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灵璧向阳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 1 项目概况 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原由 项目区位于安徽省 灵璧 县 向阳乡 , 灵璧县 属宿州市 , 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北平原东部,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于江苏省铜山、睢宁两县接壤 。项目区范围涉及 向阳、新胡、河王、苏圩 4个行政村, 面积 ,其中主要为基本农田。 向阳乡位于灵璧 县 南部,北邻汴河,南靠北沱河,东与泗县接壤,西与黄湾镇比邻, 201省道从西部穿过,辖 12个村, 196个村民小 组,现有人口 ,耕地 亩 ,盛产小麦、花生、玉米、大豆,是典型的农业大乡。 境内水资源丰富 , 北沱河、新汴河分别从南北穿境而过。 近年人口年年增加,耕地年年减少,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项目区 内 农业基础设施老化 , 水利工程严重 破损 不配套, 排灌能力不足 ,道路等级低且布局不合理,农业耕作方式粗放,农业生产效益低,不能适应农业机械化生产需要;项目区内耕地均为基本农田但农业 优势发挥不明显, 粮食亩产低, 农民纯收入较低,农民增收缓慢, 严重 制约了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稳定 ,远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的需要,更不便农业 结构调整和规模性经营种植。 2 因此,通过土地整理,整治废 弃沟 、 塘, 合理修建道路,新建灌排系统 ,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满足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建设必要性 根据国土资发【 2005】 29 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基本农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知还要 求各地要加大基本农田整理力度,国家掌握的专项资金除用于完成法定补充耕地任务和 实施重大工程外,也应向基本农田整理倾斜。 向阳乡 农业经济在全县占有一定的地位, 但是由于农业基础 设施相对 薄弱,农民人均占地少,因此农业增效不高,农民增收困难。为进一步贯彻土地管理法加强对土地的整理复垦,进一步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经过反复的调查论证,选择 向阳乡 向阳、新胡、河王、苏圩 4 个行政村, 面积 顷 ( ) 的 基本农田整理区 为项目区 。 该项目区的设立有许多突出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 1) 水资源丰富。 北沱河 紧邻 项目区南侧 、新汴河 距离 项目区北 侧 南侧 的农田 可以提取 北沱河 的 水 灌溉 , 但多年来项目区 一直没有 充分利用 北沱河 水 作为灌溉水源,只有少量农田通过 3 已现有的灌溉站和老化 的 灌 渠输水灌溉 ,部分的农田依靠 现有机井,其余 田块 都靠 自然降水 作为灌溉水源。 项目区有 4条 贯穿南北的 排水大 沟和 1条运河与北沱河相连,但却没有 控制闸 调控,导致现 有 排 水大 沟和水塘 调 蓄水 量大 ,占用大量土地,这样使得水资源和土地利用率都较低。 ( 2) 灵璧县位于国家确定的土地整理重点区域范围 安徽淮北 平原。国家重点土地整理项目的确定和国家资金的投入,可 扩大土地整理 项目的 影响 力 , 通过 推广土地整理 项目实施的 经验, 有利于 提高农民及社会力量投入 土地项目的积极性 。 ( 3) 本项目的实施,能够显著改善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标准农田,增加该项目区内的农作物产量,增强粮食供给能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有良好投资收益率,有利于土地整理资金的滚动发展和土地整理事业的壮大, 对周边的农业生产有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 ( 4)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镇 (乡)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 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因此,进行项目区的土地整理,势在必行。 意义 ( 1)项目的实施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推动项目区农业结 4 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改善当地农民的生产环境。 ( 2)项目建设将为 向阳乡 、 灵璧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和 保证项目区作物总产量的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 ( 3)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确保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真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当地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 4)有效保护基本农田,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实 现“纳粮于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 5) 项目的实施可增加人均耕地占有面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耕地的积极性。 项目简介 项目类型 本项目申报 2009年 省 级投资 土地整理 重点 项目。 项目性质 土地整理。 项目区范围 项目区位于 灵璧 县 向阳乡 最南部 ,根据向阳乡乡政府提供的资料区内土地所有权属 为 向阳乡 向阳、新胡、河王、苏圩 4个行政村 集体 5 所有, 人口 约 3540户 。 项目区距 灵璧 县城 6 公里,距 向阳乡 政府 2 公里。 地理坐标东经 117 32 33 117 36 45 ,北纬 33 27 57 33 24 51 之间。(详见附图)。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 顷 ( ) 。项目区 中间有若干村庄占地 面积 顷,本此项目不涉及,规划时这部分村庄作为不动工区。 项目规模 (1) 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区投资情况: 共投资 均投资 1199元 。 (2) 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区总面积 。 (3) 项目工期 项目工期 14个月 。 目任务目标 项目目标 项 目区总面积 顷( ) ,增耕地率 为 项目建成后, 区内 道 路 通达率 为 100 ,将大大方便田间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通过 疏浚内部的 4条排水大沟、合理配置灌排系统、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 可 提高灌溉、排涝标准,增强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稳定农业生产 ; 通过合理布局农田防护工程,加强林网建设, 6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可 调节农田小气候,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项目建成后, 项目区将成为 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的农业生产基地,从而实现 农业生产 稳产、 节本、增效 的目的 。 项目任务 为了 实现“田平整、树成行、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项目 主要 任务 如下: 1) 整理 现有耕地。 2) 在现有道路基础上新建 田间支道 、 田间道 和 生产路 。 3) 疏浚区内现有 4条排水大沟,填平部分废沟塘。 4) 开挖排水斗沟和排水农沟,新建斗渠和农渠。 5) 沿北沱河 新建 排 灌站 和 控制闸 。 6) 新建 各种 水工构筑物 。 7) 主要 沿田间道、斗沟 、 生产路、斗渠、农渠 等种植 护路、护沟林 带 。 8) 拆迁 少量空心村。 2 报告编制的依据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理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行业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 101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 1012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水利建设项目经 济评价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有关文件、规划及资料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国土资厅发 200164 号文件,即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0268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0396号关于 2003年 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 8 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耕函 2005010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报件的函; 国土资发 2009315号关于 认真 开展 2009年土地整理 复垦开发项目 前期工作 的通知; 灵璧 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灵璧 县 向阳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灵璧 县 1: 10000地形图 灵璧 县 1: 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 3 项目区概况 然条件 地理位置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地处东经 117 17 117 44、北纬 33 18 34 02。县境东邻泗县,西连宿州市,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界江苏省铜山、睢宁两县。南北长 82西宽 36面积 2054 项目区位 于灵璧县向阳乡 最南部 ,距 灵璧 县城 6 公里 ,距向阳乡政府 2公里。 地理坐标东经 117 32 33 117 36 45 ,北纬 33 2757 33 24 51 之间。 (详见附图)。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 。 9 项目区 内的居民点除河王村沿北沱和的 2 个村庄需要拆迁部分民房 , 其它均为不动工区,这些居民点 约 顷 , 不属于本项目 的 整理 范围 。 地形地貌 灵璧县地处淮北平原,大部分为河间平原和黄泛平原,低山残丘面积较少,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 91%,地貌特征为“大平小不平 ”。县境内地势较低平,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平原海拔高程为 南部平原海拔高程为 面坡度较小,坡降为 1: 7300 1: 10000。低山残丘零星分布在东北部、中部及西北部,与平原相对高差 20 120m。项目区位于 灵璧 县 南部,北邻汴河,南靠北沱河,东与泗县接壤,西与黄湾镇比邻 , 地貌为平原,地势平坦,北部比南部稍高,西部比北部稍高,高差 1米左右。 项目区 从西向东被区内的 4条大沟和 1条运河 分为 4大 片,水流方向均为从北向南、从西向东。 a)水文地质 本县境 内第四系( 0 30m)含水层,为冲击粉细砂承压孔隙潜水层(组)型,其层数 1 4 层,各含水层间无稳定、连续的隔水层,水层联系密切,水流动态一致。含水层顶部在水平方向起伏很少,坡度极为平缓。境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入渗,其次为河流对地下 10 水补给。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途径为地面蒸发、河流排泄、井灌垂直提取地下水等。浅层地下水流向在拖尾河以北近于南北向,其余为西北 东南向。地下水年平均温度 15。绝大部分地区水质良好,矿化度一般为 ,适宜于灌溉。 境内地下水按其分布情况可划分为浅层地下水富水 区、中等富水区、弱富水区三个类型区。 ( 1)富水区:为古河床发育富水区,主要分布在新汴河以南、沱河以北地区,以及东北部的高楼 汪庙,大路集南的蒋圩子 朱连家一线的狭长地段中。含水层厚度 10别竟达 20m,共1 4层,岩性为粉、细砂,单井出水量为 45 50m3/h,矿化度 左右。 ( 2)中等富水区:为古河床边缘中等富水区。主要分布在北起尤集以北,南抵新汴河北岸的广大地区,南部的向阳、王集、龙岗一带也有分布。含水层厚多在 5 7m,共 1 4 层,为粉砂、亚粘土,北部夹有钙质结核层,单井出水量 20 40 m3/h,矿化度 。 ( 3)贫水区:为山麓斜坡古河床不发育的贫水区。主要分布在凤凰山东北麓及东南地段。含水层为亚粘土夹钙质结核层,水量较弱,单井出水量在 10 m3/灌溉供水意义。 项目区全部位于富水区, 有丰富的 地下水可以满足 农田 灌溉的要求。 b)工程地质 灵璧县境内的低山残丘为下古界震旦系矽质灰岩、紫色页岩等构成,沿山麓零星分布有寒武系灰岩。灵璧县第四系地层的划分,据 11 有关资料分为三个部分: ( 1)上更新统顶部( 为黄青杂色粘土,亚粘土,间夹钙质结核,非常致密,节 理裂隙发育。自北向南,顶板埋深 18 30m。 ( 2)全新统( 全新统下段( 棕红、棕黄、灰褐等色粘土、亚粘土、间夹 1 2 层浅褐色粉色细砂层,厚度 0 4m。本段总厚 8 10m,顶板埋深 9 19m。蚌螺壳多在其间。 全新统中段( 青黄杂色、黑褐、灰棕等色亚粘土,富含钙质结核,间夹 1 2层褐黄淡黄色粉细砂(或亚砂)土层,厚 48m。本段古河床粗砂层在境内发育遍及,尤以娄庄 灵璧公路以南发育更为良好,而且不少地段,下中段河床叠置。 全新统上段( 为最新泛滥堆积层,北部为古黄河泛 滥所致,岩性多为亚粘土,厚 3 5m。另外,沿宿灵公路娄庄段两侧为古汴河泛滥冲积而成的棕色亚粘土及粉砂,厚 0 2m。 气候条件 灵璧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但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雨雪稀少;春季北方冷高压势力减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天气多变,气温逐渐回升,雨量增多;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雨季一般从 6月开 12 始, 9月结束,雨 量强度较大,易造成洪涝灾害;秋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衰退,北方冷高压增强,气温降低,雨量减少,常常发生秋旱,少数年份则秋雨连绵,影响秋收秋种。 灵璧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大降水量为 1963 年),最小降水量为 1978 年)。汛期( 6 9 月)降水量占全年的 60%左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季蒸发量最大,为 年总蒸发量的 年总蒸发量的 秋季为 冬季为 年总蒸发量的 灵璧县干燥度(干旱指数)多年平均为 半湿润地区。 灵璧县累计年平均气温 历年累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历年累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历年最低极端气温为 全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0的天数为 313 天,积温为 稳定通过 10的天数为 218 天,积温为 灵璧县日照时数年平均为 照百分率55%。平均无霜期 209d,一般冻土深 8 11最大冻土深 22 本地 农业生产一年两熟,秋熟作物以 玉米、大豆为主,夏收作物为 小麦 。 植被条件 项目区气候条件优越,生态类型多样,植被丰富,植物资源中除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外,还有林业资源及中草药材类。粮食作物 13 主要要小麦、玉米、黄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油料;乔木植被有:杨树、柳树、槐树等,灌木植被有:花椒、腊条、杞柳等;草本植被有:菟丝子、蒲公英、灰灰菜等;水生植物有:藕、芦苇、蒲草等。 土壤条件 根据灵璧县土肥站提供的土壤资料,项目区土壤为 青黑土(砂礓黑土) 。 土质是以黑土、黄土、白淌土、淤黑土、砂 礓土为主的亚黏土 , 具有腐泥状黑土层和潜育性砂礓层的暗色土壤,是我国古老的农业区耕作土壤之一,其成土母质系黄土性古河流沉积物。过去排水条件很差,一年中可能有 2 3 个月积水,但积水不深,能生长耐湿性草本植物。植物死亡后,在积水和湿润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分解,土壤表层积累有机质;翌春雨季到来之前,积水退干,气温升高,又进行好氧分解。如此循环往复,由于生物累积和渍水作用的共同影响,形成了 “黑土层 ”。 项目区的 青黑 土,物理性粘粒为 容重为 立方厘米,总孔隙度 阳离子代换量 00,有效磷含量 壤全氮含量 解氮含量 81mg/效钾含量 258mg/机质含量 地耕作层平均厚度 从整体状况来看,该区土壤有机质和氮 、 磷含量 中等较高 , 适合农作物生长 。 14 自然灾害 项目区内主要自然灾害有以下几种: 1、水旱灾害:项目区内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排水系统不完善,主要排水沟淤塞严重,桥涵不配套,缺乏灌溉设施,还停留在靠天收的阶段。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区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交 替出现,涝灾出现频率为二年一遇,其中大涝为五年一遇;旱灾为二三年一遇,其中大旱五年一遇。 2、干热风:出现在 5 月中旬,此时正处于小麦乳熟到黄熟期,对小麦危害很大,约四年一次。 3、霜冻:早霜冻出现在 10月中、下旬,晚霜冻危害出现在次年4月上、中旬,最晚霜冻出现在次年 5月初。 自然资源 光热资源 项目区内年平均日照 照百分率 55%,太阳辐射总量 卡 /平均气温 全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0的天数为 313d,积温为 稳定通过 10的天数为 218d,积温为 平均无霜期 209d。 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月份,正是农作物生长活跃期,对作物的光合作用是非常有利的。 15 水资源 项目区的水资源较为丰富, 紧临 项目区的 南 侧 是北沱河 。 根据灵璧县水利局提供的资料, 北沱河 源于宿县小黄河,经灵璧至许圩入泗境,长约 草沟与唐河交汇处,折向南流至樊集和南汴河汇合入沱湖。 项目区南边界 的 北沱河 段 长 7250米 ,该段河底高程为 底宽 42m,边坡 1:3。北沱河上的汤桥 闸 也在此段。闸上正常 蓄水深 常蓄水 量 为 复蓄系数为 常年份能提供水量为 满足 项目区西南部4000亩耕地灌溉用水。 汤桥 闸 以下灌溉季节水源没有保证 ,但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为富水区,水质满足农田灌溉要求,单井出水量30h,所以项目区水资源比较丰富。 项目区属于淮北平原旱作物杂粮区,农作物资源主要是小麦、玉米、高粱、棉花、油菜、大豆、西瓜、莴苣等;林地资源主要为乔木和灌木,包括杨树、 泡 桐、 中 槐、 刺槐、 椿树、柳树等。在众多的植物资源中,比较著名的植物有麻叶白菜、萝卜、 芝麻、木梨、半夏、红花、酸枣仁等,被称为“灵璧土特产资源”。 家畜家禽资源主要有牛、羊、猪、鸡等;野生动物主要有刺猬、黄鼬、蛇、蜥蜴等;水生动物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鱼、鲤鱼等。 16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现状 项目区范围 涉及 向阳、新胡、河王、苏圩 4个行政村,人口 , 约 3540户 , 2008年 向阳乡财政收入 粮食生产能力 和作物机械面积 种植业在 项目区 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种植方式以二熟制为主,实行 小麦 玉米 轮作,但 人多地少的矛盾一直制约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项目区内大部分为低产田, 也 影响了耕地产出率的提高。 根据近两年的统计表明, 小麦 亩均 340 公斤, 年产量 9129 吨, 玉米 亩均 350 公斤 ,年产量 7519 吨 。作物机械面积据现有统计约占总种植面积的 40%,为 716 公顷 。 户均承包 耕 地, 2008 年人均纯收入 3840元, 户均收入 因此增加耕地面积和改善种植条件对当地农民致富是至关重要的前提。 土地利用现状 本情况 根据 项目单位提供的 万分之一土地利用现状图 、图斑面积登记表(见附件) 和 1: 10000地形图量算,项目区土地总面积 。其中耕地面积 林 地面积 土地总面积的 其他农用地面积 土地总面积的 12%;建设用地面积 17 占土地总面积的 未利用地 具体如下表所示: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面积( 公顷)占总面积比例(%)114 旱地 31 林地 31K 可调整林地 36K 可调整苗圃 53 农村道路 54 坑塘水面 55 养殖水面 56 农田水利用地 58 晒场 03 农村居民点 04 独立工矿用地 06 特殊用地 62 公路用地 72 水工建筑用地 21 河流水面 顷、%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01 农用地合计11 耕地其他农用地不动工区面积林地小计建设用地15小计交通运输用地小计小计一级类 二级类 整理前三级类未利用地32 其他土地小计13合计合计项目区总面积27 水利设施用地小计3226小计 18 注:项目区台帐由灵璧县国土资源局提供,土地变更日期为 2008年 12月 。 地利用 存在的问题 项目区现状 土地利用结构 表 反应 ,区 内 农村道路、农田水利 用地、 水工建 筑用地、 未利用地 分别 为 分别 占总面积的 、 和 相对 已进行土地整理项目的 地区 以上这 几种地类所占 比例较大,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农村道路占地较多,现状道路没有规划,道路分布零乱 。 2、 农田水利用地较多 , 现有沟、渠已废弃不用 却 占用耕地 。 3、 现有的 部分空心村房屋破旧已无人居住 ,可考虑 拆除 。 4, 水工建筑用地、 河流水面 占地比例较大, 在 水利 条件改善后可形成耕地。 因此 ,项目区 土地 整理潜力 较 大。 项目区基础设施 、 状况 水利设施状况 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落后,排灌设施不完善,农业生产基本靠天收。 排涝方面:项目区内有 4 条排水大沟和 1 条运河从北向南穿过项目区汇入北沱河。 这 4条排水大沟 分别是陆沟、 朝阳 沟, 向阳沟 ,草湖沟和灵东运河。 其中 陆沟口宽 12 米,深 ,长 里; 19 朝阳沟口宽 20 米,深 ,长 里;向阳沟口宽 18 米,长 里;草湖沟口宽 15 米,深 3 米,长 里;灵东运河口宽 35 6 项目区 内 没 有排灌站,涝水通 过 小 排 水 沟汇入这些排水大沟内 。这些 排水大沟和北沱河相连都 没有 控制闸 控制,洪涝季节北沱河水位高时 ,涝水 易倒灌入这些排水大沟,经常淹没沟边低地 。项目区的田间 小 排 水 沟大部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挖修建的,多年未进行整修,部分沟淤塞严重起不到排水 的作用,导致涝灾时有发生。 因此,项目区亟需疏浚并重新规划斗、农两级排水沟。 灌溉方面: 项目区的南侧紧邻北沱河,经过项目区的北沱河 段长 7275m。 该段北沱河上有汤桥闸,在灌溉季节 汤桥 闸上可蓄水灌溉,但 闸下水位 在干旱季节 不能保证灌溉要求。 现 汤桥闸上 游附近有 1座灌 溉 站 , 安装有 2 台 55泵 机组 , 能正常工作, 局部 有配套 灌 渠500米 。 但灌渠 现 已老化 ,渗 水 漏 水 严重, 使得 灌 溉 站 闲置多年 不 能正常 使用 。 机井: 项目区内现 已 有机井 78 眼, 零星分布在项目区北部,其中 有 21眼因修建的不规范且年久失修,基本已经报废,还有 67眼可以使用。 这些井口径 500深 30 水工建筑物: 项目区内沟 、 渠 、 路交叉建筑物 数量较少,只 是排水大沟上因生活需要 现 有桥 4座 。 20 交通状况 根据项目单位提供的万分之一土地利用现状图、图斑面积登记表, 项目区 现 有 县 道 灵向路 从 北 至 南 穿过 , 北侧有 县道 武官路由东 向西穿过 , 这 2条县道 均为混凝土路面, 宽 8因此,项目区对外交通便利。项目区 内部交通不便 , 区内 零散分布有 3条 水泥路 , 路面宽 3长 12045米 , 但 这些 道路 断断续续 , 没有贯通 ; 区内 还 有生产路 39条, 宽 1均为土路, 农业生产机械很难通行。 项目 区内 部 道路没有规划, 导致农业 耕作 机械面积较低 。 大部分农业生产 只能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因此,项目区内交通 道路亟待改善。 林网建设状况 项目区内现 有部分未成林 林地 ,但由于田块不规则和灌排、道路系统未形成, 一直 没有上 规模 的 护路、护 沟林 建 设 。 电力设施状况 项目区 现已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的改造,实现了户户通电的目标;有 10万伏高压线通过项目区,电力设施有保障,能够满足生活、生产和施工用电的需要。 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 项目区内 有部分 水塘, 有 少量 未成林林地 ,无工业污染。 21 4 项目分析 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项目的合法性 本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安徽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符合中共中央 199911号文件积极推进土地整理的精神,也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要求 项目区是 安徽省 灵璧 县土地利用规划中确定的 省 级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本项目符合经批准的 灵璧 县 2000年至 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整理规划对项目的要求 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中确定 在 本地区进行土地整理的主要方式,是对项目区进行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通过平整土地,调整用地结构等,确保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本项目是 通过 对区内 道路 、 坑塘 、 水利 用地 等 土地的整治 为主的土地整理项目,是符合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要求。 22 项目区的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新 增耕地潜力分析 通过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和项目区现状图可以看出,项目区土地利用潜力主要来源 是 将区内 未规划的道路 、 废弃的坑塘水面、废弃的沟渠 等 土地 整理为耕地。具体 分析 如下: ( 1) 项目区内部交通不便,现状零散分布有 3 条水泥路,总长12045米,但这些道路断断续续,没有贯通;有生产路 39条,宽 1为土路,没有合理布置,导致道路占地比例较大,内部交通不便。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合理规划布置区内道路,不但使交通畅通 村民出行方便,还能减少道路占地,使原有道路占地变为耕地。规划后 新建 5条田间支道长 11940米,田间道 23条长 45083米,生产路 26条总长 45493米。按田间支道路基占地宽 8米, 田间道路基占地宽 6米,生产路路基占地宽 2米, 预留路边种树的宽度,规划新建道路占地面积 有水泥路占地 划后项目区农村道路占地总面积 顷。 现状农村道路占地 顷,规划后 农村道路占地总面积减少,可新增耕地 ( 2) 规划在项目区内新建或改建 20条斗沟长 30765米, 76条农沟长 500590米,斗渠 4条长 3690米,农渠 9条长 5801米,根据斗沟占地宽6沟宽 5米,斗渠宽 3米,农渠宽 算新建或改建的农田水利用地为 现状 少占地 新增耕地 23 ( 3) 现有 坑塘 55口占地 项目实施后水利设施改善,有 24口面积较小,调蓄水能力差、离村庄较远的水塘可填平整理为耕地;另有 31口水塘 ,占地 面积 在土地整理后仍保留 进行 整修 后 可调蓄涝水 。 坑塘水面 整理后可新增耕地 ( 4) 现 有晒场占地 这些晒场面积小 、 布置 散乱,有的闲置多年不用 。当地 的村民 同意将部分闲置的晒场整理为耕地。本次 规划 保留晒场 占地 晒场 整理后 可新增耕地 ( 5) 区内 沿北沱河 有 少量 废弃宅基地,通过拆迁合并后不仅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也能形成大量耕地。 新建的住宅将沿 田间支道 布置,占地 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由 少 至 弃宅基地 整理后 可新增耕地 ( 6)规划在项目的朝阳沟 和向阳沟与北沱河入口处跨沟设 控制闸 ,水利条件改善,现状沟两侧的部分水工建筑用地可整理为耕地,可 新增耕地 ( 7)向阳沟和 草湖沟在项目区北部有分叉老河道,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中属河流水面地类。这两处老河道已废弃多年不用,规划清淤保留河道,水利条件改善后,老河道可填平整理为耕地,可 经 以上分析计算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项目 通过对道路、坑塘、水利、居民点等处的 整理后可净增耕地 具体数据如下表 4 24 表 4理前后增(+ )减(-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面积( 公顷)占总面积比例( % )面积( 公顷)占总面积比例( % )面积( 公顷)114 旱地 地 调整林地 调整苗圃 405 村道路 塘水面 殖水面 田水利用地 场 村居民点 立工矿用地 殊用地 480 路用地 098 工建筑用地 流水面 303 有:不动工区面积整理后单 位:公顷、%灵璧县向阳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规划后土地利用结构表项目区总面积27水利设施用地小计32未利用地32 其他土地小计一级类 二级类建设用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01 新增耕地率合计11 耕地其他农用地合计合计小计新增耕地 25 高耕地质量潜力分析 进行土地整理主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面积: 1、通过土地整理,建成 畅通的交通 体系, 使 村民出行方便,农机直接 下田,减少现状交通占地 , 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 。 2、通过土地整理,建成了相应的排灌体系,保证旱时能灌,涝时能排, 使 原有部分 小而浅的蓄水能力不强的蓄水坑塘和水工用地可以变为耕地, 提高耕地面积。 3、通过土地整理,在完善沟渠建设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地下水位,有利旱地防渍, 可提高 耕地 质量 。 4、通过土地整理,对项目区内原有耕地和新增耕地进行平整后,土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机械化耕作 ,促进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5、通过土地整理,对项目区内 空心村进行整理 , 使少量村民迁移至交通方便的地方 ,有利于 改善村民居住条件 。 这样,通过对 土 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可将项目区中的田、水、路、废坑塘、 空心村 等进 行 综合整治, 提高 耕地面积 和质量, 便于农业机械耕作,能大大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目区土地适宜性和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地适宜性分析 现有耕地适宜性分析 26 土地整理区适宜性评价是合理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空间布局的基础。项目区土地适宜性定量评价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评价纲要的思路和体系进行。 ( 1)土地利用类型和评价指标 根据土地 整理 复垦目标及规划的指导思想,项目区 整理 复垦目标为以农业为主,根据项目可行性报告,遵循因地 制宜的原则, 对项目区土地进行评价。 ( 2)参评因子选择及影响权重确定 参考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范、农业工程手册 2:土地利用工程、 灵璧 县土壤志等资料,以及项目区的实际状况,各指标区分别选择如下影响因子作为项目区适宜性评价的参评因子,并根据各个因子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性和影响程度,在参考其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适宜性评价资料,以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各个因子的影响权重赋值,具体见表 4 表 4各指标 区参评因子选择及权重确定表 因子 坡度 耕层厚度 土壤 灌溉条件 排水条件 侵蚀程度 土壤养分 土壤质地 对外交通 权重 9% 12% 14% 9% 14% 11 11 11 9 其中,地形坡度反映了项目区大的地形起伏状况,对农业生产限制性较大;土壤养分用有机质含量表示;水分条件从排和灌两个方面反映,要求旱能灌、涝能排,它直接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发挥 ,项目区 27 属岗地地,灌溉条件和土壤 是主要限制性因素;土壤侵蚀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对外道路交通条件不仅影响项目开发投资建设的可能性,而且直接影响项 目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是土地利用适宜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项目区内均无盐渍化现象,故盐渍化不作为参评因素。 ( 3)参评因子适宜程度分级表编制 参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中关于农用地的参评标准,以及不同农作物对用地的标准,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分级,将其适宜类分成非常适宜、适宜、中度适宜、临界适宜、不适宜 5个等级。各指标区参评因子适宜程度分级情况见表 4 表 4各指标区适宜性评价参评因子标准表 适宜程度 非常适宜 适宜 中等适宜 临界适宜 不适宜 赋分值 5 4 3 2 1 坡度 13度 土壤 或 82 办法,按照公平效率原则,因地制宜原则、自愿公开公正原则,权利保持原则,可操作原则,方便生产生活的原则,做到尽量使原有的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耕地面积 保持不变,以此来调整土地权属界线。 71 权属调整的内容、方法和程序 项目区土地整理后,打破了各农户原先承包土地的界线,为使承包经营的耕面积保持不变,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对二轮承包的土地重新进行划分和调整。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 2003287 号文“关于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的意见 ” 和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土地整理工作要注意保护土地产权人的合法权益,既要避免国有土地资产的流失,又不可随意平调集体和个人使用的土地。在土地整理工作开展之前,应做好现有土地资源的产权登记工作,核实国有土地、集 体所有土地及各单位、个人使用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用途,以土地承包合同为依据,查清各土地使用者的权属状况。 土地整理后,要确保原土地承包人的使用权,以土地整理前土地评价结果为依据进行土地再分配,保证土地数量有所增加,土地质量得到提高,保证整理后土地的公平分配。涉及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整的,整理单位应当组织协调各方签订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整协议。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整协议报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权属调整依据。 土地权属调整机构 成立由 乡 长为组长,分管副 乡 长为副组长,村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土地整理项目权 属调整领导小组。土地开发整理前,搞好权属核实工作。要依据土地变更调查和登记有关资料,对所涉及土地的权属、界 72 限、地类、面积进行核实,并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对项目区内的土地权属类型、数量、质量以及土地权利人的类型、数量和原有土地在整理前进行公告一,然后确定权属定界、设置界址。涉及调整土地权利相关权利人之间必签定调整协议,协议由县土地局统一制定协议格式。一式多份,其中相关土地权属人各执一份,乡镇存档一份,县土地局一份。 土地权属调整 ( 1)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完成后,市土地管理部门对整理后的土地进行 综合评价,作为整理后土地分配方案的参考或修正依据。坚持参与整理各方土地总面积不变、集中连片、便于利用的原则,参照土地综合评价结果,按各村原有的土地比例,以标准田块为基本单元,对土地整理后的农用地进行分配。 ( 2)村内土地产权调整。自留地和口粮田土地整理后按等面积原则分配土地,保证农户分到与原来实有面积不变,质量基本相当,并尽可能集中土地。承包田按自愿、等面积原则重新分配土地。如原承包人放弃承包权,则由村委另找经营大户 承包 。新增耕地面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发包给种田能手,实行规模经营也可实行招标承包,原所有权 主体内的个人和单位拥有优先承包权。 ( 3)村与村之间的土地权属调整。相邻两村的插花地可采用在村界处等面积原则调整,亦可采用调整土地使用权方式调整;非相邻两村的插花地可采用调整土地使用权方式调整。村与村之间少量不规 73 则的村界土地整理后,农地权属按 田平整 要求,等面积原则进行调整。 项目验收 为确保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标准、办法和项目规划设计的有效落实,项目实施完成后,将由 宿州 市国土资源局组织检查验收。验收分自查、初验、终验及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合格后,办理工程的移交手续,交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正常的 运行管理。 实施土地整理的地块,整理后农民原有承包耕地的面积不得减少(扣除应分摊的新增路渠用地),但同一承包人有若干地块时,应适当集中。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编制完成后,应在有关村进行公告,公告期为15天。调整方案的制定强调公众参与。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对公众参与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的制定做了明确规定:“尊重土地权利人意愿,编制和落实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土地开发整理前,土地权属调整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签订协议。” 对权属调整方案有异议的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于公告 期内向县国土资源局书面提出,由其予以调处。涉及他项权利者,应通知他项权利人参加调处。经协商不能解决的,争议由乡镇人民政府调处。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有异议的,应于公告期内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乡镇人民政府书面提出,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乡镇人民政府应予以调处。经调处仍有意见者,由县人民政府裁定。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经公告并征求意见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方案批 74 准以后,涉及所有权者,应由县国土资源局与项目区内土地所有权人签订权属调整协议;涉及使用者,由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签订承包协议。 8项目组织实施 管理 组织领导机构设置 成立以 分管县 为组长, 县 国土、财政、农业、水利、林业、环保等部门人员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目工作的领导,检查项目工程进度,协调处理工程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礼摄像服务合同
- 高级会计知识树构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会计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 高级审计师考试要点试题及答案
- 高级审计师信息分析试题及答案
- 资产评估审计基本原则试题及答案
- 高效利用时间审计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烘焙师职业资格考试真题卷:烘焙师职业技能评价试题
- 高级会计在战略管理中的执行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集锦试卷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Unit 3 Keep fit 素养检测(含解析)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二诊英语试题(含笔试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绥化绥化市2025年度“市委书记进校园”事业单位引才28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封条模板A4直接打印版
-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实施优秀案例PPT
- 关于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的通知银发号
- 基于PLC的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_(2)[1]
- 古典概型 教学设计
- 钢管截面积、强度、挠度、惯性矩计算公式
-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