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规范答题_第1页
高考物理规范答题_第2页
高考物理规范答题_第3页
高考物理规范答题_第4页
高考物理规范答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物理规范答题篇一:高考物理学科答题规范的教学建议高考物理学科答题规范的教学建议 在物理考试中,考生最容易失分的不单纯是某个知识点,还有相应的考试答题不规范。从历年的高考阅卷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考生基础不错,但总是因为解题不规范,丢分,这是非常冤枉的,我们明明知道考生具备了这样的知识,因为解答不规范,造成了丢分,十分可惜的。这也是制约一部分优秀生不能得满分、高分的因素之一,对学生进行解题的规范性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高考物理主观题答题时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及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实验填空、作图题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1答题过程中的关键字、词写错。回答问题不能用物理语言,不能抓住主要问题,条理不清,回答不全面、物理填空只写数字漏写单位、不能正确表达有效数字。 2 如:XX 年 22(a)第 2 空“”给 2 分,单位漏写给 0分;XX 年 22(b)第 1 空 或 都给 3 分,(或用科学计数法也行但有效位数不 得超出位),有错 0 分;第 2 空给 2 分,有错 0 分。 3 2物理考试中常需要作图,如电路连线、画电路图、光路图等等。不少考生作图不按规定用黑色笔画图(网上阅卷) (建议考生先用铅笔画好确认后,再用规定的黑色笔描上) 、不 用圆规、三角板,缺乏规范。如实线、虚线的表示,带箭头或不带箭头,两线是否垂直,是否用规定的字符表示等问题都不重视。习惯拿起笔直接画图,一旦画错,又不能用涂改液,只能涂掉,一来卷面不整洁,二来会引起考生莫名的紧张。 如:XX 年 22 第 2 小题画电路图时学生出现的问题,符号表达不规范。如:电阻标为 ,电源标为 ,开关标为 ,定值电阻用滑动变阻器或电阻箱表示等。审题不清, 如:题目要求从 3 个固定电阻中选 1 个,有的同学却选了两个或 3 个,乱添元件,如:电路中出现了多个开关,出现了单刀双掷开关,出现了滑动变阻器等。 附:XX 年第 22 题第(2)小题(满分 7 分)评分细则:问:图错不得分 若图中电阻错选为 R2 或 R3 得分 4 若图中电阻符号漏标或标为,要是能从问中判断出其所选电阻为 R1 的得 7 分,否则 R 得分 4 问:以下几种表达均得分,其余不得分: (1) R1UR1I?U (2) UI? UR1 (3) 4000U4000I?U (4) 4000U4I?U (5) 1000R1UR1I?1000U (6) I? UU4000 若图得分,则问也不得分。 0 3在数据处理时常常需要作图象,学生常未使数据点均匀分布在图线上及两侧;没有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而用折线连接;往往漏掉原点及最后一点;不注意线性部分与非线性部分。 4书写数据时连笔;涂改后不清晰;小数点不清晰;作图随意导致误差太大,以致扫描 不清。二、计算题解题规范要点 物理计算题是每年高考物理的重头戏,也是区分度较强的部分,在理综物理中所占的比例高达物理总分的 45%之多,是物理成败的关键。高考中对物理计算题的要求是,会做的题目应得满分,不会做的题目应尽可能多得分。 物理规范答题的总原则是: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谨,语言要规范且具有学科特色,文字要简洁,字母符号要规范且符合学科习惯。答题时表述的详略原则是物理方面要详,数学方面要略。书写方面,字迹清楚,能单独辨认。题解要分行写出,方程要单一 行(象写诗歌一样分行写) 。尽量不写连等式,避免将方程、答案淹没在文字之中。 解题书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有一个作用就是将物理关系和物理原理表述得清楚,这个过程遵循了什么样的规律,这个状态遵循了什么样的规律,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是怎样的,这些都要表达得很清楚。这是高考对考生考察重要的方面,就是考察学生表达的能力,如果说,没有表达清楚,作为改卷的老师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要扣分的。通俗一点说,必要且恰当的文字说明,目的之一就是要让阅卷老师看得懂你的解题思路,避免误判。 “必要的文字说明”是指每列出一个方程式之前要写出所根据的物理概念及规律,或是指综合题前后段之间的联系语言。 “必要的文字说明”一定要简练而有逻辑性。“简练”就是要把“分析”性语言去掉,具体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整体和隔离相结合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 。 说明研究的过程或状态。 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及名称。这是展示考生思维逻辑严密性的重要方面。 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说明非题设字母、符号的物理意义。 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及所建立的坐标系。 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还需要讨论分析) ,对题目所求或问有一个明确的答复。 2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物理方程是表达的主体,如果文字说明是正确的,但物理方程式写错,则等于是原理错 了。例如:解题中用到了万有引力,正常规范的解答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写出相应的公式,然后代入数据求解,这是正常的步骤,考生按照这个步骤解题,步骤是正确的,公式写错了,文字表达虽然正确,但不能得分,这因为,虽然是说万有引力定律,但你公式写错了,就不认定为是万有引力定律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说文字表达和公式这两部分中以物理公式为主,文字表达是为辅助的,物理方程式才是重要的得分点。 如何写出规范的物理方程式,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既得分点)必须是最基本的,一般不能以变形式、结果代替方程式。 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读”进一些内容。 若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以免一错而致全错,对各方程式要编号(如、以便计算和说明) 。 3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与明确的结果 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一系列方程,推导出结果的代数式,最后代入 数据写出结果。这样既有利于减轻运算负担,又有利于一般规律的发现,同时也能改变每列一个方程就代入数值计算的不良习惯。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 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一般应与题目中开列的数据相近,取两位或三位既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且一般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做计算结果(代数式的系数除外) 。是字母符号的一般不用带单位。 文字式做答案的,所有字母都应是已知量。 4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代入数据” ,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说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 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并进行取舍。 数字相乘的,数字之间不要用“ ”而用“” 。 卷面上不能“约” 。如不能在卷面上打“”相约。5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忌字迹潦草。阅卷时因为“、r、v、 ”不分, “G”的草体像“a”,希腊字母“、 ”笔顺或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了。 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的一定不要再另立符号。如题目给出半径是 r,若 你写成 R 就算错。 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多用。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淆。 尊重习惯用法。如拉力用 F,摩擦力用 f ,阅卷人一看便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带来误解。 角标要讲究: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许多。角标的选用亦应讲究,如通过 A 点的速度用vA,比用 v1 或 v2 好;通过同一点 A 的速度,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 vA,第二次用 vA很清楚,如果倒置,必然带来误解。 物理量的符号不论大写还是小写,均采用斜体。如功率 P、压强 P,电容 C,光速 c 等。 物理量单位的符号不论大写还是小写,均采用正体,其中源于人名的单位应大写,如库仑 C、亨利 H。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单位,一般前面字母用大写,后面字母用小写,Hz、Wb。单位中大于106 的,词头应采用大写正体,小于 106 的,词头应采用小写正体表示。如兆赫 MHz。不能写成 mHz,千克 kg 不能写成 Kg,皮法 pF 不能写成 PF。 其他符号中如三角函数符号、对数符号采用小写正体。如正弦 sin ,对数 log。代表点、线、面及序号的字母不论大写还是小写,均采用斜体。 (中的符号标准写法以课本为准) 6学科语言要规范,有学科特色。 学科术语要规范,如“定律” 、 “定理” 、 “公式” 、 “关系” 、 “定则”等词要用准确,防止“牛顿运动定理” 、 “动能定律” 、 “四边形公式”等表达错误。 语言要富有学科特色。 7绘制图形图像要清晰,准确。 绘制必须用铅笔先画(便于修改) ,后用按规定的黑色笔描上(网上阅卷)、作图用圆 规、直尺、三角板,反对随心所欲徒手画。 画出的示意图(受力图、电路图、光路图、运动过程图等)应大致能反映有关量的关系,图文要对应。 画函数图像,要画好坐标的原点,坐标轴上的符头,标好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及坐标轴上的数据。 图形图线应清晰,准确。线段的虚实要分明,有区别。 附:XX 年高考理综第 25 题(满 20 分)评分细则(试题的答案参见标准答案) 本题共有三个得分点,第一个得分点 6 分;第二个得分点 6 分;第三个得分点 8 分。 第一得分点:6 分 式错误就找得分点:电场力、重力关系 2 分;电量、电动势电容关系 2 分;答案 2 分 q ? d ?mg (2 分) q?Q (1 分) Q?C? (1 分) ? mgd ?C (2 分) 仅有文字表述,无表达式不得分 ;电动势用 E表示不得分 。 第二得分点:6 分 2 先看 t2md 2 1? 2 q?mgd ? 2md ?C? 2 ?mgd , 1、不全,但是 t1,t2 正确得 6 分。错误再找得分点: 牛顿定律:qE?mg? q?d ?mg?ma1 2 动能定理:(qE?mg)d? 12/ 2 mv 动量定理:(qE?mg)t?mv / 运动学关系:d? 12 2 at v?at,v2?2ad 2、或/或/2 分,或/1 分;但一套公式正确最多只能得 3 分; 3、步骤与、平行; 第三得分点:8 分 第一部分 5 分 n? Tt (2 分) 1?t2 n? T T 2md 2 2 ? 2md 22 q?mgd ? 2md q?mgd?C?2 ?mgd ? 2md ?C? 2 ?mgd 分) 第二部分 3 分 / (3 / Q?2qn(2 分) Q? 2md 2 / 2?C?T 2 ?C?mgd ? 2md 2 2 (1 分) ?C?mgd XX 年高考理综第 25 题(满 20 分)评分细则(试题的答案参见标准答案) 本题共有三个得分点,第一个得分点 4 分;第二个得分点 8 分;第三个得分点 10 分。 第一得分点:4 分 竖直屏发光范围从 0 到 2a。 (或 0y2a)得 4 分 文字叙述正确无式也可得 4 分,发光范围上、下限错一处,不得分。分析过程不加分或者减分。 上式不正确,但得有 r?第二得分点:8 分 第 1 部分4 分 t1? T6 或 T1? mvqB 或者 qBv? mvr 2 ?m3qB 2 分; t2? 5T12 或 T2? 5?m6qB 2 分 第 2 部分 4 分: 60 、150 每个角度各得 2 分 有直接得 8 分。角度错一个各得 2 分 第三得分点:10 分 第 1 部分 2 分:水平屏发光范围左边界 2a(或x2a) 2 分 分析过程不加分或减分 第 2 部分 6 分:写出2Rsin60 无或错误看图找分 图中标注 60、120(或者有 60 和 x=2a 的直线)且圆心在 x 轴上,得 5 分 无角度分析和标注,但再涂上圆心标注在 x=2a 得直线上(或者文字描述正确)得 3 分 无文字叙述,且再图上未正确标注得不得分。 第 3 部分 2 分 x?2a?R?2(1? 33 )a? 2 分 其中表达式一份,结果 2 分。 ?2a(Rsin60 ?a 或 Rcos30 ?a)直接得 6 分 篇二:高考物理大题答题书写规范答题规范 一、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有的同学不明确应该说什么,往往将物理解答过程变成了数学解答过程答题时应该说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 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 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物理方程是表达的主体,如何写出,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最基本的,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这是相当多的考生所忽视的)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 qvBv2mvRRqB 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 4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以免一错而致全错,对各方程式最好能编号 三、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 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一系列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这样既有利于减轻运算负担,又有利于一般规律的发现,同时也能改变每列一个方程就代入数值计算的不良习惯 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 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一般应与题目中开列的数据相近,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4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可以),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 四、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1 “代入数据” ,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2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 3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 5数字相乘时,数字之间不要用“” ,而应用“”进行连接;相除时也不要用“” ,而应用“/” 五、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1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忌字迹潦草阅卷时因为“v、r、”不分,大小写“M、m”或“L、l”不分,“G”的草体像“a” ,希腊字母“、 ”笔顺或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2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的一定不要再另立符号如题目给出半径是 r,你若写成 R 就算错 3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母多用;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淆 4尊重习惯用法如拉力用 F,摩擦力用 f 表示,阅卷人一看便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带来误解 5角标要讲究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许多角标的选用亦应讲究,如通过 A 点的速度用vA 就比用 v1 好;通过某相同点的速度,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 v1、第二次用 v2 就很清楚,如果倒置,必然带来误解 6物理量单位的符号源于人名的单位,由单个字母表示的应大写,如库仑 C、亨利 H;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单位,一般前面的字母用大写,后面的字母用小写,如 Hz、Wb 六、学科语言要规范,有学科特色 1学科术语要规范如“定律” 、 “定理” 、 “公式” 、“关系” 、 “定则”等词要用准确,阅卷时常可看到“牛顿运动定理” 、 “动能定律” 、 “四边形公式” 、 “油标卡尺”等错误说法 2语言要富有学科特色在有图示的坐标系中将电场的方向说成“西南方向” 、 “南偏西 45”、 “向左下方”等均是不规范的,应说成“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135”或“如图所示”等 七、绘制图形、图象要清晰、准确 1必须用铅笔(便于修改)、圆规、直尺、三角板绘制,反对随心所欲徒手画 2画出的示意图(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运动过程图等)应大致能反映有关量的关系,图文要对应 3画函数图象时,要画好坐标原点和坐标轴上的箭头,标好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及坐标轴上的数据 4图形、图线应清晰、准确,线段的虚实要分明,有区别 4例 1(28 分)太阳现正处于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是由电子和 1 1H、2He 等原 4 子核组成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反应方程是 2e41 1H2He 释放的核能,这些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根据目前关于恒星演化的理论,若由于核变反应而使太阳中的 11H 核数目从现有的减少 10%,太阳将离开主序星阶段而转入红巨星的演化阶段为了简化,假定目前太阳全部由电子和 1 1H 核组 成 (1)为了研究太阳演化进程,需知道目前太阳的质量M已知地球的半径 R106 m,地球的质量 m1024 kg,日地中心的距离 r1011 m,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g10 m/s2,1 年约为107 s试估算目前太阳的质量M 27He(2)已知质子的质量 mp1027 kg,4 核的质量 m10 2 kg,电子的质量 me1030 kg,光速 c3108 m/s求每发生一次题中所述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 (3)又已知地球上与太阳光垂直的每平方米的截面上,每秒通过的太阳辐射能 w103 W/m2试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还有多少年的寿命(估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XX 年高考全国理综卷 【解析】(1)(第一记分段:估算太阳的质量 14 分) 设地球的公转周期为 T,则有: mM22rm(T)r (3 分) mmmgR 等效式为:mgR (3 分) 22r3 联立解得:Mm(T)gR(4 分) 代入数值得:M21030 kg (4 分) (卷面上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 不用题中给的物理量符号,自己另用一套符号,r、R、m、M 错用,丢掉 14 分; 对题中给出的地球的质量 m 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g 视而不见,把 G 的数值代入计算太阳的质量,丢掉11 分; 太阳的质量 M 的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对,丢掉 4分) (2)(第二记分段: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 7 分) E(4mp2mem)c2 (4 分) 代入数值得:E41012 J (3 分) (卷面上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 数字运算能力低,能导出 E(4mp2mem)c2,却算不出 E41012 J,丢掉 3 分; E 的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对,丢掉 3 分; E 的计算结果的单位不对,丢掉 1 分) (3)(第三记分段: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的时间 7 分) M 核聚变反应的次数 N4m10% (2 分) p 太阳共辐射的能量 ENE 太阳每秒辐射的总能量 4r2w (2 分) E 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的时间 t(2 分) (4mp2mem)c2 由以上各式得:t 4mp4rw 代入数值得:t11010 年 (1 分) (卷面上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 因不熟悉天体辐射知识,大多数考生解答不出来) 答案 (1)21030 kg (2)41012 J (3)11010年 例 2(18 分)图 101 中滑块和小球的质量均为 m,滑块可在水平放置的光滑固定导轨上自由滑动,小球与滑块上的悬点 O 由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长为 l开始时,轻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小球和滑块均静止现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滑块刚好被一表面涂有黏性物质的固定挡板粘住,在极短的时间内速度减为零,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当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60时小球达到最高点求:图 101 (1)从滑块与挡板接触到速度刚好变为零的过程中,挡板阻力对滑块的冲量 (2)小球从释放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小球做功的大小 XX 年高考全国理综卷 【解析】(1)(第一问给分点:12 分) 解法一 设小球摆至最低点时,滑块和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1、v2,对于滑块和小球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12mv1mv2mgl (3 分) 22 同理,滑块被粘住后,对于小球向左摆动的过程,有:12mv) (3 分) 2mgl(1cos 602 解得:v1v2gl (2 分) 对于滑块与挡板接触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得: I0mv1 可知挡板对滑块的冲量 Imgl,负号表示方向向左(4 分,其中方向占 1 分) 解法二 设小球摆至最低点时,滑块和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1、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1mv20 (3 分) 对于小球向左摆动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mv) (3 分) 2mgl(1cos 602 可解得:v1v2gl (2 分) 对于滑块与挡板接触的过程,由动量定理有: I0mv1 可解得挡板对滑块的冲量为: Imgl,负号表示方向向左(4 分,其中方向占 1分) 解法三 设小球摆至最低点时,滑块和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1、v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12mv1mv2mgl (3 分) 22 又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1m(v2)0 (3 分) 可解得:v1v2gl (2 分)对于滑块与挡板接触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得: I0mv1 可解得挡板对滑块的冲量为: Imgl,负号表示方向向左(4 分,其中方向占 1分) 解法四 由全过程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可得(滑块在碰撞时损失的能量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等于滑块碰前的动能): 1Emglmgl(1cos 60)2mv2 (6 分) 可解得滑块碰前的速度为:vgl (2 分) 对于滑块与挡板接触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得:I0mv 可解得挡板对滑块的冲量为: Imgl,负号表示方向向左 (4 分,其中方向占1 分) 解法五 由全过程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可得(滑块在碰撞时损失的能量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等于滑块碰前的动能): 1Emglcos 602mv2 (6 分) 可解得滑块碰前的速度为:vgl (2 分) 对于滑块与挡板接触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得: I0mv 可解得挡板对滑块的冲量为: Imgl,负号表示方向向左 (4 分,其中方向占1 分) (2)(第二问给分点:6 分) 解法一 对小球下摆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1mglW2mv22 (4 分) 可解得细绳对其做的功为: 1W2 (2 分) 解法二 绳的张力对小球所做的功的绝对值等于滑块在碰前的动能(或等于绳子的张力对滑块做的功),则有: 11W2v12 或 W2v120 ( 4 分) 1 可解得:WW2mgl (2 分) 解法三 绳子的张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在全过程中的机械能的增量,有: l1W(mg022(取滑块所在高度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 (6 分) 1 或 Wmgl(1cos 60)mgl2mgl(取小球所到达的最低点为参考平面) l1 或 W0mg22mgl(取小球摆起的最高点为参考平面) 解法四 对小球运动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篇三:高考理综物理阅卷教师谈物理答题规范高考理综物理阅卷教师谈物理答题规范 看了题目,各位同仁肯定会产生疑问:把题目做完、做对了不就理所当然能得分吗?其实不然,做完,不一定能做对,即便做对也不一定能得全分。为什么这样说?请大家看图 1 从该考生的解题思路和结果来看,该生表面上可以得全分,但是由于一时的粗心把第二行 “vB? l1?l2 ”中的“t”漏写,这在平时考试,2t 对于笔误出于同情心理,一般也会给分,但高考阅卷要求从笔误出现的那一步后面与由其推导的结论都不能得分,所以很不幸,这位考生由于粗心,最终被只得了“3 分”。由此可见,了解高考阅卷的要求,强调规范答题的重要性。 经过高三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得到快速的提升,但有了规范答题的习惯,让学生不仅能做对题目,也能得到应有的分数。在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规范答题的习惯,最后达到高考对学生规范答题的要求。 首先介绍一下高考阅卷的一些特点,高考阅卷首先是公平的。在电脑自动操作下,每一份试卷都会经过随机选的两位阅卷老师的审阅,理综物理部分的有些题目要求两位教师的按阅卷小组给出的标准所给分只有“零误差”即给分一样,才会通过。解答题由于自身的特点,要求两位教师给分不能超 过一定的误差。如果超过就会机选第三位阅卷教师再改,如果三位教师给分都达不到标准,则最后由阅卷组长进行仲裁。在改 XX 年理综 23 题时有一位考生就曾出现三个给分“0” “3”和“14” ,最后经过仲裁这位考生最后得分是“14”分,这就体现了阅卷的公平性。但是如果第三位阅卷人给“0”或“3”分,那么这位考生可能会很冤枉,而且更可悲的是他根本就无从知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就是这位同学他的解答不规范,从而使阅卷教师不好给分。 其次是高考阅卷的公正性,每位阅卷教师在正式阅卷之前,要进行一天半的学习国家考试中心的给分,再试评。同一小组首先通过学习讨论,对相应题目和各种典型解法、各种错误统一给分和扣分标准。并在国家给分标准基础上加以细化,总结成每一题的评分细则,然后在试评过程中再就突出问题以及评分细则的可操作性进行必要的解决和修改。在正式阅卷之前,确定每题各种解法给分标准、各种错误的扣分标准,这体现了高考阅卷的公正性。 再就是高考阅卷的可操作性,由于高考阅卷是进行电脑操作,且时间紧,任务重,在不影响考生成绩的前题下,在保证一定完成任务的前题下(湖北省 XX 年考生约 30 多万,每个考生至少改两次,如理综 (图 2) 物理 23 题,阅卷小组共有 30 位教师,要在 10 天里改60 多万份试卷) ,评分细则的确定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评卷工作的可操作性。举例说:理综物理第 23 题,只设“0” “3”“6”“9”“14”给分选择,不可能出现“2” “4”或其它的给分,便于快速操作。有同学可能说如果我写出了两个方程,而且结果也正确了,可不可以得“11”分,不可能的(图 2),两个方程是根本解不出正确的结果的。如下图 2,从答题过程中,该生第一个方程和最后结果完全正确,但由于第二个方程的错误(应为l1?l2?v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