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省医学会医院简介医务科版_第1页
提供省医学会医院简介医务科版_第2页
提供省医学会医院简介医务科版_第3页
提供省医学会医院简介医务科版_第4页
提供省医学会医院简介医务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卫生年鉴资料稿,请陈副、医务科阅并修改。漳州市中医院简介漳州市中医院创建于 1956 年,是一所以中医内科为基础,骨伤、康复为重点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治定点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也是福建省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中心之一。医院坐落于漳州市芗城区新浦路 3 号,全院建筑面积33642.99 平方米,拥有职工 676 人,编制床位 510 张,开放床位 565 张(在建新病房大楼 1.6 万平方米,可新增床位 350张) 。年门急诊量 46 万余人次,年住院量 1.4 万余人次。拥有进口 1.5T 核磁共振、16 排螺旋 CT、大型遥控 X 光机、放射影像 CR/DR 诊断工作站、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超声多谱勒、肠镜、各种腔镜、关节镜、骨密度仪、血液透析机、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 300 余台(件)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其中高级职称 97 名,教授、副教授 9 名,硕士生导师 13 名,博士 2 名,硕士 52 名; 享 受 国 务 院 特 殊 津 贴 专家 3 名 ; 全 国 名 老 中 医 药 专 家 4 名 。医院科室设置齐全,有内科、心血管科、呼吸科与重症医学科、外科、妇产科、妇科、儿科、肿瘤科、骨伤科、肛肠科、康复科、皮肤科、男科、眼科、五官科、体检科等 20 多个临床科。开展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肾病、风湿、哮喘、白内障、弱视专病、乳腺专科、月经不调、带下病、不孕不育、骨关节病、脊柱脊髓专科、小儿骨科、颈肩腰腿痛专科等 40 余个专科专病诊疗。基本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药有专长的良好格局。医院在发展中坚持中医办院方向,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中医特色专病门诊 40 多个,常用中医诊疗项目 80 多种。小包装中药饮片、颗粒剂等各类剂型品种齐全。医院制剂有坐浴散、紫金片、疯伤膏、消肿活血汤等 37 个品种,疗效独特,深受患者欢迎。骨伤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康复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糖尿病专科是福建省中医重点专科;呼吸科、心血管科、妇科(中医)是福建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骨伤科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名科”荣誉称号;康复科获“中医药康复保健优秀科室”荣誉称号。 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秉持“仁爱、敬业、传承、创新”的院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医院不仅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还先后获得多项殊荣,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爱婴医院”称号,并连续多年获省、市“文明单位”、“双十佳”、“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卫生政风行风”、“廉政廉医建设先进单位”、“平安医院”、“五星级行业星级示范窗口”先进单位等荣誉,患者满意度达 97.2%。骨伤科创建于 1956 年,由闽南地区享有盛誉的省名老中医章宝春先生开创。现专科年门急诊量近 7 万人次,分为三个病区,共 180 张病床,设五个专业组;脊柱组、关节组、正骨组、手外组、小儿组。骨伤科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国家中3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也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确认的国家级“中医骨伤名科”。科室人才梯队合理,拥有高级职称 17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5 人,博士 1 人,硕士 11 人。在学科带头人陈鲁峰主任医师、林乔龄主任医师带领下,骨伤科采用“章氏”手法整复、多层小夹板固定,配合内服中药、外用洗伤、推拿等治疗手段,以及独具中医特色的中医康复护理,治疗四肢骨折脱位,疗效卓著,费用低廉,在闽南地区享有盛誉。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传承传统正骨手法、多层小夹板固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诊疗新技术:脊柱组省内较早开展了后路腰椎间单枚 cage 斜放椎间融合术、脊髓空洞症枕骨基底-寰椎后弓切除减压枕颈融合术、寰椎非融合技术、可扩张管道(MAST QUADRANTTM)下腰椎微创术等新技术,其中 MAST QUADRANTTM 下腰椎微创术填补了我省技术空白;关节组开展了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人工肘关节置换术、关节镜微创技术,其中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关节镜微创手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小儿专业开展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Ponsefi 治疗(手法+石膏矫形术+ 经皮跟腱松解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即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早期彩超筛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手外专业开展断指再植术、游离血管蒂皮瓣移植术,臂丛神经损伤;正骨组在漳州率先开展小针刀微创治疗颈肩腰腿痛和关节退行性疾病,还开展了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骨盆髋臼骨折等高难度手术技术。近年来,我科与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解放军 301 总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国内顶尖医院开展学术交流与协作,使我科技术水平又迈上新的台阶。我科目前主持省部级在研课题 2 项,厅级课题7 项,主编出版专著 2 本,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图书一等奖1 项。发表学术论文获国家级学会奖励 1 项,省级学会奖励 1项,市级奖励 6 项。科研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项。康复科创建于 1986 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福建省中医重点专科。康复科在学科带头人林俊山主任医师、李兆文主任医师带领下,现发展为病床 50 张,设立四个专病组(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骨关节病、偏瘫截瘫),建立了运动治疗室(PT)、作业治疗室(OT)、针灸按摩室、心理治疗室、语言治疗室、功能评定室等专科诊疗室。门诊设五个专病专家门诊(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性截瘫、痛风、骨关节病),四个二级科室(针灸科、推拿按摩科、理疗科、老年病康复科),与病房配套。2012 年年门诊量约 1.8 万人次,年住院病人数 500 人次,社区外病人占 23%,病床使用率 95%。全科共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 5 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 12 人,硕士生导师 3 人,硕士 2 人,在读研究生 2 人。中医特色优势明显是我科技术特点:我科研制了颈康片、痛风灵胶囊、腰腿痛片等专科中药制剂, 用于治疗颈椎病、痛风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突出;应用靳三针治疗中风后遗症、血管性痴呆;三伏天药物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神经性疾病;刺血疗法治疗热证。近年科室积极引进现代康复技术,引进中国康复中心的运动、作业疗法,运动功能测评及生理功能评估方法;引进关节松动术治疗关节疾病,使康复科诊疗水平达到新的高度。近 5 年科室共完成六个厅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的“颈椎病”、5“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病”诊疗规范制定及临床路径验证工作。近 5 年全科发表医学论文 52 篇,2011 年科研成果“针刺单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获漳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近 5 年指导研究生毕业 18 名,带教进修生13 名、本专科学生 168 名。妇科(中医)建科于 1982 年 8 月,早在独立成科之前,建院之初,妇科创始人名老中医徐梦龄院长及其子徐陈如,以妇科著名,享有很高声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医妇科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现科室设有门诊、病房、中医综合治疗室、妇科教研室、妇科研究室、妇科实验室。病房床位 27 张,实际开放可达 40 张。年门诊量近 3.5 万人次,年收住病人数 582 人次。妇科技术力量较雄厚,重视人才培养,重视梯队建设。拥有一支良好的医护队伍,现有主任医师 1 名,副主任医师 3 名,主治医师 3 名,住院医师 2 名(其中硕士 2 人,在职硕士 2 人)及 11 名护理人员。 9 名医师中有 7 名医师外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院等地进修。学科带头人是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2008 年,中医妇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护理单元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荣誉称号,2010 年 8 月被福建省卫生厅确定为第 5 批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2 年 9月续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妇科临床突出中医特色,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和一些疑难重症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建立盆腔炎、先兆流产、卵巢囊肿、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诊疗规范,初步形成了 3 个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多途径治疗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尤其单纯中药治疗反复流产,中医综合治疗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输卵管积水等,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妇科教研室是福建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妇科学硕士培养点,已培养 11 名研究生,毕业 8 名,在读 3 名。一直以来承担多所院校的临床带教,曾 3 次被福建中医药大学评为“先进带教科室”。同时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其中“康宁汤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获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 年与福建中医学院合作开展“原发性不孕症中医舌诊与女性性激素的相关性研究”课题获福建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近五年科研立项课题 10 项,其中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立项 1 项(在研),省教育厅 3 项(2 项已结题),省卫生厅 2 项(已结题),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课题 2 项(在研),院级课题 1 项(在研),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1 项(已结题)。肛肠科创建于 1978 年,由老中医陈孟燊组建,现专科年门诊量近 万人次,设有门诊、独立病区,共 25 张病床,实际开放 31 张。附设有手术室、换药室、治疗室、坐浴室、薰药室、医护办公室等,是漳州地区肛肠专科中集医疗护理一体化治疗较完善的专科。科室人才梯队合理,拥有高级职称 2 人,中级职称 6 人,硕士研究生 2 人。肛肠科坚持突出中医药特色的治疗方法,研制出痔灵丸、坐浴散、痔疮膏,玉红膏等多种内服、外用专科系列中成药,疗效显著。除在国内使用外,还享誉加7拿大、东南亚地区等国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剥扎注射法,切扩法,挂线法,单纯注射法,外敷熏洗法等治疗混合痔、肛瘘、肛裂、脱肛、直肠息肉、肛门皮肤性病等,疗效显著,在群众中享有盛誉,国内外患者络绎不绝。近年来还积极引进并开展治疗混合痔的微创技术,如吻合器切闭术,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连发式痔疮套扎术等新技术。肛肠科长期担任福建中医药大学学生的实习、带教及全省各县、卫生院进修医生的进修教学及科研任务,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获漳州市科技进步表扬奖 1 项;承担市科协科研项目 1 项。福建中医药大学校内项目 1 项。科室同志涌跃参加全国、省、市学术交流,扩大知识面,了解本专业最新动态。每年均有数篇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发表。心血管科成立于 2001 年秋,学科带头人蔡少杭主任医师。现专科核定床位 45 张,年门诊量近 2 万余人次,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是福建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单位。科室人才梯队合理,目前医师 12 人,拥有高级职称 3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2 人,中级职称 2 人,初级职称 6 人,其中硕士 7 人。为适应临床需要,科室中级职称以上医务人员均选送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三级甲等医院专科进修,形成具中西兼容、科技攻关、开拓进取的人才梯队。中西医诊疗特色:科室吸取现代心脏内科学心电监测,有创血压监测,深静脉置管术,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临时及永久起搏器安装术等新技术、新方法,将其融进祖国医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病毒性心肌炎、高脂血症等治疗中取得成效。尤其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抢救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衰,心源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疗效显著。注重中成药注射液及本院协定方在心血管科的辨证应用研究,在临床形成优势和特色,如强心康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胸痹片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参麦(针)治疗心房颤动、维奥欣联用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以及应用中医中药配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开展中医中药防治高脂血症和高粘滞血症等,具有简、便、廉、验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治疗显效率。科研教学成果:科室多年来承担并开展多项省、市、院内课题,科研成果多次被评为市级科技进步奖。科室在研省厅级以上课题 5 项,并和华润片仔癀药业有限公司及香港同溢堂药业有限公司开展药物临床研究应用课题,科研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科室医务人员多次在国家、省级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综述 50 余篇等。另科室承担着福建中医药大学,漳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漳州其他专科卫校临床实习人员以及各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进修人员的教学培养工作。肾病、内分泌科由国家级名老中医戴舜珍为学科带头人,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室人才梯队合理,拥有高级职称 3 人,中级职称 4 人,初级职称 2 人,其中博士 1 人,硕士 2 人。肾内科经过历届主任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肾内科门诊、病房及血液净化的完整体系,能较规范诊治肾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秉承“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理念,采用中药口服、灌肠、耳穴等中医特色疗法,配合西医治疗,在 IGA 肾病、急慢性肾炎以及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急慢性肾盂肾炎等方面具9有较大的优势,在临床上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血液净化室常规开展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血液净化项目,对尿毒症患者的长期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毒以及心衰、电解质紊乱等危重病救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与我院骨科合作开展动静脉内瘘术,能为广大血透患者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内分泌专业擅长治疗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疾病。2005 年我院被省厅评为第三批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医糖尿病专科”。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各种并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并各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周围血管病变、各种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足等,均取得显著疗效益。拥有胰岛素泵 2 台,动态血糖监测仪,开展包括 C 肽、血清胰岛素浓度、胰岛素抗体、谷氨脱羧酶抗体及糖化血红蛋白等专科检测项目。医院备有糖尿病专科各种类型的胰岛素及类似物和各种口服降糖西药及中成药,使患者能得到个体化治疗。科室先后承担多项省厅及市级科研课题,发表论文约 100 篇。承担福建中医药大学、漳州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等学生的实习带教工作,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科室。呼吸科源于漳州市中医院大内科,1998 年内科成立呼吸组,2010 年成立呼吸科。十余年来,在医院领导的支持和全科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科室承担了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今天具备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省级重点专科。2011 年,为了呼吸专科和重症医学科(ICU)的发展需要,将呼吸内科与重症医学科捆绑式发展,成立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作为福建省中医重点专科之一,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务人员 35 人,其中高级职称 4 人,中级职称 5 人,硕士研究生 7 人。学术带头人洪敏俐主任医师,系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学术委员会常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曾先后到英国、美国作为访问学者,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科研方法,推动了我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的发展。科室拥有先进的现代化设备:Servo-i 呼吸机, 德尔格 Evita 2 dure1 呼吸机,伟康 Vision40 无创呼吸机,德国 Jaeger 肺功能仪,PENTAX 电子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ERBE 高频电刀,球囊扩张器等。发挥中医优势,中西医结合,提高呼吸科诊治水平,是我科努力的方向。在科主任洪敏俐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全科兴起学习中医经典的热潮,擅用经方治疗咳喘病症,并配合穴位贴敷、耳穴埋豆、呼吸体操等中医特色治疗,明显提高了疗效。肺胀、哮病、肺热病是我科中医治疗优势病种。“愈肺宁方”、“珠贝散”“化痰散”等协定方在我院已应用十余年,能明显减轻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科室积极开展科研工作,2006 年成立了科内呼吸病实验室,主要开展诱导痰技术,为 COPD、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咳嗽等气道炎症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了实验依据。开展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SPT),SIgE 检测,气道反应性测定等。已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 4 项,在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1 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市厅级课题 4 项,获漳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同时科室承担研究生、本专科学生、进修生的教学工作,认真完成教学任务,2012 年被福建中医药大学评为优秀带教科室。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全体医务人员秉承“仁心仁术,同心奋进”的科训,在医院的正确领导下,11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百姓健康、医院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脑病科(神经科)创建于 1997 年,在学科带头人杨丽阳主任医师的带领下,经过全科人员的努力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中医脑病诊疗体系和学科团队,目前在中医脑病(中风病及多种神经及精神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方面居市内领先地位。建科 10 余年,科室长期致力于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及科研教学工作,科室现有主任医师 2 人,副主任医师 3人,主治医师 1 人,住院医师 2 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者 5 人。床位 50 张,开设了中风病二级预防门诊及眩晕门诊,失眠、抑郁与焦虑、痴呆、眩晕、头痛、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等特色专科门诊。将中药汤剂、中药注射液、中成药、针灸、推拿、穴位注射、西医西药等治疗技术有机应用于临床,使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始终。特别是使用经方治疗眩晕、头痛、失眠、郁病等;2009 年开展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大大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临床疗效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与好评。神经内科重视科研教学工作,发表论文 60 余篇。 中药熄风定痫片为主治疗癫痫病临床观察获 2000 度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承担福建中医药大学学生实习任务及进修医师的培训任务,为全市培养大量从事脑病研究的学术骨干。配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工作,为促进中医药诊疗标准化进程、推动中医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脾胃科创建于 2003 年,学科带头人曾宏翔主任医师,科室人才梯队合理,现有医师 5 人,拥有高级职称 2 人,中级职称1 人,初级职称 2 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 1 人,硕士 3 人。现有消化病门诊、病区及消化内窥镜室。其中消化内镜室拥有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及 14C 呼气检测仪等设备,能开展常规的胃肠镜检查、部分内窥镜下治疗项目、幽门螺杆菌(HP)检测。科室长期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及科研工作,既注重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又结合现代医学的各种先进的检查手段,对疾病进行中西医双重诊断及双重治疗,擅长于食管、胃、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的诊疗。尤其对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及肠易激综合征、消化性溃疡等中西医诊治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科室采用中药煎剂口服及中药汤剂直肠滴注给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及炎症性肠病临床疗效显著。已开展肝组织活检术。目前对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中药贴敷制剂外用配合治疗各种急腹症方面疗效明显。研制专科特色中成药制剂健胃片、通风散、止痛散及人参调脾散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科室注重人才培养,先后多次派遣医生到国家级医院进修学习。曾获得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市科技局科研立项 1 项。并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 10 余篇,其中本院制剂人参调脾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分子水平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儿科在福建省名老中医杨淑英及老中医吕长江的带领下,成立于 1984 年。 1993 年开设儿科病房。 1996 年参加急诊120 值班并在急诊科设置“一日病房 ”。 2003 年儿科病房复办,现有床位 30 张。 我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高级职称 4 人,硕士研究生 2 人,主治医生 1 人,住院医师 4 人。科室配备有心电监护仪、新生儿保温箱、双面兰光照射仪、经皮测胆红素13计数仪、百瑞空气压缩雾化器、超声雾化器等先进设备。儿科坚持中医特色,坚持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研制出通风散、止痛散、小儿蛇胆珠贝散、人参调脾散等一批质优价廉、疗效确切的中成药。以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并配合小儿推拿、穴位敷贴等外治疗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积极吸取运用现代医学的诊断治疗手段,对于小儿肺炎、小儿腹泻病、小儿哮喘、新生儿黄疸等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对于小儿惊厥、溺水、中毒等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具有一定的水平。外科(中医)创建于 1956 年,当时由漳州致和堂外科名老中医魏远谋和杨书邦开创坐诊,1984 年独立成科。经过 50 多年探索已先后成立皮肤科、男性科、乳腺科三个亚专科,现专科年门诊量近 4 万多人次,拥有高级职称 5 人,硕士 1 人。中医外科中医特色突出,拥有名老中医魏远谋祖传秘方红药膏、千搥散、生肌膏、青黛膏、白药膏、当归膏、退癀散、冲和散、生肌散、逐湿散、口腔消炎散、硫水散、二味拔毒散、七味消毒饮、七味脓肿汤等十多种口服和外用中药制剂,治疗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疔、疮、疖、痈及皮肤湿疹、口腔溃疡等,疗效显著。乳腺科拥有主任医师一名、硕士研究生一名,结合“乳腺红外检查仪”检查,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治疗乳腺病取得显著疗效,该项目的研究,获得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皮肤科拥有副主任医师两名,配置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微波综合治疗仪等仪器,以现代医学理论为诊断依据,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准则,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疗效颇佳,深受好评。同时还研究痤疮一号等皮肤外用药疗效确切;男性科拥有副主任医师两名,配置“男性前列腺治疗仪、智能男性性功能康复仪”等仪器,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的手段,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不育症、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等各种男性疾病,疗效确切。自行研制的兴阳复春丹、神仙六子丸、神效固精丸发挥了中医药特色,进一步提高疗效,深受患者赞赏。科室各位医务人员持续钻研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参加国家、省、市各级中医药学会、医学会学术交流,两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分别担任了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乳腺专科副主任委员。妇产科创建于 1956 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年门诊量近 3 万人次,产科年分娩数近 3000 人,病区设有病床 52 张,设有生理产科、病理产科、妇科等二级科室。门诊设产前检查、围产保健、高危门诊、宣教咨询、妇科肿瘤、内分泌、宫颈疾病等专病门诊,1993 年 8 月荣获全国“爱婴医院”称号,2000 年被评为漳州市青年文明号;2001 年被评为漳州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科室人员梯队合理,拥有高级职称 5 人,中级职称 5 人,硕士 1 人。产科采用胎心监护中央站系统对产前、产时胎儿宫内情况进行严密监护,引进笑气吸入镇痛系统,可有效地减轻分娩疼痛,孕期系统管理及高危妊娠监测水平在市内领先。妇科除开展传统的妇科手术外,科室立足我院特色,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效果显著。近年,引进宫颈DNA+液基细胞学筛查系统,电子阴道镜,宫颈环形电切刀(LEEP 刀)等,严格规范执行宫颈癌三阶梯诊断流程,积极开展宫颈病变的诊治。另外,还开展了阴式手术、宫腔镜检查术等妇科微创手术,如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宫腔镜下取环术、子15宫内膜息肉摘除术等。眼科成立于 1956 年,福建省名老中医陈溪南为眼科创始人,中医院眼科经过林行、马德祥等几代人,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已由单纯中医小门诊发展为集中西结合,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科室。中医院眼科现有主任医师 2 名,主治医师 2 名,住院医师 1 名,硕士研究生 1 名,护士 2 名,床位 10 张,拥有独立的手术室,能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网脱、青光眼、泪囊、眼肌、眼整形等四十多种手术。在学科带头人吴丽莎主任医师带领下,1989 年眼科在漳州市率先开展儿童斜视、弱视防治工作。已为漳州市培训多期弱视、斜视防治保健医生,普查学龄前儿童6 万多人次。 1998 年又首家在漳州地区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填补了漳州市白内障高端手术的空白。自 1996 年开始,每年均派出医疗队到边远山区为老百姓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2002 年被评为漳州市白内障复明工程先进单位。在工作中,眼科坚持突出中医特色,采用中医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病毒性角膜溃疡等均取得良好疗效。我院药厂自制的明目丸几经研制,已成为治疗近视眼等眼病的良药。在本地区享有较高声誉。增视散治疗视力萎缩的临床研究作为福建省卫生厅中标科研项目。已结题并发表于国家级杂志。全科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肿瘤科创建于 1994 年 7 月,现有 20 张病床。现专科年门诊量近 4 千人次。科室人才梯队合理,拥有高级职称 2 人,硕士 1 人。肿瘤科采用中医辨证论治配合抗癌中药、中成药治疗肺癌、乳腺癌、卵巢癌、鼻咽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胰腺癌及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取得较好疗效。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在继承传统中医药治疗基础上,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诊疗新技术:根据福建省常见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指南与实施、NCCN 临床实践指南(中文版的要求规范临床诊疗。规范化应用联合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肿瘤内科常用治疗方法。开展体表肿物穿刺活检或细胞学检查、体腔积液穿刺细胞学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经皮肝穿刺活检等操作技术。开展体腔(胸腔、腹腔、心包腔、膀胱内、鞘内及硬膜外腔)局部灌注及肿瘤内注射等局部化疗技术,其中,硬膜外间隙化疗治疗脊柱转移瘤为我科独创技术。科室人员持续钻研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参加国家、省、市各级中医药学会、医学会学术交流,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一人、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一人、漳州市医学会第一届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及委员各一人、漳州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一人。对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的中医诊疗理论的探索有所突破,应用“温阳祛邪”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相关论文肝癌的中医诊治再思考发表于中医研究杂志并获得漳州市第三届优秀自然科学论文奖。外科(西医)源于 1956 年成立的医院外伤科外科组,建科于 1984 年,目前外科是西医手术治疗为主,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临床科室,设有标准床位 43 张,分为神经外科专业组、普通外科专业组、胸外科专业组、泌尿外科专业组,有高级职称医师 2 人,中级职称医师 6 人,初级职称医师 3 人。外科全体医师紧跟现代医学发展的步伐,积极开展各类疾病的手术治疗,临床优势明显,能够独立熟练完成肝胆、胃肠、乳腺、甲状腺、贲门、食管、肺、膀胱等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根治手术,17及胆石症、门脉高压症、急腹症等良性疾病的外科手术,开展了去骨瓣减压及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脑外伤,脑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独立开展泌尿系统外伤各种手术、部分膀胱切除+膀胱输尿管吻合治疗膀胱癌、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等。手术操作娴熟,经验丰富,效果良好。同时,外科也继承发展中医药在外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临床中将中西医治疗结合起来,外科手术结合中药口服外用在血管外科疾病治疗中取得了较单纯手术治疗更好的疗效。中药煎剂口服结合中药创面外敷、浸浴在下肢溃疡的治疗中有显著的疗效。另外,还开展针灸穴位注射对下肢缺血性疾病及糖尿病足溃疡等镇痛治疗。对恶性肿瘤以及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患者采用中医药验方、协定方进行治疗,不但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而且使部分患者达到了临床缓解。耳鼻喉科源于 1985 年设立的喉科门诊,归属眼科,1992年喉科门诊与眼科分离,独立建科,成立耳鼻咽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