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考试题班模拟试卷 2环评工程师考试中,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试卷由两个题型组成,一是单项选择题,50 道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二是不定项选择题,50 道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 1 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1 在分析依托设施的可行性时,如废水经简单处理后排入区域污水处理厂,需分析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是否与项目( C )相符,是否还有足够处理能力等。A工艺 B水文特征 C水质特征 D规模2某锅炉燃煤量 100 t/h,煤含硫量 1%,硫进入灰渣中的比例为 20%,烟气脱硫设施的效率为80%,则排入大气中的 SO2 量为( C )。A008 t/h B0 16 t/h C0 32 t/h D040 t/h解析:100l%(1- 20%)(1- 80%) 2=032(t/h)3某工业车间工段的水平衡图如下(单位为 m3/d) ,该车间的重复水利用率是( C )。A 444% B28 6% C54 5% D 40%解析: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水量(重复利用水量 +取用新水量) ,根据图示,本题的水重复利用了两次,重复利用水量为两次重复利用的和,即:( 40+20) =60 m3/d,取用新水量2 页为:50 m 3/d。4接 3 题,该车间工艺水重复利用率为( B )。A 40% B28 6% C54 5% D 80%解析:从图中可知,工艺水重复水量为 20 m3/d,根据工艺水重复利用率的公式:工艺水重复利用率=工艺水重复水量(工艺水重复水量+ 工艺水取水量) ,该车间工艺水取水量为补充新水量(本题是问“车间” ) ,即:50 m 3/d。5接 3 题,该车间冷却水重复利用率为( B )。A90% B44 4% C40% D364%解析:从图中可知,冷却水重复水量为 40 m3/d,根据冷却水重复利用率的公式:冷却水重复利用率=冷却水重复利用量(冷却水重复利用量+ 冷却水取水量) ,车间冷却水取水量就是车间补充新水量(本题是问“车间” ) ,即:50 m 3/d。6施工期的施工活动对生态影响的途径,主要通过不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施工场地布设使区域地形地貌发生改变,地表植被遭到破坏,致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产能力及利用方向发生改变,或者由于( B )的变化使自然资源受到影响。A环境 B生态因子 C气候 D生态系统解析:施工期的施工活动对生态影响的途径,主要通过不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施工场地布设使区域地形地貌发生改变,地表植被遭到破坏,致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产能力及利用方向发生改变,或者由于生态因子的变化使自然资源受到影响。7 “珍贵”景观一般指具有珍贵价值必须保护的特定的( C )。A地理区域 3 页B地理现象C地理区域或现象 D自然保护区、疗养院、温泉解析:详见“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 “一般指具有一定价值必须保护的特定的地理区域或现象,如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疗养区、温泉以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等。 ”。8 下列哪个公式是径流模数的计算公式( C )AY= QT /1000F B W=QT C M=1000Q/F D M= RI解析:A 是径流深的计算公式,B 是径流总量的计算公式,D 如果变成 则是非感潮,RiC恒定均匀河流水体的方程式,其中, 代表的是断面平均流速。9 丰水期有无分流漫滩,枯水期有无浅滩、沙洲和断流属于( A )水体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A河流 B水库 C海湾 D湖泊解析:详见“不同水体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 “河流水体调查内容: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河段的平直及弯曲;过水断面积、坡度、水位、水深、河宽、流量、流速及其分布、水温、糙率及泥沙含量等;丰水期有无分流漫滩,枯水期有无浅滩、沙洲和断流;河网地区还要调查各河流流向、流速、流量的关系和变化特点” 。10 河流的一级评价工作,一般情况下调查一个水文年的(C) 。A丰水期 B丰水期、平水期C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 D平水期、枯水期4 页解析:详见“不同水体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 “对水环境调查时期的要求” :水域 一级 二级 三级河流一般情况下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条件允许,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调查枯水期和平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一般情况下,可只在枯水期调查11 依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关于 TSP 的年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60 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5 个日均值B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70 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5 个日均值C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80 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10 个日均值D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60 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10 个日均值解析:详见“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分析方法” , “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12一般来说,评价范围内区域污染源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监测资料( C )年内有效。A一 B二 C三 D四解析:详见“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方法” , “收集的资料应注意资料的时效性和代表性:(1)监测资料能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和主要敏感点的空气质量状况。 (2)一般来说,评5 页价范围内区域污染源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监测资料三年内有效。 ”13 主 导 风 向 指 风 频 最 大 的 风 向 角 的 范 围 , 风 向 角 范 围 一 般 为 ( D )的 夹 角 。A 15 35 B 35 45C 17 5 35 D 连 续 45左 右解析:详见 “常 规 气 象 资 料 ( 温 度 、 风 速 、 风 向 玫 瑰 、 主 导 风 向 ) 的 分 析 内 容 与 应 用 。”, “主 导 风 向 指 风 频 最 大 的 风 向 角 的 范 围 。 风 向 角 范 围 一 般 在 连 续 45 度 左 右 , 对 于 以十 六 方 位 角 表 示 的 风 向 , 主 导 风 向 范 围 一 般 是 指 连 续 两 到 三 个 风 向 角 的 范 围 。 ”1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当项目可能产生潜在的或长期累积效应对,生态现状调查可考虑选用( A ) 。A生态监测法 B现场勘查法 C遥感调查法 D资料收集法解析:当资料收集、现场勘查、专家和公众咨询提供的数据无法满足评价的定量需要,或项目可能产生潜在的或长期累积效应时,可考虑选用生态监测法。15 植被现状调查时,一般草本、灌木林、乔木林样方面积应分别不小于( C )。A1 m 2、5 m 2、50 m 2 B1 m 2、10 m 2、50 m 2C1 m 2、10 m 2、100 m 2 D1 m 2、5 m 2、100 m 2解析:详见“植物群落结构、生物量调查和评价方法” , “确定样地大小:样地大小依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一般草本的样地在 lm2以上;灌木林样地在 10m2以上;乔木林样地在 100m2以上。样方大小依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 ”。16 样地调查收割法是实测( C )。A生产量 B生长量6 页C生物量 D净第一性生产力17 GPS 卫星星座系统,由( C )卫星组成A10 颗B21 颗 C24 颗 D36 颗解析:详见“全球定位系统(GPS):包括三部分:GPS 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GPS 信号接收机。GPS 卫星星座属于 GPS 系统的空间部分,由 21 颗工作卫星和 3 颗备用卫星组成。利用GPS 系统进行定位,需要接收至少 4 颗卫星的信号。 ”18在环境噪声现状测量时,对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需要( B )。A采用不同的环境噪声测量量 B测量最大 A 声级和持续时间C增加昼间和夜间的测量次数 D增加测量噪声的频率特性解析:频发、偶发噪声,非稳态噪声测量量还应有最大 A 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19厂界噪声水平调查测量点布置在厂界外( C )处,间隔可以为 50100m,大型项目也可以取100300m。A3 m B2m C1 m D05m解析:详见“工矿企业、铁路、公路等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及要点” , “工矿企业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现有车间,重点为处于 85dB 以上的噪声源分布及声级分析。厂区内一般采用网格法布点测量。每隔 1050m(大厂每隔 50100m)划正方网格,每个网格的交点即为测点,测量结果标在图上。厂界噪声水平测量点布置在厂界外 1m 处,间隔为 50100m。大型项目取 100300m。生活居住区,可以用网格法,也可以针对敏感目标监测。 ”。7 页20渗透系数的单位是( C )。A无量纲 B m/s C m/d D m2/d解析:表征岩石透水性的定量指标是渗透系数。一般采用 m/d 或 cm/s 为单位。21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的常规预测情景组合中,预测内容既有小时浓度、日平均浓度又有年均浓度的是( A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解析:常规预测情景组合。22可模拟三维流场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时污染物的输送、转化和清除过程的预测模式是( D )。A估算模式 BAERMOD 模式CADMS 模式 DCALPUFF 模式23两个排气筒高度分别为 24m 及 30m,距离为 50m,排气筒的污染物排放速率分别为044kgh 及 256kgh,则等效排气筒的高度是( D )m。A2800 8 页B29 36 C54 D2717解析: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l62971996),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 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若有三根以上的近距离排气筒,且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应以前两根的等效排气筒依次与第三根、四根排气筒取等效值,等效排气筒的有关参数按下式公式计算:等效排气筒污染物排放速率计算公式:Q=Q1+Q2式中:Q等效排气筒某污染物排放速率,kgh;Q1、Q 2等效排气筒 1 和排气筒 2 的某污染物的排放速率,kgh。等效排气筒高度计算公式: )(221h式中:h等效排气筒高度,m;h1、h 2排气筒 1 和排气筒 2 的高度,m。24 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 C )的叠加影响。A最小值 B平均值C最大值 D加权平均值解析:详见“建设项目对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影响的分析与应用” , “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的叠加影响。 ”。25在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应优先考虑使用( C ),在评价工作级别较低,评价时间短,无法取得足够的参数、数据时,可用( )。9 页A物理模型法 数学模式法 B物理模型法 类比分析法C数学模式法 类比分析法 D类比分析法 物理模型法26 河流横向混合系数常用下列哪种经验公式法估算?( C )A费希尔(Fischer)法 B狄欺逊 (Diachishon)法C泰勒 (Taylor)法 D鲍登(Bowden)法27 上游来水 CODcr(p) =145mgL,Q p=87m 3s;污水排放源强 CODcr (h)=58mg L,Q h=10m 3s。如忽略排污口至起始断面间的水质变化,且起始断面的水质分布均匀,则起始断面的 CODcr 浓度是( B )mgL。A145 B19 0 C25 0 D363解析:按完全混合模型 进行计算。28 流域 3 个相邻城市向同一河流干流排放某种难降解污染物,干流功能区目标(类别及限值)分布如下图所示:已知干流枯水设计流量为 10m3s,忽略悬沙吸附沉降作用,保证 3 个城市所有功能区达标的最大允许负荷( 包括背景负荷 )为( B )。A025 gs B0 50gsC0 75gs D100 gs10 页解析:为了保证三个城市所有功能区达标,则都需满足类水体的限值(005mg/L) ,则最大允许负荷为:005 mg/L10 m 3s=050 gs29 室内吊扇工作时,测得噪声声压 p=0002 Pa;电冰箱单独开动时声压级是 46 dB,两者同时开动时的合成声压级是( C )dB。A41 B61 C47 D48解析:此题首先涉及到声压与声压级的换算。 ,经计算吊扇的声压级为 40dB。再用噪声级的相加公式计算得合成声压级为 47dB。30有一列 500m 火车正在运行。若距铁路中心线 20m 处测得声压级为 90dB,距铁路中心线 40m处有一居民楼,则该居民楼的声压级是( A )dB。A87 B84 C80 D78解析:该题是按无限长线声源处理。因此可按无限长线声源衰减公式计算:居民楼的声压级=Lp(20)-10lg(4020)=90-3=87dB。31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当成图面积100 km2 时,二级生态影响评价的成图比例尺应( D ) 。A1:25 万 B1 :5 万Cl:50 万 D1:10 万解析:详见“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成图比例规范与要求” , “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成图比例规范要求” 。11 页32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生态机理分析法是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受其影响的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依照( A ) 分析、预测工程生态影响的方法。A生态学原理 B生命科学原理C景观学原理 D生物学原理33湖库水体营养状况指数(TSI)评价法通常采用三个关联指标( B )。A透明度、总氮、叶绿素 B透明度、总磷、叶绿素C总氮、总磷、叶绿素 D总氮、总磷、透明度解析:详见“营养状况指数法预测富营养化” , “湖泊中总磷与叶绿素 a 和透明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Carlson 根据透明度、总磷和叶绿素三种指标发展了一种简单的营养状况指数(TSI) ,用于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的方法。 ”。34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通常可根据填埋场“年龄”分为两类, “年轻”填埋场的填埋时间在( D )年以下。A2 B3 C4 D5解析:“一般来说,渗滤液的水质随填埋场使用年限的延长将发生变化。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通常可根据填埋场“年龄”分为两大类:“年轻”填埋场(填埋时间在 5 年以下) ;“年老”的填埋场(填埋时间一般在 5 年以上) 。 ”12 页35一般习惯以使用吸收剂的形态和处理过程将二氧化硫控制技术分为 ( B )。A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和活性炭脱硫 B干法排烟脱硫和湿法排烟脱硫C催化还原脱硫和吸收脱硫 D高温排烟脱硫和低温排烟脱硫36用铂作为催化剂,以氢或甲烷等还原性气体作为还原剂,将烟气中的 NO2 还原成 N2,在反应中不仅与 NOX 反应,还要与尾气中的 O2 反应,没有选择性。此方法称( A ) 。A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B甲烷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C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D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解析:37在一般的废水处理过程中,除磷脱氮主要在( C )中完成。A一级处理 B二级处 C三级处理 D四级处理解析:二级处理主要为生物过程,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分解有机污染物。二级处理过程可以去除大于 85%的 BOD5及悬浮固体物质,但无法显著地去除氮、磷或重金属,也难以完全去除病原菌和病毒。一般工业废水经二级处理后,已能达到排放标准。38工业废水采用 ( D)处理后,能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A一种方法 B二种方法 13 页C三种方法 D多种方法组合39某项目污水处理站进水 COD 浓度为 900 mgL,采用生化絮凝处理工艺,其 COD 去除率分别为 80和 50,则该污水处理站出水 COD 浓度为 ( A )。A90mgL B100 mgL, C180mg L D360mgL解析:此题采用的是二级处理工艺,则最后出水中的 COD 浓度=90 0(1-80%)(1-50)=90 mgL。40以下关于降低噪声的技术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C )A对以振动、摩擦、撞击等引发的机械噪声,一般采取减振、隔声措施B对由空气柱振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治理,一般采用安装消声器的措施C对某些用电设备产生的噪声,一般采用安装消声器的措施D一般人工设计的声屏障可以达到 5-12dB 实际降噪效果解析: C 正确说法应该是“对某些用电设备产生的噪声,一般是尽量使设备安装远离人群,一是保障电磁安全,二是利用距离衰减降低噪声。 ”41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是指将发声大的设备改造成( C )的设备。A发声小的 B不发声C发声小的或不发声 D发声很小解析:噪声防治的四项措施分别为(1)科学统筹进行城乡建设规划(2)从声源上降低噪声(3)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4)针对保护对象采取降噪措施。42 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单位是( A )。A每年排放多少吨 B每年排放多少立方米C每月排放多少吨 14 页D每年排放多少千克43生活垃圾填埋场可以直接处置( C )。A油泥焚烧残渣 B医疗废弃物C生活垃圾焚烧残渣 D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解析:医疗废弃物属危险废物,油泥焚烧残渣和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需经处理后才能进入填埋场处置。44对于普遍存在的再生周期短的资源损失,当其恢复的基本条件没有发生逆转时,( B )。A制定恢复措施 B不必制定补偿措施C制定补偿措施 D制定恢复和补偿措施解析:对于普遍存在的再生周期短的资源损失,当其恢复的基本条件没有发生逆转时,不必制定补偿措施45 植被破坏的生态补偿量不应少于破坏量,具体补偿量确定原则为 ( B )。A等面积补偿 B等当量生物质补偿C等植株数量补偿 D等植物种类补偿46清洁生产的指标计算时,单位产品 COD 排放量等于( D )与产品产量的比值。A月 COD 排放总量 B季度 COD 排放总量C日 COD 排放总量 D全年 COD 排放总量15 页47 在制订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应设置( A )。A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 B安全防护距离C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 D空间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解析:详见风险措施之“选 址 、 总 图 布 置 和 建 筑 安 全 防 范 措 施 ”部 分 “厂 址 及 周 围 居 民 区 、环 境 保 护 目 标 设 置 卫生防护距离, 厂 区 周 围 工 矿 企 业 、 车 站 、 码 头 、 交 通 干 道 等 设 置 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 ”48 恢复或重置费用法、人力资本法、生产力损失法、影子工程法的共同特点是( D )。A基于人力资本的评估方法 B基于支付意愿衡量的评估方法C基于标准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 D基于费用或价格的评估方法解析:详见“环境价值评估方法” ,所有方法分成三组,而题中给出的方法均属于第组方法。”49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对于污水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染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 C )排放口考核。A单位 B污水处理设施C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 D车间50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固体废物监测对可以得到标准样品或质量控制样品的项目,应在分析的同时做( A ) 的质控样品分析。A10 B15 C5 D20解析:“固体废物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按国家有关规定、监测技术规范和有关质量控制手册中的要求进行。采样过程中应采集不少于 10%的平行样;实验室样品分析16 页时加测不少于 10%平行样;对可以得到标准样品或质量控制样品的项目,应在分析的同时做10%的质控样品分析,对得不到标准样品或质量控制样品的项目,但可进行加标回收测试的,应在分析的同时做 10%加标回收样品分析。”二、不定项选择题(共 5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 1 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污染物分析内容的有( BCDE )。A污染物产污环节 B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C物料平衡与水平衡 D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与分析E无组织排放源强统计与分析解析:污染物分析 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物料平衡与水平衡无组织排放源统计及分析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2 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应算清“两本账” ,这“两本账”指( AC )。A生产过程中的产污量 B污染物最终排放量C实现污染物防治措施后的污染物削减量 D “以新带老”削减量3 绘制污染工艺流程时,应注意包括(BCD)A不产生污染物的过程和装置B有化学反应的工序的主要化学反应式和副反应式C在总平面布置图上标出污染源的准确位置D涉及产生污染物的装置和工艺过程4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之环境影响识别包括( ABC ) 。A 社会环境影响识别 B 生态影响识别17 页C 环境污染识别 D企业管理识别解析:详见“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 “环境影响识别内容” ,应该是前三个方面。5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的影响源包括(AD) 。A工程行为 B人类活动 C社会活动 D污染源解析:影响源识别主要从工程自身的影响特点出发,识别可能带来生态影响或污染影响的来源,包括工程行为和污染源6公路项目某桥梁拟跨越敏感水体,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分析应考虑( ABCD )。A施工方案 B桥梁结构设计C事故风险 D桥面径流解析:公路以桥梁形式跨越敏感水体对水环境的影响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不同的施工方案对水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水中墩施工时是否设置围堰或设置什么形式的围堰;桥梁结构设计也是要考虑的,如是否设置防撞栏,是否设置导排水设施(这与桥面径流有关)等。对水环境有影响的运输危险品事故风险也要考虑。7 以下属于常规水质因子的有( ACDE ) 。ApH、BOD、COD BDO、NH 3N、SS C砷、汞、铬(六价)D酚、氰化物 E总磷、水温解析:按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所列: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或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或氨氮、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磷及水温,均为常规水质因子。8 下列属于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内容的是( ABDE )。18 页A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B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横断面、水面坡度C水温、波浪的情况D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流量E潮间隙、潮差、历时解析:河流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河段的平直及弯曲;过水断面积、坡度、水位、水深、河宽、流量、流速及其分布、水温、糙率及泥沙含量等;丰水期有无分流漫滩,枯水期有无浅滩、沙洲和断流;河网地区还要调查各河流流向、流速、流量的关系和变化特点感潮河流与河流内容相同;调查感潮河段的范围,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横断面形状、水面坡度、河潮间隙、潮差和历时等9 下 列 度 量 单 位 常 用 来 表 示 河 川 径 流 规 律 的 是 ( ABCE )。A径流系数 B径流深C径流模数 D径流总量E流量10风向玫瑰图可以表示下列( ABC )参数。A静风率 B风向频率 C主导风向 D风速11 总云量、低云量会影响下列( ABD )参数。A地面热效应 B混合层高度 C风向频率 D大气稳定度12以下关于现状监测数据达标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BC ) 。19 页A 统计分析监测数据时,先以列表的方式给出各监测点位置、监测内容以及监测方法等内容。B 在分析处理各时段监测数据时应反映其原始有效监测数据。C 参加统计计算的监测数据必须是符合要求的监测数据。D 未检出的点位数不计入总监测数据个数中。解析:详见“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方法” , “现状监测数据达标分析” 。D“对于个别极值,应分析出现的原因,判断其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监测数据不参加统计计算,未检出的点位数计入总监测数据个数中。 ”13 对于均质的松散岩石,给水度的大小与( ABD )等因素有关。A 岩性 B 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C降水量 D 地下水位下降速率解的:对于均质的松散岩石,给水度的大小与岩性、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以及地下水位下降速率等因素有关。14下列关于公路、铁路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D )。A调查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在沿线的分布和建筑情况以及执行的声环境标准B重点关注沿线的环境噪声敏感目标C若沿线敏感目标较多时,应分路段测量环境噪声背景值D若存在现有噪声源,应调查其分布状况和对周围敏感目标影响的范围和程度15当声源为固定声源时,现状测点应重点布设在( AD )。A可能既受到现有声源影响,又受到建设项目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B建设项目声源影响敏感目标C现有声源影响敏感目标处D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16 景观的功能和稳定性分析包括下列哪些方面的内容?( ABDE )A景观组织的开放性分析 B种群源的持久性和可达性分析C景观组织的空间结构分析 20 页D异质性分析E生物恢复力分析解析:景观的功能和稳定性分析包括如下四方面内容:a) 生物恢复力分析 b) 异质性分析 c) 种群源的持久性和可达性分析 d) 景观组织的开放性分析17底栖生物调查包括( ABCDE ) 。A总生物量(g/m 2)和密度(个m 3) B种类及其生物量、密度C种类组成分布 D群落与优势种 E 底质解析:底栖生物调查内容包括如个方面,分别为:(1)总生物量(g/m 2)和密度(个m 3) ;(2)种类及其生物量、密度:各种类的底栖生物及其相应的生物量、密度;(3)种类组成分布;(4)群落与优势种:群落组成、分布及其优势种;(5)底质:类型。18 鱼类调查包括( AD )调查。A鱼类种群的生态学调查 B鱼类的洄游调查C鱼类产量调查 D鱼类作为资源的调查解析:鱼类调查既包括鱼类种群的生态学调查,也包括鱼类作为资源的调查。19 关于生态现状调查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使用资料收集法时,应保证资料的现时性,引用资料必须建立在现场校验的基础上B专家和公众咨询可以与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不同步开展C对于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调查,必要时需现场采样、实验室测定D遥感调查过程中没有必要辅助现场勘查工作解析:专家和公众咨询法是对现场勘查的有益补充,专家和公众咨询与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同步开展。遥感调查过程中必须辅助必要的现场勘查工作。21 页20 AERMOD 模式系统处理的点源参数包括( ABCDE )。A点源排放率(Ss) B烟气温度 (K)C烟囱高度 (m) D烟囱出口烟气排放速度(ms)E烟囱出口内径(m)解析:使用 AERMOD、ADMS 模式系统计算点源影响所需的污染源数据包括: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排气筒底部的海拔高度(m) 、排气筒几何高度(m) 、排气筒出口内径(m) 、烟气出口速度(m/s) 、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K) 、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 、毒性较大污染物的非正常排放量(g/s) 。21下列内容属于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预测的内容的是( CD )。A评价区域季(期) 、年长期平均浓度分布图B不利气象条件下,评价区域内的浓度分布图及其出现的频率C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D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E一次(30min)和 24h 取样时间的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22 分析长期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环境影响,应分析下列( ABDE )内容。A是否超标 B超标范围和程度C年均浓度超标概率 D绘制预测范围内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E超标位置23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如预测计算点距离源中心1 000m,采用极坐标网格布点法,下列哪些网格距布置是合理的( AD )。A500 B600 22 页C700 D150解析:如预测计算点距离源中心1 000m,无论采用直角还是极坐标网格布点,预测网格点网格间距在 100500m 都是合理的。HJ222008 中预测网格点设置方法如下,需记住。大气预测网格点设置方法:24下列使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的是( AC )。A需要评价的河段小于河流中达到横向均匀混合的长度B需要评价的河段大于河流中达到横向均匀混合的长度(计算得出)C大中型河流,横向浓度梯度明显D非持久性污染物完全混合段E持久性污染物完全混合段解析:B 可采用一维模型,D 采用一维稳态模式, E 采用完全混合模式。25 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有( ABCDE )。A水质数学模型率确定 B现场实测C室内模拟实验测定 D公式计算E经验估算26 以下污染物在地下水含水层中的运移说法正确的是(ACD) 。A 承压含水层由于上部有隔水顶板,只要污染源不分布在补给区,就不会污染地下水。B 如果承压含水层的顶板为厚度不大的弱透水层,污染物也不可能通过顶板进入含水层。C 潜水含水层到处都可以接受补给,污染的危险性取决于包气带的岩性与厚度。D 颗粒细小且厚度较大的包气带构成良好的天然净水器。解析:B 的正确说法是“如果承压含水层的顶板为厚度不大的弱透水层,污染物则有可能通过顶板进入含水层。 ”27在下列( ABD )情况下,声源可当作点声源处理。23 页A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比声源本身尺寸大得多时B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 2 倍时C声波波长远远小于声源几何尺寸D声波波长远远大于声源几何尺寸28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下列哪些图件不属于生态影响三级评价中的基本图件。( DE )A土地利用或水体利用现状图 B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C工程平面图 D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和预测图E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空间分布图29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生态影响评价图件中的专题地图应包括( ABCDE )、图名、成图时间等要素。A比例尺 B方向标C图例 D注记E制图数据源解析:此题出自图形整饬规范,成图应包括图名、比例尺、方向标/经纬度、图例、注记、制图数据源(调查数据、实验数据、遥感信息源或其他) 、成图时间等要素。30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生态影响评价中,类比分析法可应用于(ABDE )。A进行生态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B以原始生态系统作为参照,可评价目标生态系统的质量C进行生态影响的定量分析与评价D进行某一个或几个生态因子的影响评价E预测生态问题的发生与发展趋势及其危害解析:此题是关于类比分析法的应用:包括如下六个方面。其中 C 的正确说法应该是“进行生态影响的定性分析与评价” 。24 页1) 进行生态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2) 以原始生态系统作为参照,可评价目标生态系统的质量;3) 进行生态影响的定性分析与评价;4) 进行某一个或几个生态因子的影响评价;5) 预测生态问题的发生与发展趋势及其危害;6) 确定环保目标和寻求最有效、可行的生态保护措施。31电除尘器的主要优点是( ABD )。A抗高温和腐蚀 B压力损失少C投资小 D除尘效率高解析:教材 P363。32 下列哪些排烟脱硫的方法属干法排烟脱硫? ( ACE )A活性炭法 B钠法 C催化氧化锰法D钙法 E石灰粉吹入法解析:干法排烟脱硫除了选项中的三种外,还有接触氧化法和氧化铜法。而 BD 属于湿法。33下列属二氧化硫防治措施的是( ABCDE )。A氨法 B镁法C循环流化床 D钠法E石灰粉吹入法34污泥稳定的目的是 ( ABD )。A减少病原体 B去除引起异味的物质C去除污泥中的水分 D抑制、减少并去除可能导致腐化的物质E增加固态物的含量25 页解析:污泥稳定的目的是减少病原体,去除引起异味的物质,抑制、减少并去除可能导致腐化的物质。35废水处理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以下处理属于物理法的有( BD )。A混凝 B格栅 C气浮 D过滤解析:AC 属于物理化学处理法。36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可采用( BCD )的设计原则,使高噪声敏感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A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 B闹静分开C合理布局 D消声、隔振和减振37固体废物处置常见的预处理方法有( ABD )。A分选 B破碎 C堆肥 D压实38以下关于生态影响补偿的说法,正确的有( ACE )。A补偿可在当地,也可在异地B就地补偿建立的新系统要和原系统完全一致C异地补偿要注意补偿地点和补偿形式与建设地区生态类型和功能的联系D所有物种和生境受到工程影响时都应补偿E异地补偿应在补偿量上与原系统等当量解析:生态影响的补偿与建设。B 选项是对于就地补偿,就地补偿建立的新生态系统与原生态系统没有一致性;D 显然是不对的。39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清洁生产分析编写的原则规定( ABCD )。A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的描述应真实客观26 页B清洁生产指标数值的确定要有充分的依据C清洁生产指标项的确定要符合指标选取原则D报告书必须给出采取清洁生产方案建议E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的描述无须很客观解析:原则应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对整个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有关内容加以补充和完善大型工业项目可在环评报告书中单列“清洁生产分析”一章,专门进行叙述;中、小型且污染较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6877:2025 EN Dentistry - Endodontic obturating materials
- 【正版授权】 ISO 22504:2025 EN Oil and gas industries including lower carbon energy -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Onshore and offshore pipelines pig traps design requirements
- 液温考试试题及答案
- 莆田哲理考试题及答案
- 机车制动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图片
- 神经阻滞考试题及答案
- 安永税务面试题及答案
-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押运员实体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45411.1-2025光学和光子学瞄准望远镜规范第1部分:普通性能仪器
- 外销出口流程培训
- 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2024 版)
- 《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解读与应用课件》
- 《马斯克英文介绍》课件
- OptiStruct结构分析与工程应用
- GA/T 1280-2024银行自助设备安全性规范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诊治课件
- 火灾地震逃生演练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第6讲立体几何(2022-2023年高考真题)(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