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_第1页
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_第2页
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_第3页
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_第4页
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 薯业产业化 共建新农村 光友薯业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于 1992 年正式成立,是一家以薯类深加工为主的高新技术型、科技产业型民营企业。光友薯业经过 13 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拥有年加工生产 2.5 万吨方便粉丝的生产能力。 光友薯业 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先后在河南南阳 、河北秦皇及四川绵阳,利用当地土地及薯类等资源,组建“南阳光友薯业有限公司、秦皇岛光友薯业有限公司、四川光友机械有限公司、四川光友广告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形成了集薯类食品生产、销售;薯类食品及食品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薯类机械设备及农机设备的设计制造等为一体的多元化、规模化的、拥有 6 家子公司的大型集团 ? 光友薯业 2005 年工作特点: 1 、 2005 主要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05 年完成值 98-2005 年累计完成 说明 1 工业产值(亿元) 1.2 4.6 - 2 销售收入(亿元) 1.05 4.35 - 3 较 04 年增长率 % 24% - 4 上交利税 ( 万元 ) 512 1600 - 2 、 2005 年主要成果: ? 连续三届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 高新技术型企业 ? 四川名牌 ? 全国第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 ? 全国第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 ? 国际马铃薯中心中国科技示范基地 ? 四川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累计共获中国专利 49 项 ? 光友全薯营养粉丝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光友商标在 38 个国家及地区注册 3 、产业化实施新农村建设取得的经济效益: 2005 年,光友薯业在四川绵阳及周边地区新建薯类基地 5 万余亩,发展农户种植红薯新品种,加工淀粉,并按协议回收农户淀粉 7000 余吨,带动薯农 5 万人增收致富,薯农年总收入增加 3600 万元,年人均增加收入 720 元。 2005 年四川绵阳地区典型高产专业户盈利情况 种植时间 地区 姓名 种植面积(亩) 收入(万元) 毛利润 ( 万元 ) 2005 年 梓潼 蒋佩轩 120 7.2 4.32 2005 年 安县 谭晓燕 300 18 10.8 2005 年四川绵阳地区典型淀粉加工户加工盈利情况 单位 : 万元 投产时间 地区 姓名 设备投入 收购鲜薯 加工干淀粉 淀粉收入 毛利润 99 年 三台 龚隆文 2.5 600 吨 *240 元 =14.4 120 吨 30 13.1 2001 年 江油 贾天富 2.78 450 吨 *240 元 =10.8 85 吨 21.25 7.67 自公司实施薯业产业化以来,在全国多个薯区建立薯类发展基地,通过向农民推广红薯良种和栽培技术,使红薯亩产由 1000 公斤增加到 2500 公斤,薯农亩收入从 200 元左右增加到 500 元左右。 在全国薯区向农民共推广薯类初加工设备 5000 余台套,培训种植、加工薯农 5000 余人,为全国薯区新增收入 3 亿元,新增利税 8000 多万元,人均年增加收入 500 元,直接和间接带动 60 万人从事薯类事业。 农民种红薯同种其它农作物经济效益比较 表一 品种 亩产量 (公斤) 亩收入 (元) 亩净利润 (元) 亩净利润率 (%) 种红薯比种其它农作物利润增长 (倍) 红薯 2500 600 360 60 玉米 400 360 114 40 1.5 水稻 500 400 160 40 1.25 水麦 250 250 125 50 1.88 一户农户一年种红薯与加工淀粉经济效益对照表 表二 项 目 户平 单位收入 年总收入 单位成本 单位利润 年总利润额 种红薯农户 3 亩/年 600 元/亩 1800 元/户 240 元/亩 360 元/亩 1080 元/户 加工淀粉专业户 40 吨淀粉/年 2500 元/吨 100000 元/户 2075 元/亩 425 元/吨 17000 元/户 60 吨干薯渣/年 200 元/吨 12000 元/户 4 、产业化实施新农村建设取得的社会效益: 多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红薯的精深加工和产业化示范,探索出了光友薯业产业化“双哑铃”发展模式,即“科研 - 培训 - 生产,农户 - 公司 - 市场” 。光友薯业通过经济利益与农户联结: 扶持农户红薯种植和加工技术,提供初加工设备,光友薯业订单收购农户淀粉,让薯农赚钱;光友薯业还通过薯业文化与农户联结:到薯区无偿培训农户,传授管理知识、企业文化知识,建立和谐的薯区文化,走出了一条服务三农,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新路。 公司通过薯业产业化的实施,解决 1200 余人就业,其中安置下岗职工 211 人,退伍军人 30 人,残疾人 8 人,失地农民 150 人。实施薯业产业化,直接、间接带动全国薯区 60 万农户从事红薯种植、加工事业,同时带动了大批经销商、运输商、供应商获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农民工、城镇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 同时,由于农民工主要来源于周边郊县或郊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作积极性高,成长较快,许多在公司工作的农民工,逐步走了致富的道路,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农民工也已成为光友薯业发展中的坚实力量。 另外,公司即将开始实施的薯类循环利用项目,从红薯选育到产品销往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