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方程式总结_第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方程式总结_第2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方程式总结_第3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方程式总结_第4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方程式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必修一方程式总结篇一:高中化学必修 1 化学方程式总结高中化学必修 1 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 点燃 Na2O2 2.钠在氧气中燃烧:4NaO2 点燃 2Na2O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4.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6.氧化钠与盐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 7.钠与盐酸反应:2Na2HCl=2NaClH2 8.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CO2=Na2CO3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 10.电解氯化钠(工业制钠):2NaCl 通电 2Na+Cl2 11.碳酸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Na2CO3H2OCO2=2NaHCO3 12.碳酸氢钠遇热分解: 2NaHCO3 Na2CO3H2OCO2 13.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 NaHCO3NaOH=Na2CO3H2O 14.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HCl=NaHCO3; NaHCO3HCl=NaClH2OCO2 15.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 16.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 17.候氏治碱法: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HCO3 Na2CO3H2OCO2 18.钠与四氯化钛反应:TiCl44Na700800Ti+4NaCl 19.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有水环境下:2Na2H2O=2NaOHH2; NaOH+CuSO4=Cu(OH)2Na2SO4 融熔融条件下:Na+CuSO4 熔 Cu+Na2SO4 研磨 20.钠与硫反应:Na+SNa2S 二、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高温灼烧氢氧化铝:2Al(OH)3 通电 Al2O33H2O 2.电解氧化铝:Al2O34Al+3O2 3.铝与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4.铝与氢氧化钠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5.铝与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6.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7.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 Al2O32NaOH=2NaAlO2H2O 8.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 Al2O3 +3H2SO4=Al2(SO4)3 3H2O 9.氯化铝与氨水反应(实验室制氢氧化铝):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10.往氯化铝中滴加氢氧化钠至过量: (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 AlCl33NaOH=Al(OH)33NaCl; Al(OH)3NaOH = NaAlO22H2O 11.往氢氧化钠中滴加氯化铝至过量: (先无现象,后有白色沉淀) AlCl34NaOH = NaAlO23NaCl2H2O ; 3NaAlO26H2O+AlCl3 = 4Al(OH)33NaCl 12.偏铝酸钠与盐酸反应: NaAlO2HClH2O =Al(OH)3NaCl 若盐酸过量: NaAlO2HClH2O =Al(OH)3NaCl; Al(OH)3HCl=AlCl33H2O 13.偏铝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NaAlO22H2OCO2=Al(OH)3NaHCO3 14.铝还原氧化铁(焊接铁轨): 2Al+Fe2O32Fe(铁水)+Al2O3(铝热反应)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铁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 2.铜在氯气中燃烧:CuCl2 高温点燃 2FeCl3(棕褐色烟) 点燃 CuCl2(棕黄色烟) 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H2Cl2 点燃 2HCl(苍白色火焰)H2Cl2 光 2HCl(会发生爆炸) 4.实验室制氯气(浓盐酸与氧化锰反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5.工业制氯气(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氯碱工业) 6.氯气溶于水:Cl2H2O ? HClHClO 7.次氯酸遇光分解:2HClO 8.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 Cl22NaOH = NaClNaClOH2O (吸收氯气尾气) 9.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 光照 2HClO2 2Cl22Ca(OH)2 2O(制漂白粉) 10.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CO2:(漂白粉失效) Ca(ClO)22H2O2CO2 = Ca(HCO3)22HClO 11.氯气与碘化钾反应:Cl22KI=I2 +2KCl(检验氯气) 四、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铁与水反应: 4(气态)3FeFe3O44H2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点燃 Fe3O4 3.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4.铁和稀硫酸反应: Fe+H2SO4 = FeSO4H2 5.铁和氯化铁反应:Fe2FeCl3 = 3FeCl2 6.铁和氯化铜反应: Fe2CuCl2=FeCl2Cu(制造电路板) 7.铁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 =2FeCl3 8.氯化亚铁和氯气反应:2FeCl2Cl2 = 2FeCl3 9.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反应: ( 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Cl2 2NaCl ; 4Fe(OH)2O22H2 (氢氧化亚铁被氧化) 10.氯化铁氢氧化钠反应: FeCl33NaOH = Fe(OH)33NaCl 11.氢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Fe(OH)22HCl = FeCl22H2O 12.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OH)33HCl = FeCl33H2O 13.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 = 2FeCl33H2O 高温 篇二:人教版化学必修 1 方程式汇总化学必修 1 方程式汇总 1.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FeCl3 + 3H2O 2. 碳还原氧化铜:2CuO + C 高温 Fe(OH)3(胶体) + 3HCl 2Cu + CO2 3. 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4.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5. 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6.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7.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8.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Fe3O4 + 4H2 9. 铁与水蒸气反应: 3Fe + 4H2O(g) 10. 铁与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11.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12. 铝与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 13.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4.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5.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16. 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17.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 Na2CO3+H2O+CO2 18. 碳酸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Na2CO3+H2O+CO2=2NaHCO3 19. 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Al2O3 + 6HCl =2AlCl3 + 3H2O 20.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21. 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Al(OH)3 + 3HCl =AlCl3 + 3H2O 22.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3. 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4)2SO4 24. 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Al2O3 + 3H2O 25. 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FeO2HClFeCl2H2O 26. 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27. 氯化铁溶液中滴入硫氰化钾溶液:FeCl3+3KSCN=Fe(SCN)3+3KCl28.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3NaCl + Fe(OH)3 29. 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Na2SO4 + Fe(OH)2 30. 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31. 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3H2O + Fe2O3 32. 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33.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34. 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2FeCl3 + Cu = 2FeCl2 CuCl2 35.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 SiO2 + 4HF = SiF4 + 2H2O 36. 二氧化硅与氧化钙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37.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8. 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9. 水玻璃露置于空气中:H2O+CO2+Na2SiO3=Na2CO3+H2SiO3 40.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MnO24HCl(浓) 41. 氯气与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MnCl2Cl22H2O 2FeCl3 42. 氯气与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2NaCl 2HCl (或光照) 43. 氯气与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44. 氯气与氢气反应:H2Cl2 点燃 45. 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46. 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2HCl + O2 47.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48. 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制漂白粉: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49. 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生成次氯酸: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50. 硫的燃烧:SO2 点燃 SO2 H2SO3 催化剂 加热 51.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52. 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2SO2O22SO3 53. 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54. 三氧化硫与氧化钙反应:SO3CaOCaSO4 55. 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SO3 + Ca(OH)2 = CaSO4 H2O 放电 56. 氮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 + O2 或高温 2NO 57. 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58.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59. 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 60. 氨气溶于水: NH3 + H2O 61. 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NH3?H2O NH3 + H2O 62. 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 63.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 + HCl 64.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3 + H2O + CO2 65. 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66. 氨的催化氧化: 4NH35O2 NH3 + NaNO3 + H2O 催化剂 4NO6H2O 67. 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CaCl2 + 2H2O + 2NH3 68. 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69. 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3 + Na2SO4 + 2H2O 4 + 2H2O + SO2 2 + 2SO2 + 2H2O 70. 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71. 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Cu(NO3)2 + 2H2O + 2NO2 72. 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3Cu(NO3)2 + 4H2O + 2NO 高一化学模块 I 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 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化为银白色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伴有嗞嗞响声;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 点燃=2FeCl3 3 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 n(mol)= N/N(A) 2 物质的量 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 n(mol)= V/V(m) 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n(mol)=cV 五、 胶体: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 1100nm 之间的分散系。 2 胶体性质: 丁达尔现象 聚沉 电泳 布朗运动 3 胶体提纯:渗析 六、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定义: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性质:能否导电;物质类别:化合物。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 、氧化物、HCO3-等。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 Ba2+与 SO42-;Ag+与Cl-等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 H+与 CO32-、HCO3-、SO32-、S2-等;OH-与 NH4+等。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 I-;H+、NO3-与 Fe2+等 七、 氧化还原反应 1 (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 (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3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八、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 Fe2+及 Fe3+离子的检验: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 加 KSCN 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 K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 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 3FeCl2+Cl2=2FeCl3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九、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N2+O2 放电=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装置:与制 O2 相同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篇三:高中化学必修一方程式大全一、化学方程式 总结 (1)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2 O + CO2(4) 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2Cu + CO2 (5) 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CaCO3+ 2NaCl (6) 氧化物的反应 a) 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b) 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c) 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d)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7) Na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 钠在空气中:4Na + O2 = 2Na2O b) 钠与空气中燃烧反应: 2Na + O2 Na2O2 c) 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d)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Na2O2 +2H2O = 4NaOH + O2 e)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f) 碳酸钠与二氧化碳:Na2CO3H2OCO2=2NaHCO3 g) 氢氧化钠与少量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h) 氢氧化钠与过量二氧化碳:NaOHCO2=NaHCO3 i) 侯氏制碱法: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 2NaHCO3 Na2CO3+H2O+CO2 j) 足量的 CO2 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CO2+2Na+CO32+H2O2NaHCO3 (8) Fe 及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 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3O4 + 4H2 b) 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c) 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d)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e) 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4Fe(OH)2 + 2H2O + O2 = 4Fe(OH)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f) 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Fe2O3 + 3H2O g) 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h) 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i) 氯化亚铁与过氧化氢:2Fe2+ + H2O2 + 2H+ = 2Fe3+ + 2H2O (9) Al 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b) 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 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4)2SO4 c) 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d) 3 + NaOH = NaAlO2 + 2H2O e) 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Al2O3 + 3H2Of) 氧化铝与盐酸:Al2O36HCl=2AlCl33H2O g)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Al2O32NaOH=2NaAlO2H2O h) 偏铝酸钠与盐酸:NaAlO2HClH2O =Al(OH)3NaCl i) 偏铝酸钠与过量二氧化碳:NaAlO22H2OCO2(过)=Al(OH)3NaHCO3 j) 氯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 AlCl34NaOH(过)= NaAlO23NaCl2H2O (10) 硅及硅化合物、冶炼纯硅 a) 硅与氟气反应:Si + 2F2 = SiF4 b) 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 = SiF42H2 c) 硅与氢氧化钠溶液: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 d)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e)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f) 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CaSiO3 g) 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h) 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i) j) 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Na2SiO3 + 2CO2 + 2H2O = 2NaHCO3 + H2SiO3 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固体:SiO2Na2CO3 高温 Na2SiO3CO2k) 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 粗硅的制取:SiO2 + 2C Si + 2CO (石英砂) (焦碳) (粗硅) l)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SiCl4 SiCl4 + 2H2 (纯)+ 4HCl (11) 氯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 a) 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FeCl3 b) 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CuCl2 c) 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 d) 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e) 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2HCl + O2 f)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g) 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h) 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i) 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12) 氮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 a) 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2NO b) 氮气与氢气:N2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c) 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d)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e) 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 (遇挥发性酸(如浓 HCl、浓 HNO3)时空气中有白烟) f) 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NH3 + H2O g)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3 + HCl h) 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NH3 + H2O + CO2 (铵盐受热都易分解,但并不是所有的铵盐都分解出氨气,如 NH4NO3、(NH4)2SO4) i) j) 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 (NH4)2SO4 + 2NaOH= 2 NH3H2O+ Na2SO4 + 2H2O 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NH3 + NaNO3 + H2O 催化剂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 k) 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CaCl2 + 2H2O + 2NH3 l) m) NO、NO2 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n) 浓硝酸见光分解:4HNO4NO2+ O2+ 2H2O o) 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p) 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3Cu(NO3)2 + 4H2O + 2NO (13) 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a) 硫化氢和二氧化硫: 2H2SSO2=3S2H2O b) 二氧化硫与氧气:SO2O2 c) 催化剂 加热 2SO3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SO2 + H2O ? H2SO3 d) 二氧化硫与氯水: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e) 二氧化硫与碘水:SO2 + I2 + 2H2O = 2HI + H2SO4 f) 二氧化硫与氧化钙:SO2CaO 3 (脱硫剂) g) 亚硫酸钙与氧气:2CaSO3O2=2CaSO4 h) 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CuSO4 + 2H2O + SO2 i)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2 + 2SO2 + 2H2O j)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 (NH4)2SO4 + 2NaOH 2NH3 + Na2SO4 + 2H2O (14)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Cu 2Cu+O2CuO 2Cu+O2+H2O+CO2=Cu2(OH)2CO3 (碱式碳酸铜)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Cl2 Cu+2FeCl3=2FeCl2+CuCl2 2)氢氧化铜和氧化铜 4CuO=Cu2O+O2(1273K) Cu(OH)2=CuO+H2O (353K) 3)硫酸铜 2Cu+2H2SO4(稀 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Cu2+ + 2OH- =Cu(OH)2 18) 19) 20) 21) 22) 23) 铁转化成亚铁离子 Fe + 2H+ = Fe2+ + H2 铁离子转化成铁 Fe2O3 + 3CO 2Fe + 3CO2 亚铁离子转化成铁离子 2Fe2+ + Cl2 = 2Fe3+ +2Cl- 铁离子转化成亚铁离子 2Fe3+ + Fe =3 Fe2+ 氯化铁与碳酸钠溶液 2FeCl3 + Na2CO3 + 3H2O = 2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