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步设计说明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本项目位于陇县县城新建路以西,宝平公路以北的平坦耕地上,建设占地面积 20358 平方米(含代证路),东西长约 117 米,南北宽169 米,179 米不等。建设规模为 260 张床位。总建筑面积 19353.6 平方米,其中门诊楼 6617 平方米、住院楼 8023.6 平方米、医技楼 3288平方米、锅 炉房 225 平方米、食堂及附属用房 1200 平方米,项目均为框架结构,建筑高度 3.6 米至 22 米不等。项目总投资 万元。拟建场地周围无其它建筑设施,环境安静、视野开阔、交通便利。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一、设计依据1、中医院建设标准(2008 年版)2、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 年版)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08 年版);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民用建筑部分);6、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7、城市道路设计规范(6JJ3790);8、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9、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1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1、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1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标准(建标 1102008);13、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BJ 61-48-2008);14、陇县中医医院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徽环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10 年 3 月稿);二、规划原则1、功能分区,本设计的总体功能分区为:入口停车广场区、医疗住院区、后勤服务区。医疗住院区由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三栋主体建筑组合而成。食堂、 锅炉房等附属建筑在场地后院独立设置。组合后的主体建筑除道路外均为绿化用地,使建筑与绿化、人文与绿化有机结合,为 医院的就诊和住院医治的病员,提供一个适舒的就医、休息和疗养环境。2、人性化空间,在 总体规划过程中,力 图体现园林式和人文生态的医院空间,主楼两边的成片绿化空间及周边的绿地空间相互贯穿,在庭院及绿化空间的调节下,使整个医院更有宁静,又有人情味,使入院就医的病员患者既得到医药治疗,又能得到精神和心理上安慰的双重疗效。3、可持续发展,医 疗事业的发展, 优其是我国的中医事业的发展,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所以规划上考虑了发展的余地,以便适应中医事业发展和应用的要求,使医院总体布局井然有序。三、规划布局门诊、医技、住院楼为中医医院的主体建筑,设计中将其三栋建筑组合而成,前为门诊(急诊位于门诊一楼,另设入口),住院楼与其平行布置,中间以医技楼竖向连接组合,设置在总用地的中间位置,与中轴线对称布置,体现“ 中”字,与中医相呼应。节约了用地空间,又为使用功能提供了方便,使医护人员与病员,人流分区明确,互不干扰和穿插,主楼又有良好的朝向、通风、日照、卫生、隔离、防 护均俱佳。主楼前在大门入口设收发及门卫,中心为广场,广场两侧为停车场。院区北 侧为二层附属用房,一楼车库、 药库 ,二楼制剂及职工病员食堂等。锅 炉房设在院区西北角,东北角设污水处理及固体医疗垃圾处理设施。四、交通及人流组织安全疏散为了保证中医医院的安静及安全,院内严格按照人车分流,环形通道结合绿化与次入口相连接,避免了人车、人人相互干扰和穿插污染。绿化空 间可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避难场所。院区道路宽度6.0 米,以满 足消防车辆及正常使用。五、绿化设计:门诊楼主立面正对城市主干道,为了给人们营造一种亲切自然的氛围,沿主楼 东西两侧,结合陇县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树种,点缀院区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道路两旁的绿地种植常绿灌木,使得院区自然又不失整洁的感觉。停车位采用地面铺装植草砖的绿化停车位,并在停车位之间设有树阵,这样以更好的改善周边环境,并利于环保。六、管线平面综合:本工程有七条室外管线: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热力管、电信电缆、电力电缆和路灯电缆。各专业管线依据城市市政管线提供的规划预留口的位置与其相接,上述管线在平面综合时,尽量满足一般技术要求和间距规定,以保证陇县中医医院的正常运行。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中医医院规模: 260 张床位2、总用地面积: 30 亩(约)3、总建筑面积: 19353.6 平方米其中:门诊楼: 6617 平方米住院楼: 8023.6 平方米医技楼: 3288 平方米锅炉房: 225 平方米食堂及附属用房: 1200 平方米4、容积率: 0.955、绿地率: 35%第三章 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1、中医院建设标准(2008 年版);2、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 年版);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08 年版);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民用建筑部分);7、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1、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1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JGJ 1132009 );14、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8397);15、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标准(建标 1102008);16、塑料门窗技术规范(JGJ1032008);17、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8、陕西省房屋建筑震后重建抗震设防暂行规定(DBJ 61-48-2008);19、陇县中医医院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徽环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01 年 3 月稿);二、入口广场区入口广场作为公共建筑的门户,也是人流聚集和疏散之处,在应急的自然灾害中也是避难场所。本中医医院的入口广场结合停车场面积约 2900 平方米,宽敞开扩,城市道路路沿距门诊楼 60 米之外(路边距离),建筑景观上也是视线的最佳视距。三、医疗住院康复区医疗住院康复区设门诊楼,长 72 米,宽 15 米,层高 3.6 米, (急诊设在门诊楼一楼),五层,一层为共享大厅、挂号、候诊、急诊,二、三层为医务科室,四层为中医医院办公室,五层为大会议室,多功能活动室等。该 楼房间南北向布置,房间光照充足,3 米的内廓,满足了人流通行和侯诊要求。通风、卫生条件俱佳,垂直交通除设两部楼梯外设医用电梯两部,对外出入口三个,更满足消防疏散和门诊区的使用要求,在适当的位置设有男女卫生间与洗手间,满足日常的卫生要求。医技楼设在与住院楼连接的中间部位,四层,长度 43.2 米,宽度21.6 米,层 高 3.6 米, 宽 敞的 7.2 米中间走廓,是连接门诊楼与住院楼的通道,也是本楼功能的衔接与候诊休息之处。住院康复楼设在最后与门诊楼、通过医技楼相连,交通合理,使用方便,本楼设有对外的单独出入口三个,设有卫生间、楼梯。与住院楼、医技楼工字形布置。高六层, 层高 3.6 米, 长 72 米,宽 18 米,一层设楼梯大厅、二至五层为各病区病房,六层为妇产、手术室。各房间有独立的卫生间,使用方便。南北的房间 50%以上有良好日照。住院楼设医用电梯两部,疏散楼梯两部,中间内廓 3.0 米,满足使用,满足人流和消防要求。三栋主体建筑组合而成居中布置,建筑造形为中国传统的青灰色屋顶大檐口中式建筑。体现了与中医的传统文化,中式建筑与内容的统一,达到了完美的建筑空间境界,建筑造形不俗,更与现代建筑风格相和谐。主楼入口均设置无障碍设计,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医疗要求。各项标准设置满足了中医医院建设标准之要求。次入口处设污物收集处理中心和污水处理中心,将医疗垃圾和污水统一处理后排放。四、无障碍设计遵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门诊、住院楼出入口均设宽度为 1.5 米,坡度为 1/12 的无障碍坡道。门诊、住院楼各设一部适合轮椅病人操作的低按钮无障碍电梯。门诊、住院楼卫生间设置无障碍专用蹲位。电梯间、卫生间等设国际通用无障碍标识。五、后勤服务区后勤服务区为营养食堂、厨房、锅炉房、 车库、煎药房、发电机房、中成药加工等用房,为外廓式建筑,进深 7.00 米至 12.00 米不等,设在医院总用地的后区,层高 3.6 米,满足后勤所需功能要求。六、建筑节能:外墙、屋面、外 门窗均按节能要求进行设计。具体见节能设计专篇。第四章 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2008 版);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8、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9、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12、多孔砼砌体结构技术规范(2002 版 JGJ1372001);13、蒸压加气砼建筑应用技术规范(JGJ/T172008);1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15、湿陷性黄土地压建筑规范(GB500252004);16、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T9795);17、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08 年版);18、陕西省房屋建筑震后重建抗震设防暂行规定(DBJ 61-48-2008);二、自然条件及荷载作用抗震设防裂度: 八度使用荷载:病房、门诊室: 2.0KN/m2食堂、厨房: 2.5MN/m2走廓、门厅、楼梯: 2.0KN/m2阳台: 2.5KN/m2办公: 2.0KN/ m2电梯机房: 7.0KN/ m2厕所: 2.0KN/ m2附属设施建筑按实际荷载确定上人屋面: 1.5KN/ m2不上人屋面: 0.5KN/ m2三、结构选型和设计县 城 所 在 的 川 道 地 区 ,常 年 年 平 均 气 温 10.7,年 平 均 降 雨量 600.1 毫 米 ;无 霜 期 为 200 天 ;年 平 均 日 照 2033.3 小 时 ,日 照 百分 率 46%,最 大 冻 土 深 度 600mm。1、本工程建筑抗震类别为乙类,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建筑结构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八度,设计地震加速度 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特征周期 0.45s。2、结构形式及柱网1)门诊楼采用全现浇框架结构,开间 3.6 米,进深 6.0 米,2)医技楼全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距 7.2 米7.2 米。3)住院康复楼全现浇框架结构,柱距 7.2 米6.0 米。4)地基与基础设计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该持力层为圆砾石层,中密至密实,层厚 3.0 米-5.0 米,承载力 300KP/,分布在自然地平 1.5 米2.5 米不等,场地土 类别为类,地下水位在 4 米以下,对基础及混凝土无腐蚀及不利影响,该基础形式选用柱下独立基础。3、结构设计耐久性:本工程环境类别为地上部分(0.00 以上)室内 为一类,室外露天为二类 b。地下部分(0.00 以下)为以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砼最低强度等级等指标依据规范确定。4、荷载布置:见上述,荷载分项系数: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为1.2,永久荷 载效应控制组合为 1.35。楼屋面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0。适当考 虑了二次装修荷载。5、材料:钢筋:主筋为 HRB235 级钢,箍筋分布筋为 HPB235 级钢。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纵向受力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且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的比值不应小于 1.3.焊条:HRB235 级钢用 E50,HPB235 级钢用 E43,HRB335 级与HPB235 级钢互用 E45 型。混凝土:基础 C30。地梁 C30.构造柱、梁、板采用 C25。填充墙:加气混凝土切块,容重不大于 8.5KN/M3,M5 混合砂浆砌筑。6、结构设计:1)结构体系:结构体系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梁、柱、基础布置见平面简图。2)计算程序:中科院(08 年 10 月板)计算程序上部结构抗震计算SATWE8基础计算JCCAD主要计算参数:1)考虑扭转耦连(CQC 法)、5%偶然偏心影响及双向地震作用。2)地震力放大系数:1.0。3)结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 0.80。4)结构的阻尼比 5%。5)结构计算振型数:12。6)楼面中梁刚度增大系数 2.0。7)框架梁面负弯矩调幅系数 0.80。8)梁跨中弯矩增大系数 1.0(考虑楼面活荷载不利分布)。9)梁扭矩折减系数 0.4。7、其它注意事项三栋建筑的组合,以变形缝过渡衔接,以保证结构的安全。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室内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1997 年版);6、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7、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08 年版);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9、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二、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本工程为六层医院综合楼,建筑高度 21.6 米,室内外高差 0.8 米,本设计包括:给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三、给水系统1、水源本水源由城市管网引进二根 DN100 给水管,并在本地块内构成给水环网。考 虑有断水可能,室外设消防、生活用水蓄水池 300m3,以保证室内外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的可靠性。2、给水系统本地块为 260 张床位的医院,各幢建筑物高度均不超过 24m,因此本地块内各幢建筑物生活用水在未发生断水现象时均利用市政压力直接供给。当发生断水现象时,各幢建筑物生活用水由室外蓄水池采用变频调压泵供水系统供应,建筑物给水系统形式为下供上给式。四、热水系统门诊楼、医技楼、住院康复楼供热水由锅炉房内解决。五、开水供应建筑各楼各层设 3KW 电开水炉供开水。六、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1、室内污废水分流。考虑在医院设污水一级生化处理,生活污、废水经污水一级生化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其排水量约为380m3/日。2、屋面雨水有组织排入市政雨水管网,设计估算降雨历时 5min的雨水量:2.21/100m 2,重现期三年。3、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式,见建筑专业。 场地雨水沿道路设雨水排水系统。4、室内排水立管采用螺旋消音 UPVC 管,螺母挤压橡胶圈接口,排水横管采用芯层发泡 UPVC 管粘结。室外排水管选用排水 PE 双壁波纹管直埋敷设。七、室内消防系统1、本地块消防给水与生活给水管道系统合拼,其室内消防水量为 15L/S。2、十分钟消防用水由设在屋面的消防水箱保证,水箱容积 9m3。3、建筑物为一个消火栓系统,水平干管与竖向立管成环状布置,室外设两套地下水泵接合器,与供水管、消防管连接。4、消火栓均采用 SN65 型,水 枪口径 19,水带长度 25 米,采用柜式消火栓,屋顶设实验用消火栓。八、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本工程按中危险级 I 级设计,喷水强度 6L/min,作用面积16灭火用水量 30L/S,系统末端工作压力为 1.0mpa。2、自动喷水系统为一个供水区,平时管网压力由水泵房内的消防稳压设备维持,火灾时,喷头动作,水流指示器动作向消防中心显示着火区域位置,此时湿式报警阀处的压力开关动作自动启动喷水泵,并向消防中心报警。3、水泵房设在室外,水泵房设自喷水泵两台,互为备用,该泵运行情况应显示于消防控制中心和水泵房的控制盘上。4、消防水池设在室外,内存 1 小时自喷用水,水池容积为108m3。5、有吊顶的房间采用吊顶型 68 级玻璃球喷头,无吊顶房间采用直立型喷头, 备用喷头数不少于总数的 1%,且各类型喷头分别不少于 10 个。6、室外设两套地下式水泵接合器,其供水管与自喷水泵出水管连接,接合器安装见 99S20317。7、水平安装的管道应有 2%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九、室内移动式灭火器灭火器配置:一至六层按 A 类火灾中危险级设计,每个消火栓柜内配置 MF/ABC4 灭火器 2 具。十、室外消防系统1、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给水系统,由城市自来水直接供水。室外消防水量为 20L/S。2、室外采用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管道系统,共设两套SA100/651.0 型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和相 邻 已建室外消火栓其间距不超过 120m,满足距离附近水泵接合器的距离不超过 40m 的规定。距路边不大于 2.0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 5.0m。十一、节能、节水措施1、生活给水管材选用 PPR 管塑料管,其承压大,重量轻,水阻小,安装快捷。 2、室内排水管采用螺旋消音管,单立管排水形式。3、室外埋地给水管及消防管采用 PE100 级高密度聚乙烯管(承压 Pn=1.0mpa 其安装方便,内壁光滑,水阻小, 卫生性能良好。4、室内卫生器具配件采用优质、可靠的产品,大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控制。第六章 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6)2、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 年版)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00)10、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11、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二、电源供应为供整个医院用电,两路专用电缆引入医院,在医院内设置院区配电室和发电机房,位置考虑放在医院负荷中心。各建筑物底层设低压配电间。医院采用放射式、树干式或两者混合式供电方式,医院内 10KV及 380/220V 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穿硬质塑料套管暗敷。三、用电负荷1、照明总负荷(含插座容量) 1007KW门诊: 50W/m2病房: 60W/ m2医技楼: 60W/m2食堂: 15W/m2道路: 5W/m附属用房: 50W/m22、动力总负荷 380KW水泵: 80 KW电梯: 30 KW厨房: 20 KW锅炉房: 50 KW手术室: 100 KW医技: 100 KW负荷合计: 1387KW需用系数: 0.45四、负荷分级消火栓泵,消防控制设备等位二级负荷,产房、手术室、医技设备为一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一、二 级负荷原 则上考虑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五、电话电缆系统在医院内适当位置设置一间电话交接间,电话电缆直接从市政电话干线管路引来。门诊、医技楼、住院楼每 间 按一个用户点考虑,整个医院电话容量拟为 300 对线,医院大系统组成由当地电话局负责。六、电缆电视系统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等用房设置。由当地有线电视中心负责医院系统。七、闭路电视系统为了能够在医院内实现智能式管理和应用,在医院内设一套闭路电视系统,在 门诊楼内设一间编辑室,可以自行编录、编排医疗电视节目,并通 过电缆将录制的信号传输至一定范围内的病室进行收看。八、计算机网络系统为适应现代住处社会的飞速发展,医院内设置一套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门诊 楼、医技楼、住院楼按每 间一个用 户点考虑, (可考虑与电缆电视系统组网),其它建筑按面积预留容量。九、智能卡系统在医院内设置一套智能卡系统,一方面可以与防盗监控系统联网,以便对特场所进行监视、控制和身份识别,另一方面作为 CDATM存提款信用卡,实现医院消费一卡通。十、有线广播系统在医院内设置有线广播,主控制台位于门诊楼四层,在医院内各走道、广场 、设有广播喇叭,平 时播放音乐, 传递信息、寻人启事等。十一、安全防范系统为防止院外无关人员进入以及医院内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医院安全,医院内建立一整套的安防系统,它包括保安监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访 客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内容。十二、防雷及接地医院内建筑物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防雷措施。医院内各单体建筑物均采用 TN-S 接地系统,设总等电位 联结,强弱电系统共用建筑物基础钢筋作接地体,并作防静电设计。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十三、燃气设计 (一)燃气供应(现状无条件、待发展)本工程燃气供应食堂厨房,计算流量约为 158.07m3/h,由设于本地块的燃气调压站供给。 (远期发展)(二)管材燃气管管径小于等于 DN100 的,采用 镀锌钢管,管径大于DN100 的,采用 热镀锌焊 接钢管,均应明敷。(三)消防安全措施建筑内部设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ABC 型)。十四、节能环保设计1、室内照明光源选用 T5 节能荧光灯管合 U 型高效节能灯。2、室内照明灯具均选用电子镇流。3、选用多极开关尽量做到单灯控制。4、均采用铜芯电线、 电缆。5、电气专业设计中均采用环保型产品,真正达到绿色环保。第七章 采暖设计一、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5、建设单位提供的现场基础资料及对本专业提供的设计要求。二、要求采暖的单体有 4 个。详见下表(见下页):三、采暖设计:1) 供暖 热媒采用不低于 95的热水,热水由 锅炉房提供。2)供暖方式采用垂直单管顺流式干管敷设在吊顶内,回水管设在沟中,最后集中回至锅炉房内。3)散热器采用铸铁散热器。第八章 消防设计设计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BG50016-2006 规范要求进行设计。1、消防通道在基地内环通布置,周边主要道路均可用于消防车通行,并在室外设置消防栓。2、各建筑单体高度均小于 24 米,按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防,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 设自动喷水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层为一序号 单体名称 面积 m2 采暖 m21 门诊楼 6617 66172 医技楼 3288 32883 住院楼 8023 80234 附属建筑 1200 12005 合计 19128 19128个防火分区5000 ,门诊楼和住院楼各设一部消防电梯,楼梯间均为封闭楼梯间,楼梯间设乙级防火门。所有管道井的隔墙及楼板均为耐火极限不小于 1.0H 的隔墙和 2.0H 的楼板,门卫丙级防火门。3、各建筑单体防火分区,疏散距离、疏散出口及疏散楼梯宽度均满足要求。4、给排水、电器方面消防要求详见各专业说明。第九章 环保设计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大气污染物排放值DB44/47-2001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0本项目为 260 张床位的中医医院,建筑物没有特别的空气污染源影响周围的环境,无噪声、振动等,有医 疗垃圾和污水。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处理。1、医疗污水采用一级生化处理,生活污水建议采用二级生化处理,达到城市综合排污标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2、食堂、厨房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屋顶排放。3、食堂、厨房所产生的固体垃圾专门处理后统一由环卫部门处置。4、医院内结合道路及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RAD-SKP-peptide-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贵州天柱县第二季度(第一次)拟招聘8个全日制城镇公益性岗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建设工程验收与竣工报告编制方案
- 2025福建农信春季招聘194人报考须知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河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方案
- 2025河南郑州铁路公司招聘工作人员25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毕业生39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甘肃兰州新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6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农家小院(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5福建三明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8人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3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加油站应急救援知识培训
- 村河长制管理工作总结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07-02-05 商务数据分析师S 2024年版
- 模具开发进度管理表
-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毕业实习鉴定表
- 投标货物质量标准的详细描述
- 镇墩稳定计算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第五章
- 中国建筑色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