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_第1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_第2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_第3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_第4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集体备课时间 出席教师 ?缺席情况记录 无中心发言人 ?备课内容 第一单元 上下、前后教材分析教材提供了一幅南京长江大桥的情境图,使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和体会上、下方位。通过排队、上车图,向学生说明前、后位置关系。知识目标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力目标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教学目标情感目标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教学难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教学准备 挂图、小动物贴图。教 学 过 程课件内容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学生自由说。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学生汇报。板书课题:上下、前后。二、新课1. 上、下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 上” 、 “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联系生活激发儿童兴趣,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实例感知上下、前后的关系。2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 上 ”、 “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前、后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 前” 、 “后”来准确描述。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 、 “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三、集体游戏. 一切行动听指挥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 上” 、 “下”、 “前” 、 “后”。2.画鼻子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添上鼻子。四、全课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使学生敢说,敢想,促进了师生互动,进一步感知位置关系,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后记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集体备课时间 -02-19出席教师 ?缺席情况记录 无中心发言人 ? 备课内容 第一单元 左 、右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两个例题,帮助学生建立左、右标准,认识其相对性。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以生活中有关“ 左、右” 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3“左、右”方位感的过程。能力目标能正确辨别“ 左、右” 的位置关条,体验其相对性。培养学生运用“ 左、右” 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情感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 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教学重点 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教学难点 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教学准备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教学教 学 过 程课件内容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教学过程一、感知自身的左右1创设问题情境。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问: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2体验左、右。(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2)看一看。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小手。(3)说一说。师: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4)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5)生说。 (要求学生摸着说。 )(6)揭示课题。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拍一拍:在身体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由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进入,找自己身体中的左和右,使学生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4二、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1找一找。(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个同学又是谁?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4)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5)全班交流。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创设问题情境: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路,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猪找家。(2)学生展开讨论。(3)演示结果。(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加强理解1创设问题情境。(1)师: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请你判断:老师举得是哪只手呢?(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全班交流、验证。师小结: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2游戏巩固认识。(1)师生齐举左手。(2)师与生演示。老师的右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老师的左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学生的右手搭在老师的右肩上。学生的左手搭在老师的左肩上。(3)两生演示。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自己的右手褡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4)全班齐做。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1)判断:上楼、下楼的同学都是靠右边走进行“找邻居”的游戏,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通过师生相对而立,初步感知对面的左右和自己的左右相反。体会左、右的相对性。5的吗?(2)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3)汇报:计算机演示结果。师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运用1计算机演示:小白兔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自己的卧室。2学生运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生活中的情境。3师小结,全课结束。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教学后记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集体备课时间 -02-19出席教师缺席情况记录 无中心发言人备课内容 第一单元 位 置教材分析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准确描述物体所处的具体位置。知识目标 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力目标 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教学目标情感目标 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实践能力。结6合活动,使学生受到热爱劳动、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教学重点 准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准备 座位号、电影票等。课件教 学 过 程课件内容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激趣引入:(一)捉迷藏游戏教师:你们最喜欢什么游戏?生:(齐答)捉迷藏。教师:有四只小动物想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教师分别把动物放在讲台的各个位置)瞧!他们都已经藏好了,你们能找到他们吗?小鸭在讲台的左边,小狗在讲台的前面,小兔在讲台的后面,小猴躲在讲台的右边。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很快就找到了小动物们躲藏的位置。(板书:位置)(二)联系实际进行描述指名学生把前、后、左、右的同学介绍给大家听。二、新授:l引导学生熟悉整幅图。这是一年级 5 班的同学们。瞧!他们坐得多整齐。数一数,一共有几组?每组有多少人?2发散思维找朋友。教师描述位置,学生说出那个学生的名字。教师说出学生的名字,指名学生说出他的位置。3指出说位置要确定方向。(二)联系实际,学习新知l明确数的方向。教师:你们和这么多的同学成为好朋友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上是从左往右,由前往后数的。从左往右数,请第 1 组同学向老师招招手(学生招手) ;第 5 组同学向老师点点头(学生点头) ;第 8 组同学笑一笑(学生笑) 。教师:请同桌间互相说一说你们的位置。同桌间互相说,后指名说。四名学生描述自己积极的参与游戏。点明定方向的重要性。7的位置。三、创设情境:如果新转来一名同学,你怎样给他安排座位?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1、个子矮坐在前面,个子高坐在后面。2、中间。因为转学落了一些课,中间听课清楚。3、最后一排,放在前面就看不见了。大家都把好的座位让给了新同学,大家的提议都很好!四、练习:练习一第 3 题,先小组里讨论,再指名汇报五、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实际操作,全班参与。玩中学、乐中知。教学后记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集体备课时间 -02-19出席教师 ? ? ? ?缺席情况记录 无中心发言人 ?备课内容 第二单元 十几减 9教材分析 教材展现了学生十分熟悉而有趣的“卖气球” 、 “卖风车”等四个带有情节的画面,为学生学习“十几减 9”的口算提供丰富的资源。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能力目标 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学目标情感目标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8教学重点 学会十几减 9 的计算。教学难点 学会十几减 9 的计算。教学准备 口算卡教 学 过 程课件内容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师:前几天,我们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师:(出示套圈图)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小明投了 14 个圈,有 9 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你们能帮助他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 149 呢?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从生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9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2)出示课件:同学们仔细听故事,兔妈妈把几个苹果给了小羊,你能帮助小兔算出剩下的苹果数目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教学后记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集体备课时间-02-19出席教师 ? ? ? ?缺席情况记录无 中心发言 人 ? 备课内容第二单元 十几减几10教材分析用“小猫观鱼图” ,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获得不同的数学信息,参照十几减 9 的方法学习十几减几的计算。知识目标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能力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教学准备学具盒教 学 过 程课件内容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联系情景问题尝试计算。111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2描述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 条金鱼,花的 8 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 条金鱼,黑的 5 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演示图中三个小朋友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7教师有导向性的小结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相结合。尝试练习在生动的情景中自然进行。使学生从多样化的算法中充分体验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算12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三、巩固计算方法,继续出示课件,完成后面的练习。法。教学后记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集体备课时间-02-19出席教师 ? ? ? ?缺席情况记录无 中心发言 人 ? 备课内容解决问题教材分析用所学的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13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教学难点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课件内容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 结教学过程一、说一说教师出示课件:小刺猬采果子,采了 15 个果子,走一路,掉了一路,总共掉了 7 个果子,你知道现在小刺猬还有几个果子吗?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全班说一说。还有没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吗?3出示课件,通过童童帮妈妈给熊伯伯、狐狸叔叔送衣挂和夹子,体会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学习用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学生合作解答所提问题。14学生观察:问:(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学听。你发现了什么?(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数学小故事帮助童童完成妈妈给的任务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3)指名说(35 人)(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计算出结果后,演示课件,帮助童童完成任务。(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二、练一练,出示课件“小动物喜欢吃什么?”15教学后记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集体备课时间 -02-19出席教师 ? ? ?缺席情况记录 无中心发言人 ? 备课内容 第三单元 图形的拼组教材分析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常见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知识目标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知立体图形的关系及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目标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16教学准备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实物模型。教 学 过 程课件内容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主题图)它们的身上还有很多的秘密,这节课老师看看哪位同学发现的秘密最多。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教学例 1(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带着学生做风车,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纸的每一步变化,从面体会到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2、教学例 2师: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拼拼看。(让学生分组拼,拼完后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三、巩固练习(1)按 P28 上的“做一做”减正方形。(2)思考并做一做练习六的第 2、5、6 题。四、全课总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铺垫师: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模型)谁来给我们介绍介绍?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用直观的实物风车极大地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做风车。学生观察,引出对边的概念。17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漂亮美丽的物体都是由它们组成的,老师相信同学们用它们也能摆出很多漂亮的物体。现在同学们的手中都有很多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拼拼看。学生分组拼,拼完后在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三、巩固深化(1)学生动手操作: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2)练习六的第 3、4 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练习六的第 7 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后实物演示,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四、全课小结第三课时一、 复习。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3口答。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二、新授。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三、 巩固练习。学生动手操作,找到图形的一些转换。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进行拼组。181完成教科书 P28“做一做”。通过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让学生体会面可以围成体。2完成教科书 P29 第三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3完成教科书 P29 第四题。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4完成教科书 P29 第五题。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4)你发现了什么?(5)图中缺了几块?你是怎样得出来的?5完成教科书 P29 第六题。先观察熊猫图,找出图中熊猫的脸部特征,再结合拼图想一想,怎样才能拼出一个正确的熊猫脸。6完成教科书 P29 第七题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教学后记19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集体备课时间 -02-19出席教师 ? ? ?缺席情况记录 无中心发言人 ?备课内容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 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 100 以内的数。初步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及探索观察能力,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初步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 100 以内数的意义,会用 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进一步正确熟练数、读、写 100 以内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会整十整十地数。初步正确地数、读、写 100 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初步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很快数出过九的数。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20点学会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教学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 学具盒教 学 过 程课件内容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数班级人数,初步认识超过 20 的数:1复习 20 以内的数。数第 1、2 组(每组 10 人)学生人数。2让学生直观认识超过 20 的数。接着数,重点让学生看出:2 个十再添上 1 个一是二十一;二十九由 2 个十和 9 个一组成;二十九接着数是三十,表示 3 个十。3迁移类推,脱离直观,思考。(1)接着全班人数数,后面一个数是几,是几个十几个一?(2)三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几?四十九后面呢?五十九后面呢?二、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1课件演示 100 只小羊画面,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有几只羊。2动手操作,交流探究。(1)同桌合作数小棒 100 根。(2)汇报交流,突出方法多样化,并进一步提高 100以内数数能力,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A、1 个 1 个数,100 个一是 100。可让回答的同桌同学之一先从 65,1 个 1 个数到 75,并说出 75 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接着另一同学从 75 数到 83,并说出 83 的组成,最后,全班同学从 83 数到100。小结时,突出数几十九后面的一个数。B、2 个 2 个数,以同桌两个两个起立,进行数数。C、5 个 5 个数,请一生上台边操作小棒边数数,然后全班学生同桌两人合作,5 根 5 根数小棒。D、10 个 10 个数,结合课件演示,得出:10 个十是100。3小结。揭示课题,并让学生谈谈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数数中要每个学生都参与数数。学生在估数和数数的的活动过程中感21注意的问题。三、练习,并在练习中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培养能力:1猜数。(1)4 个十和 6 个一合起来的数是几?(2)58 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69 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4)数出 87 后面的 5 个数。2 “提问 回答” 游戏。3看图填空。完成教科书第 33 页“ 做一做 ”。4怎样数比较快?5倒数数。例,从 61 倒数到 56。四、全课总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感受。第二课时一、 复习:1、全体从 1 数到 1002、指名按要求数数或全班一起数。从 27 起,一个一个地数到 38从 60 起,十个十个地数到 100从 47 起,一个一个地数到 60从 35 起,五个五个地数到 70从 89 起,一个一个地数到 38从 74 起,一个一个地往前倒数到 523、教师出示幻灯片,摆小棒,全班同学一起快速回答所摆小棒表示多少。(用“有()个十和()个一” 的形式回答问题)二、新课:1、教学例三教师出示 3 捆又 5 根小棒“这里一共有几根小棒? ”(一共有 35 根小棒)“35 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5 由 3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那么 3 个十和 5 个一又组成多少呢? ”2、巩固:(1)学生同桌 2 人摆小棒,先由右边说 5 个数,左边同学摆小棒,再互换。读数的同学注意观察摆小棒的同学摆对了没有。教师巡堂并指导。(2)脱离小棒说数的组成:由教师说数,学生回答数的组成。同桌 2 人一人说数,一人说数的组成,每人朔个数。受和理解100 以内各数的意义,体现数是数出来的。强化训练边操作边数数,突破学生在数数的拐弯处即接近整十数时的难点。22教师点学号,指名个别说说自己的学号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三、练习:做 33 页,做一做和 37 页练习七第 5 题和第 7 题(可先独立完成,再指名答)四、布置课堂作业:1、写出 48 后面 7 个数来。2、写出个问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来。3、填空:47、-、49、-、51、-、53、- 、55、-10、20、30、-、50、- 、-、-45、50、55、-、65、- 、-、-4、49 由()个十和()个一组成60 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87 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第三课时(一)复习:1、数数:从 100 倒数到 1从 35 起,五个五个地数到 80从 10 起,十个十个数到 100从 50 起,二个二个数到 64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快速说出数的组成。3、复习数位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百)对!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 17?” (指名回答,并上来拨珠子)“对!因为 17 由 1 个十和 7 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沙上拨 7,在个位上拨 1。 ”(并指名回答这样写和读 17 这个数,可指名上来板书)(二)导入:“刚才表示的数都是 20 以内的数,如果是 20 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 21 这样用计数器表示?”(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21 由 2 个十和 1 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 2,在个位上拨一, 写作:21 读作:二十一)“其实 20 以上数的读写和 20 以内数的读写是一样的。 ”(三)新课:1、教学例四: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24?(指名回答)想:24 由 2 个十和 4 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 2,在个位上拨 4。学生积极参与。23写作:24 读作:二十四2、教学例五:(1)教师拨珠子:十位 4 颗,个位 3 颗“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 (指名回答)板书:写作:43 全班齐读“十位是 4,个位是 3,所以读作四十三”读作:四十三(2)另外 2 个图也如上教法3、练习巩固:(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3)同桌 2 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 3 个数。(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 100 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 20 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 100 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五)做 34 页: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回答,全班对答案。可以请小朋友到黑板板书出来。 (教师注意说明容易错的地方)(六)板书设计:100 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 写作:17 19 15 21 24 40 读作:十七 十九 十五 二十一 二十四 四十第四课时(一)复习:1、开火车数数。从 15 起,5 个 5 个数到 100,从 48 起,2 个 2 个数到 78。2、全班齐数数。从 100 倒数到 78,从 10 起,10 个 10个数到 100。1、小游戏:分组抽签读数。(1)数出尾数是 0 的数来。(2)数出尾数是 5 的数来。(3)数出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来。(4)数出个位是 9 的数来。“刚才我们用各种方法数数,可以 2 个 2 个数,5 个 5 个数,10 个 10 个数,还可以顺着数,倒着数,说明小朋友们对 100 以内数的数法掌握得很好,小朋友们真聪明!”要分清读数和写数的区别(语文和数学)242、教师说数,学生写数,要求写出写法和读法。(二)新授:1、 教师在计数器个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到 9 时问“再拨一个是多少?是 10)十由几个一组成?” (板书:10 个一是十)“那么 10 个一是十,应该这样表示?”教师在计数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到 9 时问“再拨一个是多少?是 100)一百由几个十组成?” (板书:10 个十是一百)“10 个十是一百,应该这样表示?”“我们看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一百有什么特征?” (百位上只有一颗珠子,个位和十位都没有珠子)2、指名回答,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教师板书: 百位 十位 个位 )“谁知道这样读写 100?” (注意个位和十位上没有数,所以用 0 占位)指名上黑板板书,要求 100 的读法和写法都写出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百位 十位 个位写作: 1 0 0读作: 一百(三)练习巩固:1、学生独立完成 35 页第 2 题,指名上黑板写数,全班对答案。2、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再独立完成 36 页第 4 题。第五课时(一)复习:1、数数:从 100 倒数到 50数出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数出末尾是 0 的数2、看计数器比较 20 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你是怎样想的?”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注:如果学生一下不能说出来,则可放到后面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再提出来。 )(二)新授:1、教学例七:(1)教师出示幻灯片(百数图)(2)学生观察讨论, “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25(指名回答)教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板书:横看、竖看、斜看)特点:第一横行的 5 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 5个数都是单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 除外) ,十位上的数从 1开始逐渐增大到 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 9 开始逐渐递减到 1。(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如:“第 4 行第 8个数是多少?” (48)同桌 2 人模仿提问题,每个小朋友都哟啊提问题。要求每人提 2 个以上的问题。3、按要求 38 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三)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 1 题、第 7 题。师生一起对答案。(四)板书设计:数的顺序观察、找特点: 横看竖看斜看第六课时(一)复习:1、指名回答:说出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说出十位是 5 的数。开火车答:说出 27 后面的 5 个数。说出各位是 0 的数。2、比较 20 以内数的大小,指名回答:1619 818 15151112 1020 96(二)新授:教学例八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母鸡下蛋图,比较左右两边图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比较呢?(1)根据鸡蛋图来比,只看最后一行,左边有 3 个,右边有 1 个,所以 28 大于 26。(2)根据数的顺序比,28 在 26 的后面,所以 28 大于观察、讨论。学生练习,找出不足。会熟练的比较大小。2626。(3)根据数的组成比,28 由 2 个十和 8 个一组成,26由 2 个十和 6 个一组成,所以 28 大于 26。2、用计数器比较数的大小:39 和 45 比较,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比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比较小,指名回答,说说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教师板书: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同理,所以用同样的方法,或用老师归纳出来的方法学习比较右图。3、教师可多写几个数,让学生直接比较(不用计数器) 。4、教师写出三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可先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再决定中间数。5、教师再次总结比较数的一般方法。(三)练习:1、39 页做一做:(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