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大学 2010 2011 学年 冬 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试课程名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论文题目: 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绩效研究 研究生姓名: 杨欢 学号: 10722398 研究生班级: 国际贸易 论文评语:成 绩: 任课教师: 评阅日期: 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绩效研究杨欢(上海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10722398)摘要:我国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已经几年过去了,本文首先通过数据实证地说明其对粮食种植的激励作用逐渐在弱化,然后运用微观的经济学理论对粮食直补政策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进而总结直补政策绩效不大的原因以及提出完善政策的建议。关键词:粮食直接补贴;价格支持;种植惯性Study on the Effect of Practicing Grain Direct Subsidy PolicyYANG-Huan(Department of Economic,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10722398)Abstract: Our country has implemented grain direct subsidy policy for several years,this paper first thruogh data showed that the drive function of the polcy to grain planters is weakning gradually,then we use the theory of microeconomics to analyze grain direct subsidy policy deeply and finally we summarized the reason why the policys achievement is so limited and we also tabled proposals to perfect this policy. Key words: grain direct subsidy policy; price supports; planting inertia一、问题的提出对粮食进行补贴是各国政府保护农业,确保粮食安全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我国的粮食补贴政策已经实施了多年,19601992 年,我国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制度。在当时短缺经济条件下,这一制度对于保障城镇居民的粮食需求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国家付出了大量的“粮食消费补贴” ,也压低了粮食价格,损害了农民的利益。1993 年 2 月开始,我国逐步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实行粮食保护价制度,这一政策虽然起到了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的作用,但也造成了“两难”的局面:一方面,粮食产量增加,但品种结构不合理,造成粮食市场供大于求,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另一方面财政支出不堪重负,国有粮食企业陷于困境,这就导致了产粮区各级政府和种粮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下降,从而被迫降低粮食保护价标准,缩小保护价范围,致使粮食产量又不断开始下降,19992001 年三年中全国粮食总产量累计减少 600 亿公斤,粮食产量的不断下降已经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国在 2002 年进行了粮食直接补贴的试点,2003 年,全国有 16个省( 区、市 )全部放开粮食价格和市场,实行粮食直接补贴代替粮食保护价;2004 年,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全国全面展开。实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我国粮食政策上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跨越,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从试点开始已运行好几年了,其绩效如何也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王姣、肖海峰( 2006)定量评价了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结果发现在当前补贴标准下,无论采用哪种补贴方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都不大。1马文杰(2007)认为当前种粮的比较利益依然较低,现行粮食直接补贴的规模和补贴力度难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周莹(2006)则认为应继续稳定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这是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的一条可靠途径。3那么粮食直补政策到底是否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是否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下面我们将从调查得到的数据以及微观经济理论方面进行分析。二、基于地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14本文仅以安徽省水稻产区的数据为基础,选择安徽省西部的舒城县、中部的庐江县、东部的郎溪县作为数据来源地。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实地进行入户调查,为避免农民对部分问卷问题的误解,采用了采访式的调查方法,依据采访结果逐一填写问卷,最终共获得有效问卷 297 份。数据调查了实行粮食直接补贴以来,农户家庭水稻种植面积的变化情况,以及种植面积不变和扩大种植面积的原因,得到了如下表 1,表 2 和表 3 的数据。1此处所使用数据是作者根据卢成,牟治阳等调查的数据整理所得。表 1 受访农户水稻种植变化情况水稻种植变化情况农户数目 所占比例种植面积不变 249 83.83%扩大种植面积 30 10.10%减少种植面积 18 6.06%表 2 水稻种植面积不变的原因种植面积不变原因农户数目 所占比例种植惯性 92 36.95%土地不足 86 34.54%补贴过少 41 16.46%担心风险 30 12.05%表 3 扩大种植面积的原因扩大种植面积的原因农户数目 所占比例价格上涨 26 86.67%有补贴 4 13.33%由表 1 我们可以看到在 297 人中有 249 人表示没有改变种植决策,占 83.83%;18 人表示减少了种植面积,占 6.06%;有 30 人表示扩大了种植面积,占 10.10%。在表 2 中我们看到在表示不改变种植面积的农户中有 36.95%是由于种植惯性,有 34.54%的人表示是由于土地不足或难以租到更多土地,16.46%的农户表示补贴太少,有 12.05%的农户担心风险,如天气不好,价格下跌等等。而在表 3 中,在扩大种植面积的 30 人中,86.67%的人表示是因为价格上涨,粮价较高;只有 4 个人表示是因为有直接补贴,所以扩大种植面积,占 13.33%。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民扩大种粮面积的意愿影响较弱;另外注意到在全部 297 个样本中,有 63.8%的农户表示是由于种植惯性和土地不足,无法租到足够土地导致无法扩大种植面积。这个现象给我们的提示是: 受我国农户生产惯性和生产规模的限制,粮食直补政策对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必然存在局限性。三、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一) 、直接补贴政策对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5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粮食的供给与需求及均衡价格和产量是由市场来确定的。在如下图 1 中,S、D 分别表示粮食的供给和需求曲线, 、 分别为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对农民进行粮食直0PQ接补贴以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因此,粮食供给曲线 S 向右平移到 。假设粮食需求不变,那么均衡产量由1S移动到 ,均衡价格由 移到 。我们从图 1 中可以很容易看到0Q10P1 、 0 为常QS QD数。在没有补贴、也不存在市场价格保护的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粮食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粮食的均衡价格,此时,由(1) 、 (2)可以得到粮食的均衡交易量 和均衡价格 分别为:0Q0P0caQbd(3)0caPbd(4)假设 S 为单位粮食计税土地面积的补贴额,则粮食生产者得到的粮食价格 是实行粮食直接补贴后的市场均衡价格加上政府的补P生贴额,而粮食消费者购买粮食的价格为直接补贴后的市场均衡价格,即粮食生产者得到的价格 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 存在如消 P生 P消下的关系:SP生 消(5)将(5)式代入(1) 式、(2)式得:2这里为求解方便,故运用线性方程形式,实际情况可能是非线性的,但并不影响分析。S=a+bQP生 消 生(6)c-d消 消(7)均衡时有 = ,由式(6) 、 (7)解得:Q生 消 *()PadbcS生(8)()PbcdaS消(9)*cSaQbd(10)现在假设在直接补贴 S 时,农民获益为 ,则 为补贴后得y生 生到的价格 减去补贴前的均衡价格 ,由式(4) 、 (8)可得P生 0P0byd生 生(11)设粮食消费者获益 为补贴前的均衡价格 减去补贴后的均y消 0P衡价格 ,由式( 4) 、 (9)可得P消0dSyb消 消(12)我们用粮食消费者得益减去生产者获益,有ybd消 生( -) S(13)由(1)和(2)可以计算出粮食供给弹性 与粮食需求弹性S分别为:D(14)SPbQ1Dd(15)实践证明,粮食的供给价格弹性要大于需求价格弹性,即 S,故有 db。所以有式( 13)大于零,即在实行粮食直接补贴后,D粮食消费者获益要大于粮食生产者获益即 。由以上分析可y消 生知,粮食直接补贴降低了粮食市场的均衡价格,并且补贴通过价格的降低隐性地流给了粮食消费者,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在实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后,受益最多的不是粮食生产者,而是粮食消费者。7(三) 、直接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和价格波动的影响“粮食的供给的价格弹性总是大于需求的价格弹性,粮食产量和价格总是波动的,并且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 ”3我们知道对粮食进行直接补贴并不改变粮食的供求特性,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不会改变而是发生了平移,如图 2 所示,粮食供给曲线由 S 移至 。根据13 肖国安在 1995 年用理论证明了这一说法。蛛网理论8, “在进行粮食直接补贴后,粮食供给量和价格的运动呈现一个发散型蛛网形,即粮食产量和价格将呈现周期性波动,并且这种波动将呈扩大趋势。 ”4由图 2 可以得出结论:实施粮食直接补贴,并不能稳定粮食产量和价格波动,相反还有可能使粮食产量和价格加速波动。四、结论及建议通过以上实证和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绩效得出如下几本结论:1、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虽然对农民生产起到了激励作用,但是影响微弱。其原因有以下方面:首先,补贴太少,力度不够,从 2004 年实施补贴初,安徽省每亩平均直接补贴一直在 10 元左右,到 20104 见杨茂的中国农业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研究2007年也只有 13.5 元,加之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抵消了直接补贴的激励作用;其次,粮食生产者的种植惯性以及土地数量限制使得很多农民即使有补贴也不去扩大种粮面积,甚至是想扩大也无法扩大;另外,粮食价格变动以及天气等自然因素使种粮存在一定的风险,一部分农民因担心风险而不愿扩大种粮面积。虽然自 2004 年以来全国粮食获得了丰收,增产,但是,很大原因是粮食价格在上涨,而且近几年的增长是在以往几年的减产背景下实现的,所以是恢复性增长,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增产难以实现持续的动力。2、粮食直接补贴受益最多的不是粮食生产者而是消费者,虽然有助于农民增收,但是相比于其他因素而言其增收效果并不不显著。以上我们的理论分析清楚地看到,粮食消费者在直接补贴中的获益要大于生产者,另外,2004 年实施直补之初,直接补贴带给农民的收入仅仅是 10 元左右,和当时全国农民人均年收入 2110 元相比,不足年均现金收入的 0.5%,而粮价对农民收入贡献似乎更大。93、粮食直接补贴并不能平抑粮食产量和价格的波动。 “粮食直接补贴不能代替价格支持” 。10针对以上结论,为积极发挥和稳步提高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作用,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大直接补贴力度,保持粮食直补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二是建立和完善价格支持和市场稳定政策、生产投入品补贴政策。三是完善和规范粮食直接补贴办法,降低操作成本。11参考文献:1 王姣, 肖海峰 . 中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果评价J.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12) : 4 -12.2 马文杰. 国外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及启示J. 经济纵横, 2007 (11) : 67 69.3 周莹. 对粮食直接补贴工作的几点建议J. 经济研究参考, 2006 (31) : 28 29.4 卢成,牟治阳.脱钩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有效性研究 -基于安徽省水稻产区的数据 J . 华东经济管理;2006(8).5 杨茂.中国农业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研究J. 农业经济研究.2007(2):18-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易来灯具是什么协议书
- 特许经营权 协议书
- 学校的就业协议书
- 传输文件的协议书
- 总包与分包的协议书
- 仲裁协议书效力确认
- 房租租赁安全协议书
- 股份交换协议书
- 婚姻及生育协议书
- 转让债权协议书范本
- 秩序员休假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惯性导航行业投资现状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轻型卒中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2025年中国张裕产区葡萄酒特色与品牌国际化发展报告
- 耳机品质协议书范本
- 2025版VI设计合同范本
-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等奖教案设计
- 从法律出发理解与应用新清单标准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英语人教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语法填空
- 公司销售人员激励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