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再造1个新宜昌 向特大城市“跃进一跳”_第1页
5年再造1个新宜昌 向特大城市“跃进一跳”_第2页
5年再造1个新宜昌 向特大城市“跃进一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 昌 书 记 : 5年 再 造 1个 新 宜 昌 向 特 大 城 市 “跃 进 一 跳 ”2013 年 05 月 11 日 04:31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家振25 人参与 0 条评论3 年投 2000 亿 人口聚集、生态环境引质疑有“水电之都” 之称的湖北宜昌正在“ 跨江” 打造 220 平方公里的宜昌新区。宜昌新区建设只是宜昌城建计划的一部分。按照宜昌“235”城建计划,力争“十二五” 末城区框架达到 200 平方公里、200 万常住人口;2020 年达到300 平方公里、300 万常住人口;远期达到 500 平方公里、500 万常住人口。这是一个“宏伟” 的计划,原因在于,目前宜昌城区规模仅为 130 平方公里、130 万人。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明确表示要“五年再造一个新宜昌”,实现由大城市向特大城市“跃进的一跳”。为此,未来三年,宜昌将至少完成 2000 亿元的城建投入。然而,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发现,宜昌要实现“跃进一跳” ,还面临着诸多挑战:2012 年 GDP2508 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53 亿元的宜昌如何筹集 2000 亿元的资金;2012 年常住人口仅为 408.83 万,户籍人口 398.97 万,如何在新城区集聚超过现有总人口数量的人口;大量高压走廊会否对城市功能形成制约等是外界普遍关注和质疑的问题。五年再造宜昌5 月 7 日,记者在葛洲坝0.20% 资金 研报水利枢纽工程下游约 2.7 公里处的李家河附近看到,宜昌庙嘴长江大桥正在紧张建设。这将成为宜昌跨江发展,谋求两岸并进的重要抓手。根据今年 2 月湖北省政府批复的宜昌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宜昌新区主要由东站片区和点军片区组成,规划面积为 220 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 105 平方公里。新区东北至龙泉杨树河,东至柏临河路 -汉宜高速公路一线,东南至沪渝高速公路,西南至点军宜万铁路-翻坝高速公路,西北至牛扎坪南侧,北以长江-伍家岗宜万铁路- 合益路- 东山四路 -花溪路为界。记者从宜昌市规划局获得的宜昌市点军分区规划(20112030)显示,至 2030 年,点军区城市建设用地41.73 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 46.5 万。未来三年,宜昌新区将完成城市建设总投入 2000 亿元。据了解,宜昌新区将按照近期、中期、远期的“235”目标实施:到 2015 年,实现新区 100 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覆盖,建成骨干道路 160 公里,新建房屋 1000万平方米,建设 6 平方公里公共绿地,搭建起城区 200 平方公里特大城市框架;中期到 2030 年,城区规模实现 300 平方公里、300 万常住人口框架;远期按城区框架“500 平方公里、 500 万常住人口”目标展开。宜昌市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在湖北省经济发展布局将承担带动包括宜荆荆城市群(宜昌荆州荆门)在内的整个鄂西南地区的重任。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为宜昌发展总体目标给出了明确定位: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分享到: 更多正是在此种背景下,宜昌提出了五年再造新宜昌的规划蓝图。黄楚平表示,要清醒地认识到,一定区域和时期内,要素、资源、人才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利用、不吸纳、不集聚,其他城市不会拱手相让,我们不能做强当头,就只能眼看着要素被别人抢走,接受别人的辐射带动。人口集聚之难按照上述规划目标,2020 年,宜昌市城镇化水平将达到 65%,城镇人口为 329 万,2030 年城镇化水平为70%,城镇人口为 377 万。而截至 2012 年底,宜昌市城镇化率为 53%。宜昌市住建委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提交的一份关于把宜昌城区建成 200 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思考中指出,“ 通过综合增长率法、联合国法等人口和城镇化水平测算方法验证,加上产业集聚带来的外来人口机械增长,2020 年宜昌城区人口有望突破 200 万。”宜昌市委宣传部提供给记者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 2007 年到 2012 年的 5 年间,宜昌净增 48 万外来人口。根据预测,到 2015 年,还将新增外来人口 40 万。但记者查阅历年宜昌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统计公报)获悉,宜昌市的人口增长近年来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统计公报显示,到 2007 年年末,宜昌全市常住人口 403 万,户籍人口为 401.5 万。而到 2012 年年末,宜昌全市常住人口为 408.83 万,户籍人口 398.97 万。其常住人口 5 年间仅仅增长 5 万多,户籍人口反而减少近 3 万。黄楚平表示,为了实现新城区的人口增长,既需要加快推动本地农民变市民,又要大量集聚和吸纳外来人口,真正实现城市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的转变。但要吸引外来人口就业绝非易事。“前不久,有家招商引资企业准备在宜昌扩大投资、再上项目,结果总部有 40%的员工不愿意来宜昌工作,不愿来的原因主要是配套的产业服务、生活服务等功能不够。”宜昌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这样描述城市发展的困境。造城新挑战据宜昌市住建委主任张立新介绍,到 2015 年,宜昌拟完成 2000 亿元城市建设总投入,使新区建设初具雏形,中心城区实现 200 平方公里现代化特大城市框架,具备承载 200 万人口规模的能力。拆迁投入也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据点军区区委书记吴康年介绍,宜昌新区江南片区核心区需拆迁 13 个村12000 多户 130 余万平方米的房子。而城东新区今后三年也拟建成 99 万平方米、约一万套安置房。据了解,宜昌市今年计划建设安置房 300 万平方米,包括村民安置房 200 万平方米,居民安置房 100 万平方米,总投资 96 亿元。而统计数据显示,2012 年宜昌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2508.9 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53.3 亿元,如何筹措如此庞大的资金成为首要难题。宜昌市财政局局长王金健表示,解决资金问题主要还是依托市场。通过经营城市的融资手段换取资金,BOT、TOT 、BET ,都是有效的方法。据了解,2012 年,宜昌市财投公司、城投公司分别发行债券 15 亿元和10 亿元。“投资从哪里来,增长点从哪里来,后劲从哪里来?关键靠招商引资,靠项目建设,这是我们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重要支撑和现实之策。” 黄楚平表示。为了更好地解决好城市建设各类瓶颈制约问题,最大限度盘活存量,实现城市资源利用效应最大化,宜昌市金融办整合组建了夷陵国资公司、城投公司、财政开发投资公司、华信交投公司、宜昌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投资公司等五大投融资平台。今年新组建的宜昌高新区投资开发公司、宜昌房地产投资开发公司已完成注册登记,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运作之中。除了资金外,宜昌整体呈现“七山二丘一平” 的用地格局也为城市建设带来了诸多困难。据了解,目前城市建设轨迹基本是因山就势在山谷江岸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进行建设,可供开发利用的平整土地已不多,宜昌将采用类似十堰“ 削峰填谷”的方式获得建设用地。不过,对于以山丘地貌为主体的宜昌市来说,土地开发成本同样高企。根据记者获得的宜昌市城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显示,“ 规划范围内约有 1/3 是城市建设区,其他地区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以自然地形地貌为主,山丘众多。不仅需要极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而且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更高,才能使得用地成熟化。”根据测算,仅城东片区一地涉及的总挖方和总填方就分别高达 1452.9 万和 1488.1 万立方米。另一方面,宜昌市城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出,宜昌作为中国水电0.58% 资金 研报之都,境内有大量的高压走廊,对原本就不宽裕的城市建设用地造城进一步分割,对城市功能也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