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盛武衰的宋朝摘要宋朝留给后人的是屈辱求和的窝囊印象,但同时宋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最顶峰的时期。这样一个拥有强大实力的大国,最终败在蒙古铁骑之下。宋朝的发展是畸形的发展,军事是它最大的短板,究其原因,重文轻武的祖宗之法是最重要的原因。关键词宋朝 文盛武衰 经济发达 军事孱弱 崖山之役一、引言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道:中国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 ,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然而封建制度的完善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若果利大于弊,那么封建制度为什么会王?若弊大于利,那么封建制度为什么会被创造出来,并延续了那么长时间?事实上,在我看来,无论任何制度,大至封建制度、科举制度,小至现在的高考制度,都存在一个被创造出来并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刚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必然存在很多不完善,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完善是这种制度充满活力,或者叫做张力。在此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制度更加成熟,另一方面新增加的条条框框极大地损坏了制度本身的张力,使制度变得死气沉沉。例如古代的科举制,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有很大的灵活性,确实能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但是这种灵活性又有很大的不完备性,慢慢就被废除。很多这种灵活的东西慢慢都被废除,渐渐发展到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也就迎来了科举制度的覆灭了。依照上述理论,一个制度的发展应该像一个向上弯曲的抛物线,又一个峰值,之后便渐渐衰落。那么在我看来,两宋时期便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顶峰。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但是宋朝的发展又是一个畸形的发展,富国不强兵。为什么宋朝会富国弱兵?为什么在弱兵的宋朝会产生如此辉煌的经济文化呢?宋朝的这种发展对我们又有什么借鉴意义呢?二、承上启下两宋历史概述公元 960 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即位,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 ,定都汴梁(今开封) 。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 。 南宋在宋孝宗、宋宁宗朝时比较安定。宋宁宗以后,国势日衰。公元 1271 年,蒙古建国,国号为元,并于 1276 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 5 岁的宋恭宗,灭南宋。后来,南宋光复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宋端宗、幼主),后在广东南崖山建立南宋流亡朝廷,元军对小皇帝穷追不舍。崖山海战失败后,走投无路的南宋流亡政权终于在 1279 年 3 月 19 日随着陆秀夫背着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殉国而彻底灭亡。如果把两宋时期置于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加以鸟瞰的话,以“承上启下”四个字来定位是比较确切的。大致说来,种种萌芽是在中唐之后开始出现,但变化的加速和完成,基本上都是在两宋的 300 年间。政治上,宋朝时君主专制的恶性膨胀时期,在明清时则达到极点。经济上,全面发展,特别是手工业和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文化上,朝着理性化的方向发展,如儒学的理学话等等。军事上,宋朝采取文官治国的政策。并且为了防范其他武将重演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那一幕,统治者实行的是兵将分离制度,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对行军打仗、用兵多方限制,多处分兵,这虽然可以有效地防范武将拥兵自重进而图谋不轨,但这是与军事原则相违背的,大大削弱了宋军的战斗力。武力衰弱,对外屈辱,就是这个王朝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的窝囊背影。正是这个王朝,这个被人戏称为“史上最不争气”的朝代,却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生产力最发达、社会最繁荣的朝代:北宋的国民生产总值,居然是清“康乾盛世”的两倍多,都城汴梁“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集市“通宵买卖,交晓不绝”。宋朝时四大发明占三项并开始得到广泛使用。总的说来,两宋时期,军事孱弱,经济发达,社会繁荣,必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文人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由于军事力量的孱弱,在外交上屡屡受辱,以至于现在提起宋朝,“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总是不免与“耻”和“恨”之类的负面记忆联系在一起。三、文盛之表现1、经济上宋太祖建国时就确立了土地私有产权制度,买卖自由,并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租佃经营成为重要的土地经营形式。租佃契约期满后佃农可以自由决定终止或续约。人口流动性增强,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有学者认为宋代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宋代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洋、南亚、西亚、非洲、欧洲等地区总计 58 个国家通商。南宋初期对南方的大规模全面深度开发,促成南方地区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从此完全取代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地位。2、文化上宋太祖曾要求其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宋真宗时,状元出身的陈尧咨拒绝出任官级更高的武职。在理学的兴起、宗教势力退潮、言论控制降低、市民文化兴起、商品经济繁荣与印刷术的发明等一系列背景下,宋朝优秀文人辈出,知识份子自觉意识空前觉醒。史尧弼在策问中认为:“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陆游在吕居仁集序中也认为:“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其后中国由于蒙古的入侵并对文人采取敌视政策,加上明清八股文与清朝文字狱严重压制学人思想自由发挥,中国除晚明外再也没有出现过像宋朝一样兴盛的文化景象。3.社会生活由于晚唐五代时期门阀士族已经没落,科举考试制度到宋代真正得到广泛应用,对社会真正产生重大影响。科举制度使大量过去贫寒的读书人一跃成为士大夫阶级,使政府与社会有了紧密的联系,也打开了平民入仕为官的管道。透过科举入仕的知识阶级在宋朝时已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各方面取得全面优势地位,在法律上也拥有许多特权,因而社会大众以中举任官做为读书的首要目标,社会也就衍生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风尚。儒家的忠孝节义观念,透过社会、族规、家礼等各种方式深入民间,推广于全社会。中国自宋代以后也得以构成一个比唐代远为普及的文化社会族群。而基层知识分子,构成基层乡绅,并成为村镇百姓与官府的桥梁。他们指导公共工程、支援学校与书院、编纂地方地志、参加地方祭典、纠集赈灾工作、招募地方自卫武力、提供村镇行为规范。两宋时期,透过科举孕育而成的士大夫阶级,是一个同时拥有政治权力、经济优势、学术文化素养的新兴族群。优势条件的结合促使这个时代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普遍发达的时代。因此,总体而言,到了宋朝,经济上除了一些皇亲国戚、富商大贾外,社会已无明显的阶级之分。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汴京繁华的市民景象。可以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朝也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那时中国所谓的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大规模实际的运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瓷器工艺的重要改革等。宋朝航海、造船、医药、工艺、农技等都达到了古代前所未有、后难比及的高度。宋朝还发展起一门新科学,技术科学。这些辉煌的成就与宋的综合文明有直接联系。宋代的 GDP 是占全球的 50%。国家的综合实力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宋朝都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国。宋朝已经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四、武衰之缘由宋朝是中国封建皇朝当中比较富裕安逸的朝代。那么,按照常理,国富则兵强,宋朝应该是一个强盛的朝代,不说武功盖世,起码也得是四夷宾服呀。可是,历史却跟人们开了一个不尴不尬的玩笑,经济文化相当繁荣的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却是一个在军事上软弱,向周边遍纳岁币,用金钱换和平的皇朝。那么原因是什么呢?(一)从主观方面说1、 重文轻武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陈桥兵变,龙袍加身,便害怕自己手下的将领也会反叛。于是, “杯酒释兵权”。军权回归中央,集中到了皇帝的手里。军权收回后,赵宋皇家还不放心。其防备军队提防将领的病态心理依然存在。由于这种病态心理的作祟,导致了朝廷对武将的极不信任。除了在军中派遣监军监视统兵将军以外,还将全国的军队和统兵的将领频繁调动,不让统兵的将军和下层士兵有过多接触。这样一来,皇帝的确是放心多了。因为军队将领拥兵自重,藐视朝纲的现象已经是几乎不可能发生了,也将兵变的可能性降低到了最低程度,消弭了军事政变的潜在隐患。皇帝的主观目的是达到了,但客观带来的副作用却是兵将之间互不熟悉,兵不识将,将不知兵,何以打仗?重文轻武是宋朝的祖宗之法,也导致了在用人政策上,文人的地位在宋朝达到最高,宋仁宗时期的蔡襄,曾这样概括:“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运转史,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蔡襄惠集卷十八)。反之,武将因受猜忌权利十分有限,纯粹的文人更会受到人们的小觑。在这样一条祖宗之法的影响下,宋朝的军队也就不会强到哪里去了。2、 骑兵缺乏,且又不重视骑兵建设 宋代军队以步兵为主,相比较而言,骑兵则显得相当落后。宋由于丧失西北产马之地,军马主要来源于同西北少数民族的贸易。但因受财力和其他因素制约,数量毕竟有限。为解决马匹缺乏问题,宋也曾设置监牧养马,结果不仅成本高、耗费大,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和官兵,加上管理不善,马匹成活率极低,马种低劣,多不能充任战骑。战马匮乏依然如故。宋号有成建制的骑兵,但实际上徒有虚名。马匹的缺乏只是宋骑兵落后的客观因素,主观上不重视骑兵建设,也阻碍了宋骑兵的发展。面对北方辽和西夏的精锐骑兵,宋朝总的对策是以步制骑。如一代名臣范仲淹,竟也认为“自古骑兵未必有利”,宋祁更进一步主张“损马益步”。这种目光短浅的认识,成为骑兵建设的阻力,妨碍了骑兵的发展和壮大。缺少有力的骑兵,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高度机动的精锐时,自然溃不成军了。3、 积弊重重的募兵制大大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募兵制在宋代实行之初,确实收到了良好成效。如太祖时由于拣选严格、军纪严明、训练有素,兵虽少而精,保持了较强的战斗力。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到后来却是弊端丛生。宋代在养兵以自固的方针指导下,遇荒年便募民为兵,灾荒不断,募兵不止。由于招刺太滥,拣选不实,训练缺乏,致使庸兵惰卒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宋军的战斗力,兵虽多而无用。赡养数目庞大的常备军,造成了宋财政上的严重危机。为解决危机,统治者又千方百计地加紧搜刮民脂民膏。宋代荒年招募饥民为兵,迫使大批强壮劳动力脱离生产第一线,可见,这种制度的推行,不仅破坏了下层人民正常的生活秩序,也破坏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总之,在募兵制度下,宋虽豢养了百万大军,但结果不仅没有带来国力的强盛,反而产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直接导致了宋王朝的积贫积弱。(二)从客观方面说1、宋朝的立国在军事上先天不足宋朝立国时,北方的契丹已经先立国几十年,它在后晋的石敬塘手里抢去了幽云十六州,使得中原的北大门洞开;同时产马地在北宋建立之前即被西夏和辽国占有,所以北宋一直少马,难以和北方的少数民族骑兵对抗。所以宋朝的立国是相当捉襟见肘的。 2、宋朝碰到了多个空前强大的敌人首先,从数量上来说,宋朝碰到的对手是最多的。两汉的对手就只有匈奴一个,唐朝的对手也就突厥,明朝时候的对手是蒙古和满族,而宋朝时候的对手多达四个: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其次,从力量上看,宋朝碰到的对手都是空前强大的。总结起来,宋朝统治者主观上希望自己的朝廷能够长期维持下去,便右文抑武,以文治国。文官治国的弊端便不断显现出来,对内,朝廷腐败,机构冗杂,渐渐名不聊生,怨声载道;对外俯首称臣,缴纳岁币,忍受屈辱。恰恰达到了与主观相反的效果。五、崖山之后无中国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正月,南宋残军与元军在崖门海域展开历时20 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 50 馀万,动用战船 2 千余艘。二月初六日晨,崖门海域风雨交加,元军发动总攻,宋军血战至黄昏,最终战败。太傅张世杰护杨太后突出重围,左丞相陆秀夫携少帝突围无望,遂杖剑驱妻子入海,并背负年仅九岁的少帝赵昺蹈海殉国。大宋后宫及群臣也纷纷投海殉国,七日,“浮尸出于海十馀万人”。杨太后闻赵昺死,赴海死,张世杰葬之于海滨,亦投海殉国。宋遂亡。南宋虽然覆没,但输得悲壮,输的有节烈之气,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崖山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崖山精神,春秋大义,鼓舞后人。汉文明在宋朝时候,领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发达,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横扫欧亚大陆后,独立支撑数十年。蒙古军队占领中国北方时,其种族灭绝手段极为恶劣。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屠城记录。蒙古屠杀造成了中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其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在北方有 4500 万以上登记人口,而在各地屠城以后,还不到 700 万,而且这个数字一直保存到元末甚至明初。不排除有几百万人口逃到南方,以及死于瘟疫,饥饿的人口,那么也至少屠杀了 80%以上,据记载,宋人到中原后发现,中原地区千里无人烟,白骨遍地,井里塞满了死尸而水不可饮。蒙古军队攻占长沙岳麓书院时,数百名书生赤手空拳抗击蒙元铁骑,最后全部壮烈战死,3 百多年后,崇祯皇帝为保持气节吊死煤山(天子守国门),仅一个太监陪同。无数汉族精英反抗满清的铁骑而英勇就义,但也出现了吴三桂等民族败类,所以可以说中国的精英大部分尽丧蒙元之手。此后汉文明没有超过以前的发展,市民社会的发育,新型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都被受到极大打击,中国丧失了最好的发展机会。虽然百年后汉人复国成功,但继起的明王朝还是受到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藏林芝旅游攻略
- 2026年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山东省东营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潇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浙江海洋大学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新版
- 广东省新课程标准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
- 国开电大应用写作(汉语)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 6S检查表标准版2行业资料国内外标准规范
- 汽车吊机支腿反力计算及梁板受力分析
- 第十四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
- 点的立体构成
- 《格萨尔王传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 阅读推荐课《不老泉》课件
- 护士长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正式完整版课件
- 危大工程验收记录表(模板工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