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岳麓版初中历史7年级上册第19课 三国鼎立_第1页
2017年新岳麓版初中历史7年级上册第19课 三国鼎立_第2页
2017年新岳麓版初中历史7年级上册第19课 三国鼎立_第3页
2017年新岳麓版初中历史7年级上册第19课 三国鼎立_第4页
2017年新岳麓版初中历史7年级上册第19课 三国鼎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9课 三国鼎立 曹操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 三分天下 1、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一、曹操统一北方 3、 官渡之战 2、 曹操势力的壮大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袁绍 匈 奴 刘 璋 刘 表 袁 术 曹操 曹操 字孟德,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1、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 2、什么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 方的基础?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政治上:( 1)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 2) “ 唯才是举 ” 经济上: 实行屯田 (曹 操 袁 绍 官渡之战 乌巢 官 渡 之 战 公元 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二、 赤壁之战 1、 孙权、刘备势力的扩张 2、 赤壁之战 看图说话 曹 刘 孙 孙、刘联军 5万军队 刘 刘 刘 刘 赤壁208年 之战 曹军 20万大军 赤壁之战示意图 特点:以少胜多 结果:孙刘联军胜 作用: 为三国鼎立的 形成奠定基础 作用 赤 壁 之 战 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大败曹军 时间 交战双方 战役特点 结果 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主角都是曹操,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 那么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或教训呢? 1、客观:曹军来自北方,水土不服,不 习水战。 2、主观:曹操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3、孙刘组成联军,战略得当;采用火攻,战术得当;充分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教训: 骄兵必败,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三、三分天下 2、曹魏屯田 3、 诸葛亮治蜀 4、 东吴开发江南 1、 魏、蜀、吴三国的建立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蜀 吴 220年 221年 222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 (南京 )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都城(今名) 魏 蜀 吴 ( 假设你是当年三国时期的一位谋士,你会怎样分析天下形势,为主进言? 人物模拟 精 彩 表 演 杜甫 1、诗中的 “ 老臣 ” 指谁? 2、这位 “ 老臣 ” 辅佐了哪两位皇帝? 3、诗中融入了哪一典故?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材料解析 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有什么意义? 学 史 今 用 发散思维 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图示小结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曹操 (统一北方) 刘备 孙权 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 ( 208年) 魏 蜀 吴 流传的三国故事中,曹操阴险狡诈,诸葛亮是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