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国婚姻调查,报告_第1页
XX,中国婚姻调查,报告_第2页
XX,中国婚姻调查,报告_第3页
XX,中国婚姻调查,报告_第4页
XX,中国婚姻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中国婚姻调查,报告篇一: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1、你觉得哪些行为是确立两人的恋爱关系?(必选) 第一次表白得到回应 初次牵手 初次接吻 初次拥抱 初次上床 同居 见父母 谈婚论嫁时 2、恋爱多久可以发生性关系?(必选) 七天以内 一个月以内 三个月以内 半年以内 一年内 必须结婚后 3、你能接受对方有几次情史?(必选) 不能容忍有情史 2 次以内 5 次以内 10 次以内 不太在意 4、恋爱多久适合结婚?(必选) 六个月以内(热恋期闪婚) 两年以内(平淡期) 三年或三年以上(恋爱长跑) 5、在考虑结婚对象时,你比较在意对方的哪些方面?(多选) 经济能力 性和谐 尊重和信任 人品 (必选) 情商 外在形象 感觉 感情经历 性格 6、结婚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必选) 房车等硬件设施 家庭背景 独立赚钱的能力 父母的意见 感情基础 彼此性格合适 7、赞同婚前试婚同居吗?(必选) 如果感情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试婚同居比婚后后悔好 不赞同,容易伤感情伤身体 看情况 8、婚前买房买车谁承担费用?(必选)男方 女方 共同承担 9、筹备婚礼多少钱能接受?(必选) 0-5W 5-10W 10-20w 20-50W 50W 以上 10、裸婚能接受吗?(必选)能 不能 看两个人的感情基础来决定 11、在爱情或者婚姻里,维系感情长久走下去的几个重要要素是?(多选)尊重 信任 ( 必选)关心 激情 责任 快乐 浪漫 新鲜感 孩子 性生活 陪伴 理解 12、你是怎么看待婚姻的必要性的?(必选) 别人结婚我也婚碰到合适才结婚 感情不必靠婚姻维持 迫于各种压力结 篇二:中国婚姻质量报告中国婚姻质量报告 中国的婚姻质量到底怎样,假如用一个时髦的词语作比喻,就叫做“亚健康” 。率先提出这一说法的是国内一家机构。他们曾就中国的家庭婚姻状况作了一项问卷调查,将婚姻状况划分为“健康” “亚健康” “死亡”等几类,结果,有 6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婚姻呈现“亚健康”状态。与上述提法大同小异的还有巫昌祯和徐安琪等人的观点。 巫昌祯, 婚姻法起草专家小组负责人、中国政法大学的著名教授。他说,中国目前大约有 3 亿个家庭,虽然经历了 1953 年、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两次离婚潮冲击,但长久以来,中国家庭仍以“高稳定、低质量”闻名于世。徐安琪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由他担纲主持的“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婚姻质量”课题研究,耗时 4 年,通过对上海、广东、哈尔滨和甘肃 4 个地区3200 对夫妻进行入户访谈,得出来的结论是:中国婚姻在总体上处于“高稳定、中质量“的水平。其中 22的夫妻属于低质量,75的婚姻达到中等水平,只有 3的夫妻关系可称为高质量、完美型的。巫昌祯的“高稳定、低质量”也好,徐安琪等人的“高稳定、中质量”也好,其实都是包含在“亚健康”的范围之内。 那么, “亚健康”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是人处于疲倦、乏力、失眠、打喷嚏甚至感冒的状态;是生命个体的脆弱表征;是爱情果实的不再新鲜;是婚姻生活的浑浑噩噩、摇摆不定、无所适从。中国人的婚姻,果真是到了健康不再,需要不断自省和百倍呵护与关爱的地步了。 长期以来,中国人都以家庭关系稳固而自豪,主要依据的是离婚率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并不算高。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西方社会的离婚率直线飙升,在英国有近 40的家庭因离婚而解体,美国 1985 年结婚不到一年的夫妇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婚姻破裂,社会学界因而惊呼为“离婚爆炸”! 中国的离婚率过去一直是呈缓慢爬升的趋势,但近年来的增速却明显加快。到 1997 年,官方统计的离婚率为 13,而 20 年前只有 3。学者李银河女士说,在许多大城市,离婚率已经超过 20。全国的离婚案件从1979 年的万件急升到 1995 年的万件。1999 年,仅人民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就达万件。XX 年之后,离婚率每年以200 万对的绝对速度递增。照此下去,若干年之后,中国的离婚率完全有可能“赶英超美”! 即便是夫妻关系稳定的家庭,他们对自己的婚姻生活是否就感到满意和放心了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婚姻的稳定并不能说明婚姻的高质量,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影响婚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夫妻双方性格、性生活协调、生育观念、个人隐私、经济原因等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无疑也给了中国人的家庭和婚恋观念以大的变数,婚姻关系变得更加奇谲变幻,不可捉摸。 “不是我不明白,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据零点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和西安等大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多数市民对目前的性生活质量、性格和谐度等感到不满意,对未婚 同居、婚外恋等现象持宽容和接受的态度。有人将我国当前出现的某些婚恋新现象作了一个“三恋三潮”的概括,谓“早恋、同性恋、婚外恋,试婚潮、情人潮、离婚潮” ,许多人为之深表忧虑。无缝之蛋,何惧蚊蝇?有一组数字似乎能够说明以上的问题: 关于夫妻吵架的次数,从不吵架的比率非常低,只有;至于吵架的原因,回答自己脾气不好或对方脾气不好的比率最高,为。 一旦家庭发生摩擦,是谁先“退一步海阔天空”呢?回答是妻子大度忍让的只有,丈夫谦和忍让的占。 对性生活的认识度,1的人表示“厌恶” ,的人认为“不重要” , 的人认为“不太重要” ,48的人表示“一般” ,的人表示“比较重要” ,只有 8的人认为“很重要” 。 夫妻双方都认同婚姻生活很浪漫或较浪漫的仅占 10,平时无亲昵行为的占,从不给配偶送礼物和惊喜的占,从不表示彼此欣赏和传情递爱的占,从不为对方庆贺生日的占,从不庆祝自己结婚纪念日的多达。 在婚姻稳定性的调查中,的人回答“不” ,的人回答“说不清” ,只有的人作肯定回答。回答“不”的人 94是女性,回答“说不清”的人 97是男性。 另据国家卫生部门的统计,1999 年全国未婚流产的数字是 6764357 例。上海市教育系统的一次调查显示,我国大城市中,现今学校男女生曾有过一次以上性体验的,初中生占,高中生占,而职、技校学生更是高达。零点公司在调查那些有固定男女关系的人是否赞成“不妨出轨”时,持肯定态度的在 20 岁左右的人里占 12,在2736 的人里占 11,在 3645 岁的人里占 17,在 46岁以上的人里占 13。 这是一组不容乐观的数字,它足以说明现代人的婚姻弱不禁风,那么容易受到刺激、伤害甚至于摧毁。 婚姻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从它的缔结到它的维系,都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参与和不断调适。伦理学家宣兆凯说:“婚姻地位即个人在婚姻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一般而言,每个人在择偶时都希望找到自己倾慕的人,与自己般配即婚姻地位相当的人。夫妻之间只有相互倾慕,婚姻地位相当,才可以有深厚、持久的爱情。一个人若想拥有美满、幸福的婚姻,不但要在择偶时选择婚姻地位相当的伴侣,在婚后还应时时调适婚姻地位状态,使之保持动态的平衡。 ” 学者在这里特别提到了调适。调适是加深夫妻感情、保持婚姻关系的有效的办法,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对于那些婚姻关系发生变化甚至产生某种程度失衡的家庭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需要指出的是,调适是夫妻双方应尽的责 任,这就像夫妻双方都拥有权利和义务一样,应该肯定它主动性、积极性的一面。美国读者文摘曾在 25 个州的 48 家报纸上登了这样一则启事:“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关系牢固的家庭中,请和我们联系。我们知道许多家庭破裂的原因,但我们更想了解更多的使家庭美满的诀窍。 ”结果,有 3000 多个家庭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使家庭美满”的6 个要素,首要的一条是:义务使任何家庭幸福美满的相当重要的一点是时间、精力、精神和感情的投资,这种投资换言之就是义务。当然,我们对婚姻家庭不能只理解为权利和义务,还要有对人生的苦与乐的分担和共享,有对生活情趣和烦恼等多种感受的默契和宽容,有对家庭理想的共同描绘和创造。所以说,调适也是一种艺术,一种技能,需要夫妻双方不断地去学习和总结提高。除了调适,新修订的婚姻法对婚姻家庭也起到了一种保护作用。 “新法” 第 4 条新增了“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尊重”的内容,这是大多数人的普遍追求; 第 46 条新增了对离婚过错赔偿的规定,规定以赔偿的形式来制裁不忠诚的行为,这就从法律上承认保护感情之于婚姻的意义。坦率地讲,西方很多国家都曾指责中国的人权状况,但在立法中像中国这样推崇感情、提倡传统美德的国家是不多见的。除此以外, “新法”还补充了“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等内容,都适应了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当然,重要的还是要重视家庭教育,尤其是注重家庭的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稳定中国人的婚姻家庭,提高中国人的婚姻质量。 一、试婚潮暗流涌动 婚前同居也称试婚,它是由美国法官、少年犯问题专家林塞提出的。他提出“试婚制度”时,当时的美国并不比今天的中国更开放,立刻招致了猛烈抨击,他也为此被免了职。然而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掀起了性解放浪潮,模拟婚姻、尝试婚姻、同居不婚,大有与传统婚姻制度分庭抗礼之势。 中国的试婚现象也普遍存在,主要发生在三大人群中:1.受性解放观念冲击的城市青年;2.生活漂泊不定的外来打工者;3.农村由于早婚早恋,包办婚姻等原因,不按法律程序履行正式手续的法盲。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的人能接受未婚同居,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接受这一现象。 至于试婚的好坏,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试婚对婚姻的好处是巨大的。我国也有学者赞同说:“试婚作为一种新的婚姻形式应该认可,存在即合理。 ”持相似观点的学者中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婚姻家庭研究所李银河女士,她以为同居有一些好处,因为同居的过程本身就是男女双方互相了解、磨合的过程,经过同居,可以确定两个人在一起是否幸福。但是,另有专家指出:未婚同居实际上是对婚姻缺乏信心而造成的认识上的误区,存在许多危险因素,比如道德观沦丧、未婚先孕、责任感减弱等,为试性而试婚、玩弄女性的也大有人在。 一份调查数据表明,仅有 27的同居者能够修成婚姻正果;婚前同居者的离婚率要比未同居者高出 33。可见,“试婚”是一把多么锋利的双刃剑。刀口舔血 小芮在法院门口徘徊了足有半个小时,她一直没有勇气跨进去。对于她来说,每向一个陌生人讲述一次自己的经历,无异于又搅动了一次伤口。她向朋友讲了多少遍,连他们都不感到同情,难道陌生的法官会向她伸出援手吗?小芮将信将疑地走了进去,在民事庭里,一位女法官热情地给她倒茶、让座,让她感到了一丝温暖。于是,她向法官倒出了自己的“冤情”: 我今年 22 岁,刚大学毕业。大三实习的时候,我在实习的那家电脑公司认识了慕容好。我们两个一见钟情,很快就建立了恋爱关系。慕容好才貌出众,是公司公认的才子,我是被许多男生追求的校花,才子配佳人,我们的结合真是让别人羡慕死了。实习期间,我和慕容好偷尝了禁果,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我们知道这事如果让校方知道了,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我控制不住,我把自己早看作是他的女人了,并且一直在计划着早点和他结婚。我那时还不到结婚年龄,我和慕容好干脆就试婚。我们算计好试婚一年左右,等我从学校出来,就立即转为正式婚姻。为此,我们还订了婚约。 后来的两个学期我从学校宿舍搬到了慕容好那里,他的公司离我们学校不远,每天上完下午课,我就乘公交车逃离校园。和慕容好同居不久,我就发现自己身体老是不适,慕容好陪着我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是妊娠反应。我得知自己怀孕了,顿时吓了一跳,当即就在医院里做了刮宫手术。刮宫后我身子很虚弱,慕容好很体贴我,买来了很多营养品。那个时候,我们就像是一对真夫妻,感情很好。后来我又连续刮了两次宫,弄得苦不堪言,但是想到这是为自己心爱的人作出的牺牲,再苦再疼也心甘情愿。 过了一个多学期,离我毕业不到四个月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慕容好对我有了变化。以前,每次从学校回来,都是他做好晚饭等我,即使两人回来都晚了,来不及弄饭,也会约好一起出去吃。后来慕容好经常不回来,他称公司加班,其实我知道那家公司很正规,通常是不占用职工业余时间的。慕容好的房间原来有台电脑,晚上他爱上网,不久,他将电脑搬走了,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怀疑他是不是和别的女人有了关系。有一次,我很严肃地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慕容好却矢口否认,还对我指天发誓说他绝对没有变心。我当即提醒他:我马上要毕业了,还记得以前订的婚约吗?慕容好说没有忘记,但要求我把婚期往后推推,至于理由,他一句话也讲不出来。 不久,我又怀孕了。怀孕快两个月的时候,被慕容好发现了,他要我去医院刮宫,这次我没有同意。我打算等三个月后毕业出来,我已经怀上了五个月的孩子,到那时生米做成熟饭,不怕他不和我结婚。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我不辞 而别地搬回了学校宿舍。慕容好马上就从公司追到了学校,他一次次地劝我去刮宫,我不听,他就警告我,说再不听话就要撕毁婚约。我回答他:“你敢,孩子生下来你若不承认,我就去做亲子鉴定!”想不到慕容好竟不依不饶,最后他使出了杀手锏,威胁说要把我告到学校去。我服了,不得不同意去做人流。慕容好怕我改变主意,第二天就拉着我到了医院。我流着泪痛苦地躺在手术台上,想到我和慕容好的将来,已经彻底地失去了信心。我决定和慕容好分手,不仅是因为慕容好不负责任,而且我终于发现了他在搞三角恋爱。不管他如何花言巧语,我坚决地撕毁了婚约。 毕业分配的时候,我和一直在追求我的一名男同学好上了。这事不知道怎的传到了慕容好的耳朵里,慕容好竟跑到我们学校,当面损我说:“我还没有搞定女朋友,哪能让你抢了先呢!”他还四处散布我和他以前的关系,弄得整个学校沸沸扬扬,无人不晓。我的男友听说后,就再也不同我来往了。这件事对我打击实在太大了。 女法官听了小芮的哭诉,先是好好地教育了她一番,接着告诉小芮,冤有头,债有主,小芮可以去告那个不知廉耻的慕容好,因为他侵犯了别人的名誉权。听到这话,小芮立刻从低落的情绪中振作了起来, “对,我一定要把他告上法庭!” 分手也是福 对于目前流行的试婚办法,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试试也好,模拟婚姻的状态检验一下两个人到底合不合适,也并不损失什么;另一种认为这样伤风败俗,对爱无益,对婚姻则有害。宋女士和郝先生就抱着前一种观点。当初他们被介绍互相认识时,就坚持一定要先试试。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两人和平分手了,又回到了相识前的生活轨道。 像我这样有过婚姻经验的女人,再婚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情,而是诸如性格、习惯、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家政方面的实际问题。我认为,只有这些地方合得来,不产生矛盾,两人才会有感情的基础。爱情是什么,爱情毕竟是浪漫的产物,假如没有基础,没有铺垫,她迟早会从空中掉下来的。以前,我也是一个充满浪漫和遐想的女孩子,我和我前面的先生可算是一见钟情,仓促地相爱,仓促地结婚,等到初识时的那种新鲜感没有了,我们的爱情和婚姻也就随之失败。 老郝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的确是很不错的,他的条件优越,长得高大英武、谦虚随和。36 岁就成了正处长,有权有势,有房有车,他 8 岁的儿子也很可爱。这些是他当初吸引我的地方。但是,一旦进入到婚姻家庭,老郝就换 篇三: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中国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城乡家庭婚姻关系稳定,离婚率较低,现代文明的婚姻观念占主导地位。本次调查对象中,初婚者占%,再婚者占%,离婚者占%,丧偶者占%,初婚者的高比例和离婚者的低比率说明我国城乡居民婚姻稳定性较高。在择偶方面,城乡居民都基本上走出了父母之命的传统,而是以当事人自己的意见为主(%),且以对方的人品为择偶的首要标准。 家庭内部夫妻权力虽有差距,但趋于平等。家庭事务决定方面,夫妻共同决定已成为城乡家庭的主要选择。在夫妻共同决定这一大的背景下,家庭中权力的分配基本上是熟悉者有较大的决定权。丈夫在购买大件物品时的决定权为%,妻子为%;在家庭日常开支方面丈夫的决定权为%,妻子为%。这种差异一般并不表示夫妻之间的不平等。当然,从总体上看,男性在家庭重要事务决定方面的权力大于女性,城市家庭女性对于家庭事务的决定权大大高于农村女性。家务分工仍保留着较多的传统格局,女性承担了更多的家务。 夫妻间性生活严肃,对不合法的两性关系持拒斥态度。调查显示,城乡居民对夫妻性生活认为非常重要和很重要的占 46%左右,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不超过 7%,有87%的人对婚外性行为持排斥态度,女性(%)和年龄越高的人对于婚外性行为的评价更趋向于批判态度。此外,城乡家庭对“试婚” 、 “非婚同居” 、 “网恋”均持拒斥态度(比例分别为%、70%和%)。 婚外恋虽不普遍但较为严重,多数人对婚外恋持理性态度。调查显示,有 3/4 的被调查者对婚外恋持否定态度,有约 3/4 的人认为婚外恋并不多见,但也有%的人认为婚外恋较多和很多。在一向被认为是婚外恋高发地带的城市,认为周围婚外恋很多和较多的占%,有%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现象较少和很少。在对待婚外恋问题上,多数人持较为理性的态度,主张挽救危局(%),这种现实的、较为宽容的观点,可能与近年来社会对这一现象的讨论和引导有关。尽管近年来,人们对离婚的态度已趋向宽容,但当人们面对离婚这一并不轻松的话题时,仍然表现出了较为矛盾的态度。数据显示,认为“感情完全破裂,就应该离婚”的比例达%。但实际上人们又有现实的考虑甚至是牵挂,使得当事人不能轻易离婚。三种不能离婚的理由(为了孩子、社会压力大、未必能再找到合适的)合起来达%,其中为了孩子不要离婚(占%)是十分正当而且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理由。这种面对离婚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观点的对立,是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在婚姻观念上受现代思想和传统观念双重影响的一个折射。 子女在城乡家庭的地位非常重要,亲子关系趋于平等协商。关于教育孩子的原则,城市被访者有%认同“平等相待,给孩子讲道理”的教子方法,说明城市居民基本上接受了现代的子女教育观。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城市中的父母主张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的占%,主张父母要主动为孩子解决问题的占%,可以 说,城乡居民都主动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但值得注意的是,城乡居民对待子女的这种态度不同于西方文化对孩子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也许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长责任的强调有关。子女教育既全面又严格。一方面,人们通过子女家务劳动和公益活动,来强化子女的道德养成,调查发现,城乡孩子帮父母做家务的比例分别为%和 85%,城市 3/4 以上的学生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保护环境和捐钱捐物活动,农村3/4 的学生参加过义务植树、捐钱捐物、帮助他人的活动,对于子女参加上述活动,约 2/3 的城市和农村家长无条件赞成;另一方面,家长们也通过对子女成长环境的控制来努力为子女的健康成长服务,城乡居民(2/3)对子女看电视和上网,均持小心谨慎的控制性态度,在子女交朋友方面,有%的家长表示要“有所约束” 。 子女共同分担的家庭养老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养老方式。在家庭赡养方式中,由于成年子女与父母分开居住的比例在城市高达%,在农村为%,因此老人的赡养也就以分开居住、经济分担和精神慰藉的方式为主,与老人同住赡养是一种补充方式。调查显示,在分开居住的条件下,有近六成的子女至少半月看望一次父母,子女看望父母的频率较高,在看望父母的同时,子女会为父母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城市居民 XX 年平均每月为父母(公婆)花销元,而农村居民在 XX 年全年为父母(公婆)的平均花销是元。当老人生病时,%的调查对象与兄弟姐妹轮流进行照顾。城乡子女更多强调对老人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对老人的精神需求 重视程度不够。在老人生日时会有六七成的子女与老人共同庆祝,但对于老人的日常精神需求,只有%的子女注意到并给予满足。但一个令人欣喜的事实是,近 3/4 的调查对象认为老人再婚的事情应由老人自己做主,这表明老年人婚姻权益受到重视。兄弟姐妹是个受重视的社会关系网络。结婚之后,他们多数还是经常往来,在一方遇到困难时,绝大多数也能尽力帮助,形成了以父母为中介的支持性关系。他们在利益上分得不是十分清楚,%的被调查者主张“亲兄弟、明算账” ,%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赡养问题上, “家庭条件好的多分担责任”成为一种共识。 城乡居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