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x《宛委别藏》与《四库未收书目提要》_第1页
613x《宛委别藏》与《四库未收书目提要》_第2页
613x《宛委别藏》与《四库未收书目提要》_第3页
613x《宛委别藏》与《四库未收书目提要》_第4页
613x《宛委别藏》与《四库未收书目提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宛委别藏与四库未收书目提要江苏大学图书馆汤水源 2013-6-7江苏大学图书馆收藏有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两大丛书四库全书和宛委别藏 ,只是按其传承应属“孙子辈” ,其父辈诞生于宝岛,而祖辈如今仍安居于台湾故宫。四库全书是乾隆帝下诣举全国之力编撰而成, 宛委别藏是阮元凭借个人之力以及其组建的团队,历经近二十年搜集成果,分数次向嘉庆进献的“四库未收书”之丛书。前者于 1986年,台湾商务印书馆根据文渊阁本,影印出版了文渊阁四库全书 ,16 开,1500 册;1987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此影印 32开本,共 1500册。后者于 1981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将宛委别藏现存 160种书籍全部影印出版;1988 年,广陵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又据台湾商务版再次影印出版,收书 160种,计 120册。下面分别就宛委别藏与四库未收书目提要的成书过程作一简要介绍,以发其宝藏之珍,也想求教于方家。1宛委别藏汇成经过嘉庆十二年(1807 年) ,阮元守制服满,奉召入京,向帝进呈“四库”未收书 60种,嘉庆帝十分高兴,盛赞此举乃大海捞针般艰难,成此事者当功标青史,遂据传说夏禹登宛委山得金简玉字之书,而亲笔赐名宛委别藏 ,并在各书首页盖“嘉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阮元堂弟阮亨曾记此事:“兄官学政、巡抚时,留意于东南秘书,或借自江南旧家,或购之苏州番舶,或得之书舫,或钞自友人。凡宋元以前为四库所未收、存目所未载者,不下百种。为兄访求购借者,浙之鲍以文廷博、何梦华元锡、严厚民杰之力为多。丙寅丁卯间,兄奉讳家居,次第校写,共得 60种。每种皆仿四库书式,加以提要一篇。丁卯(1807 年)冬,服阅人瓤,进呈乙览,蒙赐披阅,奖赏有加。戊辰己巳复抚浙续写。阮元在其诗文中也有更清晰记载,在题何梦华上舍访书图诗中说:“何君涉九流,咨询在古编。 ”“何君为我行,时泛贯月船。写进六十部,恩赉下木天。(自注:丁卯冬,元进2四库未收书60 种,皆蒙乙览,被赐纸墨手砚、蟒衣等物。)再访再写进,屡得翰墨缘。(自注:后又进 40种,共百种。)”嘉庆十六年,48 岁的阮元在京继续编录、整理四库未收书,字斟句酌,编成四库未收百种书提要 ,连同后又陆续征得七十多种秘籍一并进呈。据研经室外集记载,进“四库未收书”达 173种。1924年,人们在清理故宫养心殿时,才发现宛委别藏深藏于此。后有袁同礼、杨允亮各据原藏分类编目。1934 年,商务印书馆曾选刊其中 40种,印行 50部。抗战初,古物南迁,此书被移置宫外。1948 至 49年,它与文渊阁四库全书 ,摘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一起,被转移至台湾。2四库未收书目提要成书及其版本四库全书编成后,产生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目录学成果;围绕“宛委别藏” ,也产生有许多目录之书。2.1成书经过研经室外集有阮福卷首弁言:家大人在浙时,曾购得四库未收古书进呈内府,每进一书,必仿四库提要之式奏进提要一篇。凡所考论,皆从采访之处先查此书原委,继而又属鲍廷博、何元锡诸君子参互审订,家大人亲加改定撰写,而后奏之。十数年久,进书一百数十部。此提要散藏于扬州及大兄京邸,福因偕弟祜、孔厚校刻研经室集 ,请录刊提要于集内。家大人谕,此篇半不出于己笔,即一篇之中,创改亦复居半,文不必存,而书应存,可别而题之曰“外集” 。从阮亨和阮福的记载可知, 提要的写作始于阮公为浙江学政、巡抚时,并有鲍廷博、何梦华、严杰等参与,主要创作阶段是“丙寅丁卯间,兄奉讳家居,次第校写,共得 60种。每种皆仿四库书式,加以提要一篇。 ”丁卯(1807 年)冬,将 60种珍稀图书进呈给嘉庆帝后,3因“奖赏有加”而激发其积极性,又坚持这一工作数年, “后又进 40种,共百种。 ”直至嘉庆十六年,阮元编四库未收百种书提要成。嘉庆二十五年,阮亨瀛舟笔谈卷十一,记阮元抚浙时采进书目文选楼书目提要 ,凡 105种。这让人们对“百种书提要”是“实数”还是“大略”产生疑惑,但它们是提要的初期形式。道光二年,阮福等校刻阮元研经室集 ,并将散藏于各处的四库未收书提要辑为研经室外集五卷。比提要正式名少一“目”字。光绪八年(1882 年),傅以礼就外集所收各书提要,重按经、史、子、集四部编次,并补注各书版本,又从阮亨瀛州笔谈增加提要一篇。因此书名和内容与原外集略有更易,实际相差无几。刻四卷重编本。并想用“研经室经进书录”取代四库未收书目提要而未成。 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共著录图书 175种。2.2提要现流行的主要版本人们常见的四库未收书目提要版本有:1930 年上海大东书局石印本。1935 年被收入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1955 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书后有“严杰所作识语”,并附“四角号码索引”。 1965 年中华书局本四库全书总目附录(二)为提要,书后附索引以便利用。其中 195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所印最为精良,其重版说明:四库未收书目提要我馆原有“国学基本丛书”本,是根据阮元次子阮福所编集的“研经室外集”排印,书共五卷。但“提要”成于众手,时有牴牾脱误,又未分门类,不便寻检。 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四部丛刊第 306册即为研经室外集本) ,文选楼丛书本。大兴傅以礼在 1882年(光绪八年)加又重编,按照四库全书总目分为经史子集四卷;并就所见新旧版本,分别附注于书名之下,以供参考。复从瀛舟笔谈增书一种,补脱文二十一字,题曰:“研经室经进书录”刊行,最为此书善本,今据以重排。并增编“四角号码索引”以便检查。41932年袁同礼发表“宛委别藏现存书目及其板本”一文,因有版式记载,故为专家学者所重视。3宛委别藏与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两大差异3.1书名之差异我们将 27种两书“题名”有差异的书,以对照表形式列出。序号册次(部类)页码 宛委别藏封面题名 提要题名(朝代)编撰者1 4(经) 4 昌武段氏诗义指南 诗义指南 (宋)段昌武撰2 14(经) 10 读论语丛说 论语丛说 (元)许谦撰3 15(经) 9 四书笺义 四书笺义纂要十二卷纪遗一卷 (宋)赵德撰4 25-29(史) 21增入名儒讲义皇宋中兴两朝圣政 中兴两朝圣政 (宋)不详5 41(史) 24 注陆宣公奏议 唐陆宣公奏议注 (唐)陆贽撰(宋)郎晔注6 49(史) 34 长春真人游记 长春子游记 (元)李志常撰7 51(史) 36 宋律 律文十二卷音义一卷(宋)撰人不详孙奭等音义8 62(子) 41 养正图解 养正图解全卷(实分上下两卷) (明)焦竑撰9 64(子) 44 华氏中藏经 中藏经 题(汉)华佗撰10 65(子) 45 广成先生玉函经 玉函经 (唐)杜光庭撰11 69(子) 49 新编四元玉鉴 四元玉鉴 (元)朱世杰撰12 81-83(子) 58 回溪先生史韵 回溪史韵 (宋)钱讽撰13 84(子) 59 历代蒙求纂注 历代蒙求(宋)王芮撰(元)郑镇孙注14 96(子) 65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道德经论兵要义 (唐)王真撰15 99(集) 73 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 钓矶文集 (唐)徐寅撰16 100(集) 74 晁具茨先生诗集 晁具茨集 (宋)晁冲之撰17 101(集) 76 增广笺注简斋诗集增广笺注简斋诗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 (宋)陈与义撰18 102(集) 78 毅斋诗集别录 毅斋别录 (宋)徐侨撰19 102(集) 76 崔舍人玉堂类稿/西垣类稿 玉堂类稿二十卷/西垣类稿二卷 (宋)崔敦诗撰20 103(集) 79 平庵悔稿 平安悔稿 (宋)项安世撰21 107(集) 82 东臯先生诗集 东皋诗集五卷 (元)马玉麟撰22 107(集) 84 王征士诗 王征士诗集 (元)王沂撰23 108(集) 86 东莱集注类编观澜文集 观澜集注(宋)林之奇编吕祖谦集注24 115(集) 90 诸儒奥论策学统宗前集 策学统宗前编五卷 (元)谭金孙编25 115(集) 92 青云梯 元赋青云梯 (元)不详26 119(集) 97 精选名儒草堂诗馀 名儒草堂诗馀 (元)编者不详27 120(集) 98 名家词集 名家词 (清)侯文灿编5我们从上述“题名对照表”可知,古籍整理工作艰难而有其必要性;题名、责任者、载体形态和内容提要等各项内容极其复杂,要使其工作规范化则必须制定规范并严格遵守。3.2册数之差异袁同礼于 1932年刊布宛委别藏现存书目及其版本一文。袁文开头则言:“清嘉庆间阮元进呈四库未书收一百七十二种,每种仿四库提要式各撰提要。 ”后又言宛委别藏现存书中,有“阮氏所未收者,如读史管见 、 资治通鉴释文等。 ”笔者查实除此二书外,还有(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一种,而“阮目已著录而今并无其书者十四种。 ”由此可得:172+3-14=161 种,而结果实存 160种书。细查其因,我们以为这一差错在“资治通鉴释文”一书, ”提要原本未载此篇,光绪八年,傅以礼对提要加以重编、补正时,据瀛州笔谈将此篇增入。我们依据袁先生对“有目无书”的不解,估计他没有读到严杰“研经室外集附识” (四部丛刊本无此“附识” ,严重疏漏) ,严称:提要五卷,计书一百七十五种,其中元秘史十五卷,因词语俚鄙,未经进御;建炎笔录三卷、 辨诬笔录一卷因被收入赵氏忠正德文集亦未进呈。可知是实进一百七十二种。现有证据证实,确有书是进呈之后在宫中散佚的,如文馆词林 ,插架之匣中与梅铜诗话 、 声律关键 、 云庄四六余话同函,函套上有其名,而实无其书。又据文馆词林提要 ,此书进呈本系选用日本佚存丛书本。今检所进该丛书中其它种书均在,则可推断此书为进呈后遗失。我们将提要 “有目”而宛委别藏中“无书”的 16种书目列表如下:序号 部类 书 名 提要页 码1 集 汉文鉴二十一卷 862 史 两京新记一卷 283 集 燕喜词一卷 954 子 南华真经注疏三十五卷 675 集 萧冰厓诗集三卷 806 史 徐文清公家传一卷 257 集 铁崖赋稿二卷 838 集 日湖渔唱一卷 959 集 重编海琼白玉蟾文集六卷续集二卷 8010 经 说文解字补义十二卷 1411 集 文馆词林四卷* 8512 子 图解素问要旨论八卷 4713 史 舆地纪胜二百卷 2714 史 元秘史十五卷 2315 史 建炎笔录三卷 21616 史 辨诬笔录一卷 39宛委别藏多为宋元善本,弥足珍贵。 “仰见金匾石渠,蔚然美备,固非宋之崇文、明之文渊所可比美也。 ”阮元等学者在当年的条件下,千方百计搜求古籍,用以拾遗补缺,从而保存了一大批珍希典册,其功诚不可没。综观二百年来对宛委别藏与四库未收书目提要编撰、补充、更新和研究,倾注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心血,硕果累累。其发展历程,一定程度展示了我国学术文化的发展状况。四库全书 、 宛委别藏等大型丛书是我们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