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沧源佤山直过区跨越发展忆今昔颂党恩-沧源佤族自治县思想道德建设模式的探寻何强宇 袁智中编者按:从“算好惠民政策账、基础投入账、产业发展账、个人贡献账” ,对比解放前后我们“吃什么饭、走什么路、穿什么衣、住什么房” ,激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热爱家乡的情怀,筑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思想防线这是地处云南西南边陲的沧源佤族自治县 2009 年以来,在全县上下广泛开展“四算账四对比四热爱”活动的核心内容。曾经被视为极其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这个集边、山、少、贫于一体的民族自治县,被创造性地转化成了老百姓听得懂、感受得到的大白话。感同身受的今昔对比,悄然内化为爱党、爱国、爱边疆、爱家乡的深厚情感认同,不断夯实滇西南中缅边境爱国固边思想文化根基。沧源县位于中缅边界中段,国境线长达 147.083 公里,全县 10 个乡镇有 6 个乡镇与缅甸边境接壤,全县 18 万余人,其中佤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 79.74%,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区。半个世纪前,作为这一地区主要世居民族的佤族,大部分仍过着“不用耕牛,惟妇人2用镢锄之” 、 “耕种杂粮外,捕猎为食”和“迁徙无常”的生活,是典型的一跃千年民族直过区。这里群山连绵、峰峦叠嶂,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家级二类开放口岸永和口岸离县城仅有 14 公里。历史上形成的亲缘、地缘、神缘、语缘、物缘、业缘,使以佤族、傣族为代表的跨境而居民族,至今仍沿袭着通婚、通市、互耕、互牧的传统习俗。同饮一江水、同耕一座山、同赶一集市、分国分寨不分族,是这里边民互市、互耕、互婚、互往的真实写照。这里与缅甸“金三角”毗邻,是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前沿阵地,是临沧建设面向缅甸开放合作先行试验区的主战场,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覆盖区。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沧源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七大战略” 、培育“十大产业” ,使解放前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佤山沧源直过区,在经历跨越千年社会变革和发展后,再度平稳驶入新千年跨越发展的快车道。正如县委书记祁腾武所指出的一样,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黄金期,也是风险频发和矛盾凸现的社会转型期。新形式下,如何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入日常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筑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爱党、爱国根基,成为了沧源县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必须直面的问题。2009 年,随着沧源县“七大战略” 、 “十大产业”的强力推进,以“算好惠民政策账、基础投入账、产业发展账、个人贡献账” ,对比解放前后“吃什么饭、走什么路、穿什么衣、住3什么房” ,激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热爱家乡”为核心内容的“四算账四对比四热爱”活动在全县广大农村全面展开。一算惠民政策账 比一比政策待遇“制作一本账册 ,算一算惠民政策账,比一比政策待遇。”是“四算账四对比四热爱”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谈及惠民政策账和政策待遇,沧源县勐角民族乡芒公村支书王林便滔滔不绝。芒公村是勐角乡最为偏远的行政村,全村 360 户人家 1617口人均为清一色佤族。闭塞的交通,让这个距离乡政府仅有 35公里、县城 50 公里的行政村,始终远离现代文明。虽然人均拥有 19 亩林地、3 亩耕地,却一直是勐角乡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滞后的行政村。2007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 674 元;所谓的乡村公里也是旱季坑洼不平、只有越野车才能够抵达,雨季则连后传动拖拉机行驶都很困难;6 个自然村中,三个村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广播电视,三个通路、通电的自然村,不仅路难行,使用的也是电价高、电压不稳的老电网。谈及全村的“惠民政策账和政策待遇账”时,村支书王林说,不消跟解放前比,就是解放初期跟改革开放比,就是近五年跟五年以前相比,不仅吃的饭、走的路、穿的衣、住的房,就是林地里面种的树都和之前大不同了。2008 年,乡村弹石公路修到了村公所;2009 年,6 个自然村通了公路、通了电、看上了卫星电视节目。跟着路、跟着电、跟着广播电视进村的,4还有核桃产业、竹子产业、木薯产业、新品种猪、各级挂钩帮扶部门和越来越多的惠民政策。王支书指着离村委会不远的千亩核桃样榜林向记者介绍,2007 年以来,全村新植的 7000 亩核桃、2500 亩竹子,不仅政府免费提供种苗、补助一半的肥料款,各种惠民政策也跟着产业进村入户。2009 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全覆盖;2010年全村享受农村低保人数扩大到 1009 人,2011 年再度提高至1309 人,覆盖率达 80.9%,户均达千元以上。更让全村群众想不到的是,2010 年底,全村 360 户民房全部纳入了全县“新家园行动计划”拆除重建,政府除每户补助 2.5 万元建房资金外,还采取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承包施工的办法,减少老百姓的负担;2011 年,全村 6 个自然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项目,村村有活动室、打歌场、篮球场、公共厕所,不再只是在电视里,而是落在芒公阿佤人的现实生活中。王支书说,每次开群众大会、党员大会,每次惠民政策出台,他们都要帮群众算一算惠民政策账、比一比政策待遇,越算、越比,对党、对国家的感情越深,信心干劲就越足。在其他乡镇、行政村走访中,记者发现, “算一算惠民政策账,比一比政策待遇”范围还涵盖了取消农特税、种粮补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 、新型农村合作、低保、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 “四算账四对比四热爱”宣讲活动中,县级宣讲工作组和县、乡、村干部,将以往的说教变成了真实的数据、鲜活的案例,引导群众算一算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出台的惠民政策账,对比以前种田交粮交款,如今不仅免除了农业税,种粮、5发展产业、购农机和家用电器还给补助;对比以前读书是贫困家庭的一种奢望, “两免一补”政策后,读书不仅不要钱,每月还发给生活补助;对比以前缺医少药、有病不敢医、 “医债”难还、因病致贫,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小病看门诊、大病住医院已是普通村民的寻常事。在这样的宣讲中,党的民族政策、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深切关怀,被转化为一组组数字、一项项惠民工程和一笔笔惠民政策账,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佤山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成为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二算基础投入账 比一比基础设施10 月中旬,当我们的采访车在一个又一个山寨穿行的时候,被当地称之为“新家园行动计划”的旧村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拉砖、拉沙石、拉水泥的车辆让以往沉寂的乡村公路变得热闹起来。勐角乡勐卡傣族村落民房改造工程已全部结束,旧房换了新颜,陈旧的石棉瓦顶换成了清一色的富有傣家风情的蓝色琉璃瓦顶;翁丁佤族大寨 100 户民房重建工作也正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芒公 6 个自然村、360 户拆除重建民房也已接近尾声。在当地群众眼里,这一席卷全县各乡镇、各村落的“新家园行动计划” ,是近几年来最大的惠民工程。沧源县新农办提供的数据表明,仅 2011 年,全县纳入旧村改造的村就达 33 个、需完成旧房改造 2910 户,其中旧村改造投入资金达 3462.55 万元,旧房改造投入资金达 15034 万元,除群众自筹部分外,户均补助资金 1.6 万元。据了解,整个6“新家园行动计划”将持续 10 年,到 2020 年,全县将累计完成旧村改造 450 个、旧房改造 25803 户,那时的沧源广大农村,将到处焕发着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面貌。勐角乡芒公村支书王林跟记者算了一笔基础设施投入账,以当下政府承诺的户均补助 2.5 万元计算,当下全村实施的360 户安居房建设,国家补助总额就达 900 万元,加上 6 个自然村 300 万元的整村推进项目,就是 1200 万元;如果再加上土地整治项目和年底启动的乡至村柏油路等各项工程的投入,那就远远不止 1200 万元。这是他们几辈子都苦不来的,如果还不懂得感恩爱党,那就连猪狗都不如。在广泛的走访中了解到,在“四算账四对比四热爱”活动中,沧源县采取“制作一套资料,算一算基础投入账,比一比基础设施变化” ,引导干部群众比一比以前人背马驮、泥滑路烂,现在县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举手打车坐;比一比以前住的都是茅草房,现在农村群众也住进了砖混结构的彩色琉璃瓦顶房;比一比以前只能依靠松柴照明,现在家有电灯、电视、冰箱、电话、手机,买电器、农用车、微型车国家还给补助。通过感同身受的对比、算账,饮水思源,感恩祖国。三算产业发展账 比一比刀耕火种“制作一本备忘录 ,算一算产业发展账,比一比所得实惠。 ”是“四算账四对比四热爱”活动采取的方式之一。“十一五”以来,沧源县结合本县人少地多、气候多样,生物、矿产、旅游资源丰富的实际,坚定不移实施“七大战略” 、7培育“十大产业” ,推进农林产业,着力打造绿色一产。在确保粮食总产稳定的前提下,仅用五年时间,便完成了 50 万亩核桃、50 万亩竹子、50 万亩其他经济林和经济作物种植,使该县一跃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几个农民人均拥有 10 亩经济林和经济作物的县之一。烤烟产业、旅游产业的齐头并进,使地处边境一线的沧源佤山再续新千年跨越发展的传奇。在“四算账四对比四热爱”活动,县级宣讲工作组和县、乡、村干部,紧扣全县的产业发展思路、布局和现状,着力将历年来县委、政府对产业的投入、群众的投入与收益制作成一本“备忘录” ,深入产业发展一线,与群众同吃同劳动,面对面的算一算政府产业投入账,比一比解放前刀耕火种的历史;算一算自家产业收入账,比一比过去吃的是什么饭、走的是什么路、穿的是什么衣、住的是什么房,激发边疆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热爱家乡的情怀,鼓励带动群众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产业发展上来。在勐角乡糯掌行政村,当地村民跟记者算了近三年来的烤烟产业收入账。糯掌行政村共有 263 户人家 1002 口人,是一个拉祜族、佤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2009 年烤烟产业进驻糯掌村,让这个人均纯收入一直徘徊在 1000 元左右的边远山村,一跃成为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村之一。佤族村民田兴海告诉记者,2009 年至 2011 年,他家连续 3年种了 7 亩烤烟,3 年纯收入累计 35000 多元。烤烟产业入村入户,使全村延续千年的一年只种一季的耕作习惯发生了改变。8每年 9 月烤烟采摘烘烤结束后,他们又开始种荞、种油菜、种包谷,同样亩数的田地一年当作两年种。种烤烟的 3 年间,烤烟采摘烘烤结束后,他在又在 7 亩烤烟地上种荞、种油菜、种包谷,仅此一项又多收入了 12600 多元。2010 年,他家盖起了砖混结构新房,花了 6500 元买了小型巡耕机,不仅犁田耙地不再使憨力,一年还可增加收入 3000 元左右。拉祜族村民那罗告诉记者,2009 年至 2011 年,她家烤烟亩数都保持在 10 亩,3 年纯收入累计超过 50000 元;加上多种一季苦荞、油菜、包谷的收入,同样的土地面积又增加收入18000 元。种烤烟,种出了摩托车、种出了新房子,种出了拉祜山寨的幸福生活。副支书田兴勇告诉记者,自 2009 年烤烟产业进驻糯掌村后,糯掌烤烟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 1000 亩以上,烟农经济收入不仅实现了一年一跨越,全村农业基础设施也明显改善。过去全村只有一条村组主干公路,现在,在各种项目的扶持下,全村路网延伸到了田间地角,自来水不仅进到每家每户,还进入田间地头。除了核桃产业、竹子产业、烤烟产业等产业带来的实惠外,在勐角乡翁丁村,村民们还跟记者算了旅游产业的收入账。自2005 年以来,参加旅游接待便成为了该村村民增收的一个亮点。副支书杨振江告诉记者,仅仅是唱唱歌、跳跳舞,有的人家一年就可创收 2000 多元。今年游客比往年多,村民旅游接待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老支书杨艾块一家 9 口人,除 4 个读书的娃娃外,全家 5 口人都参与旅游接待工作,仅此一项,全家一年9纯收入就接近 3 万元。这种感同身受的今昔对比,正悄然内化为沧源佤山各民族爱党、爱国、爱边疆、爱家乡的深厚情感认同,滇西南中缅边境爱国固边思想文化防线也随着这种认同不断巩固和增强。四算个人贡献账 比一比所做的事“制作一张收益表 ,算一算个人贡献账,比一比所做的事” 。在“四算账四对比四热爱”活动中,沧源县动员干部群众将国家对个人的投入制作成一张“收益表” ,引导干部从国家安排给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自己完成工作的质量及效率出发,算好自己的“贡献账” ,比一比自己做的事情与国家发给自己的工资、享受的各种待遇是否相称,比一比自己与杨尚州等优秀党员干部的差距;引导群众从自身发展产业、建设新家园、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维护稳定和谐,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等方面出发,算好自己的“收入账”和“贡献账” ,比一比国家给予的扶持是多少,比一比自己得的实惠是多少,再比一比自己所做的贡献是多少,比一比与老一辈佤山儿女“抗英抗日、保家为国”精神存在的差距,弘扬佤山精神,激发团结拚搏、干事创业激情。“县级干部挂乡包村、科级干部挂村包组、一般干部挂组包户、万名党员群众齐上阵”工作机制,也在“算一算个人贡献账,比一比所做的事”的背景下诞生。采访中,勐角乡副乡长李新翠向记者讲述了今年 8 月,县乡村组干部群众团地一心、众志成城帮扶勐角乡控角村、莲花塘10村种植 4000 亩竹子的感人故事。李新翠说,围绕县委、政府“把沧源建成全国最大的竹纤维生产基地”的目标,勐角乡党委、政府决定充分发挥控角村、莲花塘村轮歇地、灌木林多的优势,规划建设 4064 亩连片竹子产业基地。虽然竹子产业基地建设仅惠及控角村、莲花塘村 3个自然村 164 户农户 740 人,但通过层层组织动员,虽然 8 月种植竹子季节正是烤烟烘烤采摘、雷响田插秧旺季,全乡 9 个行政村 2996 户人家仍每户派出一个壮劳力,投工投劳 7750 人次参与了控角村、莲花塘村竹子基地建设;乡村组干部则人人充当技术员,打坑塘、住窝棚,全程参与竹子基地的建设。在竹苗集中种植的半个多月里,县级挂钩勐角乡处级领导驻扎在基地,20 个县级挂钩单位纷纷派出帮扶工作组参与竹子种植、看望慰问群众,投入扶持资金 8.8 万元;相关部门调来了 5 台挖机和 2 台装载机轮番作业,完成了近 13 公里的基地路面开挖工作。在县审计局的“贡献账”中,记者看到,2007 年至 2011 年间,全局投入新农村建设帮扶资金 117948.1 元,其中用于核桃产业建设 34477.1 元、竹子产业建设 6152 基地、烤烟产业5300 元,用于抗旱帮扶、扶贫济困、村组基层组织建设等72017 元,其中,干部职工捐款总额就达 15800 元。采访中,县审计局局长李开兰跟记者讲了这样一席话:“制作一张收益表 ,算一算个人贡献账,比一比所做的事。 ”比出了差距,密切了干部与农村群众的血肉联系;比出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比出了干事创业、无私奉献的激情。11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沧源, “举全县之力,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不仅成为了近年来沧源县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一种模式,还成为撬动沧源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内部精神动力。以四算账四对比 激发干群四热爱在谈及以“四算账四对比四热爱”为核心内容的沧源县边境思想道德建设模式创建的动因时,县委书记祁腾武、县长徐向东深切地说, “四算账四对比”的目的就是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热爱家乡”的“四热爱”情怀。沧源县地处滇西南边陲,国境线长达 14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模式与风险管理分析报告
- 现场作业讲评课件
- 上海市嘉定区嘉定二中2026届高三上化学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营养师考试模拟试卷:冲刺阶段营养干预方案设计
- 2025年电气工程师考试试卷:电气自动化控制专项训练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银行法律法规专项训练试卷
- 2025年电气工程师考试重点难点 电气设计专项训练试题集
- 2025年小学数学毕业升学考试综合题型冲刺试卷
- 2025年小学数学毕业升学考试易错题型解析与应用模拟试卷
- 新疆伊宁生产建设兵团五校联考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3年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共38张PPT)
- 金风15兆瓦机组变流部分培训课件
- 膀胱镜检查记录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三联)
- 化工装置静设备基本知识
- 电脑节能环保证书
- 美国共同基金SmartBeta布局及借鉴
- 露天矿山危险源辨识汇总
- 2022年08月安徽省芜湖市招考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岗位冲刺题(带答案)
- 国家城镇救援队伍能力建设与分级测评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