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课课练八年级上诗四首测试练习题附答案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8 分)荒秽( ) 荷锄( ) 候骑( ) 燕然( )荆门( ) 帘旌( ) 徙倚( )二、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0 分)1.荷锄:2.草木长:3.荒秽:4.凭危:5.征蓬:6.长河:7.大荒:8.仍怜:9.夕阳迟:10.徙倚:三、文学常识填空(24 分)1 归园田居的作者是_,_朝诗人。字 ,世称 ,本诗作于诗人 的第二年,选自_ _ 。2 使至塞上选自_ _ ,作者是_,字 ,_朝著名 (派别)诗人,与 并称为“王孟” 。本诗选自_ _ 。3 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_,_朝诗人。字 ,号 ,有 之称。本诗选自 _ _ 。4.登岳阳楼的作者是 , 朝诗人。字 ,号 。本诗选自_ _ 。四、按要求用原文回答(16 分)1 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 _,_ 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 _,_ _。 ”2 渡荆门送别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_ _”。用拟人手法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 _,_ _” 。3 使至塞上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句子是“ ,_ _”。描写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 _,_ _” 。4.登岳阳楼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的句子是“ ,_ _”。诗中“,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五、选择题(每题 4,共 16)1.对使至塞上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 )A 首句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的路程去向。B 诗人用“蓬” “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初临“汉塞” ,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雄心。C 第三句展现了大漠的辽阔与奇特壮丽的景色,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D 整首诗叙事与抒情结合,而作者的情感却在事件和景物中表现得酣畅淋漓,使得事、景、情融为一体。2. 对渡荆门送别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D)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B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C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D这首诗从题材上说是一首五言律诗,从体裁上说是思乡诗。诗中不是写诗人离开故乡的不舍,而是以故乡水为抒情主体,描写其万里相送的情谊,使游子对故乡之思倍增。3. 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 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 ,写景由远而近。B 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C 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D 尾联“风霜”一语双关, “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4. 下面对诗文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D)A登岳阳楼背景是靖康之变,诗人凭栏吊古,抒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脱胎而来,诗歌气象开阔,苍凉悲壮,堪称杜调。B归园田居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其实是传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愿,也流露出诗人淳朴率真的生活情态,是五言古诗中的精金良玉。C渡荆门送别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D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极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无近景)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 。 (4 分)1.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以极富诗意的笔法写出诗人早出晚归、不辞辛劳的形象。 ( )2.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即将到达西北边塞的欣喜之情。 ()3.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描绘了两幅美丽的画面:一幅水中映月图,一幅天边云霞图,让人感受到了江上的美景。 ( )4.登岳阳楼中“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一联表达了诗人三年多来,辗转万里,备尝艰辛的无限感慨。 ( )七、拓展延伸(22 分)(一)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诗中有两个字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春天山花怒放的勃勃生机,你知道是哪两个字吗?(2 分) “欲”和“燃” 。2.仔细品读诗歌,说说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3 分)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散”改为“传”好不好?为什么?(3 分)不好。因为“散”是均匀遍布,写出笛声无处不在,无处不闻,传遍了整个洛阳城。“传”字没有这个表达效果。(三)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注:最后“王孙”句:楚辞招隐士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这里反用其意,言山居特别恬适,隐者自可久留。王孙,此指王维。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这首诗歌所描写的内容。(3 分)描写了秋山雨后的月夜。2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色?(6 分)前句写静景,后句写动景,诗人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景观:明月照耀着苍翠的松林,月光透过林木的缝隙泻在林间;晶莹闪亮的泉水在山石上流淌,不时发出淙淙的清音。3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3 分)从侧面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弃。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8 分)荒秽( ) 荷锄( ) 候骑( ) 燕然( )荆门( ) 帘旌( ) 徙倚( )二、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0 分)1.荷锄:2.草木长:3.荒秽:4.凭危:5.征蓬:6.长河:7.大荒:8.仍怜:9.夕阳迟:10.徙倚:三、文学常识填空(24 分)1 归园田居的作者是_,_朝诗人。字 ,世称 ,本诗作于诗人 的第二年,选自_ _ 。2 使至塞上选自_ _ ,作者是_,字 ,_朝著名 (派别)诗人,与 并称为“王孟” 。本诗选自_ _ 。3 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_,_朝诗人。字 ,号 ,有 之称。本诗选自 _ _ 。4.登岳阳楼的作者是 , 朝诗人。字 ,号 。本诗选自_ _ 。四、按要求用原文回答(16 分)1 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 _,_ 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 _,_ _。 ”2 渡荆门送别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_ _”。用拟人手法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 _,_ _” 。3 使至塞上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句子是“ ,_ _”。描写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 _,_ _” 。4.登岳阳楼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的句子是“ ,_ _”。诗中“,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五、选择题(每题 4,共 16)1.对使至塞上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 )A 首句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的路程去向。B 诗人用“蓬” “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初临“汉塞” ,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雄心。C 第三句展现了大漠的辽阔与奇特壮丽的景色,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D 整首诗叙事与抒情结合,而作者的情感却在事件和景物中表现得酣畅淋漓,使得事、景、情融为一体。2. 对渡荆门送别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D)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B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C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D这首诗从题材上说是一首五言律诗,从体裁上说是思乡诗。诗中不是写诗人离开故乡的不舍,而是以故乡水为抒情主体,描写其万里相送的情谊,使游子对故乡之思倍增。3. 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 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 ,写景由远而近。B 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C 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D 尾联“风霜”一语双关, “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4. 下面对诗文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D)A登岳阳楼背景是靖康之变,诗人凭栏吊古,抒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脱胎而来,诗歌气象开阔,苍凉悲壮,堪称杜调。B归园田居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其实是传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愿,也流露出诗人淳朴率真的生活情态,是五言古诗中的精金良玉。C渡荆门送别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D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极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无近景)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 。 (4 分)1.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以极富诗意的笔法写出诗人早出晚归、不辞辛劳的形象。 ( )2.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即将到达西北边塞的欣喜之情。 ()3.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描绘了两幅美丽的画面:一幅水中映月图,一幅天边云霞图,让人感受到了江上的美景。 ( )4.登岳阳楼中“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一联表达了诗人三年多来,辗转万里,备尝艰辛的无限感慨。 ( )七、拓展延伸(22 分)(一)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诗中有两个字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春天山花怒放的勃勃生机,你知道是哪两个字吗?(2 分) “欲”和“燃” 。2.仔细品读诗歌,说说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3 分)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散”改为“传”好不好?为什么?(3 分)不好。因为“散”是均匀遍布,写出笛声无处不在,无处不闻,传遍了整个洛阳城。“传”字没有这个表达效果。(三)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注:最后“王孙”句:楚辞招隐士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这里反用其意,言山居特别恬适,隐者自可久留。王孙,此指王维。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这首诗歌所描写的内容。(3 分)描写了秋山雨后的月夜。2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色?(6 分)前句写静景,后句写动景,诗人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景观:明月照耀着苍翠的松林,月光透过林木的缝隙泻在林间;晶莹闪亮的泉水在山石上流淌,不时发出淙淙的清音。3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3 分)从侧面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弃。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8 分)荒秽( ) 荷锄( ) 候骑( ) 燕然( )荆门( ) 帘旌( ) 徙倚( )二、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0 分)1.荷锄:2.草木长:3.荒秽:4.凭危:5.征蓬:6.长河:7.大荒:8.仍怜:9.夕阳迟:10.徙倚:三、文学常识填空(24 分)1 归园田居的作者是_,_朝诗人。字 ,世称 ,本诗作于诗人 的第二年,选自_ _ 。2 使至塞上选自_ _ ,作者是_,字 ,_朝著名 (派别)诗人,与 并称为“王孟” 。本诗选自_ _ 。3 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_,_朝诗人。字 ,号 ,有 之称。本诗选自 _ _ 。4.登岳阳楼的作者是 , 朝诗人。字 ,号 。本诗选自_ _ 。四、按要求用原文回答(16 分)1 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 _,_ 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 _,_ _。 ”2 渡荆门送别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_ _”。用拟人手法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 _,_ _” 。3 使至塞上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句子是“ ,_ _”。描写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 _,_ _” 。4.登岳阳楼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的句子是“ ,_ _”。诗中“,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五、选择题(每题 4,共 16)1.对使至塞上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 )A 首句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的路程去向。B 诗人用“蓬” “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初临“汉塞” ,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雄心。C 第三句展现了大漠的辽阔与奇特壮丽的景色,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D 整首诗叙事与抒情结合,而作者的情感却在事件和景物中表现得酣畅淋漓,使得事、景、情融为一体。2. 对渡荆门送别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D)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B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C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D这首诗从题材上说是一首五言律诗,从体裁上说是思乡诗。诗中不是写诗人离开故乡的不舍,而是以故乡水为抒情主体,描写其万里相送的情谊,使游子对故乡之思倍增。3. 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 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 ,写景由远而近。B 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C 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D 尾联“风霜”一语双关, “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4. 下面对诗文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D)A登岳阳楼背景是靖康之变,诗人凭栏吊古,抒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脱胎而来,诗歌气象开阔,苍凉悲壮,堪称杜调。B归园田居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其实是传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愿,也流露出诗人淳朴率真的生活情态,是五言古诗中的精金良玉。C渡荆门送别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D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极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无近景)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 。 (4 分)1.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以极富诗意的笔法写出诗人早出晚归、不辞辛劳的形象。 ( )2.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即将到达西北边塞的欣喜之情。 ()3.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描绘了两幅美丽的画面: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狗保姆工作总结与计划
- 消防安全事项培训心得课件
- 消防安全PS课件
- 消防器材使用课件
- 赵丽宏的学步课件
- 走进田园课件
- 消费者的兴趣课件
- 资质认定评审员课件
- 消毒供应课件
- 质量安全环保培训课件
- (2025)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详解(真题)
- 涉外劳务纠纷管理办法
- GB/T 3871.9-2006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9部分:牵引功率试验
-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全国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复习课的应用》精品课件
-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素养课件
- 小军师面试万能绝杀模板-组织管理
- 超疏水材料课件
- 中医刮痧法诊疗操作评分标准
- 腧穴定位法课件
- 社会体育导论PTPPT课件讲义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