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改教学工作总结课改教学工作总结:寻找课改核心地带 深度建构课堂模式春风传喜讯,蛟龙踏歌来,我们踏着时代的节奏,带着新年的祝福,怀着未来的憧憬,告别了令人留恋的2011,迎来了崭新的 2012。值此期末结束之际,我们总结过去,规划未来。这学期,我们高举“为生命而教育”的办学思想旗帜,紧紧围绕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践行“大科创”素质教育模式。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实现“让优质成为常态”的教学管理目标。教导处在陈校长的领导、各部门的协作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我们完成了以下工作。一、寻找课改核心地带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十年,但是常态的学科教学仍然是经验型的简单重复,教师的工作注重的仍然是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忽视学生整体知识的建构和人格品质的培养熏陶,常态的教研工作多是外加型的,有活动无成长。我校在推进课程改革中,努力在寻找课程改革的核心地带,致力于课程改革四个方面的建设,即课程文化的培育,课程内容的调整,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评价的改革。1、培育课程文化.。陈校长多次进行全校性的课改培训,引领大家深度思考教育是什么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大家明确了我校以构建“大科创”素质教育模式深化课程改革,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教育要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实生活的适应力,未来社会的竞争力,健康不竭的发展力,辨证独到的思想力,培养健康、乐观,、诚信 、正直、坚韧、博学、儒雅、创新,也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我们组织各教研组学习讨论了基于“为生命而教育”的办学思想下的学科价值,总结了具有学校“生命课堂 ”特色的学科教学特点。2、调整课程内容。我校建构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 隐形课程 ”四维一体的自主性课程体系,丰富和拓展课程内容。基础型课程着力发展学生的基础学力。拓展性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以每周两节选修课的方式呈现 8 大类 32 门课程从学生选择 ,同时提供八大社团供学生学习之余选择学习。探究性课程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四至六年级的学生每学期完成一个小课题的研究。3、教学方式的转变。我们确立了 1155“生命课堂”教学模式,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主线”的自主课堂教学。教师将生命融入课堂,将自主融入学习,将疑思融入教学,将评价融入过程 ,建构了“疑思导学”两环四法课堂教学模式。即“两环”就是“疑”和“思”。“四法“就是“学疑”“思疑”“学思”“导思”四种教学策略。“疑思导学”教学主模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学”中有“导”,“导”中有“学”,在“疑”与“思”的互动中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4、课程评价的改革。建构各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我们在上学期的所做的基础工作基础上,系统建构了学生学业评价,建立了学生学业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涵盖学校的基础课程的 9 门功课,拓展课程的选修课程学习及社团参与情况,探究性课程的参与水平。每个学科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 、关注了学科的阶段成果 、关注了学生未来学习的期望。此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并学会反思,引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真实的关注,引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全面反思,支持学校的工作。此评价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标准的统一 ,评价内容的科学,评价过程的真实,实现了“等级+评语”的学科评价方式。完善选修课程评价。教导处拟出了选修课程评价实施方案,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了的学分制学业水平评价;对教师进行的选修课程开发和实施水平的评价。二、深度建构课堂模式生命课堂教学建模走过两年,从学习到实践,从感性到理性 ,从自主研讨到协力研讨 。这学期,我们的建模工作以教研组呈现教学建模成果的方式,强力推进生命课堂教学建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工作。(1)、确定了生命课堂教学主模在上学期学校举行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暨生命课堂教学建模”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构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其中,根据自然生态的儿童观,疑思结合的教学观,学贵有疑的学习观建构的“疑思”教学模式特别引人关注。这种教学模式以问题为载体,将科创的学习品质、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同时,探究能力也得到培养。我们在反复的课堂教学建模的实践中,生成并建构了基于“生命课堂”和自主性教学的“疑思导学”教学模式。确定了我校“生命课堂”的主模“疑思导学”模式,探索出“疑思导学”教学模式的“两环四法”教学策略。(2)、辅助性模式特色突出这学期 ,全校六个教研大组举行了教学专题研讨,精彩呈现研究成果。根植生命课堂,深化课堂建模研讨。各组以子课题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全体教师全程参与,磨课上课,大家从感性走向理性研讨,从关注生命和提升课堂质量的角度思考为什么,从模式是什么思考模式概论,从操作层面总结模式实施方法回答怎么样的回答以子课题组深入建模,开展研究,建模丰实“自主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模式”“疑思教学模式”“仿创教学模式”“体验教学模式”。语文低段组呈现了“创景表达”写话,语文高段组呈现了“疑思”阅读教学,数学两个组提供了“疑思导学”模式,英语组深化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体育组继续“悦动创生”教学模式研讨 ,音乐组深化“情景声”教学模式,美术组深化“赏创”教学模式,科学组深化“疑创”教学模式。每个组都完善了模式概论 ,理性地思考了组内模式的价值、理论基础和操作方式。(3)、 课例研究打造精品课堂磨砺精品课堂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团队合作,集体攻关,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备课组、教研组建设又上新台阶,大备课、小备课、二次备课、专题研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道路。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个性发展,成为校本教研的主旋律。促进师资队伍的共创共生,为青年教师展示个性、显露才华提供了舞台。新教师汇报课、观摩课、建模示范课、市区公开课、对外接待课,课课有创新,堂堂有进步,全体教师合力打造一批精品课堂,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课例研究有效促进青年教师村成长,有效促进教研组、备课组教研主题化、规范化。三、学科建设显特色1、选修课程打造精品课程 。选修课程是拓展性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选修课程要满足学生多样化 、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培育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学力的价值追求。三年来,我们开发了“科创、美术、音乐、体育、语言 、书法、思维、综合”等八大类共三十二门选修课程,一批课程价值突出,课程方案详尽,课程资源整合度高,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学实施规范严谨 ,教学效果优良的优秀选修课程脱颖而出。根据成都高新实验小学选修课程评价实施方案,评选出九个“首届校本(选修 )课程建设优秀成果奖” 。他们是:开发实施“国学(弟子规)课程”的袁春玲老师;“小主持人”课程的熊秀红老师;“英语话剧”课程的樊小琴老师;“丝带绣”课程的聂金莲老师;“合唱”课程的杨红萍老师;“拉丁舞 ”课程的肖玉美老师;“阳光驿站”课程的张莉老师;“五子棋”课程的翁志长老师;“国际象棋”课程的邓偲娟老师。2、语文建设成效突出。 011 年 11 月 25 至 27 日,全国“首届中华文化经典教育成果展示及表彰活动”在北京中华文化学院召开。我校由于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成效显著,获得“首届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陈伟校长获得“中华文化经典教育杰出贡献奖” ,陈曦副校长、袁春玲老师、薛德红老师、袁华老师、叶青老师获得“中华文化经典教育优秀教师”称号。我校袁春玲老师和聂金莲老师代表学校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作了交流。他们从我校在研究中对阅读量、阅读要求 、阅读方式、阅读习惯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入手,详细介绍了我校构建的“小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性评价体系”。其中列举了大量的数据、案例、调查分析报告和图片资料,呈现出真实、扎实的研究过程 ,彰显出求真、求善、务实、严谨的研究作风。在汇报过程中,聂金莲老师展示出的“小书虫阅读”特色成果获得参会老师高度评价。我校18 位语文教师总结了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撰写了小学阅读教学模式。我校五年级全体学生接受成都市阅读能力专项检测成绩突出。我校组织学生参加“文选杯”2011 成都中小学(幼儿园)国学素质大赛,经过区市级逐级淘汰比赛,我校五名学生在市级比赛中表现优异,特此鼓励。尚奕周获体二等奖,陈一夫、肖楚熙、张劲阳获优秀奖。学生参加“幸福杯”征文活动,我校共征集参赛作品 670 篇,其中获奖 430 篇,江韵林、谢凌寒、苏镝珂、陈洁玉、汤慧中 、胡钦文、陈杰睿等 7 位同学获得特等奖、133 位同学获得一等奖、145 位同学获得二等奖、72 位同学三等奖、73 位同学获得优秀奖。四、教学管理追求细节1、部门管理精益求精。教导处在管理中,牢记“精益求精,铸造品牌”的学校精神,认真贯彻学校“责任、素质和品质”的工作要求,深化课程改革,着眼学生发展;根植生命课堂,提升课堂建模质量;推进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部门管理分工落实现无缝合作的原则 ,开好两会,部门工作会和教研大小组长例会。每一项工作做到周密策划,认真落实,注重效果,追求品质。这学期,我们成功组织了七个学科组的教学建模专题研讨活动,深入进行理性建构和经验总结。高水平完成了区级数学、语文青年教师赛课,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赛课。高质量地完成了四个学月的教学培训,九月新教师亮相课,十月聘请省特级教师郭子其老师做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思考与实践,十一月举行了首届校本(选修)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表彰会,颁发了选修课程实施方案,十二月分学科组学习了陈校长关于“疑思导学”的培训,总结提炼了生命教育思想下的学科价值和基于本校的学科课堂特点。顺利组织了数学文化节、英语文化节,组织学生 678 篇文章参加全国“幸福杯”征文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成都市“太阳神鸟”杯征文,组织学生参加成都市国学经典比赛活动。 2、常规管理有条不紊。我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的指导下,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整合,建构起四维整合的自主性课程体系。基础型课程立足课堂,以“生命课堂教学建模的时间研究”为抓手,开展全员参与的教学建模研讨。拓展性课程以选修课和社团建设为主要载体,每周两节选修课,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探究性课程中,4-6年级的学生这学期完成了 347 个(六年级 102 个,五年级185 个,四年级 162 个)小课题研究。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积极地体验 ,在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获得创新能力的发展。做好了学籍管理,定期更新学籍信息,严格按照规定做好相关学籍资料的保管、归档工作。依据学校工作指南,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的细节,把控教学全过程 ,监控教学质量。(1)精心准备,认真设计,灵活实施,课后延伸,打造优质常态课。追求每一节的高效,做好“三个一”:一是有效利用每一分钟;二是管好每一个时段;三是关注每一个学生。(2)加强质量监控,做到规范操作。严控课外作业量,一二年级严格执行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备课组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月练习卷,认真批改,注重分析订正,对卷面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要采取改进措施。备课组长负责把关,本年级组油印试卷总量控制在 20 张左右。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补缺补差,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不断提高。3、加强信息化建设。增强教育信息化意识,提升信息化行动水平。借助校园办公系统,提高办公效率,及时处理上级来文和上传各种资料。本期的学科教学计划、质量分析、教学工作总结等资料都借助校园办公系统按要求上传。建设好“习作之窗”“国学堂”,“光荣榜”“教学论坛”“教学新闻”等校园网站相关栏目,责任落实到人,掌握时间节点,把握信息质量,快速反馈信息。4、教研组建设再上台阶。通过间周一次的工作交流、专题研讨、问题解决、经验总结等教研组长培训,提升教研组长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教研组建设始终把问题解决、专题研讨、课题研究作为重点,把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教研组坚持了每周一次的教学专题研究和备课组活动 。专题教研以子课题方式推进,形成了子课题模式概论,操作策略理性成果 。备课组形成了完整的资源包,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练习设计、复习计划到课例资源包。我们从团队建设、计划总结、活动开展、活动记录、教学质量、组长工作和活动成效等对教研组进行考核。同时,通过建立教研报批制、集体备课制、项目负责制、质量跟踪制、活动保障机制等措施,有效保证了教研活动的时效性。本期,在教研组评比中,语文低段组、语文高段组 、低段数学组获得一等奖 ,英语组、科任组获得二等奖,数学高段组为三等奖。五、教学成果显著第一,教学示范辐射面宽,教学影响力大。我校坚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学校获得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中华写作名校”称号。学校先后承办了国培项目(2011)四川省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暨高新实小英语课堂教学建模研究活动、高新区数学学科青年教师赛课活动、高新区小学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阶段成果研讨活动、高新区新教师岗位培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指导活动。我们接待了西华师大十五位学生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学校先后接待遂宁市校长培训班、仪陇九小教师考察访问与跟岗学习。张姝晋、达小卫、罗丽君、杨玲、黄靓雯等老师分别上了区级以上研讨课,吕文凡、吴念、曾爽、陈颖、蒋新越、彭思思、谭永忠、于晨分别提供了研讨课。第二,教师发展锦上添花,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本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赛课 ,成效显著。兰长明老师获得成都市科学赛课一等奖、舒艳老师、王开兰老师分获高新区数学赛课一等奖、马小敏获得高新区新教师语文赛课一等奖、谭永忠、陈莹高新区教师风采才艺展示比赛获一等奖。张莉参加成都市心理健康赛课获得成都市二等奖。陈曦、熊秀红等 20 余名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作文大赛获金奖。陈曦 、李晓玲、李秋菊、薛德红、刘艳萍、陈龙明、袁华、胡文东、余婷婷、叶青等 10 位老师获得由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第十二届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王桥等14 位老师分别获得二、三等奖。此外,教师们撰写的论文参加各级教育科研成果和论文评选近 100 人次获奖。第三,学科活动精彩纷呈。本学期,学校分月开展了感恩节、数学文化节、科技月、英语文化节活动。先后还开展了新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疑思”教学模式专题研讨活动、校本(选修)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表彰活动。我们编印了国际象棋、阳光小屋、拉丁舞 、国学弟子规、五子棋入门、合唱、丝带绣、小主持人 、英语话剧等九个校本(选修)课程。编辑了学生作文集绿野第四期。第四,学生发展捷报频传。在科技教育方面,我校 15 名学生参加“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论文答辩活动”,经过论文陈述、专家提问、专家点评等考核,谢凌寒、林子涵 、熊震雨、苏镝坷和胡鑫等 5 名同学获得了“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李映志、李映杰、陈虹霏、李昆其等 4 名同学获得中国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称号;马倩芸、陈禹锟、刘博宇、林文轩 、帅多和冯新越等 6 名同学获得中国少年科学院“小研究员”称号;我校六年级学生李汶龙、袁俊杰同学荣获“第二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国区选拔赛 ”vex 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中学组)银奖,徐乐 、张新宇同学荣获 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中学组)铜奖;李汶龙、袁敬杰荣获“交流研究”活动一等奖,徐乐、张新宇荣获“交流研究”活动一等奖。刘予涵同学获得全国科幻画比赛二等奖;我校学生参加成都市第 27 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创造发明比赛,共申报 42 件发明作品。刁俊凡同学获得成都市英特尔英才奖,学校共获得一等奖 5 个,二等奖 5 个,三等奖 32 个。共申报 278 份科学论文 ,获得一等奖 119 个,二等奖 137 个,三等奖 22 个。共申报 234 幅科幻画,获得一等奖 23 个,二等奖 42 个,三等奖 169 个。信息学项目获得一等奖 40个,二等奖 113 个,三等奖 132 个。科技制作项目获得一等奖 16,二等奖 23 个,三等奖 36 个。电子制作项目获得一等奖 5 个 ,二等奖 7 个,三等奖 15 个。参加成都市第七届机器人大赛速投、往返、虚拟等比赛项目,获得一等奖28 个,二等奖 8 个 ,2 个三等奖。成都日报、成都晚报分别对我校六年级五班黄枭冉、六年级二班刁俊凡分别进行了报道,黄枭冉同学还被推荐参加“成都市十大创新人才”的评选(高新区小学生仅他一人入围),目前最终评选还在进行之中。在艺术教育方面,3.2 班学生陈薛全和 5.5 班学生张茂祺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举办的“2011 年环保绘画大赛”一等奖,两位同学获得到非洲肯尼亚免费旅行机会。全国仅 10 个名额,我校就取得了两个名额的历史性好成绩。此外,在历时两个学期的第七届高新区艺术节上,我校 3.5 班苏彦熹、陈一夫,4.5 班安芝琪、乔云楷等 18 人获得美术一等奖、12 人获得美术二 、三等奖;音乐、舞蹈方面荣获“校园群舞一等奖 ”、“合唱比赛一等奖” 、“课堂器乐一等奖”、“教师风采大赛一等奖” 、“校园集体舞二等奖”的好成绩,其中口风琴还被推荐参加成都市比赛获得二等奖。本期,在体育方面,我校刚刚组建的艺术体操队在彭思思老师的训练指导下,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组织的 2011 年“邮政银行杯”全国排舞大赛总决赛(集体规定曲目 )获二等奖,毛启强老师带领的学校篮球队代表高新区参加成都市第十二届运动会篮球锦标赛资格赛荣获二等奖,肖玉美老师和杨开会老师带领我校气排球队参加高新区“气排球进课堂技能展示暨首届小学生气排球垫球比赛活动”,李斯达、杨智萍、朱伊凡等同学获得个人垫球一等奖;杨杰、李斯达等同学获得对垫一等奖;李吉柯、熊婉婷、张正旗等同学获得个人垫球二等奖。本期,学生参加“幸福杯”征文活动,我校共征集参赛作品 670 篇 ,其中获奖 430 篇,江韵林、谢凌寒、苏镝珂、陈洁玉、汤慧中、胡钦文 、陈杰睿等 7 位同学获得特等奖、133 位同学获得一等奖、145 位同学获得二等奖、72 位同学三等奖、73 位同学获得优秀奖。7 名学生参加高新区“国学素质大赛”并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尚奕周同学获高新区第一名,并被推荐参加成都市比赛,获得成都市二等奖 。第五、教学质量稳步提升1、成都市调研考试。我校作为高新区一圈层 a 类学校,语文、数学都高于成都市一圈层学校平均水平。英语据我校教师反映,成绩与学生真实水平有差异。原因待查。学 科年 级市一圈层平均我校平均数学四年级79.4183.5语文五年级68.5568.86英语六年级86.5984.462、高新区调研考试。六年级语文、数学本期接受高新区调研考试,成绩如下。班级学科实考教师ab 卷总 平总分平均分不及格及格率总分平均分优生数优生率学困生学困率六年级语文46卢凌75.4277460.3100%69515.11021.7%1123.9%六年级语文46吴念7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繁荣农田保险合同
- 2025年监狱教育改造中心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长期合伙合同模板
- 2025年生态环境部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面试( 核工程)专项练习含答案
- 商铺审计协议
- 万能退班申请书
- 郑州上街商业市场定位报告111p
- 工作流数据统计与分析表格
- 2025年中组部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面试题库附答案
- 智慧水务数字化供水平台建设方案
- 2025-2030焦炭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规划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培训课程编号设置规则
- 旧房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应对措施考试试题及答案
- 慢性肝炎护理查房
- 高危妊娠5色分级管理
- 员工自愿自己缴纳社保协议书范本
- 《胸痛中心质控指标及考核标准》(第三版修订版)
- 临时场地租赁协议书范本
- 五社联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