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音乐教学论文用“感知-运动” 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能力中学音乐教学论文用“感知-运动” 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引起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整合,给音乐教育教学使用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音乐一种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的整合已成为音乐教育发展趋势。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小学音乐教育中,节奏训练放在首要位置。许多学生对音乐中的节奏只是数学式的机械反应,感受不到节奏的流动感,更无法感受和体现音乐。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应,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的情绪转化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根据小学生好动、喜听、爱玩的特点,在节奏训练中把视听、唱、触等多种感官,用“多媒体感知身体运动”的方法使之形象化、具体化、游戏化,在游戏中感知节奏、再现节奏。为此,通过多媒体视听,有节奏地说、拍手、行走、想想做做等教学手段,学生在学习音值、节奏型、节拍、速度、力度等节奏要素,在节奏教学中强调音乐与身体运动相结合,以动为主,运用“感知运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使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及运动的完美结合获得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 提高节奏能力。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也提出了“节奏第一” 的口号, 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在教学中发现音乐和节奏性动作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对音乐各方面的意识和知觉首先是通过动作加以表现的。对儿童的自发才能的歌唱的研究也指出,歌曲往往产生于节奏运动之中,而且, 孩子在被教唱歌曲时,首先注意的是节奏。在这几年对本校学生多次进行节奏能力测试,发现儿童在节奏能力方面有以下层次类别:一、学生节奏能力在层次类别方面不同1、完全没有节奏感的学生。他们的耳朵对说话声音的差别(如温和、严厉、讽刺等)都没有明显的不同感觉,尽管他们的智力正常,在音乐上却难以有所感应。不过,这样的学生极为少见。2、节奏感发展较好的学生。他们一开始就能自如的按节拍行走和做动作,但唱准和听辨旋律的节奏较难。3、具有较好节奏感的学生。他们能听辨有节奏的音调,但往往不能识别非节奏性的音响。他们一旦训练后,能很快获得良好的节奏感知能力。4、天生具有好的音乐耳朵和节奏感的学生。但音乐感觉能力也不同:有的听觉好,但读谱和歌唱差,或反之;有的对旋律听觉好,但听辨和弦差等等。中学音乐教学论文用“感知-运动” 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引起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整合,给音乐教育教学使用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音乐一种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的整合已成为音乐教育发展趋势。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小学音乐教育中,节奏训练放在首要位置。许多学生对音乐中的节奏只是数学式的机械反应,感受不到节奏的流动感,更无法感受和体现音乐。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应,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的情绪转化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根据小学生好动、喜听、爱玩的特点,在节奏训练中把视听、唱、触等多种感官,用“多媒体感知身体运动”的方法使之形象化、具体化、游戏化,在游戏中感知节奏、再现节奏。为此,通过多媒体视听,有节奏地说、拍手、行走、想想做做等教学手段,学生在学习音值、节奏型、节拍、速度、力度等节奏要素,在节奏教学中强调音乐与身体运动相结合,以动为主,运用“感知运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使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及运动的完美结合获得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 提高节奏能力。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也提出了“节奏第一” 的口号, 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在教学中发现音乐和节奏性动作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对音乐各方面的意识和知觉首先是通过动作加以表现的。对儿童的自发才能的歌唱的研究也指出,歌曲往往产生于节奏运动之中,而且, 孩子在被教唱歌曲时,首先注意的是节奏。在这几年对本校学生多次进行节奏能力测试,发现儿童在节奏能力方面有以下层次类别:一、学生节奏能力在层次类别方面不同1、完全没有节奏感的学生。他们的耳朵对说话声音的差别(如温和、严厉、讽刺等)都没有明显的不同感觉,尽管他们的智力正常,在音乐上却难以有所感应。不过,这样的学生极为少见。2、节奏感发展较好的学生。他们一开始就能自如的按节拍行走和做动作,但唱准和听辨旋律的节奏较难。3、具有较好节奏感的学生。他们能听辨有节奏的音调,但往往不能识别非节奏性的音响。他们一旦训练后,能很快获得良好的节奏感知能力。4、天生具有好的音乐耳朵和节奏感的学生。但音乐感觉能力也不同:有的听觉好,但读谱和歌唱差,或反之;有的对旋律听觉好,但听辨和弦差等等。中学音乐教学论文用“感知-运动” 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引起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整合,给音乐教育教学使用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音乐一种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的整合已成为音乐教育发展趋势。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小学音乐教育中,节奏训练放在首要位置。许多学生对音乐中的节奏只是数学式的机械反应,感受不到节奏的流动感,更无法感受和体现音乐。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应,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的情绪转化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根据小学生好动、喜听、爱玩的特点,在节奏训练中把视听、唱、触等多种感官,用“多媒体感知身体运动”的方法使之形象化、具体化、游戏化,在游戏中感知节奏、再现节奏。为此,通过多媒体视听,有节奏地说、拍手、行走、想想做做等教学手段,学生在学习音值、节奏型、节拍、速度、力度等节奏要素,在节奏教学中强调音乐与身体运动相结合,以动为主,运用“感知运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使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及运动的完美结合获得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 提高节奏能力。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也提出了“节奏第一” 的口号, 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在教学中发现音乐和节奏性动作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对音乐各方面的意识和知觉首先是通过动作加以表现的。对儿童的自发才能的歌唱的研究也指出,歌曲往往产生于节奏运动之中,而且, 孩子在被教唱歌曲时,首先注意的是节奏。在这几年对本校学生多次进行节奏能力测试,发现儿童在节奏能力方面有以下层次类别:一、学生节奏能力在层次类别方面不同1、完全没有节奏感的学生。他们的耳朵对说话声音的差别(如温和、严厉、讽刺等)都没有明显的不同感觉,尽管他们的智力正常,在音乐上却难以有所感应。不过,这样的学生极为少见。2、节奏感发展较好的学生。他们一开始就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状腺超声操作培训课件
- 甲状腺切除手术课件
- 儿童节的教学课件
- 新解读《GB-T 36774 - 2018蒜芥茄检疫鉴定方法》
- 勾股定理导入教学课件
- 2026届高考历史一轮基础复习训练5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含答案)
- 《蓝色的树叶》教学课件
- 新解读《GB-T 36171 - 2018改善成形性高强度结构用调质钢板》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会议
- 用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GB/T 37915-2019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
- GB/T 31298-2014TC4钛合金厚板
- GB/T 27746-2011低压电器用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技术规范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GB/T 13667.3-2003手动密集书架技术条件
- 导轨及线槽项目投资方案报告模板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复旦大学<比较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 书法的章法布局(完整版)
- GB∕T 10429-2021 单级向心涡轮液力变矩器 型式和基本参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