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 子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 1 库水源地保护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九年十二月 某 子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 2 目 录 前 言 . 3 第一章 概 述 . 4 第二章 方 案 论 证 . 26 第三章 工程方案内容 . 33 第四章 人员编制、建设进度及项目招标 . 35 第五章 工程投资估算 . 36 第六章 结论及社会效益 . 38 3 前 言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需水量猛增,为解决城市供水紧张问题,保证供水水质,城市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就尤为迫切。由于目前水源地保护区内污染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供水水质存在着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了城市居民正常的生产 和生活,给城市的投资环境及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饮用水安全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既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又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发展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已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尽快改善水源地水质,合理保护水源地,提高城市供水安全性,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供水的安全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将对城市建设和谐社会,促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水源地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设十分重视,决心彻底改变水源地保护区的环境状况 ,为城市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我院受 担了 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在集团各部门的大力协作配合下,经过实地踏勘既多方案比较,编制了 4 第一章 概 述 一、项目名称和主管单位 1项目名称: 库水源地保护工程 2建设单位: 二、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一)编制依据及主要设计资料 主要设计资料: 1 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委托书。 2 划说明书 3 1: 10000) 4 形图 1: 50000 5 市水源现状及发展规划资料 6 市水源地现状图 1: 10000 7 市水源地现状污染情况调查 8 源地保护区内自然村屯情况 9 市排水及污水治理工程现状资料 10 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现状资料 11地区材料价差 规范与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5中华人 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部、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质矿产部 89环管字第 201号) 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338 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0室外 給 水设计规范(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1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13农村 給 水设计规范( 96) 14 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 85 15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16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82 17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18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19. 城 市 生 活 垃 圾 卫 生 填 埋 技 术 规 范 规 范 ( 20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 6 21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22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 准 (23埋地排污、废水用硬聚氯乙烯( 材( (二 ) 编制原则 1根据国家有关水源地保护法规,结合 库水源地保护区现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量、水质安全为目标,以饮用水水源地的建设、保护为核心,对水源地保护工程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2本着实用可行、便于管理的原则,并结合地形、地标、地物的特点, 详细划分水源地各级保护区,充分利用具有永久性的明显标志作为保护区的界线。 3通过对水源地保护工程进行全面规划,完善水源地安全防护体系和监测系统,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安全建设方案,统筹水源地综合治理,科学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管理对策及保障措施,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4以水源开发与保护相统一为原则,协调好城市建设与水源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使两者成为统一的整体。 5进行水源保护工程规划时,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征地和动迁工程量,减少工程费用。做到远近期结 7 合,分期建设,近期为主 。 6针对保护区内村屯较多的情况,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村屯产生的污染提出隔离的整治方案。 (三)编制范围 本工程为 程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 库饮用水水源地各级保护区控制范围。 2对水源地保护区内点、面污染源治理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治理方案。 3编制 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城市概况 (一)保护区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0 纽的地理坐标为东经 130 54 20,北纬 45 23 40。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 559 平方公里,保护区控制范围为东经130 53 1,北纬 45 23 30之间,南北长 12西长 10 距 19 距七台河市30 与哈达水库隔山相邻,西邻 2地形地貌 有部分山前 8 台地、谷地和河漫滩,从东部起到南、西三面环山,东部丘陵、西北部平原平均海拔 230m 左右。该区含煤地层由中生代 、城子河级及第四 系地质地层组成,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大量褶曲和上逆断层,互相切割造成各种倾角和各种走向。 下元古界变质岩 水退出,本区华夏系构造开始发生,形成一系列北东轴向的复式褶皱,奠定本区的基本构造轮廓。在这次强烈的构造运动过程中,岩石发生了区域变质和强烈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 经过这次运动,本区一直处于剥蚀状态。在 四海甸之间,出现有大片华力西期的黑云母花岗岩。上侏罗纪 中侏罗纪 ,上述构造体系特别是勃利弧形构造和东西构造系统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新华夏系构造开始发生,给晚侏罗纪的河湖相沉积创造了良好的构造基础,从中生代地层看,特别是上侏罗纪的分布情况看,公仅限于本区的东部、南部和东北部。 到上侏罗 区地盘产生轻微的构造构造运动,初步打破了自进入中生代 来的宁静,到下白垩纪 烈构造运动产生了,带来大量的火山喷发,东西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在原有的基础上表现空前的活动性。东西 9 向 构造除东西的断裂处,与其垂直交的南北向张断裂及北北东向扭或张扭断有了明显发展。 通过 这次运动,区内构造体系基本完成了它们最重要的发展阶段。新生代以来,除个别南北向张断裂有所加强同时有少量火山喷发外,它们基本面貌未曾有过太大的变动。 3. 水文概况 ( 1)流域概况 团山水库位于穆河左 岸一级支流 库的主要任务是为 子河区、正阳矿、杏花矿、二道河子矿、小恒山矿、二道河子矿(现更名双河矿)、恒山矿、新发矿供生产及生活用水,生活饮用水供水人口为 30万人,是 外还为矿业集团 唐电 厂 、矿业附属工厂( 351 厂、煤气厂、机电总厂、总医院、局机关、设备租赁站等等)供生产用水。 侧一级支流,由两条较大的支流宝泉河、安平河组成,由北向南经鸡东县兴农乡,在 长 里,总落差为 182米,流域面积为 650 平方公里,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 559平方公里,占整个流域面积的 86%。 库由宝泉河及安平河等主要支流及小东沟、四海矿沟、和平河一些较小支流等汇流而成,河流发源于林口县 10 青山东麓,流经鸡东县兴农镇,坝址以上河 段为 41落差为 172m,流域面积为 559库上游的河流为山溪河流,山谷走向曲折,支流水系较多,呈叶状,水量充足。 过弯曲的窄谷,到达开阔的谷地,构成水库盆地,沿河谷及河滩阶地,分布着第四纪冲积层,厚度为 4。水库盆地四周为山地,山前有坡积裙,山谷间有洪积 扇 。一般山势较缓,切割不很严重。水库上游为一大块漫岗及台地,现已开发成水、菜、旱田及养鱼、禽畜养殖等混合农业开发区,多煤矿开采业,兴农镇政府就坐落于此。流域内两侧山地植被基本属于自然次生林,土壤为森 林棕色土。河谷地及台地为草甸土。兴农镇东南部的山脉为为 库与哈达水库的分水岭。 ( 2)水文特征数值 团山水库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1957)为 9076104立方米,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 430m3/s( 2001 年),调查历史最大流量 558 m3/s,设计 P 2%洪峰流量为 524 m3/s,校核 P 峰流量为 1212 m3/s。设计 P 2%最大 3天洪量为 5746 104立方米,校核 P 大 3 天洪量为 12119 104 立方米。年悬移质输沙总量 104 立方米。水库正常蓄水位 应库容 5900 104立方米。 4气候条件 季寒冷而漫 11 长,夏季温湿多雨,春秋季节交替,天气变化剧烈。 据 年平均气温为 极端最高气温为 极端最低气温为 气温日变幅度较大,最大冻土深度为 霜期 137d。 多年平均降雨为 最大降雨为 雨天数平均为 106天左右。据资料统计,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 6 8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61%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200发皿),平均湿度 65%。流域内多年平均风速为 s,年最大风速 s,风向为 现在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 清 查 1996年版 水文图集得到 7t/分析悬移质输沙量有逐年增大趋势,设计中按 正后 1025t/a。 根据 1985 2005年间水文观测, 库多年平均开库日期为 4 月 21 日,封冻日期为 11 月 20 日,多年平均封冻天数为 150 天。上游河道封冻日期为 11 月 15 日,开河为 4月 4 日,封冻日期为 140 天。 ( 1)暴雨特性 本地区暴雨主要是北上台风和本地气流共同影响下的 12 雨来低气压天气系统形成,如 1965、 1991 年暴雨。局部地区暴雨是由较弱的天气系统,热力对流作用或地形抬升引起,暴雨的时间分布都集中在夏季, 8 月份最多, 7 月份次之,最早出现在 6 月中旬,最晚出现在 9 月中旬。暴雨持续时间一般为 1d,最长可达 2雨的地区分布一般是山区多于河谷平原。 ( 2)洪水特性 洪水与暴雨相应,主要发生在 7月下旬至 8月中旬,以8 月份最多,其次是 7 月份,峰型多为单峰型, 起涨时间短,一般在 10水时间长,一次洪水总量多集中在 3d 之内,全部洪水历时约 7 ( 3)洪水峰量关系 历史洪水采用 1979年 6月出版的 60 成果。历史洪水的洪峰流量采用 线外延推算,用比降法验证。水面比降采用 1964 年洪水比降 i=糙率参考临近流域,选用全断面混合糙率为 此绘制峰量频率曲线。历史洪水的洪量根据 实测峰量关系图参考 库大坝安全评价分析报告表 7交通运输及通讯 距哈市 549距牡丹江市 267 佳木斯市300 路有牡虎线和七台河、牡丹江相连,另外还有公路与哈尔滨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密山市、宝清县相通, 13 都有定期班车,交通比较方便。 (二)水源保护区服务城市性质及规模 鸡冠区(中心区)、 山区、城子河区、麻山区、梨树区及鸡东县。鸡冠区是中共 委、市政府、 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版图面积为 5477中市区 2234 市总人口 汉族外,还有蒙、回、满、壮、朝鲜等 16个少数 民族。 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城市,市内有 市政煤矿、洗煤、焦化等支柱企业。“十五”期间煤炭工业处于解困时期, 三年来煤炭经济发展迅速,全市基本形成了以煤炭生产加工为主体,电力、农机、化工、陶瓷、木材加工等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农村经济正朝着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效益农业正在兴起,全市拥有 104产大豆、水稻、小麦等。 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 的主导产业;工业处于主导 地位;工业中重工业处于主导地位;按经济类型分,非国有经济呈上升趋势;在农业中,种植业处于主导地位。 (三)水源地保护区所在区域或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 14 59 1 个乡镇, 10个村, 7个地方煤矿, 4 个大型养殖场,国营林场 3 个, 2 个大型旅游区,有汉、满、回等十三个民族。总人口 动人口 8 千人。主要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种地、养殖),工业有煤矿开采,洗煤厂。本保护区内尚无煤化工企业。国道 201勃利小五站始至 201国道管理处段约 16 (四)水源保护区服务城市发展战 略 1以党的富民政策为指引,坚定不移地建设重点中心镇,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 继续发挥其优势,选择产业发展方向,优化城镇人居环境和空间和景观,增强对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积聚和牵引功能。同时,坚持以提高经济素质和经济效益为中心,遵循“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发挥市场的导向和调节作用,以构造现代化的产业为目标,高起点的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优化产品结构,确保实现结构、速度和效益的互相协调。 2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培育高精尖产品,向科技要效益、要质量、要市场。尤其应加大高科技农业 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造就素质较高的生产、经营、管理队伍上求突破;积极突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切实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人才、资金流入。 3扩大内引外联,发展规模经济,创建提升地方特色经济,提高经济的规模水平、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15 4加速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增强 5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社会投资模式,建立稳定的社会发展和投入运行机制,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6全面推进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节约土地资源,优化产业布局,调整用地结构,确 保各项建设用地与基本保护农田的相协调。 7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切实保证经济高速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注重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以保证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8探索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新机制、新方式,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富裕。 四、水源保护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城市供水现状及水源保护区现状 1. 城市用水量现状 根据 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可建设的水源工程为库输水工程及哈达水库输水工程,远期可建设的水源工程为青龙山水库输水工程。 团山水库输水工程现有 2 700 两根输水管路,位于大 坝下游 300米的矿业集团供水分公司净水厂。 2010 年 库蓄水能力将有更大的提高。在 2012 年后,水库将增加对城市生活饮用水供水量,将现 16 日 万立方米。年生活饮用水供水能力将达到 3300 万立方米。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 9076万立方米,足以满足扩大后的生活饮用水供水量。 按 2020 年远期规划,由 库供水的城镇人口可达 35 万,按人均用水量 150 升人日计算,加上国家规定的失水率,日用水量达到 山水源地足以满足这些人口的用水量。 2. 库简介 库水源地隶属于 水分公司,水库位 库控制流域面积 559库容为 5900万 承担 和 矿业集团生活和饮用水的供应。供水分公司 2012 年日最大供水能力 9 万 m3/d,m3/d。 3. 净水厂概况及工艺 净水水厂位于 库大坝枢纽下游,地理坐标为 东经130 北纬 45 取水来自水库地表水。供水分公司是组建于 2001 年 5月份,前身是成立于 1983年的 电厂,是以城市供水为主的专业化公司。供水分公司日最大供水能力 9 万 m3/d,实际日供水 m3/d,现有 上供水管线总长度 196主要机电设备 40 台套,供水总人口 30万人,主要供水范围:鸡冠区南山地区、 17 北山地区、南岗地区,杏花矿、正阳矿、城山矿、新发矿、辰矿、双河矿、小恒山区等。 供水分公司净水厂老厂净水工艺为: 新厂净水工艺为:(曝气活性炭池以下未变) 原水 前加氯 (二氧化氯) 直列式 混合 器 (聚合硫酸铝投药) 星形 絮凝 池 V 型沉淀 池 清水池(二氧化氯消毒) 吸水井 送水泵房 曝气活性炭滤池 4. 上游河道概况 ( 1)安平河 安平河在兴农乡煤矿下游与宝泉河汇合,在太平村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是本次 发源地勃利青山,沿河从西到东分布红旗林场、红旗村、安平村、奋斗村、太平村,河北岸分布有勃利沟、陈地沟、弯沟、西北沟,河南 岸分布有南沟、石场沟、太平沟、回头沟等小支流。 水库 稳压室 加速搅拌澄清池 混凝剂、助凝剂 重力式无阀滤池 二氧化氯消毒 清水井 曝气活性炭吸咐滤池 高 位 水池 二氧化氯消毒 二 氧 化 氯消毒 分配水池 用户 18 安平沟北支经关门砬子上溯至那丹哈达岭与勃利小五站分水岭,分布有七间沟等分支河流,沿线有麒麟山水库旅游景区、房产局 青年点,河流在关门砬子处被挤压成一条河道。 安平主干河流分布兴农镇西侧河谷平原处,沿线分布 市煤矿、兴农乡煤矿、太平煤矿等煤矿,河两岸原山坡地及草甸子被开垦成田地或稻田。 安平河从青山为起点,至太平煤矿处,长度 里。控制流域面积为 241全部流域面积的 s,10年一遇洪水河床泛滥宽度为 30米。水质一般。 ( 2)宝泉河 宝泉河起源宝泉沟,在太平煤矿和西大垃子分两支与安平河汇合。该河流在 201 国道宝泉河大桥附近分东西两支,东支分布 有东宝村、西宝村、宝泉林场、无烟煤矿、洗煤厂。主要分支河流有东沟及宝泉沟。西支基本上没有村屯,河流分布有头道沟、二道沟、三道沟、四道沟、五道沟,从 201国道宝泉河大桥起,至兴农乡煤矿与宝泉河汇合处,为宝泉河干流,主要分布有兴农镇煤矿、四海煤矿、兴农煤矿、鸡兴煤矿、市电业局农场、兴农煤炭工业总公司、市电业局农场,兴农加油站。河流总长度为 24 公里,控制流域面积为176整个流域面积面积 最小流量 s, 10 19 年一遇洪水泛滥宽度为 30 米。水质较差,主要是宝泉干流附近养殖场及煤矿、城镇污水 造成。 ( 3) 小东沟为 干流的一较小支流。分布有四海村、卫东村。 泉汇合处起至水库止包括小东沟。小东沟水质较差。控制流域面积为 32流域面积 若加宝泉河及安平河,则总控制流域面积为 449流域面积 最小流量为 s。 10 年一遇洪水泛滥宽度为 40米。 ( 4)和平河 和平河位水库右 岸距大坝 800米处,分布有和平林场、和平村,和平生态园区,沿途分布有张家沟、朝家沟、徐家沟、二道岭、撅尾巴岭,控制流域面积为 36流域面积的 最小流量为 s, 10 年一遇洪水泛滥宽度为 20米。由于旅游餐饮业的影响,水质较差 5. 库保护区水质状况 ( 1)监测数据来源 监测数据采用 2007、 2008、 2009年 ( 2)水质现状评价标准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 2002144 号的通知要求,地表水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0 2002)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类标准。取水口即为水源所在地,将划分到一级保护区内,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 338行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类标准,故对水源地水质评价进行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类水质评估。 ( 3)水质现状评价方法 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确定 库水源地主要污染物。 单项污染指数的表达式为: 式中: 水质参数 水质参数 ); 水质参数 水质参数 表达式为: 0.7 0.7式中: j 点 水质标准中 水质标准中 ( 4)水质基本项目分析方法 21 各基本检测项目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007 年地表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 ( , 外) 库 类 标准值 类 标准值 监测值 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溶解氧 硝 酸盐 五日生化需氧量 砷 氟化物 镉 总汞 六价铬 氰化物 挥发酚 大肠菌群 2008 年地表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 , 外) 库 类 标准 值 类 标准值 监测值 氨氮 溶解氧 硝 酸盐 挥发酚 22 铜 砷 氟化物 锌 镉 总汞 六价铬 氰化物 总磷 总氮 高锰酸盐指数 五日生化需氧量 粪 大肠菌群 2009 年地表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 , 外) 库 类 标准值 类 标准值 监测 值 69 6氮 解氧 5 6 硝 酸盐 10 10 挥发酚 1 1 砷 化物 1 1 锌 1 1 镉 汞 价铬 化物 磷 23 总氮 锰酸盐指数 6 4 五日生化需氧量 4 3 粪 大肠菌群 10000 2000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002)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类水质标准,总磷、总氮连续二年均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002)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类水质标准,但符合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类水质标准。 2009年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的月最大值均接近或达到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类水质标准最大限值。其余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002)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类水质标准。监测结果表明, 染物主要来源为安平河、宝泉河及其分支河流四海河、小东沟等水质污染,这些污染物对供水水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影响,对水源地水质构成一定的威胁。 ( 1)地表水情况 内 62条主要河流大多数为 、三级支流,总径流量 立方米。有水泡湖沼569 处。境内最大河流 内流径长 502 公里。地下水总储量 地区水资源总量为 5393 亿立方米, 24 水面 434 万亩,共有中小型水库 46座。 2条主要河流之一,为 域是古代渤海国的牧马场, 源于老爷岭山脉东坡穆棱窝集岭,由西南向北流经穆棱、 东、密山、虎林等县市,至虎林县湖北闸处,河道分成两路。一路沿穆兴水路(分洪河道)注入兴凯湖;一路沿 河道继续东流,在虎头以南 18 公里处桦树林子注入 流长度 834 公里,流域面积 18427平方公里。鸡冠山以上为上游,绝大部分地区山岭重叠,谷深河窄,坡陡流急,是 是洪水原地。由于暴雨集中,地表水侵蚀严重。 山区性河流,河道总落差 699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108能资源较丰富,理论蕴藏量为 104待开发利用。河道极不规则,河谷发育呈老年期特征。 水期流量 m3/s,平水期流量 39.7 m3/s、丰水期流量 151 m3/s、多年平均流量 31.3 m3/s。 ( 2)地下水类型 按地下水含水层介质及其赋存条件可将其 分文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现分述如下: 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 埋藏于河谷区第四系松散层中,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卵石混合土,属强透水,渗透系数 K=10m/d(经验值),厚度 25 地 下 水 位 埋 深 地 下 水 下水位年变幅约为 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河流侧向径流渗入,排泄以侧向径流和蒸发为主,其动态类型为径流型。 基岩裂隙水: 赋存于两岸山体于河谷基底二长花岗岩裂隙中。受地形地貌、风化程度、构造的制约,其分布和富水程度差异较大,补 给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渗入,排泄于山前低洼处和河谷松散堆积层中。 ( 3)岩(土)体的渗透性 坝基上部为第四系松散层,下部为基岩。第四系松散层上部为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粉粉土,厚度 透系数 K=d(经验值),属于微透水;下部位卵石混合土,连续分布,厚度为 透系数 K=10m/d(经验值),属强透水。基地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受岩体风化程度及构造的制约,渗透性较差。全、强风化带下限深度内为中等透水,弱风化带下限深度内除部分为中等透水外,均为弱透水,微风化 新鲜岩体为弱透 水 微透水。 五、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需求水量猛增,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解决城市供水紧张问题,保证供水水质,城市水源地 26 的保护工作就尤为迫切。由于目前 成供水水质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了城市居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给城市的投资环境及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饮用水安全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既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又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发展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已受到 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尽快改善水地水质,合理保护水源地,提高城市供水安全性,将对 建设和谐社会,促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因此, 库水源地保护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章 方 案 论 证 一、城市水源地保护区范围的确定 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 按照 库设计书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27 此将正常蓄水位下 级保护区 水域面积 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 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规定,小型湖泊、中小型水库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 200 一定高程线以下的陆域,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范围。将水域 00水库周边为山区,地形坡度不一,水平外延 200合水库水域周边的污染源的标高,取等高线为 260米范围内为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边界。四海村以上由于地形平坦,故按规范规定上延 200 m,如此得陆域面积为 一级保护区面积 为 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 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采用类比经验方法确定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结合前文提到水质控制指标,水质到达一级保护区内水质仍有部分项目超标,所以用数值推算方法暂不采纳。 28 水域:由一级保护区和上边界入库河口外延 3道长度,宽度按河道按 5 年一遇洪水泛滥区域。水域面积为 3 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 水库周边的二级保护区东、西两侧取水库的东、西分水岭为界。北侧取一级保护区上边界外延约 3.2 域面积为 65.6 二级保护区面积为 计算结果及分析,各级保护区定界的技术说明 红线坐标 为了开展日常环境管理工作,依据保护区划分的分析、计算结果,结合水源保护区地形、地标、地物的特点,最终确定保护区的界线如下: 一级保护区红线坐标 二级保护区红线坐标 二、保护区内污染物产生量预测及分析 29 水源地保护区内企业及居民分布情况见表。 点源污染调查主要 模化畜禽养殖场等分布情况。此外,调查可能造成污染的固定点源,如垃圾转运站、垃圾填埋场等污染源,以及上游直排的煤矿等。面源污染的调查内容包括地表径流、化 肥农药使用、农村生活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分散式畜禽养殖等。 污水及粪便排放定额 分类 用水量 L/排便量 Kg/d 人 60 50 6 牛 90 20 羊 10 禽 1 地点污染物排放计算结果 流域 废水量 T/d 粪便量 T/d 滴 道 河 电业局农场 猪 1400 56 3000 农镇煤矿群 人 500 24 农镇煤矿群 1000 四海村、卫东 人 2000 96 1 30 村 牛 80 200 8 平 河 和平村 人 600 30 猪 100 4 平林场 人 100 平生态园 流动人口 150 计 1310 表中可见,污染源是来自养殖业污染及农村生活污染和垃圾粪便污染、旅游业污染、周边水旱田及肥水养鱼的渔塘;另外上游大面积草甸子、山林变成耕地,造成水土流失、大面积农田过量施用化肥导致的面源污染;还有煤矿的 井下疏干水直接排入上游河流进入水库,造成的水质污染等。 三、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治理论证 根据保护区内污染物产量预测及分析,保护区内每日所产生的污水量 1310 m3/d,居民生活垃圾 6t/d,d,这些污染均以有机物污染对水库水质威胁最高,其中尤其以生活垃圾、居民粪便和牲畜粪便的有机物含量最高(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可达 30%50%,垃圾渗滤液的 00062400,笼养蛋鸡的冲洗废水 31 4300077000, 1700032000,氨氮浓度为25004000。)本次设计针对这些导致水库富营养化的因素,对水库上游入库河流生态混凝土截蓄吸收,建造人工湿地进行消纳吸收,建立前置库区进行沉淀分解,库区建立生态修复工程,解决上述污染问题。 库水源地水质问题主要是湖库水质的水体富营养化,其主要污染物 氮磷大都来自上游河水,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有针对性开展环境保护工程,解决这一问题。 根据以上思路,我们采取“构筑三道防线,建设清洁流域”措施,所谓三道防线是 第一道防线为:集中式畜禽养殖场整治工程。因集中式养殖场的养殖粪便处理不当,直接给入库河 流带来有机污染物。本次方案中对二级保护区内的一个集中式禽畜养殖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建立沼气池及滤水设施 ,用水闭路循环或中水回收利用 ,畜禽废渣作还田等综合利用,解决畜禽养殖场养殖粪便排放问题。 第二道防线为:设置保护区隔离工程。将保护区进行封闭管理,有利于水质的净化。具体措施为一为物理隔离,设置防护隔离网、警示标志、宣传牌板,使保护区管理规范化。 第三道防线为: 库生态修复工程。具体措施为: 在上游入库河道中修建生态滚水堰,初步拦截上游河水,形成若干小的蓄水塘,利用生物膜技术对河水有机污染 32 进行初步的吸收和 分解,形成小堤坝减缓水的流速,滚水堰上下高差可提高水的含氧量,对颗粒污染也起到一个初步吸收过程。滚水堰形成的一定小的回水区域还可以营造水生和陆生植物种植区,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设置前置库区。在入库上游地区的四海村滩地附近,设置前置库区,一方面减缓水流,沉淀泥沙,同时去除颗粒态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另一方面构建前置库区良性生态系统,人工种植和培育沿岸湿生物带、挺水和浮水植物带、沉水植物带、底栖动物带等,吸收和分解有机物。 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库每年会出现蓝藻集中发生现象,因此在湖库内人工种植、培育、引 进适宜的水生植物(包括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放养合适的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形成完整的食物链网,完善湖库内生态系统结构,使之逐步形成一个可自我维护、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水生生态系统。在取水口附近或其它合适地区布置生态浮床,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物种进行培育,通过吸收和降解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及其它污染物质。 33 第三章 工程方案内容 本项目工程内容 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 子项目 针对问题 工程内容及工程量 集中式畜禽养殖场整治工程 畜禽养殖场高浓度污水排放问题 一家养殖场 10m3/d 排水闭路循环 ,建二座5沼气池,一座 5质过滤池,经沼气池处理过的畜禽粪便还田利用。 保护区隔离工程 保护区外围人、畜的进入及保护区管理 隔离防护栏(围网) 45禁标牌 50个。设置 5个公告牌,设置 15块界碑,设置交通警示牌 8对。 生态 解决水体所含氮 ( 1)在四海入库口以上 14 修复与保护工程 磷等营养元素引起水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解决蓝藻爆发问题。 4道生态滚水堰,总工程量 800植水生植物,初步吸收有机物,并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 2)将四海前屯水田及 水库所属沼泽地约300亩改造为尾水湿地处理区,将河道引入此处经湿地植物吸收后入前置库区。 ( 3)置防护堤坝 5000植高等水生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培育底栖动物,放养鲤、鲫等底层吃食性鱼类。在湖库区放养以链鳙为主的滤食性鱼类,引进小型杂食性鱼类,消灭水藻及水 溞 虫的繁生。 ( 4)在取水口附近布置生态浮床,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