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大楼_第1页
文档-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大楼_第2页
文档-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大楼_第3页
文档-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大楼_第4页
文档-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大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 人 民 医 院 急 救 中 心 大 楼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二一三年十二月急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41.1 项目基本情况 41.2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51.3 项目概况 6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2.1 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10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183.1 供需现状 183.2 需求预测 243.3 建设规模及内容 263.4 项目服务能力预测 28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314.1 场址现状 314.2 建设条件 324.3 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 34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 .355.1 建筑方案 355.2 结构方案 435.3 电气方案 444.4 弱电系统 4924.5 空调与通风系统 534.6 给排水与消防系统 57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616.l 环境和生态现状 616.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16.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636.4 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666.5 特殊环境影响 66第七章 节能方案分析 677.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677.2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687.3 节能措施 687.4 节能效用分析 76第八章 劳动安全管理 778.1 消防安全管理 778.2 生产安全管理 808.3 危险物品管理 80第九章 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839.1 组织机构 839.2 劳动定员 83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610.1 投资估算 8610.2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 87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 9011.1 财务评价依据 90急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311.2 财务评价范围及基础数据 9011.3 项目财务评价 9111.4 财务评价结论 93第十二章 国民经济评价 9612.1 国民经济评价依据 9612.2 国民经济评价范围及基础数据 9612.3 财务表格调整 9712.4 国民经济费用效益评价 9812.5 国民经济费用效益流量 9912.6 其他国民经济效益 9912.7 国民经济评价理论 100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招标 10213.1 项目实施进度及按排 10213.2 项目招投标 103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评价 10414.1 社会效益分析 10514.2 社会影响分析 10614.3 社会适应性分析 10614.4 社会评价结论 107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 10915.1 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 10915.2 防范与降低风险的对策 110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 11116.1结论 .11116.2 问题与建议 1134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基本情况1.1.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X 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大楼2、拟建地址:XXX 人民医院内3、建设单位名称:XXX 人民医院 4、建设单位地址:XXXXX 路 XX 号5、建设单位法人代表:XX6、建设规模:新建急救中心大楼工程,拟占地面积约 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 2187 平方米,项目完成后,可大大缓解急救中心业务用房紧张情况,日门(急)诊量约为 2500 人次。7、总投资:经估算,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 450.06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为 225.13 万元,安装工程费为 117.13 万元,设备购置 28.00万元,其他费用为 64.90 万元,建设期利息 14.90 万元。1.1.2 可行性报告编制单位单位名称:XXX 人民医院1.1.3 报告编制依据1、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 110-2008);2、关于印发 XX 省医院基本现代化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粤卫200358 号);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4、急救中心建设标准(2008 年报批稿);急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55、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6、XXX 人民医院工作总结;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 年);8、建设单位对本项目的建设意见及其他有关资料;9、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 专业技术规范。1.2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XXX 人民医院是在原来 XX 县人民医院基础上改造建设而成,始建于 1949 年。建院以来,医院凭借至高的信誉、过硬的医疗技术、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成千上万的病人挽回了健康,也为自己打造了良好的声誉。但是,由于医院的现有门诊楼、制剂楼、 检验楼、病案楼、肿瘤楼、住院大楼一期建成于上世纪 80 年代及 90 年代初,经过二三十余年的风雨侵袭,已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医院总体规划不够合理、用地面积及业务用房面积狭小、一些用房老化陈旧、雨天漏水、墙壁破旧,设备、 设施陈 旧、停 车困 难等问题。特 别是急救 业务用房严重不足,不仅严重影响了医院的诊疗环境,还使 XXX 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应急难以得到保障。XXX 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承担着全 X 院前医 疗急救工作和 X 内重大意外突发事件的医疗应急指挥、现场急救、伤员转送以及全 X 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急救中心是社会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但 XXX 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目前的医疗环境、设备与之极不协调。由于历史原因,XXX 人民医院急救中心虽几经改造,但业务用房仍严重缺乏,业务用房条件较差,整体布局分散凌乱,缺乏统一规划,各功能区联系松散,不利于急救就6诊医疗。尤其医院大门停车场,拥挤不堪,气声污染,道路堵塞,人车混行,医患交叉环境较差;同时,原急救中心建筑物节能较差,日常能源消耗较大。因此,在充分考虑医院用地范围的限制和原门诊楼功能及布局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新建急救中心大楼。大楼总建筑面积2187 万平方米,共 4 层半。急救中心大楼按照“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的指导 思想进行 设计建设,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均能满足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建成后将满足门诊 2500 人次/日、急诊 300 人次/ 日。为此,XXX 人民医院于 2009 年 6 月开始进行该项目的申请报告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本项目建设是 XXX 人民医院业务发展及 XXX 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 XXX 医疗卫 生工作工作的一个新起点。与此同时,项目的实施必将带动全 X 医疗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1.3 项目概况1.3.1 项目场址与建设条件本拟建项目场址位于 XXX 人民医院内。根据资料及现场勘查情况,该场址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现状权属性质为划拨用地,土地使用者为 XXX 人民医院。宗地 证载用途 为公共设施用地的医疗卫生教育用地,实际开发程度均为宗地内外“五通 ”(通路、通电、供水、排水、通讯 )。该项目用地来源合法, 产权清晰,无抵押等他项权利,符合 XXX 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和城 X 规划。1.3.2 建设内容与规模1、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拟在 XXX 人民医院门诊大楼门前右侧的空地基础上,新急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7建急救中心大楼工程,新建建筑面积约 2187 平方米。项目建设后,使 XXX 人民医院将达到 800 张床位的规模,日平均门(急)诊量约为2500 人次,总建筑面积将达到 67340 平方米,床均面积达到 84.18 平方米。2、工程建设内容。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 500 平方米,新建急救中心大楼工程建筑面积 2187 平方米, 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见表 1.3-1。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表 1.3-1 单位:平方米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用地面积) 建设内容 层数 备注1 新建急救中心大楼工程 500 急救中心业务用房,楼高 4 层半。 5 钢筋砼框架剪力墙2 景观绿化 125 种植草坪、灌木等 用地面积25%3 出车通道 300出车通道及急救中心大楼周边通道 约用地面积12%,250 厚C30 砼1.3.3 项目实施进度2009 年 6 月8 月编制、报批项目可行性报告等工作。2009 年 9 月2009 年 12 月进行报建、图纸设计和施工招标等前期工作。工程计划 2010 年 01 月动工,2011 年 10 月竣工交付使用,项目施工期为 20 个月。1.3.4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计算,项目建设总投资为 450.06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为225.13 万元,安装工程费为 117.13 万元,设备购置 28.00 万元,其他费用为 64.90 万元,建设期利息 14.90 万元。8资金筹措方案如下:1、银行贷款 150 万元,约占总投资 33.3%;2、自筹资金 150 万元,约占总投资 33.3%。其中,用于建设投资225 万元,偿还贷款利息 14.90 万元。3、此外,本项目将申请省专项资金支持 150 万元,约占总投资33.3%。1.3.5 社会效益评价项目的建设对进一步完善 XXX 人民医院的基础设施,促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推动 XXX 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项目的社会效益良好。1.3.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3-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3-2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一 日门诊量 人次 2000-2500二 床位数 张 800三 工程指标1 规划总用地 平方米 32621.852 改扩建后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695273 现有建筑面积合计 平方米 488404 拟建建筑面积 平方米 21875 容积率(整个医院) 2.066 建筑密度(整个医院) % 25.747 绿化率(整个医院) % 308 建筑高度 米 22四 总投资 万元 450.061 建设投资 万元 450.06急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91.3.7 存在问题和建议由于项目是在原 XXX 人民医院建设,工程建设期间对原医院的正常运营影响较大,而且建设工期较长,存在多方面的风险。因此,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争取政府在规划、国土、 环保有关政策、立项核准等方面的扶持,使项目能尽快立项建设。同时,争取 X 政府在近期内对项目周边的 X 政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2、尽快落实医院自筹部分的资金安排,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拓宽医院建设资金的融资渠道;做好项目建设期间资金筹措的策划工作,以免由于项目的建设挤、挪用资金而影响原医院的正常运营。3、项目影响比较大,建议项目单位做足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分步实施,加强 安全管理工作,尽可能减少对前往医院就医患者的影响。4、项目施工期间,将 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建议施工单位严格执行环保措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文明施工,确保 项目保质按期竣工交付使用。10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建设单位简介XXX 人民医院位于 XXX 城区中心,是一所以医 疗为主,集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社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县级 X 医院,是全 X 唯一的综合性“ 二级甲等 ”医院、 爱婴医院、120 急救中心医院,XX 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XX 医学院从化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XX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技术协作医院、XX 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技术协作医院、XX 省人民医院 “双向 转诊”合作医院。XXX 最具权威的疾病诊断、治疗、急救、康复、科研、教学中心。毗邻 XXX 的 XX 县、XX 县、XXX 的 XXX、XXX 的 XXX、XXXXX 的 XXX,具有辐射上述县 X镇的地理优势。服务半径辐射到周边县 X,服 务人口达 160 多万人。医院拥有 13 层住院楼,配置有中央空调、中心供氧、中心监控等现代化设施。全院核定床位 460 张,截止 2009 年 4 月份,开放床位500 多张。全院在册职工 564 人,卫技人员占比 83%,女职工 340 人,占比 60.28%。人员结构为:医护人员 464 人,其中医生 144 人,护士226 人,高级职 称专业技术人员 40 人、中级职称人员 110 人, 初级职称人员 323 人。有离退休人员 148 人。设有内、外、妇、儿、五官等19 个临床科室(区)及一个门诊部,检验、影像、功能、药剂、供应室等 9 个医技科室。医院拥有全套德国原装进口 DR/CR 数字化 X 线成像系统、飞 利浦 16 层超高速螺旋 CT、中美合 资深圳安科公司磁共振(MRI)、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彩色超、 钴 60 放射治疗机、腹腔 镜、微波刀、鼻咽癌光纤维镜、白内障超声乳化设备、带电视摇控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弹道碎石机、前列腺电切仪、血液透析机、体外震波急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1碎石机、多参数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机、中央监护仪等万元以上设备近百台(套)。目前能够开展各种创伤、休克、出血、中毒、重要脏器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以及内、外、 妇、儿科疑 难杂症的 诊治。已经开展颅脑、胸、腹、肿瘤摘除、泌尿、四肢和人工晶体植入等手术。门诊设有专家会诊中心、内科门诊、外科门诊、儿科 门诊、肿瘤 专科门诊、乙肝专科门诊、肾病专科门诊、糖尿病专科门诊、胸外科专科门诊、泌尿外科专科门诊、中医门诊 、痛症 门诊 等。 设有全 X 规模最大的健康体检中心。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学科协调发展,技术日益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医疗质量与服务方面,医院不断深化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工作,加大行风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约束机制。通过杜绝大处方、控制大型检查项目、提高检查阳性率、降低重大疾病治疗费用等“ 三大”控制措施,切 实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近年来,XXX 人民医院各 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经营业绩节节攀升(详见表 2-1-1)。如 2008 年,全年完成总收入 1.28 亿元;全年完成门诊诊疗 458867 人次,同比增加 2.4%;出院病人 21350 人次,同比增加 19%;住院手术 5057 例,同比增加 10.37%;急诊 55408 人次,同比减少 7.99%。全院治愈率 76 %;病死率 2.5%;病床使用率 121.9%,病床周转次数 55.7 ;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96.9%;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98.4 %;住院危重病人 抢救 2346 人次,住院危重病人 抢救成功率 92.2%;急诊危重病人抢救人数 2129 人次,抢救成功率 94.79% 。XXX 人民医院近 6 年经营情况表 2-1-112单位名称 年份 门诊量(人次) 住院手术(台) 病床使用率 医疗收入(亿元)2003 年 287672 3001 86.30% 2004 年 380457 3334 91.20% 2005 年 359256 3594 94.80% 2006 年 382986 4091 108% 0.812007 年 445776 4581 121% 0.95XXX人民医院2008 年 458867 5057 121.9% 1.28XXX 人民医院通过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秉承“ 精诚仁和,敬 业奉献、人本济世,服 务社会” 的精神,深入持续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活动,强化内部管理,优化服务环境,进一步增强医院职工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全面提升医院形象,为医院宏观决策、 质 量管理和 X 场经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医院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 文明单位”,被省卫生厅授予“ 百家文明医院 ”称号,被省体育局授予 “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安全小区(社区)等光荣称号, 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 先进集体”。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项目的建设是我省 卫生事业发展、 经济发展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 号)指出:“医药卫 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 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根急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3据本意见精神,国务院制定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 年),该实施方案指出: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 难、看病贵”问题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群众“ 看好病”问题。发展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既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XX 是全国经济大省, 1989 年至 2008 年连续 20 年经济总量居全国首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卫生事业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卫生事业作为 XX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取得较大的发展(详见表 2-2-1)。XX省已建设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三大体系,构筑起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 防疫大堤” ,全省疾病防控和 应急能力有新的提高。19802008 年 XX 省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表 2-2-1项 目 单位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4 2005 2008常住人口 万人 5230.00 5670.65 6346.22 6867.77 7706.80 8303.72 9194 9544卫生事业机构数 个 7649 8479 8989 8848 8984 15744 16138 15878医院 个 1988 1853 1885 2267 2426 2391 2428 2427卫生事业机构床位 万张 9.25 10.77 12.4 14.88 16.81 20.01 20.97 医院床位 万张 8.5 9.82 11.41 13.78 15.72 18.31 19.26 23.2卫生技术人员 万名 14.45 17.53 19.48 22.99 26.5 28.34 29.73 38.44医生 万名 5.51 6.56 8.11 9.89 11.12 11.33 11.80 14.45每千人有医院床位 张 1.63 1.74 1.83 2.03 2.12 2.35 2.44 每千人拥有医生 人 1.05 1.16 1.3 1.46 1.5 1.45 1.49 注: 以上数据取自 XX 统计 年鉴、 2000 年 XX 省卫生统计资料: 1980、1985 年数字包括海南省。然而,XX 省 卫生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如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特别是急救中心的硬件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缓解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影响 XX 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局。14为落实 XX 省委、省政府关于努力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的重要部署,推进 XX 省卫生现代化建设进程,XX 省 卫生厅制定了XX 省基本实现卫生现代化建设纲要。主要的 评价指标有:人民平均预期寿命在 75 岁以上,每千人口病床数 3 张,城镇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 90%,卫生机构综合设施现代化指数在 0.90 以上,卫生总费用占 GDP 比重的 6%等;全省分类实现纲要的目标,XX 与深圳在 2005 年,珠江三角洲各 X 到 2010年,其余各 X 在 2020 年基本实现卫生现代化。可见,只有首先保障人民的健康,使人成为健康的人,才能谈到发展。本项 目能适应新形势、新发展和新变化,为满足 XX 经济发展与基本实现卫生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2.2.2 项目的建设是与 XXX 经济建设和社会 发展的要求相一致的,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健康需求XXX 位于 XX 省西部,距 XX250 多公里,是 XX 进出大西南的重要门户,是 XX 江(又称 泷江、南江)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史称“ 抚绥重地,门庭巨防”。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建设,XXX 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加,卫生发展水平和居民健康水平继续提高。全 X 重大传染病基本得到有效遏制或控制,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大大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改善,卫生科技教育继续取得进步,中医药事业得到继续发展,居民健康水平进- 步提高。但是,伴随城 X 化进程发展,城 X 人口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在不断加快,群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公共卫生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农村三级卫生急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5服务网络基础较薄弱,必备的设施设备简陋,服务效率不高。公共财政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比例不足,国家对公共卫生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基础薄弱,应急设施不足,应急能力不强。疾病预防控制应急体系及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亟待加强,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网络不够健全,报告制度尚不规范,应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应急预警与处理能力不强。三是卫生人力资源缺乏,卫生队伍结构不合理。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滞后,运行乏力;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专业队伍的年龄、学历、专业结构分布与实际需求有很大差距;卫生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不高,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四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患病农民难以承受重大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和风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仍然存在,群众看病贵、看病难还未有从根本上解决。在未来 5-10 年,XXX 将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加快建设山区经济强 X、构建和谐 XX 上做文章。紧紧围绕坚持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和民营经济发展力度,大力发展县域、镇域经济,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有效抑制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等等有效措施的实施,XXX 国民经济将会持续快速增长,人口增长迅猛,必将导致 XXX 对医疗卫 生资源的社会需求必将明显提高。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实施与 XXX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的,将有效缓解 XXX 人民群众对优质卫 生资源的需求,有利于发挥 XXX 人民医院的 龙头地位, 带动其他医 疗机构的发展,提高城区及周边地区的医疗水平,实现 XXX 医疗卫 生事业的发展目标。 162.2.3 项目的建设是 XXX 人民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XXX 人民医院是 XXX 唯一的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20 急救中心医院,目前 XXX 人民医院基础设施仍 较为滞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不相应,急救业务用房不足问题已成了制约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 XXX 社会经济 的发展,全民医保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急救业务用房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 XXX 人民医院占地面积和业务用房不足,每床位所占面积也达不到要求,造成科室设置布局不合理,医院专科发展受到限制,有的专科只能几个合并在一起,共用一个病区,急救中心也只能与门诊几个专科共用一个楼层,严重影响了医院急救综合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加上到医院门诊就诊的病人拥挤不堪,使急救中心业务开展十分不便,也埋下了医疗安全隐患。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 XXX 委、 X 政府确立的“一二三四五六” 战略目标 ,结合实施新医改方案,今后的改革方向是在 XXX 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 X 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卫生、医 疗服务、医疗保障、 药品供应保障 “四大体系”;建立设施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立以政府为主导,X 场调节,结构多元化,队伍专业 化的医疗管理体制;建立具备较高素质的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大病救助制度;建立快速畅通的信息指挥网络,使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国民健康指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结合 XXX 当前的医疗实际情况,通 过本项目建设,扩大 XXX 人民医院的发展空间,解决急救业务用房严重不足的制约,增强医院在全 X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治和危重疾病的诊疗、医学教育和急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7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能力,健全医院的功能和职责,优化全 X 医疗布局和结构。有效促进 XXX 人民医院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其 X 场竞争力,满足医院今后发展的需要。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必要、迫切的。18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3.1 供需现状3.1.1 XXX 医疗卫生机构现状目前,XXXX 级医疗机构 5 个(X 人民医院、 X 中医院、X 妇幼保健院、X 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和 X 皮肤病医院),县级医疗机构 20 个,镇级医院 65 个。XXX 有县级综合性医院 6 所,这 6 所医院 2007 年主要工作量及业务收入情况见下表。XXX 县级以上综合医院 2007 年运营情况表 3.1-1院名 门诊人次 (人) 增减 出院人次(人) 增减 业务收入(万元) 增减XXX 人民医院 439111 6.86% 1448820.64% 11420.821.22%XXX 人民医院 445776 16.39% 1785712.59% 950718.70%XX 县人民医院 410314 5.30% 1069816.26% 8227.932.58%XX 县人民医院 303307 -1.05% 489112.80% 2495.2714.43%XX 区人民医院 159503 11.27% 126360.89% 672.633.29%XX 县人民医院 68465 -14.95% 103796.40% 416.0526.55%从表 3.1-1 可以看出,XXX 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在 2007 年均实现了主营业务的快速增长,而出院人次的大幅提高,说明随着经济及个人收入的增长,当地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增长,而 XXX 原有的医疗卫生病床类服务供给越来越紧张。XXX 各类医院 2007 年运营情况表 3.1+2类别 门诊人次(人) 增减 出院人次(人) 增减X 级医疗机构 987340 7.98% 24496 17.09%县级综合类医院 1590615 4.29% 41237 15.98%急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9中医院 599065 16.73% 11934 17.25%妇幼保健院 398703 11.94% 12542 13.66%疾控中心 34274 -15.18% 0 0.00%慢性病医院 182543 7.15% 1271 -6.75%卫生院 3950116 12.59% 44476 16.15%合计 7742656 135956另外,根据最新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综合医院的日门(急)诊量与编制床位数的比值宜为 3:1。目前,整个 XXX 全部医疗机构床位数为 3964 张。 XXX 医 疗机构 2007 年总诊疗 量合计 7742656 人次,相应的总日均诊疗量为 25809 人次,日门(急)诊量与医疗门诊机构床位数的比值为 6.51:1,远远高于建设标准要求。因此可见 XXX 医疗机构门(急)诊与病床供给趋于紧张。3.1.2 XXX 医疗卫生机构需求现状近年来,XXX 卫生事业发 展取得显著成绩。 2007 年全 X 综合门诊人数 265 万人次、出院人数 6 万人次。XXX 城区几所大医院门诊人数和医疗业务收入都迅猛增长,详见表 3.1-3。但制约当地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卫生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XXX 几大医院近年业务情况表 3.1-3医院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病床数 325 325 325 325 460门诊人次 390376 359256 382986 445776 458867住院人次 13657 14108 15860 17857 21350X 人民医院业务收入(万元) 6937 7583 8009 9507 12608病床数 150 150 150 150 200门诊人次 199753 219364 243156 239916 242700住院人次 3986 4978 5481 6320 7380X 中医院业务收入(万元) 2039 2780 3041 3607 4622病床数 100 100 100 110 110门诊人次 110316 132184 14648 169581 200019住院人次 5920 6515 7330 8115 9334X 妇幼保健院业务收入(万元) 1533 1780 2002 2454 331520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XXX 人口持续增长群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同时,城 镇 化、工 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的改变以及居民疾病谱的变化,使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面临严峻的挑战。 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过度集中在城 X 医院,社区卫生资源不足、人才短缺、服务能力不强。各 级公立医 疗机构存在运行机制不合理,公益性质淡化的问题。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XXX 人口结构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老龄化率不断提高。老龄人患病几率较高,而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大必定让 XXX 目前紧张的医 疗卫生资源雪上加霜。到 2008 年底,全 X 总人口为 1160691 人;城区面 积 19.1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 192120 人。XXX 全部医疗卫生机构共有病床 1859 张,医技人员 2165 人。因此, XXX 每千人拥有的病床数、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为 1.60 张、1.86 人,均远远低于XX 省基本实现卫生现代化建设纲要3.0 张、4.0 人的要求,更低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XXX 医疗条件现状与全省比较表 3.1-4地区 XXX XXX 珠三角地区 全省常住人口(万人) 116.07 237.21 4491.02 9449医疗技术人员数(万人) 2165 5781 236556 360674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1859 3964 146505 234179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人) 1.86 2.44 5.27 3.82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张) 1.60 1.67 3.26 2.48注:XXX 为 2008 年统计数据,全省、珠三角地区、XXX 为 2007 年统计 数据。根据目前 XXX 人口数,并 结合相关标准,可知 XXX 当前的病床数总缺口至少在 1623 张以上。XXX 医疗资 源非常紧缺,急需投入解决。急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21XXX 医疗条件现状缺口表 3.1-5指标 数量 标准 缺口(张) 备注常住人口(万人) 116.07 每千人 3.0 张 1623 XX 省基本 实现卫 生现代化建设纲要3.1.3 XXX 人民医院现状3.1.3.1XXX 人民医院现有业务用房情况XXX 人民医院是在原来 XX 县人民医院基础上改造建设而成,是 XXX 唯一一家 X 级综 合性医院,也是 XXX 唯一的二级甲等医院。医院总用地面积约为 32621.85 平方米(约合 49 亩),核定床位 460 张,开放床位 500 多张,总建筑面积 48840 平方米,主要有门诊楼、一期住院楼、二期住院楼、肿瘤病房楼、 检验楼、病案楼、 职工宿舍等建筑。XXX 人民医院现有业务 用房统计见下表 3-1-4。XXX 人民医院现有业务用房统计表表 3.1-6序号 项目名称 建筑面 积(M 2) 层高 备注(主要填写每一层业务用房用途)1 门诊综合楼 5040 5 层1 层:门诊大厅、中西药房、急救中心、注射室、门诊收费等2-3 层:门诊科室4 层:医院办公室5 层;会议室2 住院楼一期 8260 7 层 1 层:中心药房、制剂室、药库2-6 层:病房3 住院楼二期 18680 13 层1 层:住院大厅、住院收费、处置室、景像科等2-7 层:病房8 层:ICU 病房9 层:手术室10-13 层:办公用房4 肿瘤病房楼 6000 5 层 1 层:肿瘤门诊、放射科2-5 层:肿瘤病房5 检验楼 2880 5 层1 层:体检中心2 层:中西药库3-4 层:检验科6 病案楼 1600 4 层 1 层:车库2 层;值班室223-4 层:病案室7 职工宿舍楼 2880 4 层 1-4 层:职工宿舍8 制剂楼 1500 3 屋 1-3 层:制剂用房供应楼 2000 3 层1 层:供应室2 层:设备科3 层:仓库合计 48840根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 110-2008)及结合 XXX 人民医院实际情况分析,XXX 人民医院现有业务用房存在如下几个方面问题:(1)缺乏长远的整体的规划布局,功能结构布局不合理,分区不明确,部门 之间的关系松散,流线混乱。由于历史原因,XXX 人民医院由一系列 单栋建筑组合而成,这些不同时期建造的建筑物记录着医院的发展历史,然而由于缺乏长远的系统规划, 虽然曾经解决一时的困难,给医院整体运营造成的问题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暴露出来,最终变成医院的整体发展的绊脚石。医院各个功能空间的联系能力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运作效率,事实上许多老医院为这种盲目建设已经付出了很高的代价。这些见缝插针的建筑物往往没有系统考虑医院内部整体的人流和物流以及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物品信息交换,结果在使用中造成不同人流的交叉拥塞,洁净物与污染物运送路线的混乱。探视来访人员、医护职工实习生与病人合在一起共走一条路线;缺乏独立的急救中心楼、造成急救中心业务与普通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交叉;没有污染物进出院区专门通道,造成洁净物与污染物线路重合;职工住宅生活区与医院相混等等。由于缺乏总体规划而导致的功能分区混乱、流线重复交叉,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效率问题,建筑布局的不合理将为院内交叉感染提供更多的发生机会。急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23(2)用地面积紧张,建筑物条件落后由于 XXX 人民医院建设之初规模不大,所占用地也较为有限。随着城 X 的发展和周边土地开发建设增多,医院被周 围的建筑物包围在繁华的闹 X 里。由于我国特定历史经济 条件的限制,医院建成的大多业务用房都是按照能够完成各自使用功能的最低标准建造,今天它们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水平和人们对医疗环境的要求。造成建筑用地面积紧张、建筑物条件落后,因此严重制约了医院的整体发展。3.1.3.2XXX 人民医院现有业务发展情况XXX 人民医院自成立以来,医 疗业务发展迅猛。近年来,病床的使用率达到 125%,门诊量年均增长率达到 16%,出现了就诊病人饱和,医疗资 源严重不足的局面,急需进行改扩建。近几年,XXX 人民医院年 门诊总量、日门(急)诊量、病床数、病床使用率见表 3-1-5。近年 XXX 人民医院门(急)诊量、病床数、出院人数统计表表 3.1-7年份年门(急)诊总量(万人)日均门(急)诊量(人次)门(急)诊年增长率()住院手术(台)手术年增长率()病床数(张)病床使用率()出院人数(人次)2003 287672 959 3001 325 86.30% 128862004 380457 1268 32.25% 3334 11.10% 325 91.20% 136292005 359256 1198 -5.57% 3594 7.80% 325 94.80% 141082006 382986 1277 6.61% 4091 13.83% 325 108% 158602007 445776 1486 16.39% 4581 11.98% 325 121% 178822008 458867 1530 2.94% 5057 10.39% 460 121.9 21350注:统计资料由 XXX 人民医院提供;年门(急)诊天数按 300 天计算。从上表可见,近 6 年来,XXX 人民医院日均门(急)诊量和年手术例数数量上基本呈快速上升趋势,病床使用率持续增长。2004 年开始病床使用率已超过“90%”-医院管理者普遍认同的规模扩展信号,24近几年病床使用率更是超负荷状态,2008 年病床使用率高达121.9%,据医院 2009 年第一季度统计,病床使用率更高达 125%。可见,XXX 对优质的医疗卫 生需求强劲;表中数据亦表明,这股增长势头于近三年开始出现大规模扩张,表现为“日均门(急)诊量” 和“年手术增长率”大幅度上升。究其原因主要是 XXX 人民医院住院楼二期投入使用后,医院现有规模和设施条件的限制有所缓解,医院运营业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根据病床使用率分析,XXX 人民医院现有规模和设施条件的限制在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现有的门诊、急救、住院用房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而且该院业务用房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经过长期使用,医疗用房和部分设施都比较陈旧,难以容纳和吸引更多的患者(尤其是急救就医病人),相对于 XXX 人民对优质医疗的需求,X 场 人民医院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急需进行改 扩建。图 3.1-1 XXX 人民医院医疗条件现状3.2 需求预测3.2.1 XXX 医疗机构发展分析XXX 近年来医疗机构发展较为缓慢,医 疗机构床位数年均增长5.02%,卫生技术人员数年均增长仅为 1.63%,均低于全省水平。XXX 医疗机构发展与全省比较表 3.2-1地区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年均增长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1380 1350 1406 1467 1450 1.29%XX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人) 1944 1671 1973 2095 2110 2.73%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3259 3341 3461 3737 3964 5.02%XX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人) 5420 5370 5300 5451 5781 1.63%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188543 200056 209741 221886 234179 5.57%全省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人) 273620 283351 297334 332829 360674 7.15%急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25从表 3.2-1 可看出,XXX 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数增长尤为缓慢。究其原因,就是当地医疗卫生条件较低,医疗技术人员收入与工作不成正比,越来越多高技术人才流向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而如果按目前的增长速度发展下去,到 2010 年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仅为 4591 张,卫生技术人员仅为 6068 人,与当地需求的差距越大。XXX 医疗卫生机构与卫生技术人员应在未来数年内实现突破性的增长,才能适应当地的需求。3.2.2 我省及 XXX 医疗机构发展规划近年来,随着我省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民越来越注重自身身体健康及卫生保健等方面。对此,我省也非常重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十五”期间,我省出台了一系列卫生事业相关的文件与通知,其中具有具体指导意义的主要为XX 省卫生事业“ 十一五 ”规划和 XX 省基本实现卫生 现代化建设纲要, 该两份文件均对我省未来卫生硬件条件做出了指标性的规定。此外,XXX 也制定了 XXX 卫生工作“十一五”(20062010)发展规划,对 XXX 医疗卫 生机构的发展做出了指导性意见。同时,根据 XXX 卫生局办公室 拟定的加快发展 XXX 卫生事业的建议(以下称 XX 卫生建议)分析,该建议明确了 XXX 今后卫生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XX、XX 及全省卫生事业指标表 3.2-2指标 XX 卫生建议 XXX 规划 现代化纲要 全省规划平均预期寿命 76 76 岁 75 岁 75 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 90% 98% 90% 95%每千人口医师数 2.0 1 2 1.6每千人口护士数 - - 2 1.4每千人口病床数 2.8 1.5 3 2.7表 3.2-2 中, 现代化纲要的指标实现年限为 2020 年,XXX 规划26的实现年限为 2010 年, 加快发展 XXX 卫生事业的建议中没有给出实现年限。而随着 XXX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在未来 10 年内,XXX 卫生事业指标应逐渐向全省,乃至珠三角发达地区的现状指标看齐。3.2.3 XXX 医疗机构需求分析医疗机构的需求主要为当地常住人口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目前,XX 地区及 XXX 还处于经济相对欠发达阶段,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以 2007 年为例,整个 XXX 常住人口 约 237 万,面户籍人口约 268.2 万,部分户籍人口转向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而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户籍人口更倾向于留在本地进行工作,而外来打工人员也会不断增多,总体而言,当地常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