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改建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完整版可编辑]_第1页
卫生院改建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完整版可编辑]_第2页
卫生院改建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完整版可编辑]_第3页
卫生院改建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完整版可编辑]_第4页
卫生院改建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完整版可编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一、项目概况 . 1 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2 三、编制依据 . 2 四、主要结论 . 3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 . 4 一、宏观背景 . 4 二、 . 4 三、卫生院的需求背景 . 5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8 一、是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 . 8 二、 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8 三、是 . 9 第四章 项目地理位置及建设条件 . 11 一、自然环境 . 11 二、选址条件 . 12 三、建设条件 . 12 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方案 . 15 一、设计依据 . 15 二、配置标准 . 16 三、建设规模 . 16 四、设计方案 . 16 第六章 节能节水 . 30 一、节能措施综述 . 30 二、节水 . 31 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 . 32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 32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 33 八章 卫生院编制定员与项目管理 . 36 一、项目管理 . 36 二、项目组织机构和定员编制 . 36 三、项目招投标 . 37 第九章 建设进度安排及工程建设管理 . 40 一、项目具体建设安排 . 40 二、建设进度安 排 . 40 第十章 投资估算 . 41 一、编制说明 . 41 二、资金筹措方式 . 45 第十一章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46 第十二章 卫生院软件系统建设 . 47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 49 一、结论 . 49 二、建议 . 49 附图: 1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性质 改建 。 (三)项 目建设单位 生局 。 (四)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与规模 该项目位于 内。 改建 以下简称“卫生院”) 总占地面积 44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五)工程建设周期 2011年 6月开始 办理 立项等前期筹备工作 ,并开始进行图纸设计 , 8月份开始工程建设, 2012年 6月工程竣工。 总工期 12 个月。 (六) 项目投资额及 资金筹措 本工程总投资为 元,其中工程费为 元 ; 工程建设其他费为 预备费为 拟全部申请 政府 资金支持。 2 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 2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1 建设用地面积 410 2 总建筑面积 综合楼 建筑面积 附属用房 锅炉房 机动车停车位 辆 22 8 自行车停车位 辆 80 9 容积率 0 绿化率 % 30 11 建筑密度 % 33 三 、编制依据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二)政策文件 家体改办、国家计委、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2年 8月 20日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 2.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京政发 200524 号); 3.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 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 2006 10 号); 京市发改委、北京市财政局 2006 年北京市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 建设计划实施方案(京卫计字 200624 号); 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建设委员3 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印发的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 设置与建设规划(京卫妇社字 20062号); 6.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 (京政发 200524 号) ; 7.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标 107 8.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 的基本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 ; 9.关于印发北京市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 建设方案流程示意图的通知(京卫计字 200655 号);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11.北京市“十二五”规划; 12. “十二五”规划 。 四 、 主要结论 生院 改建项目 的建设适应城镇发展需要, 可 全面提高当地的医疗保健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并从根本上解决 基层医疗 环境拥挤、建筑设备老化 、容纳功能有限等问题。 通过对项目区的实地考察和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符合乡镇 卫生院 的规划要求; 2 项目投资规模适度,投资结构合理,资金来源有保障 ; 3 项目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 效益 ; 4经本报告分析研究,本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 4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 一、宏观背景 本项目建设单位承担着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重作用。 首先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 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 发病的诊疗服务。 根据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 2006 10 号),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房屋和医疗卫生设备等设施,对业务培训给予适当补助,并根据社区人口、服务项目和数量、质量及相关成本核定预防保健等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 随着我国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被列入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二五”纲要特别提出要 加强城乡医疗服务 体系建设 。 加强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 二 、 (一) “十 一 五”发展现状 “ 十一五 ” 期间, 截至 2009年底 ,5 全镇 共有医疗卫生 院 1家( , 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 4个,共有编制床位 20张。 “十一五”时期, 于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要 求完成了 留社区卫生服务站 4家,设立定点村级卫生服务站 15家。 (二)存在的问题 “十 一 五”期间, 公共 卫生 服务 设施 得到了 改善。但是, 现有卫生院医疗设备简陋,医务人员素质不高,无法满足全镇人民的医护需要。 (三) “十 二 五”规划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构建城乡 协调统筹 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 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镇中心医院的医疗条件,提升乡村基层医疗室的医疗能力 和水平,切实保障全镇人民的医疗需求。积极建设高素质的医疗工作者队伍,全面提升医疗救治水平和卫生技术。 服务群众为宗旨,切实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提高疾病防控、卫生监督服务水平, 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三 、 卫生院 的需求背景 根据 2008年卫生院门、急诊总量为 2009年门诊量 12万人次、急诊量 2625人次; 2010年门诊量 诊量 7900人次。通过以上统计数据说明, 卫生院 的门、急诊量在三年间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另根据 统计网数据, 2009 年 户籍人口数为 30743 人。另有加6 上外来人口, 总人口规模约 人。 即本项目服务人口目前为 人左右。 根据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乡镇卫生院 床位 规模应根据其服务人口数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服务半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按照乡镇卫生院的类型、基本任务和功能合理确定 ,每千服务人口宜设置 ”则, 7 54床。考虑到 位使用率较低,所以床位数仍按照卫生院现状 20个床位来设置。 卫生院包含乡镇卫生院和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的双重功能,所以 根据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及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 (站) 设置与建设规划,设置标准如下。 ( 一 ) 乡镇卫生院分类功能配置 表 2镇卫生院 功能配置 规 模 (名 称 无床 20床 40床 80床 作医疗管理 48 84 108 144 诊 60 174 288 516 验 30 138 220 428 含手术室、产房 ) 24 220 517 1036 40 96 240 456 使用面积合计 200 712 1373 2580 建筑面积合计(平面系数按 65%) 308 1095 2112 3969 ( 二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类 及功能配置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类 A 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规模为 ,业务用房建筑面积达到3500平方米左右; B 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规模为 ,业务用房建筑面积达到2500平方米左右; C 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规模小于 ,业务用房建筑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左右。 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配置 7 2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配置 (建筑面积) 项目 配置标准( C 类 业务用房建筑面积 3500 2500 1500 其中:预防保健区 450 380 320 综合诊疗区 1850 1370 730 健康教育区 200 150 100 康 复 区 300 200 150 行政与后勤区 700 400 200 根据上述两部分指标,把功能相似的面积取大值处理后, 卫生院 的建筑面积标准应为 4050 平方米。 表 2项目 建筑面积指标 序号 功能 面积( 参考依据 1 预防保键、合作医疗管理 45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 2 综合诊疗区 185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 3 放射、检验 212 卫生院标准( 138/ 4 住院 (含手术室、产房 ) 338 卫生院标准( 220/ 5 康 复 区 30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 6 健康教育区 20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 7 行政后勤保障 70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 合计 4050 而 公用房 面积仅为 2369平方米 (含室外厕所) , 与指标规定的 4050平方米差距较大。 8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 是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 根据我国“十二五”纲要要求,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特别是 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 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 我国 长期以来在城 镇 卫生工作中一直存在着重视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轻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情况。有关研究显示,上个世纪 80至 90年代,国家对城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呈现明显的倒三角状态,政府对城 镇 一、二、三级医院卫生事业费和专项拨款的比例大致为 1:( 22 23) :( 110 250)。也就是说政府每给城市三级医院投入 110 250元,给二级医院投入 22 23元,仅给一级街道地段医 院投入 1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对城市基层一级医院的投入接近负增长。这种一头重、一头轻的投入方式,导致基层社区的卫生服务能力与区域卫生服务能力严重失衡,城 镇 卫生服务体系呈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 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城 镇 医疗卫生改革,就是要彻底改变这种资源配置失衡的状态,通过优先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带动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结构、功能、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大中型医院为区域性医疗中心,预防、保健等机构为区域性预防、保健中心,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符合 全面小康社会需要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 二、 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9 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总体看,既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够规范、部分群众特别是低保对象收入较低等因素有关,也与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和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的方式不当密切相关。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城市三级医院门诊病人可分流到区、街医院的合计占 65%;城市三级医院住院病人可分流到区、街医院的合计占 77%。如果实现病人向基层合理分流,自 2000年至 2030年 30年间,全国城市将可以节省医药费用支出 6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3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仅仅是“小病”进社区就可以让群众节省大笔医药费开支,如果再做好社 区预防保健,使群众少生病、少生“大病”,节省的医药费用还会更多。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讲,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一项事业。 社区卫生服务之所以能够节省医药费用,是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侧重采用适宜技术而不是昂贵的高端技术,侧重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社区参与的策略,并注意与区域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协作,而不是重治轻防、防治分离、大病小病一起看。由于这样一些原因,社区卫生服务既能够诊治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帮助群众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向群众推荐合适的大中型医院及专家诊治疑难病症,同时也能 够使群众减少医药费用支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现有常住人口约 人,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本镇以及周边乡镇的群众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三 、 是 长期发展的需要 009年被定为北京市 42个重点镇之一,作为 二五”期间的总体战略是 按照“保一、稳二、增三”的总体思路,贯彻低碳、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积极引导都市型工业,努力助推高端旅游产业,构建 卫生院 的建设10 可以起到提高该镇整体实力,进而增强该镇的投资吸引力的作用。所以卫生院的建设 是 总之, 卫生院的建设是适时、 合理且必需的,通过卫生院的建设可以更加完善 效解决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卫生院的建设 也是本镇“十二五”规划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11 第四章 项目地理位置及建设条件 一 、自然环境 (一)地形地貌 位于 东北部,属燕山山地与华北平原交接地,是华北通往东北、内蒙古的重要门户,故有 “ 京师锁钥 ” 之称。全 县东、北、西三面群山环绕、峰峦起伏,巍峨的古长城绵延在崇山峻岭之上;中部是碧波荡漾的 南是洪积冲积平原,总地形为三面环山,中部低缓,西南开口的簸箕形。 西起东经 11639 33 ,东至 11730 25 ,东西长 69 公里;南起北纬 4013 7 ,北至北纬 4047 57 ,南北宽约 64公里。东南至西北依次与本市的 区接壤,北部和东部分别与河北省的 中部,北依 与 南部与本县 面积 方公里。该镇距北京市区 70公里,距 0公里, 山丘陵占镇域总面积的 80%。处于平原与山区的交接地带,地形为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潮河从东北到西南流过全镇。由南至北依次为河滩地、坡地、山区,平原和缓坡仅占 20%,山地、林地占 80%。 (二)气象条件 温带 大陆 性 季风气候, 受地形影响,冬季多东北风和西北风,春夏秋冬四季明显,降雨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年降雨量在 500 600毫米 。年最高温度 33,最低温度 , 年平均温度 8 11 左右。 (三)地质水文条件 部分土壤土质为中等粘性土以及由粘性土、砂砾组成,有利于农作物的耕种和工程建设。 下水埋深 8 12米 ,由于近年干旱,水位有所下降,地下水自东北流向西南,贮藏量比较丰富,水质优良。 12 内的主要河流有潮河,由东往西流入 库。潮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大阁镇北 35公里 的城根营南山下(今连桂乡海拉弯村)。从古北口关门流入 经古北口、高岭、太师屯 三个 镇入 库。 库建成后,潮河分为 4 公里,流域面积 山地;下游长 31公里,流域面积 平原。沿途有牤牛河、汤河、安达木河、清水河和红门川河五条较大支流。 二、 选址 条件 根据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乡镇 卫生院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便群众,交通便利 。 有便利的水、电、路等公用基础设施 。 境安静、远离污染源, 并 与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有一定距离 。 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 、 高压线路及其设施。 三 、建设条件 (一)项目用地 位置 本项目用地为现 生院院内。项目西 至 穆九路 东红线,北至农民 果园,南 至 出所 旧址 平房, 东 至 现状修理厂 。总用地为 4410平方米。项目距离 00米,交通便利,周边环境符合卫生院选址标准。 ( 二 ) 现状用地情况 诊 综合楼 ,为 两层部分三层 发热门诊平房 13 小锅炉房及食堂平房 预防保健科; 供热 锅炉房; 宿舍; 厕所 。 ( 三 )给水 卫生院现状给水采用自建井 ,给水量不能满足改建后卫生院的使用。 ( 四 )排水 本项目院内目前没有排水系统。 ( 五 ) 供电 卫生院 供电现由项 目西侧院墙外、 处 箱式变压器 接入,现状变压器不能满足将来改建后的卫生院供电规模。 。 ( 六 )供热 卫生院现状供热采用燃煤锅炉 ,但锅炉供热功率较低,不能满足改建后的卫生院供热规模 。 14 ( 七 ) 燃气 由于卫生院附近没有燃气管线,本项目食堂 现状 采用液化石油气罐。 ( 八 ) 电信 本项目 现状 电信 及有线电视均 通过 穆九路西侧 电信电缆相接 。 通过现场调查本项目给水、排水、供电、供热及电信均不满足改建后卫生院的规模,需要新建这些管线。燃气仍采用液化石油气罐。 15 第 五 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方案 一、设计依据 本项目方案由 委托公司 提供设计方案,并以 北京市卫生局文件关于印发北京市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方案流程示意图的通知(京卫计字200655号)附件 为依据 。 (一)标准、规范 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3.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 2006版) ;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 北京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6.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 009) ; 7. 2004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部分); 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9.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0352 2005; 10.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50001 2001; 1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1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0014; 1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14. 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 (二)规划 本项目规划依据是项目单位提供的以下资料,本报告就 乡镇卫生院 布置 的 合理性和科学性不进行论述。 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 2020年); 2.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 16 3. “十二五”规划 。 二、配置标准 由于本项目具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种功能,所以建设指标分别参考两种功能相关标准,再按照相同规模取大值合并得出本项目的建设标准。详见表 2 三、建设规模 根据表 2本项目 建筑 面积最大为 4050 平方米 。根据此标准,结合本项目用地性质,确定最终设计方案总建筑面积为 方米 。 四 、设计方案 ( 一 ) 规划布局 设计原则: 乡镇卫生院的总 体 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污流线清楚,避免交叉感染 。 通便捷,管理方便 。 术、功能检查等用房应处于相对安静的位置 。 疗室等主要医疗用房应 有适宜 的朝向 。 风沙地区应有防风害侵袭措施 。 设计方案 规划布局 总体构想 : 本方案是根据现状不规则的地形布置了一个 规则院落 ,利用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建筑相互呼应、高低错落围合而成。南面是医院的 1层 附属用房, 北侧为 4层的卫生院综合楼, 中间是一个大的院落,北部是小的院落,北面考虑遮挡民房的间距,形成一个小的院落,并在东北角布置了锅炉房,这样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避免了锅炉房对医院的影响。 这样布局使 医务用房集中,各功能区交通联络便捷 , 院落两边尺度较接近,空间方正规整。 17 (二) 平面方案及功能布局 根据标准指标,考虑的到本项目的用地特点,建设方案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表 5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1 建设用地面积 410 2 总建筑面积 综合楼 建筑面积 附属用房 锅炉房 机动车停车位 辆 22 8 自行车停车位 辆 80 9 容积率 0 绿化率 % 30 11 建筑密度 % 33 12 建筑控高 米 综合楼 16米 附属用房 5米 根据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与建设规划 及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各楼使用功能内容包括: 1 综合楼 a. 首层包括 急诊室、诊室、 挂号收费室、值班室、 抢救 室、心电图室、换药室、配液室、治疗室、药房、药库 、放射科(含暗室、控制室)、 卫生间(含开水间、 污物间 ) 等 ; b. 二层包括 诊室、 疗室、输液室、配液室、换药室、休息室、妇科手术室 (含 医生更衣室、 洗手间、污物间及缓冲间)、 药库、开水间、卫生间 (含开水 间、污物间 ) 等 ; c. 三层包括 病房、护士办、健康教育多功能厅、中医、理疗康复室、咨询室、语言认知训练室、作业训练室、物理训练室、健康教育工作室、诊室、办公室、卫生间(含开水间、污物间) 等 ; d. 四 层包括 院长办公室、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财务室、 档案室、 计算机房、电话机房、卫生间(含开水间、污物间) 等。 2附属用房 主要包括计划免疫办公室、儿童体检室、登记室、接种观察室、接种室、18 储藏室 、冷链室 、诊室、化验室、注射室、药房、留观室、更衣室、淋浴间、卫生间、职工餐厅、厨房操作间、餐厅包间 等; 表 5标表 功能分区 间数 使用 面积 一层 20 生间 1 救室 1 库 1 房 1 班室 2 室 7 射科 1 疗室 1 液室 1 药室 1 诊室 1 号收费室 1 电图室 1 层 16 生间 1 库 2 检室 2 室 4 液室 1 液室 1 药室 1 疗室 1 超室 1 息室 1 科手术室 1 层 19 生间 1 房 7 士办 1 室 2 理训练室 1 康教育工作室 1 公室 1 康教育多功能厅 1 医、理疗康复室 1 询室 1 9 功能分区 间数 使用 面积 语音认知训练室 1 业训练室 1 层 18 生间 1 公室 7 算机房 1 案室 1 话机房 1 议 室 2 务室 2 息室 2 长办公室 1 计使用面积 5标表 功能分区 间数 使用 面积 附属用房 20 观室 2 室 1 衣室 1 浴室 1 种室 1 种观察室 1 记室 1 21 计划免疫办公室 1 生间 2 射室 1 验室 1 房 1 链 1 藏室 1 童体检室 1 厅 1 房操作间 1 厅包间 1 三) 建筑工程 计 本项目 综合楼 与附属用房外立面风格统一。设计特点是简洁、大方、清新、20 明快。从色调到整体都体现了改建后的卫生院给人们带来的和谐、清新的氛围。 综合楼首层高 , 2 4层高 属用房层高 综合楼楼内设有两处楼梯间和一处医用电梯间。 按照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 室内装修 材料概念进行装修。 另外,在本项目室外及室内各科室分别设置就诊指示牌及科室标识牌等。 (四)结构 工程 基本风压: 面粗糙度: B 类 ; 基本雪压: 土深度 : ; 设计使用年限为 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场地类别:有待地质勘察报告确定。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室内正常环境结构构件为一类,基础等与土壤接触部分待地质勘察报告 成果完成 后确定。 项目位于 北京市 地震基本烈度为 8度 ,根据建筑抗 震设防分类标准( 2008),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 乙 类,即地震作用按设防烈度 8度计算(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震分组:第一组),抗震措施按设防烈度 9度设计。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框架结构部分的框架抗震等级为 一 级。 系 : 综合楼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屋盖均采用 现浇 钢筋 混凝土 结构。 附属用房采用砖混结构。 计 综合楼采用独立柱基型式;附属用房采用条形基础型式。 (五)给水工程 本工程 给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和卫生部制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规定。 21 给水用量 本项目给水管线拟从卫生院北侧 、幼儿园南侧 现状路 上 市政 给水管线接入。 根据 2010年卫生院的门、急诊量为 日均门、急诊量为 422人 /天,则给水用量约为 天。 本项目给水管道采用管径为 外给水管道沿区内管道平行于建筑物敷设,管道外壁距建筑物外墙的净距为 1m。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布置成枝状管网,单向供水。 件和水表 埋地给水 管道采用耐腐蚀和能承受相应地面荷载能力的有衬里的铸铁给水管,室内部分采用 水管道上使用的各类阀门,根据管径大小和所承受压力的等级及使用温度,采用全铜、全不锈钢、铁壳铜芯和全塑阀门等。 d. 卫生洁具选型 蹲便器、小便器均采用感应式冲洗阀。洗脸盆采用自动感应式水龙头。公共浴室淋浴器采用脚踏式开关。 程 消防系统应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消防水源为市政自来水。室内、外消防用水由市政管道直接供给。 消防用水量及火灾延续时间 : 室外消火栓消防用水 量为 25L/s,火灾延续时间 2小时;室内消火栓系统消防用水量为 10L/s,火灾延续时间 2小时。 消防用水标准和用水量 见表 5 表 5防用水标准和用水量 用水名称 用水量标准( L/s) 一次灭火时间( h) 一次火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系统 25 2 180 室 内 消火栓系统 10 2 72 总设计用水量 252 室外地下消防水池容量: 252立方米。 b室外消火栓系统 22 本设计在建筑物四周的 个 距不超过 120m, 室外消防水量 20L/s。 c室内消火栓系统 ( 1)消火栓 除无可燃物的管道层外,均设消火栓保护。 每一消火栓箱内配 个, L=25条, 19支,消防水喉一套。所有消火栓处均配带指示灯一个。 消火栓布置使任一着火点有 2股充实水柱到达。水枪充实水柱不小于 10m, 流量不小于 5L/s。 消火栓设计出口压力控制在 ( 2)管材 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接和法兰连接 计价格【 2002】 1980号)规定计算; ( 4)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