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法制教育课教案授课时间:XX 年 12 月 18 日刑法(一):范罪的构成教学目标:1.知道犯罪的构成和什么叫犯罪; 2.知道犯罪的两种形式;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犯罪的条件教学难点:理解两种犯罪形式中的第二种形式:不作为。教学过程:一、导入1.安静的课堂、井然有序的校园,由什么作为保证呢?2.校门口接送低年级的学生家长,都在校门口的两侧的什么位置?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等学生?又是由什么作为保证呢?3.我校门口的马路上,有横过马路的斑马线,学生为什么要走他呢?过渡:学校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学校的井然的秩序;国家的法律法规,保障了社会的稳定。法律的作用这么大,我们要多学习一些法律,学法才能知法,懂法,才能很好的遵守法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宪法中的刑法。二、学习:刑法(一) 、犯罪的构成指行为人的某种行为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一个行为构成犯罪,必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被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2.犯罪的客观方面指犯罪行为的客观外在表现犯罪行为包括两种基本形式:(1)作为:用积极行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2)不作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并且具有履行这种义务的能力,而有意识的不实施该种行为,从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例如: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不作为违反的是刑法的命令性规范,即当为而不为。比如,负有扶养义务的行为人对不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而情节恶劣的,就是一种典型的不作为。从犯罪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刑法中的由不作为的行为形式实现的犯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在刑法上被称为纯正(真正)不作为犯,如遗弃罪等;一种是既可以由作为实现,也可以由不作为实现的犯罪,在刑法上被称为不纯正(真正)不作为犯,如故意杀人罪、决水罪等。3.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是主体:(1)必须是实施犯罪的人。 (自然人或法人,但主要是自然人)(2)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年龄规定:a.未满 14 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b.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只对杀人、放火、重大抢劫、惯偷、投毒等严重犯罪行为负责。c.已满 16 周岁,对一切犯罪行为均负刑事责任d.对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应从轻或减轻处罚。(3)行为人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a.精神病人b.又聋又哑的人:应负但应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c.醉酒的人:应负刑事责任4.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以及所引起的结果的心理状态。通常指两种:一种是故意;一种是过失。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构成的犯罪。希望发生叫直接故意;放任发生叫间接故意。例如:直接故意犯罪,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故意犯罪,如某甲想杀死某乙,用刀刺向某乙的心口,某甲明知这种行为必然导致某乙死亡,但某甲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某甲的这种行为就是直接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行为发生。如某甲欲毒杀其妻某乙,在其饭碗中投毒,某甲明知其妻在吃饭时可能会喂孩子吃饭而毒死孩子,但某甲毒杀其妻心切,放任可能毒死其孩子的结果发生。对于某乙,某甲是直接故意犯罪,而对于孩子,某甲则是间接故意犯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都是故意犯罪,都将受到刑法的严厉处罚。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轻信的过失。过失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才认定为犯罪。例如:所谓过失的共同实行犯,是指二人以上的过失实行行为共同构成过失犯罪的情况。比如甲乙二人共同从楼顶将物体推下,疏忽而致路人被砸死。甲乙二人高楼推物之行为,皆出于疏忽大意的共同过失,且造成了路人的死亡。这就属于过失的共同实行犯之情况。意外事件: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既不是故意,也不是过失,而是由不可预见或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刑法上称是意外事件。三、讨论交流举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对照学过的条文进行分析。四、总结:1.你学到了什么?2.今后怎么做?授课时间:XX 年 12 月 18 日刑法(一):范罪的构成教学目标:1.知道犯罪的构成和什么叫犯罪; 2.知道犯罪的两种形式;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犯罪的条件教学难点:理解两种犯罪形式中的第二种形式:不作为。教学过程:一、导入1.安静的课堂、井然有序的校园,由什么作为保证呢?2.校门口接送低年级的学生家长,都在校门口的两侧的什么位置?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等学生?又是由什么作为保证呢?3.我校门口的马路上,有横过马路的斑马线,学生为什么要走他呢?过渡:学校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学校的井然的秩序;国家的法律法规,保障了社会的稳定。法律的作用这么大,我们要多学习一些法律,学法才能知法,懂法,才能很好的遵守法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宪法中的刑法。二、学习:刑法(一) 、犯罪的构成指行为人的某种行为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一个行为构成犯罪,必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被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2.犯罪的客观方面指犯罪行为的客观外在表现犯罪行为包括两种基本形式:(1)作为:用积极行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2)不作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并且具有履行这种义务的能力,而有意识的不实施该种行为,从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例如: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不作为违反的是刑法的命令性规范,即当为而不为。比如,负有扶养义务的行为人对不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而情节恶劣的,就是一种典型的不作为。从犯罪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刑法中的由不作为的行为形式实现的犯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在刑法上被称为纯正(真正)不作为犯,如遗弃罪等;一种是既可以由作为实现,也可以由不作为实现的犯罪,在刑法上被称为不纯正(真正)不作为犯,如故意杀人罪、决水罪等。3.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是主体:(1)必须是实施犯罪的人。 (自然人或法人,但主要是自然人)(2)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年龄规定:a.未满 14 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b.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只对杀人、放火、重大抢劫、惯偷、投毒等严重犯罪行为负责。c.已满 16 周岁,对一切犯罪行为均负刑事责任d.对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应从轻或减轻处罚。(3)行为人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a.精神病人b.又聋又哑的人:应负但应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c.醉酒的人:应负刑事责任4.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以及所引起的结果的心理状态。通常指两种:一种是故意;一种是过失。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构成的犯罪。希望发生叫直接故意;放任发生叫间接故意。例如:直接故意犯罪,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故意犯罪,如某甲想杀死某乙,用刀刺向某乙的心口,某甲明知这种行为必然导致某乙死亡,但某甲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某甲的这种行为就是直接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行为发生。如某甲欲毒杀其妻某乙,在其饭碗中投毒,某甲明知其妻在吃饭时可能会喂孩子吃饭而毒死孩子,但某甲毒杀其妻心切,放任可能毒死其孩子的结果发生。对于某乙,某甲是直接故意犯罪,而对于孩子,某甲则是间接故意犯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都是故意犯罪,都将受到刑法的严厉处罚。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轻信的过失。过失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才认定为犯罪。例如:所谓过失的共同实行犯,是指二人以上的过失实行行为共同构成过失犯罪的情况。比如甲乙二人共同从楼顶将物体推下,疏忽而致路人被砸死。甲乙二人高楼推物之行为,皆出于疏忽大意的共同过失,且造成了路人的死亡。这就属于过失的共同实行犯之情况。意外事件: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既不是故意,也不是过失,而是由不可预见或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刑法上称是意外事件。三、讨论交流举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对照学过的条文进行分析。四、总结:1.你学到了什么?2.今后怎么做?授课时间:XX 年 12 月 18 日刑法(一):范罪的构成教学目标:1.知道犯罪的构成和什么叫犯罪; 2.知道犯罪的两种形式;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犯罪的条件教学难点:理解两种犯罪形式中的第二种形式:不作为。教学过程:一、导入1.安静的课堂、井然有序的校园,由什么作为保证呢?2.校门口接送低年级的学生家长,都在校门口的两侧的什么位置?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等学生?又是由什么作为保证呢?3.我校门口的马路上,有横过马路的斑马线,学生为什么要走他呢?过渡:学校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学校的井然的秩序;国家的法律法规,保障了社会的稳定。法律的作用这么大,我们要多学习一些法律,学法才能知法,懂法,才能很好的遵守法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宪法中的刑法。二、学习:刑法(一) 、犯罪的构成指行为人的某种行为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一个行为构成犯罪,必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被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2.犯罪的客观方面指犯罪行为的客观外在表现犯罪行为包括两种基本形式:(1)作为:用积极行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2)不作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并且具有履行这种义务的能力,而有意识的不实施该种行为,从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例如: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不作为违反的是刑法的命令性规范,即当为而不为。比如,负有扶养义务的行为人对不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而情节恶劣的,就是一种典型的不作为。从犯罪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刑法中的由不作为的行为形式实现的犯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在刑法上被称为纯正(真正)不作为犯,如遗弃罪等;一种是既可以由作为实现,也可以由不作为实现的犯罪,在刑法上被称为不纯正(真正)不作为犯,如故意杀人罪、决水罪等。3.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是主体:(1)必须是实施犯罪的人。 (自然人或法人,但主要是自然人)(2)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年龄规定:a.未满 14 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b.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只对杀人、放火、重大抢劫、惯偷、投毒等严重犯罪行为负责。c.已满 16 周岁,对一切犯罪行为均负刑事责任d.对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应从轻或减轻处罚。(3)行为人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a.精神病人b.又聋又哑的人:应负但应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c.醉酒的人:应负刑事责任4.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以及所引起的结果的心理状态。通常指两种:一种是故意;一种是过失。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构成的犯罪。希望发生叫直接故意;放任发生叫间接故意。例如:直接故意犯罪,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故意犯罪,如某甲想杀死某乙,用刀刺向某乙的心口,某甲明知这种行为必然导致某乙死亡,但某甲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某甲的这种行为就是直接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行为发生。如某甲欲毒杀其妻某乙,在其饭碗中投毒,某甲明知其妻在吃饭时可能会喂孩子吃饭而毒死孩子,但某甲毒杀其妻心切,放任可能毒死其孩子的结果发生。对于某乙,某甲是直接故意犯罪,而对于孩子,某甲则是间接故意犯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都是故意犯罪,都将受到刑法的严厉处罚。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工程测量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放射技术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土建施工人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防疫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汽车驾驶与维修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地图绘制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0-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筑工程实务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2025年银行金融类-金融考试-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法规+银行管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石雕工-石雕工(高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综合评标专家-甘肃-甘肃综合评标专家(工程造价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化学(基础模块)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京东集团员工手册-京东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GB/T 37915-2019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
- GB/T 31298-2014TC4钛合金厚板
- GB/T 27746-2011低压电器用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技术规范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GB/T 13667.3-2003手动密集书架技术条件
- 导轨及线槽项目投资方案报告模板
- 复旦大学<比较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 书法的章法布局(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