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 打开科学之门教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奥秘。 (2)通过简单的实验科学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过程与方法: (1)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观察、实验、猜想、分析等。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说出从观察中所感悟到的科学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探究事物的精神。 (2)培养学生爱提问题,会提问题,想知道“为什么”,并尝试用科学的办法进行验证的科学精神。教学重 点 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观察、实验、猜想、分析等教学难 点 培养学生爱提问题,会提问题,想知道“为什么” ,并尝试用科学的办法进行验证的科学精神。课前准 备 课件课时安 排 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科学打开科学之门是全套科学教材的引导课,本课内容不包含教育部颁发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或许对什么是科学还没有清晰的概念,但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生活知识积累和推理判断的能力,同时也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本课设计了五项活动,一连提出了五个问题。目的主要是为了一开始就能激发起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强烈兴趣。 本课所设计的几个科学问题,是本着有趣味、不复杂,但凭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又不可能轻易判断或解答的问题。同时,它们又是与观察、实验、猜想、分析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关的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在对奇妙的科学问题感兴趣的同时,又对5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具体实际的亲身了解和感受。 动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题材,因此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动物的拟态现象:通过从背景中寻找动物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和多姿多彩,同时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石英砂粒表面图像的猜测。目的也是让孩子们形象地感受大千世界的奇妙和巨大空间尺度差异之间的相似性,同时了解到科学研究中的观察并不仅靠单纯的人的感觉器官,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其他的科学设备来延伸我们的视野。 第三个问题是解释冰棍周围白雾的成因。估计大多数学生很难分析出正确的答案。通过这个活动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到依据经验的判断往往并不是科学的事实,推断应该通过设计相应的实验来验证。科学是一门需要实验验证的学科。 第四个问题是一个课堂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一个不太复杂而又似乎违反常识的实验过程,体验到学会科学知识,就能解释很多平时认为是不可思议的现象。 第五个问题是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一个小测验。同时也将科学的本质、科学研究的特点和科学家的形象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告诉了学生。求知欲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而且年龄越小,求知的欲望越强烈。孩子们对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缠着大人问这问那,不断提出问题,原因就是孩子们想弄懂所有的事情。科学家的内心活动实际与孩子们一样,想了解所有的事,想解释事物是如何发展变化以及这个世界的存在方式。 从这一课开始,学生们将伴着科学教材不断成长,不断地积累科学知识。科学课程不光是为学生讲授科学知识,领略自然的奥秘;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学生的科学观念,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以 打开科学之门作为开篇,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唤6起探究的欲望,初步地认识什么是科学,了解科学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第二课时图中藏着什么?导入:出示课本“动物的伪装图片 第 1 幅木叶虫 第幅花螳螂(若虫) 第幅竹节虫 第幅枯叶螳螂 提问: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讲述: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看看动物伪装的本领。 视频:动物的伪装。 目的:通过从背景中寻找动物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和多姿多彩。” 这是什么?导入:出示石英砂粒表面图像图片。 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 活动:拿一颗实物砂粒让学生观察、比较,说实物与图片有什么不同。 欣赏图片:显微镜下的世界目的:让学生了解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是在科学研究中,光凭感觉器官观察到的内容是有限的,常常需要借助一些科学仪器和设备来延伸观察的尺度和范围。 “白雾”从哪里来?导入:出示冰棍。 提问:仔细观察冰棍周围,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仔细观察冰棍周围的“白雾”,你认为这些“白雾”是从哪里来? 讨论:学生边观察边讨论“白雾”是从哪里来。 7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质疑:你有什么方法能证明你的猜想? 交流: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一起确定解决的方案。 活动:学生进行验证实验。 归纳:你的猜想正确吗?讲讲你的理由。 目的: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第三课时纸锅也能烧水吗?提问:纸锅能烧水吗? 交流: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联系生活的实践经验讲出自己的理由。 媒体:播放“纸锅烧水”视频。 材料:纸盒或纸杯装满水、酒精灯、三角架。 汇报:学生一边观察实验,一边描述实验现象,填写课本“我的发现”。 归纳: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他们认为纸放在火上就会燃烧,用纸盒来烧水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动手做一做实验,就能知道真相。所以我们要大胆假设,敢于尝试,就能知道其中的奥秘。 你会提问题吗?讲述:科学家都是一些爱思考、爱提问的人,伟大的科学家往往从疑问开始,探索科学的海洋里有无穷无尽的知识与奥秘。 任务:你对自然现象或科学现象有什么疑问,请你把它写下来。我们将通过以后科学课的学习,逐步找到答案。 目的: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一个小测验。知道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问问“为什么”,研究问题,回答疑问,探究“为什么”。 8板书设计及作业设计教学反思9课 题 探访生物王国教 学目 标科学知识:(1)认识生命和非生命。(2)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特征与区别。(3)学会在周围事物中初步认识生命。能力培养:(1)培养观察、整理、比较、分类的能力。(2)对生命与非生命的分类进行猜测。(3)学习通过研究代表物体而归纳出该类物体一般特征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人合作。(2)培养自主研究情操。(3)感受世界的丰富性。教 学重 点(1)认识生命和非生命。(2)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特征与区别。教 学难 点 学会在周围事物中初步认识生命。课 前准 备 课件课 时安 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草地里有什么?任务:找一片草地,在草地上划出一定的范围。讨论:一小片草地里会有什么? 一、小组讨论如何开展研究二、学生汇报、交流三、教师提示记录要求、物品保存、小组合作等要求。活动:学生观察、寻找,把看到的物体全部记录下来。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 归纳:有生命的物体的特点是能从小长大,会繁殖后代,又叫做生物。非生命物体则没有这些特点,又叫做非生物。10第二课时:我知道的生物导入:出示课本图片。讨论:你见过这些生物吗?你知道这些生物的名字吗? 交流: 一、说说你知道的生物的名字,并在小组中互相学习。 二、你认为这些生物可以分成几类?说说你的理由。延伸:谈谈你最喜欢的动物或植物,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板书设计及作业设计教学反思11课 题 红番茄(1)教 学目 标科学知识: (1)以番茄为例,能从形态上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2)丰富对叶的认识,了解叶的丰富多彩。(3)在花和果实的研究上了解植物花和果实的结构,学会解剖与多角度的观察。(4)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更多的植物。能力培养: (1)了解观察植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2)学会简单的解剖技能。(3)种植番茄或其他植物。(4)学习通过研究代表植物进一步认识植物。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植物的多样性。(2)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教 学重 点(1)以番茄为例,能从形态上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2)丰富对叶的认识,了解叶的丰富多彩。教 学难 点(1)在花和果实的研究上了解植物花和果实的结构,学会解剖与多角度的观察。(2)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更多的植物。课 前准 备 课件课 时安 排 3 课时1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观察番茄导入:出示番茄的全株图提问:你瞧,它就是长番茄的植物了,你认真观察一下,你发现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可以叫出各部分的名字吗? 观察:分组观察番茄图片,交流各自的发现,并记录观察结果。 归纳:番茄各部分的名称:根、茎、叶、花、果实,果实里还有种子。 观察番茄叶导入:出示番茄叶、玉米叶标本或图片提问:番茄和玉米都是我们常见的植物,认真观察一下,它们的叶子有什么不同之处? 观察:分组观察玉米和番茄叶子标本或图片,找出他们在颜色、大小、形状上的差异。并将番茄叶子的样子画下来。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归纳:两者的叶子都是绿色的,番茄是复叶、玉米叶子是长条形的。 交流:说说各自的发现。例如:叶子大小、形状、厚薄等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叶子都是绿色的,叶子上有叶脉。 第二课时各种各样的叶子图中几种叶子各不相同,但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我们可以从叶片、叶脉、叶柄等引导学生认识叶的共同点。13课本中给出了形态、颜色、厚薄等多方面各不相同的银杏叶、荷叶、桑叶、枫叶、爬山虎叶、玉米叶。这里涉及有形状、颜色的比较,也可能出现叶柄长短、粗细的比较。比较过程中描述叶的形状,为这种形状找一个形象的说法是主要活动,比较中,会自然而然地说到叶的各个部分,这样就为找相同点建立了基础。第三课时研究番茄花导入:出示番茄花图片提问:一朵小小花能孕育一个美味的番茄,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朵番茄花是怎样的?观察:分组观察番茄图片,找出他们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提问:这朵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是怎样的? 观察:找出一朵花有几部分及各部分的特点。交流:说说各自的发现。 小结:番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 板书设计及作业设计14教学反思课 题 红番茄(2)教 学目 标科学知识: (1)以番茄为例,能从形态上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2)丰富对叶的认识,了解叶的丰富多彩。(3)在花和果实的研究上了解植物花和果实的结构,学会解剖与多角度的观察。(4)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更多的植物。能力培养: (1)了解观察植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2)学会简单的解剖技能。(3)种植番茄或其他植物。(4)学习通过研究代表植物进一步认识植物。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植物的多样性。(2)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教 学重 点(1)以番茄为例,能从形态上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2)丰富对叶的认识,了解叶的丰富多彩。教 学难 点(1)在花和果实的研究上了解植物花和果实的结构,学会解剖与多角度的观察。(2)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更多的植物。课 前准 备 课件课 时安 排 2 课时15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番茄的果实里有什么?导入:出示番茄果实实物。提问:番茄大家经常吃,你能用具体的语言介绍一下它吗?观察:学生分组观察番茄。汇报:学生介绍观察结果。提问:要全面的了解番茄,我们可以把它解剖开,找出它更多的特点。具体要求:(1)注意用刀安全。(2)解剖的方向可纵切或横切。(3)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汇报:果实里有肥厚的果皮(俗称:果肉)和种子。第二课时比较番茄和其他的植物导入:出示番茄、玉米和凤仙花图片提问:我们通过学习,发现番茄植株是由六大部分组成的,那其他植物的组成部分是否也是这样的呢?让我们认真观察一下吧!观察:分组观察玉米、凤仙花和番茄图片,找出它们的异同。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归纳:植物的形态虽然千差万别,但大部分的植物都像番茄一样,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16板书设计及作业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 小白兔(1)教 学目 标科学知识: (1)以小兔子为例,认识它的外形特征和身体的组成。(2)从代表动物小兔子的认识到认识一般动物的外形特征。(3)通过研究兔子对外界的反应及饲养兔子,了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4)在为动物建立档案过程中,了解其他动物与小兔子的区别,通过交流认识更多的动物。能力培养: (1)了解观察动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2)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使用测量工具的技能。17(3)饲养小兔子。(4)学会建立档案,能够进行网上交流。(5)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进一步认识动物。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动物的多样性。(2)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教 学重 点(1)以小兔子为例,认识它的外形特征和身体的组成。(2)从代表动物小兔子的认识到认识一般动物的外形特征。教 学难 点(1)通过研究兔子对外界的反应及饲养兔子,了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2)在为动物建立档案过程中,了解其他动物与小兔子的区别,通过交流认识更多的动物。课 前准 备 课件课 时安 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观察兔子的外形导入:出示兔子标本或图片提问:要认识小兔子,我们先观察兔子的外形,并把看到的画下来。要画得最像,应该怎样观察?具体要求:一、观察的时候要注意整体与部分、全貌与细节。二、注意兔子各部分的大小、位置。三、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观察:学生观察小兔子并记录。交流、评比:看看哪个同学找到了兔子的特征。 提问:小兔子的身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归纳:兔子的身体分成头、颈、躯干和四肢几部分。第二课时认识兔子导入:播放“兔的生活习性” 视频片段 提问:只了解兔子的外形是不够的,要和它交朋友,我们还应了解它更多的情况,通过刚才的片段,你发现小兔子的哪些习性呢? 18交流、汇报:学生汇报所见。板书设计及作业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 小白兔(2)19教 学目 标科学知识: (1)以小兔子为例,认识它的外形特征和身体的组成。(2)从代表动物小兔子的认识到认识一般动物的外形特征。(3)通过研究兔子对外界的反应及饲养兔子,了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4)在为动物建立档案过程中,了解其他动物与小兔子的区别,通过交流认识更多的动物。能力培养: (1)了解观察动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2)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使用测量工具的技能。(3)饲养小兔子。(4)学会建立档案,能够进行网上交流。(5)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进一步认识动物。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动物的多样性。(2)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教 学重 点(1)以小兔子为例,认识它的外形特征和身体的组成。(2)从代表动物小兔子的认识到认识一般动物的外形特征。教 学难 点(1)通过研究兔子对外界的反应及饲养兔子,了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2)在为动物建立档案过程中,了解其他动物与小兔子的区别,通过交流认识更多的动物。课 前准 备 课件课 时安 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小白兔爱吃什么?导入:播放“兔子的食性” 视频提问:通过课外查找资料、到市场观察小兔子,你发现小兔子爱吃什么食物?交流、归纳:小兔子喜欢吃植物类,是植食性动物(食草动物)。20第二课时:介绍你喜爱的动物导入:介绍各种方式的小动物档案表格、照片、图片、日记等。 学生交流: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 归纳: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网络,与更多的人交流。板书设计及作业设计教学反思21课 题 练习课教 学目 标科学知识: (1)以小兔子为例,认识它的外形特征和身体的组成。(2)从代表动物小兔子的认识到认识一般动物的外形特征。(3)通过研究兔子对外界的反应及饲养兔子,了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能力培养: (1)了解观察动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2)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使用测量工具的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动物的多样性。(2)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教 学重 点(1)以小兔子为例,认识它的外形特征和身体的组成。(2)从代表动物小兔子的认识到认识一般动物的外形特征。教 学难 点(1)通过研究兔子对外界的反应及饲养兔子,了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2)在为动物建立档案过程中,了解其他动物与小兔子的区别,通过交流认识更多的动物。课 前准 备 课件课 时安 排 1 课时教学过程小白兔的身体由 、 、 、 (和 )组成。我们通过观察、测量和实验发现:兔子的眼睛是红色的,运动方式是 ,它的胆子 ,听到响声会 或 。它喜欢吃的食物有 、 、胡萝卜等。跟小白兔差不多的动物还有:猪、牛、羊等动物,它们都属于 。它们都是 (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小时侯 长大。22板书设计及作业设计教学反思23课题 清清的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水的形态、性质和特点,知道水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研究,获取新知识及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护利用好家乡的水资源,提高环保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简单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整理探究资料表达与交流”的探究活动过程,认识水的性质及特点。教学难点如何把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科学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发挥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猜想、探究,从而找出水的性质及特点。课前准备观察实验用:烧杯(多个) 、白酒、白醋、纯水、牛奶、椰汁、各种形状的容器等。分组探究实验用:烧杯(多个) 、盐、糖、油、小石子、泥、茶叶、气球、清水。课时安排 五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动画演示并电脑解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 1961 年 4 月 12 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载人飞船,登上太空绕地球飞行,并创了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当加加林望向人类的家园-地球时,不由得惊叹“啊!好美啊,地球是蓝色的!”1.刚才我们看到和听到的说:地球是蓝色的!为什么会是蓝24色的呢?“蓝色”指的是什么呢?换成绿色或其它颜色行吗?2.地球上没有水,看上去还是蓝色的吗?试想想,如果地球上没有水,将会是什么模样?3.大家每天都需要水,都见到水,水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有什么性质和特点?(让学生自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二、任务驱动,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课件演示驱动页内容电脑配上对话)波波、琪琪、方方和冬冬一起到浅海湾划船。他们玩了很久,波波觉得口渴了,伸手勺起海水正想喝,只见琪琪急忙说:“波波,不要喝,海水不能喝!”方方听了,很纳闷,说:“海水很清澈,为啥不能喝呢?”同学们,大家想解开这个谜吗?有谁可以解释一下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解开以上几个谜团。三、新课导学:研究水的性质及特点1.探究活动一:看一看、闻一闻、辨一辨同学们,实验桌上放着三杯物品,标号是 1、2、3,分别装有白酒、白醋、纯水,请同学们想一下,用肉眼能分辨出纯水来吗?(学生摇头,纷纷表示因它们颜色一样而不能用肉眼分辨出来)那么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有部分学生说是白色,有部分学生说无颜色,意见不一)老师拿出准备好的牛奶和椰汁让学生观察这两种物品的颜色,并与刚才的三种物品作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纯水是无颜色的大家来看老师的这瓶矿泉水,透过瓶子,我们可以看到对面的物体吗?(能)这说明什么?从而得出结论:纯水是透明的(板书)我们用肉眼分辨不出纯水,有什么好的办法呢?(小组讨论后,代表作答)生 1:我们可以用鼻子闻一闻,找出白酒和白醋,剩下的那杯25就是纯水。生 2:我还可以喝一点点,尝一尝,有酸味的是白醋,有酒味的是白酒,剩下的那杯就是纯水。据学生所答,老师强调:为了安全,我们做实验时,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更不允许品尝实验用品,那么谁有更好的办法呢?学生作答:我们可以把手伸到容器口,轻轻地用手扇动杯子上方的空气,把物品的气味扇到自己的鼻孔,用鼻子闻此空气。远远地闻,这样就可以分辨了。 (老师立即作出肯定,并说这种办法叫“扇闻法”)学生分组活动,分辨纯水。请你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结合刚才的实验,告诉大家,纯水是什么味道的?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纯水是无气味、无味道的第二课时探究活动二:给水变个样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我们用手捧起水,水会怎么样?说明水是怎样的?(学生实验后作答,得出结果:水是流动的)水究竟是什么模样的?有没有固定的形状?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谈谈(学生讨论后交流)同学们的分析都有道理,下面我们验证一下,分组来做一个游戏:玩水球。怎样玩水球呢?(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师复述强调)玩水球时,各组组长拿起桌子上的气球,放进盆子里装水,注意不要装太满,然后把气球的口扎实,最后组员轮流玩水球,挤压气球,使它不断改变形状。玩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力太大,以免把气球弄破,我们边玩边观察,体会水的形状变化。学生活动毕,各组同学汇报交流,得出实验结果:水没有固定的样子,它随气球的样子变化而变化。第三课时26一、复习导入1.提问: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辨别水,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都有哪些方法?2.新课导入:这节课要学新的内容给水定模样。二、探究活动三:给水定模样1.让学生观察实验台上的各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如果把水倒进不同形状的容器,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生猜想)2.让学生代表出来做实验, 把水倒进不同形状的容器里,观察水的形状变化,验证猜想,得出实验结果: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倒进什么样的容器就会变成容器的样子。3.刚才我们为什么能把水倒进容器?进一步说明水可以怎么样?(可以流动)4.通过刚才玩水球和给水定模样的活动,我们来找一找水还有哪些特点?(学生发言)教师加以概括并板书:像水那样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做液体。5.进一步完善板书:纯水是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第四课时探究活动四:找同类1.各组同学认真观察桌子上的几种物体(白酒、白醋、纯水、牛奶、椰汁、盐、糖、油、小石子、泥、茶叶、清水) ,找出哪些物体是液体?把它们放在一起。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2.学生汇报交流。师总结:食盐和糖会慢慢溶解,食用油浮在水面上,加入墨水后水变色,小石子不会溶解且沉在水底下。3.生活拓展: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是液体,看谁的知识最丰富,举出例子来。 (学生举例,同学互评) 第五课时探究活动五:(回顾驱动页,解开方方的谜团)讨论:白酒、白醋都是无色透明的,它们和纯水有什么不同?271.分组讨论。2.个别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3.小结:白酒、白醋用肉眼看起来和纯水是一样的,但它们中都比纯水多了一些物质,只是这些物质已经均匀分布有水中,被水溶解了,用肉眼根本看不出来。关于“溶解”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去看书、问家长,先来了解一下,待下一节课我们再来探究,好吗?4.讨论:海水很清澈,它与纯水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海水不能喝呢?刚上课时,个别同学已经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通过本节课的探究,现在请同学们补充自己的不同见解。5.学生纷纷发言。6.教师小结:海水虽然看起来清澈透明,但是,海水里面却含有许多其他物质,如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钙、氯化钾等物质,这些物质直接进入人的身体内将对人产生不利的作用,所以,不能饮用海水。 板书设计及作业设计28教学反思课 题 拓展浊水变清教 学目 标科学知识:通过“浊水变清”的任务,让学生知道过滤是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能力培养:(1)学习过滤的操作技能,了解自来水的来源。(2)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寻找加快溶解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更自然地懂得应珍爱水资源。教 学重 点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简单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整理探究资料表达与交流”的探究活动过程,认识水的性质及特点。29教 学难 点如何把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科学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发挥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猜想、探究,从而找出水的性质及特点。课 前准 备 课件、烧杯、玻璃棒、滤纸、浊水课 时安 排 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茶叶会溶解吗一、演示:把茶叶泡在热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引导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观察汇报看到的现象:水变黄了,但茶叶仍然在。 二、提问:是什么原因使水变黄了?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 三、归纳:水变黄了,是因为茶叶中的一些成分均匀的分散到水里,即溶解了;而茶叶还在是因为其中的一些成分不能溶解。这也就是说,茶叶里既含有可被水溶解的成分,也含有不可被水溶解的成分。 四、讨论:还有哪些物质像茶叶一样既含有溶解的成分,也含有不可溶解的成分?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第二课时怎样加快溶解一、提出问题:物质的溶解过程有快有慢,要想让物质溶解得更快一些,有什么方法呢? 二、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归纳方法: 讨论:在做实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归纳对比实验要求: 301.比较搅拌的作用:用两杯等量等温的水,同时放入等量、等大小的糖。一杯静置,一杯搅拌。 2.比较加热的作用:两杯放等量的水和等量、等大小的糖,用同样的速度搅拌,用不同温度的水。 3.比较研碎的作用:两杯放等量等温的水,放等量的糖,用同样的速度搅拌,其中一杯里的糖是弄碎的,另一杯里的糖是整块的。 也就是说只改变要研究的条件,其他条件要保证相同。 三、实验:学生分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实验进行对比观察,并记录。四、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归纳:搅拌、加热、弄碎可以加快溶解。 五、作业:课后尝试用学过的方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三课时浊水变清提问:我们平时常喝的水从哪里来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有些地域是地下水,学生可能会回答,从水井里打上来的。 (出示被污染、较浑浊的河涌水的图片)为什么不直接取江河里的水喝? (出示自来水净化过程图解或视频)江河里的水不能直接饮用,但可以通过净化以后再饮用,讲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保健按摩师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政务服务办事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假肢制作装配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热力运行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机械冷加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地质勘查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水生产处理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北京-北京图书资料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银行金融类-金融考试-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铁路职业技能鉴定-铁路职业技能鉴定(铁路钢轨探伤工)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日语入门 课件-高中日语大家的日语
- 酒店市场营销部SOP
- 猪细菌病的诊断综合实验方案
- JJG 1036-2022电子天平
- GB/T 27703-2011信息与文献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献保存要求
- GB/T 14188-2008气相防锈包装材料选用通则
- 初中全册英语常用3500词分类大全
-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施工方案
- 设备检修管理流程图
- 堤防工程重点难点
- 卸料平台(落地搭设)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