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检测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1页
EB病毒检测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2页
EB病毒检测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3页
EB病毒检测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4页
EB病毒检测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B病毒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1概述Epstein-Barr病毒( EBV) 疱疹病毒科, 亚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 1964年由 Epstein、 Barr等人首次在非洲儿童的恶性淋巴瘤组织培养中发现。 EBV是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也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病毒,与鼻咽癌、淋巴瘤、胃癌、移植后淋巴增殖症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被列为致癌性病毒之一。2概述 传播途径: EBV感染 主要 通过唾液接触传播 ,也可通过血液传播; 人感染 EBV后建立终身潜伏感染,人群感染率超过 90%。 1-6岁儿童、 14-20岁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高度易感,发展中国家 EBV感染多发生在儿童早期 。3病原学p 疱疹病毒科, 疱疹病毒亚科,淋巴隐病毒属,人疱疹病毒 4型p 球形 双链 DNA病毒 ,基因组 平均大小约为 172 kb456EBV致病机制 原发 EBV感染时, EBV先是在 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感染附近的 B淋巴细胞 ,受到感染的 B淋巴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可以造成全身性感染。EBV原发感染后,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尤其是 6岁以下幼儿大多表现为隐性或轻型发病,但在儿童期、青春期和青年期 ,约 50% 的原发性感染均表现为 IM。7EBV在人体 B细胞建立潜伏感染, EBV只表达潜伏抗原(包括 EBNA-1、 EBNA-2、 EBNA-3A、 EBNA-3B、 EBNA-3C、 EBNA-LP、 LMP-1、 LMP-2及 EBER),受感染者将成为终身带毒者。 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和某些因素触发下,潜伏的 EBV可以被再激活,引起病毒复制及临床疾病。EBV致病机制8EBV常见相关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 慢性活动性 EB病毒感染( Chronic active EBVinfection, CAEBV) EB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 EBV-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 EBVAHS) Burkitts淋巴瘤 何奇金淋巴瘤9EBV感染的抗原表达pEBV溶解性感染期溶解性感染期 , 可可 表达:表达:n 早期抗原(早期抗原( EA):): EA/R和和 EA/D(具(具 DNA多聚酶活性);多聚酶活性); EA出现表明出现表明 EBV活跃增殖,活跃增殖, EA抗体出现在感染早期抗体出现在感染早期 ;n 衣壳蛋白(衣壳蛋白( VCA) 晚期表达的结构蛋白晚期表达的结构蛋白 VCA-IgM出现在急性感染早期,出现在急性感染早期, VCA-IgG出现在急性感染期并持出现在急性感染期并持续存在续存在n 膜抗原(膜抗原( MA):): 细胞表面包膜糖蛋白(细胞表面包膜糖蛋白( MA gp350/220,gp85), 是 EBV的中和性抗原 抗抗 MA-IgM可用于早期诊断可用于早期诊断10p EBV潜伏感染期,潜伏感染期, 选择性表达早期抗原以及选择性表达早期抗原以及 :n 核抗原(核抗原( EBNA-1,-2,-LP,-3A,-3B,-3C):): 为为 DNA结合蛋白,在感染的结合蛋白,在感染的 B细胞核内;细胞核内; EBNA-1与感染有关,与感染有关, EBNA-2与细胞转化和永生化有关;与细胞转化和永生化有关; EBNA抗体出现在感染晚期。抗体出现在感染晚期。n 潜伏膜蛋白潜伏膜蛋白 ( LMP-1,-2A,-2B):): 在感染在感染 B细胞表面,与细胞恶化有关,细胞表面,与细胞恶化有关,n 未翻译的转录物未翻译的转录物 BARF0和和 EBERn EBNA-3、 EBNA-2、 LMP-1是是 EBV-CTL CD8+的主要目标的主要目标EBV感染的抗原表达11原发性 EBV感染过程中首先产生针对衣壳抗原( capsid antigen, VCA)IgG和 IgM,在急性感染的晚期,抗早期抗原( early antigen, EA)抗体出现在恢复期晚期,抗核抗原(nuclear antigen, NA)抗体产生,抗 VCA-IgG和抗 NA-IgG可持续终身12EB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13传统检测策略的问题5% 新近 EBV感染不出现 CA-IgM抗体在罕见的病例中抗 CA-IgM会持续存在约 20-30%的新近感染不出现 EA-IgG抗体抗 EBNA-IgG抗体可能呈现阴性,由于:- 慢性活动性 EBV感染- 细胞免疫被抑制14EB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p 抗 VCA-IgM和 IgG可以同时出现,通常 IgG出现较 IgM晚,但偶尔较 IgM出现早 12周,抗 VCA-IgM几周后检测不到p 抗 EA-IgG在发病后 3-4周后升高,34月后检测不到p 抗 EBNA-1-IgG在发病后 34周被检测到,持续终身,部分慢性 EBV感染者检测不到p 抗 VCA-IgG和抗 EBNA-1-IgG终生持续阳性15EBV常见相关疾病1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特指由 EBV感染引起的发热、咽炎和淋巴结肿大的综合征 1889年被首次描述为 “glandular fever” 1920年正式定义为 IM 1932年发现嗜异性凝集实验 1968年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 EBV,出现 IM临床症状和嗜异性凝集抗体,明确 EBV是 IM的病原17IM临床表现p 25-30%的青少年和 102.5copies/g n 原位杂交 :检测出 EBER-1阳性细胞n Southern杂交 :受累组织或外周血中检测出EBV DNAn 免疫荧光 :检测到抗原( EBNA、 LMP)n 感染的 B、 T、 NK细胞、单核 /巨噬 /组织细胞检测到 EBNA、 EBER、 EBV-DNA25EBV相关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ocytosis EBV-HLH p 是一种与 EBV感染有关的淋巴增殖伴随吞噬血细胞现象的一类疾病p EBV感染所致 CD8+T细胞的异常增殖及其激活巨噬细胞,导致炎症细胞因子大量释放产生高细胞因子血症(细胞因子风暴)是 EBV-HLH的主要病例生理特征p 临床表现发热、肝脾肿大、黄疸、全血细胞减少、 DIC,骨髓和其他组织见嗜血细胞、 LDH、铁蛋白、 微球蛋白p EBV-HLH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26抗 EBV病毒药物p 无环核苷拟似剂n acyclovir(阿昔洛韦), ED50 0.3n ganciclovir(更昔洛韦), ED50 0.05n valaciclovir(缬昔洛韦 )p 无环核苷酸n cidofovir, adefovirp 焦磷酸盐 拟似剂 n foscarnet(磷甲酸钠)p 作用机制n 作用病毒 DNA多聚酶,抑制病毒复制27EB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p外周血分类n 淋巴细胞 50% WBCn 不典型淋巴细胞 10% WBC(系激活的 CD8+ CTL)p血清学检查n 嗜异性凝集实验( heterophile test/spot test)n VCA-IgM、 IgG, EA-IgG, EBNA-IgGp病毒学标志n 在 PBMC、血清、全血或感染组织检测 EBV-DNA、 EBER、 EBNA、 LMP28EBV感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