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 澳洲坚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 某 热带作物 。 法定代表人: ,大学本科毕业,现任该所所长。 某 热带作物 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于 1953年成立,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境内,是省属独立的、从事以天然橡胶为主的热带经济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农业科研机构。 建所以来共承担完成了研究课题 450 多项,取得了 360 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奖 101 项,获奖成果中国家级 6 项(国家发明一等奖 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 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国家技术推广奖 1 项)、部省 38 项、地厅级 57 项。 经过 50 年的发展, 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从事热作研究的单位和 某 最重要的热区生物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现有在职职工 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人,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人。设有热带经济作物资源收集与应用、遗传育种、热带作物栽培、热带作物保护与微生物利用、热带作物产品贮藏与加工等研究室及分析测试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和生物技术中心。 建有收集保存各类热带经济作物种质资源近 个种、 余份的种质资源库,其中保存的橡胶种质 多份、芒果 多个品种、澳洲坚果 多个品种、红掌近 个品种、热带珍稀水果 多个品种,这些都为全省最多。藏书 50000 余册,科技资料 10000 余份;面向全国出版发行热带农业科技季刊。装备有 高效液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 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凝胶图像分析系统、 自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氨基酸直接分析仪、细胞融合系统、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真空印迹转移系统、大型电泳系统、通用小型电泳系统、三槽 、 高级梯度 、杂交箱等 31 台 ( 套 )科学仪器设备和近 80 台微机,具备较先进的测试手段和信息网络。 1、 委托“ 某 ”编制完成“ 某 澳洲坚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 2、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国家计委、建设部发布(第三 版); 3、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计办投资( 2002)15 号 ,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定出版 ; 4、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 。 澳洲坚果( 又称夏威夷果,为山龙眼科 ( 洲坚果属( 多年生常绿果树,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南部和新西兰威尔士东北部(南纬 2529)的亚热带森林,是世界著名的坚果,无论从营养价值、品味、或市场价格、人们喜爱的程度等都大大超过腰果、核桃等同类产品,被誉为 “ 坚果之王 ” 。澳洲坚果果仁脂肪含量高达 7080%( 单不饱和脂肪酸占 78%) ,碳水化合物( 48%),蛋白质(约 9%),钙( ,磷(约 ,生果仁还含有丰富的 B 族维生素营养成分,不 含胆固醇。研究结果表明: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食用澳洲坚果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4 周后,降低 7%,据人群调查显示:有规律地食用坚果果仁的人(每周大于 5 次,每次大于 10g),比只食用一次,甚至更少的人,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风味居坚果类之首,其油质清香、熔点低,可作上等色拉油,烹制小吃味美可口,在美国被视为珍贵食品。 目前,澳洲坚果的总产量尚不及世界坚果类总贸易量的 其市场需求量预计在 40 万吨以上,这预示着将来澳洲坚果仍供不应求,发展澳洲坚果前景广阔。 澳洲 坚果的经济寿命长,要实现 “ 速生、优质、高产 ” ,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种植优良品种是关键,采用配套栽培技术是保证。 某 热带作物 是引进、保存澳洲坚果品种全国最多的一个科研机构,现已保存 60 多个品种。从 1994 年至今开展澳洲坚果的品种比较试验及丰产栽培研究,其早期试验结果表明部分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在同一树 龄条件下都与原产地澳大利亚相近似,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在云南的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 近 年的科研攻关成果来看,澳洲坚果在我省的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规模化开发种植澳洲坚 果的技术条件已基本具备。为热区农民提供适应我省的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生态条件的澳洲坚果良种,是实现澳洲坚果产业优质高效的关键。 1、有利于建立云南澳洲坚果苗良种繁育体系 目前,云南热带地区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澳洲坚果种苗良种繁育体系。为发挥云南热区优势,开发热区特色优质的种植业,做大、做强、做优云南澳洲坚果产业,确保优质新品种的繁育,必须建立一个技术先进、设施完善的标准化澳洲坚果良种繁育基地,包括建设标准的母本园、增殖圃、苗圃等。为全省热区提供优质的澳洲坚果种苗创造有利条件。 2、有利于规范澳洲坚果种苗质量的 管理 目前我省的澳洲坚果种苗繁殖缺乏规范管理,对我省澳洲坚果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为改善我省澳洲坚果种苗混乱状况,加快云南热区澳洲坚果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对云南澳洲坚果种苗进行标准化良种繁育。这有利于澳洲坚果资源的保存与开发、品种选育和引进、示范。项目实施良种扩繁和推广,可进一步规范澳洲坚果优质种苗质量的管理,为改良品种、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促进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提高澳洲坚果产业 化生产 水平,加快云南热区群众脱贫致富 把发展澳洲坚果的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 势,是带动和帮助热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结合 某 农业经济发展目标与规划,项目的建设将对云南热带地区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该项目的实施,将形成持续提供良种热带果苗繁育体系,以优质苗木满足当地群众发展澳洲坚果的需要,帮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早日脱贫致富。 从 所 10 年的科研攻关成果来看,澳洲坚果在我省的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规模化开发种植澳洲坚果的技术条件已基本具备。为热区农民提供适应我省的北热 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生态条件的澳洲坚果良种,是实现澳洲坚果产业优质高效的关键。因此,建设规范化的澳洲坚果良种繁殖基地,是一项十分重要 的 事情。我所是 某 唯一系统从事澳洲坚果品种收集、保存、筛选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具备建设规范化澳洲坚果良种繁殖基地的技术和品种条件。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经费条件,难于建设一定规模的、规范化的澳洲坚果良种繁殖基地。因此,特提出本项目建设 , 恳请省 发改 委给予 万元的经费支持,建成规范化的澳洲坚果良种繁殖基地,使我所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民增收做出新的贡献。 况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 某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某 热带作物 内。项目建设具体地点位于该所试验场内,占地 150 亩。园区内土地肥沃疏松,地形较平缓,靠近水源,其环境条件能充分满足澳洲坚果种苗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用 2 年时间建成占地 150 亩、配套设施完备、科技含量较高的云南澳洲坚果良种基地。基地建成后,正常生产年份年产优质澳洲坚果苗 50 万株。 1、市场条件 云南的澳洲坚果宜植地面积达 200 多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州、思茅地区、德宏州和临沧地 区,约占全省热区总面积的 85%。根据各地澳洲坚果发展规划,到 2010 年全省澳洲坚果面积将发展到20 万亩以上,也即增加种植面积 15 万亩,按每亩需苗 30 株计,共需苗 450 万株。项目每年生产坚果苗 50 万株,仅在省内就可销售完。此外,老挝也准备大规模发展澳洲坚果进行替代种植,也为项目生产的苗木提供了销售市场。 2、资源条件 云南 通过上世纪 80 年代初的相关工作,并结合上述科研项 目的实施,先后自广东、广西、夏威夷、澳大利亚、泰国引进澳洲坚果品种约 60 个,在所内建立了栽培试验基地 63 亩( 1994 年)、澳洲坚果资源圃 50 亩( 19952001 年)、 15 个澳洲坚果品种的比较试验基地 15 亩( 1995 年)、澳洲坚果中试基地 5000 亩( 19961999 年)。另外, 还在版纳、思茅、临沧、德宏、红河建立了澳洲坚果的试验基地共 210 亩。这些基地的建立,不仅确保了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按计划完成,而且为本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所需的砧木(种子)及嫁接材料均可由本所提供。 3、技术条件 1994 年, 某 科委批准由 某 热带作物 承担澳洲坚果优良品种的筛选、繁殖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的省 “ 九五 ” 科技攻关课题,并提出建立 3 万亩 澳洲坚果商品基地论证报告和实施方案 ,同时该所还承担了 某 澳洲坚果宜植地区划、澳洲坚果开发试验的研究 。近年来,该所又分别承担了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澳洲坚果花期水分胁迫效应的研究、澳洲坚果加工工艺及产品开发、澳洲坚果种植业规程与产业化服务等农业部 “ 九五 ” 重点科研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创新办项目的研究工作。 2003年,澳洲坚果良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项目被列入我省 “ 十五 ” 科技攻关计划 。目前,该所已建成国内最大的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圃 50 亩。 随着这些项目的开展和 完成,为我省澳洲坚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稳健的技术支持。 4、资金条件 项目投入总资金 115 万元,其中 某 发改委拨款支持 50 万元,其余65 万元由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解决。 5、环境条件 项目区属北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根据洲坚果树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是澳洲坚果的生长适宜区。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某 热带作物 内,四周为科研实验用地,环境条件良好。 以上各种条件都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从各种条件来看,项目建设和运营是可行的。 项目投入总资金为 元,其中建设投资为 元 ,流动资金 元。 年销售收入 250 万元。年均利润 元,投资回收期为 。 表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项目建设规模 亩 150 2 项目建设期 年 1 3 建设内容及规模 质圃 亩 50 已建成 苗圃 亩 76 芽床(沙床) 亩 10 殖苗圃 亩 14 4 项目总投资 万元 中: 建设 投资 万元 动资金 万元 5 资金筹措 万元 其中:国家拨款 万元 自筹资金 万元 6 产品方案 万株 /年 50 达产后正常年份 7 产品单价 元 /株 5 8 年销售收入 万元 250 达产后正常年份 9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中:可变成本 万元 定成本 万元 10 年经营成本 万元 11 经济效益 润总额 万元 平均 后利润 万元 平均 资利润率 % 务内部收益率 % 务净现值 万元 资回收期 年 亏平衡点 % 由于苗木繁育量较大,每年需要大量的种子和芽条,从目前澳洲坚果种植情况看,仅在本地较难解决。此外,澳洲坚果的发芽率和嫁接成活率都较低,需要较高的技术和科学的方法,才能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建议 1、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抗价 格风险的能力。 2、加强售后服务和技术指导,扩大市场需求。 2 市场预测 澳洲坚果于 1857 年首次发现, 1858 年第一次人工种植至今已有140 多年的历史,其种植范围已扩大到北纬 34(美国加州)和南纬30(南非),但大多数商业性产区均位于南北纬 1624。近些年来,澳洲坚果已成为世界栽培面积和产量增长最快的果品之一。 1992 年全球种植面积约为 30 万亩,总产量 吨(壳果);到 2002 年,世界澳洲坚果的栽培面积约 80 万亩,总产量约 吨,其中主要种植区:澳大利亚 亩,总产 吨;夏威夷 亩,总产 吨;巴西 亩,总产 吨;肯尼亚 亩,总产 吨;哥斯达黎加 亩,总产 吨;南非 亩,总产 吨;危地马拉 亩,总产 吨。这七个国家和地区的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 95左右,总产壳果占世界总产量的 98%以上。此外,马拉危、新西兰、委内瑞拉、墨西哥、津巴布韦、秘鲁、印度尼西亚、萨尔瓦多、牙买加、泰国、斐济、以色列、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在引种试种和进行小规模种植。 目前 ,全世界澳洲坚果产量 吨,而需求量却在 40 万吨以上。由于澳洲坚果的市场需求巨大,价格一直较坚挺。国际市场每 果 仁的价格基本保持在 11元,熟果仁 元 /大利亚带壳澳洲坚果(含水 10%左右)的农场价 1994 年为 元 /1997 年为 元 /威夷 1996 年经选后可直接用于加工的鲜壳果(含水 12%左右)为 元 /1997 年为 元 /果仁批发价1995 年为 元 /1996 年为 元 /1997 年为 元/工 品的市场价则呈上升之势。 尽管澳洲坚果的面积在扩大,产量也在上升,但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市场的需求会不断扩大。目前国际市场每吨澳洲坚果生果仁价格在 美元左右,其出口市场缺口大,生产量供应不足,是需大于求的产品,因而有必要开辟新的栽培澳洲坚果的区域。 我国对澳洲坚果的研究开发起步较晚, 70 年代才着手进行正式引种试种,现已引种试种的省区有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浙江、四川、贵州等,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云南,目前已发展到 5 万多亩,其中临沧约 亩、西双版纳约 亩、德宏约 亩、亩;此外,除广西种植约 6000 亩外,其他省份均处于零星试种阶段。 我国市场上的澳洲坚果产品主要来自夏威夷,质量较次的果仁进口价格为 6065 元 /明批发价为 97 元 /调查,昆明市澳洲坚果果仁的销售量约在 12 吨 /年,广州、北京、上海等城市澳洲坚果果仁的消费量大于昆明。 项目产品为澳洲坚果嫁接苗,从我国目前澳洲坚果种植情况看,云南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主要种植地区为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和思茅市,此外保山市、怒江州、文山州和红河州有小面积种植。全省 2010 年澳洲坚果面积将发展到 20 万亩以上,共需苗木450 万株左右。因此,项目产品目标市场确定为 某 内。 由于种质资源、技术等条件的限制,省内目前较少有成规模的澳洲坚果育苗基地,只有临沧市于 2002 年在镇康县建设一座占地面积30 亩的澳洲坚果良种苗圃园,育有澳洲坚果苗 30 万株左右(年可出圃 12 万株左右),苗木品种及接穗由本项目的承担单位 某 热带作物 引进。其他科研机构及种植单位都只是进行零星育苗。 1、项目具备资源优势。项目承担单位 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有澳洲坚果品种 60 多个,具备丰富的种质资源。 2、项目具有技术水平优势。项目承担单位是省属独立的从事热带作物 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农业科研机构 ,具有较强的科研技术力量。近年来开展了澳洲坚果的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多项成果。其 澳 洲坚果良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项目被列入我省 “ 十五 ”科技攻关计划 。 3、产品具有规模效益、价格优势。项目建成后,将是我国最大的澳洲坚果良种繁育基地。由于规模生产,在产品价格上将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产品具备质量优势。项目的建设基于 对澳洲坚果多年研究的基础上, 长期从事热带作物良种苗木的繁育工作,可保证产品质量。 出圃的种子种苗,其生产过程及质量、包装、标签均符合相关作物的种子种苗行业标准,并与用户签订种子种苗质量保证合同,建立跟踪服务档案。 5、品牌信誉。 某 热带作物 是我省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以热带作物为主的 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 ,是 农业部南亚热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之一,长期以来为我的省热区发展提供优良种苗,为我省热作的发展做出具大贡献,在我省热区具有很高的声誉。 从以上分析得出,本项目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场份额及价格预测 根据目前澳洲坚果苗生产情况,省内除临沧有可年产 12 万株的繁育基地外,其余均为零星育苗,但临沧的繁育基地不具备种质资源和技术优势,不能保证苗木的足额生产。广西、广东的苗木由于运输、品种及产量等原因,大量进入云南较为困难。项目的产品因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将占本省澳洲坚果苗市场的 8085%。 根据近年来澳洲坚果苗的销售价格及走势,预测本项目生产的澳洲坚果苗销售价格为 /株。 澳洲坚果的正常生长需要较好的热量条件, 因而发展面积受到一定的限制,其 正常回报期是在种植后的第 56 年,目前澳洲坚果对我省气候条件的适应性了解不够,最适宜种植区的选择以及种苗、品种搭配、灌溉、鼠害防治等技术尤其是前三个环节缺乏生产实践检验,目前所获得的试验结果还不能保证实现丰产。 以上因素都将影响澳洲坚果的发展,从而影响项目产品的销售。因此,项目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3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建成占地 150 亩、配套设施完备、科技含量较高的云南澳洲坚果良种基地。 繁育基地包括 : 母本园、增殖圃、沙床和苗圃。 1、母本园 : 母本园 50 亩,株行距 48m,保存品种 60 个。母本园主要用于澳洲坚果良种的 引进、保存,为生产性培育澳洲坚果良种种苗提供种源。 通过多年的努力,所内现已建成了占地面积 50 亩、保存澳洲坚果品种 60 多个的母本园,本项目可直接利用现有的母本园。 2、增殖圃 本项目拟建增殖圃 14 亩,株行距 22m。增殖圃主要用于繁殖良种,为生产性育苗提供大量芽条材料。 3、 沙床 本项目拟建沙床 10 亩,用于种子催芽。 4、 苗圃 本项目拟建苗圃 76 亩。苗圃主要用于生产性育苗、保存待出圃的苗木。 根据苗圃的建设要求及基地目前的现状,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苗圃喷灌系统、母本园及增殖圃滴灌系统、育苗沙床、繁 育基地道路、基地围栏及配套的泵房、供电设施等。 1、 喷灌系统: 对基地 76 亩苗圃建设喷灌系统。 2、滴灌系统:在 14 亩增殖圃建设滴灌系统。 3、沙床微喷灌系统:对 10 亩沙床建设微喷灌系统。 4、催芽沙床:建设催芽沙床,实际沙床面积 6 亩。 5、道路: 主干道,长 485m、宽 3m,为泥结石道路,可通行农用车 ; 支干道,长 3507m、宽 砂石路,可 通行拖拉机。 6、刺丝围栏:基地新建和修缮围栏 250m。 7、泵房:在基地中央水池旁修建 40 8、供电:由基地旁变压器引入电源供灌溉用电。 9、土 地整理及种植穴: 对苗圃的苗床进行整理,实际整理面积 。 增殖圃挖定植穴 2324 个。 10、排水沟: 沙床区修建 1091m 排水沟(砖砌)。 苗圃区修建 3022m 排水沟(土沟)。 11、荫棚:沙床修建 8 座共 4968 项目产品为澳洲坚果嫁接苗。 基地建成后, 每亩可育苗 株,基地共可育苗 株,一年后可嫁接率为 60%,约 株,嫁接成活率 80%,可成活 株,可出圃率 90%,约 株。第二年剩余苗木为 株,可嫁接率为 80%,可嫁接苗木 株,成活率 80%,约 株,出圃率 90%,可出苗 株。两年共出圃 103 万株,即繁育基地 正常生产年份 平均 年产优质澳洲坚果苗 50 万株。 4 场址条件 1、温度 温度对澳洲坚果植株生长、花芽分化和开花、未熟落果、果实生长及产量、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澳洲坚果较耐寒,幼树可忍受 温,霜期天而完好无损,成年树能耐 短暂低温。 1999/2000年我省热区的寒害中澳洲坚果受害程度比其他经济作物小得多。虽然在纬度 034 度之间有澳洲坚果种植 ,但澳洲坚果商业性生产最适宜在温度不超过 32 、不低于 13 的无霜冻地区发展,澳洲坚果在温度 1015 之间开始生长, 2025 之间生长最好,而在 10 和 35时,生长停止。在 30 高温下, 508、 344 等低温型品种,正在发育的叶片即出现褪绿变黄泛白现象。超过 38 ,光合作用停止。 2、 雨量 年降雨量以不少于 1000宜,且年 分 布均匀。在年降雨量低于 1000干旱地区,要获得较好的收成,则应考虑提供灌溉条件。即便是年降雨量大,但年分布不均匀,如在植株开花初期的 56 周,果实发育时期,若缺水则会出现 大量的果实脱落,果实成熟前 3 个月期间有适宜的水分,对增加的果实的大小和重量都有重要作用。 3、 土壤 澳洲坚果在各类土壤均能生长,土壤疏 松,排水良好。澳洲坚果在土壤 5间生长最好,在盐碱地、石灰质土和排水不良的土地,则生长不良。 4、 海拔高度 在云南热区海拔 1371365m 范围内澳洲坚果都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但在海拔 8001000m 的地方生长最好,产量最高。 5、 风 澳洲坚果树冠高大,根系浅,抗风性差,风害造成树枝折断、树体摇动、倾斜、倒伏、根系受损,果实大量掉落,不仅当年严重减产,而且会持续 12 年,风害越重,产量受损越重,风害后要恢复到原有的产量水平也越难。商业栽培应选择无风害环境种植。在有风害的地区要特别注 意宜植地的选择和防风林的配置。在平均风力低于 9 级、阵风低于 10 级,无强热带风暴出现的地区,可选择避风地域配置防风林种植;在平均风力超过 9 级,阵风达 11 级,不宜大面积发展。抗风性好的品种有: 788、 741、 660、 333、 344 等, 246、 800、 508、风性差。 澳洲坚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地点选择在 某 热带作物 内,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地占地面积 150 亩,位于 科研 办公楼西部,距办公大楼约 1右,是本所的科研试验用地,其东南部靠近本所职工生活区,其余周边 均为本所的科研试验地,主要为橡胶试验地。 貌情况 项目区多为缓坡地,海拔在 间,高差为 高点位于项目区中央的山包,最低点位于基地东南角。基地西端海拔 端海拔 边海拔 个基地中间高,四周低。项目区内有两个山包,其中一个山包位于园区中央处,海拔为 一个山包位于园区北边,海拔为 项目区的东南部有一小箐沟,其余大部分地块均为缓坡地。整个项目区坡度在9 度左右。 项目建设地现为苗 圃地和澳洲坚果母本园,苗圃地育有绿化苗木、花卉苗木及部分原繁育的澳洲坚果苗,澳洲坚果母本园面积 50 亩。 项目区 属北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干湿分明、高温、高湿、静风。年平均气温 最冷月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终年无霜 。年 平均降雨量 都集中在 59 月份。年平均日照 时, 10活动积温 7950。 项目区内土壤为砖红壤,土层深厚,肥力较高。 项目区内现有两个蓄水池,位于繁育基地的最高处,大小分别为108 168地用水由这两个水池供给。水池水源由本所三队鱼池引入,水质良好,过滤后可直接供基地灌溉使用。 项目区处于景洪市内,交通运输十分方便。所内一条柏油路通达基地,该道路与城市主干道相连。 迁条件 项目建设用地为 的科研试验用地,不需进行征地、拆迁工作。 5 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 于 1994 年 10 月承担了“ 澳洲坚果优良品种筛选、繁殖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 (原省科委科 技攻关项目, 19942000 年),研究内容包括澳 洲坚果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澳洲坚果品种比较试验、澳洲坚果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澳洲坚果病虫害的调查研究。 在项目研究中,进行了 澳洲坚果品种比较试验 ,在西双版纳、德宏、临沧、思茅等地对各个品种的生长表现、开花结果情况、产量等进行比较, 最终初选出 6 个表现较为良好的品种。 1、云澳 10 号 树冠中等直立,稀疏,分枝能力弱,分枝长且健壮,叶短而宽,叶全缘呈波浪形,极少刺或无刺。种子中等大,扁圆形,有一明显的凹陷窝。在新南威尔士州,壳果平均粒重 仁平均粒重 仁率 3035%,一级果仁率 8590%。抗 风性差,有少量果成熟后不脱落,果实比其他品种难脱皮。其实生苗生势旺,成苗整齐,常被选作砧木材料。在云南表现为早实、丰产、果实大小不均,果仁品质好,果仁平均粒重 仁率 一级果仁率 由于云澳 10 号结果量大,若肥水管理水平低,易发生树势退化。 2、云澳 4 号 树冠密集,灌木形,开张,叶小扭曲,叶缘无刺或极少刺,反卷,枝条小而多,抗风性强,高产。原产地 10 年生单株产壳果 26子中等大,壳果平均粒重 仁平均粒重 仁率 3337%,一级果 仁率 95100%,果仁品质极好。该品种在云南定植后 23 年即开花结果,高产、稳产,抗风性强,在湿热的地区表现更好,果仁平均粒重 仁率 一级果仁率 00%,果仁品质极好。花期较长,果实大多在 9 月中旬成熟,果壳较薄,鼠害较重。 3、云澳 13 号 该品种树冠开张,呈扁球形至倒卵形。分枝多,且向下弯曲,枝条健壮,树皮粗糙,叶大披针形或长椭形,叶尖钝通常上卷,叶缘波浪形,刺多,叶片常扭曲,近革质,反转,嫩枝古铜色,叶脉紫红色。坚果特大,棕色,果壳粗糙。果仁平均粒重 一级果仁率 果仁品质好,在水肥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很丰产。 4、云澳 9 号 该品种树冠开张,圆形至阔圆形。分枝多,且向下弯曲,枝条细小至中等大,叶尖钝通常上卷,叶缘波浪形,刺中等多,叶片常扭曲。坚果大、棕色。在夏威夷只在科纳岛表现好,在其他地区一级果仁率 不稳定,夏威夷已不再推广此品种。该品种是澳洲种植最多的夏威夷品种,在某些年份有果内发芽的缺点。在我省表现:仁率 一级果仁率 果仁品 质一般,但产量稳定,适应性强。果实大都在 9 月份成熟,抗风性比其他品种差。 5、云澳 7 号 树冠直立紧凑,呈深绿色。坚果小,深棕色,光滑、圆形。在夏威夷壳果平均粒重 仁平均粒重 仁率 44%,一级果仁率 97%,抗性好,果实成熟早、集中,果仁特别适于加工巧克力包衣糖果。在省内果仁平均粒重 仁率 一级果仁率 果仁品质良,产量起伏变化较大,应视具体情况选用,成熟晚。 6、云澳 11 号 树冠直立紧凑,枝条健壮,分枝量小,树冠稀疏。在夏威夷,坚果中 等大小,壳果平均粒重 仁平均粒重 仁率 43%,一级果仁率 98%,果仁有变色现象,但经加工后会消失。在云南果仁平均粒重 仁率 一级果仁率 00%,果仁品质良好,产量中等偏上。果实成熟较早。 根据以上研究成果,项目选用云澳 10 号作为砧木,选用云澳 4号、云澳 13 号、云澳 9 号、云澳 7 号和云澳 11 号作为接穗。 澳洲坚果种子繁育的 实生树 结果晚,一般 78 年才开始结果, 产量低,品质差异大,果仁率低, 生产中都不再采用实生树。 在 “ 澳洲坚果优良品种筛选、繁殖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中,对 澳洲坚果无性繁殖技术 进行 研究,研究了澳洲坚果不同的嫁接方法对成活率的影响、不同品种实生苗作砧木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不同季节嫁接对成活率的影响、接穗环剥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等。结果表明,澳洲坚果的嫁接方法以舌接法、合接法和劈接法为优,其嫁接成活率最低达 最高达 西双版纳在 1 月份嫁接,各种方法的嫁接成活率均在 上,这表明澳洲坚果的嫁接时期为凉爽的冬旱季节。不同品种实生苗作砧木,其嫁接成活率差异极显著,以云澳 10 号作砧木显著优于其 它品种。 10 月和 11 月的嫁接成活率明显高于 1 月和 3 月,而 1 月和 3 月又明显高于 5 月和 6 月。接穗直径在 上为好,其嫁接成活率高。环剥可明显提高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在西双版纳,需提前 4050 天对枝条进行环剥)。 此外, 扦插试验表明,使用吲哚丁酸 1000理 6 小时,澳洲坚果枝条的生根率可达 70%。 扦插繁殖时间,应在一年中低温少雨、插穗营养物质积累较高的干凉季节。 澳州坚果属于实生主根不发达的树种,嫁接苗和扦插苗的根系差异不大,扦插大苗种植生产产量和使用嫁接苗的效果是一样的, 但扦插需要大量的 优良母枝,大 量繁殖较为困难,且将严重影响母本园的正常生产和结果。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项目采用舌接法进行种苗繁殖。 1、砧木品种种子的选择与处理 澳洲坚果一般八至十月份成熟,砧木的品种一般选用 云澳 10 号 品种作砧木。 云澳 10 号 实生苗长势快,粗壮而且整齐,皮质部较厚,与接穗品种亲和力强。用作繁殖的种子越新鲜越好,最好选择长势优良的母树,要求果实饱满、充分成熟。脱去果皮,去掉被砸伤的种子以及不饱满的劣质次种,经过水浸泡 24 小时后,淘汰浮出水面不充实的种子,沉在水中的种子再用 1000 倍 70%甲基脱布津 药液浸泡 10 分钟,然后播种。 2、播种方法 生产上采取先集中播种后移栽在营养袋中管理,然后嫁接成苗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集中管理,便于嫁接,出苗整齐且费用低。 播种催芽床的沙至少 20,以干净河沙作基质材料。催芽床起畦宽 1m,两畦间距 35,催芽床四周挖 30、 20的排水沟,防止雨季雨水冲入催芽床。一般使用过催芽床的沙不再重复使用,防止真菌繁殖影响种子发芽率。播种时种子的腹缝朝下,种脐和萌发孔在同一水平面,种子间相隔 12后用沙覆盖 2播种太深会导致空气缺乏,种子易于腐烂,降 低发芽率。播种后催芽床上用 50%遮光度的遮阴网遮光。播种后注意保持苗床湿润,种子必须水分充足,发芽时才测自由裂开。种子萌发由于种壳厚度不同而先后 有异,快的 23 周后就有种子开始出芽,通常要 35 周。播种后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注意防鼠和蚂蚁的为害。蚂蚁通过萌发孔蛀食果仁使种子失去萌发能力,可用 5%特丁磷颗粒撒在催芽床周围和苗床上防蚂蚁为害。 3、移苗 当播种催芽床的大部分幼苗都萌发且叶片未完全展开时,即可把苗移入营养袋中,移苗不宜过早进行,应在多云天气或晴天 10 点前和傍晚进行,最好可在移苗后拉 50%遮阴网 1015 天。 营养袋规格为 2030度 1012 丝,营养袋底部及四周应有足够排水孔。营养土以排水良好的土壤和有机肥按 3: 1 比例混合配置。袋装苗每四袋为一行排列,宽约 45床间距 40便嫁接操作,袋口齐地面埋入土中。 4、实生苗管理 移苗后,浇足定根水。干旱季节 2 天浇一次水,浇水一定要浇透,以免造成实生苗根部生长发育不良。待幼苗稳定后起初两个月,每两周淋薄水肥一次,以氮肥为宜,同时注意及时补苗。以后可以撒施氮 /磷 /钾为 13: 3: 13 的复合肥,苗床基肥避免大量施用磷肥,以免造成实生苗大面积 失绿黄化。平时注意除草浇水,每隔一段时间,要修剪整理小苗,只留下单一主干,其余分枝全部剪去,以保证实生苗快速生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病虫害,做到及时发现与防治。 5、嫁接 袋装苗管理 812 个月后,初生苗直径达 可采取枝接的方法进行嫁接。嫁接前一个月做好苗床整理与除草修枝工作。嫁接的最佳季节为秋末、初冬和春季。由于坚果枝条淀粉含量低,维管束构造不规则,嫁接一般较难成活。为提高成活率,除了应掌握熟练的嫁接技术外,还要在接穗取前 810 周,在增殖苗圃中选择生长健壮的枝条进行环剥,以利积累淀粉。接 穗品种来源清楚,接穗采下后,齐叶柄剪去叶片,枝条剪成两个节,挂好标签。然后用 1000 倍 70%甲基拖布津药液处理 510 分钟,晾干后接穗顶端用蜡封口防止水分蒸发,从而提高嫁接成活率。若气温达 25以上则需搭设遮阴网,嫁接成活率达 85%以上。 澳洲坚果采取的嫁接方法多种多样,项目采用舌接。 舌接法:砧木在距地 25剪断,为方便操作剪去靠近剪口的12 轮叶片,用刀以 30左右向上斜削成 3的斜面,选择与砧木大小相当的接穗,削法同砧木,后在斜面三分之一处纵切一刀。接时要对准形成层,接口自上而下用 , 20,韧性较好的薄膜带绑扎;接穗上部用低压聚乙稀膜密封。当嫁接成活后接穗上抽出的芽能冲破低压聚乙稀膜而自然生长。 6、嫁接后管理 坚果苗嫁接后 20 天左右就可萌发,此后从砧木上会陆续抽出实生芽,要及时抹去,接穗上长出的芽第一轮叶稳定后,即可开始疏芽工作,一株嫁接苗只留 12 个健壮枝条发育成主干,其余的剪除,保证 接穗芽的良好生长。在此期间根据营养袋内土壤水分的干湿状况来进行水分补充。嫁接后要防止碰伤,同时及时撒施防治蚂蚁的农药,尤其是秋季干旱时嫁接,蚂蚁常常咬食接穗密封材料,造成大面积嫁接失败。 在防病虫过程中,可加入叶面肥喷施,以促进幼芽的快速生长。工作中要特别小心,以免碰断抽生的新芽。 7、嫁接苗出圃 当嫁接苗第二批新稍稳定后,接穗抽生的新稍长达 30上并老化,且有一条中央主枝和 34 个侧枝时即可出圃。 坚果种苗出圃的相关标准见表 5 表 5澳洲坚果苗出圃标准 项 目 澳洲坚果苗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种苗高度 ( 85上 65 上 50 上 抽稍高度 ( 50 上 40 上 30 上 嫁接口高度 ( 低于 3005上 砧木粗度 ( 种纯度 % 95%以上 嫁接口愈合程度 嫁接位愈合良好,无明显隆起或瘤状肿大,解绑后无明显凹凸痕迹 生长情况 叶片稳定老熟,已至少抽生两次稍,叶片正常,颜色浓绿,枝条呈 灰白色老熟状 病虫害 茎干、枝叶无严重病虫害,根系无病虫害 损伤情况 老伤口已愈合,无新创伤 营养袋 营养袋不严重破损,土团不松散 1、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方法是使灌溉水 通过田间渠沟或管道输入田间,水流在田面上呈连续薄水层或细小水流沿田面流动,主要借重力作用下渗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又称全面灌水方法,是最古老传统也是世界上采用最普遍的一种灌溉方法。 优点: ( 1)能充分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 ( 2)对灌水技术要求不高,很容易为人们掌握运用; ( 3)不需要特殊的专门设备,投资省; ( 4)可节省能源,运行费用低。 缺点: ( 1)田间灌水有效利用率比喷灌、滴灌等灌水方法低; ( 2)产生大量深层渗漏损失或沿田面发生跑水泄流浪费; ( 3)对土地平整要求高,地形复杂的地区平整土地的投资大。 2、喷灌 喷灌是利用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将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喷洒在农田上,为作物正常生长提供必要水分条件的一种先进灌水方法。 优点: ( 1)节约用水,比传统的地面灌溉方法节水 40%左右; ( 2)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作物品质; ( 3)节省劳力,喷灌机械化程度高,大大减轻灌水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作业效率; ( 4)适应性强,在土壤透水性强或地形坡度较大的条件下仍可以采用喷灌,无需为灌溉而平整土地和控制地面坡度。 缺点: ( 1)喷洒作业受风的影响; ( 2)设备投资高; ( 3)耗能。 3、滴灌 通过干管、支管、毛管及时均匀地将灌溉水送至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以低压小流量、断续滴出的形式供应到作物根区土壤,可以实现局部灌溉。 优点: ( 1)最大限度地利用水; ( 2)没有水分的漂移损失和输送及喷洒中的蒸发损失; ( 3)结合施肥,提高肥效; ( 4)节能; ( 5)对地形适应能力强; ( 6)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缺点: ( 1)滴头容易堵塞; ( 2)投资相对较高。 4、微喷灌 微喷灌是以低压小流量喷洒出流的方式将灌溉水供应到作物根区土壤的一种先进灌溉方式。 优点: ( 1)节约用水; ( 2) 节省能源; ( 3)系统组合性能强,使用方便; ( 4)降低系统投资; ( 5)适应于山丘坡地灌溉; ( 6)对田间作业的干扰小; ( 7)节约劳力,容易实现自动化。 缺点: ( 1)对灌溉水要求进行一定的处理; ( 2)相对于地面灌溉而言,投资较高; ( 3)不适宜于大田作物。 根据以上几种灌溉方式的特点,结合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地点的地形特征,从因地制宜、节约用水、减少投资等各方面考虑,项目决定在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灌溉方法。 1、苗圃:采用喷灌方法。苗圃面积较大,地形高低起伏,相对较为复杂,田间苗木密度大(每亩 株左右),苗木在出圃时高度一般都在 1m 以内,因而采用喷灌方式较为适宜。 2、增殖圃:采用滴灌方法。增殖圃为一缓坡地,植株为单株独立种植,树体较为高大,株行距较大,因而宜采用滴灌方式,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和节约投资。 3、沙床:采用微喷灌方法。沙床用以播种催芽,其介质为沙,如采用地面灌溉和喷灌,均容易将沙冲走,造成种子祼露。采用滴灌则水量太小,而沙床面积大。因此,沙床宜采用微喷灌方式。 1、灌溉 用 水平衡计算 ( 1)用水量确定 计算公式 ( Z 计净灌水定额; :允许耗水量占土壤有效水量的比例,以 30%计; 壤田间持水量,壤土为 20、沙土为 12%; 物凋萎系数,壤土以 7%(占土体体积百分比)计、沙土以 3%(占土体体积百分比)计; Z:计划湿润层深度,即设计作物根系层深度,沙床和苗圃以 200、母本园和增殖圃以 300 。 设苗圃的为 本园和增殖圃为 床的为 此, 根据公式 ( Z 计算,得出 7.8 11.7 5.4 取灌水利用系数 =则根据 公式毛灌水定额 I=计算,得出 8.6 13 6 、 、 4 。 ( 2)用水量计算 苗圃区占地面积 76 亩,苗圃区分 5 个轮灌溉组,则每个灌溉组中最大一次的灌水量 78 母本园占地面积 50 亩,园区分 4 个轮灌溉组,则每个灌溉组每次灌水量为 1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