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_第1页
一单元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_第2页
一单元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_第3页
一单元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_第4页
一单元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欣赏评述)初中美术七年级 作者: 白莉 (通识 甘肃嘉峪关二期通识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0 / 755 发表日期: 2010-03-22 15:19:46 人教版课标初中美术七年级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欣赏评述) 必修作业模版内容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劳动 人类创造力的源泉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初中美术课每个班一周只有一节,一共 16 个班,学生每班各有不同,只能在大前提不变的情况下在每个班灵活导入。我所带第一个班是初一八班,本班学生整体较为活跃,擅于分析和思考,在发言上面也比较积极,尤其是一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好的绘画功底。3教学内容分析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本课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以及用口头或文字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感受的能力。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4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以及用口头和文字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感受的能力。(2)、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5教学难点分析教学难点:用口头或者文字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6教学课时2 课时7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军民大生产,同时让学生欣赏有关劳动的影片资料以及美术作品伏尔加河的纤夫城市的崛起,先营造氛围。二、发展阶段、 欣赏分析:(先欣赏课本中的图片)(1)从作品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从题材、主题、造型要素(线 形 光 色 肌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表现的都是劳动,只是表现主题、手法和风格都各不相同。(2)为什么历代艺术家都选择“劳动”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你如何看待劳动?总结: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了各种需求;艺术是人类对生活的模拟与表现,而劳动则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举例:施特劳斯写蓝色多瑙河是在看到河边欢快的洗衣妇、来往船只的繁忙景象后写出来的。而作曲家本身的这种创作也是一种艰辛的劳动。)(3)艺术作品中的劳动与现实生活中的劳动有何异同?(展示美术作品与现实照片来加以分析和区别)总结: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同时又高于生活。它不是简单的停留在对劳动的描绘上,而是通过选择、加工、并加上自己的联想和创造,从而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讨论、描述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以及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描述,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解答,教师及时补充和总结。重点问题:a 你对这些作者和作品知道多少?b 作品的时代以及社会特点c 你对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D 你能不能想象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如果换成你本人,你将如何表现?(小组讨论后写出自己的见解,并且可以尝试画出自己的简笔画,然后让学生代表回答,并且展示一部分学生的简笔画作品。)三、总结:劳动是人类生活的主旋律,是人类创作的源泉。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是在现实基础上加以提炼、加入画家主官情感的表现而成。让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认真观察,勤于表现,用我们的双手描绘美好的生活。四、课后拓展:让学生课下勤于观察生活中各种场景,并且尝试画下来,成为“绘画日记”。(第二课时)设计理念: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个人素质修养为目的,以 “ 学生学 ” 为中心,以 “ 教法 ” 为中介,以 “ 学生会 ” 为结果,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进一步理解劳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学习目标:使学生理解劳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劳动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正确看待劳动、喜欢劳动。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人类劳动的意义以及劳动与艺术之间的关系。难点是让学生如何去发现劳动中的美。教学过程:一、 导入:讲述寓言,寓言内容为:一个人死了之后灵魂走到一个地方,十分漂亮,由于又饥又饿,所以他就进去想要点饭吃,谁知这个地方的主人不但给他饭吃,而且还热情的挽留他住下来,他当然很高兴的住下来了。在这里什么劳动也没有,这是他最高兴的,他知道自己是住在天堂里。但这样一直住着一段时间后他就感觉很无聊,终于有一天他忍受不住了,去找这个地方的主人,让自己有点事可做,要不然就太无聊太空虚了,主人着告诉他这个地方就是不需要劳动,你就是来享受的,这个人感觉自己实在是无聊的不行了,就说我不愿意在天堂住了,我宁愿上地狱去有点事做也不愿意在这里受这种无事可做的罪了。但此时主人不动声色的说:“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就是地狱!”原来如果让一个人不劳动、无事可做竟然是一种惩罚!二、 讲述新课:、 展示图片:倒女奶的女佣作者:维米尔 纺织女作者:委拉斯凯兹 播种者作者:凡高 拾穗作者:米勒 父亲作者:罗中立 石工作者:库尔贝、学生分六组讨论,每组讨论一幅作品,第一组是倒女奶的女佣,第二组是纺织女,依次类推。讨论内容为:本画色彩给我们什么感觉 本画构图给我们什么感觉 本画情感给我们什么感觉猜测作者画本幅作品的原因。、每组学生派代表起来回答本组讨论的内容,教师略作点评,主要以肯定为主。在每一组同学回答完本幅作品的问题后教师简介本幅作品及作者。本段时间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受劳动与艺术的关系,也就是书本“活动三”中的第一内容:你从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起来回答:你在家中干活吗?都做什么活?你愿意干吗?如果家长在你干活时给以奖励时你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干?、分组讨论以下各种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各种人物 态度和感情没有找到工作的人 游手好闲不愿意工作的人 工作就是自己最大兴趣的人 有许多钱财其实可以不工作的人 、讨论完毕,请每组学生派代表起来回答问题。、除了上面表格中的人物以外,请学生再联系实际生活,想想生活中其他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并做回答。此段时间为书本“活动三”中的第二内容: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提问并由学生结合人类发展史和实际生活自由回答:如果人类没有劳动会如何?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如果一个人始终不劳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劳动创造了世界”,这句话你怎么看?合理吗?教师略做点评,可以说一下劳动与人本身的美之间的关系,如例举诗经的内容:“硕人其颀”(卫风.硕人)“有一美人,硕大且卷”(陈风.泽陂)“猗嗟昌兮,颀而长兮”(齐风.猗嗟),这些诗句都颂赞女性的强壮之美,这是由于当时人们生活得不到保障,所以女子健康能劳动就显得特别美,从而让学生自己明白“劳动就是美”。以上解决的是书本“活动四”中的两个问题。、再展示一些世界著名的描绘劳动或劳动人民的绘画:如米勒的晚钟、播种者,杜米埃的三等车厢,库尔贝的筛麦子的女人,莱顿的缠线,德加的舞台上的舞女等,让学生讨论这些作品的绘画形式以及情感表达。、小结三、新课扩展:、同学们自己设想做一幅和劳动、工作有关的绘画,可以自己想,也可以讨论从而起到相互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 请同学们起来回答自己的设想。四、作业要求:请同学们设计一幅与劳动或劳动人民有关的绘画草稿如果有条件可以通过上网以及书籍多看一些与劳动有关的绘画作品教后记: 比较也是美术欣赏的一个重要方法,尤其是作品的艺术形式、技巧方面。如果把不同画种,不同风格的作品,用文学语言来描述常常不易说清楚,但如果把这些作品摆放在一起,形成对比,进行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