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的“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美学作业)_第1页
浅析庄子的“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美学作业)_第2页
浅析庄子的“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美学作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庄子的“功成之美,无一其迹”学号:2009220122 徐艳萍庄子,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 ,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 ,战国时期宋国蒙。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们的哲学为“ 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 ,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主张“ 无为” ,放弃一切妄为。追求一种“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 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无为,其实它的意思并不是单纯的什么都不做,道家事实上是在强调自然的作用,就是说,当你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人为跨越自然的过程,或者强制改变。现浅析庄子的“功成之美,无一其迹” 。庄子美学思想从根本上说就是自然美学思想,就是自然审美观。庄子美学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自然美。庄子主张“物我为一”的境界,这每时心与心的相通,是主体的自然无为方式契合了客体的自然无为本性,从而使自然界天地万物具有了自然美,使人有了能体验这种自然美的能力。 天下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二、真实美。在主客体关系中,真实性才具有价值,才具有真实美的意义。 渔父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与外,是所以贵真也。 ”三、朴拙美。天道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庄子强调自然朴素的态度和襟怀和自然朴素的审美效果。四、无成美。自然而然的、无所用的表达方式正能契合客体的自然天性,达到主客体的自然交融。五、艺术美。庄子对音乐的认识,就提出了“天籁” 、 “地籁” “人籁”的几种不同的音乐表达方式。庄子提倡“天籁”而反对“人籁” 。2庄子正是以一种悠游、怡然、旷达、超脱的态度而视显示人生的以顺应自然、安之若命的态度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作为万物之一的人,不能以自己主观设定的模式和理论框架去分解浑一的宇宙自然,而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浑合为一。庄子的“自由” ,不是生物学上的随意,更非物理学上自由落体的自由,而是程颢诗句“万物静观皆自得”那种静默赏中的自得自在。万物不不是真的能够客观地达到绝对的逍遥自在,其实逍遥只是个体的一种境界。在庄子看来,显示人间有其关系、限制处,而进入自由状态审美境界,则遗其关系、限制处,达到物我同一的极致。庄子从对生命意识的体验出发,面对大动乱时代人的苦难、忧患和自我异化,旨在谋求一种超越苦难、忧患、消除自我异化而自由快乐的人生境界。苦闷、超越,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当他进入一种至乐的境界时,他要忘掉自我,进入忘我的极致,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 。但一旦我们追寻他的心路历程,就会发现期间有强烈的痛苦和挣扎,其生命的激情冲动时时从极乐的理论境界的外壳中冒出来。庄子正是对自由的审美境界的追求中散发他的痛苦和忧患,也正是其痛苦和忧患,使庄子渴求超越痛苦和忧患的审美境界。庄子的“不仕” ,意在摆脱世事的羁累,以铸造他自由的精神王国,这种生活态度就是让王篇假借颜回所说的“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 ”的生活情调。庄子的“去迹返真” 。文明社会对人性的一个最大摧残,就是导致了人的异化,把自由人自己所制定的道德规范当做了与个性发展相对立、相异己的东西,个人不得不为了实现它而奔命, “以物易其性” 。庄子把“真”与个人的本质自由结合起来,把“真”与伦理道德区分开来,这样就使得庄子所提倡的性情之真才真正成为我国审美理想中真美同意的理论源头。庄子的“真”有如下特征:一、庄子所谓的“真”是自然的,他是尚迹的对应物,因为一旦崇尚和追慕圣贤之迹,人就会离开自己的本性而失真。庄子说:“真者,所以受于天者,自然不可易也。 ”二、 “真”内在于人的本质中。故郭象说:“真在性分之内” 。三、 “真”是仁义礼乐等道德观念和名利等世俗追求的对立物。从人的性情之“真”的观点来看,仁义礼乐是一种畸形的怪物,3他有失性命之情;人们一旦“殉名” “殉利” “碌碌而受变于俗” ,同样也失掉了自己的真性。所以山木篇有“见礼而忘其真”之悟。庄子所返之“真” ,乃是人的本质中最真实的东西,它是自由和自然的统一。王国维认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人间词话 )可见, “真”是其“境界”说的核心。王国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汝束之态。 ”(人间词话 )庄子继承的只有老子关于“天人合一”“自然无为”的部分,并把它发扬光大。庄子认为人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与自然融为一体,抛弃人的主观意识,不管是所谓的“ 善” 还是 “恶”,对自然来说都是不和谐的因素,人应该是如草木一样生活在自然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