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doc_第1页
开展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doc_第2页
开展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doc_第3页
开展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doc_第4页
开展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展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开展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省教育厅:根据甘肃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转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 (甘教督函201635 号)和甘肃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实施方案 ,我市成立了全面改薄专项督导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区自查的基础上,对该专项督导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认真、全面的督查,自查工作覆盖全面改薄项目规划中所有的项目学校。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xx 市辖永昌县和金川区。全市有基础教育学校 51 所,其中小学 27 所,初级中学 8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6 所,完全中学 1 所,高级中学 6 所,特殊教育学校 1 所,中等职业学校 2 所,在校学生 59666 人,其中小学 28578 人,初中 16172 人,特教学校 87 人,普通高中 12148 人,中等职业学校 2681 人。目前 ,全市各乡镇中心幼儿园以上全部达到标准化配置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 98.2%,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 100%,三残儿童少年入园率 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9.8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75%。全市学校布局结构合理,95%以上学生享有“标准化”学校教育资源。高考上线指标连续多年蝉联全省第一,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工程全面实施,xx 市被确定为全省唯一一个现代化建设实验区。金川区、永昌县已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验收。对照甘肃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自查评分表评估要点,通过对县区的专项督导评估,永昌县得分 97 分,金川区得分 97分。二、项目规划及实施情况(一)项目规划。2014-2018 年,完成 32 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 、宿舍、食堂等建设任务 ,改造校舍面积 78675平方米,建设运动场 30 个,建筑面积 3367282 平方米,更新配置课桌椅 22172 套、计算机 11431 台、图书 140500 册、学生用床 1874 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509 台、实验设备 58套、音体美器材 110 套。规划总投资 27699 万元。(二)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年来 ,全市投入资金19117 万元,其中中央改薄专项资金 2849 万元,中央长效机制资金 1689 万元,农村初中工程专项资金 1400 万元,省级专项资金 3642 万元 ,市级投入 2047 万元 ,县、区级财政投入 5010 万元,学校自筹 500 万元。实施校舍建设项目147 个,建筑面积 63172.4 平方米,实施设备购置类项目156 个。室外运动场面积 405314 平方米。目前永昌县 2016年未开工项目 3 个,全市未完工项目 3 个(金川区 1 个、永昌县 2 个)。项目开工率 98.01%、完工率 95.04%;购置教学设备 132872 套。三、主要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全面改薄工作,全面改薄项目工程实施以来,制定了全市改薄项目规划,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全面改薄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分工,明确了工程实施的目标、任务、工作步骤 、进度和保障机制等。县区也成立了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工作任务、目标,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规范了建设程序,确保“全面改薄 ”工作顺利实施。(二 )合理编制规划。立足我市教育实际,按照“保基本、兜网底、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保优先满足学校最为紧迫急需的基本条件,抽调了专门工作人员,逐校摸底排查,科学编制了总体规划,因地制宜选定薄弱领域,确定科学可行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建立了“一校一本一图”,制定了年度实施计划和“一校一策”的改薄方案,确保了改薄工作顺利推进。 (三)积极筹措资金。市、县区政府克服地方财政困难的实际,多方筹措资金,积极落实配套资金,支持“全面改薄”工程。我市在资金预算和拨付方面,实行教育项目优先安排、优先调度,做到“正常经费不减少,专项资金不截留,引进资金不挪用”。积极争取省级补助资金,落实地方资金,确保各项资金按时拨付到位。健全了资金管理制度,工程资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坚绝杜绝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工程专款等问题。各部门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免收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有关收费的通知 (财综201057 号)和财政部关于免征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有关政府性基金的通知(财综2010 54 号)等文件精神,落实好全面改薄工程各项优惠政策,各相关部门切实做到行政事业性、政府性基金方面的收费项目全部免收,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减半收取。(四)强化项目管理。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农村中小学建设标准和政府采购法要求,严格履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制;项目法人现场管理到位;招投标程序合法,中标单位资质达标;施工区和教学区隔离,无施工安全隐患;监理人员具有相应资质,质量控制、进度控制 、投资控制、安全控制和合同管理工作到位,无安全隐患和损失浪费及违规施工现象;物品采购全部报请政府采购中心审批后 ,方可采购。在项目实施的各环节,主要从注重制度建设,抓好政策落实;注重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工程进度;注重工程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坚持从思想认识上抓到位,从工作细节上抓管理,从工作程序上抓规范,从项目建设上抓质量,有力地推动了工程的实施,保证了项目建设保质保量的完成。(五)强化督导检查。一是开展了“全面改薄”专项督导工作。采取县区政府自查、市级督查等形式的定期和不定时多轮次督查,范围覆盖全市所有项目学校。专项督导工作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牵头,市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和市改薄办公室工作人员组成督导组,通过查看资料、深入项目校现场检查、数据分析、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具体情况,实地督查了所有项目学校,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全面改薄”各项目的有关工作情况。通过督导通报、通报批评等形式,推进项目责任落实、资金到位、工程进度、采购管理 、项目管理的实施进度。二是县区改薄办建立了“改薄项目”监督检查机制 ,一级抓一级,一直落实到“工程”的每个具体项目。县区政府加强了对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对工程实施情况组织督查与评估。建立了“工程”评估机制,县区改薄办在“工程”实施期中、期末阶段 ,对各部门履行工程目标责任、工程质量管理、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等情况作出评估。建立健全了“工程”质量与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建设、评估鉴定、勘察、设计、施工与工程监理单位及相关负责人员对项目依法承担责任。对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跟踪监督,对挤占、挪用 、克扣、截留、套取工程专项资金、违规乱收费或减少政府投入以及疏于管理影响工程目标实现的,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违反财政资金拨付和预算管理规定等行为的 ,按照有关规定给于严肃处理。(六)加强信息公开。根据关于做好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甘教改薄办函20155 号)要求,我市积极推进“全面改薄”项目信息公开工作 ,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和支持“全面改薄”项目的良好氛围。一是县区教育局开通了“全面改薄”项目专栏。将全面改薄项目组织机构、政策文件、通知公告、规划批复 、项目进展、工作动态等信息全部上传进行公开、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各学校印制了甘肃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简介及年度实施计划 100 多份,在学校公示栏张贴,广泛宣传全面改薄工程的重大意义及实施时间、范围、目标、任务等内容,确保了全面改薄项目宣传到位,群众满意度高。“全面改薄工程”全过程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 ,把全面改薄工程真正做成 “阳光工程”。四 、项目实施成效通过三年改薄项目的实施,我市按照省厅的要求,保证了每名学生都有课桌椅;寄宿学生保证一人一床位;农村中小学学生能够喝上安全的饮用水;食堂条件满足就餐需要;厕所满足师生需要;教室和寝室门窗基本完好;乡镇级中小学、寄宿制农村中小学具有电采暖、水暖等较为安全的取暖条件、学生宿舍无明火取暖;全市所有的中小学拥有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班班通做到全覆盖;学生生机比达到 8:1,师机比达到 1:1 教学仪器达到省定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全硬化(或软化),学校大班额问题达到解决,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师的基本生活条件,稳定了农村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