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和尚未建立长期投入机制,成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四大难题新农村建设在当前国情背景下面临哪些现实困难和制约?其能否真正成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的契机?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又在想些什么等,成为新农村建设能否科学规划有效推进的关键。 ?t 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就上述问题在安徽、河南、江苏等省调研时发现,很多基层干部和农民在看到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农村希望的同时,也认为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现实制约因素。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谈到新农村建设, “钱从哪里来”几乎是大多数基层干部最先提及的问题。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的张伯达说,建设新农村,集体经济是基础,也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重要来源。以邗江区而言,全区 164 个行政村,2004 年村级集体收入在 30 万元以上的有 51 个村,20 万30 万元的有 14 个村,10 万20 万元的有 47个村,10 万元以下的有 72 个村。据调查,一般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年刚性支出需 15 万元左右,规模相对较小的行政村也不少于 10 万元。但目前大多数村的经济现状都不乐观。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受政策性制约,企业改制断了收入,税费改革少了收入,招商引资没了收入;二是经济发展空间小,受制于有限土地资源、资金和自然资源;三是财政转移支付入不敷出,不可预见性支出不断攀升,正常运转难以为继。村级集体往往经济薄弱、无钱办事,这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突出难题。邗江区属于苏中相对发达的县区,而位于豫东欠发达地区的杞县几乎谈不上村级集体经济。该县城郊乡党委书记张长旭说,杞县与苏中相比至少落后 20 年,与苏南比要落后 30 年。杞县村级经济不只是零,很多是负数。城郊乡负债达 2000 万元,村级负债平均达 10 万元。村干部的工资虽然是由县财政发,但每月只有 80100 元,还常常被拖欠。他说: “没有村级经济,建设新农村就失去了一个重要支柱,这个问题亟待破解。 ”农民增收乏力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安徽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何开荫说,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增收困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挑战。首先是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二是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有的地方将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作为普通企业对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对待,还有的地方根本没有适当的名分。这种混乱局面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严重妨碍其发展。三是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四是政策性增收难。自 2005 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及其附加, “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没有更多途径。村庄建设规划滞后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发达的苏南地区还是欠发达的豫东和皖北地区,农村从居住来讲都比较散乱。镇村建设规划,尤其是村庄建设规划明显滞后,这使新农村建设中的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面临成本高昂的问题。张伯达说,邗江区 164 个行政村有 3500 多个村民小组,近 33 万人口,共有自然村6500 多个,有的自然村甚至只有几户居住,布局十分散乱。农民长期养成的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住宅周围乱搭乱建的陋习一时难以改变。另外,农民对于集中居住也不能完全接受。受传统文化和习惯的影响,绝大多数农民喜欢单门独院、前庭后作的居住方式,因而,如何协调尊重农民习惯与科学合理规划之间的关系,还需做更细致的工作。规划滞后使新农村建设的成本加大。据介绍,目前邗江区农民住宅楼房率已达 80%左右。同时,最近几年的建设使通村通组公路硬质化比重明显提高,水、电、有线电视改造等也基本结束,农民现有的居住条件和质量明显改善。如果今后要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实施社区集中居住,搬迁难度会很大,建设成本无法估量。在采访中,农民告诉记者,既然水、电、路和有线电视都通到了家门口,何必再搬迁到新的地方去呢?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刘奇说,淮河、长江流域相对黄河和东北地区,村庄散乱现象十分突出。农民对村镇规划建设有着强烈要求。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可以开辟大量新耕地,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可以大大降低公共设施建设成本,实现农村生活社区化,打造承担“工业反哺、城市带动”的平台。刘奇认为,村镇规划与建设面临的主要政策约束是土地调整问题。由于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农村建设用地空间极小。对此,国家和省应结合实际,适当调整政策。在保护和节约用地的前提下,把村镇规划与建设用地调整问题纳入国家、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允许以县或乡镇为单位实现占补平衡。缺乏长期投入机制“十五”期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欠账太多,老的投入没完成新的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同时,由于缺乏长期投入机制,资金难以得到保障。据河南省杞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郑志安博士测算, “十一五”期间,全县仅道路建设和河道清淤两项工程就需投入 2.28 亿元,其中通村通组公路 800 公里,需要资金 1.2 亿元;河道疏浚 500 多条 1300 万立方米,需要资金 1.08 亿元。他说,新农村建设投资巨大,地方政府明显“力不从心”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郭建军副主任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要调整国民收入格局,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真正享受改革开放成果,过上好日子。农村经济太薄弱,农民太苦,农村发展要有“推动力” ,改变收入分配结构就是推动力,没有这一点,农业现代化还要走更加漫长的路。 “不仅仅是投入不足的问题,目前农业要素流出农村的现象仍在加剧。 ”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刘奇说,这几年我国加快了城市化发展,农村土地要素和资金要素流向城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造成了数千万的失地农民。资金成为农村极度稀缺的资源。这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说是一个瓶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缺口号,要的是实招,是真金白银,惟有此才能得到农民支持。 ”郭建军副主任说, “新农村建设应该分清国家和政府应对什么领域进行投入,怎么与农民的辛勤劳动相结合。当前国家投入的重点一是基础实施,二是公用事业。 ”郭建军认为,国家计划到 2010 年真正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时间表排得太慢,应当提速。义务教育应当是公共财政覆盖的范围,作为政府官员“要用父母心来办教育” ,教育关系到农村发展的未来。有关专家说,在 1997 年之前,国家财政占 GDP 的比重不到 11%,这种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直播有协议书
- 治安联防协议书
- 房产占比协议书
- 舞蹈室合作协议书
- 离婚协议书断绝关系
- 饮料代理协议书
- 无效增股协议书
- 买二手车签协议书
- 黑金协议书假球
- 出资入股协议书
- 2025年初级药师资格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国企竞聘上岗与干部竞聘上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与建筑产业体系智能化升级研究报告
- 武科大大学生手册考试内容及答案
- 集装箱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家用WiFi路由器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包覆拉拔法制备铜包铝、铜包钢双金属导线的多维度探究与展望
- 2025年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十一中学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 信息技术基础教程(WPS版)课件 第3章 Windows 10 操作系统的使用
- 学习通《大学生就业指导》章节测试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