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水库、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水库、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水库、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水库、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水库、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总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 1 第二章:工程任务 和 规模 . . .三章: 工程选址、 工程 总 布置及水工建筑 . . 四 章:工程管理 . . 五 章: 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 六 章: 环境影响评价 .七章:工程 投资估 算 . 八 章:经济评价 . .件一:水文水能计算表 附件二:工程投资估算表 附件三:拱坝应力计算 1 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任务 目建设依据 项目区概况 站位于 X 部的 部,巩乃斯河 游。地跨东经 107 52 22 108 27 24,北纬 27 31 42 28 9 24之 2 间。 970平方公里,东西长约 191公里,南北宽约 拔高度 792 4621 米之间。下辖 6 镇 5 乡 77 个行政村。总人口 人,由哈、汉、维、回等 34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人口 全国哈萨克族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东高西低、 两侧高中间低的特殊地形,属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四季特征较为明显。由于受西来湿润气流东进的影响,成就 县年平均气温 年积温为 2700 3500,全年日照时数2400均降水量自西向东为 270 880平均无霜期为 169天。独特的逆温带气候形成了农牧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全县有可耕地 80 万亩(耕地面积 60万亩)。境内有巩乃斯河、卡普河、吐尔根河等大小水系 24条,年总径流量为 立方米,水能蕴藏量为 千瓦,电能蕴藏量为 千瓦。 全县有 乃至全国最好的优质天然草场,其中可利用草场 688万亩。肥沃的土质、优质的牧草、充沛的降水量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哈萨克羊、 直保持着全疆牲畜存栏 100万头(只)县和产肉万吨县的称号。 全县已探明金、银、铜、煤、铁、铅、锌、铌钽、饰面石材、石灰岩等 24种矿产,占 X 已发现 63 种矿种的 38%。其中,铁的远景储量近 2 亿吨,探明储量在 5000 万吨以上,平均含铁量为 58%,开采品位为 铜的探明储量为30万吨(金属量)。 新源是 区之一,世界四大高山草原 国家 家级原始森林公园、国家 勒肯吉尔尕郎自然保护区、确鲁特草原草甸类自然保护区、乌孙古墓群、远古壁画和白沟旅游区等位于境内。蓝天、白云、冰川、河流、森林、草地垂直立体分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浓郁的民俗风情、独特的草原文化、丰富多样自然景观、优美的自然风光、众多的文物古迹、 X“东大门”的地理位置,孕育了那拉提生态休闲旅游胜地的独特魅力,为开展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人文历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全县现有旅行社 2家,星级宾馆 7家。全县已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3 个,示范区总面积 6133 公顷。已建成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1 个,保护区总面积 方公里。 全县森林面积 亩,森林覆盖率为 拥有中世纪遗留下来至今保留较完好的的 10 万亩野果林和 3 万亩野杏林,被誉为“世界苹果源种地”和“中国野果基因库”,野果年产量在 3500吨以上;县境内有近 20万亩野生芦苇和湿地资源,有雪莲、贝母、甘草等名贵药材 100多种;主要野生动物有黑熊、雪豹、马鹿等 10余种。 距独山子 260公里 ,南接阿克苏库车县 440公里,西出霍尔果斯口岸 280公里,东联西出、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南北疆人流物流的集散地。 217、 218 国道和 316 省道纵横交错于境内,那拉提机场的建成已经为 成了两横一纵、空地发达的立体式交通网络。多年来, 治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形成了以制糖、粮油、酪蛋白、生物制药等农畜产品加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和白酒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框架。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比增长 其中,第一 3 产业增加值 元,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元,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元,增长 全县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 33:39: 38调整到“十一五”末的 31:45:24。全县人均生产总值 16367元,增长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元,同比增长 全县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 2010 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 元 (不含兵团,下同 ),农林牧渔 业增加值实现 元,其中:农业增加值实现 元、林业增加值实现 业增加值实现 业增加值实现 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实现 创建州级新农村建设示范镇 1个(新源镇),州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9 个,州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村 5 个;完成县域、 11 个乡镇、 39个行政村(场)的新农村专业规划编制工作。农民集中居住比例为 99%,牧民集中居住比例为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 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料播种面积 菜播种面积 6054万亩 、麻类播种面积 菜播种面积 年化肥施用量(按实物量计算) 22885吨,全年农药使用量(按实物量计算) 县草原面积 中可利用草场为 亩),从事草原畜牧业的人口有 6499户 38653 人。 2010年, 出栏牲畜 1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配有村级防疫员 203 名、村级防疫室 12 座、综合服务站 7 座、固定防疫栏 38座。全县森林总面积达到 立木蓄积 中山区森林面积 亩、平原天然林面积 亩,平原人工林面积 工林中有林地面积 亩。其中用材林 亩,亩,经济林 亩。全县地表水资源总量为 立方米,可利用量为 均占有量 8411立方米。有大小引水渠 42条,干渠总长 防渗 202公里,防渗率为 59%;支渠总长 368公里,已防渗 308公里,防渗率为 83%;斗渠总长 496 公里,已防渗 392 公里,防渗率为 79%;农渠总长 1204公里,已防渗 901公里,防渗率为 75%。水利灌溉面积 亩,水利工程三级渠系配套率为 60%,渠系水利用系数为 46%。全县水能资源 电发电总装机容量 19880发电量 5742有大小水电站 17 座,设计装机容量 15425村用电量 3580 万千瓦小时。完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 80余处,受益人口 人。目前,全县已达到安全或基本安全饮水人口为 全县农村总人口的 不安全饮水人口为 县农机固定资产总值达 业机械总动力 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 3918台, 小型拖拉机 1915 台,谷物联合收割机 289 台,主要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2010年,县域工业增加值完成 中:县属工业增加值 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 元,工业产品销售率 自治区级工业园区申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建设用地储备达到 3000 亩,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达到 1600万元。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 14个,总投资 3853万元。累计建成城市烟尘控制区 1个,面积 境噪声达标区 1个,面积 新修编县城总体规划正在实施,县城规划区规划建设和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轨道。专业镇、中心镇规划建设水平提高。 2010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95975 万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174242 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14740 万元。县城道路铺油率、水泥硬化 4 率分别达到 100%和 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集中供热面积达到 50万,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项目顺利推进。园林绿地面积达到 市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 2010年,全县实现建筑业总产值 中: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产值 6826万元。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 屋竣工面积 地产开发投资 6993万元,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 地产开发房屋销售面积 平方米,房屋空置面积 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房屋销售额 6807万元,其中住宅房屋销售额 3217万元;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1813元 /平方米。 全县公路总里程 里。其中,县境内国、省道 362 公里,农村公路 里。通油率县到乡达到 100%、乡到村达到 80%,全县通达率达到95%,客运网络覆盖率达到 96%。 2010 年,全县完成货物运输量 424 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 32988万吨公里。完成旅客运输量 1657万人,旅客运输周转量 99123万人公里。邮政、电信、移动、联通、铁通通信业务总量 中:电信通信业务总量 3702 万元、邮政业务总量 1794 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及率达到 /百人;移动电话用户 户,普及率 /百人。拥有 110 千伏变电所 3 座。 35 千伏变电所 7 座, 35 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 470公里, 10千伏及 以下配电线路 2075公里,电网覆盖全县 11个乡镇。 目前全县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 6116 户,从业人员 8654 人,注册资金 县私营企业 331家,从业人员 1964人,注册资金 201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3975 万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66942 万元,占整个市场的比重为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67034 万元,占整个市场的比重为 分行业看:全县批发 5999万元,零售业 105595万元,饮业 21680 万元。 2010年,全县全口径财政 收入完成 79433 万元,地方财政收入 34393 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29165万元;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18950万元,一般预算支出 112793万元。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中:企业存款余额 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元。各项贷款余额 元,其中:个人贷款及透支 元,单位贷款及透支 长期消费贷款 全县拥有学校 83 所。一贯制学校 12所,初中 2所,完全中学 3所,高中 2所,小学 38所,县直幼儿园 1所,职业教育中心 1所。 2010年,全县中 小学在校学生 45736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 26055 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 19681 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 11855人、高中在校学生 7826人;县直幼儿园在校学生 55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初中入学率 残疾儿童入学率 88%;全县初中毕业率达 100%,高中入学率达 72%。本、专科上线率达 全县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6项,其中:自治区级项目 5项,自治州级项目 1项,全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7 项。截止 2010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1 个,县文化馆 1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11 个,书馆 1 个,档案馆 1 个,人民广播电台 1个,电视台 1 个,夏牧场牧业电视台 1 个,乡镇广播电视站 11 个,广播电视铁塔 5 座。中央及各省节目广播人口覆盖率 95%,本县节目广播人口覆盖率 73%。中央及各省节目电视人口覆盖率 95%,本县节目电视人口覆盖率 71%。有线电视用户 2 万户 (不包括未联网用户)。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181 个。其中县级机构 7个;乡镇卫生院 11所,医务室 1所,个体诊所 39个,村卫生室 120 个,门诊 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个,卫生监督所 1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 965人, 5 其中:执业医师 263 人,助理医师 95人,注册 护士 215人。高级职称 17 人,中级职称 87人,初级职称 534人。 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两基”工作达标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全国卫生园林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引智示范工作先进县”、“ 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县城”、“ 全国卫生县城”和“自治区平安建设先进县”、“自治区文明县”、“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 ”、“自治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等 40余项国家、自治区级荣誉称号。 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以富民强县、平安和谐为重点,坚持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抢抓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全力以赴推进钢铁产业战略升级,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旅游开发、矿产资源开发、水能开发,在调整经济结构中“壮实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中“促协调”,在改革创新中“增活力”,在保障民生 中“求和谐”,在加强党的建设中“强基础”,抢抓机遇、科学跨越,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跨越 轨天山北坡,努力实现新源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2011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7 %,力争 19%,突破 61 个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28%以上,突破 14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45%以上,达到 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 15 个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2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12%以上,突破 12000 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 1000元以上,突破 80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 4%和 14以内。到 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136亿元,年均增长 17%,力争达到 19%,突破 148亿元;三次产业之比达到 23: 58: 19;全县工业增加值突破 68 亿元,年均增长 一般预算收入突破 元,年均增长 2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18%以上,突破 25800 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000元以上。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社会稳定明显巩固,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依 据巩乃斯河流域邻近的 气象站水文气象资料统计。 X 气象站多年平均气温 最冷月 1 月平均 最热月 7 月平均 28,极端最低气温 多年平均降水量 1954年),最小年降水量 1966 年),丰水期 4 9月占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要灾害性天气有倒春寒、夏旱、秋旱、暴雨、冰雹、大风等。 查无重要的动、植物分布,流域内土壤为水稻土、黄壤、石灰土 等。 站工程枢纽布置是:铺设 7250m 引水管道至 ,建泵房提水 库区左建 2900m 隧洞供水至 水厂,然后向县城、灌区供水。水库主要功能是向 电及灌溉 。 6 社会经济状况 970平方公里,东西长约 191公里,南北宽约 拔高度 792 4621 米之间。下辖 6 镇 5 乡 77 个行政村。总人口 人,由哈、汉、维、回等 34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人口 全国哈萨克族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县境内驻有 七十一团、七十二团、武警 8662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 69036部队、巩乃斯种羊场、那拉提景区管委会、自治区新源监狱、新源林场、伊宁(新源)那拉提机场等 13 个单位。 X 系古丝绸之路要道,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先秦为塞人地,自两汉至晋属乌孙国土,隋唐间依附西突厥并改国号为石汉那国,宋时属东喀拉汗王朝,从辽至元为阿里麻里省辖,明朝属卫拉特,均为游牧之地。清王朝一统 乃斯划归厄鲁特营游牧场。光绪十四年( 1888)设宁远县时,为宁远一部。民国 19 年( 1930)巩留置县,巩乃斯为其东部牧区。随着人口的增加、农牧业的 发展,巩乃斯于民国28年( 1939)从巩留县划出,设恰克满设治局。民国 31年( 1942)更名为新源设治局。民国 35 年( 1946)实行县治,即 X。 1950 年 5 月, X 人民政府成立。1951年 7月 1日中国共产党 全县有可耕地 80 万亩(耕地面积 60万亩)。境内有巩乃斯河、卡普河、吐尔根河等大小水系 24 条,年总径流量为 立方米,水能蕴藏量为 能蕴藏量为 全县有 乃至全国最好的优质天然草场,其中可利用草场 688万亩。肥沃的土质、优质的牧草、 充沛的降水量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哈萨克羊、 直保持着全疆牲畜存栏 100万头(只)县和产肉万吨县的称号。 全县已探明金、银、铜、煤、铁、铅、锌、铌钽、饰面石材、石灰岩等 24种矿产,占 X 已发现 63 种矿种的 38%。其中,铁的远景储量近 2 亿吨,探明储量在 5000 万吨以上,平均含铁量为 58%,开采品位为 铜的探明储量为30万吨(金属量)。 新源是 界四大高山草原 国家 家级原始森林公园、国家 示范点西域酒文化博物馆、乌勒肯吉尔尕郎自然保护区、确鲁特草原草甸类自然保护区、乌孙古墓群、远古壁画和白沟旅游区等位于境内。蓝天、白云、冰川、河流、森林、草地垂直立体分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浓郁的民俗风情、独特的草原文化、丰富多样自然景观、优美的自然风光、众多的文物古迹、 X“东大门”的地理位置,孕育了那拉提生态休闲旅游胜地的独特魅力,为开展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人文历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全县现有旅行社 2家,星级宾馆 7家。全县已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3 个,示范区总面积 6133 公顷。已建成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1 个,保护区总面积 方公里。 全县森林面积 亩,森林覆盖率为 拥有中世纪遗留下来至今保留较完好的的 10 万亩野果林和 3 万亩野杏林,被誉为“世界苹果源种地”和“中国野果基因库”,野果年产量在 3500吨以上;县境内有近 20万亩野生芦苇和湿地资源,有雪莲、贝母、甘草等名贵药材 100多种;主要野生动物有黑熊、雪豹、马鹿等 10余种。 距独山子 260公里,南接阿克苏库车县 440公里,西出霍尔果斯口岸 280公里,东联西出、沟通南北的区位优 7 势十分明显,是南 北疆人流物流的集散地。 217、 218 国道和 316 省道纵横交错于境内,那拉提机场的建成已经为 成了两横一纵、空地发达的立体式交通网络。 多年来, 治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形成了以制糖、粮油、酪蛋白、生物制药等农畜产品加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和白酒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框架。 一是钢铁产业集群。 X 拥有首钢 X 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和 铁有限责任公司两家钢铁企业。近年来,两大企业围绕“升级扩容、改造提升、配套延伸”三个重点,推进钢铁产业向集群 化、综合化、社会化发展,钢铁产能由“十五”末的 24万吨提高到“十一五”末的 150万吨。预计 2015年, 00 万吨产能,产值超 300亿元,带动就业超万人的钢铁产业集群。 二是农副产品加工集群。 强”白酒企业,两家企业白酒产能达到 7万吨,年产量约 全疆白酒产量的 60%以上;中粮屯河新源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日处理甜菜 4500 吨(年加工能力 55 万吨),带动甜菜种植面积 15 万亩以上;新春亚麻公司的设计产能为年产长麻 2600吨、麻棉 1700吨、麻屑板 1万 动亚麻种植面积 8万亩以上;康尤美粮油集团是集油脂加工、面粉加工、种子生产、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粮油加工企业,设计产能为日处理大豆 500吨,带动大豆种植面积 17万亩以上;伊品酪蛋白有限责任公司设计产能为年产酪蛋白 2000 吨,每年可消化原料(折合成鲜奶) 5万吨。 三是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以钢铁企业生产的炉渣、钢渣等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大力发展免烧砖、水泥等新型建材产业。目前,全县已形成 3亿块免烧砖的生产能力。鑫疆 100 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今年 7月投入生产。 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群。 新姿源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孕马尿为原料,生产结合雌激素的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企业设计产能为年加工孕马尿 5万吨,可带动 10 万匹孕马养殖,目前正在培育和发展马奶、马血清、风干马肉等相关产业。总投资 100 亿元的两座 500兆瓦 风电 项目已正式签约,成为 五是旅游服务产业集群。 那拉提景区获评国家 尔布拉克西域酒文化博物馆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 工业旅游示范点”。旅游服务配套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客服、餐饮业健康发展。五年来,累计接待游客 游收入 元,拉动相关产业收入 六是商贸物流产业集群。 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新兴产业互动的生产型服务业,县城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已完工,则克台钢铁物流中心加快推进,形成了以大工业物流为支撑的商贸物流产业集群。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比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元,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元,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元,增长 全县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 33:39: 38调整到“十一五”末的 31:45:24。全县人均生产总值 16367元,增长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元,同比增长 全县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 8 2010 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 元 (不含兵团,下同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 元,其中:农业增加值实现 元、林业增加值实现 业增加值实现 业增加值实现 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实现 创建州级新农村建设示范镇 1个(新源镇),州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9 个,州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村 5 个;完成县域、 11 个乡镇、 39个行政村(场)的新农村专业规划编制工作。农民集中居住比例为 99%,牧民集中居住比例为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 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亩、油料播种面积 亩、甜菜播种面积 6054 万亩、麻类播种面积 亩、蔬菜播种面积 亩。全年化肥施用量( 按实物量计算) 22885 吨,全年农药使用量(按实物量计算) 县草原面积 中可利用草场为 从事草原畜牧业的人口有 6499 户 38653 人。 2010 年, X 出栏牲畜 1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配有村级防疫员 203名、村级防疫室 12座、综合服务站 7座、固定防疫栏 38座。全县森林总面积达到 亩,活立木蓄积 立方米。其中山区森林面积 原天然林面积 原人工林面积 工林 中有林地面积 中用材林 田防护林 县地表水资源总量为 利用量为 均占有量 8411 立方米。有大小引水渠 42 条,干渠总长 里,已防渗202公里,防渗率为 59%;支渠总长 368公里,已防渗 308公里,防渗率为 83%;斗渠总长 496 公里,已防渗 392 公里,防渗率为 79%;农渠总长 1204 公里,已防渗 901公里,防渗率为 75%。水利灌溉面积 利工程三级渠系配套率为 60%,渠系水利 用系数为 46%。全县水能资源 电发电总装机容量 19880发电量 5742有大小水电站 17座,设计装机容量 15425村用电量 3580万千瓦小时。完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 80余处,受益人口 前,全县已达到安全或基本安全饮水人口为 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 不安全饮水人口为 人。全县农机固定资产总值达 元,农业机械总动力 有大中型拖拉机 3918台,小型拖拉机 1915台,谷物联合收割机 289台,主要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到 2010年,县域工业增加值完成 中:县属工业增加值 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 元,工业产品销售率 自治区级工业园区申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建设用地储备达到 3000 亩,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达到 1600万元。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 14个,总投资 3853万元。累计建成城市烟尘控制区 1个,面积 境噪声达标区 1个,面积 修编县城总体规划正在实施,县城规划区规划建设和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轨 道。专业镇、中心镇规划建设水平提高。 2010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95975 万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174242 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14740 万元。县城道路铺油率、水泥硬化率分别达到 100%和 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集中供热面积达到 50万,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项目顺利推进。园林绿地面积达到 市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2010年,全县实现建筑业总产值 中: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产值 6826 万元。建筑企业 房屋施工面积 屋竣工面积 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 6993 万元,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房屋销售面积 平方米,房屋空置面积 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房屋销售额 6807万元,其中住宅房屋销售额 3217万元;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1813元 /平方米。 全县公路总里程 里。其中,县境内国、省道 362 公里,农村公路 里。通油率县到乡达到 100%、乡到村达到 80%,全县通达率达到95%,客运网络覆盖率达到 96%。 2010 年,全县完成货 物运输量 424 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 32988万吨公里。完成旅客运输量 1657万人,旅客运输周转量 99123万人公里。邮政、电信、移动、联通、铁通通信业务总量 中:电信通信业务总量 3702 万元、邮政业务总量 1794 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及率达到 /百人;移动电话用户 户,普及率 /百人。拥有 110 千伏变电所 3 座。 35 千伏变电所 7 座, 35 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 470公里, 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 2075公里,电网覆盖全县 11个乡镇。 目前全县登记注册个体 工商户 6116 户,从业人员 8654 人,注册资金 县私营企业 331家,从业人员 1964人,注册资金 201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3975 万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66942 万元,占整个市场的比重为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67034 万元,占整个市场的比重为 分行业看:全县批发 5999万元,零售业 105595万元,饮业 21680万元。 2010年,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 79433 万元,地方财政收入 34393 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29165 万元;全年地方财政支出 118950 万元,一般预算支出 112793 万元。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元,其中: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元。各项贷款余额 元,其中:个人贷款及透支 位贷款及透支 长期消费贷款 全县拥有学校 83 所。一贯制学校 12 所,初中 2 所,完全中学 3 所,高中2 所,小学 38 所,县直幼儿园 1 所,职业教育中心 1 所。 2010 年,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 45736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 26055 人,普通中学在 校学生 19681 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 11855人、高中在校学生 7826人;县直幼儿园在校学生 55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初中入学率 残疾儿童入学率 88%;全县初中毕业率达 100%,高中入学率达 72%。本、专科上线率达 全县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6项,其中:自治区级项目 5项,自治州级项目 1项,全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7 项。截止 2010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1 个,县文化馆 1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11 个,书馆 1 个,档案馆 1 个,人民广播电台 1个,电视台 1 个,夏牧场牧业电视台 1 个 ,乡镇广播电视站 11 个,广播电视铁塔 5 座。中央及各省节目广播人口覆盖率 95%,本县节目广播人口覆盖率 73%。中央及各省节目电视人口覆盖率 95%,本县节目电视人口覆盖率 71%。有线电视用户 2 万户 (不包括未联网用户)。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181 个。其中县级机构 7个;乡镇卫生院 11所,医务室 1所,个体诊所 39个,村卫生室 120 个,门诊 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个,卫生监督所 1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 965人,其中:执业医师 263 人,助理医师 95人,注册护士 215人。高级职称 17 人,中级职称 87人,初级职称 534人。 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13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7030 元。年末全县在岗职工 21272 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5481 人 ,新开发就业岗位 3418 个;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员 868 人,登记失业率 全年在 10 岗职工工资总额 57418 万元、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 27150元。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有 1435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有 17946人、参加失业保险的有 10176人、参加工伤保险的有 8254 人、参加生育保险的有 12203 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有 31182 人。 174673人参 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以富民强县、平安和谐为重点,坚持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抢抓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全力以赴推进钢铁产业战略升级,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旅游开发、矿产资源开发、水能开发,在调整经济结构中“壮实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中“促协调”,在改革创新中“增活力”,在保障民生中“求和谐”,在加强党的 建设中“强基础”,抢抓机遇、科学跨越,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跨越 轨天山北坡,努力实现新源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2011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7 %,力争 19%,突破 61个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28%以上,突破 1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45%以上,达到 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 15 个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26%,突破 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12%以上,突破 12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 1000元以上,突破 80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 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 4%和 14以内。到 2015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136 亿元,年均增长 17%,力争达到19%,突破 148 亿元;三次产业之比达到 23: 58: 19;全县工业增加值突破 68亿元,年均增长 一般预算收入突破 元,年均增长 2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18%以上,突破 258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000 元以上。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社会稳定明显巩固,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技术依据 主要法律法规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 (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11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12)城市供水条例; ( 1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 14)水利产业政策; ( 15)水利产业政策实施细则; ( 16)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 17)取水许可管理办法; ( 18)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 ( 19)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 ( 20)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 2005); ( 21)水功能区管理办法; ( 22)关于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 23) ( 24) 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 1)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 ( 2)河流水电规划编制规范( 5042 2010); ( 3)防洪标准( ( 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 5)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 ( 6)地下水监测规范( 183 ( 7)水电水利工程泥沙设计规范( 5089 ( 8)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 9)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 10)室外给水设计规 范( 2006), ( 11)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2004) ( 12)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 13)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 14)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 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12 ( 16)地下水质量标准( 14848 ( 17)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 1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 1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20)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21)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 ( 2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 23)泵站设计规范( 50265 ( 24)城市水系规划导则( ( 25)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 ( 2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15772 ( 2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划 ( 相关技术文件 ( 1) ( 2) ( 3) ( 4) ( 5) ( 6) 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报告 ; ( 7) ( 8) ( 9) ( 10)巩乃斯河特色产业带规划 ; ( 11) (12) 编)( 2002); (13) 2011; ( 14) ( 15) ( 16) X“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 17) 13 ( 18) ( 19) ( 20) 长 域集水面积 1614k。河道平均比降 ,天然落差 2085m,多年平均径流量 依据 年平均流量 s,多年平均径流量 该段河长 差 203m,理论蕴藏量 全河的 23%。 自治区 流开发任务是以发电、灌溉、工业及城市供水为主,兼顾防洪。 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是解决区域发展和跨越式攻坚的需要 山区, 干流下游,邻近 市、地理位置 优越,是 山区经济协作区规划的重要发展区域,全县农业基础条件好,工业建设、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发展,在国务院关一步促进 简称“国发 2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简称“ 2011 年一号文”)政策指导下,结合 实现 动工业化带、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加快以县城为城市中心的城镇化战略发展,加快 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农牧业水利设施建设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从而实现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然而,水利供水基础设施薄弱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相矛盾,需建设一批综合性供水工程增加供水满足用水需求。 X 水库、电站是 X 当政府、 X 州水利局一直策划的水库项目,当地政府、群众对项目的建设期望已久,项目依据充分;在 ,论证了 站的工程规模、开发任务,使得项目建 14 设的必要性更加充分。 站的建设能显著提高当地的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和农牧业抗旱 能力,为加快城乡一体化提供的水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