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良种油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项目背景: 本项目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 ”中 “高产优质油茶新品种选育 ”的计划安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7年政府支农投资指南 ”的规划安排,大力开展利用干果核心种质构建技术,品质形成遗传因素控制技术,亲本选择与定向杂交育种技术,聚合早实性、丰产性、果实品质、抗逆、抗病、果仁品质、抗倒春寒等性状基因,选育菜用、加工等为目标的优质多抗木本油茶专用新品种;及要实现的研究目标及技术经 济指标为:选育高产油茶新品种 25 个,建立良种资源圃基地 10000 亩,新建设良种林 200 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 200 万亩。新品种产量比主栽品种提高 30 50%;建立油茶基因库 1 处;结果年龄提前 3 5 年。申报获得 2 3 项发明专利,在长沙高新开发区建设年产 10000 吨高品质茶油冷榨生产线 2 条的要求而进行项目建设的。 油茶是中国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湖南又是全国油茶中心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做好油茶产业开发这篇文章,变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可以增加产区群众收入,而且对 “三农 ”问题促进林业产业结构 调整,发展壮大林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油茶树全身是宝。一次栽种多年收益。种植油茶树既能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也可帮助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生态型、观光型林业经济。茶油色泽金黄,清香宜人,营养丰富;茶粕深加工潜力很大,综合利用价值高;油茶花开冬秋,花期长达数月,花蜜浓香;油茶树对土壤条件要求并不苛刻,荒山僻壤、丘陵闲散地均可种植,这些都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发展我国油茶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名称 湖南省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与茶油深加工项目建设 项目负责人 项目总负责人:贺志弘 技术总负责人:贺志弘 深加工 深加工 第二章 项目建设依据与建设规模 项目立项条件: 项目基地建设地为湖南省安化县,安化位于湘中,雪峰山北部,南北边际以高山大系与邻县分界,资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县,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黑茶、油茶、油桐的三大品产区。其山貌地势,南北两边高耸,逐向资江递降,似一槽型。东与桃江、宁乡接壤;南与涟源、新化县毗邻;西与溆浦、沅陵县交界;北与桃源、常德相连,县辖总面积 4950 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第三大县,建县至今已有 930 余年历史。安化县辖 12 个乡, 17 个镇, 1 个建镇试验区,共 1180 个村 (居委 )。总面积 4950 平方公里, 2002 年年末实有耕地面积 63 万亩,其中水田 34 万亩,旱土 29 万亩。县内成土母岩较为复杂,以砂页岩和变质岩为主,次为 石灰岩和砂砾岩,以及少量花岗岩,形成成土母质种类多,因而形成土壤种类亦较多。共有8 个土类, 18 个亚类, 67 个土属, 218 个土种。安化地处中亚热带北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季明显,严寒期短,生长季节长。县内年均日照时数为 时, 2 月最少,平均为 时; 7 月最多,平均为 太阳辐射总量为 卡 /7 月最多,为 卡 /12 月最少,卡 /平均气温 ,最高 ,最低 ;无霜期一般为 274 天左右。年降雨量为 米。安化县境辽阔,地形复杂,物种繁浩,植被群落终年常绿。其结构可分乔木、灌木和草木三个层次。全县有木本植物 103 科, 388 属, 1022 种,其中优良乡土树种有 250 余种。森林资源中的林地有 余亩,经济林中现有油茶林 公顷,占经济林总面积的 为全国 37 个油茶林大县之一。油茶作为一种木本植物油料,在安化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具备 适宜的生产栽培条件,安化地域较广,且以山地为主,成土母质主要为板页岩风化物,占。风化物质地较为粗厚而偏粘,含养分较丰,呈酸性或弱酸性。森林覆盖率为 57%。安化地处东亚季风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的特点。历年(年)年平均气温为 ,与年平均数吻合。一年之中,月份最冷,极端最低气温 ,月份最热,极端最高气温 。 年平均无霜期天、日照 小时。年平均降水量毫米,较年平均数多毫米。雨水集中在月。不同地域雨量相差很大:洞市 竹溪坡 熊家山一带多至 1817 1851 毫米,而清塘 黄柏界一带少至 1414 1428 毫米。 安化县是湖南省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省重点林区县; 1994年国务院确定安化为 “八七扶贫攻坚 ”重点县。 湖南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位于安化县江南镇,基地首期建设占地面积 5000 亩。江南镇是历史上的传统油茶产区,连片或非连片油茶林目前尚有 13073 亩。江南 镇位于 道旁,向东连接洛湛高速、向西连接常张高速、长张高速、向南连接京珠、上瑞、二广高速,交通发达。 项目建设依据 ( 1)资源分布广泛,并着手建设原料生产基地; ( 2)产品性能独特,市场前景看好; ( 3)基地建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建设条件良好; ( 4)符合国家产业要求。 项目资源量及分布 湖南省是油茶的最集中栽培区,油茶栽培面积一直居全国之首。 1935 年 1024 万亩, 1949年 1958 年 1500 万亩,上个世纪 70代,面积最多时达到 2400 万亩,近 10 多年来,由于林业结 整,加上自然演替,油茶林面积有所减少。 1997 年二类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油茶林面积 1997 万亩新调查统计,全省现有油茶林面积 1770 万亩,虽比 10 年前减少近 200万亩,仍占全国油茶林总面积的之一。全省 122 个县市区,除安乡、南县两个纯湖区县外,其余县(市、区)都有集中成片分布 1020 万亩的县 16 个,占全国 130 个县的 20 一 30 万亩的县 12 个,占全国 56 个县的 上的县 21 个,占全国 50 个县的 42%。最多的耒阳市油茶林面积达到 120 万亩,居全国县(市)栽培位。 项目育种前期资源 广 义上的油茶是指山茶属( 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的栽培经营面积的总称。山茶属( 山茶科中最大的属,目前已知的有 238 种,其中种子含油率高达 40%剀多种。以普通油茶( )分布最为广泛,其它如滇山茶( 浙江红花油: 攸县油茶( s)、小果油茶( 越南油茶( 红山茶( 栓壳红山茶( 广宁 红山茶( 在的地方有很好的栽培面积。湖南省主要是以普通油茶、小果油茶等为主,占现有栽培面积的 95:其它如攸县油茶、浙江红山茶、栓壳红山茶(茶陵红花油茶)、溆浦大红山茶、短柱茶等在不 f 一定量的分布,但缺少成片栽培,所以产量上很少统计。 20 世纪 60 年代中后期,油茶良种选育工作首先从我省广泛开展起来。从生产、资源和品种开始,进行优树选择、农家品种和优良类型的评选、优良家系的鉴定、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穗圃营建、优良无性系的鉴定等,先后完成科研成果 18 个,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三 等奖 1 个,省三等奖 10 多个,选育出永兴中苞红球等优良农家品种 8 个,优良家系 6 个,优良杂交组合 5 个, “系列优良无性系 94 个,良种增益提高 15 60%以上,比自然林增产6 9 倍,显示了很好的丰产潜省林业科学院是较早开展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育的单位之一,完成的成果 “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育生物学特性 ”1991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 年被列为国家科技步重点推广内容,大大油茶优良无性系研究的深入开展与推广应用。通过杂交育种选育出的优良杂交组合遗传增益更性更强,经济收益期更长,而且造林用苗成本比无性系嫁接苗降低一半以上 。湖南省林业科学所的成果 “油茶优良杂交组合、家系和无性系选育及其群体产量性状的研究 ”2003年通过国家织的成果鉴定,成果居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2004 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个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全省先后在 32 县(市)建立油茶优良无性系采穗圃和示范林 238 为生产应用提供优良种源。湖南省林科所 1987 年在攸县新市面上油茶场进行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林, 1991 年平均亩产油 南林学院和湖南省零陵地区林科所利用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于 1986 年造林 127 亩,造林后 3 4 年开始挂果, 1990 年 亩产油 斤,第五年就超过原有老材到 1994 年( 9 年生)亩产油 斤。 项目建设规模 该基地集分为种子园、采穗圃、良种繁育圃、实验区、示范区五大功能区于一体,主要繁育高品质油茶良种。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为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提供高品质的油茶良种。 种子园建设规模为 300 亩,采穗圃建设为 1200 亩,良种繁育圃建设规模为 3000 亩、实验区及示范区建设规模各为 5000 亩。合计建设规模为 9500 亩。总投资概算为 9500 万元,分三期投入。 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 湖南高品质油茶良 种基地建设是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需要。湖南是全国生态农业大省,油茶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在面积、良种选育技术方面都位列全国的首位。生态环境十分优越,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是生产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天然场所,油茶林比较适宜粗放管理,可不施用化肥和喷洒农药,在未被污染的环境中生产的山茶油是一种有机绿色食品,发展山茶油产业是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同时,山茶油产业与湖南省的旅游业相互渗透,山茶油可丰富我省的旅游食品市场,冬季连片的山茶花盛开的美景能吸引大量游人驻足观光。 山茶油是一种富含不 饱和亚油酸的木本油脂,优质茶油以油酸、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 90%以上,比国际公认的最好的橄榄油还多 1%,食后易消化,有效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具有降低油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并具有较好的护发养颜功效,是一种集食用、养生保健、美容于一身的安全营养健康食品,是 21 世纪人们普 遍追求的高级食用油。 目前,我省茶油产量从 20 世纪 80 年代 吨, 90 年代 吨发展到现在的年产油均在 7 万吨以上,约占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其中 2002 年产油 吨, 2003 年达到 吨。 但是,按 2003 年产量计算,全省亩平产油 茶总体产量仍处于很低的水平。 就油茶的产值来说,按每公斤 20 元销售价计算,全省茶油年产值 元。加上 35 万吨茶枯, 60 多万吨茶壳的用,我省油茶产业产值为 20 亿元左右。 第四章 项目建设可行性 1、良种资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1986 年选育出 “亚 1”等 3 个优良家系,其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力较高,冠副、枝下高、分枝角度和分枝数等遗传力均在 55%以上。湖南郴州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通过 8a 品比试验研究,选育出的优良家系 “71平 h ,比参试的其它 4 个家系平均增产 主要经济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高,种仁含油率为 湖南林业科学院选育出 “湘 5”“ 湘 7”和 “ 湘 9”3个优良家系,平均产油 h ,已在湖南省衡东县和福建省福安市等地推广应用; 2004 年该院又选育出 “ “个优良家系,产油量分别为 h 和 h ,分别比对照增产 在油茶优树选择的基础上,现在茶油优良无性系已成为我国油茶生产 上最重要的良种资源,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1987 年在湖南省攸县新市镇面上油茶场建立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换冠中试林, 1991 年平均产油 h 。中南林学院和湖南省醴陵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于 1986 年造林 85kg/h ,造林后 34a 开始挂果, 1990年产油 h ,第 5 年就超过原有老林的产量,第 9 年产油量达 h ,应用并且表现良好。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开始了油茶杂交育种的研究、选育的 “ 5 个优良杂交组合;产油量为 h ,分别对照增产 入选的 5 个优良杂交组合子代产油平均值比参试的自交组合子代产油平均值 h 增产 油茶育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油量。建立相应的良种繁育基地和采穗圃,使这些资源在油茶良种推广中发挥显著的经济效益,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因此, 本项目将着力实施良种基地的建设。 2、当前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呈现的机遇 入世以来,我国油料作物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对油茶而言,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因为油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 85%以上,且含维生素 A 和 E,耐贮藏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症,是绿色保健食用油,为高级食用油。由于油茶病虫害少,且生长于低丘岗地,基本不受环境污染,是绿色无公害食品,深受国内、国际市场欢迎,誉为 “东方橄榄油 ”。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的茶油情有独钟,在日本,油茶的价格是菜油的 , 目前油茶出口贸易空前活跃,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和国家油茶低改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示范作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又进一步批示要加强我国油茶工程的发展力度。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我国广大南方地区,人均耕地很少,但宜林荒山、荒地却较多,且大多是低缓的丘陵,区域内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发展油茶生产可谓得天独厚。由于油茶林对自然灾害有咬强的抵抗力,且不与粮、棉等其它农作物争地,因此,这在发展我省地方特色经 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湖南油茶深加工企业对茶油产品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开拓国内、国际茶油市场的需求, “公司 +农户连基地 ”现代企业模式的延伸,这些都为我国油茶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平台和产业链的延伸。 3、我国油茶产业化的机遇与问题。 目前,我国各地包括湖南省都存在着一些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如林地权属仍然不清,变动异常;投入少、基地小、辐射环强、品牌不响,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发展缓慢,尚没有形成油茶产业链等。特别是在技术层面上,传统的林业经营思想严重,对油茶本身的生理及生 态特性缺乏了解,良种推广潜力产业化低下。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在我国,二类油茶林的面积占到了 有的地方甚至占到了 80%以上,现存的绝大多数油茶林是实生世袭林,基本上是百年以上的祖宗林。由于绝大部分是源于未经选择的集团种和实生子代林,株间产量差别很大。调查研究表明,在同一林分中,丰产株年产果可达 50上,而低产株却只有 至颗粒无收。从整个油茶林分结构看,低产林的改造是当务之急。而良种的问题是改造低产油茶林的关键,是优中之优,重中之重的问题。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已经对良种的作 用,特别是无性系造林的效益已经达成共识。但各地建立的油茶高产无性系中心采穗圃和种子园由于经费问题大多数已经多年荒芜,甚至已经不存在了。由于受采穗圃面积和穗条产量的限制,在较长时期内难以保证上对良种苗木的需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可以直到全局性的带动和影响作用。 4、我省油茶良种选育及推广应用 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湖南省是其中主要集中地之一。它适应性广,能耐干旱贫瘠土壤,在我省丘岗山地是其他经常林无法取代的主要绿化树种和重要油料资源。 在我省,油茶林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自然实生繁殖,粗放经营,大面积产量很低。为改变这一落后局面,我省自六十年代开始特别是九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进行无性系油茶优良品种选育。目前我省已经选育出来的主要优良品种有: 永兴中苞红球, 4 年平均亩产油 霜降籽增产 品种适应性较广,在中北亚热带表现较好。 巴陵籽,又称五粒籽,属寒露籽类型, 3 年平均亩产油 普通霜降籽增产 适应于湘北、湘中及省内大部分寒露籽主产区。 衡东大桃,中国 林科院亚林所与衡东县林业局共同选育完成。果大桃形,果实高产稳产,造林后一般 3 年开花, 4 年后有一定的产量。 8进入盛果期,亩产油 10上。适应性较广,在长江以南的湘、赣、浙、桂、闵、粤以及云贵高原等均有栽培。 珠山红花,属寒露籽类型,造林后 6 9 年平均亩产油 对照高 并具有早实丰产的特点。适应于湘南地区。 除此之外,尚有部份其他的品种亦属于国内含油量较高的品种,如攸县油茶、小果油茶、平江短柱茶和溆浦大红山等。 但上述品种无论从量和质等方面来比较的话都无法与优良 无性系品种比较。从 90 年代开始我省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选育出了以下优良品种: 油茶优良无性系是经过优树选择、采穗圃观测和品比试验程序选育出来的;采用无性系繁殖能充分保持亲本无良性状,具有早实、丰产和稳产的特点。现已成为我省油茶生产上最重要的良种。 油茶良种选育展望 1953 年,英国科学家 螺旋结果的发现及生物技术的崛起,是很多有识之士看到了 21 世纪讲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是当今生物科学中最具生命力的前沿科学。随着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在常规育种的基础上,开展油茶生物技术育种,通过分子标记和遗传图谱的构建等基础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分子标记选择育种和目标基因的定位和克隆,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筛选和研究油茶抗性基因及表达机理,培育转基因抗虫、抗病新品种,通过研究油茶油脂形成过程中控制脂肪酸脱氢酶的基因以表达培育高油酸和高亚油酸新品种, 提高油茶含油率和优化油脂质量;实现油茶生物技术定向培育高产、优质和高抗新品种,为油茶育种拓宽了新的研究领域。 油茶良种推广应用的现状和趋势 我省食用油年人均 9对于发达国家的人均 2030有很大差距。而且以菜油为主,菜油中有高含量芥酸,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我省每年用于种植油菜籽的土地面积都在几百万亩以上( 1990 年达到 亩),占我省耕地面积的15%20%,如果继续增加种植面积会给土地和劳动力带来更大的压力。充分利用我省现有油茶资源,走食用油料木本化的道路势 在必然。但是,目前我省油茶生产经营水平普遍偏低,良种化比例不高,要想提高油茶产量,必须加快我省油茶生产良种化步伐。 油茶良种推广及应用 我省油茶面积虽然大,但长期以来粗放经营,品种良秀不齐;林分长期的自然演替,绝大部分树龄老化,有多次萌芽林;植株密度希密不匀,林相结构极不合理,造成大面积单产很低,平均每亩年产油 3 油茶良种的推广应用是在 80 年代初期以后开展的,特别是联合国援助实施的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后,通过采用优良家系、优树种子和优树无性系育苗实施更新造林,开始了油茶良 种的推广应用,给生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在永兴、常宁和耒阳三县共改造 9 万亩,改造前的 1983年平均亩产油 改造后 1986年平均亩产油 东县的 4000亩低改林从改造前的平均亩产油 988些为油茶良种的推广应用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且在国家林业部和省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工程的实施推动下,目前我省完成 100 多万亩油茶林的良种化改造。 油茶产业发展的缺失与严重的后继无林。 据统计,我国林业科技 成果转化率不到 34%。油茶良种推广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但从我省的油茶面积和人均食用油水平来看,则仍有很大差距。 100 万亩良种油茶林仅占我省油茶面积的 5%。食用油料木本化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良种种源不足 虽然现在以选育出一批农家品种、优良家系和优良无性系,但远未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优良无性系虽然在各主要产区县建立了采穗圃,但绝大多数未进行区域性试验,生产应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些采穗圃由于苗木基地建设未能及时跟上,疏于后期管理,老化和衰退现象相当普遍。所以目前很多产区县都必须从外地调进造林用 苗。 良种苗成本较高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主要是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嫁接和管理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造成苗木出圃率不稳定,一般只达 50%60%,造成苗木成本相对实生苗要高 1以上。增加了造林成本,阻碍了优良无性系的推广应用。 品种良种混栽 油茶良种必须要有配套的管理技术措施才能获得高产,目前良种苗造林很多仍沿用随便挖个洞一埋了事的传统方式,没有进行必要的造林规划,苗木生长不良等,影响了良种苗木增产潜力的发挥。 所以,在开展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良的同时,应在油茶优良无性系基础 上开展杂交育种、优良家系的多世代选择等多方位多渠道育种。同时,还应适当增加对寒露籽油茶的选育工作,以满足一部分寒露籽产区的需要。并着手开展生物技术育种的探索工作,为定向培育高产优质高抗油茶新品种作好必要的准备。 第五章 市场分析 一、油茶产品市场分析 国内市场分析 1)我国油料生产分析 我国地域广大,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适合多种油料作物生长,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可料作物范围越来越大,因而国内食用油产品极为丰富,划本作物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棉籽油,还有新开发出来 的米糠油和玉米胚油等,等:木本植物有油棕、桃油等。 我国国内油料年生产量约 4000 5000 万吨,主要以油菜籽与大豆为主,两者约占 80%,但大豆绝是作为粮食,用于榨取食用油的不足一半,所以表中数据大豆榨油约 150 万吨左右。从表中也可 内生产的木本油料以油茶为主,但所占的比重还很低(见表 1)。 表 1:国内主要油料生产结构 油品播种面积(万亩) 总产量(万吨) 折油(万吨) 占当年比例( %) 菜籽油 10715 1053 402 豆油 13183 1615 382 生油 7517 1495 籽油 6276 337 麻油 1198 90 油 5500 90 )我国油料消费分析 我国年人均食用植物油 “八五 ”期间的约 斤(未包括进口数量)提高到了目前的 5 公斤,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 20斤。国内食用油年消耗量为1400 万吨,量从 1995年共 17490 万吨,年平均折合油 600 万吨。消费缺口从 “八五 ”的 28%到如今的 油料生产主要是油菜籽和花生, 2001 年油菜籽和花生的产量分别是1132 和 1447 万吨。大豆油在 年代起逐步成为新的食用油品种, 1998 年产量 150 多万吨。棉籽油在 “八五 ”期间曾占 大幅度减少。国内植物油部消费量每年都大幅度增加,从 1998 年的 1097 万吨到 2003 年的 1436 万中 2)。 所以,我国食用植物 油供应严重不足,每年都需进口大量的植物油和油料。据海关统计,共进口食用油 1400 多万吨。仅 2003 年实际进口 775 万吨,其中棕榈油 吨,豆油188 万吨, 吨,油菜籽 吨(折油 吨),大豆 2074 万吨(折油 234万吨),豆粕 1788 万吨一方面,国内油料播种面积增长变缓并呈萎缩的趋势,将会加大中国对世界食用植物油市场的 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的从单纯的考虑数量提高到数量和质 j 在增加食用植物油数量的同时,也对食用油提出了保健作用的要求。 3) 国内油茶产品市场特点 我国油茶栽培面积 5500万亩,年产茶油 18 20万吨,相当于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的 l油料种类,从总产量来而言,根本无法与大豆、花生、油菜籽、棉籽、葵花籽、芝麻等 8 种主接竞争,所以,油茶产品市场的发展重点瞄准食用油的高端市场,针对大中城市 的高消费人群 等特殊保健需要的人群。在市场打造过程中逐步树立油茶产品知名品牌。 茶油作为优质食用油,一直以来就得到产区群众的认可,就是初榨原油的市场价格也是菜 3 倍, 2004 年很多地方都在每公斤 20 26 元以上。通过精炼成高级食 用油后,价格还可大幅度提优仕茶油科技开发公司出口价每公斤 元,去年广交会上,最高价格提到每公斤 15 美元。面体现了市场的认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进展,对优质保健食用油的需 渐扩大,茶油在食用油高端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相应增加。茶油市场的发展还是以茶油为大宗,提高精炼工艺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扩大贸易,增加出口。茶油深加工开发高级化妆品市场,油酸含量是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容易被皮肤吸收,能滋养皮肤,不存在各种合成化妆品所有的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项目的综合利用: 1、 茶油 ( 1)茶油 的价值 茶籽油属不干性油,色清味香,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相似,油酸和亚油酸总量高达 90%以上,而维生素 E 的含量又高于橄榄油 (见表 3)。茶油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茶油除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工业上还可制取油酸及其酯类,可通过氢化制取硬化油生产肥皂和凡士林等,也可经极度氢化后水解制硬脂酸和甘油 等工业原材料。茶油本身也是医药上的原料,用于制作注射用的针剂和调制各种药膏、药丸等。民间用茶油治疗烫伤和烧伤以及体癣、慢性湿疹等皮肤病。茶油还能润泽肌肤,用来擦头发,可使头发乌黑柔软。日本大岛春株式会社利用茶油能滋养皮肤,吸收对人体最有害的 290波紫外线 (功能,通过精练制作天然高级美容护肤系列化妆品。 ( 2)茶油的制备及精炼 茶油的制备分带壳加工和不带壳加工,两者各有利弊。目前,我国油茶籽制油分为一次压榨法和预榨浸出法两种,另外也有专门收购压榨饼进行浸出的。油茶籽压榨的设备 主要有90 型、 95 型压榨机、 200 型及 202 型等动力螺旋榨油机。油茶籽饼的浸出,与一般油料的浸出过程基本相同。油茶籽制油过程中,茶皂素主要存留在饼粕中,但也有少量皂素进入毛油,使其口感苦涩、辛辣,对人体略有毒性。因此,在茶籽油精炼时首先必须保证能去除茶皂素。茶皂素呈弱酸性,可溶于水,通过碱炼和水洗即可去除。碱炼还可脱除油中胶杂。生产低档茶籽油时,一般只做到碱炼。而生产高档茶籽油时,还需进行脱色、脱脂、脱酸、脱臭。茶籽油中色素具有较大的热不稳定性,遇热退色,所以茶籽油的脱色可用无土脱色法。但目前生产上一般还是 采用吸附法脱色。为了不破坏茶籽油的高档品质,脱脂过程宜采用冷冻法。冷冻法脱脂要求冷冻结晶温度控制在 2 左右,养晶 72 小时以上,再回温至 6 左 右过滤。 茶籽油属于比较典型的低胶杂、低碘值油品,特别适合物理脱酸,并在脱酸的同时完成脱臭过程。脱酸、脱臭过程要求高温高真空,操作时以不超过 a 为宜,操作温度应控制在240 260 。 2、虾蟹保护剂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虾、蟹、鳗、甲鱼等为代表的名优水产品的养殖迅猛发展,但作为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基础之一的饲料加工业和水产药物 ,整体水平还比较低。虾蟹幼体聚缩虫病治疗必需的制霉菌素价格昂贵,每公斤达 2 000 元,成本很高,难以满足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以提油后的茶粕为原料制备虾蟹保护剂,不仅节约用药成本,而且还可以作为虾蟹的饲料源。 3、茶皂素 提油后的茶粕中含有 12% 15%的茶皂素,茶皂素有溶血作用,所以饼粕不能直接作饲料,目前多是作为燃料或肥料使用,仅有少部分被用来提取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天然绿色、 绿色、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农药、洗涤剂领域。茶皂素杀虫剂药效持续时间超过其它植物型杀虫剂和化学农药,具 有高效性,与其它农药复配,还可节约原药的 50%70%。茶皂素与其它化学农药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高级动物口服无毒性,克服了化学农药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大力推广茶皂素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不仅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利于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茶皂素应用于洗涤剂领域则可以减少其他合成表面活性剂的二次污染。同时,茶皂素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起泡剂、矿物浮选剂等。 茶皂素的提取一般采用水剂法和甲醇溶剂法。二者的生产工艺各有优缺点。目前茶皂素产品一般是粗品,存在活性不强(作虾蟹蜕皮剂),产品纯度低等 缺点,限制了其应用。 4、饲料 提取油和茶皂素后的粕可以作饲料源,与其他原料复配使用。也可以利用生物工程,发酵制备高蛋白饲料粕。 油茶综合利用的副产品茶皂素也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建材、日用化工、医药、农药 !有很重要的作用。从 90 年代初以来,国内从事植物提取的生产、科研机构共发展到了300 多家,的茶皂素提取厂家、研究机构有 20 多家,形成了约 5 万吨年的制备提取能力。市场消费一半在 国家,国内消费量基本平衡。湖南绿海油脂集团开发的茶皂素产品纯度90%以上,基本达到了的要求,广州多维康食品科 技有限公司进正在投资 1700 多万元,扩建加工茶饼(籽) 250 吨曰 3000 吨高纯度茶皂素、年产 40000 吨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能力的生产车间。茶壳和茶籽壳生产食活性碳则是具有较好市场潜力的新产品。 外市场分析 世界植物油料消费主要是以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花生油等为主体(见表 3)。 表 3: 1997度世界主要食用油产量及 2005测 注:茶油来自国家统计局折算,其余来自油世界;单位:万吨 一般大宗油料生产国,肯定又是该油料的主要消费国。其中印尼和马来西来等国则是以 油等热带油脂为主,几乎占 95%以上;美国、巴西等以大豆为主,占 70%以上;俄罗斯和阿根庭以 为主体,约占 50%以上;中国、德国和加拿大等以菜籽油为主,约占 40%左右,意大利和西班牙沿岸国家则是以橄榄油为主,占 35%左右。 油茶主产我国南方,日本、越南、泰国等有少量栽培 ,美国东南部正在进行少量引种。国家面积很少,而且仍以生态效益为主,整体产量很低,如日本年产茶油仅 50 吨,不可能单独形成商 所使用的茶油原材料还是来自于主产区中国。 20 世纪初期,日本和韩国等从中国进口茶油主要 J 成高级护肤化妆品;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则进口大量的茶籽和茶枯来进行加工、提取 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但作为高级化妆品开发的企业在日本,日本大岛椿株式会社以茶;作为高级天然护肤产品已有了 100 多年历史,目前增加了防晒、洗发等系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对茶油的优质特性认识更上了一个层次,不但国外进口中 国原料制作茶油产品,国内很多企业 出来的茶油产品推介到海外销售。中国加入世贸以后,更有利于茶油产品的出口,有眼光的油茶在逐步开拓占领国际市场。 油茶产业发展的效益分析 油茶产业效益可区分为资源和初级产品、深加工产品两个方面。 油茶资源与初级产品效益分析 资源与初级产品就是油茶生产,从目前大面积生产水平,每亩产茶油 5产值 10013 相对较低,扣除生产成本 2 个工计 40 元,年毛利润 60 90 元亩。但如果按良种丰产林计算,每油 30值达到 600 720 元,扣除人工和肥料等生产 成本 220 元,年毛利润 410 530 元,投入 于柑桔 l: 瓜的 l: 蔬菜的 1: 加工与综合利用效益评估 湖南省这些年年均产茶油 吨,按每公斤 20 元销售价,年原材料初级产品产值 元。但目前茶油仅 8500 吨,只有年总产量的 10%,加工产业产值仅 14 亿元,说明很大一部分茶油还未有实现化。如果商品化加工精炼水平达到 70%,不包括综合利用副产品,仅茶油精炼产值就可达到 98 明加工业潜力还存在很大的空间。油茶综合利用副产品还有茶枯 35 万吨, 茶壳 60 多万吨,通过;可生产茶皂素, 3 万吨,高蛋白饲料 20 万吨或抛光粉25 万吨,年产值就达 10 多亿元。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1)发展油茶生产提高我国群众食用油水平,有利于改善我国食用油结构。目前,我国年人物油仅 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油料植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是优质食用油。油茶生长于山上不打农药,生产的茶油是很好的绿色食品。 2)通过油茶加工业的发展,打造湖南特色品牌产业,带动油茶产业链的发展,增加就业机 农村收入,活跃农村经济,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生 活的政策目标的贯彻实施。 3)随着茶油占食用油的比例提高,可降低草本油料的种植,减缓随人口增长给土地带来 国是个多山国家,特别是南方低丘岗地,是很好发展木本油料,向山地要油,提高木本油料的 且油茶还具有一年种植、多年收益的特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油茶树适用能力引国南方低山、丘岗地区开发的主要树种之一,结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发展油茶生产,绿化荒 南方生态环境。 我国食用油年消费量约 1100 万吨,茶油全国年产量不过 10 余万吨,且多是初级产品,近年来每年进口约 500 万吨,国内市场缺口很大,高档精制茶油 ,以其有限的资源和丰富的营养保健功效必将成为市场的热销产品。 第六章 湖南省高品质良种油茶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1、价值优势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最古老的和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经济价值高。油茶常绿,寿命长,植,收获期可长达百年以上。茶油风味独特,不仅能增加菜肴的色泽、口味、促进食欲,而且 高,加热后容易得到高温,能加快烹调的速度,缩短食物的成熟时间,使原料保持鲜嫩,同时 染,耐贮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 90%以上,品质优于橄榄油,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质、生态、 油。长期食用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起到预 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同时 皂、凡士林、机械润滑油、化妆品以及医药制剂的重要原料。茶饼中所含皂素、粗蛋白、粗脂 等皆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茶花泌蜜量大,是冬季极好的蜜源。 2、生态优势 同时,油茶又是生态效益显著的生态型树种。油茶分布广,适应性强。主要分布于北纬18 34。 34,东经 98。 40, 122。 0的广阔范围内,以中国南部的十八省(市、区) 1100多县区)为主,其次是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等国家的北部,日本亦有发布。其垂直分布可从我 l 区的海拔不到 西部云贵高原的海拔 2200m 以上。油茶耐干旱瘠薄,是我国南方低山丘岗红造林绿化树种。油茶冬春开花,花色浓艳,为少花的秋冬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3、资源优势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湖南又是全国油茶中心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 全省先后有未阳、浏阳、常宁和醴陵被授予了 “中国油茶之乡 ”的光荣称号。据最新调查统计,油茶林面积 1770 万亩,占全国油茶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省 122 个县市区,除安乡、南县两个外,其余县市区都有集中成片分布。其中 1020 万亩的县 16 个,占全国 130个县的 20 一 30 县 12 个, 占全国 56 个县的 30 万亩以上的县 21 个,占全国 50 个县的 42%。最多的耒阳市油茶达到 120 万亩,居全国首位。就省内分布来说,主要集中在衡阳、怀化、株洲、常德、郴州、自市州。其中衡阳市 亩,占全省油茶林总面积的 怀化市 卣,占 同时在全省还建立了一批油茶丰产林基地。 19761984 年,国家扶持我省新造 亩。这批林子正在稳定发挥效益。 19841989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助我省常宁、耒阳、县实施油茶更新改造示范工程,面积达 24 万亩。 1990 年以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油茶低改项目分省 78 个县市区实施,共完成油茶低产林更新与改造面积 114 万亩,面上辐射推广面积近 100 万亩,省油茶开发高产示范样板。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和林业政策的进一步改善,油茶丰产林建设规模还在逐步扩大。 4、产量优势 湖南油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全省年产茶油 8 万吨左右,占食用油总量的 48%。目前,全省 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据湖南省银行经济研究室调查, 1940 年,全省茶油产量曾达到 降到 吨。 50 年代,随着油茶生产运动的开展 ,全省年均产茶油 吨,特别是 50 年代未达到 吨。 60 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年均产油仅 吨,其中最高年份也只有 吨后,油茶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茶油产量逐年增长。 70 年代年均产油 吨, 80 年代上升到 代达到 吨。近几年,年产油均在 7 万吨以上,约占全国茶油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其中茶油 吨, 2003 年达到 吨。 2002 2005 年湖南省油茶籽产量一览表 (单位:吨 ) 年 度 油茶籽产量 折合茶油产量 备 注 2002 年 360, 345 95, 224 2003 年 339, 716 89, 000 2004 年 382, 597 100, 240 2005 年 374, 516 98, 123 注:本数据由湖南省统计局 2007 年 7 月提供 5、科技优势 资源培育 20 世纪 60 年中后期,全国油茶良种选育工作率先从湖南省广泛开展起来。从生产、资源和 调查开始,进而开展优树选择、农家品种和优良类型的评选、优良家系的鉴定、无性繁殖技术研究穗圃营建、优良无性系的鉴定、 “两系 ”杂 交研究、杂交种子园营建等。其中,省林科院在研究良无性系授粉生物学特性的过程中,探明了大多油茶优良无性系存在自花授粉现象,同时发现 性不育而自花不孕的优良无性系,经深入研究后提出并开展了油茶 “两系 ”杂交育种。利用在无性系基础上的 “两系 ”杂交育种,不但能选育出不低于油茶优良无性系产量的最佳杂交组合,选择利用其中遗传增益大的最佳杂交组合的亲本建立油茶 “两系 ”杂交种子园。其杂交实生种的更广,经济收益期更长,而且造林用苗成本比无性系嫁接苗降低 60%以上。至今为止,已发现了一大批油茶良种材料,其中已通过鉴定的油茶优良无 性系 226个,优良家系 19,优良杂交组台这些油茶良种平均每公顷年产茶油在 450上。 生产加工 随着科技的进步,油茶加工水平不断提高。机榨和浸提炼油逐步取代传统的作坊式土榨炼,每 50 公斤油茶籽出油率普遍提高 34 公斤。目前全省现有茶油加工单位 2001 家,其中年加工量 内的 1990 家, 10005000 吨的 10 家、 5000 吨以上的 l 家。年加工量已由 80年代的 5 万吨扩大到现 j 吨。茶油精加工与综合利用也日益倍受青睐。湖南乡土的精制茶油品牌 “金浩 ”、 “好恰 ”、 “ 春 ”、 “山润 ”、 “大山 ”、 “顶真 ”、 “美惠 ”等已成为畅销产品。湖南科技学院、金浩、等单位和企业正在筹资建厂或扩大精炼油生产线。涟源植物化工厂,年产液体茶皂素 1000 吨、 素 200 吨;永兴 3 家企业年处理茶饼 6000 吨,生产的脱脂粕深受沿海及东南亚市场的欢迎。但这些给人们赞成了一种茶油产业繁荣的虚假现象,实际上许多企业是在做无米之饮,即我们如果不重视油茶林的繁育与造林工作, 10 年、 20 年后就会出现竭泽而渔的可悲局面。 6、市场优势 由于茶油的优质、生态、保健性和产品的多用途性,近年来,茶油和茶油副产品的价格在国内市场上十分看好。国内市场 每公斤茶油已由 10 年前的 8 元上升到现在的 20 元,茶花蜜、茶枯饼工产品已成为市场抢手货。国际市场近年来茶油的需求量一路攀升,价格每吨己上升到 5000 美元零陵学院出口美国的精炼茶油每吨为 6800 美元。精炼茶油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售达每吨 10 多 币。 7、政策优势 我们国家一直都很重视油茶的发展。先后下达专项项目( 19761984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目( 19841989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1990 年以来)、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近年扶持我省发展油茶生产。省委、省政府同样也很重视。 1998 年省 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定,要求将油茶作为林业的支柱性产业来抓,用 10 年时间将全省油茶进行一次全面改造,到 201 0 茶油产量达到 吨,优质油产量达到 6 万吨。其次,全省大部分油茶产区的县市党委、政府制规划和发展战略,成立了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等,要求每个县级领导办好一个示范带,主管部门领导办好一个示范片,村干部办好一个示范点,县、乡、村三级签定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制,工作当作干部考核和年度目标管理的第一项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和末位淘汰。 8、基础优势 油茶自古野生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栽培和利用 历史至今已有 2300 多年,具有广泛的 础。早在清道光八年( 1828 年)永州府志、同治元年( 1862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森米台风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森林消防培训基础知识课件
- 2025年招聘考试高频考点解析技术转移中心职能篇
- 2025年网络安全工程师求职面试预测题解析
- 2025年计算机程序员招聘考试试题集及解析
- 2025年初级美容师技能鉴定试题
- 2025年高级数据安全工程师必-备知识库与经典面试问题解答
- 2025年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习必-备市场调研问卷设计及答案参考
- 2025年初级美容美发师实操技巧与模拟题
- 2025年国际金融分析师实战应用模拟题集与答案解析
- 【完整版】2025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
- 水库维修承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浙江省中考英语真题(解析版)
- 2025年广西中考道法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国企中层干部竞聘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民检察院公开招聘用制书记员考试题及答案
- 数学小升初试卷真题打印版
- 医院学术委员会组织职责
- 重庆临时摊点管理办法
- 3.4中国的海洋资源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商务星球版
- 工程罚款通知单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