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公司CTC转12kta PCE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精细化工公司CTC转12kta PCE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精细化工公司CTC转12kta PCE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精细化工公司CTC转12kta PCE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精细化工公司CTC转12kta PCE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精细化工公司 12kt/a 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录 1 总论 . 1 述 . 1 制依据和原则 . 1 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经济意义 . 2 究范围 . 8 究结论 . 9 2 市场预测 . 13 品概述 . 13 外市场分析 . 13 内市场分析 . 17 格分析 . 22 3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 24 产规模 . 24 品、副产品规格 . 24 4 工艺技术方案 . 26 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 26 艺流程和消耗定额 . 29 动控制 . 32 要设备的选择 . 35 5 原料及辅 助材料的供应 . 39 料供应 . 39 助材料供应 . 41 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方案 . 42 址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概况 . 42 程地质、地震烈度、水文地质概况和有关的水文资料 . 43 地气象资料 . 44 通运输条件 . 45 用工程及环境条件 . 45 7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 . 47 图运输 . 47 水排水 . 52 电 . 57 讯 . 64 热 . 66 冻 . 67 气 . 67 料、产品贮运 . 69 艺及供热外管 . 70 修 . 71 析化验 . 72 建 . 72 8 节能 . 77 耗指标 . 77 能措施 . 78 9 环境保护 . 80 址与环境现状 . 80 行的环 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 . 82 建项目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 87 境保护与综合利用论述 . 88 境保护费用 . 91 10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 92 目概述 . 92 计依据及采用的标准规范 . 92 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 94 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 . 100 动保护及安全卫生设施费用 . 105 11 消防 . 106 计依据 . 106 防环境现状 . 106 灾危险类别 . 106 防设施和措施 . 107 12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 109 织结构 . 109 力资源配置 . 109 V 员培训 . 109 13 项目实施规划 . 111 设周期的规划 . 111 施进度规划 . 111 14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113 资估算编制说明 . 113 金筹措 . 115 15 财务、经济评价及社会效益评价 . 116 务分析 . 116 务评价 . 117 确定性分析 . 119 务评价结论 . 121 附表: 附表 1 投资估算表 附表 2 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 3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附表 4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 4A 原、辅材料费估算表 附表 4B 燃料动力费估算表 附表 4C 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 附表 4D 修理费估算表 表 4E 其它费用估算表 附表 4F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 附表 4G 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表 附表 5 损益表 附表 6 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附表 7 主要经济数据及评价指标 附表 8 盈亏平衡分析(达产第二年) 附表 9 敏感性分析表 附图: 附图 1 总平面布置图 图 2 区域位置图 图 3附图 7 工艺流程图 图 8 6 图 9附图 13 冷冻、 I/压变配电建筑方案图 1 1 总论 述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企业性质及法人 项 目 名 称: 公司 2kt/a 主办单位名称: 企 业 性 质: 法 定 代 表: 法 定 地 址: 制依据和原则 制依据 原化工部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与深度的规定(修订本)。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本),国家计委, 2002 年 1月。 细化工 X 公司与北京石油化工设计院签订的“技术咨询合同”。(合同号: 细化工 X 公司与美国 文氏公司签订的“ 12kt/a 细化工 X 公司与北京石油化工设计院关于编制 12kt/a 2 公司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 制原则 依据合同,按照 细化工 X 公司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结合周边环境和现场实际情况,以求实、科学的态度进行细致的论证和比较,做到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遵循国家有关政策,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紧紧跟踪产品市场走势,在确保国家有关环保承诺在本企业 得到完全落实的前提条件下,使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严格执行国家的环保法规,做到“三废”治理与工程建设“三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规定,确保安全生产。 贯彻原化工部提出的“五化”设计原则,综合考虑工厂现有设施的实际状况,节约投资,合理利用资金。 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经济意义 目提出的背景 细化工 X 公司(以下简称“ X 精化公司”)是自贡鸿化(集团)控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司总股本为 中:自贡 兴公司 790万元。现有总资产为 元, 2005 年 7 月末公司净资产 产负债率 企业银行信用等级为 2004 年工业总产值 元(不变价),工业增加值 元、实现销售收入 现利税 中利润 3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甲烷氯化物厂,公司于 2001年 12月成立至今,已发展形成种类齐全、品种和资源配套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系列。公司现有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能力为100kt/a(未包括在建 80kt/a 第一期 40kt/a 甲醇法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其中甲醇法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能力为 60kt/a,天然气热氯化法生产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能力为 40kt/a; T 4型脱漆剂 1kt/a;2kt/a;同时副产 15 31的工业盐酸。目前 X 精化公司甲烷氯化物装置能力位于全国前三位,甲烷氯化物的商品供应量为国内第一位。 2004 年 X 精化公司在中国化工 500 强中名列 482 位,全国化学原料企业 100 强中名列 43 位, X 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工业企业最大规模 10 强,化学原料及化 学制品制造企业最佳效益 20 强, 00 强。企业通过了 际质量管理体系、 司为 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产品质量优良,信誉良好,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和地区,在国内甲烷氯化物市场享有很高声誉,历年均被评定为“ 18人,其中管理及技术人员 120人,生产工人 398人;具有高、中级职称的 40人,其 中高级职称 6人。 备新技术开发应用、新产品研制开发和组织实施大中型技改和基建项目的能力。 2004年, 4 用自身技术力量完成了 12kt/a 产装置的施工建设和工艺过程的优化,并做到一次开车成功,生产出优质产品。 自从 1974 年美国科学家发现氟氯烃中的氯原子破坏大气臭氧层,使大气臭氧层出现空洞后,这一问题得到了世界环保机构的重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1976 年开始召集世界各国科学家酝酿保护臭氧层,限制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 问题。 1987年 9月正式签署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国际公约(以下简称议定书),议定书规定了各种受控的 国政府分别于 1991年和 2003年加入了该议定书的伦敦修正案和哥本哈根修正案,并于 1999 年发布了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 四氯化碳(以下简称 议定书附件 议定书附件 内生产和消费按国家 方案要求 999年 7月 1日起其生产和消费量分别冻结在 1995年到 1997年这三年的平均水平上(以下简称冻结水平);自 2005年 1月 1日起削减冻结水平的 50;自 2007年 1月 1日起,在冻结水平上其生产和消费量削减 85;自2010 年 1 月 1 日起完全停止生产和消费(现已提前至 2007 年 7 月 1日)。中国政府为履行议定书规定的义务,于 2002年 11月与实施议定书多边基金执委会签订了关于四氯化碳和化工助剂淘汰协议,承诺逐年削减 求自 2005年 1月 1日起将 5 的年生产和消费量从 1998年到 2000年三年的平均水平上削减 85,自 2010 年 1 月 1 日起完全停止 生产和消费。为此,国家环保总局于 2003年 4 11月先后下发了: ( 1)关于严格控制新(扩)建四氯化碳生产项目的通知 ( 2)关于实施四氯化碳消费配额许可证管理的通知 ( 3)关于实施四氯化碳生产配额许可证管理的通知 ( 4)关于实施四氯化碳销售登记管理的通知 国内以 2001年 2003年开始实行配额许可证制度进行生产和销售,并在 2003年 2005年内的三年时间淘汰单 产 2006年生产和销售配额为 烷氯化物生产是一个自由基链反应,也就是说,即使主产物是二氯甲烷、氯仿,也必然会有 生。据预测,到 2007 年国内甲烷氯化物生产能力以二氯甲烷、氯仿计将达到 800kt/时其副产的 5kt/a,如果包括四氯化碳蒸馏残液将达到 50kt/a。 005年底关闭单产 6kt/有生产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生产装置 130kt/a(包括今年 11 月份建成投运的生产装置)。到 2007年装置能 力达到 180kt/a,将有副产 kt/a。 按议定书和国家方案的要求,到 2010 年停止生产和消费 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在 2007年 6月 30日前停止生产和销售要作为 是作为化工原料,转化成其他化工产品,二是就地焚烧处理。 6 显然, 主要的是关系到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的发展和中国政府履行国际公约的重大问题。如果 只有进行焚烧处理。国外资料报道处 理 1 吨 发生费用约 1000 美元,国内处理 1 吨 需处理费用 2000以将 前 是转化为 列产品(如 )以及其他精细化学品(如 氟丙烯等),这些工作,目前还处在开发和试生产阶段,真正能否形成规模、市场前景如何尚待时日;二是将 甲烷和四氯乙烯(以下简称 转化为氯仿日本旭硝子公司有技术,但不转让,国内还在试验阶段;转化为一氯甲 烷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待工业化验证;转化为 外已有成熟工业化生产装置。目前将 设一套 12kt/a 12kt/a 产装置是以 原料,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与一氯甲烷、氯气反应而制得 技术可以使用未经精制的粗目建成达产后年可消耗粗 仅可以有效地处理 烷氯化物装置副产的 且还可处理 X、重庆地区(如重庆天原、泸州北方、泸州鑫福等厂)甲烷氯化物装置副产的粗 到国际公约和国家方案的要求;同时,还为国 7 内市场提供了短缺的高质量 四氯乙烯用途广泛,主要用作有机溶剂、干洗剂、金属脱脂溶剂及化工中间体。目前约有 80%的四氯乙烯用作干洗剂,其它用途如:脂肪类萃取剂、致冷剂 的原料。目前国内四氯乙烯需求增长很快,主要集中在干洗行业, 2002 年已经达到25a。而国内生产技术落后、规模小、产品质量差, 国内干洗行业市场基本由国外产品垄断。 总之,本项目建成后不仅处理了四氯化碳,而且可向社会提供替代进口的高质量四氯乙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循环经济政策。本项目就是在如此背景下提出的。 目投资的意义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在 2007年 6月 30日前停止生产和销售时全国将有 45kt/a 括残液在内粗 0kt/a)需要处理和转化。此装置建成后,不仅可以转化本公司9kt/可以为其他厂家转化 国家履行国际 公约迈出坚实的一步,必然会受到国家环保总局的大力支持。 有甲烷氯化物装置能力为 100kt/a, 2007年将达到 180kt/a,是中国最大的甲烷氯化物生产基地。本项目的建设既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又能消耗甲烷氯化物装置副产的四氯化碳,为企业的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还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8 目前,国内虽有 10余家四氯乙烯生产厂,生产总能力在 20kt/但规模小,成本高,而且产品质量差。其产品不能用于干洗行业,只能用在金属脱脂或作为其他化 工生产的中间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干洗行业发展迅猛,高品质的四氯乙烯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预计到 2010 年,用于干洗行业的四氯乙烯消耗将达到27kt/a。本项目建成后,可以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干洗剂级的四氯乙烯,以缓解国内供需矛盾。 综上所述,建设四氯乙烯项目不仅解决了 2007 年后四氯化碳的出路问题,还可以向市场提供优质四氯乙烯,市场前景好,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究范围 本报告拟对 12kt/a 目的工艺技术方案、以及与其配套的辅助生产装置及公用工程装 置的技术方案、投资估算、技术经济、市场预测等进行全面分析论证。本项目的研究范围如下: ( 1) ( 2)产品贮存及包装 ( 3)冷冻 ( 4)分析化验 ( 5)废液焚烧 ( 6)循环水 ( 7)给排水管网 ( 8)消防 9 ( 9)高压配电 ( 10)低压变配电 ( 11)电信 ( 12)供电线路及照明 ( 13)总图运输 ( 14)厂内外工艺及供热外管 究结论 ( 1)建设 产 目,是履行国际环保公约和国家方案现实而有效的措施,是关系到企业今后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因此本项目既符合环保政策,又符合国家提 倡的循环经济政策,是势在必行的。 ( 2)经过对国内外 产现状、市场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发现虽然发达国家市场呈缩减状态,但是国内市场仍呈现逐年扩大趋势,且国内装置不能满足市场要求,进口年增长率达左右,以2003年为例,进口量达 25此,本项目产品是有市场的。 ( 3)通过对产品方案、工艺技术的比较和论证,表明本项目的产品方案合理、原料来源可靠、产品质量高、生产工艺技术先进、自动化水平高、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措施完善。 ( 4)本项目充分利用了 X 集团及 X 精化公司的有利条件,节省了项目的建设投资。界区 内新建部分配套的辅助设施和公用工程设施是合理的。 ( 5)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 元,报批项目总投资为 10 元,其中建设投资 元,流动资金 元。 ( 6)财务评价表明:本项目年达产年后销售收入 均总成本 元,年平均利润总额 元;投资利润率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经敏感性分析,本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总之,本项目产品国内市场前景较好,技术可靠,环保意义重大,社会效益明显,且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因 此,本报告认为,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一 生产规模 kt/h 12 二 产品方案 1 四氯乙烯 kt/h 12 2 31%盐酸(副产) kt/h 3 77%稀硫酸(副产) t/h 612 三 年操作时间 h/a 7200 四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用量 1 四氯化碳 t/a 11346 2 氯气 t/a 5256 3 氯甲烷 t/a 3780 4 98%浓硫酸 t/a 480 5 10%氢氧化钠 t/a 960 6 工艺水 t/a 17616 自来水 五 公用工程消耗量 11 1 生活水 m3/h 1 间歇使用 2 生产水(包括循环水、补 充水) m3/h 23 3 电 4 中压蒸汽( t/h 5 低压蒸汽( t/h 6 仪表空气 m3/h 100 7 工艺空气 m3/h 8 氮气 m3/h 六 三废排放量 1 废液 t/a 78 去焚烧 2 废水 t/a 1010 去 3 废气 t/a 226 达标放空 七 运输量 t/a 59271 1 运入量 t/a 21200 2 运出量 t/a 38071 八 用地面积 1 项目总用地面积 括产品贮 存及包装 2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括产品贮 存及包装 九 劳动定员 人 46 十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设投资 万元 设期利息 万元 0 2 流动资金 万元 其中: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十一 报批项目总投资 万元 十二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12 十三 成本和费用 1 年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 2 年均经营成本 万元 十四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十五 财务评价指标 1 投资利润率 2 投资利税率 % 3 投资回收期(税 前) a (税后) a 4 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税前) % (税后) 13 2 市场预测 品概述 四氯乙烯( 名过氯乙烯、全氯乙烯,结构式为 子量为 色液体,凝固点 沸点 相对密度 20/4),折光率 与醇、氯仿、醚、苯混溶,极微溶于水( 1: 10000),有醚样气味、不燃烧。四氯乙烯属低毒类物质,高浓度对 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肝、肾损害较氯乙烯轻,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作用,无后遗症,小鼠口服 四氯乙烯是比较稳定的含氯溶剂,如果没有催化剂、空气、潮气存在,加热到 500都是稳定的。当空气、光、水等存在时, 140以下对普通结构碳钢设备没有明显的腐蚀作用。但若长期与空气、潮气接触,四氯乙烯会缓慢分解成三氯乙醛和光气,如果加入少量胺及酚作抑制剂,可减缓其分解。 四氯乙烯用途广泛,主要用作有机溶剂、干洗剂、金属脱脂溶剂,也有作驱肠虫药。约有 80的四氯乙烯用作干洗剂,可用来洗涤一切天 然的和合成的织物,洗涤后手感舒适、柔软、光亮,而且无异味、不褪色、不走样、不损伤料子及有机玻璃纽扣。另外,四氯乙烯可用作脂肪类萃取剂、含氟致冷剂的中间体等。 外市场分析 自 1925 年四氯乙烯实现工业化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很大发 14 展。截止到 2001 年世界上四氯乙烯装置的总生产能力约 700kt/a,其中欧洲 354k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50,其次为美国,生产能力 195kt/a。详见下表 表 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四氯乙烯产能情况 序号 国家或地区 生产能力 kt/a 1 西欧 354 2 美洲 195 3 亚洲 145 其中:日本 103 合计 694 国外四氯乙烯大多为生产其它产品的联产品或副产物。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国均有四氯乙烯生产。其中英国 国 国的 质量稳定可靠。英国 美国 美国共有四氯乙烯生产能力 195kt/a,其中 a, 业 91kt/a, 料 63kt/a。美国四氯乙烯的生产近年变化不大, 1987年产量为 2142001年 203年美国四氯乙烯的消费情况见下表 15 表 国四氯乙烯的供需情况 单位: 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6年 2001年 产 量 214 225 218 214 218 203 贸 易 27 18 9 消 费 259 252 241 232 232 212 美国四氯乙烯的消费基本保持平稳,略有减少, 但变化幅度不大,在具体消费构成上,作为干洗剂和清洗剂方面的消费由于政府法规的要求呈逐年下降趋势,化工中间体方面的消费基本保持平稳,目前主要用于生产 计 2010年以前美国的总消费量会在目前水平上略有下降,作为干洗剂和清洗剂方面的消费会继续减少,而作为化工中间体方面的消费会略有上升,预计 2010 年美国对四氯乙烯的消费需求约在 180国从 1987年到 2001年消费构成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表 国四氯乙烯的市场需求及用途 单位: 途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6年 2001年 干洗 /织品 122 104 100 100 95 81 2 95 91 82 23 65 85 金属清洗 45 45 41 40 39 36 其他(包括库存) 10 9 9 10 10 10 合 计 259 253 241 232 232 212 西欧 西欧是世界主要的四氯乙烯生产和出口地区,其产量约 40%出口 16 至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西欧近年的生产和消费情况见表 表 欧四氯乙烯供求平衡情况 单位: 986年 1990年 1996年 2001年 产 量 320 280 180 160 贸 易 90 115 72 65 消 费 230 165 108 95 2001年西欧的消费总量也呈逐年减少态势,其消费量从 1986年的 230少至 2001 年的 95均减少 其消费构成与美国相比大体相同,预计 2010 年以前西欧四氯乙烯的消费还会有所减少,但其下降速度会大大降低,预计 2010 年西欧对四氯乙烯的消费需求约 90年西 欧的消费构成变化情况详见下表 表 欧四氯乙烯消费构成 单位: 途 1986年 1990年 1996年 2001年 干洗 125 95 75 55 0 55 15 金属脱脂 35 15 13 10 5 30 合 计 230 165 108 95 日本 日本四氯乙烯生产和消费呈逐年减少态势,其产量已从 1989 年的 001年的 40消费也从 1989年的 001年的 40市场的萎缩主要是作为化工中间体方面消费的逐渐减少,目前日本的四氯乙烯主要消费于干洗和金属清洗工业, 17 估计 2010 年以前其生产和消费情况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 2001 年40 表 本四氯乙烯供需情况 单位: 份 1989年 1990年 1995年 2001年 生产能力 产 量 易 消 费 本四氯乙烯主要用途 单位: 途 1989年 1990年 1995年 2001年 化 学 品 干 洗 属清洗 他 计 内市场分析 我国从 50年代开始从事四氯乙烯的研制,但直至 80年代才真正实现工业化 。目前国内生产能力约 20kt/a,生产厂有 10余家。国内部分厂家的装置能力情况见下表 表 内主要四氯乙烯生产厂家 单位: t/a 生产厂家 装置能力 上海曙光化工厂 1500 18 锦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000 江苏盐城电化厂 2000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5000 湖北老河口化工总厂 2000 无锡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00 宁夏天元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00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四氯乙烯生产厂家,该装置是以主产四氯化碳为目的兴建的 ,采用意大利的以烃或氯代烃为原料生产四氯化碳并联产四氯乙烯生产技术,四氯化碳及四氯乙烯生产能力分别为 10000t/a 和 5000t/a。其它厂家均为老工艺乙炔法生产,主要有老河口富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化厂、昆明电化厂、庆阳化学工业公司、上海化学试剂厂、南京四方化工厂、呼和浩特化工厂、连云港市海水化工一厂、台安化工一厂等。 国内的四氯乙烯产品无论在纯度、酸度、色泽、不挥发物含量还是水分含量方面,与美国、英国产品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干洗效果不好,织物残留量超标,不能作为干洗剂使用,绝大部分只能用于有机合成或 金属制品脱脂。 内消费情况 因我国四氯乙烯生产厂家采用的生产技术,除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引进意大利的以烃或氯代烃为原料生产四氯化碳并联产四氯乙烯技术以外,均采用乙炔法先制得三氯乙烯,然后再进一步氯化制取五氯乙烷脱氯化氢后得氯乙烯,其生产流程较三氯乙烯长,产品售价反而较三氯乙烯低。因此,在目前国内三氯乙烯市场较好的情 19 化工中间体 25 脱脂剂 15 况下,导致国内产量较少,而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受到原料来源限制,长期不能满负荷生产, 2003年产量只有 3600t,加上国内其它生产厂家的少量生产,估计 2003 年产量也不到 5000t,2003 年国内实际四氯乙烯表观消费约 30国四氯乙烯主要用在干洗、金属脱脂和化工等行业, 2003 年国内的消费构成见下图。 2003年我国四氯乙烯消费构成 干洗剂 四氯乙烯作为干洗剂可用来洗涤一切天然的和合成的织物,洗涤后手感舒适、柔软、光亮、无异味、不褪色、不走样、不损伤料子及有机玻璃纽扣。从 80 年代后期开始,随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