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顺乡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思顺乡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思顺乡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思顺乡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思顺乡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思顺乡土地整理项目 1. 项目概况 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根据国家制定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保持辖区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法定目标和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占补平衡”的政策要求,为保证辖区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崇义县国土资源局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以崇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崇义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为指导,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开发整理土地的号召,省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借助国家对土地开发整理的优惠政策,顺应当地 群众对土地开发整理的强烈要求和迫切愿望,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当地实际,确定对崇义县的思顺乡、关田镇及铅厂镇的部分土地进行整理。 根据崇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7,在规划期间,各项建设用地将增加 中将占用耕地 崇义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2001也提到:规划期间土地整理项目总规模为 顷,可新增耕地面积 顷。此次土地整理项目的规模达到 增耕地面积 对崇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和崇义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具体落实。 项目区内光、热条件良好,水资源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以及经济作物生长,但是由于土地不平整且地块面积较小,也不规整,水利设施系统不配套、不完整,田间农业生产道路不够通畅,总体的抵抗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导致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低下,农民生活水平较低。 因此对项目区进行综合整治:按高效农业,现代农业 2 的建设标准,对项目区内田、路、渠、林进行统一规划,提高机械耕作条件;对区内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对区内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对 区内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性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该项目的实施将较大提高耕地质量,全面改善项目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增加农业后劲,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保障社会稳定。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目简介 目类型 项目类型为重点项目 项目 名称为: “ 江西省崇义县 思顺乡 土地整理项目 ” 。 目性质 项目性质为 土地整理 。 目范围 本项目区分别属于江西省崇义县的 思顺乡 、 关田 镇和 铅厂镇 ,项目区的土地共分为 三 个片区:片区 1( 思顺 片区)、片区 2( 关田 片区)和 片区 3( 铅厂 片区)。片区 1 范围东经 114 06 29 114 08 46 ,北纬 25 47 39 25 50 22 ,涉及 长江 、 山院 、 南洲、思顺 等 4 个行政村;片区 2 范围东经 114 07 31 114 09 57 ,北纬 25 34 16 25 36 55 ,涉及 关田、镜尾、田心 3 个行政村 ;片区 3 范围东经 114 16 54 114 19 17 ,北纬 25 28 05 25 29 59 ,涉及 义安 、 石罗 2个行政村 。 各片区的具体范围见所附的项目区土地利用现 状图。 目规模 建设规模: 项目区总 面积 ,林地 3 河流 水面 工矿用地 农村居民点 路 顷,特殊用地 顷, 果园 顷,茶园 园 顷, 这些地类在本项目中属于 “ 工程不涉及区域 ” ,予以扣除,所以,本项目的建设规模为 在项目区围成的 顷( )土地中,片区 1土地总面积 建设规模为 片区 2土地总面积 建设规模为 片区 3土地总面积 建设规模为 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 部所需资金都申请由国家投资;按照项目建设规模 算,单位面积投资 公顷 (亩 )。 目工期 项目建设期为 1年,即从 2006年 4月开工至 2006年 12月竣工。 目任务目标 项目的任务是: 通过 对项目区进行灌溉体系、排水体系、路网体系 和防护 林网体系 等的全面规划,进行田、 坎 、沟、渠、路 、林 等的综合治理,在整理后能够增加耕地面积的同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使土地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并有效地 减少 水土流失,保护好生态环境。具体要实现的目标如下: ( 1)增加耕地面积。项目区内耕地 主要 来源于 二 个方面:一是通过土地平整及沟 渠的合理设计增加耕地;二是开发散布于项目区内的 荒草地、 滩涂 等 未利用地 和部分田坎、废弃坑塘 。通过这些方式,使项目区能够在整理后新增耕地总面积为 顷,新增耕 4 地率为 确保了该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 2) 全面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田、沟、渠、路、林、涵、闸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实现沟沟相通,路路相连,配套成网,整齐划一。 ( 3)完善田间道路和排灌系统,全面推进机械化操作,实现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 4)提高土地质量。土地整理中通过水利设施建设,提高防涝排水能力 ,全面改善土地质量;通过土地 平整,扩大耕作田块的面积,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与规模经营 , 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和土地质量 ;通过土壤改良,提高中低产田质量。 ( 5)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项目区内目前早稻 、晚稻单产平均只有每亩 280 公斤(每公顷 4200 公斤)左右,土地整理后在确保灌溉的条件下,早稻和晚稻单产平均播面单产可以达到每亩 360 公斤(每公顷 5400公斤)左右 。 ( 6)进一步理顺土地产权关系,保护各土地权属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项目区社会的稳定,同时,土地权属的调整又要有利于集约利用、规模经营、集约劳动力等。 ( 7)土地通过全面综合治理,建设防护林后,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 ( 8)通过此次整理,为崇义县的荒草地、滩涂、田坎、废弃坑塘等土地整理工作以及全国其它类似的整理工作 提供示范和技术经验。 2. 报告编写依据 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2. 2 国土资源部文件 (1)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 (2)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 (3)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 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 200268号) (4)关于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情况的通报(国土资通 20023号) (5)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土资发2000316号 ) (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 (7)关于组织申报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064号) (8)关于加强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收缴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0124号) (9)关于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权 属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3287号) (10) 关于 2003 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 200396号)等 2. 3土地整理标准 (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 (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 1011 6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1012 (4)土地整理项目验收规程( 1013 2. 4地方文件 (1)崇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十五 ” 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 纲要 (2)崇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7 2010) (3)崇义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2001 2010) (4)崇义农业区划资料汇编以及崇义县统计、水利、农业、环保、交通等部门的有关文件 收集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实地调查资料。由于计算项目区净增耕地面积的过程中,需要了解项目区内的沟、渠、路等的用地现状,为此,在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过程中,对项目区内的沟、渠、路等的用地现状专门进行了实际调查。同时也收集了有关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现状、土壤、地质等方面的资料。 3. 项目区 概况 然条件 理位置 本项目区位于崇义县 思顺乡、关田 镇 和铅厂 镇 的 三个乡镇 。 项目区的土地共分为 三 个片区:片区 1( 思顺 片区)、片区 2( 关田 片区) 和 片区 3( 铅厂 片区)。片区 1 范围东经 114 06 29 114 08 46 ,北纬 25 47 39 25 50 22 ,涉及 长江 、 山院 、 南洲、思顺 等 4 个行政村;片区 2 范围东经 114 07 31 114 09 57 ,北纬 25 34 16 25 36 55 ,涉及 关田、镜尾、田心 3 个行政村 ;片区 3 范围东经 114 16 54 114 19 17 ,北纬 25 28 05 25 29 59 ,涉及 义安 、 石罗 2个行政村(见所附土地利用现状图)。 7 形地貌 县域属罗霄山脉诸广山余脉的一部分,四周群山环抱,岭壑交叠,起伏连绵,形成众多的小盆地、谷地及隘口,境内整个地势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依次向东及东北方向倾斜。全县地貌以地槽型地貌和构造地貌为主,大体可划分为:山地(以低山为主) 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丘陵 占总面积的 项目区内 三 个片区的地形相似,相对高度较小, 基本 沿河 分布,呈 狭 长而不规则的形状。地貌类型为丘陵 。 文 地质 根据当地水文资料, 全县多年平均径流量 s,多年平均来水总量 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埋深 化度 , 6 8,年均总量 立方米。项目区地表水径流丰富 ,主要河流为小江,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外还有思顺河、长江河、义安河等流经项目区,其中思顺河多年平均流量 s,长江河多年平均流量 s,义安河多年平均流量 s。 候 项目 区 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 四季分明 、 气候温 凉、冬少严寒、 夏无酷暑,垂直气候差异大,光照时数少,雨量充沛,雾多湿度大,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 ,夏季最高气温 38 ,最低气温零下 8 ;年平均降雨量 年平均蒸发量 年平均风速 s,全年无霜期 307 天,全年太阳辐射 99248 卡 /平方厘米。 被 项目区内主要为人工植被,农作物主要为水稻、花生、大豆、红薯、玉米、蔬菜、瓜类及绿肥等;平缓荒山、荒坡主要种植柑桔类、梨、李、梅、桃、柚等。此外,自然植被中, 竹类有毛 竹、黄竹、苦 8 竹等; 针叶树有马尾松、杉树,常绿阔叶乔木有樟树、楠木等,落叶阔叶乔木包括枫杨、麻栎、油桐等。 壤 全县土壤种类多种,共有 9个土类, 14 个亚类, 42个土属, 107个土种, 主要为红壤 。项目区内的土壤则以水稻土为主,分为三个亚类: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和淹育型水稻土;包括五个土属,按占比由高到低顺序为:潴育型 黄沙泥田 、潴育型潮沙泥田、潴育型麻沙泥田、潜育型黄沙泥田和淹育型潮沙泥田。其中,潴育型水稻土耕性良好,宜种性广,肥力水平较高但不平衡,缺磷钾面积大,属高产田;潜育型水稻土和淹育型 水稻土耕性较差,肥力不高,属中低产田。 然灾害 项目区内由于农田水利设施不健全,因此,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洪涝灾害和旱灾,其中涝灾多出现在 4月上旬至 6月下旬末,旱灾主要为伏旱和秋旱。此外,春季低温及寒露风也是区域内多发的灾害性天气。以上这些灾害范围大、时间长、强度大、灾情重,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较大。 然资源 热资源 项目区光 热 资源较好。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 99248卡 /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488小时;全年稳定通过 10 的活动积温 5303 ;无霜期 307天。总之,项目区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三熟的要求,且光能利用潜力巨大,这说明只要改善区内的灌排条件,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得当,发展农业生产的潜力很大。 资源 项目区境内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米。河流、溪、沟交错纵横,水质都适宜饮水和灌溉。其中思顺片主要河流有思 9 顺河和长江河,思顺河径流总量 江河径流总量 田片主要河流是小江,径流总量 立方米 ,河段自然落差为 440m,平均比降 铅厂片主要河流是义安河,径流总量为 立方米。 项目区内共有大小蓄水工程 41 座,总蓄水量135万立方米。另外,项目区四周分布众多的山间河谷常流水,这些水流入项目区内,可直接为项目区提供灌溉水源。 物资源 本项目区植物资源包括:农作物主要为水稻、花生、大豆、红薯、玉米、蔬菜、瓜类及绿肥等;平缓荒山、荒坡主要种植柑桔类、梨、李、梅、桃、柚。自然植被中, 竹类有毛竹、黄竹、苦竹等; 针叶树有马尾松、杉树,常绿阔叶乔木有樟树、楠木等,落叶阔叶乔木包括枫杨、麻栎、油桐等。动物资源主要为人工养殖的水牛、猪、鸡、鸭、鹅等 ,山中野生动物有野猪、野鸭等 。 会经济条件 崇义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全县土地总面积 均占有土地面积为 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 顷,是典型的人多耕地少的山区县。 2003年末总人口 197114人,其中农业人口 156693 人,国内生产总值 113223 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7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273元。 项目区所在地涉及到 长江 、 山院 、 南洲 、 思顺、关田、镜尾、田心、义安、石罗 等 9个 行政村,该区域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耕地总面积 顷,总人口 13561 人,人均耕地面积 顷。在2003年总收入 均收入 2329元,在崇义县属于中等水平。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开放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以及农民自觉根据市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识的增强,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特别是种植经济作物的利润逐年增加,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也得到空前提高,使 10 得项目区需求耕地用户日益增多,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对项目区土地进行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满足农民种地的热情,对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保障农村稳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非常必要。 地利用现状 地利用现状及构成 根据崇义县 2004年 10月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项目区围成的 三 个整理片区 建设规模 为 其中 耕地面积为 项目区总面积的 其他各类土地及 三 个整理片区土地利用现状的面积和比例见表 3 1。项目区内各类土地的分布见所附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片区 1的 建设规模为 其中 耕地面积为 该项目片区面积的 可见这个项目片区内仍然以耕地为主;其他农用地面积为 该片区面积的 其他各类土地的面积及其比例列于表 3 2。项目片区 1 内各类土地的分布见所附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片区 2的 建设规模为 其中 耕地面积为 该项目片区面积的 可见这个项目片区内仍然以耕地为主;其他农用地面积为 该片区面积的 其他各类土地的面积及其比例列于表 3 3。项目片区 2 内各类土地的分布见所附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片区 3的 建设规模为 其中 耕地面积为 该项目片区面积的 可见这个项目片区内仍然以耕地为主;其他农用地面积为 该片区面积的 其他各类土地的 面积及其比例列于表 3 4。项目片区 3 内各类土地的分布见所附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11 表 3 1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土地利用类型 面积 (公顷) 所占比例( %)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三级地类 1农用地 11 耕地 111灌溉水田 12望天田 14旱地 15菜地 计 5 其他农用地 153农村 道路 54坑塘水面 56农田水利用地 57田坎 计 未利用地 31 未利用土地 311荒草地 13沼泽地 计 2 其他土地 324滩涂 计 计 :不动工的居民点 顷、 林地 顷、公路用地 顷、河流水面 园 园 园 矿用地 殊用地 表 3 2 片区 1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土地利用类型 面积 (公顷) 所占比例( %)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三级地类 1农用地 11 耕地 111灌溉水田 12望天田 114旱地 15菜地 计 12 15 其他农用地 153农村道路 154坑塘水面 56农田水利用地 57田坎 计 未利用地 31 未利用土地 311荒草地 计 2 其他土地 324滩涂 计 计 :不动工的居民点 顷、林地 顷、公路用地 顷、河流水面 园 园 顷、工矿用地 殊用地 表 3 3 片区 2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土地利用类型 面积 (公顷 ) 所占比例( %)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三级地类 1农用地 11 耕地 111灌溉水田 114旱地 15菜地 计 15 其他农用地 153农 村道路 154坑塘水面 56农田水利用地 157田坎 计 3未利用地 31 未利用土地 311荒草地 小计 32 其他土地 324滩涂 小计 合 计 :不动工的居民点 地 顷、公路用 地 顷、河流水面 园 园 顷不包括在内。 表 3 4 片区 3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土地利用类型 面积 所占比 13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三级地类 (公顷 ) 例( %) 1农用地 11 耕地 111灌溉水田 14旱地 115菜地 计 15 其他农用地 153农村道路 154坑塘水面 56农田水利用地 57田坎 计 3未利用地 31 未利用土地 311荒草地 313沼泽地 计 2 其他土地 324滩涂 小计 合 计 :不动工的居民点 地 顷、公路用地 顷、河流水面 园 、茶园 顷、桑园 地利用 特点及 存在的问题 ( 1)土地垦殖系数、复种指数较高,但同时土地闲置情况也较严重,相当一部分宜农荒草地和滩涂、田坎、废弃坑塘未被充分利用;而且 由于地块小而不规整、 布局混乱、 地面有一定起伏、沟 路的设置不尽合理,不能利用的农用地特别是耕地面积多,造成有效耕地面积少。 ( 2)土地资源总体质量较差,中低产田比重大。由于对耕地的投入减少,有机肥投入不足,致使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不高。以早稻为例,水稻单产最低只有每亩 280 公斤(每公顷 4200 公斤)左右,这样的产量水平仅仅只是当地高产情况的六成。 ( 3)种植结构单一,耕地经济经济效益较低;项目区耕地中水稻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过大,蔬菜和经济作物只占不到 4,致使耕地的经济效益较低,亩均纯收入只有 14 ( 4)土地利用粗放,重用地轻养地,农业生产技术力量不足;项目区目前机械化程度较低,生产手段落后,多数地方仍以人畜耕种为主,广种薄收,土地利用粗放。 ( 5) 农业生产条件差 ; 在农田灌溉方面,由于水利设施相对落后,布局较为混乱,致使灌溉利用效率降低,土地产出率下降。 交通方面 ,虽然项目区与外界有 一定的交通条件,但是为农业生产直接服务的内部生产道路不完整,路 况较 差。 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田水利骨干设施状况 项目区内,灌排沟渠较多,但布局混乱, 级别较低, 且因 年久 失修、破坏,目前其作用发挥较差,抗御灾害能力降低。 主要灌溉渠道有八一水渠,位于思顺乡,渠道长度 15溉面积 3000亩,其中项目区内灌溉面积达 2000亩左右;其余渠道灌溉面积均在千亩以下。由于 项目区 三 个片区均沿河道分布,其地势由两侧丘陵向中心河道低地逐步降低,因此 主要靠灌溉渠道、天然河道排水,基本无专用排水沟。 通状况 项目区内的 交通 条件较好, 公路网络遍布全区。赣丰公路(赣州至丰州)、崇余公路(崇义至大余)均经过项目区,各乡镇均有公路通达县城。项目区内村与村之间的村道,村与田块之间的田间道路基本衔接,这些道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较便利、优越的条件,但各村之间的道路多数路况较差,颇不规则,田块与村、田块之间道路较狭窄,只能供田间作业人员徒步或小型简单农机具通行,大型农机作业不便。此外,部分道路损毁严重,土路居多,雨时十分泥泞,需要重新规划,并作一些硬化措施, 经整理后可成为农村生产 路。 项 目区林地比重较大,主要分布在周边的山地上,但在村庄居民 15 点附近、河滩处、田间、道路、沟渠两旁的树木很少,起不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应在此次土地整理中进一步加强林网建设,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农田小气候,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农业高产稳产。 力设施状况 项目区内高压电力配套设施完备,供应充足,各村庄之间均有10义县农电网改造现已结束。 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 项目区 内植被覆盖较好,以 农业 为 主导产业,没有工业的污染问题,适宜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也适合于生态性旅游 的发展, 但由于缺乏统一组织、统一规划设计,农田基本建设等项工作不能有序正常进行 。 经土地 整理后, 会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 它设施状况 防洪堤工程,主要分布在义安河沿岸,大部分修筑于 70 80 年代,后经历次维修、加固,防洪标准为 20年一遇。 项目区邮政、通信设施完善,区内与外部的联系电话已连通,无线移动电话信号基本已达无缝覆盖。 4. 项目分析 目的合法性分析 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的要求 根据崇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1,在规划期间,各项建设用地将增 加 中将占用耕地 据崇义县后备土地资源有限的实际状况,必须有计划地适度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加大复垦力度,推进土地整理。对于土地整理,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耕地及其它农用地的有效面积,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通过本次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可增加耕地 顷。因此,该项目完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6 要求,是对规划的具体落实。 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对项目的要求 为缓解人地矛盾,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科学指导土地开发整理活动,崇义县从本地 实情出发,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编制了崇义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2001根据规划,土地整理项目总规模为 顷,可新增耕地面积 并且划出了 15个具有较强实施性的耕地整理规划项目工程区。此次土地整理的规模达到 增耕地 目区均位于耕地整理规划工程区内。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对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等目标的顺利实现,十分必要,意义重大。 它法律法规对项目的 要求 该项目的实施符合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水土保持法、江河流域管理法、森林法、江西省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符合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划。 资源平衡分析 水量分析 由于项目区人、畜用水和工矿企业用水基本上取自地下水,故这部分用水这里不予考虑,项目区需水量主要考虑农业灌溉需水。根据当地的灌溉制度,按水量平衡的原理逐月分析计算确定各种作物的净灌溉定额,然后按区域作物组成,复种指数求得区域内典型作物平均单位面 积综合灌溉定额。 项目区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小麦、蔬菜、薯类、油料等旱作物不仅种植面积小,且每种旱作物年种植面积变化较大,故这里不详细计算每种旱作物的年需水量,而取它们的综合灌溉定额来计算。详见表 4 1。 17 表 4 1 项目区农作物灌溉定额表 ( ) 典型年 灌溉保证率 典型作物 净灌溉定额 复种指数 综合灌溉定额 2001 90% 早稻 372 001 90% 晚稻 448 001 90% 旱作物 253 计 1073 20 灌溉需水量按下式计算: W 需 式中: 灌溉需水量( M 综合灌溉定额( ) A 灌区面积 灌溉水利用系数(结合当地实际,取为 由此可以算得:整理后,项目区内规划耕地面积 顷( ); 故 项 目 区 作 物 灌 溉 需 水 量 为 : 720 水量分析 项目区可利用水资源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中分为当地地表水资源(天然降水)和客水资源。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 农作物灌溉需水主要依靠地表水。 项目区降雨丰沛,历年平均降雨量 米,但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春夏多,秋冬少。在丰水期,项目区降水完全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因此,项目区供水量分析主要解决枯水期的灌溉问题。 18 考虑到项目区降雨季节分配不均,且灌溉主要依靠天然降水,水库塘堰蓄水,渠系引水自流灌溉,同时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和现代化农业要求,取灌溉保证率: P=90%。 小江径流总量 立方米 ,通过修建拦水坝引水可向项目区供水 480 万立方米,思顺 河径流总量 立方米,通过修建拦水坝引水可向项目区供水 400万立方米,长江河径流总量 过修建拦水坝引水可向项目区供水 128万立方米,义安河径流总量为 立方米 , 通过修建拦水坝引水可向项目区供水 270 万立方米;项目区内共有大小蓄水工程 41 座,总蓄水量 135 万立方米。另外,项目区四周分布众多的山间河谷常流水,这些水流入项目区内,可直接为项目区提供灌溉水源。 项目总供水量为: 480 400 128 270 135 1413万立方米 论及评价 项目区在灌溉设计保证率 90%时,灌溉用水供需量具体见表 42。 表 4 2 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差额表 单位:万 证率 典型年 可供水 量 需水量 余( +)缺( -)量 90% 枯水年 1413 见,项目区在设计保证率为 90时,项目区水资源供水量大于需水量,项目区内现有水源能满足区内作物灌溉需水要求。项目区水利工程布置的重点在于大力维修和改造现有水利基础设施,合理确定沟渠分布密度与均匀度,蓄水灌溉,涵养 水源,分配、疏导项目区现有水资源。 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19 根据项目区地形及土壤质地初步将该区设为宜农地类,并在宜农地类下设定两个土地利用方向:耕地、林业用地。 在评价因子选择的过程当中,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向,其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其因素之间的重要性也存在着差异性。 ( 1)耕地:坡度、排灌条件、侵蚀程度、区位条件等。区内水分和排水条件限制主要表现在排灌渠系不配套等。土壤条件主要指养分失衡,区位条件主要指距离水源、道路等的远近。根据项目区实际 选取耕地适宜性评价参评因子赋值表见 4 表 4 林地适宜性评价参评因子赋值 ( 2)林地:土层厚度、土壤盐碱度、土壤质地、排灌条件等。林地 适宜性评价参评因子赋值表见 4 表 4 4 林地适宜性评价参评因子赋值表 适宜度 指标 高度适宜 中度适宜 勉强适宜 不适宜 40 30 20 0 土壤有机质() 0 500复时间 1年内 1 2年 2 3年 3 年以上 采用乘法评价模型评 定各单元的适宜性等级。 适 宜度 指标 高度适宜 中度适宜 勉强适宜 不适宜 40 30 20 0 地形坡度 15 土壤有机质() 00 750壤质地 壤质 砂质壤土或粘壤土 粘土 砂土 20 S=式中: S 单元综合分值 m 该适宜类评价因子个数 评价单元因子的得分值 若 S=0,则判定该单元不适宜。 针对不同用途对土地的要求,对个评价因子提取数值,并进行计算,得出各类用地适宜面积。详见表 4 5。 表 4 5 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用地类型 宜农耕地 宜林用地 面积 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在项目区内江 、河 沿岸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滩涂和 荒草地 ,这些区域地势较低,紧邻水源,适宜于开发 为耕地。 在低缓丘陵之间的洼地(平地)区域,土地比较平整,土层较厚,土壤保水条件较好,土地整理改善灌排后,适宜于种植水稻。 项目区内一些在项目实施中废弃的沟渠以及农村道路,都位于平地区,都适宜于整理为耕地。 项目区内废弃的坑塘水面大都位于低平地区,经整理后可转化为耕地。 项目区耕地中梯田所占比重较大,田坎占地过多,经过整理可减少部分田坎占地,增加耕地面积。 根据上述的土地整理思路,对项目区进行整理规划,表 4 6 表示项目区土地整理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项目区所包括 三 片区土地整理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分别见表 4 7、表 4 8和表 4 9。从表4 6中可见,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耕地面积从整理前的 加耕地面积 是土地 21 整理区项目建设规模 表 4 6 项目区整理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对比 土地用途类型 整理前 整理后 增减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三级地类 1农用地 11耕地 111灌溉水田 12望天田 14旱地 15菜地 计 5其他农 用地 153农村道路 54坑塘水面 56农田水利用地 57田坎 计 未利用地 31未利用 土地 311荒草地 13沼泽地 计 2其他土地 324滩涂 计 计 4 7 片区 1整理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对比 土地用途类型 整理前 整理后 增减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三级地类 1农用地 11耕地 111灌溉水田 12望天田 14旱地 15菜地 计 5其他农 用地 153农村道路 54坑塘水面 56农田水利用地 57田坎 计 未利用地 31未利用 土地 311荒草地 计 22 32其他土地 324滩涂 计 计 4 8 片区 2整理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对比 土地用途类型 整理 前 整理后 增减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三级地类 1农用地 11耕地 111灌溉水田 14旱地 15菜地 计 5其他农用地 153农村道路 54坑塘水面 56 农田水利用地 57田坎 计 未利用地 31未利用 土地 311荒草地 计 2其他土地 324滩涂 计 计 4 9 片区 3整理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对比 土地用途类型 整理前 整理后 增减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三级地类 1农用地 11耕地 111灌溉水田 14旱地 15菜地 计 5其他农用地 153农村道路 54坑塘水面 56农田水利用地 57田坎 计 未利用地 31未利用土地 311荒草地 13沼泽地 计 2其他土地 324滩涂 计 23 总 计 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首先是项目区内部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备,农业生产条件差,土地利用程度较低。在农田灌溉方面,由于水利设施落后,耕地灌溉不能得到保证,致使土地产出率低下。尽管气候适宜、光热资源丰富,项目区总体的土地利用程度较低。虽然项目区与外界的交通条件较好,但是为农业生产直接服务的内部生产道路不完整,路况差。 其次是农用地利用率低。项目区内农用地面积大,但由 于地块小而不规整、一些区域地面起伏大、沟 路的设置不尽合理,不能利用的农用地特别是耕地面积多,造成有效耕地面积少。 第三是土地质量差。 项目区内的土地质量差主要体现在土地不平整,地面起伏坡度较大,局部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突出。 第四是农田防护林网差。 第五是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土地利用粗放。 由于受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单个农户经营的土地面积普遍较小,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加之当地经济欠发达,土地的投入较少,劳动力投入也不足,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较低,土地利用比较粗放。 第六是项目区的经济基础薄弱,筹措资金困难,很难 进行大规模的土地综合整治。 境影响评价 项目的实施必将影响项目区现有的生态平衡。所以,土地整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必须关注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工程设施建设的生态合理性,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使用效率及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协调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本着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并举的原则,在区域内的人、生物、环境之间建立起良性的生态体系。 24 该项目从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出发,对田、渠、沟、路、林进行综合整治,以取得良好的环境影响效果。项目实施后对项目区的环境影响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通过合理安 排土地利用结构,既有利于当地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也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减少了系统向环境的不良输出。 ( 2)合理采用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建立了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的生态保障体系,运用系统的自我稳定能力,使项目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 3)遵照生态规律组织土地开发整理,对周边环境将产生正面的生态效益,为崇义县的生态农业建设作出贡献。 总之,项目实施后,将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众参与分析 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始终遵循公众广泛参与的原则。为确定整理类型,曾广泛征求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意见, 把握崇义县社会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确保决策的 正确性和科学性。 在编制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过程中,实行专家和当地干群相结合的办法,广泛进行实地调查,根据当地干部群众的经验和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市场走向,结合科研单位最新的科研成果,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整理模式。当地专家和项目区干部群众对该区实施土地整理后的土地利用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乡镇党政一班人对土地整理后的土地权属调整思路也提出了可行的办法,土地利用应当尽量集中,增量耕地应当划出,专门用于引进新技术、新作物的基地,作为 示范,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些群众参与的意见和建议都适当地纳入土地整理的规划之中,也为土地整理工作将得以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干部领导基础。 25 5.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划原则 在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编制中,坚决贯彻 “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 的基本国策;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地制宜;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建设排灌标准较高的农业区,实现大地田园化。 划依据 次项目规划的主要依据 ( 1)崇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7 2010); ( 2)崇义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2001 2010); ( 3)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暂行条例 ( 4) 江西省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 ( 5)土地开发整理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1011 1013 2000,含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项目验收规程) 关部门的技术要求 ( 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 ( 3)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小型蓄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