计算 .- 27 -3.1 强度校核 - 27 -3.2 主主梁疲劳强度校核 - 28 -3.3 主梁的稳定性 - 30 -3.4 刚度计算 - 35 -第四章 副主梁校核 .- 38 -4.1 强度校核 - 38 -4.2 副主梁疲劳强度校核 - 39 -4.3 副主梁的稳定性 - 41 -4.4 刚度计算 - 44 -I4.5 桥架拱度 - 46 -第五章 端梁校核 .- 48 -5.1 主主梁端部耳板设计 - 48 -5.2 副主梁一侧端梁的校核 - 51 -致谢 .- 57 -参考文献 .- 58 -附录 A- 59 -附录 B- 65 -II摘要六梁铸造起重机是桥式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大型起重设备,由四根主梁和两根端梁组成。本设计采用偏轨箱型主梁,设计过程中从强度、刚度、稳定性三个方面来计算,对于 A7工作级别的起重机来说还要进行疲劳强度校核,这就和 A6以下工作级别的起重机的设计有了很大的区别,在设计时会出现静强度有很大的富余,在计算局部稳定性的时候还要注意局部轮压的作用,这时候需要验算加劲肋的区格验算,很有可能需要再次验算。设计中在满足刚度、强度、稳定性的前提下,探讨了该机型金属结构受力的空间传递分配规律,推导出内力计算公式。本文针对空间桥架内力的传递进行探讨,在一定假定条件下,得出主、副梁及主、端梁间的传递规律。关键词:铸造起重机,应力, 疲劳强度, 稳定性IIIAbstractCasting six beams overhead crane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the medium and large lifting equipment, by the four main girder beams and two-component, the design based on the partial tracks box girder, the design process from the strength, stiffness, Stability three aspects, for the working-level A7 crane will run for calibration. This and the following working-level A6 crane design with vastly different, in the design when there are large static strength of the surplus in the calculation of regional stability but also to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the round, This needs time checking STIFFENER checking the grid, is likely to be checked again. The structure of the crane is composed of the primary centrol girder, the assistant centrol girder, the primary dead-end girder and the assistant dead-end girder according to the trait of the crane. On the advance of the intensity, rigidity and structure supporting the load is studied mainly.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include the formulate which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internal force. Some kinds of conditions are assured in order to hold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them.Key words: rigidity, intensity, fatigue strength, stabilityIV前言本设计为 180/50t 桥式铸造起重机金属结构设计,由于此桥式铸造起重机的起重量大、跨度大、工作级别高,在设计计算时疲劳强度为其首要约束条件。因此在选材时选用稳定性好,对应力集中情况不敏感的 Q235-A,降低材料的成本。为减少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改善受力,同时又方便运输,桥架采用六梁铰接式结构。主、副小车的起重量均偏大,故采用偏轨箱型梁桥架。偏轨箱型梁桥架不仅可减小小车的外形尺寸,同时也增大了起升空间,有利于铸造厂间的应用。在设计时,本着满足疲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材料。考虑铸造起重机主、副小车之间有一定得高度差,使副小车能自如地从主小车下面通过,故在设计主主梁时采用大截面、薄钢板,从而达到节省材料、重量轻的要求。同时采用大截面又提高了梁的刚度和稳定性。根据梁的受力特点,偏轨箱型梁主腹板上侧受局部压应力,将主腹板上侧的板加厚。而其它受力较小的地方则采用较薄的板,以节约材料。在设计过程中,全部采用国家标准,并借鉴了在实习时所参观的太原重工、大连重工起重同类产品的设计。在结构上进行改进,对桥架的受力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整个设计安全、可靠、节材、耐用,满足了设计要求。- 0 -第一章 总体方案设计1.1 原始参数起重量 Q(主/副) 180/50t跨度 S 22m工作级别 Ai A8起升高度 H(主/副) 20/22m起升速度 V(主/副) 4.5/11.4 m/min运行速度(主/副/大车) 36/33.7/73.5 m/min轮距(主 /副/大车) 4080/1850/9800 mm轨距(主 /副/大车) 8700/3000/22000 mm轮压(主 /副/大车) 34500/19640/87600 kg起重机重量 220t1.2总体结构及设计根据已给参数,此桥式铸造起重机吨位、跨度较大,为减少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改善受力,方便运输,选用六梁铰接式结构。结构框架如图(1)图(1)1.3 材料选择及许用应力根据总体结构,铸造起重机工作级别 A8 为重级,工作环境温度较高,设计计算时疲- 1 -劳强度为其首要约束条件,选用 Q235-A,考虑起重量较大,主/ 副梁均采用偏轨箱型梁。材料的许用应力及性能常数见表 1、表 2。表 1.1 材料许用应力板厚 正应力 2/Nm剪应力 2/Nmmm b 16 370 152.0 167.9 184.4 87.76 96.94 106.516370 158.8 175.4 192.6 91.7 101.3 111.2表 1.2 材料性能常数表弹性模量 E 剪切弹性模量 G 密度 52.061MPa47.910Pa37850/kgm1.4各部件尺寸及截面性质1. 主主梁尺寸初选高度 =12941571mm147HS:考虑大车运行机构安装在主梁内,且主主梁与副主梁的高度差必须满足一定得要求,故将主主梁取为大截面薄钢板的形式,以达到节省材料、重量轻的要求。因此取腹板高度 mm。240h为了省去走台,对宽型偏轨箱型梁 ,主主梁腹板内侧间距取1/.05HB:mm =440mm。1B50L上下翼缘板厚度 mm,上翼缘板长 2530mm,下翼缘板长 2326mm,主腹板厚18度 mm,副腹板厚度 mm。上下翼缘板外伸部分长1421不相同。有轨道一侧上翼缘板外伸长度 mm,取 250mm。其它翼缘外伸0527ebeb部分长度 mm。.527efbhmm (焊缝厚度) 取 =50mm。018fhe轨道侧主腹板受局部压应力,应将板加厚,由局部压应力的分布长度,设计离上翼- 2 -缘板 350mm 的一段腹板板厚取为 18mm。主主梁跨中截面尺寸如图(2)图(2)2主主梁跨端截面尺寸高度 mm1243618H要确定主主梁跨端截面尺寸,只需确定其高度 ,取 =1300mm,跨端下翼缘板厚2H2度为 18mm。主主梁跨端截面尺寸如图(3)3截面性质(1) 主主梁跨中 建立如图示的坐标系,计算形心位置- 3 -236189240182051435018243501824736iAy=1256.85 1257mm。240152183250186205146935018269406iyxA=1238.88 1239mm计算弯心位置mm21021.384eb弯心近似地在截面对称形心轴 上,其至主腹板中线的距离为 1021mm。x净截面面积 253642051438150A m毛截面面积 02418513m计算惯性矩 对形心轴 的惯性矩x3 3 3223 32 21045681407015791854099.5xIm对形心轴 的惯性矩y3 3 32 23 32 214861850401762186005529478.0yIm(2) 主主梁跨端截面性质净截面面积 223650182643501894167A m毛截面面积 037m建立图示的坐标系,计算形心位置- 4 -23618925301892641509417573501874.iAym253018623186241569412697350187.7iyxA计算惯性矩,对形心轴 的惯性矩x3 3 32 232 210458618164695061434.5XIm对形心轴 的惯性矩y3 3 32 22 2 210486185016478914508.7yIm二、副主梁尺寸1. 初选梁高 =12941571mm,取腹板高度 ,上下翼缘板厚147HS: 015hm度 ,腹板厚度:主腹板 ,副腹板厚度 ,副主梁总高 06m10m2812153h副主梁宽度 ,00.892bh取腹板内侧间距 且 1100 ,主腹板一侧上翼缘45Lm1503Hm板外伸长度 ,取外伸长 ,其余悬伸长大于 1.5 倍的焊缝厚度,取01e12ebm。其尺寸如下图31ebm4- 5 -图(4)2. 副主梁跨端截面尺寸的确定确定其高度 ,取腹板高度为 8002153276Hmm副主梁跨端截面尺寸如图(5)图(5)3. 截面性质( 1) 跨中 建立图示的直角坐标系,求形心位置净截面面积 21802716081560Am毛截面面积 2954m- 6 -1806127065410857682.497iAy m 593310620628.749ixm计算弯心位置 A 21815492.83e m弯心距主腹板板厚中线的距离为 93em计算惯性矩 对形心轴 的惯性矩:x3 3 32 232 21041706180615074781505 .5xI对形心轴 的惯性矩:y3 3 32 22 104108168050159166796.yI m副主梁跨端截面性质 建立图示的坐标系,求截面形心位置净截面面积 21270816085360A毛截面面积 294m18061270680416804162.94753iy mA 59353.86ix对形心轴 的惯性矩: 3 3 32 22 94170618061083971980.xI m对形心轴 的惯性矩:y- 7 -3 3 32 22 94168016708013410558.yI m三、端梁截面尺寸考虑大车车轮的安装及台车的形状尺寸,端梁内宽取为 600 。初设截面尺寸如下m图 6图(6)形心即对称中心 30xm40y对形心轴 的惯性矩: 3 32 94601217692.810xI m3 32 9470605.yI净截面面积 217616A毛截面面积 206840m四、各截面尺寸及性质汇总表- 8 -3412图(7)尺寸汇总表 1.3 单位:mm1234abch跨中 18 18 14 12 2530 2326 2200 2400主主梁 跨端 18 18 14 12 2530 2326 2200 1264跨中 16 16 10 8 1270 1180 1100 1500副主梁 跨端 16 16 10 8 1270 1180 1100 800端梁 12 12 10 10 660 660 600 776截面性质汇总表 1.4xyxIyI净面积 毛面积跨中 1239 1257 1.5901.209151208 5351034主主梁 跨端 1237 675 4847121672 2837066跨中 629 782 102.710.3666200 1681244副主梁 跨端 624 427 9953600 904944端梁 330 400 3.810.71031360 480680- 9 -第二章 桥架分析2.1 载荷组合的确定一、动力效应系数的计算1起升冲击系数 0.9 对桥式铸造起重机 11.1.2起升动载系数 主主梁 22min245.086qv副主梁 min14.5076qv3运行冲击系数 4 3.1.8.581.0yh为大车运行速度 =73.5 , 为轨道街头处两轨面得高度差 ,根据yvyv/in 1hm工作级别,动载荷用载荷组合 进行计算,应用运行冲击系数 。42.2 桥架假定为了简化六梁铰结桥架的计算,特作如下假定:1 根据起重机的实际工作情况,以主、副小车一起工作为最不利载荷工况。2 主主梁、副主梁的端部与端梁在同一水平面内。3 由于端梁用铰接分成 5 段,故副主梁的垂直载荷对相互间受力分析互不影响。4 将端梁结构看作多跨静定梁,主主梁受力作为基本结构对副主梁无影响;副主梁受力作为附属部分对主主梁有影响。5 计算副主梁水平载荷时,将铰接点看成刚性连接。 2.3 载荷计算1主主梁自重由设计给出的主小车轮压 1.27850.128.137/qFkAgNm- 10 -34500kg,选用车轮材料 ZG35CrMnSi,车轮直径 ,轨道型号 QU120,许用值60m38700kg。由轨道型号 QU120 查得轨道理论重量 ,主小车轨道重量 18./gk18.09158.6/gFmNm栏杆等重量 .9llg主梁的均布载荷 37158.6912.56/qglF Nm2主小车布置,两侧起升机构对称布置,重心位于对称中心。吊具质量 0.50.189Qmt起升载荷 3.108549PgN小车重量 36Gx因主小车吨位较大,采用台车形式八个车轮,可求实际主小车满载时的静轮压 12/830915QGxPN一根主主梁上 426P空载小车轮压 31.803/8290N3惯性载荷一根主主梁上小车惯性力主小车上主动轮占一半,按主动车轮打滑条件确定主小车的惯性力 02.14360854xgnPN大车起、制动产生的惯性力 0.2710.361.146.5./HQGxqPnFNm4偏斜运行侧向力一根主主梁的重量为 13972046GqPFS主主梁跨端焊接上两块耳板,与副主梁端梁连接,在计算时,按假想端梁截面进行计算。- 11 -图(8)与主主梁连接的端梁部分(将超出轨距的一部分所假想而成的端梁截面尺寸)其截面尺寸如下形心 30x62y对形心轴 的惯性矩: 3 32 9411042.85102xI m对形心轴 的惯性矩:y- 12 -3 32 94124016010352.810yI m端梁净截面积 644A端梁毛截面积 201257630m一根端梁单位长度重量 1.78.49.814./qFkAgN一组大车运行机构重量 30.2753GjjPg司机室及其电气设备的重量 98140sm主主梁侧假想端梁重 104.6.91.GdqFN(1) 满载小车在主主梁跨中左侧端梁总静轮压由下图(12)计算- 13 -21122 .84703740691275319.45821RQGxGsGdLPPPN由 查图 3-8 得 ,侧向力为.598LB.711240.532sRPN满载小车在主主梁左端极限位置左侧端梁总静轮压为 22 12.84710.93074690175319.4253RQGxGsGjdLdLePPPN侧向力 22152.6SR N6 扭转载荷偏轨箱型梁由 和 的偏心作用而产生移动扭转,其它载荷 , 产生的扭矩较小PH GjPs且作用方向相反,故不计算。偏轨箱型梁弯心 A 在梁截面的对称形心轴 上(不考虑翼x缘外伸部分) ,由前计算可知,弯心至主腹板中线的距离为 ,查 可知轨高 102em3170ghm120QU 43657349m移动扭矩 161.0261789PHTeNhm二、副主梁1自重 1.27850.62.17.5/qFkAg由设计给出的副主梁小车轮压 19640kg,查 选用车轮材料 ZG50MnMo,车轮直径3,轨道型号 QU70,许用值 21800kg。查得轨道理论重量 ,副小60m 52.80/gmk车轨道重量 52.809158/gFNm栏杆等重量 ll- 14 -副主梁的均布载荷 617.589176.5/qglFNm2小车轮压小车布置如图(13)主钩铅垂线中心通过小车中线的 E 点(按比例布置作用点位置)1308590.727l m小车重心 F 点位置 30362em26.0l起升载荷为 305.9.81052QPmgN吊具质量 0.5.2t小车重量 31.76Gx按受载大的 AB 梁计算小车轮压,见图(14)满载小车的静轮压- 15 -121 890.73600.50.50.512.586729jQGxllePPbKbN122 890.73600.5.10.512.586740jQGxllebb 1291236951jjPN空载小车轮压为 1210 890.7360.5.501.586.737GxllemgPbKbN 1220 890.7360.5.510.5.1.5867304GxllePgbb 3惯性载荷一根副主梁上小车的惯性力副小车上主动轮占一半,按主动车轮打滑条件确定副小车的惯性力 02.143695476xgnPN大车起、制动产生的惯性力 0.10250.1963.8.1476.56./HQGxqPNnFNm4偏斜运行侧向力一根副主梁的重量为 71.52763GqPFS一根端梁单位长度的重量 1.17850.369.8./qFkAgNm- 16 -与副主梁焊接端梁重量 GdF1265.01.3.0516789GdqFB N(1) 满载小车在副主梁跨中 见图(15)左侧端梁总静轮压为 11112502765267531892570RQGxGdPPN由 ,查图 3-8 得2.4598LB0.71702.184sRPN(2) 满载小车在副主梁左端极限位置左侧端梁总静轮压 2RP2 10.96510765217563894107RQGxGdLePPN 侧向力 22184.4SRP5扭转载荷偏轨箱型梁由 和 产生,弯心 ,查 可知轨高 ,H93em120ghm70QU13278107h移动扭矩 3695.41728836PHTeNh- 17 -2.4简化模型见图(16)大车主主梁端部有两个台车,可简化为一个滑动铰支座:(1.2.5.6)副主梁端部支撑车轮(3.4)简化为一个可动铰支座;简化模型见图(16)超静定次数 32362810wmhr进一步简化:主主梁端部采用两个台车,只是增加了支撑装置,减小了轮压。将两个滑动铰支座分别用一个固定铰支座代替,约束一样,只是取消了对扭矩的抵制作用。将滑动铰支座换成固定铰支座。- 18 -将此端梁结构看成多跨超静定梁,沿 处拆分,主主梁(基本部分) +CDABDC副主梁(附属部分) ;主主梁受力对副主梁无影响;副主梁受力对主主梁有影响。CD在计算水平载荷时将铰 四个铰点看作刚节点进行计算。将主主梁看作一个单梁桥EF架,副主梁对其影响在 或 处相当于加了一个可动铰支座。忽略副主梁对主主梁端部轴受力影响,使主主梁水平面内弯矩值偏大,设计可靠性增强,计算偏保守。主主梁水平刚架计算模型如图(19)副主梁水平刚架计算时,主主梁对副主梁相当于固定铰支座。2.5 垂直载荷一、主主梁在固定载荷与移动载荷作用下,主梁按简支梁计算。见图(21)- 19 -1 固定载荷作用下在主主梁跨中的弯矩为 qM跨端剪2 24 24116.52.8.71753.9408 813qGjsFLdMPNm 切力为 241212.8.76.5739401652qcqGjsdFLPLN2 移动载荷作用下主梁的内力(1) 满载小车在跨中,跨中 E 点弯矩为轮压合力 与左侧台车轴线距离 P2114082Pbm2 241.7360.6594pbML N跨中 E 点的剪切力 PF141 2.04.71236652pbFL跨中内扭矩 4.17892nPHT Nm(2) 满载小车在跨端极限位置小车左轮距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180T六梁桥式铸造起重机结构设计【5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040083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